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磊 许昌 张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对变流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组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变流器 协调控制 交流励磁 电动发电机 水泵水轮机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抽水蓄能自适应调频控制及低频切泵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萍 胡龙 +2 位作者 邸宏亮 刘德旭 刘海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 抽水蓄能具有突出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优势。借助其快速响应和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针对抽水蓄能如何融入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速保护的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策略,并采用优化思想对控制参数进行求解。在考虑短期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预测及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控制响应系统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电力系统低频切泵策略进行改进,提出定速抽蓄自适应低频切泵控制策略。通过不同场景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变速抽蓄自适应综合惯量调频控制策略与改进低频切泵策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升系统的频率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电力系统 频率稳定控制 高比例新能源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机组抽水断电过渡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黄伟 陈祥即 +2 位作者 李火坤 黄锦林 张建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2-818,825,共8页
为了评估水泵区的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断电过程的影响,指导抽水蓄能机组选型,提出了驼峰偏角指标,用于直观定量评定水泵水轮机驼峰特性的强弱程度.通过改变驼峰偏角调整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利用特征线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驼峰偏... 为了评估水泵区的驼峰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断电过程的影响,指导抽水蓄能机组选型,提出了驼峰偏角指标,用于直观定量评定水泵水轮机驼峰特性的强弱程度.通过改变驼峰偏角调整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利用特征线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驼峰偏角对蜗壳最大压力和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驼峰偏角越小,发生抽水断电事故时机组蜗壳最大压力越小,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越大,调保参数极值指标越有利;而随着驼峰偏角的增大,驼峰区的斜率变陡,当单位转速发生较小变化时,亦会引起机组流量和力矩的快速变化,引发强烈的压力脉动.因此,在进行机组选型时应尽可能选择驼峰偏角较小的水泵水轮机,可有助于降低抽水断电过程中的压力脉动幅值,保障电站抽水工况的运行安全.研究成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组选型和水泵水轮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泵水轮机 驼峰特性 过渡过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抑风光波动的矿坑抽水蓄能电站出力与机组特性研究
4
作者 任岩 侯尚辰 +3 位作者 韩宇平 张浩男 孙克涛 邢新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现有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无法满足黄河流域的能源结构转型以及风、光资源大规模消纳的需求,同时由于采矿工作的结束,产生了大量废弃矿坑。以鄂尔多斯附近的废弃矿坑为研究对象,借助鄂尔多斯域内的黄河水资源,...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现有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无法满足黄河流域的能源结构转型以及风、光资源大规模消纳的需求,同时由于采矿工作的结束,产生了大量废弃矿坑。以鄂尔多斯附近的废弃矿坑为研究对象,借助鄂尔多斯域内的黄河水资源,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条件,选出4对符合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要求的矿坑。对待建抽水蓄能电站附近的风光资源数据进行采集,借助Meteonorm、Matlab以及Simulink等软件进行出力模拟,并对出力特性进行分析,证实抽水蓄能电站是风电、光伏发电的良好补充资源。由于水泵水轮机的国内外制造商没有成形的型谱系列,所以分别从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选型要点、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主要特征参数的选择、矿坑抽水蓄能电站水轮机选型实例3个角度对不同矿坑特性下的抽水蓄能机组进行合理选型。该研究对我国黄河流域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后续废弃矿坑的利用以及矿坑抽水蓄能机组的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废弃矿坑 风光出力特性 水库建设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研究
5
作者 张验科 罗笙月 +1 位作者 卢垚键 王远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加装可逆式机组前的风-光-水系统相比,风-光-混蓄系统的风光消纳率期望值提高了8.56%,剩余负荷方差的期望值减小了99.38%,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能更好地发挥其风光调节能力,能在满足追踪电网负荷需求的同时提高风光发电的消纳率和风-光-混蓄系统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蓄系统 长周期互补 发电优化调度 风光消纳率 剩余负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巨华 王浩 +5 位作者 王超 张云辉 王美敬 孙克涛 邢新阳 任岩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的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重大挑战。通过传统水电融合改造,构建卧式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其快速启动和强大的调峰能力,可有效平抑风电和光伏的出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 随着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的接入,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面临重大挑战。通过传统水电融合改造,构建卧式抽水蓄能电站,利用其快速启动和强大的调峰能力,可有效平抑风电和光伏的出力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卧式抽蓄的风光水储蓄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可调水电与泵站的联合运行平抑风电和光伏出力波动,考虑系统的综合性能和改造可行性,建立了系统总输出与电力消耗负荷曲线之间差值平方和最小化的优化调度模型,采用POA优化方法对系统联合运行调度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通过基于卧式风光水储联合运行优化调度,系统的平均日供电缺口显著减少,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资源浪费,增强了系统消纳清洁能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抽蓄 风光水储蓄 联合调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抽蓄的多能互补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建恒 王浩 +5 位作者 任岩 王超 张云辉 王美敬 孙克涛 邹汶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为提升传统水电的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的接入规模,可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改造并增建泵站,以实现蓄能与发电的双重功能。构建基于卧式抽蓄的水电融合改造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有助于实现对电网的调峰填谷,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 为提升传统水电的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的接入规模,可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改造并增建泵站,以实现蓄能与发电的双重功能。构建基于卧式抽蓄的水电融合改造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有助于实现对电网的调峰填谷,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风光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提质增效。通过对风电、光伏、水电和卧式抽蓄等发电子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设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利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光互补出力与径流水电、垃圾发电和负荷特性规律,最后引入综合电费率计算互补基地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二级水电改造为卧式抽蓄后,丰水年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为风电645 MW、光伏1081 MW,互补基地的功率偏差减小至0.5320 MW/h,电力供应总成本降低至4.3621亿元,电网2相连时电费率降低至0.0284元/(kW·h),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基于卧式抽蓄建立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风光水储等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抽蓄 多能互补系统 优化配置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方案设计比选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子奇 黄磊 +3 位作者 黄平 李尔康 李梦 王明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共6页
输水发电系统作为抽水蓄能电站最核心的功能系统,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电站发电效率和可靠性。针对当前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方案设计的突出问题——线路设计缺少对三维空间关系的整体考虑,设计计算未与系统设计形成紧密的联动反馈关... 输水发电系统作为抽水蓄能电站最核心的功能系统,其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电站发电效率和可靠性。针对当前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方案设计的突出问题——线路设计缺少对三维空间关系的整体考虑,设计计算未与系统设计形成紧密的联动反馈关系,方案比选缺乏量化数据作为决策支撑,基于3D EXPERIENCE平台(3DE),提出了一套输水发电系统三维方案设计比选流程。该流程围绕输水发电系统方案三维设计和量化优选进行功能开发分析,将三维设计与设计计算有机融合,定制开发了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方案设计模块;然后将该设计方法应用于ZY抽水蓄能电站前期设计中。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三维线路布置、联动快速计算以及多方案直观量化比选,有效提高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效率,可为抽水蓄能电站三维正向设计、设计方案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输水发电系统 设计方案比选 3DEXPER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磁密与损耗研究
9
作者 韩继超 戚海铭 +4 位作者 李沅橙 张勇 孙玉田 李桂芬 张春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可以通过改变转子电流频率实现转速的调节,使电机经常运行于电动机工况。本文对一台326 MW大型变速抽水蓄能电机进行设计,给出该发电电动机的T型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确定该发电电动机的基本设计参数,建立该发电电动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计算其在电动机工况下电磁场数学方程,对比分析在电动机工况下气隙磁密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研究该发电电动机在电动机工况不同转速下定转子铁心磁密和损耗的变化规律。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一台小容量10 MW发电电动机样机的电磁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误差较小,为更大容量变速抽水蓄能电机的电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抽水蓄能电机 电动机工况 不同转速 磁密 铁心损耗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变形参数演化机制
10
作者 江峻毅 陈卫兵 +3 位作者 江浩 李仁杰 张振华 陈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目的】库水位周期性波动会导致水库岸坡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变形加剧,影响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CT扫描技术,研究江西铅山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在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 【目的】库水位周期性波动会导致水库岸坡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变形加剧,影响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CT扫描技术,研究江西铅山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在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v)及细观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获得强风化花岗岩变形参数与细观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强风化花岗岩经历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细观结构变化,获取强风化花岗岩的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变形参数和细观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结果显示: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结束后,强风化花岗岩的弹性模量下降了50.34%,泊松比上升了41.85%;3个截面的投影孔隙率分别增加了20.34%、19.18%和16.29%,孔隙个数分别增加了52.99%、42.24%和30.59%。【结论】结果表明:(1)随着浸泡-非浸泡循环次数的增加,强风化花岗岩的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泊松比逐渐增大,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结束后,变形参数变化幅度趋于缓慢;(2)投影孔隙率、孔隙个数伴随着浸泡-非浸泡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孔隙平均面积和孔隙分布维数逐渐减小,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结束后,细观结构参数变化幅度明显减小;(3)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引起强风化花岗岩内部孔隙、裂隙的发育扩展,孔隙、裂隙数量增加,岩石内部细观结构变化导致变形参数劣化,降低了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非浸泡循环 强风化花岗岩 变形参数 细观结构 抽水蓄能电站 边坡 弹性模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特征的变速抽蓄机组转子侧单相接地故障区域定位
11
作者 邢恺 桂林 +2 位作者 张琦雪 王凯 陈龙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7-194,共8页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现有的接地故障保护方案主要针对常规定速机组,难以有效覆盖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故障区域进行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然后,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各区域的故障特征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中性点电压特征频率分量判据与接地过渡电阻判据的故障区域定位方法,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转子接地故障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变速抽蓄机组 转子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中性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闭煤矿地下空间抽水储能利用产业化瓶颈与对策
12
作者 卞正富 朱超斌 +3 位作者 周跃进 曾岩 李兆泰 徐雨农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共14页
传统抽水储能电站作为成熟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受地形和土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装机需求。在此背景下,基于关闭矿井地下空间开发抽水储能电站的技术思路逐渐受到关注,并被视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方式... 传统抽水储能电站作为成熟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受地形和土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装机需求。在此背景下,基于关闭矿井地下空间开发抽水储能电站的技术思路逐渐受到关注,并被视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方式。为助力关闭矿井抽水储能产业化发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闭矿井抽水储能电站的工程实践与研究进展,归纳了该技术在工程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与现实需求。研究聚焦模式设计与选址规划、水循环环境影响机制、地下水库围岩稳定性与密闭性、电站运行多场耦合水力学特性4大核心基础技术领域,剖析了其研究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从技术、经济、政策、环境及社会多重视角,揭示制约产业化的核心矛盾,包括中试平台验证体系缺失、装机容量界定困难、地下空间产权碎片化、环境评估机制缺位及复合型人才短缺等诸多制约瓶颈。针对上述挑战,提出多维度协同发展对策,包括关键技术突破路径、工程经济提升策略、政策标准完善建议、生态环境协同管理及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旨在为我国关闭煤矿抽水储能技术从理论探索迈向工程产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路线,推动矿区资源绿色转型,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清洁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地下空间 抽水储能 产业化 瓶颈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13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高水头抽蓄电站地应力综合测量及应力场反演分析
14
作者 蒋健 董志宏 +2 位作者 周春华 罗笙 王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精确的地应力实测数据以及精细化的数值反演分析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施工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以新疆某处于复杂地质条件背景下的高水头抽蓄电站为依托,通过多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常规水压致裂法、三维水压致裂法及孔径变形法)进行... 精确的地应力实测数据以及精细化的数值反演分析对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施工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以新疆某处于复杂地质条件背景下的高水头抽蓄电站为依托,通过多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常规水压致裂法、三维水压致裂法及孔径变形法)进行综合测量,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现地应力场的反演重构,分析了该电站输水隧洞沿线关键部位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及抗劈裂能力。研究表明:3种地应力测量方法在三钻孔交汇处所测应力量值及方位大体一致,使3种方法得以相互印证,也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基于综合实测地应力实现的数值反演模型所得计算值与同位实测值吻合度高,可供工程区进行大范围地应力场反演重构;输水隧洞沿线应力分布特征凸显了高水头抽蓄电站地应力场受地形及地质构造扰动大的特点,工程区围岩应力特征主要表现为σ_(H)>σ_(z)>σ_(h),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角在NE40°~65°之间,与厂房轴线方向NE45°所呈角度较小,厂房轴线方位选定合理;基于最小主应力判别准则,输水隧洞沿线各关键部位抗劈裂安全系数最小可达1.53,均满足输水隧洞围岩抗劈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水压致裂法 孔径变形法 地应力场反演 抗劈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型柔性直流励磁系统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频控制策略
15
作者 赵博 成昕雨 +3 位作者 李佳瑶 王丹 贾思思 毛承雄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76-2988,I0024-I0027,共17页
抽水蓄能机组参与调频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常规定速抽蓄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的调频效果易受水锤效应影响,在抽水工况下则无法调整输入功率参与调频。为此,开展基于储能型柔性直流励磁系统的定速抽蓄机组调频控制策略... 抽水蓄能机组参与调频是提升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常规定速抽蓄机组在发电工况下的调频效果易受水锤效应影响,在抽水工况下则无法调整输入功率参与调频。为此,开展基于储能型柔性直流励磁系统的定速抽蓄机组调频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分析储能型柔性直流励磁系统的控制原理与定速抽蓄机组的调频机理。然后,设计调频策略,在发电工况下,机组利用储能型柔性励磁系统的主动惯量支撑来补偿并减小水泵水轮机的调频出力反调,以削弱水锤效应的作用;在抽水工况下,机组通过柔性励磁系统的储能装置参与电力系统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分析所提策略对机组自身以及系统频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发挥储能型柔性直流励磁系统的优势,提升定速抽蓄机组的调频性能,维护电网频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柔性直流励磁 储能型励磁系统 惯量支撑 一次调频 水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校核的静止变频器采样值差动保护原理
16
作者 张大海 李宇欣 +3 位作者 李猛 刚玉阳 周健 李小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是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同步机组启动过程的重要设备。在抽蓄机组启动的过程中,由于SFC机、网两侧电流频率不一致,使得基于工频相量的常规差动保护配置困难,且现有保护方案在速动性和可靠性上存... 静止变频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是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同步机组启动过程的重要设备。在抽蓄机组启动的过程中,由于SFC机、网两侧电流频率不一致,使得基于工频相量的常规差动保护配置困难,且现有保护方案在速动性和可靠性上存在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校核的SFC采样值差动保护原理。首先充分研究SFC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并基于电流采样值在时域内构建符合SFC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模型校核的方法寻找故障前后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判据。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抽蓄机组SFC启动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不受SFC两侧不同频率的干扰,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速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 静止变频器 模型校核 电流采样值 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宽大断层带处理措施研究
17
作者 肖鸿 刘羿 荣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发育23 m宽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岩体力学特性较弱,在大坝的施工、蓄水和运行过程中会对坝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提出了坝基处理的微拱形混凝土塞置换基础方案,并开展了三维有限...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发育23 m宽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岩体力学特性较弱,在大坝的施工、蓄水和运行过程中会对坝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提出了坝基处理的微拱形混凝土塞置换基础方案,并开展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和坝基F1断层岩石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得出,在宽大断裂带软基岩体情况下,变形模量差异和断层带的弱承载力导致坝基的不均匀变形现象明显。通过微拱混凝土塞置换之后,蓄水过程坝基承载力及重力坝应力变形均满足要求。由于混凝土塞能够较好的发挥作用,断层破碎带参数的变化对大坝和坝基应力变形影响被削弱。相关研究为跨越宽大断层重力坝的基础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断层带 坝基处理 变形稳定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沿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18
作者 盖莹莹 赵衡 +1 位作者 王富强 张红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6,共7页
解析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的时空特征,是可持续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以河南省沿黄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采用InVEST模型和市场价值法,评估了2011年和2021年碳储量、生境质量、产水量和食物供给4项生态系统服务,并利用Spearma... 解析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的时空特征,是可持续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以河南省沿黄8个地市为研究区域,采用InVEST模型和市场价值法,评估了2011年和2021年碳储量、生境质量、产水量和食物供给4项生态系统服务,并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各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2011年与2021年生境质量、碳储量和食物供给服务的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生境质量和碳储量服务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太行山地、豫西山地生态区以及黄河沿岸,低值区集中于各市辖区;食物供给服务高值区集中于平原区。②与2011年相比,2021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均有所变化,平均生境质量下降了0.011,碳储量减少了236.19万t,产水量增加了54.21亿m^(3),食物供给服务价值增加了1218.82亿元。③从权衡关系看,碳储量、生境质量、产水量和食物供给4项生态服务两两之间均为显著相关关系,其中食物供给、生境质量和碳储量之间为互相增益的协同关系;产水量与生境质量、碳储量、食物供给服务表现为相关系数不稳定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 Spearman相关性 权衡/协同关系 河南省沿黄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研究
19
作者 李姝颖 周申蓓 徐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213,共15页
【目的】为解决目前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大多依靠人工比选,存在耗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的方法。【方法】基于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规范,构建站址评价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站... 【目的】为解决目前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大多依靠人工比选,存在耗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将多模态大模型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的方法。【方法】基于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规范,构建站址评价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各站址综合得分,作为电站标签。通过设计特定提示引导GPT模型生成与遥感图像相关的指令微调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提示工程(prompt)与LoRA微调技术对多模态大语言模型LLaVA进行训练,并将模型应用于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预选址工程,对模型实施系统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模型对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文、地形、经济等方面的关键指标评分准确,得出其综合得分为84.4分,符合理想站址标准;在1091个样本的测试集上进行验证时,模型能识别出74.1%的理想站址样本和82.4%的非理想站址样本;微调后的LLaVA模型的AUC值为0.822,相比Qwen-VL-Chat、InternLM-XComposer-VL、VisualGLM和InstructBLIP模型分别高出了0.106、0.152、0.205和0.207。【结论】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微调的LLaVA模型在站址分类方面的精准率、召回率和误检率相较于多模态通用模型有显著提升,并在实际的选址中展现出良好的站址评分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对LLaVA模型进行领域微调和应用,充分展示了多模态大模型在提高选址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中的独特作用,可为抽水蓄能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LLaVA模型 预选址 指令微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BP神经网络的抽蓄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参数反演及变形预测
20
作者 马喜峰 李冰 +2 位作者 任韬哲 张晓波 冯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202,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情况复杂,难以寻求合理的开挖围岩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并实现变形预测。为此,基于围岩变形监测数据,结合SSA-BP神经网络模型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地下厂房Ⅰ、Ⅱ层模拟开挖中的围岩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并进一...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开挖情况复杂,难以寻求合理的开挖围岩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并实现变形预测。为此,基于围岩变形监测数据,结合SSA-BP神经网络模型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地下厂房Ⅰ、Ⅱ层模拟开挖中的围岩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并进一步运用反演得到的结果进行开挖变形预测。结果表明,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的SS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结果与监测数据相符,且能对地下厂房开挖变形进行合理预测,其性能表现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可为工程设计、施工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参数反演 SSA-BP神经网络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