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草坝水库工程进水口分层取水方案选择
1
作者 訾娟 李晓超 《海河水利》 2024年第10期41-45,共5页
黄草坝水库工程库区水温分层现象明显,且水位变幅较大。为满足下游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有效地减小低温水对下游水生生态及农业灌溉的不利影响,需对进水口采取分层取水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从取水效果、运行条件、工程检修和投资等... 黄草坝水库工程库区水温分层现象明显,且水位变幅较大。为满足下游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要求,有效地减小低温水对下游水生生态及农业灌溉的不利影响,需对进水口采取分层取水措施。根据本工程特点,从取水效果、运行条件、工程检修和投资等方面比较分析叠梁门进水口、多层进水口和浮筒式进水口3种分层取水方案,最终采用具有控制分层取水灵活、运行相对简单、工程投资节省、对水库低温水的改善效果较优的叠梁门进水口方案,对其他同类水电站分层取水设施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取水 叠梁门进水口 多层进水口 浮筒进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防凌的作用
2
作者 王海军 谭宏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17,20,共3页
为全面了解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三门峡水库防凌任务的演变、防凌运用方式的调整,深入分析各时期其发挥的防凌作用。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后,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从之前以防、破、分为主发展为以利用水库调节... 为全面了解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三门峡水库防凌任务的演变、防凌运用方式的调整,深入分析各时期其发挥的防凌作用。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后,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从之前以防、破、分为主发展为以利用水库调节下游河道流量和水量为主。经过多年实践运用和完善,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黄河下游发生的多次严重凌汛中,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避免了黄河下游发生重大灾害。小浪底水库投运后,与三门峡水库联合防凌运用,实现基本防止黄河下游凌汛发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 作用 水库调节 三门峡水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深厚覆盖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闫永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为查明枯木拔里水库深厚覆盖层厚度,采用多种物探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先采用微动法、EH4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物探剖面进行定性解释;再通过大极距四极电测深法进行复核定量解释。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深厚覆盖层探测中应用效果明显... 为查明枯木拔里水库深厚覆盖层厚度,采用多种物探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探测。先采用微动法、EH4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物探剖面进行定性解释;再通过大极距四极电测深法进行复核定量解释。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深厚覆盖层探测中应用效果明显,解释精度超过90%,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微动法 EH4音频大地电磁法 四极电测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家庄水库防洪作用研究
4
作者 张跃驰 张忠广 岳丽丽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7-11,36,共6页
漳河上游岳城水库防御校核洪水能力不足、下游大名滞洪区启用后损失大,亟须采取工程措施缓解流域防洪压力。通过深入研究吴家庄水库防洪调度方式和防洪效果,发现其可有效控制区间洪水,将岳城水库校核洪水标准提高到5000年一遇,在此基础... 漳河上游岳城水库防御校核洪水能力不足、下游大名滞洪区启用后损失大,亟须采取工程措施缓解流域防洪压力。通过深入研究吴家庄水库防洪调度方式和防洪效果,发现其可有效控制区间洪水,将岳城水库校核洪水标准提高到5000年一遇,在此基础上增加小流量洪水控制,还可增加防洪库容利用率,有效减少大名滞洪区的启用概率和启用后的淹没损失。研究成果明确了吴家庄水库对流域防洪体系所能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洪规模,可为类似水库防洪作用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家庄水库 防洪 调度方式 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水库放水塔复杂结构超高支模搭设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胜春 周龙 +1 位作者 李会光 温凯智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针对百色水库灌区进水口布置及放水塔建设技术难题,结合岸塔式放水塔超高支模的特点和难点,对百色水库放水塔复杂结构超高支模搭设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在塔腔内搭建满堂式脚手架支撑作业平台,并结合塔墩外侧悬挂式脚手架施工工艺,综合Mid... 针对百色水库灌区进水口布置及放水塔建设技术难题,结合岸塔式放水塔超高支模的特点和难点,对百色水库放水塔复杂结构超高支模搭设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在塔腔内搭建满堂式脚手架支撑作业平台,并结合塔墩外侧悬挂式脚手架施工工艺,综合Midas gen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模型的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屈曲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最大应力值、位移值和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从而验证了支模体系的安全性,可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支模 有限元分析 脚手架 搭设技术 百色水库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本德 郑德凤 +1 位作者 周惠成 马小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基于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的新理念,提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的决策方法及其实施步骤.引入洪水与兴利连续长系列调节方法并采用Pow erBu ilder 8.0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计算水库的兴利效益,给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的... 基于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的新理念,提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方案的决策方法及其实施步骤.引入洪水与兴利连续长系列调节方法并采用Pow erBu ilder 8.0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计算水库的兴利效益,给出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兴利效益指标和风险控制指标构建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决策方案优选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最后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采用多目标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对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进行优选计算,进而确定了水库实时调度过程中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满意决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动态控制 指标体系 模糊模式识别 兴利计算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大型水库水力过渡区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国荣 夏自强 +1 位作者 蔡玉鹏 余文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8-621,共4页
运用河流连续体理论,分析修建大坝对河流水力学要素的影响.根据水力特征的变化,对河道型水库工程影响区域水力过渡区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各个水力过渡区内的水文水力特征、空间结构、物质结构和能量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河流连续体理论,分析修建大坝对河流水力学要素的影响.根据水力特征的变化,对河道型水库工程影响区域水力过渡区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各个水力过渡区内的水文水力特征、空间结构、物质结构和能量结构的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水文水力特征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最终将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连续体 生态系统 水力过渡区 水文水力特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扎渡水电站水库初期蓄水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子俊 张建华 韩兵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54,共4页
糯扎渡水库蓄水历时长。在充分考虑并分析糯扎渡水库初期蓄水期间大坝施工、库区移民等工程形象面貌要求,下游生态、河道航运、城市取水、电站发电等综合利用用水需求,以及已建的小湾、景洪水库的协调运行等的基础上,从尽可能实现糯扎... 糯扎渡水库蓄水历时长。在充分考虑并分析糯扎渡水库初期蓄水期间大坝施工、库区移民等工程形象面貌要求,下游生态、河道航运、城市取水、电站发电等综合利用用水需求,以及已建的小湾、景洪水库的协调运行等的基础上,从尽可能实现糯扎渡水电站首台机组早日投产发电的角度拟定水库的初期蓄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蓄水 综合利用 水库联合运行 糯扎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调控流量分析论证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继祥 安催花 +2 位作者 曾芹 张厚军 林秀芝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6-27,共2页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 ,从减淤角度出发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的上限及下限调控流量。对得出的调控流量从下游河道河势及工程险情、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水库的淤积发展及综合效益 4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论证。经综合比选 ,水库...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特性 ,从减淤角度出发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的上限及下限调控流量。对得出的调控流量从下游河道河势及工程险情、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水库的淤积发展及综合效益 4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论证。经综合比选 ,水库拦沙初期 ,调控下限流量采用 80 0m3 /s ,调控上限流量采用 2 60 0m3 /s。以后随着下游河道冲刷的发展、河势的调整及整治工程的建设 ,在条件适宜时 ,调控上限流量可采用 3 70 0m3 /s ,以适当提高下游河道的减淤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流量 上限 下限 初期运用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两坝间河段汛期通航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召兵 舒荣龙 蔡汝哲 《水道港口》 200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38 km河段是连接三峡库区和葛洲坝下游航道的关键航道。两坝间航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流条件复杂,是三峡枢纽涉及的航道中较困难的一段,解决好两坝间的通航问题,是三峡枢纽通航的主要环节。因此,提高两坝间河...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38 km河段是连接三峡库区和葛洲坝下游航道的关键航道。两坝间航道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水流条件复杂,是三峡枢纽涉及的航道中较困难的一段,解决好两坝间的通航问题,是三峡枢纽通航的主要环节。因此,提高两坝间河段通航流量对延长通航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增加推轮推力,改善推轮操纵性能和减驳减载等改进措施,可将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流量级由上水的20 000 m3/s,提高到45 000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两坝间 通航能力 万吨级船队 航运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过程中神农溪库湾营养盐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欣 宋林旭 +1 位作者 纪道斌 刘德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11,共9页
基于2013年9-11月神农溪库湾水动力过程及营养盐变化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三峡水库蓄水期干流倒灌这一特殊水动力过程对支流库湾营养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蓄水过程中,干流水体分别以表层、中层和底层异重流的形式倒灌入神农溪库湾,蓄... 基于2013年9-11月神农溪库湾水动力过程及营养盐变化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三峡水库蓄水期干流倒灌这一特殊水动力过程对支流库湾营养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蓄水过程中,干流水体分别以表层、中层和底层异重流的形式倒灌入神农溪库湾,蓄水第一阶段库湾上游区域的(N/P)介于10到22之间,上游区域暴发水华的风险大于下游;第二阶段库湾中TP浓度由最初的0.056 mg/L上升至0.11 mg/L,TN浓度由1.30 mg/L上升到2.02 mg/L,库湾(N/P)几乎都集中在14到20之间,满足藻类生长的最佳条件,水华暴发风险最大;第三阶段TP由0.11 mg/L降至0.049mg/L,TN由2.02 mg/L降至1.77 mg/L,整个库湾(N/P)>22,此阶段由于磷营养盐的限制,相较于前两个阶段水华暴发的风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异重流 神农溪库湾 营养盐 动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布垭水电站水库初期蓄水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永生 李文俊 李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1,75,共3页
水布垭水利枢纽是清江中下游干流综合开发的龙头梯级,挡水坝为当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于2002年1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于2006年11月开始蓄水。水布垭水库死库容达19.29亿m^3,而清江为山区性河流,枯水期(11-4月)来水量仅23.... 水布垭水利枢纽是清江中下游干流综合开发的龙头梯级,挡水坝为当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高面板堆石坝。工程于2002年1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于2006年11月开始蓄水。水布垭水库死库容达19.29亿m^3,而清江为山区性河流,枯水期(11-4月)来水量仅23.3亿m^3。水布垭水库初期蓄水既要满足下游用水要求,又要确保电站第1台机组于2007年7月投产发电。为此,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度汛要求等条件,论证了蓄水时机、分析了下游用水要求、制定了蓄水规则、提出了水库初期蓄水方案,并复核了初期蓄水期间工程度汛安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成果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初期蓄水 蓄水计算 水布垭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西石骆驼副坝变形资料分析
13
作者 杜玉凤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79-84,共6页
西石骆驼副坝是密云水库的挡水建筑物之一,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土坝安全运行,对60年变形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过程线分析、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库水位影响分析,发现2005年水平位移重启系列欠妥。北垭口变形主要表现为水平位移,并导... 西石骆驼副坝是密云水库的挡水建筑物之一,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土坝安全运行,对60年变形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过程线分析、相关分析、对比分析、库水位影响分析,发现2005年水平位移重启系列欠妥。北垭口变形主要表现为水平位移,并导致纵向裂缝和坝坡滑移。因此,仅仅依靠翻坡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此分析结果对发现工程缺陷并采取有效工程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工程安全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石骆驼副坝 沉陷 水平位移 泥灰岩坝基 高水位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文水利计算探讨
14
作者 王雅慧 《山西水利》 2024年第6期39-43,共5页
文章根据石门水库面临上、下游“双重”防洪压力的特殊情况,通过水文水利计算,得到水库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水成果,并验算大坝坝顶高程是否满足防洪安全的规范要求。为解决大坝坝顶欠高问题,提出大坝加高、降低汛限水位、扩建溢洪道三... 文章根据石门水库面临上、下游“双重”防洪压力的特殊情况,通过水文水利计算,得到水库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水成果,并验算大坝坝顶高程是否满足防洪安全的规范要求。为解决大坝坝顶欠高问题,提出大坝加高、降低汛限水位、扩建溢洪道三种措施,并基于三种不同除险加固措施组合了11种方案,基于不同方案下的调洪演算成果和工程经济分析,最终选择1-5驼峰堰方案为溢洪道设计推荐方案,以此确定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后特征水位,并提出相应的调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库 调洪演算 溢洪道 汛限水位 石门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南石骆驼副坝高水位时期渗流分析
15
作者 杜玉凤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35-43,共9页
南石骆驼副坝是密云水库重要挡水建筑物之一。然而,其坝基地质条件较差且处理不彻底,高水位时期渗流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加强工程安全监测和资料分析,对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及保障大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测压管特征水... 南石骆驼副坝是密云水库重要挡水建筑物之一。然而,其坝基地质条件较差且处理不彻底,高水位时期渗流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加强工程安全监测和资料分析,对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及保障大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测压管特征水位过程线分析、假设分析、渗透坡降分析,发现局部测压管水位发生不利变化,且渗透坡降变大。综合分析表明该坝总体运行安全,但0+177、0+300~0+330处有渗流方面的安全风险,应加强监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石骆驼副坝 高水位 渗流 断层破碎带 褥垫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利工程建立河长制省地联保协作机制的实践和探索
16
作者 任彬彬 《治淮》 2024年第3期36-37,共2页
近年来,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针对大型水利工程省管河湖和水利工程治理管护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建立河长制省地联保协作机制,构建治水管水新格局,水工程面貌明显改善,河... 近年来,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针对大型水利工程省管河湖和水利工程治理管护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建立河长制省地联保协作机制,构建治水管水新格局,水工程面貌明显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取得了显著效益。本文主要介绍机制建立的实践过程、经验并对其实践价值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流程管理 标准化 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水库大坝加固改造工程设计
17
作者 赵巨仁 《山西水利》 2024年第9期41-44,共4页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 268 km2,总库容7.33亿m3,兴利库容2.64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存在左副坝坝基渗漏和渗透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水库正常运行。文章对包括坝基...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 268 km2,总库容7.33亿m3,兴利库容2.64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存在左副坝坝基渗漏和渗透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水库正常运行。文章对包括坝基防渗、坝坡加固、右坝段下游坝坡排水系统改造、坝顶改造等大坝加固改造工程进行了设计,为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库的各项效益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坝基防渗 坝坡加固改造 坝坡排水系统改造 汾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子潭水库大坝垛间伸缩缝渗漏水下处理技术研究
18
作者 俞仕毅 《治淮》 2024年第7期61-63,共3页
磨子潭水库于1956年9月开工,1958年6月大坝建成,1959年6月蓄水,1968年竣工,2003年10月至2013年8月实施“三类坝”除险加固工程。大坝蓄水后,由于大坝设施止水片损坏,伸缩缝与上游面伸缩缝贯通,运行初期即有渗水现象。1961年曾对止水沥... 磨子潭水库于1956年9月开工,1958年6月大坝建成,1959年6月蓄水,1968年竣工,2003年10月至2013年8月实施“三类坝”除险加固工程。大坝蓄水后,由于大坝设施止水片损坏,伸缩缝与上游面伸缩缝贯通,运行初期即有渗水现象。1961年曾对止水沥青井实施通蒸汽加热,效果不佳,后改用通电加热融化沥青再灌沥青处理,至1970年因管道大多腐蚀断裂,无法处理。由于原伸缩缝内止水设施失效,大坝垛间伸缩缝原加固混凝土施工层间缝局部有渗水现象。故此对垛间伸缩缝进行水下灌浆处理,解决了大坝垛间渗漏现象,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缝 渗水 水下灌浆处理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工程初期蓄水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太成 魏志远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初期蓄水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大型水电站初期蓄水的影响因素,如移民搬迁进度、工程形象进度、大坝安全、导流建筑物封堵安全、近坝库岸稳定、下游供水等,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拟定工程初期蓄水方案具有指... 在总结近年来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初期蓄水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大型水电站初期蓄水的影响因素,如移民搬迁进度、工程形象进度、大坝安全、导流建筑物封堵安全、近坝库岸稳定、下游供水等,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拟定工程初期蓄水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电工程 初期蓄水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洪甸水库左坝肩断层加固技术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王砚海 《大坝与安全》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响洪甸水库大坝为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定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1962-1965年,响洪甸水库枢纽工程填平补齐阶段,在左坝肩发现F_2断层,之后对F_2断层进行了3次地质复查,对左坝肩岩体进行了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处理。经大坝稳定计... 响洪甸水库大坝为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等半径定圆心混凝土重力拱坝。1962-1965年,响洪甸水库枢纽工程填平补齐阶段,在左坝肩发现F_2断层,之后对F_2断层进行了3次地质复查,对左坝肩岩体进行了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处理。经大坝稳定计算,左坝肩110 m高程以上基本荷载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为2.68,不满足规范要求,通过采用抗滑墩+预应力锚索和固结灌浆等综合加固措施,使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达到3.52,满足了规范要求,说明大坝左坝肩加固处理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洪甸水库 左坝肩 断层加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