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1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都市圈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评价及协调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星 叶佳慧 +2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水安全等级和城市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粮食安全等级先下降后回升。整体上,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状况均表现良好,到2020年各城市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等级均已达到较安全水平,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2)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从1990年的失调状态逐步进入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阶段。各城市水安全发展尤为突出,处于优先地位。其中,扬州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宣城、芜湖、马鞍山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远优于城市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潜力大。(3)建设用地面积扩张、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增加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粮食价格、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等因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为统筹水、粮食、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南京都市圈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水光互补优化调度研究
2
作者 黄显峰 冉超越 +1 位作者 周文 李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7,共13页
【目的】水光互补优化调度中光伏出力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其求解空间通常较高维、复杂且为连续空间,水光互补优化调度问题中涉及的多种连续控制决策问题。【方法】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适合... 【目的】水光互补优化调度中光伏出力具有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其求解空间通常较高维、复杂且为连续空间,水光互补优化调度问题中涉及的多种连续控制决策问题。【方法】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适合处理求解空间连续、复杂的问题,首先对水光互补问题进行强化学习建模,并基于水光互补机理考虑需调、可调概念设置环境、动作、奖励函数与惩罚函数,采用DDPG算法进行优化。对比分析只使用初始DDPG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讨论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澜沧江上游大型水光互补基地为例,设置三个梯级水电站配置方案,三种水文代表年,开展实例研究。【结果】(1)采用DDPG算法运行速度较快,在考虑需调、可调水光互补机理建模后光伏消纳电量达到129.93亿kWh,为三种模型最高。(2)来水越枯,光伏消纳能力越强;梯级水电站装机862万kW时,平水年到枯水年光伏消纳能力只提高1%,此时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水电系统的互补能力。(3)在丰水期的光伏消纳能力较低,三个方案光伏消纳率分别为77.43%、79.85%、89.39。【结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水光互补优化调度中展现出快速收敛的优势,将“需调”和“可调”机理融入强化学习建模能够显著提升光伏消纳效果,实现更优的资源利用,有效提升了水光互补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光伏电量消纳能力。该方法在清洁能源基地的容量配置和运行调度领域有较好效果,为后续清洁能源系统的扩展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互补 强化学习 DDPG 优化调度 影响因素 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再生水利用分析及政策建议
3
作者 蒋云钟 何凡 +1 位作者 姜珊 王丽珍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指出高标准的污水处理、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合理的运行机制及纳入水资源管理系统是再生水推广利用的关键。基于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组织编制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加大再生水建设投资力度、全面构建再生水配额制度、健全再生水利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再生水高效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矛盾 再生水利用 水资源管理 污水处理 节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进展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蔡阳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1期1-7,20,共8页
水利部将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围绕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于2021和2022年,用2年时间完成了顶层设计,持续开展技术攻关,2022和2023年率先全面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2023年7月又启动数字孪... 水利部将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围绕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于2021和2022年,用2年时间完成了顶层设计,持续开展技术攻关,2022和2023年率先全面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2023年7月又启动数字孪生水网建设的先行先试。目前,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组成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构建基本完成,数字孪生水利在应对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工程安全等业务工作中取得成功实践,实现了多项突破,取得了经验和启示。数字孪生水利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应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围绕实现“四预”目标,夯实两大基础,突破两个关键,做实两项支撑,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利 “四预” 顶层设计 先行先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生长期潜水蒸发量影响要素及计算模型研究
5
作者 徐荣艳 王怡宁 +5 位作者 江鹏 周超 丁钰童 张美娜 盖永伟 王振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探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和黄潮土夏玉米潜水蒸发量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及埋深关系,选取五道沟实验站2011-2022年气象观测及蒸渗仪数据资料,对夏玉米生长期潜水蒸发量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步进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获得... 为探究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和黄潮土夏玉米潜水蒸发量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及埋深关系,选取五道沟实验站2011-2022年气象观测及蒸渗仪数据资料,对夏玉米生长期潜水蒸发量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步进法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获得的直接通径系数将模型自变量进行通径分析,揭示了夏玉米潜水蒸发量的主要影响要素,构建了回归模型;并提出潜水蒸发系数与0.2~5.0 m埋深非线性拟合函数。结果表明:①砂姜黑土埋深0.2 m、0.4 m潜水蒸发量与水汽压力差相关性显著,埋深0.6 m其与水汽压力差、绝对湿度相关性显著,埋深1.0 m其与水汽压力差、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相关性显著;黄潮土埋深0.2、0.6和1.0 m潜水蒸发量与水汽压力差相关性显著,埋深0.4 m其与水汽压力差、绝对湿度和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②构建夏玉米在不同土质及埋深下潜水蒸发量与各气象因素回归模型,模型均满足精度要求(砂姜黑土模型R^(2)>0.810,黄潮土模型R^(2)>0.800)。③潜水蒸发系数与埋深的非线性拟合表明,砂姜黑土玉米呈对数函数关系(R^(2)>0.75);黄潮土玉米初期和后期呈逆函数关系(R^(2)>0.800),发育期和中期呈指数函数关系(R^(2)>0.950)。④砂姜黑土夏玉米极限埋深Zm在2.7~3.1 m范围内;黄潮土夏玉米Zm在3.5~4.6 m范围内。研究揭示了夏玉米潜水蒸发量变化规律及不同土质间差异性,计算模型满足精度要求,可用于生长期潜水蒸发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蒸发量 气象因子 埋深 通径分析 夏玉米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6
作者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灰水足迹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研究
7
作者 钱峰 许明家 +1 位作者 刘杰 昝友让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2期1-4,30,共5页
地下水监测由于存在站网分布不均、密度不足、指标单一等问题,尚不能全方位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地下水全要素、全周期监测,基于数字孪生水利框架研究提出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地下水监测由于存在站网分布不均、密度不足、指标单一等问题,尚不能全方位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地下水全要素、全周期监测,基于数字孪生水利框架研究提出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对感知体系进行定义,从时间、空间、数据、业务、管理5个维度强调不同尺度数据融合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并提出着力构建地下水数据底板、充分整合创新、数据共建共享是构建感知体系的关键技术路径,地下水流场绘制、超采综合治理和早期预警是构建感知体系的典型应用场景。依托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可为地下水各类业务场景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天空地水工” 一体化监测感知 感知体系 多源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检验的盐渍化灌区排水变化规律研究——以河套灌区为例
8
作者 黄永江 白芳芳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5期92-99,共8页
【目的】从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探究盐渍化灌区农田排水变化规律,为灌区排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支撑。【方法】基于河套灌区2006—2020年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研究区解放闸、永济及义长灌域排... 【目的】从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探究盐渍化灌区农田排水变化规律,为灌区排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支撑。【方法】基于河套灌区2006—2020年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研究区解放闸、永济及义长灌域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了3个灌域年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关系。【结果】时间分布上,研究区3个灌域2006—2020年排水量均呈上升趋势;解放闸灌域排水矿化度呈平稳态势,永济和义长灌域排水矿化度呈下降趋势;3个灌域的年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的相关系数ρ分别为-0.02、-0.81、-0.81,解放闸灌域的月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弱负相关,永济和义长灌域的月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高度负相关;各灌域月排水量和排水矿化度变化显著。空间分布上,义长灌域年排水量大,解放闸灌域次之,永济灌域相对较小,其值分别为2.492亿、1.897亿、1.305亿m^(3);永济和义长灌域年排水矿化度在2014年之前高于解放闸灌域,之后均低于解放闸灌域。【结论】盐渍化灌区排水资源化利用应在综合考虑排水量与排水矿化度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种植作物耐盐性、土壤特性等采取适宜的分级利用方式,以便达到排水资源的最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灌区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排水量 矿化度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滴灌土壤壬基酚迁移规律土箱模拟试验研究
9
作者 姜婷婷 胡雅琪 +1 位作者 马蒙 吴文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0,共7页
再生水灌溉能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但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会随着灌溉进入土壤。为明确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采用土箱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与分布,分析了... 再生水灌溉能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但再生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会随着灌溉进入土壤。为明确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时间及空间变化规律,采用土箱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滴灌下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含量与分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中壬基酚及其同分异构体的迁移和降解特征,提出了土壤中壬基酚的质量平衡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深度中壬基酚总体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壬基酚的同分异构体累积与分布程度不同,其中NP3、NP2、NP11和NP12的含量较多,NP1、NP7和NP8的含量较少;在滴灌条件下,清水灌溉时壬基酚衰减率为48.40%,再生水灌溉时壬基酚的衰减率范围为69.18%~98.50%,且随着再生水中NP浓度的增大,土壤中壬基酚的衰减率呈现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再生水 土壤 壬基酚 滴灌 迁移 土箱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流域水资源“韧性—脆弱性—可持续性”评价及其影响分析
10
作者 马放 胡仁强 李治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1,共5页
为合理规划汉江流域现有水资源,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以求得水资源韧性、脆弱性和可持续性指数,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水资源的影响因子,并量化了气候和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当降水量... 为合理规划汉江流域现有水资源,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以求得水资源韧性、脆弱性和可持续性指数,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水资源的影响因子,并量化了气候和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汉江流域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当降水量和植被覆盖面积增加时,会促进水资源的正向发展,并且土地覆被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强于气候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指数 脆弱性指数 可持续性指数 因子探测器 情景分析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互补原理及线性回归的冬小麦生育期蒸散发估算及差异性研究
11
作者 徐荣艳 王怡宁 +4 位作者 江鹏 刘开磊 周超 丁钰童 张美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准确预测淮北平原冬小麦蒸散发,选取五道沟实验站2017-2021年气象监测数据及埋深1m、2m称重式蒸渗仪数据,基于蒸散发广义互补原理,构建2种干旱系数(AI)下关键参数αe年值统计模型(Liu法和Brutsaert法)预测蒸散发;并对冬小麦生长期蒸... 为准确预测淮北平原冬小麦蒸散发,选取五道沟实验站2017-2021年气象监测数据及埋深1m、2m称重式蒸渗仪数据,基于蒸散发广义互补原理,构建2种干旱系数(AI)下关键参数αe年值统计模型(Liu法和Brutsaert法)预测蒸散发;并对冬小麦生长期蒸散发量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厘清了小麦各生育阶段蒸散发影响因子作用程度,采用步进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蒸散量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基于实测蒸散发,评估两种模型预测精度。结果表明:Liu法和Brutsaert法均可适用于冬小麦生育期蒸散发预测,且使用Liu法建立的基于AI计算αe的统计模型精度较高;Liu法和Brutsaert法预测冬小麦各生育阶段蒸散量精度有所差别。1 m埋深及2 m埋深Liu法模型预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抽穗-成熟期、返青-拔节期、出苗-分蘖期、分蘖-越冬期。2m埋深Brutsaert法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抽穗-成熟期、出苗-分蘖期、返青-拔节期、分蘖-越冬期。构建的小麦日蒸散发量与各气象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精度在各生育期均大于0.7,可用于蒸散发量计算。所构建冬小麦2种埋深下生育期日蒸散量与气象因子线性回归模型精度低于广义非线性互补相关模型,尤其在可利用气象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广义互补原理构建小麦蒸散发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互补 Liu法 Brutsaert法 逐步回归 冬小麦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季节降水预报效果评价
12
作者 谢帅 张森 +1 位作者 王永强 刘杨合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56,共8页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季节降水预报对于中长期的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季节降水预报产品各有优劣,为了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预报产品,基于8种降水预报模型在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1~6个月预见期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在不... 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季节降水预报对于中长期的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季节降水预报产品各有优劣,为了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预报产品,基于8种降水预报模型在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1~6个月预见期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在不同子流域的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效果,筛选了不同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预见期下、不同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均有所差异;整体来看ECCC3、ECMWF、CMCC预测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在整个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预见期为1个月、2~6个月预见期时预报效果表现最好的分别为ECCC3模型、ECMWF模型;在金沙江上游、乌东德上游,ECCC3模型较好,在金沙江下游、乌江、向家坝—寸滩、寸滩—三峡,CMCC模型较好,在岷江,ECMWF模型较好,在沱江,MF模型较好。通过选取各个子流域的最优预报模型,可以组合得到三峡水库上游流域的整体预报结果,相比于单一模型的预报,组合后的预报误差降低9.33%~1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降水预报 确定性预报 集合预报 预报效果评价 三峡水库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间异质性的黄河流域气象干旱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晖 白福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
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区时常发生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经济和农业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且气候变暖背景下其时空特征愈加复杂。开展不同气候区多尺度气象干旱特征及其... 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区时常发生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经济和农业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且气候变暖背景下其时空特征愈加复杂。开展不同气候区多尺度气象干旱特征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研究旨在减轻旱灾损失,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流域气象、下垫面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游程理论和多时间尺度SPEI指数方法,揭示不同气候区多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量化评估极端气候变量对不同气候带多尺度气象干旱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时程上,流域多时间尺度气象干旱整体呈“湿润-干旱-湿润”的趋势变化规律,干旱化程度高时段主要出现在90 a左右;空间上,流域中游(D和E区)干旱化程度最大,其次为下游,而上游最小;同时,干旱特征变量、极端气候指标(降水和温度)在不同气候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SDII、R10、R20、CDD、R99pToT、R95pTOT、R95p、Rx5day、Rx1day、TX90p和SU共11个变量解释了80%以上的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且Rx5day变量对不同时间尺度气象干旱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其贡献高达65%左右。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适应性提供重要信息,并有效提高干旱过程的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气象干旱 驱动力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刘浩然 党素珍 +3 位作者 任玉玲 凌牧午 管亚硕 连炎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 为捋清沿黄九省(区)水资源利用效率(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WRUE)的现状,明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助力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基于全局超效率模型(global super efficiency slack based model,SBM)、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和Tobit模型,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5个方面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黄九省(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3−2022年的均值分别为0.417、0.511、0.635、0.465和0.506,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黄河中下游省(区)的农业、工业、生活和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上游省(区),黄河上游省(区)的生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略高于中下游省(区)。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综合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正相关,人均水资源量、人口城镇化率、农业工业用水占比与其呈负相关。对沿黄九省(区)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禀赋较好地区和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的节水管控;沿黄西部省(区)加强与节水相关的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九省(区) 全局超效率SBM模型 水资源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15
作者 杨飒 刘宏权 +2 位作者 魏丽贤 明宇 潘增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用水量以及微咸水单方水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微咸水替代淡水的占比、微咸水灌溉作物产量变化、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值以及微咸水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测度分析,对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平均值为0.575,效率较高的微咸水利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沧州市和邢台市,其中,黄骅市的综合效率最高,而永清县的综合效率最低;近年来,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11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对其影响较大,而效率变动的驱动作用次之。尽管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但仍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此外,技术进步在提高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持续增强河北省在微咸水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水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鑫洋 张泽天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月球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开发利用是月球科研站及月球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各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调研国内外月球水冰资源的相关研究论文、会议、报告,综述了对月球水资源的含量分布、赋存形式、开采方案... 月球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开发利用是月球科研站及月球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各国月球探测计划的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调研国内外月球水冰资源的相关研究论文、会议、报告,综述了对月球水资源的含量分布、赋存形式、开采方案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国际探月形式。结果表明:现存月球水资源主要以水冰的形式分布于月球两极永久阴影区,就地加热和就地钻孔两种方案为主要可行的开采方案,建议未来加强开展国际合作,建设月球基地,开展月球水冰资源原位探测和实地开采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水冰 月球水资源开采 月球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结构的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结构解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菊良 王平 +4 位作者 周亮广 吴成国 崔毅 周戎星 袁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62,共7页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 准确把握水利高质量发展内涵,是实施新时代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通过系统梳理高质量发展和水利发展的研究进展,基于系统观,分析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体系和核心要义;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视角,构建了由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三要素组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既是水利系统优化的发展理念,也是实现系统治水的发展措施;将水利高质量发展目标解析为水旱灾害防御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保护安全和水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以及高质量水利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内化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关系结构之中,其中水资源禀赋和绿色发展是前提基础和约束条件,开放是其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体现,水利科技创新、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利系统现代化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安全系统功能协调是发展的重要优化途径,高质量水安全保障与满足人民需求的高质量水利共享是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基于系统结构及系统优化问题视角深入剖析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系统结构及其内在关系,可进一步深化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识,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综合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概念分析 系统结构 关系结构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的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18
作者 郭涵 《吉林水利》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为动态分析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的指标,综合考虑四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集对事件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系数的思想,构造了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本文... 为动态分析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诊断分析导致水资源承载力超载的指标,综合考虑四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集对事件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系数的思想,构造了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本文将其应用于淮北平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及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诊断识别出2019年淮北平原需重点进行调控的脆弱性指标为“人均水资源量x_(1)”“产水模数x_(2)”“植被覆盖率x_(4)”“人口密度x_(11)”。由此发现,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物理意义明确,识别诊断脆弱性指标时更加敏感、准确,为丰富联系数集对势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淮北平原 联系数 趋势分析 脆弱性指标 四元引力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GTS/NX和MATLAB的兰州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胡磊 张彦洪 +3 位作者 河津东 张万光 高文博 梁晨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8期154-157,164,共5页
为深入研究黄土边坡稳定性与可靠度,以兰州黄河北岸黄土边坡为对象,利用Midas-GTS/NX建立不同工况下的黄土边坡二维模型,结合MATLAB编程,采用强度折减法、蒙特卡洛模拟及拉丁超立方抽样分析。结果显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强度折... 为深入研究黄土边坡稳定性与可靠度,以兰州黄河北岸黄土边坡为对象,利用Midas-GTS/NX建立不同工况下的黄土边坡二维模型,结合MATLAB编程,采用强度折减法、蒙特卡洛模拟及拉丁超立方抽样分析。结果显示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强度折减法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和抗剪强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综合多种方法对黄土边坡进行多因素分析,能够全面评估土体参数影响,为工程设计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稳定性分析 可靠度分析 强度折减法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陈红纯 李笑天 朱伯文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7期166-169,共4页
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推进节水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新阶段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为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工程基础。文章在贵州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全省开展县域节... 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是推进节水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新阶段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为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和工程基础。文章在贵州省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分析全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以下简称达标建设)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助推丰水地区节水型社会高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主要做法 存在问题 对策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