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游来流与颗粒级配耦合作用对崩滑型堰塞坝溃决模式和洪水特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温瑞祥 朱兴华 +2 位作者 李哲丞 时小飞 董晨阳 《西北水电》 2025年第1期58-70,共13页
为了探究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共同作用对堰塞坝溃决模式和溃决洪水特征的影响,通过开展12组不同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模型试验,阐明了管涌-渗流平衡、滑移-漫顶-渐进溃决、漫顶-管涌-快速溃决、漫顶这4种溃决模式和过程,并分析了溃坝... 为了探究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共同作用对堰塞坝溃决模式和溃决洪水特征的影响,通过开展12组不同上游来流和颗粒级配的模型试验,阐明了管涌-渗流平衡、滑移-漫顶-渐进溃决、漫顶-管涌-快速溃决、漫顶这4种溃决模式和过程,并分析了溃坝过程中坝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上游来流的增加,其在峰值流量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峰值流量到达时间提前;在上游来流为1.5 L/s时,颗粒级配对溃坝模式影响微弱,均为漫顶破坏,峰值流量与中值粒径呈反比;当上游来流为0.3 L/s时,颗粒级配通过影响坝体渗流特性从而影响坝体失稳机制,进而导致不同的溃坝模式,峰值流量与坝体的渗透程度呈正相关;根据颗粒级配特征可将坝体材料分为粗颗粒控制型结构、均衡型结构、镶嵌型结构、细颗粒控制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溃决洪水 颗粒级配 上游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体漫顶溃决溃口冲蚀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成泽霖 夏云峰 +3 位作者 徐华 吴道文 闻云呈 刘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针对堰塞体漫顶溃决室内试验中库容普遍过小的现状,开展了较大库容下堰塞体漫顶溃决试验,观测分析了溃口冲蚀特性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堰塞体漫顶溃决的冲蚀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各阶段动力特性和冲蚀... 针对堰塞体漫顶溃决室内试验中库容普遍过小的现状,开展了较大库容下堰塞体漫顶溃决试验,观测分析了溃口冲蚀特性和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堰塞体漫顶溃决的冲蚀过程可分为初始阶段、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各阶段动力特性和冲蚀特性均有显著差异。初始阶段冲蚀特性表现为局部跌坎的溯源冲刷,加速冲蚀阶段为全断面高速下切,减速冲蚀阶段为上游冲刷下游淤积。溃决期间侵蚀速率峰值出现在溃决加速阶段,同时溃口流量峰值总是滞后于侵蚀速率峰值。初始坡比1∶3条件下,在初始阶段与减速冲蚀阶段堰塞体下游坡面坡度持续变缓,在加速冲蚀阶段则先变陡后变缓;坝顶坡度在初始阶段变陡,在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不断变缓。冲刷历时方面,上游入库流量变化对初始阶段历时存在较大影响,但对加速冲蚀阶段和减速冲蚀阶段影响较小。初始阶段泄流槽内局部抗冲刷能力较强的材料会阻碍溯源冲刷发展,对该阶段历时产生一定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堰塞体漫顶溃决机制,并为相关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库容 冲蚀特性 宽级配材料 溃决历时 纵向形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2D的抽水蓄能电站泥石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雄 向贵府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针对新疆吐鲁番盆地东侧鄯善县泥石流灾害影响该地区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以新疆鄯善县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降雨频率下(P=1%,2%,5%)泥石流沟的发生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频率P=1... 针对新疆吐鲁番盆地东侧鄯善县泥石流灾害影响该地区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问题,以新疆鄯善县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运用FLO-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降雨频率下(P=1%,2%,5%)泥石流沟的发生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降雨频率P=1%和P=2%的降水条件下,沟内泥石流将冲出淤积在拦沙坝附近,并侵占河道。以库区运行年限100 a计,库区淤积总量为21567 m^(3),对下库区库容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FLO-2D 抽水蓄能电站 鄯善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汶川锄头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
4
作者 于月鹏 刘洋 赵云鹏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0期22-25,53,71,共6页
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汶川县锄头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选取流域面积、相对高差、主沟长度、流域切割密度、最大冲出方量、流域内主要岩性、24 h最大降雨量等7个影响因子为指标,对锄头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 本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汶川县锄头沟泥石流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选取流域面积、相对高差、主沟长度、流域切割密度、最大冲出方量、流域内主要岩性、24 h最大降雨量等7个影响因子为指标,对锄头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锄头沟泥石流危险等级为高度危险,为当地泥石流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分析 锄头沟 汶川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炳灵水电站枢纽区危岩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何宁 冯秋丰 胡华 《陕西水利》 202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黄河炳灵水电站枢纽位于峡谷区,地形高陡,危岩体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危岩体的崩滑曾对电站正常运行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为消除危岩体危害影响,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 ,对枢纽区危岩体发育特征、形成机制、稳定性等进... 黄河炳灵水电站枢纽位于峡谷区,地形高陡,危岩体稳定问题较为突出,危岩体的崩滑曾对电站正常运行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为消除危岩体危害影响,在详细勘察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 ,对枢纽区危岩体发育特征、形成机制、稳定性等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进一步,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治处理措施,保证电站长期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山区水电工程危岩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发育特征 形成机制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颗粒含量对蒋家沟泥石流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陈中学 汪稔 +2 位作者 胡明鉴 王志兵 徐东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197-2201,共5页
黏土颗粒在泥石流中的含量并不大,但却显著地影响着泥石流的启动。在室内通过筛分配成9种不同黏粒含量级配的土体,在自行设计的模型槽内以1.64 g/cm3(松散干密度),1.79、1.94 g/cm3(天然干密度)3种干密度堆成边坡模型,在雨强为85 mm/h... 黏土颗粒在泥石流中的含量并不大,但却显著地影响着泥石流的启动。在室内通过筛分配成9种不同黏粒含量级配的土体,在自行设计的模型槽内以1.64 g/cm3(松散干密度),1.79、1.94 g/cm3(天然干密度)3种干密度堆成边坡模型,在雨强为85 mm/h下进行人工降雨试验,初步探讨了黏土颗粒含量对泥石流启动的影响,得到:黏粒含量在5%~18%时可以形成泥石流,其中黏粒含量10%时所需时间最短,低于5%或大于18%难以形成泥石流,黏粒含量具有临界性;填筑干密度越大,泥石流启动越困难,表现在启动时间长、深度浅、规模小、且填筑干密度不改变黏粒含量临界性;降雨条件下土体入渗率越高,泥石流越容易启动产流。通过试验的研究,可以深入揭示泥石流形成的内在机制,黏粒含量临界性为泥石流预测、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黏粒含量 启动产流 临界性 持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组合赋权法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102
7
作者 张晨 王清 +2 位作者 陈剑平 谷复光 张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1-836,共6页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对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缺陷,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各影响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赋权规则,使两类权重间的差异程度和分配系数间的差异程度相一致,从而排除人...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对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缺陷,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金沙江流域泥石流的各影响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赋权规则,使两类权重间的差异程度和分配系数间的差异程度相一致,从而排除人为因素及数据奇异点的影响,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果。以金沙江的典型泥石流作为计算实例,对现场数据进行了提取之后,使用上述方法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将权重代入经典的危险性分析模型进行评估。计算结果与当地泥石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相符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法 危险度评价 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泥石流灾害预警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孟凡奇 李广杰 +3 位作者 王庆兵 秦胜伍 赵海卿 金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5-840,共6页
泥石流灾害破坏力巨大,预测预报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气象、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山坡坡度、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沿沟松散... 泥石流灾害破坏力巨大,预测预报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气象、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山坡坡度、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沿沟松散物储量、5 d累计降雨量、最大小时雨强和当日雨量为评价因子,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了泥石流预测预警模型。以岫岩地区泥石流为例对预警模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表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泥石流预测预警模型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为泥石流预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功效系数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地震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赵万玉 陈晓清 +1 位作者 高全 贾世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7,共9页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溃决实验,通过对溃决过程中堰塞坝内部土体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泄流槽侵蚀特征和溃决流量过程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溃决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后期以侧蚀为主;溯源侵蚀方面,自然溃决表现最强烈,人工辅助溃决实验中溯源侵蚀由强到弱依次为:复式槽、三角形槽、梯形槽;(2)人工辅助溃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洪峰流量,与自然溃决相比减小了7.7%~20.1%,表明开挖人工泄流槽降低坝前水位的措施对于降低堰塞湖溃决风险是可行的;(3)以溃决流量增长率高或到达溃决洪峰时间短为判定溃决初期排泄效率高的标准,对比3组人工槽溃决实验,排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型横断面、复式横断面、梯形横断面。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处置,可在梯形槽基础上开挖三角形槽变为复式槽来进一步提升溃决初期排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泄流槽 下切侵蚀 侧蚀 溯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潘华利 欧国强 +1 位作者 黄江成 曹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2-2126,共5页
合理的雨量阈值指标是保障泥石流预警报准确性的关键,对于研究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预测未来活动特点以及指导防治工程设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山区大多数泥石流沟均无降雨和灾害资料,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实证法和频率计算法不... 合理的雨量阈值指标是保障泥石流预警报准确性的关键,对于研究泥石流形成机制、分析预测未来活动特点以及指导防治工程设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山区大多数泥石流沟均无降雨和灾害资料,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实证法和频率计算法不能满足其泥石流预警报的需要。通过分析泥石流预警区的降雨条件、水文特征及下垫面条件,提出了基于水力类泥石流起动机制来计算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的方法。主要根据流域地形及松散固体物质等特征,计算该流域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水深,并结合流域产汇流机制、特征降雨量随海拔变化规律、暴雨雨型特征,进而计算该流域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研究成果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城后山史家沟流域进行了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方法解决了缺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报的难题,为山区泥石流预警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阈值 泥石流 预警 缺资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川泥石流沟与非泥石流沟^(137)Cs示踪法物源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文安邦 张信宝 +2 位作者 张一云 徐家云 白立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6,共5页
运用1 37Cs示踪法调查云南东川小江流域 6条泥石流沟、6条非泥石流沟和主河的泥沙来源。泥沙主要来源于冲沟侵蚀和滑坡崩塌堆积、坡耕地和草地。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1 37Cs平均含量分别为 0 9Bq m2 和1 98Bq m2 ,冲沟沟壁和滑坡崩塌... 运用1 37Cs示踪法调查云南东川小江流域 6条泥石流沟、6条非泥石流沟和主河的泥沙来源。泥沙主要来源于冲沟侵蚀和滑坡崩塌堆积、坡耕地和草地。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1 37Cs平均含量分别为 0 9Bq m2 和1 98Bq m2 ,冲沟沟壁和滑坡崩塌堆积土体1 37Cs。作者通过 3种源地土体1 37Cs含量的比较 ,分析了细粒泥沙(<0 0 1mm)的来源。 6条泥石流沟冲沟侵蚀和重力侵蚀 (滑坡崩塌 )的相对产沙量变化于 90 2 %~ 1 0 0 % ,平均值为 95 1 % ,6条非泥石流沟的相对产沙量变化于 74 5 %~ 83 3% ,平均值为 78 9%。小江主河为 81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东川 非泥石流沟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运动阻力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崔鹏 唐金波 林鹏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共11页
泥石流是一种由液相浆体和固相粗颗粒构成的特殊两相流体,其运动和动力性质研究的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描述其阻力特性。泥石流的阻力可以分为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外部阻力是沟道底床和侧壁与泥石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沟床的粗糙度、几... 泥石流是一种由液相浆体和固相粗颗粒构成的特殊两相流体,其运动和动力性质研究的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描述其阻力特性。泥石流的阻力可以分为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外部阻力是沟道底床和侧壁与泥石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沟床的粗糙度、几何形态及泥石流体的性质相关。内部阻力与泥石流体的物质构成有关,黏性细颗粒含量较多的黏性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固、液两相的相对速度不明显,可以将黏性泥石流看成是一种均匀的混合流体,用伪一相流进行模拟,但其内部阻力仍应分为液相浆体阻力和固相颗粒间的阻力;黏性细颗粒含量较少的泥石流,液相浆体对粗颗粒的约束作用较小,存在明显的相间速度,诸如黏性拖曳力、附加质量力等相间作用力的影响非常重要。浆体中的细颗粒物质对泥石流运动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质的含量改变了液相浆体的阻力特性,包括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而浆体的黏性将进一步改变固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黏性泥石流的阻力特性,初步提出泥石流的综合阻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内部阻力 外部阻力 消能 细颗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震区的坡面泥石流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艳富 王兆印 +1 位作者 施文婧 王旭昭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崩塌、滑坡和颗粒侵蚀堆积体,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在过去的两年内暴雨引发大量的坡面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和河流造成危害尤为严重。坡面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有碎屑堆积物的陡坡上,由降雨引发的高浓度碎... 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崩塌、滑坡和颗粒侵蚀堆积体,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在过去的两年内暴雨引发大量的坡面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和河流造成危害尤为严重。坡面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有碎屑堆积物的陡坡上,由降雨引发的高浓度碎屑与水的混合物沿坡面运动的现象。本文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量,得到19个坡面泥石流的降雨量、形成与堆积坡度、颗粒级配等数据,并估算得到坡面泥石流的行进速度。研究发现降雨是震区坡面泥石流爆发的决定性因素,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20mm/d就可能引发坡面泥石流;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30mm/d,坡面泥石流就可能群发;当代表日降雨量超过90mm/d,震区就会大量爆发坡面泥石流。坡面泥石流形成坡度和堆积坡度很大,构成颗粒较粗。此外,震区频发的坡面泥石流是两相泥石流,水体成稀泥浆在运动中主要是润滑体而不是承载体。坡面泥石流运动距离只有几米到几十米。由于固体颗粒运动中剧烈碰撞消耗了大部分能量,运动速度很小。建排水系统和发育植被可以最终控制坡面泥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坡面泥石流 临界雨强 崩塌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熵理论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泥石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单博 陈剑平 王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45-1454,共10页
为了合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客观分析泥石流敏感性,基于最小熵分析原理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泥石流敏感性分析模型。选取金沙江流域26条典型泥石流沟,确定9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最小熵分析原理分析各因子对泥石流系统贡献率及权重,然后... 为了合理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客观分析泥石流敏感性,基于最小熵分析原理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泥石流敏感性分析模型。选取金沙江流域26条典型泥石流沟,确定9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最小熵分析原理分析各因子对泥石流系统贡献率及权重,然后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计算各泥石流沟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尺度向量,最后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各泥石流沟敏感度水平。将分析结果与已有成果进行对比可知,仅有7条泥石流沟敏感性结果有所差异。将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对比分析可知,22条泥石流沟的敏感度水平与泥石流实际发育情况相符,仅有4条沟评价结果偏于"保守",因此,利用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泥石流敏感度分析是十分有效的,并可对泥石流的防治提供合理的建议,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熵原理 未确知测度 泥石流 敏感性分析 贡献率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对泥石流危险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晨 王清 +1 位作者 张文 谷复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2-1645,共4页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预测泥石流危险范围,通过对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各类泥石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取出对泥石流危险范围有主要影响的几种因素的指标值.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分析几种影响因素对泥石流危险范围的敏感程度,提出以误...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预测泥石流危险范围,通过对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各类泥石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取出对泥石流危险范围有主要影响的几种因素的指标值.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分析几种影响因素对泥石流危险范围的敏感程度,提出以误差曲线的斜率作为敏感程度定量指标,以误差系数的形式对不同种类泥石流危险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评定,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深入解析结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个修正公式,对传统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在实例模拟中,修正后的模型得到了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相对误差最多相差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泥石流危险范围 影响因素 误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堰塞湖演化规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立群 王兆印 +1 位作者 漆力健 韩鲁杰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西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泥石流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灾害事件。但是对西藏东南地区堰塞湖的研究多针对长时间大尺度的古堰塞湖的研究,而对短时间高分辨率的泥石流堰塞湖演化规律的研究尚显不足。古乡沟是帕隆藏布... 西藏东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泥石流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的灾害事件。但是对西藏东南地区堰塞湖的研究多针对长时间大尺度的古堰塞湖的研究,而对短时间高分辨率的泥石流堰塞湖演化规律的研究尚显不足。古乡沟是帕隆藏布江的一条支流,泥石流规模大,爆发频率高,曾两次阻断帕隆藏布江。通过对古乡堰塞湖段的河床结构测量和沙洲钻孔取样,计算了古乡沟泥石流阻断帕隆藏布江后对泥沙淤积速率和山区河床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堰塞湖 泥沙淤积率 河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拦砂坝底扬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兴长 陈慧 +1 位作者 游勇 柳金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29-3236,共8页
泥石流拦砂坝底的扬压力会抵消坝体的部分有效荷重,影响其抗倾覆稳定性。为了研究拦砂坝底扬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拦砂坝模型和扬压力采集系统,开展了不同沟床坡度和不同坝前堆积条件下的扬压力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泥石流拦砂坝底的扬压力会抵消坝体的部分有效荷重,影响其抗倾覆稳定性。为了研究拦砂坝底扬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制作了拦砂坝模型和扬压力采集系统,开展了不同沟床坡度和不同坝前堆积条件下的扬压力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扬压力自坝踵至坝趾不断减小,且与渗流距离呈线性关系,当坝前有堆积物时相关系数绝对值达到0.98以上;沟床坡度明显影响坝底扬压力的分布。随着沟床坡度的增加,扬压力不断减小,且对坝踵处扬压力的影响较坝趾处更大;坝底和坝前堆积物的渗透性对扬压力的影响也很显著,它们的渗透性越差,扬压力就越小;坝前堆积物的渗透性还显著影响扬压力的分布规律,渗透性越差,其分布规律性就越强。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泥石流拦砂坝底扬压力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压力 渗透系数 泥石流 拦砂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坝后侵蚀坑内部边坡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华利 欧国强 黄江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侵蚀坑内部边坡的大小决定着侵蚀坑的形态和发展,研究侵蚀坑内部边坡的变化规律可为合理估算冲刷范围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水槽实验观测,侵蚀坑纵剖面坑内坡度总体表现为上游坡较下游坡陡,并且随着水槽原始坡度以及沟床组成物质的变化而... 侵蚀坑内部边坡的大小决定着侵蚀坑的形态和发展,研究侵蚀坑内部边坡的变化规律可为合理估算冲刷范围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水槽实验观测,侵蚀坑纵剖面坑内坡度总体表现为上游坡较下游坡陡,并且随着水槽原始坡度以及沟床组成物质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具有相同级配的粘性砂和无粘性砂,粘性砂的侵蚀坑坑内坡度较无粘性砂的要陡。定义侵蚀坑上下游出口与其最深点连线的倾角为侵蚀坑坑内上下游坡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侵蚀坑坑内坡度与泥沙的水下休止角以及沟床原始纵坡之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拦砂坝 侵蚀坑 坑内坡度 水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脊型泥石流水石分离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涛 谢湘平 +1 位作者 韦方强 杨红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6,共9页
鱼脊型水石分离结构是一种用于持续分离粗颗粒的新型泥石流防治结构,为确定实际应用中该结构的强度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发现:结构中引流坝的计算方法与传统重力拦砂坝类似,且泥石流荷载主要作用于水石分离格栅的肋梁上;通过简化肋梁的计... 鱼脊型水石分离结构是一种用于持续分离粗颗粒的新型泥石流防治结构,为确定实际应用中该结构的强度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发现:结构中引流坝的计算方法与传统重力拦砂坝类似,且泥石流荷载主要作用于水石分离格栅的肋梁上;通过简化肋梁的计算模型,将肋梁与脊梁连接处简化成铰结点,肋梁与基础之间的约束简化成铰支座,主要考虑泥石流重力、泥石流中石块冲击力及泥石流体动压力3种荷载作用,据此计算出3种荷载作用下肋梁任意截面的内力,最终建立肋梁强度验算公式,以此作为工程设计中选取水石分离格栅合理截面型式及尺寸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水石分离 防治工程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守恒的粘性泥石流冲击力计算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宇 韦方强 王青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前针对泥石流冲击压力的计算公式均假定泥石流体为连续流体。粘性泥石流的主要流动形式为阵流,其流速和密度的变化规律,目前尚未清楚,采用现有公式误差较大。本文基于动量守恒原理,引入泥石流体微元概念,推导出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 目前针对泥石流冲击压力的计算公式均假定泥石流体为连续流体。粘性泥石流的主要流动形式为阵流,其流速和密度的变化规律,目前尚未清楚,采用现有公式误差较大。本文基于动量守恒原理,引入泥石流体微元概念,推导出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采用Hilbert变换这种数字滤波方法对实测的冲击作用信息进行信号处理后,计算出公式所需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守恒 粘性泥石流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