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防辐射混凝土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马明磊 桂强 +5 位作者 白洁 王超 穆富江 陈晴宇 张斌 王先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防辐射混凝土中的高密度骨料因重力作用易沉降,致其力学性能受损。为增强此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水泥、粉煤灰、矿粉、铁矿石碎石及铁矿石砂为基础原料,并掺入碳纤维与减水剂,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防辐射混凝土。试验探究了不同碳纤维掺量... 防辐射混凝土中的高密度骨料因重力作用易沉降,致其力学性能受损。为增强此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水泥、粉煤灰、矿粉、铁矿石碎石及铁矿石砂为基础原料,并掺入碳纤维与减水剂,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防辐射混凝土。试验探究了不同碳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长度为7 mm、直径为6μm的碳纤维,且碳纤维的体积分数为0.2%时,所制备的碳纤维防辐射混凝土坍落度为180 mm,表观密度范围为(3750±50)kg/m^(3)、28 d抗压强度为51.08 MPa、28 d劈裂抗拉强度为6.56 MPa,展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碳纤维与减水剂的额外掺入显著优化了防辐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特性;综合考虑性能与成本控制,确定碳纤维的最佳体积分数为0.2%。综上,该研究为碳纤维增强防辐射混凝土的制备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防辐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性能
2
作者 李福海 杨宗驰 +4 位作者 刘耕园 刘梦辉 吴昊南 陈昭 李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载力及裂缝发展形态差异;基于计算假定和正常环境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结合PP-ECC材料冻融劣化机理,推导出PP-ECC梁在冻融环境下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持荷损伤系数γ,建立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持荷比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500次冻融循环后,持荷比为0、0.25、0.50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8.70%、27.09%、35.69%;受拉区PP-ECC材料开裂后不退出工作仍能协同受拉钢筋参与全截面受力;PP-ECC梁在达到极限状态时,受拉区呈多条裂缝稳态发展模式,且随冻融损伤加剧,梁体最大裂缝宽度增大,裂缝数量减少;单一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的PP-ECC梁仍满足平截面假定;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冻融和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吻合度分别在0.88~1.06和0.9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 抗弯性能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弯承载力 多裂缝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构件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方法
3
作者 刘梅梅 应宗权 +2 位作者 李嘉民 赵娟 梁梓豪 《水运工程》 2025年第2期45-50,88,共7页
为了准确评估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以3根原型构件锈蚀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进行承载力试验及仿真分析,并提出可修正规范方法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根据现场检测得到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为了准确评估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以3根原型构件锈蚀钢筋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进行承载力试验及仿真分析,并提出可修正规范方法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根据现场检测得到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某一根或几根钢筋截面损失率换算得到同一截面处所有钢筋的平均截面损失率,用于计算锈蚀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并解决了钢筋截面损失率大于10%时承载力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构件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 受弯承载力 截面损失率 损伤塑性模型 广义极值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动性废砖骨料混凝土的配制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孟宏睿 陈丽红 付江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配制设计强度为C35的大流动性废砖骨料混凝土为目标,以废砖骨料体积取代率为变量,采用预湿废砖骨料的方法制备若干组标准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研究不同废砖骨料体积取代率对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峰值... 以配制设计强度为C35的大流动性废砖骨料混凝土为目标,以废砖骨料体积取代率为变量,采用预湿废砖骨料的方法制备若干组标准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研究不同废砖骨料体积取代率对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峰值应变、耗能系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砖骨料的取代使混凝土的强度均有所降低,取代率在0~20%及60%~80%时,强度降低较为明显;当取代率由20%变到40%,由80%变到100%时,峰值应变变化较为显著;对于耗能系数,当取代率在0~40%时,其减小幅度较为显著,当取代率为40%~100%时,耗能系数变化不大,维持在0.6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砖骨料 大流动性混凝土 取代率 力学性能 耗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筒状土袋加筋土的强度分析
5
作者 雷胜友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首先对圆形筒状土袋加筋土三轴试样进行受力分析,认为土体破坏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从而得到加筋土试样的强度表达式,并对该表达式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研究表明,用土袋加筋后,被约束土体的黏聚力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考虑袋内草籽生长后... 首先对圆形筒状土袋加筋土三轴试样进行受力分析,认为土体破坏时,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从而得到加筋土试样的强度表达式,并对该表达式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研究表明,用土袋加筋后,被约束土体的黏聚力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考虑袋内草籽生长后根的加筋作用,则形成二次复合加筋体,当根比较柔软时,则加筋后土的黏聚力有很大提高,当根比较坚硬时,则加筋后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皆有很大提高。最后用所得强度表达式进行理论计算,发现当折减系数在10%~20%时,计算得到的强度线与试验强度线吻合得相当好,其最大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平衡状态 土袋 加筋土 黏聚力增量 内摩擦角增量 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姜天华 汪文星 +4 位作者 阮英 莫定聪 李万绪 郑智敏 黄燕南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78-184,214,共8页
为深入探究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矿灰比、水胶比和水玻璃模数对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折压比的影响。在试验基础上建立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 为深入探究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矿灰比、水胶比和水玻璃模数对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折压比的影响。在试验基础上建立矿渣-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矿渣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但含量过多会降低其韧性;碱溶液含量增加,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先提升后下降,抗折强度提升较小,折压比先减小后增大;水玻璃模数增加,3种力学性能均先提升后下降,折压比先减小后缓慢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正交试验 基本力学性能 折压比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入式振捣棒振动参数对混凝土振捣密实性的影响
7
作者 胡峰强 白彤阳 唐兆龙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作为一种关键施工工具,插入式振捣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为深入探究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新拌混凝土采用宾汉姆模型来模拟和分析振捣棒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程。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插入式... 作为一种关键施工工具,插入式振捣棒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为深入探究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新拌混凝土采用宾汉姆模型来模拟和分析振捣棒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程。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插入式振捣棒的作用半径随直径、频率、振幅的增大而增加;当频率较小时,大直径振捣棒的性能很难得到发挥,作用半径不足棒径的5倍,此时使用小直径的振捣棒在较低频率下也能达到很好的振动效果;对于狭窄空间,采用小径低频的振捣棒是更好的选择,既节能又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捣棒 非牛顿流体 宾汉姆模型 作用半径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龄期钢管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静 史禄 +1 位作者 刘翼飞 胡先尧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了研究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抗冲击能力,基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C50与C30核心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动态峰值应力、动态峰值应变、吸收能占比均与冲击气压呈正相关;钢管混凝... 为了研究早龄期钢管混凝土抗冲击能力,基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C50与C30核心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的破坏程度、动态峰值应力、动态峰值应变、吸收能占比均与冲击气压呈正相关;钢管混凝土的破坏程度从平缓到剧烈逐渐表现为表层脱落、开裂及内部碎块脱落,与混凝土设计强度正相关但与龄期负相关;冲击气压相同时,钢管混凝土的动态峰值应变、峰值应力、吸收能占比与设计强度和龄期都呈正相关,峰值应变受设计强度影响更大,峰值应力与吸收能占比受龄期即核心混凝土实际强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动态力学性能 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 能量耗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泥的多元固废体系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磊 张忆庆 田文峰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为缓解水泥生产和污泥等固废处理带来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硅灰、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4种固废为研究对象,与污泥构成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通过改变体系内固废种类及掺加比例,共替代20%的水泥,设计12个配合比。从抗... 为缓解水泥生产和污泥等固废处理带来的环境退化和资源浪费问题,该文以硅灰、粉煤灰、矿渣和玻璃粉4种固废为研究对象,与污泥构成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通过改变体系内固废种类及掺加比例,共替代20%的水泥,设计12个配合比。从抗压强度、表观密度和吸水率3个方面进行宏观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显微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法(XRD)三种方式进行微观结构分析,探究二元、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三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的力学性能远优于二元胶凝材料替代体系。污泥-硅灰-粉煤灰替代体系替代效果最优,抗压强度相较于对照组A1和A2分别提高4.2%和12.5%,这是因为硅灰和粉煤灰混合对污泥有更好的激发作用使其参与水化反应,生成较多钙矾石(AFt)和C-S-H凝胶体等水化产物,使微观物相和孔隙结构均得到提升。研究可为污泥等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多元胶凝体系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MNG模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10
作者 周继发 曾晓辉 +3 位作者 谢友均 龙广成 唐卓 周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5-886,共12页
基于集成学习理论,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进行集成,提出一种全新的算法:HEMNG(hybrid ensemble mode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nd gradient boosting),旨在更准确地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303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进... 基于集成学习理论,首次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进行集成,提出一种全新的算法:HEMNG(hybrid ensemble mode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and gradient boosting),旨在更准确地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303组混凝土配合比数据进行建模,以水胶比、砂率、浆骨比、粉煤灰替代比例和养护龄期5个可解释特征作为输入,抗压强度为输出。为了分析HEMNG模型在抗压强度预测中的优势,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极端梯度提升、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模型进行比较,并将模型迁移到全新数据中,以探究其在未知数据上的泛化能力。基于训练良好的HEMNG模型进行敏感性研究,量化3个重要特征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EMNG模型采用5个可解释特征,可准确、可靠地预测抗压强度,在测试集中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度为0.961,均方根误差为2.704,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均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将HEMNG模型迁移到新数据中,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强度值较为吻合,最大绝对误差仅为7 MPa,模型表现出良好的稳健性;根据模型敏感性研究显示,存在一个最佳砂率使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增大水胶比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佳砂率会随水胶比增大而减小;随着浆骨比的增大,最佳砂率会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模型能量化分析各参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开发的HEMNG模型为评估混凝土抗压强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压强度 预测 集成学习 可解释特征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的界面粘结机理
11
作者 崔潮 李渊 +2 位作者 党颖泽 王岚 彭晖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地聚物混凝土通过碱激发作用形成,其内部碱浓度可以达到水泥的数十倍,因此地聚物的碱骨料反应性能亟待探索。本工作详细探讨了不同配合比条件及骨料种类对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分析方法阐述了... 地聚物混凝土通过碱激发作用形成,其内部碱浓度可以达到水泥的数十倍,因此地聚物的碱骨料反应性能亟待探索。本工作详细探讨了不同配合比条件及骨料种类对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与骨料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微观分析方法阐述了界面粘结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发剂模数为1.2、液固比为0.4的条件下,地聚物与花岗岩、玄武岩以及石灰岩三种骨料均获得了最高的粘结强度。随着碱激发剂模数和液固比的增加,界面粘结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地聚物与花岗岩的粘结强度受激发剂碱性影响较弱。不同骨料在碱激发剂作用下均会产生溶解反应,溶解出的活性Si、Al以及Ca元素可以在界面处与地聚物进一步进行地聚合反应提高界面过渡区(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的密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骨料 界面过渡区 粘结强度 粘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和NMR技术的UHPC孔隙结构研究
12
作者 王张翔 金浪 +3 位作者 陈培鑫 陈飞翔 姚天豫 陈徐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为研究喷射工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内部孔隙结构的影响,设计了喷射和模筑两种构筑方式的UHPC,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水岭算法和搜索锥算法建立孔隙网络模型和纤维分布模型,分析了喷射UHPC内部孔隙均匀性... 为研究喷射工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内部孔隙结构的影响,设计了喷射和模筑两种构筑方式的UHPC,利用CT扫描技术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可视化分析,通过分水岭算法和搜索锥算法建立孔隙网络模型和纤维分布模型,分析了喷射UHPC内部孔隙均匀性分布、微米级孔径分布和纤维分布;借助核磁共振(NMR)技术,通过T_(2)图谱孔径转换,从更为细观的层次研究了喷射UHPC内部的孔径分布情况,并将试验结果与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浇筑方式的UHPC内部均以不连通孔隙为主,喷射UHPC内部孔隙均匀性分布有一定降低,其内部的孔径分布趋向于小而密;喷射回弹会造成UHPC内部不同程度的孔隙率增加,其中约1.5%为无害孔,仅约0.2%为有害的非毛细孔;喷射工艺对UHPC内部纤维分布也有影响,喷射UHPC内部纤维绕Z轴(喷射方向)分布得更加均匀,且趋向平行于受喷面呈二维乱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UHPC CT 核磁共振 孔径分布 纤维分布 孔隙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剪作用下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鲍犇 姚华彦 +1 位作者 白冰 张明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6-432,共7页
为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压剪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文章以法向应力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制备立方体试件进行压剪试验。分析试件压剪破坏形态,获得压剪状态下剪切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为研究短切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压剪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文章以法向应力和纤维体积掺量为变化参数,制备立方体试件进行压剪试验。分析试件压剪破坏形态,获得压剪状态下剪切荷载-位移曲线,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短切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减缓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试件的抗剪强度也逐渐提高;相同法向应力下,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抗剪强度先增后降;短切玄武岩纤维在体积掺量为1.0‰时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升效果最佳。基于主应力空间的破坏准则可以较好地描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压剪作用下的强度规律。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压剪作用 抗剪强度 破坏准则 强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及强度机理研究
14
作者 王姗 吴楠 +3 位作者 屠兴福 王玉山 王锐 周阳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经济效益好的沙漠砂蒸压砖,通过改变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对沙漠砂蒸压砖力学性能、水化及微观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优化沙漠砂蒸压砖制备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及理论依据。研究表明:MU15级沙漠砂蒸压砖适宜的制备工艺为成型压力20 MPa、蒸压时间8 h、蒸压温度180℃;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合适的成型压力、蒸压时间、蒸压温度会促进沙漠砂蒸压砖内部物理化学反应,使水化产物C-S-H快速形成网状连锁结构,提高砖体力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对硬化的蒸压砖试块相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过高的温度和过长蒸压时间会使主要提供强度的水化产物C-S-H转变为水钙沸石,不利于强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蒸压砖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水化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海砂混凝土中低合金钢筋钝化膜结构及厚度预测模型
15
作者 潘杜 牛荻涛 罗大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3,共8页
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手段监测海水海砂混凝土中普通钢筋(OS)和低合金钢筋(LS)钝化膜的形成过程,通过XPS刻蚀技术分析钝化膜的物相组成、结构及厚度,并建立钝化膜厚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水海砂混凝土中OS和LS均能形成稳定钝化膜;OS... 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手段监测海水海砂混凝土中普通钢筋(OS)和低合金钢筋(LS)钝化膜的形成过程,通过XPS刻蚀技术分析钝化膜的物相组成、结构及厚度,并建立钝化膜厚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海水海砂混凝土中OS和LS均能形成稳定钝化膜;OS钝化膜为主要由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构成的双层结构,LS钝化膜除F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外,还存在Cr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为三层结构,但两种钢筋钝化膜厚度相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久性 海水海砂混凝土 低合金钢筋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16
作者 余文轩(图/文) 范美妤(图/文) +1 位作者 金浏(图/文) 杜修力(图/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5,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低温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试验”,是本试验研究的低温劈拉加载方式以及不同温度下玄武岩纤维破坏机理分析图。可以发现,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内部微裂纹扩展路径上主要存在三种典型工作模式:1)玄武...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低温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试验”,是本试验研究的低温劈拉加载方式以及不同温度下玄武岩纤维破坏机理分析图。可以发现,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内部微裂纹扩展路径上主要存在三种典型工作模式:1)玄武岩纤维与水泥基体产生剥落滑移(纤维拔出破坏)。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抑制开裂和横向膨胀;2)玄武岩纤维脆性拉断(纤维断裂破坏)。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大,裂纹开口速度快,纤维容易被拉断,充分发挥抗拉特性;3)玄武岩纤维剥落滑移过程中发生断裂。从微观破坏细节可以看出,常温下玄武岩纤维的破坏模式以拔出破坏为主;而低温下则以脆性拉断破坏为主。低温下纤维主要破坏模式的改变使得劈拉强度的纤维增强效应随温度下降而增强。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随温度下降而增强,而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削弱劈拉强度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拉强度 玄武岩纤维 扩展路径 拉断破坏 三维网络结构 尺寸效应 纤维增强 水泥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白水泥净浆干燥收缩与水分损失关联
17
作者 梁华明 朱文彬 +2 位作者 郭鑫志 卢艺菲 周春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为精确解析干燥条件下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水泥基材料的收缩行为,深入揭示低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下降的机制,利用低场磁共振弛豫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质量与长度测试,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掺与不掺硫铝酸钙类膨胀... 为精确解析干燥条件下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水泥基材料的收缩行为,深入揭示低相对湿度条件下硫铝酸钙类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下降的机制,利用低场磁共振弛豫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质量与长度测试,在不同相对湿度下对掺与不掺硫铝酸钙类膨胀剂白水泥净浆的干燥收缩历程进行10个月的长期监测,从含水量及水分状态角度,定量描述白水泥净浆干燥失水和收缩的演变规律,阐明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导致干燥收缩落差增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75%、43%、11%的环境中干燥,白水泥净浆失水量和干燥收缩均持续增大直至稳定,3类环境中各试件干燥收缩与相对失水量间的关系基本保持一致;随干燥时间延长,单位失水量导致的干燥收缩先降低后升高,干燥进程中净浆内部各级孔隙失水规律不同,且各湿度条件下的干燥收缩机制存在差异;掺入硫铝酸钙类膨胀剂后,C-S-H凝胶纳米孔结构会发生一定粗化,干燥时易损失更多可蒸发水,且膨胀剂水化生成的钙矾石还会损失2~5个结晶水,二者共同导致净浆水分损失与干燥收缩增大;在低湿度环境中应用硫铝酸钙类膨胀剂时,需注意这两个因素导致收缩落差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泥 硫铝酸钙类膨胀剂 干燥收缩 水分损失 低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尺寸效应试验
18
作者 余文轩 范美妤 +1 位作者 金浏 杜修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研究极端低温作用下结构尺寸和纤维体积分数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定量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设计了4种尺寸(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4种纤维体积分数(分数范围0%~0.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常温和低温下(... 为研究极端低温作用下结构尺寸和纤维体积分数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定量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设计了4种尺寸(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4种纤维体积分数(分数范围0%~0.5%)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在常温和低温下(温度范围20~-90℃)进行了静态劈拉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均随温度降低而线性增大(最大增幅接近130%),呈现出显著的低温增强效应;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略微强化混凝土劈拉强度的低温增强效应。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均呈现出一定的纤维增强效应,并且随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强;极端低温作用下玄武岩纤维的主导破坏模式由拔出破坏转变为拉断破坏,导致纤维增强效应随温度下降而变强。劈拉强度的尺寸效应随温度下降而更明显,但玄武岩纤维的掺入能减弱尺寸效应(最大削弱程度达25.8%)。本文研究能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大规模工程结构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极端低温 纤维含量 劈裂拉伸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单轴压缩特性
19
作者 吕国旭 陈波 +1 位作者 周程涛 詹明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密度、纤维掺量及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借助X-CT技术以及Avizo软件对试件的孔隙构造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冻融环境下的多种密度等级(800和1000kg/m3)及纤维体积掺量(0%、0.15%、0.30%、0.45%)的... 为了研究密度、纤维掺量及冻融循环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借助X-CT技术以及Avizo软件对试件的孔隙构造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冻融环境下的多种密度等级(800和1000kg/m3)及纤维体积掺量(0%、0.15%、0.30%、0.45%)的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的单轴压缩特性,对各因素与抗压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灰关联度分析,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抗压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掺入玄武岩纤维能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抵抗冻融的能力,体积掺入0.15%、0.30%、0.45%的试件冻融80次后强度损失率分别为75.2%、46.2%、37.8%.密度等级与抗压强度关联度最大,灰关联度为0.799;其次是纤维掺量,关联系数为0.723;灰狼算法优化下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增强泡沫混凝土 单轴压缩 冻融循环 X-CT 灰关联度 长短期记忆网络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醛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欢 申晨 +4 位作者 唐徳莎 吕昭秋 杨长辉 余林文 叶建雄 《新型建筑材料》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先选择适宜的养护条件,再对比研究了掺入不同纤维对UHPC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0℃蒸汽养护3 d为研究较优养护方式,单掺聚甲醛(POM)纤维会导致UHPC抗压强度降低,在较优养护方式下,各组... 先选择适宜的养护条件,再对比研究了掺入不同纤维对UHPC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90℃蒸汽养护3 d为研究较优养护方式,单掺聚甲醛(POM)纤维会导致UHPC抗压强度降低,在较优养护方式下,各组UHPC抗压强度约为120 MPa,较未掺组降低了约9%。但掺入POM纤维能明显提升UHPC的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及劈裂抗拉强度,当POM纤维直径为0.2 mm,长度为18 mm时,UHPC的抗冲击性能最好,延性系数为0.94,劈裂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4.8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纤维 超高性能混凝土 长径比 弯曲性能 冲击性能 劈裂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