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9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受拉性能
1
作者 朱张峰 郭正兴 +1 位作者 黄丁丁 陈耀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改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连接工艺及性能,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技术。针对该新型钢筋连接的传力可靠性问题,开展了考虑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浆锚长度变化的接头单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接头... 为改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连接工艺及性能,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技术。针对该新型钢筋连接的传力可靠性问题,开展了考虑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浆锚长度变化的接头单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接头受拉性能由钢筋浆锚长度与帮条钢筋承载力共同控制,与混凝土强度无明显关系,表现为帮条钢筋配置相同的条件下,12 mm、14 mm直径连接钢筋试件分别在0.5l a(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0.6l a钢筋浆锚长度条件下实现钢筋拉断,16 mm直径连接钢筋试件在0.6l a钢筋浆锚长度条件下发生帮条钢筋拉断。结合数据分析,建议12~16 mm直径连接钢筋浆锚长度按0.6l a控制,帮条钢筋与连接钢筋牌号相同的前提下,12~14 mm直径连接钢筋的帮条钢筋按4 C 8设计,16 mm直径连接钢筋的帮条钢筋应按6 C 8设计。同时,试验中钢筋镦头构造可保证钢筋充分锚固,其具体尺寸可用于指导钢筋加工;螺旋筋对接头受拉性能影响不明显,可参照本次试验参数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钢筋连接 浆锚对接 帮条钢筋 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附加套箍效应的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解析法
2
作者 王力 潘启仁 +3 位作者 张宇星 虞庐松 胡琦 李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2,共12页
针对高寒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的问题,结合热力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考虑环境温度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温度附加套箍效应”的概念,并通过开展不同环境温度下的26个钢管约束混凝... 针对高寒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的问题,结合热力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考虑环境温度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理论计算方法,提出“温度附加套箍效应”的概念,并通过开展不同环境温度下的26个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方法的准确性,通过解析法系统揭示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本文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平均偏差仅2.0%,标准差为0.0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对钢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承载力影响显著,环境温度为-40℃时,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对承载力的影响可达到温度附加承载力的34.1%;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受环境温度与常温的温差、材料温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及构件径厚比等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基于本文理论对量化环境温度对钢管约束混凝土承载力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高寒地区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温度附加套箍效应和温致材料特性变异对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混凝土 环境温度 温度附加套箍效应 轴压承载力 轴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加劲大径厚比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非线性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振山 康树宽 +3 位作者 宗梦媛 李哲 韦俊 卢俊龙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5,共12页
大径厚比钢管混凝土构件局部屈曲问题较为突出,在螺旋加劲肋新型约束形式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加劲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发现,螺旋肋可对大径厚比方钢管形成较好的约束,局部屈曲显著减小,构件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得到有... 大径厚比钢管混凝土构件局部屈曲问题较为突出,在螺旋加劲肋新型约束形式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加劲方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偏心受压试验研究发现,螺旋肋可对大径厚比方钢管形成较好的约束,局部屈曲显著减小,构件承载力与变形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基于试验结果,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新型组合构件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钢管厚度、螺旋肋宽厚比、钢筋直径及偏心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偏心率增大,试件承载力降低,延性增加;减小钢管宽厚比和增加钢筋直径,承载力和延性均有明显提升;螺旋肋宽厚比对试件承载力影响不大。基于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了设计建议;并对该叠合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螺旋肋影响的实用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螺旋加劲肋 偏心受压 数值模拟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PE管约束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霍静思 王志滨 +2 位作者 李鑫雷 吴扬杭 高剑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SRPE)管约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过24个轴压短柱试验,研究SRPE管钢丝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和GFRP箍筋间距等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SRPE)管约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海砂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机理。通过24个轴压短柱试验,研究SRPE管钢丝体积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和GFRP箍筋间距等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确定合理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组合柱虽均发生剪切破坏,但仍具有较好的延性,说明SRPE管和GFRP箍筋对海砂混凝土形成了良好的约束效应;有限元数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环向钢丝体积配箍率能显著提升峰值承载力、剩余承载力和延性,提高混凝土强度能显著提升峰值承载力、剩余承载力和弹性刚度,但延性明显降低,其他参数对组合柱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基于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组合柱轴压承载力和峰值应变简化计算式,可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PE管 GFRP筋 海砂混凝土 组合柱 轴压承载力 简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许伟 程嘉宝 +1 位作者 佟舟 张海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研究外截面形式、受压类型和偏心率等变化参数对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柱力学模型,在有限元模拟和轴压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增加CFRP层... 研究外截面形式、受压类型和偏心率等变化参数对内置CFRP圆管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合柱力学模型,在有限元模拟和轴压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增加CFRP层数,对轴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提高幅度可分别达到30.44%、41.11%,对偏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提高幅度分别为5.97%、37.49%;增加偏心率,对方截面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降低幅度分别达到41.22%、20.16%,对圆截面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降低幅度分别为45.79%、33.02%。内置CFRP圆管能够改善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但对偏压柱的影响小于轴压柱;在模拟参数范围内,随着偏心率的增加,试件力学性能降低;但同等截面面积下,方截面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比圆截面试件的偏压力学性能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层数 偏心率 受压类型 外截面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分析
6
作者 莫时旭 柴龙杰 +2 位作者 郑艳 黄意均 檀新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应变行为、刚度和抗裂性,明确各参数在提升试验梁力学性能方面的贡献程度,并将考虑界面滑移和翼板开裂因素的理论挠度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处于整体弹性阶段时刚度最高,翼板开裂后刚度略有下降,钢箱下翼缘局部受压屈服时,跨中翼板上形成多条贯通裂缝,极限承载力阶段,承载力未明显下降。与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NC(ordinary concrete,NC)组合梁和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相比,随着钢纤维掺量、配筋率和相对充填高度增加,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刚度分别提高57%,25%,21%,裂缝宽度为0.05,0.10,0.20 mm时,对应的最大荷载分别提高155%,266%,100%。结论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大,抗裂性能好,承载力高。现行规范计算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挠度过于保守,考虑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滑移影响的有效惯性矩法计算试验梁挠度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负弯矩 极限承载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H型钢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抗弯性能研究
7
作者 李明 刘栩邑 +2 位作者 宋彪 李亦凡 朱文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研究附加H型钢的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HRP底板)的抗弯性能,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HRP底板、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及带通长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抗弯性能,探讨HRP底板的免支撑施工可行性及适用跨度,分析不... 研究附加H型钢的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HRP底板)的抗弯性能,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HRP底板、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及带通长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抗弯性能,探讨HRP底板的免支撑施工可行性及适用跨度,分析不同因素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HRP底板承载力较其他两者提高32%~143%,抵抗变形能力提高17%~39%,可实现跨度为6.6~7.5 m的跨中免支撑施工要求;增加型钢长度、预应力筋直径,其抗弯性能提高了30%~98%;增大型钢惯性矩、预应力,减小螺栓间距,其承载力和抵抗变形能力提高了6%~30%;改变桁架上弦筋、桁架下弦筋、预应力、钢筋桁架榀数、预制肋长度、预制肋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抗弯性能影响小于10%。HRP底板具有工程可行性,可满足跨度达7.5 m时的免支撑施工要求,型钢长度、预应力筋直径是影响其抗弯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底板 预制肋 预应力 免支撑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端板式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丽华 石锦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144,共10页
为研究端板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文章通过改变端板厚度设计3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节点进行等效塑性应变损伤准则的有限元分析模拟,探究钢材种类、梁端盖板、轴压比及设置加劲肋等对节... 为研究端板式双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文章通过改变端板厚度设计3个足尺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节点进行等效塑性应变损伤准则的有限元分析模拟,探究钢材种类、梁端盖板、轴压比及设置加劲肋等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点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且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通过提升钢材屈服强度、改用全截面梁上盖板、增加盖板厚度及设置梁端加劲肋等方式可有效提升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最后依据基于塑性极限分析法推导结果提出了该类型节点的端板厚度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组合剪力墙 墙梁节点 ABAQUS有限元 应力三轴度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聚脲涂履瓦楞夹芯板的动态响应仿真研究及优化
9
作者 刘艳 李立郑 何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构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对聚脲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脲的涂覆能够有效增强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相比于无涂覆(O型)结构,Defl降低最多的是B型结构,下降7.17%,Peak降低最多的是冲击侧涂覆(A型)结构,下降了7.87%。优化后的夹芯板与未优化夹芯板相比,Defl减小了49%,同时发现增加聚脲的厚度可以提高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最后观察到夹芯板抗冲击性能的改进主要归因于聚脲涂覆夹芯板中塑性弯矩和膜力的增强。该研究为提高全金属夹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弹性体 瓦楞夹芯板 抗冲击性能 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数值分析
10
作者 陈丽华 刘理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7,共11页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 文章设计构造了一种新型外包钢管-对拉钢筋式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试验共设计4个足尺节点试件,研究外包钢管厚度和在节点核心区设置补强板对节点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基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对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与破坏模式进行模拟,对节点受力机理进行分析。模型中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钢筋双折线弹塑性模型、钢结构混合强化本构模型,并定义钢材柔性损伤。对比试验结果可知该模型准确地模拟出节点承载力退化以及滞回曲线的捏缩,验证了模型损伤准则的适用性。对模型的耗能与刚度退化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对拉钢筋直径、外包钢管延伸高度、轴压比等参数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对拉钢筋式 有限元分析 损伤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栓钉-橡胶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方法
11
作者 郭京京 刘世忠 +4 位作者 栗振锋 刘世明 毛敏 张俊豪 舒春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 为探究集簇式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抗剪性能,结合文献推出试验试件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栓钉间距与栓钉层数为控制变量,设计了27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群钉效应影响下新型组合连接件的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拟合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套的加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栓钉的受力不均匀性;随着栓钉数量的增加,群钉中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较单排钉呈现下降趋势;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与抗剪折减系数随栓钉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栓钉层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间距大于8倍栓钉直径后变化趋于稳定;提出同时考虑栓钉间距和栓钉层数的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单钉平均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的设计计算公式,为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簇式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 有限元数值模拟 群钉效应 抗剪性能 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抗剪承载力研究
12
作者 戚家南 杜雨轩 +4 位作者 李立坤 韩昀芝 李旻轩 衣忠强 邹伟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 组合结构良好的界面抗剪性能是充分发挥钢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性能的关键。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建立了UHPC中包含263个栓钉的推出试验数据库,进行了特征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生成了10个栓钉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8次随机抽样训练验证模型稳定性。采用确定系数(R^(2))、平均平方对数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指标来评估预测精度,并与3种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UHPC抗压强度小于150 MPa的试验样本占比高达64.6%,而栓钉直径小于19 mm的试验样本占比达到73%,缺乏更高强度UHPC和大直径栓钉试验数据。传统公式预测精度低于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精度。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精度最高,R^(2)为0.98,MAE与RMSE分别为3.9和6.4;与传统模型最高精度相比,R^(2)提高了216%,MAE与RMSE分别降低了93%与90%,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可大幅提升预测精度,为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超高性能混凝土 栓钉 抗剪承载力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13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墙-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
14
作者 邱增美 李孟鸽 +2 位作者 李帼昌 李晓 宗浩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6,共9页
研究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为该类构件的抗震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进行6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大量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强度和含钢率... 研究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为该类构件的抗震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进行6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大量精细化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强度和含钢率对构件滞回特性的影响规律。随着钢材强度等级的提高,抗弯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增长,且随着含钢率的提高其线性增长速率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曲线下降段影响显著,强度越高,构件的脆性越大,延性相对越差;含钢率的改变对曲线弹性段刚度和抗弯承载力均有影响,且在不同钢材屈服强度作用下,其承载力随含钢率增大提高的幅度不同。确定了弯矩-曲率骨架曲线各特征点参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滞回准则,提出了适用于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高强混凝土 恢复力模型 含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徐变效应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霄龙 王鹏 +2 位作者 王永慧 许蔚 李洛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研究徐变作用下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轴压性能,基于弹性理论和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AEMM),推导了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长期变形计算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徐变效应的多... 为研究徐变作用下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轴压性能,基于弹性理论和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AEMM),推导了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长期变形计算公式。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考虑徐变效应的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轴压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误差在6%以内。研究表明:徐变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对构件有较大影响,徐变变形增量随着加载龄期的延长而减小,增大含钢率能有效降低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徐变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剪力墙 轴压性能 徐变效应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锚固性能研究
16
作者 蔡立鳌 莫志军 刘锋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 以钢筋直径、钢筋数量和承插式连接板厚度为主要参数,通过对7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承插式连接板试件进行静力拉拔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插式连接板的锚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拉拔试件破坏模式分为钢筋剪切破坏和钢板剪切破坏两大类,且方钢管对受压区膨胀混凝土有一定约束作用;钢筋直径、钢筋数量都对拉拔试件的承载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钢筋直径和钢筋数量均可提高端板连接件的拉拔承载能力,其中增加钢筋数量对承载力的提高最为显著;根据《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对拉拔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发现规范方法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 钢筋承插式连接板 锚固性能 拉拔试验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外荷载下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连接件对保温层连接性能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凯 程蓓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构件在面外荷载作用下,连接件的布置对其保温层连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风作用下,连接件保持安全稳定状态,连接最外层岩棉的保温钉连接件容易发生内嵌,岩棉层不容易发生剥离...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构件在面外荷载作用下,连接件的布置对其保温层连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风作用下,连接件保持安全稳定状态,连接最外层岩棉的保温钉连接件容易发生内嵌,岩棉层不容易发生剥离,而中间石墨层与剪力墙结合面的接缝处的上下两端出现应变突变,容易发生剥离现象;对连接件进行加密布置后,可以降低石墨层与剪力墙结合剥离的风险;最后给出面外荷载下外保温单面叠合剪力墙连接件布置建议,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保温 单面叠合剪力墙 偏心受压 风荷载 连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间装配式轻钢龙骨组合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抗风性能和参数优化分析
18
作者 袁煜轩 杜雯婕 康澜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2期50-56,71,共8页
提出一种整间装配式轻钢龙骨组合外挂墙板,并设计了用于墙板与钢框架之间连接的一种新型滑移节点。通过足尺静力荷载试验研究墙板在风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并通过ABAQUS建立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模型,重点分析了龙骨壁厚及竖龙骨间距对... 提出一种整间装配式轻钢龙骨组合外挂墙板,并设计了用于墙板与钢框架之间连接的一种新型滑移节点。通过足尺静力荷载试验研究墙板在风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并通过ABAQUS建立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模型,重点分析了龙骨壁厚及竖龙骨间距对墙板抗风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材料间的协同工作机理,并对龙骨布置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9级风吸/压荷载下,整间外挂墙板保持弹性,体系抗风性能优越;龙骨壁厚减至0.6 mm,竖龙骨根数减至8根时,仍满足规范要求。风荷载下墙板面外承载主要由龙骨骨架承受,覆面板和泡沫混凝土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钢龙骨 整间外挂墙板 抗风性能 有限元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玉琢 张永伟 +2 位作者 刘进隆 黄怡萌 路林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探究方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推广大宗固废自燃煤矸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选取辽宁阜新地区自燃煤矸石,制作18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的方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柱并开展轴压试验,再进行取代率、含钢率设计参数变化对刚度、... 探究方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推广大宗固废自燃煤矸石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选取辽宁阜新地区自燃煤矸石,制作18根不同粗骨料取代率的方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柱并开展轴压试验,再进行取代率、含钢率设计参数变化对刚度、强度和延性3方面共6个轴压性能指标的参数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指标的回归分析。取代率100%较取代率0%的试件的弹性段刚度和极限应变分别提高了-23.36%和8.11%;含钢率为0.165的试件与含钢率为0.078的试件相比,其极限荷载、轴压刚度、强度系数和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3.17%、25.15%、-10.96%和16.95%;取代率从0%到100%,自燃煤矸石粗骨料与弹性段刚度、轴压刚度、延性系数和极限荷载的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58、-0.53、-0.32,与试件的强度系数和极限应变的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37;在《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2014)基础上,对试件轴压承载力、极限应变和轴压刚度等6个轴压性能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误差均小于10%,本研究可为钢管自燃煤矸石混凝土柱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矸石骨料 钢管混凝土 轴压性能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混组合梁微切口连接处的抗剪性能研究
20
作者 金苞蕾 鹿相戎 +2 位作者 韩聪 王硕 阙泽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微切口作为一种新型剪力连接形式,结合了中国古建筑中榫卯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木材与混凝土的连接提供了一个新的备选方案。为探究木混组合梁微切口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不同角度和深度微切口连接的木混组合构... 微切口作为一种新型剪力连接形式,结合了中国古建筑中榫卯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木材与混凝土的连接提供了一个新的备选方案。为探究木混组合梁微切口连接件的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不同角度和深度微切口连接的木混组合构件,通过推出试验检测微切口的抗剪承载力、抗剪刚度和抗剪强度,统计分析在纯剪、拉剪和压剪状态下微切口角度和深度对抗剪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较优的微切口深度与角度组合。最后建立了微切口连接木混组合构件抗剪强度理论公式并进行验证,理论值与实际值吻合良好。研究表明,微切口承受压剪复合应力时抗剪性能更优越,而拉剪复合应力下的性能较差,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尽量避免微切口处承受拉剪复合应力;压剪45°、15 mm深度的微切口抗剪承载力达到14.20 kN,抗剪刚度为8.43 kN/mm,抗剪强度为11.83 MPa,具有较强的弹性变形能力,综合抗剪性能优异。本研究为木混组合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木材和混凝土组合结构在现代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 胶合木 木混组合梁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