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836
篇文章
<
1
2
…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
作者
韩璘
栾淋淇
张家乐
《上海包装》
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其展陈设计对于传播知识、激发观众兴趣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成为提升博物馆品质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博物馆展陈设...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其展陈设计对于传播知识、激发观众兴趣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成为提升博物馆品质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相关内容,探讨了视觉元素在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以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展陈设计
视觉元素
图形设计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伦巴博物馆空间建构时间的句法分析
2
作者
朱迪
曾克明
陈梓欣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17-21,95,共6页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彼得·卒姆托的作品——科伦巴博物馆进行解析,证实了彼得·卒姆托试图运用空间勾勒出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从时间维度去讨论与研究空间。通过句法分析表明,科伦巴博物馆空间的变...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彼得·卒姆托的作品——科伦巴博物馆进行解析,证实了彼得·卒姆托试图运用空间勾勒出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从时间维度去讨论与研究空间。通过句法分析表明,科伦巴博物馆空间的变化所带来的转折与错位,引导参观者的视线和行动,将建筑遗迹、艺术展品与城市的历史统一起来,用空间建构出了真实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伦巴博物馆
空间句法
历时性
共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的空间差异性与互补性研究
3
作者
李正彤
申大鹏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96-200,共5页
在当今社会,展览已经成为大众熟悉且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作为代表性的两种形式,在空间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建筑风格、展览空间布局,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者...
在当今社会,展览已经成为大众熟悉且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作为代表性的两种形式,在空间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建筑风格、展览空间布局,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者在城市文化生态中的互补性发展,包括内容与形式上的合作、观众群体的差异需求,以及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为促进我国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博物馆
当代艺术展馆
空间
差异与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分析
4
作者
贾欣悦
胡期光
闫合瑞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文章首先对叙事性情绪空间进行概述,包括其概念、其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系及情感体验,然后阐述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三个原则,接着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要点,包括空间尺度与比例、光线与色彩运用、材...
文章首先对叙事性情绪空间进行概述,包括其概念、其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系及情感体验,然后阐述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三个原则,接着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要点,包括空间尺度与比例、光线与色彩运用、材料选择,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策略,即从流线组织、场景营造、多媒体技术融合三个原生情境的叙事性视角出发,并通过论证实例加以分析,旨在为博物馆展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观体验,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展厅
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
场景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SG环保可再生理念的服装展示空间设计
5
作者
王世祺
《染整技术》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当下,服装展示空间设计也开始融入ESG环保可再生理念,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传统设计理念的革新,更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设计师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美学的追求,而是将可持续材料、可再生材料、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以及亲生物设计理念融入其...
当下,服装展示空间设计也开始融入ESG环保可再生理念,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传统设计理念的革新,更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设计师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美学的追求,而是将可持续材料、可再生材料、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以及亲生物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使服装展示空间实现了新的表达。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服装的展示效果,而且还通过视觉与体验的引导,加深了公众对环保理念的理解与认同,为服装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理念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
环保
可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展览空间沉浸设计策略
6
作者
聂凯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科技日益进步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展览空间设计相比于以往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得展览空间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
科技日益进步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展览空间设计相比于以往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得展览空间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展览空间可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转化成互动化的沉浸式展览,突破传统展览空间设计的局限性,使观赏者获得沉浸式展览体验。因此,展览空间设计人员应积极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加强展览空间的沉浸式设计,确保展览的效果和预期更为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展览空间
沉浸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尼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65-167,共3页
数字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核心领域,为传统展览形式带来革新。通过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先进手段,文物的数字化复制与保护得以实现,观众得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历史。同时,触控屏、体感识别及语音导览等交互技...
数字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核心领域,为传统展览形式带来革新。通过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先进手段,文物的数字化复制与保护得以实现,观众得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历史。同时,触控屏、体感识别及语音导览等交互技术,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此外,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藏品管理、观众行为分析及陈列效果评估提供了高效工具。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陈列表现力,更拓宽了文化交流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博物馆
陈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物馆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为例
8
作者
郭宇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81-184,共4页
本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SD量表法、AHP层次分析法等从技术层面、行为层面及功能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博物馆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同类型空间环境的评价、设...
本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SD量表法、AHP层次分析法等从技术层面、行为层面及功能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博物馆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同类型空间环境的评价、设计、使用、改造、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让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管理、使用、改造向着更为人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鄂尔多斯博物馆
文化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台地效应的泸定6.8级地震某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潘毅
任靖哲
+2 位作者
任宇
赵靖轩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51,共16页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例达到81%,而东区框架仅为13%,呈现出与台地边缘的强关联性。为分析东、西区框架结构震害差异的原因,采用FK-SEM方法分析了磨西台地的地震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台地边缘越近,地震放大系数越大。其中,水平和竖向的地震放大系数在西区建筑场地分别为2.30和2.25,而在东区建筑场地则分别为2.01和1.99。在此基础上,采用磨西台站的地震动记录,对东、西区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害模拟,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西台地边缘的地震影响系数的实际放大系数超过了《抗规》规定,存在不利地段影响和近场地震效应叠加的情况,仅按《抗规》不利地段进行考虑,多层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竖向地震作用是框架柱下端破坏的直接原因,主要破坏形态为偏拉、偏压破坏,水平地震作用导致其二次破坏;“仿雀替”构造对结构整体变形能力不利,是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型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建议在9度近断层设防地区,靠近台地边缘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前宜对建筑场地进行分析,并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在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中,应将“仿雀替”等装饰物与框架脱离,设计为非结构构件,以减少其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台地效应
震害模拟
框架结构
竖向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怀与修复——基于美术馆空间的艺术疗愈探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叶洪图
李思怡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67-269,共3页
美术馆作为城市与公共文化之间的连接,既是有形的物理空间,又是城市重要的精神空间与美学空间。美术馆空间的疗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疗愈性,二是基于美术馆空间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所具有的疗愈性。近年来,美术馆的...
美术馆作为城市与公共文化之间的连接,既是有形的物理空间,又是城市重要的精神空间与美学空间。美术馆空间的疗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疗愈性,二是基于美术馆空间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所具有的疗愈性。近年来,美术馆的发展正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文章探索了美术馆空间作为疗愈空间的可行性以及疗愈可视化表现,旨在为同类型美术馆艺术疗愈的规划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推进美术馆空间艺术疗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拓展美术馆功能的边界,使其发挥疗愈作用并构建公共空间疗愈的柔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疗愈
美术馆空间
疗愈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创意思维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4
11
作者
陈婷婷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在人们对于观看美感要求逐渐提升基础上,立体裁剪设计师需结合目前人们的实际美感需求,应用创新理念和创意思维,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与思考,进而结合创意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在立体裁剪中注入其灵魂,激发设计师本身在设计领域中未知的一些...
在人们对于观看美感要求逐渐提升基础上,立体裁剪设计师需结合目前人们的实际美感需求,应用创新理念和创意思维,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与思考,进而结合创意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在立体裁剪中注入其灵魂,激发设计师本身在设计领域中未知的一些设计灵感,进而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服装精品。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创意思维和立体剪裁的内涵分别进行分析,进而全面探讨创意思维在立体剪裁中的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思维
立体裁剪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叙事在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
被引量:
2
12
作者
谢震林
刘芯雨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展示体验类空间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段来提升文化体验馆展示空间的多层级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传递和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该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
展示体验类空间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段来提升文化体验馆展示空间的多层级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传递和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该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叙事性融入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的作用及意义;其次阐述其叙事特征;最后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将设计策略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该实践提供了叙事性设计的应用思路,为文化馆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荆楚文化
展示空间
形式语言
多维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顺势而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
13
作者
李慧
徐建兵
敖发兴
《建筑电气》
2024年第8期3-10,共8页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以对博物馆展陈最小干预,平衡建筑功能和其他专业需求,兼顾电气装置能源效率为原则,在分析项目前期调研情况和用电需求基础上,从电气机房选址、供配电系统设计、展陈配合、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介绍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以对博物馆展陈最小干预,平衡建筑功能和其他专业需求,兼顾电气装置能源效率为原则,在分析项目前期调研情况和用电需求基础上,从电气机房选址、供配电系统设计、展陈配合、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如何根据园区现状、建筑布局、电气系统特点,进行顺势而为的电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博物馆
顺势而为
变电所
电气机房选址
能源效率
重心法
平均线路长度法
展陈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老化设计在国内外博物馆空间中的现状研究
14
作者
袁雪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针对博物馆空间设计的适老化现状进行研究,概述了适老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考虑老年人的全面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易用性、社交促进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博物馆的适老化设计案例,展示了国内外博物馆在适...
针对博物馆空间设计的适老化现状进行研究,概述了适老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考虑老年人的全面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易用性、社交促进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博物馆的适老化设计案例,展示了国内外博物馆在适老化设计方面的成功实践,如苏州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无障碍通道、照明设计和辅助技术应用。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差异,并基于老年人的体验反馈提出了改进建议。博物馆应该将适老化设计融入其文化使命,创造一个包容、便捷、充满温情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设计
博物馆
老年人
文化传承
社交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形象构建视野下的博物馆建筑表皮研究
15
作者
龚乾
李翰武
佘俊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博物馆建筑表皮是博物馆建筑用以塑造自身形象、展现区域文化特征的物质媒介。通过建筑表皮,博物馆在承担收藏、展示等城市窗口职能的同时,还完成了表达地域特征、充实城市景观以及延续地域文脉的任务。通过对城市形象构建的阐释以及对...
博物馆建筑表皮是博物馆建筑用以塑造自身形象、展现区域文化特征的物质媒介。通过建筑表皮,博物馆在承担收藏、展示等城市窗口职能的同时,还完成了表达地域特征、充实城市景观以及延续地域文脉的任务。通过对城市形象构建的阐释以及对建筑表皮概念的梳理,结合代表性博物馆建筑,从视觉表征、色彩构成、材料运用方面分析建筑表皮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与地域文化特征传达作用,探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对于形象塑造需求的差异;通过对博物馆建筑表皮的研究,助力城市打造自身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建筑表皮
博物馆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读苏州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园林美学
16
作者
黄胜英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古典园林是文化名城苏州重要的物质遗产,作为苏州城市名片的文创设计,需要承载吴地人文基因和城市特色。因此,在苏州文创设计中,解读园林美学之内涵是设计的前提和支撑。近年来,苏州博物馆推出很多文创设计佳作。这些充满园林艺术气息...
古典园林是文化名城苏州重要的物质遗产,作为苏州城市名片的文创设计,需要承载吴地人文基因和城市特色。因此,在苏州文创设计中,解读园林美学之内涵是设计的前提和支撑。近年来,苏州博物馆推出很多文创设计佳作。这些充满园林艺术气息的作品,不但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脉,也在对园林古籍的研究与推广中,将一件件既有古典园林韵味又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创佳作精美呈现。通过对苏博文创优秀作品的赏析,从苏州园林的形态之美、意境之美、神韵之美三个方面可以看到苏博文创的成功在于设计师们不断在造园专著,如《长物志》等古籍中汲取灵感,将园林艺术精髓以“精”“宜”“雅”的现代设计形式加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博文创
园林美学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布式储能在成都科幻馆的应用
17
作者
李慧
毛彦永
《建筑电气》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通过电化学储能在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成都科幻馆项目的示范应用,重点从应用场景、并网接入电压、接入系统方案、运行策略等方面分析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在民用建筑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成都科幻馆
运行策略
电源系统
并网点
储能变流器
并网电压
关口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传播视角下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18
作者
关杰灵
王伯勋
孟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该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分法,从场地布局、整体造型和表皮细部这三个维度以及相应十五个要素,对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的文化表达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归纳香港博物馆各...
该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分法,从场地布局、整体造型和表皮细部这三个维度以及相应十五个要素,对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的文化表达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归纳香港博物馆各要素表达城市文化的特点,并综合提出了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其表达城市文化内涵的能力,并为其他城市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香港博物馆
建筑空间
设计策略
专家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墟的诗意重构——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为例
19
作者
徐岳荣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56-159,203,共5页
在当下工业改造的实践中,建筑师时常面临场地和建筑的废墟状态。如何认知废墟这一概念,对把握空间的尺度和价值、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回归当代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结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作品...
在当下工业改造的实践中,建筑师时常面临场地和建筑的废墟状态。如何认知废墟这一概念,对把握空间的尺度和价值、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回归当代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结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作品,对废墟与公共性、透明性、隐喻性的关系展开讨论,发掘废墟改造过程中对于场所、历史、社会的潜在回应,为废墟提供一种诗意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墟
公共性
透明性
隐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20
作者
宗彦
杨凱智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8期198-200,共3页
文章通过“自然”“江山如画”作为概念的延展,梳理王澍创作中“自然”这一母题,解读自然论述中的古代山水画,论证山水画艺术形式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念、从材料到形式的引申与创作的转译。并对照3个建筑项目,阐述“自然”“...
文章通过“自然”“江山如画”作为概念的延展,梳理王澍创作中“自然”这一母题,解读自然论述中的古代山水画,论证山水画艺术形式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念、从材料到形式的引申与创作的转译。并对照3个建筑项目,阐述“自然”“江山如画”这一宽泛概念在设计中的转化和表达,阐释王澍的“如画”观念与“建筑如山”、循环建造的理念,引申王澍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对于表象世界、精神世界的总结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澍
理型
理景
自然
山水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
作者
韩璘
栾淋淇
张家乐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
出处
《上海包装》
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文摘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其展陈设计对于传播知识、激发观众兴趣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成为提升博物馆品质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概述了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相关内容,探讨了视觉元素在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以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博物馆展陈设计
视觉元素
图形设计
空间布局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伦巴博物馆空间建构时间的句法分析
2
作者
朱迪
曾克明
陈梓欣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出处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17-21,95,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项目编号:GD20CYS05)
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培养项目(项目编号:6040122010LHKY,6040123092SFJDS)。
文摘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运用Depthmap软件对彼得·卒姆托的作品——科伦巴博物馆进行解析,证实了彼得·卒姆托试图运用空间勾勒出建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从时间维度去讨论与研究空间。通过句法分析表明,科伦巴博物馆空间的变化所带来的转折与错位,引导参观者的视线和行动,将建筑遗迹、艺术展品与城市的历史统一起来,用空间建构出了真实的历史。
关键词
科伦巴博物馆
空间句法
历时性
共时性
Keywords
Kolumba Museum
spatial syntax
diachrony
synchronism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的空间差异性与互补性研究
3
作者
李正彤
申大鹏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96-200,共5页
文摘
在当今社会,展览已经成为大众熟悉且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作为代表性的两种形式,在空间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本文通过分析两者在建筑风格、展览空间布局,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者在城市文化生态中的互补性发展,包括内容与形式上的合作、观众群体的差异需求,以及在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为促进我国文化生态的多元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
传统博物馆
当代艺术展馆
空间
差异与互补
Keywords
traditional museum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space
difference and complementarity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分析
4
作者
贾欣悦
胡期光
闫合瑞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
出处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文摘
文章首先对叙事性情绪空间进行概述,包括其概念、其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关系及情感体验,然后阐述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三个原则,接着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要点,包括空间尺度与比例、光线与色彩运用、材料选择,最后进一步提出了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的策略,即从流线组织、场景营造、多媒体技术融合三个原生情境的叙事性视角出发,并通过论证实例加以分析,旨在为博物馆展厅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观体验,进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体验需求。
关键词
博物馆展厅
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
场景营造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SG环保可再生理念的服装展示空间设计
5
作者
王世祺
机构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出处
《染整技术》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文摘
当下,服装展示空间设计也开始融入ESG环保可再生理念,这一转变不仅是对传统设计理念的革新,更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设计师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美学的追求,而是将可持续材料、可再生材料、节能高效的照明系统以及亲生物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使服装展示空间实现了新的表达。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服装的展示效果,而且还通过视觉与体验的引导,加深了公众对环保理念的理解与认同,为服装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键词
ESG理念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
环保
可再生
Keywords
ESG concept
clothing display space desig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newable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展览空间沉浸设计策略
6
作者
聂凯
机构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处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文摘
科技日益进步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展览空间设计相比于以往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得展览空间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展览空间可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转化成互动化的沉浸式展览,突破传统展览空间设计的局限性,使观赏者获得沉浸式展览体验。因此,展览空间设计人员应积极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加强展览空间的沉浸式设计,确保展览的效果和预期更为匹配。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展览空间
沉浸式设计
Keywords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exhibition space
immersive design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尼
机构
内蒙古博物院
出处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65-167,共3页
文摘
数字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核心领域,为传统展览形式带来革新。通过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先进手段,文物的数字化复制与保护得以实现,观众得以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历史。同时,触控屏、体感识别及语音导览等交互技术,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性。此外,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藏品管理、观众行为分析及陈列效果评估提供了高效工具。这些技术的融合应用,不仅提升了博物馆的陈列表现力,更拓宽了文化交流的边界。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博物馆
陈列设计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museum
display design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物馆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为例
8
作者
郭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居科学学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建筑》
2025年第5期181-184,共4页
文摘
本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SD量表法、AHP层次分析法等从技术层面、行为层面及功能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博物馆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同类型空间环境的评价、设计、使用、改造、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让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管理、使用、改造向着更为人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使用后评价
鄂尔多斯博物馆
文化建筑
Keywords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Ordos Museum
cultural architecture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台地效应的泸定6.8级地震某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
4
9
作者
潘毅
任靖哲
任宇
赵靖轩
巴振宁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151,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8534)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423)。
文摘
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在磨西台地上某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其东区和西区的框架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震害,且差异明显。其中,东、西区框架的首层柱上端均发生了“强梁弱柱”型破坏,西区框架中等及以上破坏等级的比例达到81%,而东区框架仅为13%,呈现出与台地边缘的强关联性。为分析东、西区框架结构震害差异的原因,采用FK-SEM方法分析了磨西台地的地震放大效应。计算结果表明,距离台地边缘越近,地震放大系数越大。其中,水平和竖向的地震放大系数在西区建筑场地分别为2.30和2.25,而在东区建筑场地则分别为2.01和1.99。在此基础上,采用磨西台站的地震动记录,对东、西区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害模拟,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磨西台地边缘的地震影响系数的实际放大系数超过了《抗规》规定,存在不利地段影响和近场地震效应叠加的情况,仅按《抗规》不利地段进行考虑,多层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竖向地震作用是框架柱下端破坏的直接原因,主要破坏形态为偏拉、偏压破坏,水平地震作用导致其二次破坏;“仿雀替”构造对结构整体变形能力不利,是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型破坏的主要原因。根据震害调查和分析结果,建议在9度近断层设防地区,靠近台地边缘的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前宜对建筑场地进行分析,并考虑竖向地震的影响;在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设计中,应将“仿雀替”等装饰物与框架脱离,设计为非结构构件,以减少其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泸定地震
震害调查
台地效应
震害模拟
框架结构
竖向地震
Keywords
Luding earthquake
seismic damage investigation
platform effects
seismic damage simulation
frame structure
vertical earthquake
分类号
TU375.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怀与修复——基于美术馆空间的艺术疗愈探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叶洪图
李思怡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期267-269,共3页
文摘
美术馆作为城市与公共文化之间的连接,既是有形的物理空间,又是城市重要的精神空间与美学空间。美术馆空间的疗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疗愈性,二是基于美术馆空间所进行的艺术活动所具有的疗愈性。近年来,美术馆的发展正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文章探索了美术馆空间作为疗愈空间的可行性以及疗愈可视化表现,旨在为同类型美术馆艺术疗愈的规划设计提供较好的参考,推进美术馆空间艺术疗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拓展美术馆功能的边界,使其发挥疗愈作用并构建公共空间疗愈的柔性机制。
关键词
艺术疗愈
美术馆空间
疗愈可视化
Keywords
art healing
gallery space
healing visualization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意思维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
4
11
作者
陈婷婷
机构
安徽省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基金
2021年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口袋布自动缝制设备控制系统设计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J2021A1435)。
文摘
在人们对于观看美感要求逐渐提升基础上,立体裁剪设计师需结合目前人们的实际美感需求,应用创新理念和创意思维,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与思考,进而结合创意思维的内涵与特点在立体裁剪中注入其灵魂,激发设计师本身在设计领域中未知的一些设计灵感,进而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服装精品。本文基于此背景对创意思维和立体剪裁的内涵分别进行分析,进而全面探讨创意思维在立体剪裁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
创意思维
立体裁剪
服装设计
Keywords
creative thinking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
fashion design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叙事在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
被引量:
2
12
作者
谢震林
刘芯雨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文摘
展示体验类空间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弘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段来提升文化体验馆展示空间的多层级体验,进而更有效地传递和彰显地域文化内涵。该文以“空间叙事”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叙事性融入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的作用及意义;其次阐述其叙事特征;最后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将设计策略运用到具体实践之中。该实践提供了叙事性设计的应用思路,为文化馆展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叙事
荆楚文化
展示空间
形式语言
多维感官
Keywords
Spatial narrative
Jingchu culture
Exhibition space
Formal language
Multi-dimensional senses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势而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
13
作者
李慧
徐建兵
敖发兴
机构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电气》
2024年第8期3-10,共8页
文摘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以对博物馆展陈最小干预,平衡建筑功能和其他专业需求,兼顾电气装置能源效率为原则,在分析项目前期调研情况和用电需求基础上,从电气机房选址、供配电系统设计、展陈配合、防雷接地系统等方面介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如何根据园区现状、建筑布局、电气系统特点,进行顺势而为的电气设计。
关键词
三星堆博物馆
顺势而为
变电所
电气机房选址
能源效率
重心法
平均线路长度法
展陈负荷
Keywords
Sanxingdui Museum
following the trend
substation
site selection of electric machine room
energy efficiency
gravity center method
average line length method
exhibition and presentation load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老化设计在国内外博物馆空间中的现状研究
14
作者
袁雪雯
机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文摘
针对博物馆空间设计的适老化现状进行研究,概述了适老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考虑老年人的全面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易用性、社交促进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内外博物馆的适老化设计案例,展示了国内外博物馆在适老化设计方面的成功实践,如苏州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无障碍通道、照明设计和辅助技术应用。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差异,并基于老年人的体验反馈提出了改进建议。博物馆应该将适老化设计融入其文化使命,创造一个包容、便捷、充满温情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
适老化设计
博物馆
老年人
文化传承
社交互动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形象构建视野下的博物馆建筑表皮研究
15
作者
龚乾
李翰武
佘俊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出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摘
博物馆建筑表皮是博物馆建筑用以塑造自身形象、展现区域文化特征的物质媒介。通过建筑表皮,博物馆在承担收藏、展示等城市窗口职能的同时,还完成了表达地域特征、充实城市景观以及延续地域文脉的任务。通过对城市形象构建的阐释以及对建筑表皮概念的梳理,结合代表性博物馆建筑,从视觉表征、色彩构成、材料运用方面分析建筑表皮对城市景观的塑造与地域文化特征传达作用,探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对于形象塑造需求的差异;通过对博物馆建筑表皮的研究,助力城市打造自身形象。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建筑表皮
博物馆建筑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苏州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园林美学
16
作者
黄胜英
机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16,共4页
文摘
古典园林是文化名城苏州重要的物质遗产,作为苏州城市名片的文创设计,需要承载吴地人文基因和城市特色。因此,在苏州文创设计中,解读园林美学之内涵是设计的前提和支撑。近年来,苏州博物馆推出很多文创设计佳作。这些充满园林艺术气息的作品,不但传承了苏州的历史文脉,也在对园林古籍的研究与推广中,将一件件既有古典园林韵味又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创佳作精美呈现。通过对苏博文创优秀作品的赏析,从苏州园林的形态之美、意境之美、神韵之美三个方面可以看到苏博文创的成功在于设计师们不断在造园专著,如《长物志》等古籍中汲取灵感,将园林艺术精髓以“精”“宜”“雅”的现代设计形式加以呈现。
关键词
苏博文创
园林美学
设计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布式储能在成都科幻馆的应用
17
作者
李慧
毛彦永
机构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出处
《建筑电气》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基金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研发计划课题,课题名称:面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建筑/园区新型配电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路径研究,课题编号:R-2024-04-E-A-2025
文摘
通过电化学储能在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主场馆——成都科幻馆项目的示范应用,重点从应用场景、并网接入电压、接入系统方案、运行策略等方面分析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在民用建筑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成都科幻馆
运行策略
电源系统
并网点
储能变流器
并网电压
关口计量
Keywords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Chengdu Science Fiction Museum
operation strategy
power supply system
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voltage of interconnection
gateway metering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传播视角下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18
作者
关杰灵
王伯勋
孟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出处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83-88,共6页
基金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22ZD01、2022ZD06)
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编号:0036/2022/A)
+1 种基金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23年度公开招标课题(编号:2023-GMA-010)
教育部公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编号:23JDTCA010)。
文摘
该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分法,从场地布局、整体造型和表皮细部这三个维度以及相应十五个要素,对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的文化表达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归纳香港博物馆各要素表达城市文化的特点,并综合提出了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其表达城市文化内涵的能力,并为其他城市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
文化传播
香港博物馆
建筑空间
设计策略
专家评分法
Keyword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ng Kong Museum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strategy
Expert scoring method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墟的诗意重构——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为例
19
作者
徐岳荣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56-159,203,共5页
文摘
在当下工业改造的实践中,建筑师时常面临场地和建筑的废墟状态。如何认知废墟这一概念,对把握空间的尺度和价值、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回归当代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结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作品,对废墟与公共性、透明性、隐喻性的关系展开讨论,发掘废墟改造过程中对于场所、历史、社会的潜在回应,为废墟提供一种诗意的重构。
关键词
废墟
公共性
透明性
隐喻性
Keywords
ruin
publicity
transparency
metaphor
分类号
TU-0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20
作者
宗彦
杨凱智
机构
长春建筑学院
西京大学
出处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8期198-200,共3页
文摘
文章通过“自然”“江山如画”作为概念的延展,梳理王澍创作中“自然”这一母题,解读自然论述中的古代山水画,论证山水画艺术形式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从技法到概念、从材料到形式的引申与创作的转译。并对照3个建筑项目,阐述“自然”“江山如画”这一宽泛概念在设计中的转化和表达,阐释王澍的“如画”观念与“建筑如山”、循环建造的理念,引申王澍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对于表象世界、精神世界的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
王澍
理型
理景
自然
山水画
Keywords
wang shu
rational
landscape
nature
landscape painting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视觉元素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韩璘
栾淋淇
张家乐
《上海包装》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伦巴博物馆空间建构时间的句法分析
朱迪
曾克明
陈梓欣
《山西建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展馆的空间差异性与互补性研究
李正彤
申大鹏
《城市建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博物馆展厅叙事性情绪空间设计分析
贾欣悦
胡期光
闫合瑞
《新材料·新装饰》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ESG环保可再生理念的服装展示空间设计
王世祺
《染整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展览空间沉浸设计策略
聂凯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应用
吴尼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博物馆使用后评价研究——以鄂尔多斯博物馆为例
郭宇
《城市建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考虑台地效应的泸定6.8级地震某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潘毅
任靖哲
任宇
赵靖轩
巴振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怀与修复——基于美术馆空间的艺术疗愈探究
叶洪图
李思怡
《建筑与文化》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创意思维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探讨
陈婷婷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空间叙事在文化体验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以磨山荆楚文化馆为例
谢震林
刘芯雨
《华中建筑》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顺势而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电气设计
李慧
徐建兵
敖发兴
《建筑电气》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适老化设计在国内外博物馆空间中的现状研究
袁雪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城市形象构建视野下的博物馆建筑表皮研究
龚乾
李翰武
佘俊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解读苏州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园林美学
黄胜英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分布式储能在成都科幻馆的应用
李慧
毛彦永
《建筑电气》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文化传播视角下香港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关杰灵
王伯勋
孟悦
《华中建筑》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废墟的诗意重构——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为例
徐岳荣
《城市建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自然”·“如画”的转译——析王澍设计理念
宗彦
杨凱智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9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