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80年代的建筑创作探折
1
作者 朱良文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58-66,共9页
对昆明80年代的建筑创作作了全面的回顾,从形体的突破、立面的创新、功能上的求索、环境上的追求、地方民族形式的探索、群体空间环境的塑造诸方面以大量实例进行了剖析,从而给以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分析了不足之处。
关键词 建筑创作 探索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明园中的西洋建筑和18世纪欧洲中国式园林
2
作者 陆静 刘畅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2年第8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式园林 欧洲 圆明园 西洋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传统德育内涵 被引量:5
3
作者 骆平安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从探析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蕴涵的民间传承文化的教育内涵出发,以四个表现场景为依托,分析其所表现的流传于民间的丰富德化教育内涵,包括处世观念、经营哲理、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 本文从探析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中蕴涵的民间传承文化的教育内涵出发,以四个表现场景为依托,分析其所表现的流传于民间的丰富德化教育内涵,包括处世观念、经营哲理、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经商理念,儒、佛、道哲学理念融合状态、表现形式等,以挖掘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在当时的德化教育作用,为当今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民间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艺术语言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旗山陕会馆 民间艺术文化 德化教育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光华 《中外建筑》 1998年第6期44-45,共2页
贝聿铭先生是当今国际建筑界一位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他那些矗立于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地的建筑作品,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风采。贝聿铭不嗜谈理论,从不用文字阐释他的建筑,他认为作品本身就是他建筑思想及手法的最佳说明。本文将通... 贝聿铭先生是当今国际建筑界一位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他那些矗立于美国,新加坡,中国等地的建筑作品,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风采。贝聿铭不嗜谈理论,从不用文字阐释他的建筑,他认为作品本身就是他建筑思想及手法的最佳说明。本文将通过对贝氏若干建筑作品的分析,试图探究指导其建筑创作的思想理论与手法的脉络。 贝聿铭先生出生于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他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十八岁那年去美国接受西方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师 建筑思想 创作手法 贝聿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群中的艺术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芳菊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2-73,共12页
本文就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设计装饰的艺术文化内涵进行专题分析探究,分为四个构成场景进行归纳,并按照会馆先后次序依次展现,着力挖掘蕴涵在民间建筑群中的艺术文化特色,其表现的中国古代商人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 本文就河南南阳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设计装饰的艺术文化内涵进行专题分析探究,分为四个构成场景进行归纳,并按照会馆先后次序依次展现,着力挖掘蕴涵在民间建筑群中的艺术文化特色,其表现的中国古代商人求上、求学、求财、求福、求禄,讲究诚信,讲究进退,讲究门面的经商理念;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儒、佛、道结合的哲学观念;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旗山陕会馆建筑群 民族民间艺术遗产 精美的艺术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类院校创办环境艺术专业的设想
6
作者 吴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论述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特殊的艺术类专业究竟置身于哪类院校培养更有利专业发展,并提出了在工科类建筑院校开设环境艺术专业的优势。
关键词 高校 建筑艺术 教育 艺术专业 环境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恒久的艺术
7
作者 王振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本文对建筑的艺术与精神、艺术性与功能的关系和建筑的艺术语汇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辨析 ,较为深刻地论述了建筑的思想、文化与历史是由建筑中的艺术性、文化性演变而出 ,使“建筑本身就是绘画 ,就是雕刻”
关键词 建筑艺术 艺术性 艺术语汇 建筑思想 文化性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探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敏 李先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实例研究 ,从城市建设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等角度 ,探讨与总结了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内涵、特征、类型 ,建立了价值评价标准 ,确定了保护原则 .尝试了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专题性研究 ,确保历史街区中负载有价值... 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实例研究 ,从城市建设历史、城市空间形态等角度 ,探讨与总结了名城中历史街区的内涵、特征、类型 ,建立了价值评价标准 ,确定了保护原则 .尝试了进行历史街区保护的专题性研究 ,确保历史街区中负载有价值历史信息的遗产与景观得到保护的同时 ,满足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从而更好地保护与延续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 综合评价 形态特征 地域特征 关联特征 保护原则 建筑风格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岭南建筑创作探索 被引量:23
9
作者 何镜堂 王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69,共5页
在剖析当代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如何辩证地看待融合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建筑创作中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 岭南建筑 建筑创作 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的比附性象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晓光 王耀武 宋聚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589,共5页
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 .象征理论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比附性象征可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 ,使建筑设计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达 ,可以给当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 象征是一种以感性形象来表征抽象观念或意蕴的方式 .象征理论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比附性象征可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丰富的意义 ,使建筑设计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深层的内涵表达 ,可以给当前的建筑创作指明一个前行的方向 .引入文艺学中的象征理论 ,分析了传统建筑中的比附性象征的约定俗成机制 ,总结了数字、方位、色彩、图像等比附性象征方式及其系统运用 ,并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例进行论证 .通过对中外建筑中几例典型的象征作品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比附性象征 建筑设计 建筑创作 约定俗成机制 建筑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文化意义的再认识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云英 田勇 +1 位作者 田勇 武真 《规划师》 2000年第5期84-87,共4页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品,对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品位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雕塑必须根植于城市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和活力,特定的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背景赋予城市雕塑以个性特征;同时具有...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艺术品,对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的品位和提高人们的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雕塑必须根植于城市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和活力,特定的城市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环境背景赋予城市雕塑以个性特征;同时具有生命活力和个性特征的城市雕塑使城市空间富于文化意义的表现力。城市雕塑以人为主体,体现 “人·环境·雕塑”的空间理念。实现艺术家与建筑师的结合机制,有助于城市空间文化的有序稳定发展,是实现城市空间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审美的角度浅析政府办公建筑的性格塑造——谈东莞市万江区政府办公主楼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晋 蔡伟明 林开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3-37,共5页
结合东莞市万江区政府办公主楼的方案设计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 ,探讨政府办公建筑性格的转变 .同时从基本构图模式和表现技巧的角度 ,寻求表达这种审美转变的表现手段 ,具体从发散式构图。
关键词 政府办公建筑 性格塑造 东莞市 尤江区 审美心理 发散式构图 艺术手法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城市建筑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晓烈 石铁矛 马青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5-116,共2页
阐述了城市建筑景观是一种人文景观,论述了城市建筑景观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美学价值.介绍了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文化... 阐述了城市建筑景观是一种人文景观,论述了城市建筑景观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美学价值.介绍了沈阳是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文化和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建筑景观均以不同的方式留存至今,体现在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同时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笔者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及地域气候条件等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沈阳城市建筑景观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城市建筑景观 文化积淀 经济价值 地域气候条件 人文景观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提要 被引量:54
14
作者 齐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用提要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 .建筑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建筑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文中提到研究形态的意义 ,建筑“形”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建筑的形体特征和形式 ,研究建筑形态的目的以及研究建筑本体的哲学... 本文用提要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多年的建筑理论研究成果 .建筑形态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建筑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文中提到研究形态的意义 ,建筑“形”的审美价值和标准 ,建筑的形体特征和形式 ,研究建筑形态的目的以及研究建筑本体的哲学思考 ,建筑艺术的研究 ,东西方建筑的比较 ,对现代建筑的思考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态 建筑艺术 形体特征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 被引量:15
15
作者 唐孝祥 陆琦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文章从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五位四灵的环境模式,体宜因借的环境意向等三个层面就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进行梳理阐释。论述了其圆点综合思维方式与和合观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传统建筑 环境美学观 环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逻辑——卡拉塔瓦设计思想评析与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立刚 刘德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8-461,共4页
通过对卡拉塔瓦设计作品的剖析 ,归纳出了卡氏哲学理念———通过几何推理建立的逻辑秩序定义一个理性的理论系统 ,理性的创作思想———结构是由技术产生出崭新的形态方法 ,及结构形态 ,它是卡氏设计创作的原点 .整体构成上的建筑造型... 通过对卡拉塔瓦设计作品的剖析 ,归纳出了卡氏哲学理念———通过几何推理建立的逻辑秩序定义一个理性的理论系统 ,理性的创作思想———结构是由技术产生出崭新的形态方法 ,及结构形态 ,它是卡氏设计创作的原点 .整体构成上的建筑造型真实反映结构形态逻辑关系 ,细部处理上结构构件形态客观遵循其受力逻辑 ,通过技术美为中介 ,实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 .从中总结出其常用的设计策略 ,即整体构成上的动感建筑和有机自然的形式 ,细部处理上的找形和分叉 ,并针对中国建筑界当前实际提出了卡拉塔瓦对我们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塔瓦 设计思想 结构形态 逻辑秩序 建筑设计 建筑造型 理性 建筑美学 哲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画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的都是自然山水,两者理论上极为相通。本文着重从立意、取舍、虚实、透视、掇山叠石皴法、树木配置和建筑等角度进行比较剖析。
关键词 画论 山水画 古典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人民胜利堂建筑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丹 童志勇 兰耀东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昆明近代建筑是近代昆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空间存在形式 ,是昆明古代建筑的延续、现代建筑的先驱 ;是近代昆明人心灵的象征 [1 ] .通过实地考查、资料分析等对近代昆明最为重要的纪念性会堂建筑——人民胜利堂从建筑概况。
关键词 人民胜利堂 纪念性建筑 昆明市 历史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兰云 翟秀静 王杰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分析了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基本特性 ,指出了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具有的超双亲界面、抗紫外线和耐老化、透明和防遮盖及耐腐蚀抗氧化等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特性 ,针对目前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应用 石质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文庙建筑形制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从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1期20-23,27,共5页
以福建泉州府文庙与台湾台南市孔子庙为实例 ,通过对文庙建筑文化的研究 ,从这一视角出发 ,反映出闽台两地文化相袭及其历史文化的渊源与互动关系 .文庙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 ,它的建设既遵循孔庙的基本建制 ,又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与地... 以福建泉州府文庙与台湾台南市孔子庙为实例 ,通过对文庙建筑文化的研究 ,从这一视角出发 ,反映出闽台两地文化相袭及其历史文化的渊源与互动关系 .文庙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态 ,它的建设既遵循孔庙的基本建制 ,又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特征 ,这给我国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文庙建筑 台湾省 建筑文化 建筑形态 传统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