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城市化下中国饮食文化景观演化特征
1
作者 陈菁 崔文静 林灵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析饮食文化景观演化成因。研究发现:(1)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饮食消费的均衡性和结构性发生了明显演变;(2)时间维度上,饮食文化景观逐步转向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态势;(3)饮食文化景观与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景观一致性特征;(4)空间特征上,东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迅速,而西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缓慢。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并揭示了饮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景观 城市化 演化特征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美食怀旧情感量表开发与验证
2
作者 徐冬 姜晓雲 +3 位作者 顾怡 孙枫 余凤龙 侯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乡村美食怀旧情感的内涵与维度,开发并验证了乡村美食怀旧情感测量量表。旨在拓展怀旧理论在乡村美食研究领域的应用,为旅游者的美食怀旧情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希冀为开发和营造基于美食怀旧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和氛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美食 怀旧情感 量表开发 美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书》及其经解所见之“大食物观”
3
作者 樊智宁 罗贤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尚书》及其经解的“大食物观”以食物资源的基础性、多样性以及可持续性作为立论基础、实践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大食物观”通过“五行”及其发用流行阐明食物资源的民生基础性;通过“农”“食”为官职之首阐明食物资源的政制基础... 《尚书》及其经解的“大食物观”以食物资源的基础性、多样性以及可持续性作为立论基础、实践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大食物观”通过“五行”及其发用流行阐明食物资源的民生基础性;通过“农”“食”为官职之首阐明食物资源的政制基础性;通过“食”的精神属性阐明食物资源的教化基础性。其次,其通过“大禹治水”经文及其诠释,从种类、途径以及形式阐明食物资源的多样性。最后,其又聚焦生产、消费及储备三大环节阐明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尚书》及其经解的“大食物观”是新时代“大食物观”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也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大食物观 食物资源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饮食文化观及其当代启示
4
作者 景文清 戴玉琴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治大国若烹小鲜。仔细研究毛泽东的日常饮食偏好,可以发现,“杂一点”映射毛泽东兼容并蓄的饮食原则,恰似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融合多元文化的缩影;“粗一点”体现毛泽东艰苦朴素的饮食作风,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各个阶段... 治大国若烹小鲜。仔细研究毛泽东的日常饮食偏好,可以发现,“杂一点”映射毛泽东兼容并蓄的饮食原则,恰似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纳融合多元文化的缩影;“粗一点”体现毛泽东艰苦朴素的饮食作风,贯穿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各个阶段,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的民族精神标识;“土一点”饱含毛泽东对本土饮食文化的深情眷恋与坚守,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映照,反映他与人民同甘共苦、时刻心系百姓冷暖的饮食态度。新时代深刻透视毛泽东的饮食文化观所折射的当代启示,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饮食偏好 饮食文化观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分析
5
作者 唐洁 许彦 +3 位作者 聂青玉 崔俊林 刘玉凌 李翔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I0010-I0016,共14页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川中小叶种红茶与“福选9号”在挥发性代谢物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特征代谢组分为β-水芹烯、乙酰吡嗪、5-乙基-2(5H)-呋喃酮、(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柠檬烯;在川中小叶种中,采自柱山镇的C2茶样和燕山乡的C3茶样含有较高的萜类和酯类香气贡献物,其中β-紫罗兰酮、δ-杜松烯、芳樟醇、罗勒烯、香叶醇、月桂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的rOAV值显著高于其他茶样;C2茶样在香气评价中呈现浓郁持久的花、果香和甜香,非常适合制作花、果香型红茶。该研究初步筛选出花、果香特征显著的茶样,为进一步选育适合加工优质红茶的种质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川中小叶种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地方饮食文化认同的构建机制——以长沙文和友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凤龙 徐留倩 陈悦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地方饮食是表达和象征地方文化的符号,是塑造主体地方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交织场域。以长沙文和友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文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旅游者对地方饮食消费的意义追寻与文化认同。结果表明,地方饮食文化认同是主体在... 地方饮食是表达和象征地方文化的符号,是塑造主体地方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的交织场域。以长沙文和友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文本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旅游者对地方饮食消费的意义追寻与文化认同。结果表明,地方饮食文化认同是主体在饮食消费过程中,持续与地方饮食交涉、赋予地方饮食意义并产生认同感的过程。主体感知的地方饮食文化意义包括饮食功能意义、饮食象征意义、人际互动意义和饮食情感意义四个方面,分别塑造主体对地方饮食的价值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认同和情感认同,并且主体饮食偏好在饮食功能意义与主体价值认同之间、个体经历在饮食情感意义与主体情感认同之间具有调节效应,旅游者与居民对饮食文化意义的感知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饮食文化 饮食消费 饮食文化 文化认同 长沙文和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阳菊花酒礼俗以及菊花酒制法研究
7
作者 徐桁 姜辉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重阳节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庆日。重阳礼俗约成型于两晋时期,隋唐后成为官定的举国节日。饮用菊花酒是传统重阳礼俗之一,伴随着重阳礼俗的流行,其逐渐被全国各地所接受。古代无论朝野,皆有在重阳日登高饮菊花酒的礼俗活动。重阳菊... 重阳节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节庆日。重阳礼俗约成型于两晋时期,隋唐后成为官定的举国节日。饮用菊花酒是传统重阳礼俗之一,伴随着重阳礼俗的流行,其逐渐被全国各地所接受。古代无论朝野,皆有在重阳日登高饮菊花酒的礼俗活动。重阳菊花酒既可以是酿制而成的,也可以临事而发,制作方式繁简不一。新时代重阳礼俗的复兴,对促进我国各民族共荣发展、同心并进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节 菊花酒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川茶文化体系构建与品牌融汇策略研究
8
作者 蒋玉婷 周雨杰 颜小艳 《茶叶》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叶品牌作为驱动茶叶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亟需通过文化赋能实现品牌价值跃升。本文以川茶为研究对象,聚焦地域文化资源与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路径:首先,系统梳理四川茶文化历史脉络与特色资源,构建“文化基因识别...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叶品牌作为驱动茶叶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亟需通过文化赋能实现品牌价值跃升。本文以川茶为研究对象,聚焦地域文化资源与品牌建设的深度融合路径:首先,系统梳理四川茶文化历史脉络与特色资源,构建“文化基因识别-产业价值转化”双维联动的川茶文化体系理论框架;其次,基于品牌感知与消费场景理论,提出“品牌形象符号化塑造、茶器包装在地性设计、茶空间沉浸式体验、茶旅产业生态化融合”四位一体的品牌融汇策略模型。研究通过文化体系建构与品牌实践路径的有机衔接,不仅为川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方法论,更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农产品的文化赋能与品牌增值开辟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川茶文化资源挖掘 川茶文化体系 品牌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水相连,同根亦同源——浅谈两岸茶人茶文化交流发展
9
作者 晏昕 《茶叶》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珍宝-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两岸茶人之间的茶文化交流,茶树同根、制茶同技、文化同源,提出促进两岸茶文化交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茶人 茶文化 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茶文化体系建设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以松溪县九龙大白茶产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新永 朱步泉 +3 位作者 施成就 林国华 范颖洁 叶昌博 《茶叶》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九龙大白茶是源于松溪的优良特色茶树品种,为了进一步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松溪县把发展九龙大白茶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本文在分析松溪县茶产业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茶文化营销和茶品牌建设滞后的不足,提出加... 九龙大白茶是源于松溪的优良特色茶树品种,为了进一步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松溪县把发展九龙大白茶产业作为主要抓手。本文在分析松溪县茶产业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茶文化营销和茶品牌建设滞后的不足,提出加强松溪县茶文化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茶科技提升九龙大白茶种植和加工水平,充分利用松溪本地文化资源开展茶旅融合和茶营销,以提升九龙大白茶的品牌影响力,进而提高松溪县茶产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溪县 九龙大白茶 茶文化 茶科技、茶产业 茶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饮食地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叶舟 薛熙明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人类饮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饮食地理研究也呈现新的动向。地方理论、空间批判理论、新流动范式、尺度理论等新兴学术思潮引发了对饮食演化中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思考。饮食地理研究主题紧跟时...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加速的21世纪,人类饮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饮食地理研究也呈现新的动向。地方理论、空间批判理论、新流动范式、尺度理论等新兴学术思潮引发了对饮食演化中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新思考。饮食地理研究主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饮食文化景观与空间扩散、区域饮食消费行为、饮食文化政治与具身体验等领域不断突破。以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旅游科学为代表的关联学科强调饮食的流动性、物质性和文化属性,关注饮食的媒介影响和心理认知,为饮食地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饮食地理研究方法更新迭代,呈现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分析多元的特征。跨地方饮食生产与消费、健康饮食与消费者责任意识、饮食地理研究的本土化转向等方面可望成为未来国内饮食地理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地理 研究进展 关联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史视域下历史时期云贵地区食野习俗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四梅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云贵地区的食野习俗贯穿历史但呈式微之势。汉晋及以前,食野在饮食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隋至元时,食野逐渐收缩至山地民族地区但十分兴盛;明清时期,山地民族食野比重下降,但分布范围还很广;民国以来,食野遗留至云贵山腹民族村寨,比重... 云贵地区的食野习俗贯穿历史但呈式微之势。汉晋及以前,食野在饮食生产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隋至元时,食野逐渐收缩至山地民族地区但十分兴盛;明清时期,山地民族食野比重下降,但分布范围还很广;民国以来,食野遗留至云贵山腹民族村寨,比重大幅下降,直至21世纪初,食野习俗才完成退却而转换成特色饮食名片。历史时期云贵地区的食野与自然、社会环境互动大体和谐。上古时期的人类食野对环境影响微弱,食野具有效率。中国古代云贵地区人少林多,人类干涉维度有限,生产力发展不足,在各民族对生态的敬畏和关照中,云贵食野照应特殊生境的生态平衡需求,其致病性亦不强,是人类最优、最具效率之选。近代以来云贵地区生态脆弱,野味养殖危机增强,食野之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史 云贵地区 饮食习俗 野生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文人在辽境内的驿路饮食活动
13
作者 孙振涛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宋代文人在使辽途中创作了大量饮食诗歌作品,生动展现了北方驿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些作品及相关资料对驿路饮食中辽境内的食物品种类别、餐具使用、宴饮活动时的着装要求、宴饮(饮酒)过程中的禁忌等方面都有记载。北宋使臣在辽国境... 宋代文人在使辽途中创作了大量饮食诗歌作品,生动展现了北方驿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些作品及相关资料对驿路饮食中辽境内的食物品种类别、餐具使用、宴饮活动时的着装要求、宴饮(饮酒)过程中的禁忌等方面都有记载。北宋使臣在辽国境内,既能品尝到琳琅满目的蕃汉美食,又能感受别具外交特色的驿路饮食文化,偶尔还能享受到侑酒欢宴的高规格礼遇。北宋使臣的驿路文学作品,为馨香四溢的宋代文学百花园开一新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使臣 饮食文化 驿路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视域中的茶与茶和天下
14
作者 龚永新 张耀武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茶和天下是一个价值概念。文章从价值视域的角度,通过简述茶的国内外印象,归纳分析茶对人类的多样性价值,提出茶的核心价值,并就茶的核心价值的形成及体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进一步说明茶和天下是以茶的多样价值为基础,以追求茶的... 茶和天下是一个价值概念。文章从价值视域的角度,通过简述茶的国内外印象,归纳分析茶对人类的多样性价值,提出茶的核心价值,并就茶的核心价值的形成及体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还进一步说明茶和天下是以茶的多样价值为基础,以追求茶的核心价值最大实现为目标,造福全人类的实践活动。因而,中华民族应积极推动茶和天下,为维护和拓展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再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和天下 价值 核心价值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街区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紫含 程绍文 +2 位作者 邹敏娜 付文倩 谢双玉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以武汉户部巷为研究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数据,探讨美食街区多元饮食文化原真性与美食文化体验。结果显示:(1)相较于外地美食,游憩者对本地美食的原真性感知水平和满意度更高,也更倾向于重游品尝或... 以武汉户部巷为研究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数据,探讨美食街区多元饮食文化原真性与美食文化体验。结果显示:(1)相较于外地美食,游憩者对本地美食的原真性感知水平和满意度更高,也更倾向于重游品尝或推荐本地美食;(2)食物原真性感知是影响美食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本地食物原真性感知正向、显著影响游憩者本地食物行为意向,但外地食物原真性感知对行为意向无影响;(3)环境和服务原真性感知均会直接影响游憩者美食满意度,但不影响行为意向;环境原真性感知对本地食物满意度的影响大于外地饮食;(4)美食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游憩者行为意向,且本地美食满意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大于外地美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街区 饮食文化 原真性 户部巷 美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美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基于比较视域的分析
16
作者 陈怀宇 张子源 李泓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评估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运用资源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和劳动产出弹性两项指标衡量其资源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用47个县域的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自举法对三个农村旅游业态的两项指标进行了比较测量。研究发... 为评估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运用资源外部性内在化程度和劳动产出弹性两项指标衡量其资源利用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用47个县域的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自举法对三个农村旅游业态的两项指标进行了比较测量。研究发现:(1)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在农村旅游业中占比突出,其利用的农村固有资源已经产生了外部性;(2)农村美食旅游业尚未实现资源外部性充分内在化,说明其资源利用水平低;(3)农村美食旅游业的全职和兼职劳动产出弹性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劳动力要素投入对其营业收入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4)作为比较对象的农村住宿旅游业和农村教育旅游业的资源利用水平低,前者的劳动生产率高,后者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村美食和住宿旅游业比教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美食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利用水平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调与回声:从《芙蓉镇》看新时期乡土小说的饮食书写策略
17
作者 郭文轩 叶永胜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芙蓉镇》作为20世纪80年代乡土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借助在场性观照与具身化解读的方式,直观且深刻地描绘出原乡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秩序结构与发展态势。饮食书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以饮食书写隐喻社会生活也是常被使用... 《芙蓉镇》作为20世纪80年代乡土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借助在场性观照与具身化解读的方式,直观且深刻地描绘出原乡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秩序结构与发展态势。饮食书写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书写方式,以饮食书写隐喻社会生活也是常被使用的创作手法。从饮食书写的角度窥探这一时期以《芙蓉镇》为代表的乡土小说,能够梳理出关于乡土秩序更迭的“复调”与“回声”式书写策略;通过饮食书写展露乡村社会在传统伦理秩序与革命秩序不断更迭中的呈现状态,也寄寓着世俗伦理价值向度中对于原乡秩序肯定与颂扬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书写 乡土小说 秩序建构 复调叙事 回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美食要素研究——以成都为例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湘云 吕兴洋 郭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共5页
美食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以成都作为案例,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所撰写的游记进行分析,识别目的地形象中的美食要素。研究发现:目的地形象中美食相关词汇的数量与词频都占到了总量的约五分之一,说明美食已... 美食是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以成都作为案例,通过对到访旅游者所撰写的游记进行分析,识别目的地形象中的美食要素。研究发现:目的地形象中美食相关词汇的数量与词频都占到了总量的约五分之一,说明美食已经成为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维度,并对旅游者具有强烈吸引力;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中美食要素的认知过程受到多种信息源的影响,其中亲朋的推荐影响最为突出;目的地美食的过度商业化是旅游者负面口碑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旅游 目的地形象 词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顾客感知的农家乐餐饮满意度评价与提升对策——以江苏句容市为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吉根宝 高恺 +2 位作者 蒋云峰 李良武 曹仁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7,共5页
农家乐中餐饮占有很高比重,餐饮满意度的提升对加快农家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感知视角农家乐餐饮满意度评价体系。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对农家乐餐饮满意度进行评价,提出从... 农家乐中餐饮占有很高比重,餐饮满意度的提升对加快农家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感知视角农家乐餐饮满意度评价体系。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对农家乐餐饮满意度进行评价,提出从两个方面提升餐饮感知满意度:基于要素、技术等创新,加大供给,改善农家乐餐饮供给质量;基于大数据、技术等市场动态分析、文化引领、体系重构,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以期为其他地区农家乐餐饮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感知 农家乐餐饮 满意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韵美食的文化传承与转化利用
20
作者 蒋云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丰富和发展宋韵文化内涵,对努力打造宋代“美食+”特色的文创IP体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宋韵美食文化传承与转化利用:一要挖掘宋韵美食品牌的文化底蕴,提升传统食品品牌自信;二要复原一批具有宋韵渊源的餐饮茶酒老字号,彰显宋代美食文... 丰富和发展宋韵文化内涵,对努力打造宋代“美食+”特色的文创IP体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宋韵美食文化传承与转化利用:一要挖掘宋韵美食品牌的文化底蕴,提升传统食品品牌自信;二要复原一批具有宋韵渊源的餐饮茶酒老字号,彰显宋代美食文化地标独特魅力;三要恢复宋代临安的“国宾馆”——班荆馆;四要打造杭州湖墅运河边的“北关夜市”商业街(宋韵美食街),做好夜游经济;五要有机更新杭帮菜博物馆展陈内容,彰显“宋韵美食”文化;六要创建宋代美食文化研究基地等平台,助推多层次的宋韵美食研发梯队,探索“标准化+”宋韵食品加工制作工程,助力宋韵美食品牌建设;七要打造“宋韵美食家苏东坡”的特色IP,开展系统性的宋韵美食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美食 文化传承 转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