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产地文化原真性感知对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夏杰 姚永乐 《广东蚕业》 2025年第4期83-86,共4页
国内咖啡文化逐渐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咖啡品牌和产品的原真性。文章以非洲咖啡特色品牌“小咖主咖啡”作为案例对象,探讨产地文化原真性感知与消费者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网评文本分析、路径分析,研究发现:顾客对咖啡产地文化原... 国内咖啡文化逐渐兴起,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咖啡品牌和产品的原真性。文章以非洲咖啡特色品牌“小咖主咖啡”作为案例对象,探讨产地文化原真性感知与消费者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通过网评文本分析、路径分析,研究发现:顾客对咖啡产地文化原真性感知分为三大维度:环境、服务和食物,都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影响行为意向,其中服务原真性的影响最大。文章建议咖啡企业从文化活动、店面环境、食物品类等方面进行创新,增强顾客对咖啡产地文化原真性感知,以提高顾客购买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产地文化 文化原真性 顾客感知 满意度 消费者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植入丰富川菜业态的机理及路径
2
作者 于代松 吴佩君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3期117-120,共4页
本文以川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三大问题为切入点,阐述文化植入如何通过驱动市场环境、重构川菜的社会属性、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发挥对川菜产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探索文化植入丰富川菜业态的具体路径及场景,可为川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以川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三大问题为切入点,阐述文化植入如何通过驱动市场环境、重构川菜的社会属性、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发挥对川菜产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探索文化植入丰富川菜业态的具体路径及场景,可为川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和实践路径,对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植入 川菜产业 新业态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湘四韵宴
3
作者 蔡振林 杨凯旋 《中国食品》 2025年第10期26-33,共8页
三湘四韵宴是以潇湘文化为背景,结合湖南地方特色食材和传统烹饪技艺打造的一场集文化、艺术、美食于一体的盛宴,旨在通过美食展现潇湘文化的独特韵味,传递湖南人民的热情与好客,由“潇湘春”“潇湘景”“潇湘情”和春、夏、秋、冬共同... 三湘四韵宴是以潇湘文化为背景,结合湖南地方特色食材和传统烹饪技艺打造的一场集文化、艺术、美食于一体的盛宴,旨在通过美食展现潇湘文化的独特韵味,传递湖南人民的热情与好客,由“潇湘春”“潇湘景”“潇湘情”和春、夏、秋、冬共同构成“三湘四韵”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文化 湖南地方特色食材 三湘四韵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餐之“中”
4
作者 彭兆荣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中餐作为我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世界。中餐并非简单的餐饮技艺,它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天时、地利、人和之“致中和”;中餐拥有深邃的智慧哲理;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餐的菜系体现... 中餐作为我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世界。中餐并非简单的餐饮技艺,它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天时、地利、人和之“致中和”;中餐拥有深邃的智慧哲理;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餐的菜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地方、族群特色;中餐的烹饪技艺繁复多样,传承有方;中餐作为饮食线路遗产,伴随中国人走遍世界,形成了跨越空间的态势,“中餐道理”传布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餐 非遗 礼制(治) 地方菜系 烹饪技艺 饮食线路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下中国饮食文化景观演化特征
5
作者 陈菁 崔文静 林灵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析饮食文化景观演化成因。研究发现:(1)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饮食消费的均衡性和结构性发生了明显演变;(2)时间维度上,饮食文化景观逐步转向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态势;(3)饮食文化景观与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景观一致性特征;(4)空间特征上,东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迅速,而西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缓慢。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并揭示了饮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景观 城市化 演化特征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及评估
6
作者 容素琼 陈瑜 郑俊华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5期38-40,共3页
本文深入剖析了AIGC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的运用,并对实际成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评价。首先概述了AIGC的定义、发展及其在内容生成、优化与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巨大潜力。随后,深度剖析了AIGC在三个关键... 本文深入剖析了AIGC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的运用,并对实际成效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评价。首先概述了AIGC的定义、发展及其在内容生成、优化与分析中的应用,并指出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巨大潜力。随后,深度剖析了AIGC在三个关键领域的实际运用,涵盖了美食名称、烹饪方法与步骤、文化背景与民俗风情的翻译,以及语法错误修正、文风润色、关键词增加、主题与摘要提取、情感与影响力分析等内容。最后,深度剖析了AIGC在特色饮食文化外宣翻译中应用的效果,从提升翻译的速度与精确度、增强译文的吸引力和互动性,以及拓展国际范围内特色饮食文化推广途径三大维度,对其成效进行了细致的探究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特色饮食文化 外宣翻译 效果分析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W模式视角研究白酒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莉蓉 罗波 李宾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297,共5页
我国白酒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城市品牌”为白酒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水之源泉,木之根基。以城市品牌提升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5W经典传播模式,以中国酒城泸州市为例,通过实地... 我国白酒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城市品牌”为白酒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水之源泉,木之根基。以城市品牌提升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5W经典传播模式,以中国酒城泸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专访酒博会外籍人士,分析中国白酒文化国际化发展过程的现实困境,探讨了白酒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国际化传播的机制与对策,在新发展格局下赋予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白酒文化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文化 城市品牌 国际传播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餐制的文化特性和意义探讨
8
作者 葛贝宁 刘一非 +2 位作者 韩诗雯 车会莲 郭晓晖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3期20-24,共5页
目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民对营养健康需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将分餐制的实施流程按照国家标准GB/T39002—2020《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推行的“按位分餐”“公共餐具分餐”“自取分餐”三种分餐方式进行规范和区分,对执行分餐活... 目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民对营养健康需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了将分餐制的实施流程按照国家标准GB/T39002—2020《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推行的“按位分餐”“公共餐具分餐”“自取分餐”三种分餐方式进行规范和区分,对执行分餐活动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思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收集整理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分餐制的历史演变、文化特性和推行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分餐制具有预防传染性疾病、有助于食物合理搭配、促进营养均衡、节约食物等优点。但目前受文化、菜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分餐意识仍待提高。结论:应通过国家层面管理进行标准制定和完善,餐饮企业推广提供实践思路,专业人员创新以满足分餐方式科学性和多样化等方面,合力提高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餐制 就餐方式 饮食文化 健康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山蚩尤莫猺宴(中)
9
作者 方八另(文/图) 蔡振林 +2 位作者 谭璐 陈岳宏(文/图) 陈翔(图) 《中国食品》 2025年第11期124-131,共8页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代表莫猺饮食文化的11道特色菜品,这期继续介绍10道其他菜品。墨鱼冬笋三鲜丝,大熊山地区的人们在举办宴席或者准备年夜饭时都会安排墨鱼冬笋三鲜丝,这道菜是将脆嫩的冬笋(可用玉兰片替代)、海味墨鱼和油豆腐丝一起用...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代表莫猺饮食文化的11道特色菜品,这期继续介绍10道其他菜品。墨鱼冬笋三鲜丝,大熊山地区的人们在举办宴席或者准备年夜饭时都会安排墨鱼冬笋三鲜丝,这道菜是将脆嫩的冬笋(可用玉兰片替代)、海味墨鱼和油豆腐丝一起用小火慢煨而成,三鲜相遇,能给舌尖带来极致的清爽和鲜味。食材:墨鱼干100克、鲜冬笋150克、油豆腐80克、葱10克、盐5克、生抽2克、新化水酒3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蚩尤莫猺宴 大熊山 墨鱼冬笋三鲜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徽宗《文会图》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10
作者 刘欣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对宋徽宗《文会图》进行艺术分析,结合当时的茶书诗画作品和茶道精神,揭示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面貌和审美追求。通过探讨宋徽宗《文会图》中所描绘的茶事活动及其文化意义,展示宋代茶艺的发展水平,反映当时社会上层对茶事活动的重视及... 对宋徽宗《文会图》进行艺术分析,结合当时的茶书诗画作品和茶道精神,揭示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面貌和审美追求。通过探讨宋徽宗《文会图》中所描绘的茶事活动及其文化意义,展示宋代茶艺的发展水平,反映当时社会上层对茶事活动的重视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文会图》 茶文化 茶道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特色糟类菜肴的源流、标准与创新
11
作者 刘原希(文\图) 孙刘伟(文\图) 陈愉炯(文\图) 《餐饮世界》 2025年第5期66-69,共4页
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绍兴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文脉悠长!绍兴饮食凝练出“糟醉咸鲜、霉臭共生”的特色滋味,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饮食智慧与自然哲学。绍兴菜以黄酒为魂、物候为基,将发酵技艺与中庸之道融入烹饪。糟醉风味依托千年黄酒底... 绍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绍兴饮食文化底蕴深厚,文脉悠长!绍兴饮食凝练出“糟醉咸鲜、霉臭共生”的特色滋味,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饮食智慧与自然哲学。绍兴菜以黄酒为魂、物候为基,将发酵技艺与中庸之道融入烹饪。糟醉风味依托千年黄酒底蕴,既有糟鸡糟熘之醇厚,又有醉虾醉蟹之生鲜灵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创新 源流 江南水乡 黄酒 标准 发酵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经》二十四器文化传承与文创开发
12
作者 牛淑琴 《天工》 2025年第13期88-90,共3页
《茶经》作为茶文化的瑰宝,其中所记载的二十四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剖析《茶经》二十四器的文化价值,并探索其在文创领域的开发进路。以提炼文化价值为导向,以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为目的,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如... 《茶经》作为茶文化的瑰宝,其中所记载的二十四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剖析《茶经》二十四器的文化价值,并探索其在文创领域的开发进路。以提炼文化价值为导向,以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为目的,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如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再现二十四器的经典元素;拓展产品类型,开发数字文创、体验式文创等多元产品,推动二十四器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也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经》 二十四器 文化价值 文化传承 文创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的新式中药养生茶饮品牌构建研究
13
作者 林俊璋 林辉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6期47-49,共3页
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哲学智慧。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新式中药养生茶饮作为一种新型的结合体,不仅具有养生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旨在探... 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哲学智慧。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新式中药养生茶饮作为一种新型的结合体,不仅具有养生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医药传统文化在新式茶饮品牌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品牌定位、产品研发、设计、营销等方面运用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新式中药养生茶饮品牌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中医药 新式茶饮 品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中华节气菜大会”主题演讲(节选)
14
作者 邢颖 张建红 徐捷 《餐饮世界》 2025年第4期12-23,共12页
顺应节气·感知食物,积极研发、大力推广中华节气菜。2018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率先提出“中华节气菜”这一概念: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规律,以“阴阳平衡”“五味调和”为核心理念,敬畏天地、珍爱生命、尊重食材,以多样化的烹调技... 顺应节气·感知食物,积极研发、大力推广中华节气菜。2018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率先提出“中华节气菜”这一概念:遵循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规律,以“阴阳平衡”“五味调和”为核心理念,敬畏天地、珍爱生命、尊重食材,以多样化的烹调技法,打造具有鲜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菜式体系。并在全聚德前门起源店召开“中华节气菜推广项目会”,自此开启了中华节气菜走向世界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令变化规律 中华节气菜 阴阳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框架下的饮食文化文本解析与意义构建
15
作者 王晓红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55,共2页
人类饮食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背后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进入近现代,除了对饮食活动牵涉的技能培养、饮食习惯、安全健康等问题进行基础研究,中外饮食研究更多地透过饮食活动的表象,将饮食活动放置于更宏大的社会... 人类饮食活动作为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背后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意义。进入近现代,除了对饮食活动牵涉的技能培养、饮食习惯、安全健康等问题进行基础研究,中外饮食研究更多地透过饮食活动的表象,将饮食活动放置于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展开了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挖掘隐于一食一饮背后超越“物”性的文化、经济、政治与权力痕迹。与饮食活动由“物”滑向“意义”的认知过程契合,人类饮食活动背后的文化特征理解与解构离不开“符号”这一重要载体。石访访的《饮食的文化符号学》一书,将饮食视为一种特殊的“物—符号”二连体,探讨了饮食活动背后的历史、社会、心理与情感意义。通过符号学的视角,该书揭示了饮食活动背后交织的物质性与意义性。作者注意到了日常食物升华为文化符号的历史演变,把握饮食文化符号背后的附加属性,考察了深层次的“在地化”传播和文化消费景观,为未来饮食文化传播和中国特色饮食书写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人类饮食 文本解析 饮食习惯 文化符号学 意义构建 日常食物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视角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情感价值
16
作者 卢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57,共1页
由辛灵美著,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探寻中华文化之美:品味饮食文化》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华饮食文化脉络的学术力作。全书对不同朝代、不同季节的食品、烹饪技艺及饮食禁忌进行了系统解析,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依托这种环境的食材、食... 由辛灵美著,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探寻中华文化之美:品味饮食文化》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华饮食文化脉络的学术力作。全书对不同朝代、不同季节的食品、烹饪技艺及饮食禁忌进行了系统解析,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依托这种环境的食材、食物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学术力作 中华传统文化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分析
17
作者 唐洁 许彦 +3 位作者 聂青玉 崔俊林 刘玉凌 李翔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I0010-I0016,共14页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川中小叶种红茶与“福选9号”在挥发性代谢物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特征代谢组分为β-水芹烯、乙酰吡嗪、5-乙基-2(5H)-呋喃酮、(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柠檬烯;在川中小叶种中,采自柱山镇的C2茶样和燕山乡的C3茶样含有较高的萜类和酯类香气贡献物,其中β-紫罗兰酮、δ-杜松烯、芳樟醇、罗勒烯、香叶醇、月桂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的rOAV值显著高于其他茶样;C2茶样在香气评价中呈现浓郁持久的花、果香和甜香,非常适合制作花、果香型红茶。该研究初步筛选出花、果香特征显著的茶样,为进一步选育适合加工优质红茶的种质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川中小叶种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又是河豚欲上时
18
作者 赵宽宏 《中国食品》 2025年第8期101-101,共1页
春江水暖,河豚欲上。每到春季来临,饕餮们便想起了被誉为“天下第一珍馐”的河豚。汪曾祺先生甚至说过,“我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至今引为憾事。”河豚在古代被称为“赤鲑”“河鲀”等,因其遇到惊扰时会鼓胀成圆球状,也被称作... 春江水暖,河豚欲上。每到春季来临,饕餮们便想起了被誉为“天下第一珍馐”的河豚。汪曾祺先生甚至说过,“我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至今引为憾事。”河豚在古代被称为“赤鲑”“河鲀”等,因其遇到惊扰时会鼓胀成圆球状,也被称作“气泡鱼”“鸡泡鱼”。古往今来,河豚一直是一道让人津津乐道的美食。先秦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河豚了,《山海经》里面就有相关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鱼 美食 饕餮 山海经 汪曾祺 赤鲑 鸡泡鱼 河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菜炒肉末:长沙人的“下饭神器”
19
作者 方八另 《中国食品》 2025年第8期128-128,共1页
雪里蕻又名雪菜、雪里红、排菜、春不老、霜不老、香青菜等,生长于冬季,因茎叶为紫红色,在白雪里十分夺目,因而得名“雪里红”。雪里蕻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多分孽叶用变种,叶茎浓密、茂盛,叶边呈锯齿状,采摘时有浓郁... 雪里蕻又名雪菜、雪里红、排菜、春不老、霜不老、香青菜等,生长于冬季,因茎叶为紫红色,在白雪里十分夺目,因而得名“雪里红”。雪里蕻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多分孽叶用变种,叶茎浓密、茂盛,叶边呈锯齿状,采摘时有浓郁的芥末味和青气味。雪里蕻原产中国,是一种古老的蔬菜,被归于芥菜一类。清代乾隆年间的《长沙府志》卷三十六中便有相关记载:“芥,有青、紫二种,有冬芥。”嘉庆期间的《长沙县志》卷十四中也有相关表述:“芥,一名辣菜,一名腊菜。其气辛辣,有芥然之义,又可过冬也。”20世纪90年代,地方志里对雪里蕻进行了分门别类,长沙市蔬菜局编的《长沙市蔬菜志》中记载:“雪里蕻:大叶排菜、凤尾排菜、鸡爪排菜。”《长沙市志第十卷·蔬菜》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芥菜类3种,10个品种。其中,大叶芥菜,6个品种;雪里蕻,3个品种;茎用芥菜,1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长沙府志 嘉庆 雪里红 20世纪90年代 芥菜 雪里蕻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爱野茶的味道
20
作者 谢立军 《中国食品》 2025年第11期144-144,共1页
我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好多品牌,而且质量上乘、冲泡方便,买回家用热水一泡就可以喝了。虽然我也喝过不少知名度较高的茶,但却独爱野茶,这源于儿时的经历。孩提时,我在乡下老家生活,村子后面的山上生长着许多野茶树。虽然母亲... 我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好多品牌,而且质量上乘、冲泡方便,买回家用热水一泡就可以喝了。虽然我也喝过不少知名度较高的茶,但却独爱野茶,这源于儿时的经历。孩提时,我在乡下老家生活,村子后面的山上生长着许多野茶树。虽然母亲没那么爱喝茶,但每当茶树冒出新芽时,她还是会在农忙间隙上山采摘野茶,再手工制成春茶,留着给外地工作的父亲回来后喝。父亲喝完母亲泡的清茶后,常夸她制作的春茶保持着自然、原生态的气息,口感异常清新,香气浓郁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口感 采摘 自然 制作 茶叶 儿时 父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