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危害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瑾德 张淑丽 +6 位作者 贺凯茹 陈晓民 刘玉茹 张艳良 乌日娜 张德喜 武俊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超高温处理中存活,这使得灭菌乳也可能受到污染,并导致牛乳和乳制品贮藏过程中的细菌变质。本文综述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孢子、腐败酶和生物膜对灭菌乳的危害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控和乳及乳制品品质保障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乳 枯草芽孢杆菌 耐热酶 生物膜 耐热孢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产量对超高温灭菌乳存储期理化性质及稳定性影响
2
作者 袁芷玉 甄子竹 +8 位作者 李楠 曲波 齐炳理 王静 赵锋 曹宏伟 姜毓君 贺永强 满朝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文章以不同产量的原料乳制备超高温灭菌乳,探究其乳成分、理化性质和储藏期间稳定性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稳定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乳成分方面,高产原料乳乳糖率高于低产原料乳,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率、菌落... 文章以不同产量的原料乳制备超高温灭菌乳,探究其乳成分、理化性质和储藏期间稳定性变化,为进一步提高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稳定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乳成分方面,高产原料乳乳糖率高于低产原料乳,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形物率、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总数低于低产原料乳。在理化性质方面,低产原料乳出现酒精阳性乳概率较高,高产原料乳及超高温灭菌乳脂肪球直径低于低产乳,表明乳产量不同对乳成分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低产原料乳制备的超高温灭菌乳在储藏过程中酪蛋白胶束和脂肪球聚集情况研究,表明低产乳更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产量 超高温灭菌乳 乳成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应激对原料乳组分及超高温灭菌乳存储期理化变化的影响
3
作者 甄子竹 袁芷玉 +7 位作者 李楠 赵锋 王静 曲波 曹宏伟 满朝新 齐炳理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温度是影响牛乳品质的重要应激因素,包括热应激和冷应激,在我国北方尤其是高寒地区冷应激对牛乳品质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研究了冷应激对原料乳品质的影响及加工成超高温灭菌乳在储存期间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冷应激原料乳脂肪含... 温度是影响牛乳品质的重要应激因素,包括热应激和冷应激,在我国北方尤其是高寒地区冷应激对牛乳品质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研究了冷应激对原料乳品质的影响及加工成超高温灭菌乳在储存期间的物理化学变化。结果表明,冷应激原料乳脂肪含量偏高、脂肪球更大,而总蛋白含量较低,α一乳白蛋白含量更高,在超高温灭菌乳储存期间更容易发生脂肪聚集。研究为实际生产中奶牛冷应激的合理控制与提高加工产品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超高温灭菌乳 储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橄榄黄酮抑菌效应及其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项昭保 何从林 +1 位作者 任绍光 唐春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9-70,共2页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橄榄黄酮对几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加入鲜牛奶中,通过测定牛奶总酸度与放置时间的关系来衡量橄榄黄酮对牛乳微生物的抑制程度。结果表明,橄榄黄酮对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 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橄榄黄酮对几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加入鲜牛奶中,通过测定牛奶总酸度与放置时间的关系来衡量橄榄黄酮对牛乳微生物的抑制程度。结果表明,橄榄黄酮对变形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强;橄榄黄酮对牛乳中微生物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而且,随着橄榄黄酮浓度的增加,抑菌作用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黄酮 抑菌效应 抑菌圈 滴定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保质期酸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向东 吕加平 范贵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综述了开发长保质期酸乳的必要性、技术要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后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添加亲水性稳定剂和天然食品防腐剂等方法在延长酸乳保质期中的应用,并对长保质期酸乳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酸乳 长保质期 后杀菌 无菌包装 亲水性稳定剂 天然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贮藏条件对原料奶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艾祥 李彦屏 +2 位作者 武志霞 刘琳 陈慧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52,共4页
以手工挤奶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原料奶为研究对象,在冷藏(4℃)、室温(19℃)条件下,分别贮藏0,3,6,9 h后检测原料奶中菌落总数(TBC)、芽孢总数(TSC)、耐热芽孢数、嗜冷菌总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增加、时间延长,原料奶中微生物增幅加快(... 以手工挤奶条件下不同来源的原料奶为研究对象,在冷藏(4℃)、室温(19℃)条件下,分别贮藏0,3,6,9 h后检测原料奶中菌落总数(TBC)、芽孢总数(TSC)、耐热芽孢数、嗜冷菌总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增加、时间延长,原料奶中微生物增幅加快(P<0.05),冷链条件下(4℃)贮运原料奶对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重要作用。手工挤奶条件下室温(19℃)贮奶3h、冷藏(4℃)贮奶6h后原料奶中菌落总数超过5×105 mL-1的国家标准,原料奶的芽孢总数、耐热芽孢数和嗜冷菌数均超出液态奶的生产要求,特别不利于长效奶(保质期30 d以上)的生产。改善牛奶生产环境对提高原料奶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奶 手工挤奶 贮藏温度 贮藏时间 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杀菌对原料羊乳卫生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龙柱 张富新 +3 位作者 葛萍 侯院林 杜远华 于玲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226,共4页
本文就巴氏杀菌条件对原料羊乳和贮存过程中巴氏杀菌羊乳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不同污染程度的原料羊乳分别在63℃/30min、72℃/30s和85℃/15s下处理,乳样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变化差异极为显著(p<0.05)。随着巴氏... 本文就巴氏杀菌条件对原料羊乳和贮存过程中巴氏杀菌羊乳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不同污染程度的原料羊乳分别在63℃/30min、72℃/30s和85℃/15s下处理,乳样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变化差异极为显著(p<0.05)。随着巴氏杀菌强度的增大,污染程度相同乳样的巴氏杀菌效率依次增高,污染程度不同乳样的巴氏杀菌效率却依次降低。巴氏杀菌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的乳样在5℃贮存7d后,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变化不显著(p>0.05),均未超过巴氏杀菌乳国标GB19645-2010;重度污染的巴氏杀菌羊乳乳样在5℃贮存7d之后其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已经显著超过巴氏杀菌乳国标GB19645-2010。因此原料羊乳在生产和贮存运输过程中要避免被微生物所污染,轻度和中度污染乳样的巴氏杀菌条件应选63℃/30min,贮存温度和时间应该控制在5℃/7d以内,以提高巴杀羊乳的品质和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杀菌 原料羊乳 贮存时间 巴氏杀菌羊乳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条件对生牛奶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蒙名燕 阮征 李汴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9-51,共3页
从对生牛奶品质影响较大的贮存温度和时间着手,探讨了不同贮存条件对生牛奶中细菌总数以及组成的影响,旨在为优质生牛奶的贮运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牛奶 贮存条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椪柑浮皮时挥发性成分变化及萜烯类物质合成基因表达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姚世响 曹?琦 +2 位作者 谢?姣 邓丽莉 曾凯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以椪柑果实为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和RNA-Seq技术分析在浮皮时,果皮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萜烯类物质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从椪柑果皮中鉴定到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6%。浮皮发生时,果皮挥发... 以椪柑果实为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和RNA-Seq技术分析在浮皮时,果皮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萜烯类物质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从椪柑果皮中鉴定到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为96%。浮皮发生时,果皮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并没有改变,但有32种组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挥发性物质总量在浮皮时降低为正常果实的82%,萜烯类化合物降为正常果实的81.4%。鉴定到12个萜烯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大部分在浮皮时表达量降低。本研究首次阐明椪柑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分及含量在浮皮时的变化特征,并且这种含量的降低与萜烯类物质合成途径基因的下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皮 挥发性物质 椪柑 气相色谱-质谱法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消毒乳储存过程中化学与微生物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宏伟 郑冬梅 孔保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1,39,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温度的巴氏消毒乳感官品质、生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来确定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5 d的储存期内,巴氏消毒乳在4℃和8℃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在12℃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趋势较4℃... 通过研究不同储存温度的巴氏消毒乳感官品质、生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来确定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5 d的储存期内,巴氏消毒乳在4℃和8℃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在12℃储存条件下感官品质下降趋势较4℃和8℃储存条件下快。巴氏消毒乳中脂肪酶的活力、TBARS值和蛋白水解程度均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SDS-PAGE显示主要蛋白未见明显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嗜冷菌的数量逐渐减少,菌落总数呈现对数生长趋势并在储存的第4天达到稳定期。巴氏消毒乳中残存的脂肪酶、蛋白酶和微生物是影响巴氏消毒乳品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消毒乳 储存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奶生产贮运控制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江平 王明珠 +3 位作者 杨亮宇 苏永生 钱勇 毛华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1-233,共3页
原料奶营养丰富,在其生产贮运过程,温度和容器都能引起微生物的增殖,而降低原料奶质量。通过制定贮运控制措施并实施,对试验原料奶样品中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采用制冷贮奶槽,运输采用专用奶槽车,并使贮运过程的温... 原料奶营养丰富,在其生产贮运过程,温度和容器都能引起微生物的增殖,而降低原料奶质量。通过制定贮运控制措施并实施,对试验原料奶样品中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贮藏采用制冷贮奶槽,运输采用专用奶槽车,并使贮运过程的温度控制在4~8℃,原料奶中细菌总数,芽孢总数比措施前有显著降低(P<0.05),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控制措施对生产优质牛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原料奶 生产 贮藏 运输 控制措施 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S.aureus的暴露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晓曦 闫军 张书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58,共5页
以哈尔滨市地区为例,运用概率评估方法研究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暴露程度,进而推断其肠毒素产生的可能性。整个暴露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概率评估法。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通过风险分析软件@RISK4.5对榨乳后不... 以哈尔滨市地区为例,运用概率评估方法研究原料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暴露程度,进而推断其肠毒素产生的可能性。整个暴露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概率评估法。模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通过风险分析软件@RISK4.5对榨乳后不同冷却方式、贮存方式、运输方式等可能对乳中S.aureus造成生物性危害的可能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个体奶户采用冷水降温方式贮存的牛乳中S.aureus可能引发的安全性风险最大,需严格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防止S.aureus在原料乳中的迅速生长繁殖及产毒,进而从源头上为乳及其制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评估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原料奶 贮存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细胞数原料乳对UHT乳贮存期间蛋白和脂肪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付文菊 云振宇 +1 位作者 云战友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2,30,共5页
不同体细胞数(21.4×104mL-1,75.8×104mL-1,118.1×104mL-1和216.2×104mL-1)原料乳生产的4组UHT乳在37℃贮存84d,对其贮存期间的蛋白水解及脂肪水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组UHT乳贮存期间的蛋白水解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 不同体细胞数(21.4×104mL-1,75.8×104mL-1,118.1×104mL-1和216.2×104mL-1)原料乳生产的4组UHT乳在37℃贮存84d,对其贮存期间的蛋白水解及脂肪水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组UHT乳贮存期间的蛋白水解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料乳体细胞数并未对蛋白水解造成影响;4组UHT乳贮存期间的脂肪水解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原料乳体细胞数与脂肪水解速率间存在极明显的正相关(R=0.988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T乳 体细胞数(SCC) 蛋白水解 脂肪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延长乳和乳制品货架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艳 李晓东 白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不同条件下,将CO2注入到乳和乳制品中,同时与未处理的乳和乳制品作对照。研究表明:CO2注入后可以进入细胞膜干扰细胞质酶并抑制嗜冷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假单胞菌等腐败菌的生长,并延长其延滞期。分别使原料乳、巴氏杀菌乳、切达干... 在不同条件下,将CO2注入到乳和乳制品中,同时与未处理的乳和乳制品作对照。研究表明:CO2注入后可以进入细胞膜干扰细胞质酶并抑制嗜冷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和假单胞菌等腐败菌的生长,并延长其延滞期。分别使原料乳、巴氏杀菌乳、切达干酪和冰淇淋的货价期延长了65%,50%,200%和75%。通过注入CO2不但可以保证乳和乳制品质量,而且感官也不受影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乳制品 CO2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鼻羊奶贮藏时间的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虹艳 丁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7-381,共5页
利用电子鼻PEN3系统判定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羊奶的贮藏时间。通过电子鼻系统采集羊奶室温贮藏及冷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的响应值,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LDA(线性判别分析法)和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LM-BP)、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GANN... 利用电子鼻PEN3系统判定室温和冷藏条件下羊奶的贮藏时间。通过电子鼻系统采集羊奶室温贮藏及冷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的响应值,并采用PCA(主成分分析法)、LDA(线性判别分析法)和LM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LM-BP)、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GANN)、4层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PCA和LDA均可区分室温贮藏及冷藏1~6d的生鲜羊奶,LDA方法还可以明显体现出羊奶贮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趋势,并且与羊奶酸度的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采用LM-BP神经网络、GANN神经网络和4层神经网络均能较好地预测不同贮藏时间的羊奶,其中4层神经网络的预测正确率高于LM-BP神经网络和GANN神经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羊奶 贮藏时间 温度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条件对原料乳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崔海辉 涂三思 裘玉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4,共3页
研究了原料乳质量和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菌落总数的检测和酸度的测定,探讨了不同贮存温度随时间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和酸度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原料乳的贮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4℃贮存条件下,原料乳存放36 h,对质量没有... 研究了原料乳质量和贮存温度及贮存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菌落总数的检测和酸度的测定,探讨了不同贮存温度随时间对原料乳中菌落总数和酸度的影响,旨在为优质原料乳的贮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4℃贮存条件下,原料乳存放36 h,对质量没有较大的影响;在原料乳温度达到10~15℃的时候,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温度 贮存时间 菌落总数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乳制品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俊华 石永波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基于内蒙古乳制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乳制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旨为进一步研究内蒙古乳制品冷链物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冷链物流 乳制品:断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冷菌对牛乳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岳喜庆 黄威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5,共3页
采用Azocasein法和碱式滴定法对嗜冷菌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嗜冷菌在原料乳中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嗜冷菌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佳pH值为7.0,最适培养温度在30℃,产酶高峰分别出现在30 h和24 h,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嗜... 采用Azocasein法和碱式滴定法对嗜冷菌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嗜冷菌在原料乳中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嗜冷菌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佳pH值为7.0,最适培养温度在30℃,产酶高峰分别出现在30 h和24 h,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嗜冷菌数的动态增加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原料乳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嗜冷菌数与蛋白质、脂肪、水分、密度、pH值也存在有数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嗜冷菌 蛋白酶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温度对原料羊乳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龙柱 李文峰 +7 位作者 马婷婷 张富新 苏伟丽 赵见军 乌素 艾对 常盈 刘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2-326,共5页
对不同贮存温度下原料羊乳中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原料羊乳在3℃下贮存36h,乳样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变化不显著(p>0.05),嗜冷菌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10℃下贮存24h后,乳样中菌... 对不同贮存温度下原料羊乳中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原料羊乳在3℃下贮存36h,乳样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变化不显著(p>0.05),嗜冷菌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10℃下贮存24h后,乳样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冷菌变化差异显著(p<0.05),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变化不显著(p>0.05);当贮存温度为37℃和25℃时,分别贮存6h和12h以后乳样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嗜冷菌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和贮存时间的延长,原料羊乳中微生物数量增加。在原料羊乳的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尽可能将贮存温度控制在3℃,贮存时间不应该超过36h,以提高原料羊乳的卫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温度 微生物 羊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制品冷链物流预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玮 王晓雅 张琚燕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5,共6页
针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乳制品冷链物流预警方法。通过分析乳制品供应链的特点及业务流程,结合其安全现状和影响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比不同核函数下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整合安... 针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乳制品冷链物流预警方法。通过分析乳制品供应链的特点及业务流程,结合其安全现状和影响因素,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对比不同核函数下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整合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预警模型。在MATLAB平台下结合LIBSVM工具箱对支持向量机参数编程寻优。实例分析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支持向量与默认参数下的支持向量机以及BP神经网络相比,运算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能够有效地对乳制品冷链物流进行预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冷链物流 预警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