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1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酶K的羊毛防毡缩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腾飞 范追追 蔡再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有较高的活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蛋白酶K在浓度为30 u/g、温度为50℃、pH值为8.0时处理羊毛1.5 h,防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防毡缩 生物酶处理 角蛋白 蛋白酶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纤维表面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姜佳邑 李涛 吴韶华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为提高纤维材料的功能性并增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水平,从纺织纤维材料表面功能化改性角度出发,介绍了表面涂层、逐层自组装、原子层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处理、湿化学法、表面接枝和化学交联等不同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方法... 为提高纤维材料的功能性并增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水平,从纺织纤维材料表面功能化改性角度出发,介绍了表面涂层、逐层自组装、原子层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处理、湿化学法、表面接枝和化学交联等不同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方法的机理、优缺点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相较于纤维主体材料改性,表面功能化处理能够在保留纤维本体结构和特性的同时,赋予纤维材料新的功能,如亲水性、抗菌性、生物相容性等。表面功能化处理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针对性强、应用广泛等优势,已成为医用纤维功能化改性的理想方式。认为:目前医用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方法在研发以及产业化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纤维主体结构过度破坏、耐久性差、工艺繁琐、可重现性差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未来应在医用纤维表面功能化改性领域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对表面处理后纤维的功能性、耐久性、生物安全性等特定性能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满足现代医用纤维表面功能化处理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纤维 表面功能化 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处理 表面接枝 医用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条羊毛针织物的缩绒尺寸改善工艺
3
作者 沈晓强 朱嵛婷 +2 位作者 姚春婵 张翊翔 张劲峰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后整理是羊毛衫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相同后整理工艺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羊毛针织物缩绒率不同,导致成衣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研究间条羊毛针织物的缩绒尺寸,在不同温度、浴比、时间和pH值条件下进行缩绒工艺优化。结果表明:... 后整理是羊毛衫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相同后整理工艺条件下,不同颜色的羊毛针织物缩绒率不同,导致成衣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研究间条羊毛针织物的缩绒尺寸,在不同温度、浴比、时间和pH值条件下进行缩绒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水温38℃,处理时间40 min,浴比1∶25,pH值为8条件下,黑白间条羊毛针织物缩绒尺寸差异最小。在染黑色的坯纱中添加9%防缩毛条,或在白色纱线中加入14%精短毛条,采用优化工艺进行缩绒处理,可以有效使黑白间条羊毛针织物缩绒尺寸差异减小到0.0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衫 成衣 缩绒 间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纤维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媛媛 郑天琪 +1 位作者 吴斌 卓明鹏 《纺织导报》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发光纤维是基于荧光功能材料的新型功能化纤维,因具有柔性可编织、可植入和长距离信号传输等优势而在智能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不仅可用于纺织品的图案显示与警示,还可用于视觉传输和柔性传感显示器。文章概述了制备发光纤维... 发光纤维是基于荧光功能材料的新型功能化纤维,因具有柔性可编织、可植入和长距离信号传输等优势而在智能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不仅可用于纺织品的图案显示与警示,还可用于视觉传输和柔性传感显示器。文章概述了制备发光纤维的湿法纺丝、静电纺丝以及微流控纺丝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有机半导体和钙钛矿两种发光材料的荧光纤维的微纳结构和光学特性,及其在湿度传感、显示/警示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最后总结了发光纤维在有机分子材料和制备方法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纤维 纺丝化学 钙钛矿发光量子点 智能穿戴 柔性传感显示器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功能防护面料研发实践
5
作者 吴凌宇 曹轶男 +2 位作者 陈莹 江黎丽 柳东洲 《纺织导报》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文章选用涤/棉混纺织物为基布,结合织物防酸碱整理剂、交联剂、抗静电剂及涂层整理,制备出一种防酸碱、抗静电防护织物,并详细探讨了防酸碱整理工艺、涂层整理工艺以及抗静电整理工艺对织物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经过防... 文章选用涤/棉混纺织物为基布,结合织物防酸碱整理剂、交联剂、抗静电剂及涂层整理,制备出一种防酸碱、抗静电防护织物,并详细探讨了防酸碱整理工艺、涂层整理工艺以及抗静电整理工艺对织物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经过防酸碱处理后再进行双面涂层工艺,所开发的织物表现出优异的防酸碱、抗静电性能,达到3级防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织物 防护织物 防酸碱整理 抗静电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帮裁缝对传统平面结构服装适体性设计的影响实证
6
作者 王意涵 麻湘萍 王志成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适体性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代表性实物的结构测绘与复原研究,从服装结构角度梳理红帮裁剪技术中“刀功”“烫功”等西式工艺的本土化运用,考证其量裁、归拔等适体性结构技术的创新实践,揭示中华传统平面结构体系中立体造型与适体功能的隐性实现机制,以期为当下传统服饰结构设计与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帮裁缝 传统平面结构 适体性设计 量裁 归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
7
作者 徐冰 李艺畅 +1 位作者 张超 王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为检测古代皮革文物,制备了一种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通过设计制备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采用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对抗体进行标记,利用免疫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检测山羊皮革胶原蛋白;优化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pH和最佳抗体... 为检测古代皮革文物,制备了一种山羊皮革胶原蛋白快速检测试纸。通过设计制备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采用胶体金作为示踪物对抗体进行标记,利用免疫反应完成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检测山羊皮革胶原蛋白;优化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最适pH和最佳抗体标记量,利用不同浓度的山羊皮革胶原蛋白溶液分析了试纸的灵敏度,选用7种抗原分析了试纸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在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8、抗体标记量为48μg/mL时,所制备的快速检测试纸对山羊皮革胶原蛋白的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可达800 ng/mL,15 min内可获得检测结果,并且具有优异的特异性,能有效排除一些干扰蛋白的影响,精准鉴别山羊皮制文物。该研究可为古蛋白文物考古现场快速检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皮革文物 胶原蛋白多克隆抗体 胶体金 快速检测试纸 考古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基碳量子点的荧光防伪纱线研制
8
作者 周乾 张素菁 +5 位作者 雒智勇 韩园园 孙颉晴 赵海光 姜伟 聂凯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为解决纺织品防伪困难的问题,创新性的将碳量子点应用于纱线染色。选用Mn^(2+)掺杂碳量子点(Mn-C-dots)对锦纶纱线进行染色,通过TEM对碳量子点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效率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进行评估,探究碳量子... 为解决纺织品防伪困难的问题,创新性的将碳量子点应用于纱线染色。选用Mn^(2+)掺杂碳量子点(Mn-C-dots)对锦纶纱线进行染色,通过TEM对碳量子点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利用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效率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进行评估,探究碳量子点结构和荧光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碳量子点荧光染色锦纶纱线的工艺,并采取酸性染料、碳量子点荧光染色两步工艺套染,不仅获得了荧光变色效果,还大大提高了色彩多样性。最终,利用酸性染料拼色配色开发得到基本无色差的酸性染料染色工艺,扩大了碳量子点染色纱线制造防伪纺织品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锦纶染色 工艺优化 柔性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内衣面料的芦荟整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温润 唐雯萱 +1 位作者 宋宇洁 孙清逸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功能性及舒适性兼备的内衣面料开发一直是纺织服装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具备保湿、抗菌等优异功效的芦荟凝胶作为整理剂对棉针织内衣进行后整理,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面料芦荟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增重率的整理面料进行服用性能测试评价... 功能性及舒适性兼备的内衣面料开发一直是纺织服装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具备保湿、抗菌等优异功效的芦荟凝胶作为整理剂对棉针织内衣进行后整理,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面料芦荟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增重率的整理面料进行服用性能测试评价。研究表明:芦荟凝胶整理中的有效成分是芦荟蒽醌与芦荟多糖,在芦荟凝胶浓度为7%、60℃处理温度条件下整理30 min,可以达到最高面料增重率。经过芦荟凝胶整理后面料的亲水性普遍提高,透气性无较大差异,但其蓬松丰满度略微下降,面料表面较为光滑,滑糯度减小,接触冷感变强,而当芦荟凝胶浓度较低时,不会对面料的柔软性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针织内衣 亲水性 透气性 织物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蜡染图像鉴别模型研究
10
作者 唐文豪 罗维平 +2 位作者 杜焱铭 余中祈 张亚鹏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65-74,共10页
为了传承蜡染技艺和学术研究,提高蜡染图像归类的准确率,结合印度尼西亚蜡染图像建立了一种基于Inception V3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蜡染图像鉴别模型。为了解决数据集样本数目少的问题,采用风格迁移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扩充。对于Inceptio... 为了传承蜡染技艺和学术研究,提高蜡染图像归类的准确率,结合印度尼西亚蜡染图像建立了一种基于Inception V3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蜡染图像鉴别模型。为了解决数据集样本数目少的问题,采用风格迁移的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扩充。对于Inception V3网络,经扩充的数据集比未经扩充的数据集准确率提升了9.56%;在扩充数据集上训练模型,Inception V3的准确率为95.1%,VGG16为76.1%,ResNet50为91.07%,Inception V3模型各类别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均高于另外两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蜡染图像 风格迁移 图像鉴别 精确率 召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废弃口罩的绿色解决途径
11
作者 李玉瑶 郭奕菲 颜世峰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近年来流感频发影响,佩戴一次性口罩已形成群体意识,口罩更是成为大众去往公共场合的出行必备品。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因其难以被完全降解的属性,被分解成塑料微粒,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担,且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也... 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近年来流感频发影响,佩戴一次性口罩已形成群体意识,口罩更是成为大众去往公共场合的出行必备品。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因其难以被完全降解的属性,被分解成塑料微粒,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负担,且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也大大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通过阐述一次性口罩的材料组成,分析了废弃口罩引起的环境和疫情传播问题,重点探讨了一次性废弃口罩的绿色解决途径,聚焦口罩的回收再利用、可生物降解原料的使用以及可复用口罩的设计开发三大主要策略,以期对由废弃口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口罩 塑料微粒 材料组成 生态环境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象图形的莫尔纹动画在箱包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洁 朱敏 +2 位作者 吴婷 郭易非 马晨曲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1,119,共7页
莫尔纹动画是实现图形动态化视觉效果的技术手段。当前,抽象图形在莫尔纹动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具象图形在莫尔纹动画中的形式规律、技术路径研究及其在箱包设计领域的应用均较为少见。对具象图形在周期性点阵莫尔纹动画和周期性线栅... 莫尔纹动画是实现图形动态化视觉效果的技术手段。当前,抽象图形在莫尔纹动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具象图形在莫尔纹动画中的形式规律、技术路径研究及其在箱包设计领域的应用均较为少见。对具象图形在周期性点阵莫尔纹动画和周期性线栅莫尔纹动画进行实验对比,并结合单层视错、本体双层错位和视线位移三种莫尔纹动画技术手段特点,发现了影响具象图形莫尔纹动画形式呈现的不同规律、特征及技术路径的一些因素,最终选择合适的莫尔纹动画形式与技术应用于箱包设计中。实验结果显示,直线栅形式对具象图形的莫尔纹动画效果影响更显著,且具象图形的莫尔纹动画在面积较大、体块流畅的箱包产品设计中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包 设计 图形 莫尔纹 动画 动态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尼尔纱形态结构时序化调控机理及其纺制
13
作者 张丹妮 薛元 +2 位作者 金淑兰 柳群豪 罗军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针对传统雪尼尔纺纱对纱线的形态、结构及色彩调控的局限性,构建了一个六轴联控的多自由度雪尼尔纺纱系统,增设了饰纱输出罗拉,实现对雪尼尔纺纱机饰纱回转头、饰纱喂入装置、芯纱输出装置、隔距片升降装置、锭子、钢领板升降装置等成... 针对传统雪尼尔纺纱对纱线的形态、结构及色彩调控的局限性,构建了一个六轴联控的多自由度雪尼尔纺纱系统,增设了饰纱输出罗拉,实现对雪尼尔纺纱机饰纱回转头、饰纱喂入装置、芯纱输出装置、隔距片升降装置、锭子、钢领板升降装置等成纱部件独立驱动,并提出了雪尼尔纱结构参数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理;通过对线密度恒定或变化、饰纱长度恒定或变化、饰纱排列密度恒定或变化、捻度恒定或变化的雪尼尔纱进行时序化模型构建,设计了5大类具有不同结构参数时序化分布的雪尼尔纱;基于形态结构时序变化的雪尼尔纱模型,纺制了3种具有特殊外观形态和结构的雪尼尔纱。纺纱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六轴联控的雪尼尔纺纱系统运行良好,可实现柔性纺纱。研究结果可扩展雪尼尔纱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雪尼尔纱服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尼尔纱 纺纱系统 结构参数 时序化调控机理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和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纺织纤维定性分析
14
作者 庞国强 肖志权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0-32,共13页
为了实现对纺织纤维的无损伤的鉴别,提出了一种将格拉姆角场和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V1相结合的定性分析模型,称之为GAF_Mobile-V1。为了解决红外光谱法存在吸收波段重合的问题,采用格拉姆角场放大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提升红外光谱... 为了实现对纺织纤维的无损伤的鉴别,提出了一种将格拉姆角场和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V1相结合的定性分析模型,称之为GAF_Mobile-V1。为了解决红外光谱法存在吸收波段重合的问题,采用格拉姆角场放大原始数据的特征信息,提升红外光谱数据的特征表现能力。将得到的Gram特征图输入给Mobile-V1模型,实现定性分析,与1D-CNN和GAF_VGG19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合训练曲线和测试集准确率作对比:单组分定性分析,GAF_Mobile-V1的测试集准确率为94.6%,略低于GAF_VGG19的95.4%,远高于1D-CNN的40.2%;混合组分定性分析,GAF_Mobile-V1的测试集准确率为92.3%,GAF_VGG19为91.4%,1D-CNN为46.7%。采用特征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地反应模型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红外光谱 迁移学习 定性分析 轻量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智化传承的浙南昆曲服饰文创设计应用研究
15
作者 董晨妍 龚剑超 郑喆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在数智赋能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智能技术在服装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浙南传统昆曲服饰是构成整个戏曲艺术审美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美学规范的表达。数智技术将浙南昆曲服饰的艺术表现在视知觉的范畴下变得可感... 在数智赋能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智能技术在服装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浙南传统昆曲服饰是构成整个戏曲艺术审美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美学规范的表达。数智技术将浙南昆曲服饰的艺术表现在视知觉的范畴下变得可感知、易把握,为大众欣赏与同构昆曲服饰内在规律与美学特征提供多元性形式。数智化结合非遗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生活体验中孕育出新程式、新艺术,形成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一种“有积淀意味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昆曲服饰 数智化 非遗传承 服饰文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媛 舍梦婷 +4 位作者 白莹 黄骄阳 王罗新 王桦 熊思维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通过熔融纺丝-机械解离混合工艺,将云母片与自制液晶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制得云母/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纸,研究其微观形貌、透光性、吸水性、热收缩率、阻燃性,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与商业云母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商业云母纸,制得... 通过熔融纺丝-机械解离混合工艺,将云母片与自制液晶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制得云母/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纸,研究其微观形貌、透光性、吸水性、热收缩率、阻燃性,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与商业云母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商业云母纸,制得的云母/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纸更薄、表面缺陷更小、结合更为紧密,表现出高致密性、高均匀性等特点。同时,云母/聚芳酯纳米纤维复合纸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以及低吸水率,明火不燃,离火迅速自熄,在400℃以内2.5 h收缩率仅为9.75%,常温下吸水率仅为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聚芳酯纳米纤维 云母 高性能纤维复合纸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不同极性药物对粘胶织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维维 舒伟 顾文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1,共6页
为应用高效、绿色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制备性能优良的保健类粘胶织物,通过负载不同极性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制备粘胶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和分析经处理后... 为应用高效、绿色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制备性能优良的保健类粘胶织物,通过负载不同极性药物烟酰胺、白藜芦醇制备粘胶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热综合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和分析经处理后粘胶织物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变化。结果发现:2种药物在粘胶纤维表面的分布形态均为小颗粒,相较白藜芦醇,烟酰胺在纤维表面的分布量更多;2种药物的负载均使得纤维分子链间氢键强度有一定下降,但并未改变其化学结构;极性更强的白藜芦醇对纤维结晶区的影响更加显著,负载2种药物后,粘胶纤维结晶度从41.37%分别下降至29.28%、23.37%;2种药物的负载使得粘胶纤维热降解性能均有轻微下降;药物的负载并未改变粘胶织物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流体 烟酰胺 白藜芦醇 粘胶织物 结晶度 热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好帅 郑兆临 +3 位作者 刘雁雁 王宏阳 罗丽娟 郑振荣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植酸(CS/PA)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白度及... 为赋予涤纶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采用生物质植酸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层层自组装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壳聚糖/植酸(CS/PA)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涂层整理,并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貌、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燃烧性能、白度及其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均匀沉积了CS/PA涂层,极限氧指数由21.0%升高至28.3%,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在垂直燃烧测试中织物能够自熄且无熔滴,损毁长度由16.0 cm降低为7.6 cm;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得到改善,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52.0%,总热释放量下降33.3%;CS/PA涂层主要通过膨胀型阻燃机制提高涤纶织物的阻燃性能;整理后涤纶织物白度下降了2.5%,为利用环保和无有机溶剂方法制备全生物基阻燃抗熔滴涤纶织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生物基 阻燃 植酸 壳聚糖 层层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纺织品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沛闻 刘茜 孙晗晗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190,共8页
光致变色纺织品因迅速的光响应性和反应可逆性等特质,在时尚和智能纺织品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概述光致变色材料的变色原理和分类,探讨光致变色纺织品制备方法(直接接枝、染色及印花、纺丝、层层自组装、微胶囊法)的最新进展,并总结各种... 光致变色纺织品因迅速的光响应性和反应可逆性等特质,在时尚和智能纺织品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概述光致变色材料的变色原理和分类,探讨光致变色纺织品制备方法(直接接枝、染色及印花、纺丝、层层自组装、微胶囊法)的最新进展,并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直接接枝法可精确控制材料用量,但部分方法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染色及印花法简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染料易褪色且可能污染环境;纺丝法将光致变色物质纺入纤维,但制备过程复杂;层层自组装法可精确控制材料结构,提高稳定性,但制备周期长且繁琐;微胶囊法可有效隔离材料,提高稳定性,具有量产潜力,可用于开发智能纺织品。最后,简要介绍光致变色纺织品在光信息储存和太阳紫外线检测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智能纺织品 变色原理 制备方法 微胶囊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增深硅油乳液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林华 樊武厚 +4 位作者 蒋旎 王斌 马逸平 梁娟 胡家啓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5,共5页
针对当前增深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撕裂强力显著降低的问题,合成了增深硅油乳液,并研究了其乳液稳定性、增深整理工艺条件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增深硅油乳液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较优的应用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0~60g/L、焙... 针对当前增深硅油乳液稳定性不佳、整理织物撕裂强力显著降低的问题,合成了增深硅油乳液,并研究了其乳液稳定性、增深整理工艺条件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该增深硅油乳液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较优的应用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30~60g/L、焙烘温度140~180℃、焙烘时间为60~100s。其在黑色涤纶织物上增深率最高(88.50%)、撕裂强力几乎无损失,且具有优异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和手感,市场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深硅油 乳液稳定性 增深率 撕裂强力 柔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