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水城出土绘画中西夏毛纺织品研考
1
作者 许岩桂 张子贵 许莉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6期58-63,共6页
西夏是路上丝路的重要节点,是当时西北地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一个缩影,其艺术形式表现为“东西兼顾”。但由于历史原因,西夏的考古发掘中鲜有实物出土,目前研究仍处于文献整理等奠基性阶段。文章以历史文献、黑水城出土西夏绘画以及考古... 西夏是路上丝路的重要节点,是当时西北地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一个缩影,其艺术形式表现为“东西兼顾”。但由于历史原因,西夏的考古发掘中鲜有实物出土,目前研究仍处于文献整理等奠基性阶段。文章以历史文献、黑水城出土西夏绘画以及考古为依据,溯源了西夏毛纺织品的族属性、礼仪性和实用性,继而结合同时期西北其他游牧民族,如新疆毛纺织品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征,分析了西夏古代毛纺织品中毡、褐、毯的审美文化和工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展现了西夏风俗的民族性、社会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纺织品 黑水城 考古发掘 西夏 研考 文献整理 游牧民族 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臭纤维的加工动向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辅庭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7-11,共5页
综述了电子射线接枝聚合技术的消臭加工、消臭加工纤维的产品、消臭剂、消臭加工纤维和消臭加工纤维制品的标志制度,从而看到消臭纤维的加工动向。
关键词 接枝聚合 消臭加工 消臭剂 消臭加工纤维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rc/Mentat进行纺织品热传递分析
3
作者 刘超颖 孙玉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6-288,302,共4页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Mentat对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热量以单纯传导方式以及传导、对流同时发生时,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对热量传递过程中织物截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对单纯传导...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Mentat对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模拟了热量以单纯传导方式以及传导、对流同时发生时,热量通过纺织品的传递过程。对热量传递过程中织物截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并对单纯传导和传导与对流同时发生时织物温度分布及热传递过程中热流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2种传热机理对热量传递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热传递 热传导 对流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用气凝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宫学斌 刘元军 赵晓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为了进一步强化气凝胶材料热防护性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且确定未来热防护用气凝胶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气凝胶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能以及隔热机制。其次对气凝胶材料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将用于热防护的气凝胶根... 为了进一步强化气凝胶材料热防护性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且确定未来热防护用气凝胶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气凝胶的定义、结构特点、性能以及隔热机制。其次对气凝胶材料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将用于热防护的气凝胶根据原材料进行分类,并分别对各类气凝胶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二氧化硅气凝胶研究时间最长且成果已经较为成熟,其他各类气凝胶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以针对各类气凝胶材料所具备的独特的优缺点展开研究,以满足各方面的特种需求。最后提出了气凝胶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集中在提高耐温上限,消除高温后材料的粉尘问题,改善其力学性能,满足隔热承重一体化防护的需求,提高作为防护服隔热材料时的防水透湿性,创新制作工艺降低成本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气凝胶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巴克隆LS活性染料用于Tencel纤维的染色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燕 戚军芳 祝艳敏 《染整技术》 CAS 2001年第2期30-30,32,共2页
通过试验结果说明汽巴克隆 L S活性染料用于 Tencel纤维的染色 ,其染色效果好 ,得色浓艳 ,牢度高 。
关键词 TENCEL纤维 染色 活性染料 染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湿舒适性是织物的重要特性。文中通过分析织物的湿传递机理,推荐了在人体着装微汗状态下织物湿舒适性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并建议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织物的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湿传递机理 织物湿舒适性 测试方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氨纶长丝的热学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海春 叶韫珊 +1 位作者 邢铁玲 陈斌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氨纶以其优异的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领域,尤其是与棉、涤纶等纤维混纺。但在与其他纤维混纺时,需考虑染料的筛选及选择合适的加工条件。文章研究熔纺氨纶和干纺氨纶长丝的基本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热重分析(TG)测试熔纺氨纶在... 氨纶以其优异的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领域,尤其是与棉、涤纶等纤维混纺。但在与其他纤维混纺时,需考虑染料的筛选及选择合适的加工条件。文章研究熔纺氨纶和干纺氨纶长丝的基本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热重分析(TG)测试熔纺氨纶在经不同热处理后的质量保留率和分解速率变化。在确定干热定型的处理工艺后,模拟染整工艺(前处理、前热定型、染色工艺),测试处理后熔纺氨纶长丝的断裂强力和定伸长弹性回复率,考察染整加工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模拟染整工艺处理后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认为在和涤纶做包芯、混纺时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弹性损失不明显,能为涤纶和熔纺氨纶包芯纱或混纺产品的染色和后续加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纺 氨纶 热性能 断裂强力 弹性回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手感发硬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严立新 《江苏纺织》 2010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指出了某些类型活性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会与部分海藻酸钠衍生物或其他糊料成份发生键合反应并导致印花粘胶织物手感发硬的现象,分析了影响粘胶织物印花布手感的因素,总结了用活性染料与糊料搭配对粘胶织物印花的方法。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粘胶印花 手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抗折皱恢复测试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清 来侃 《纺织标准与质量》 1999年第5期30-32,共3页
织物抗折皱弹性恢复的测试方法种类很多,当前应用较多的是折压法和拧绞法。通过实验研究后认为,虽然折压法中的15s的恢复角与30min的恢复角之间密切相关,但15s的恢复角的数据离散较大,不宜用短时间测试结果代替长时间测... 织物抗折皱弹性恢复的测试方法种类很多,当前应用较多的是折压法和拧绞法。通过实验研究后认为,虽然折压法中的15s的恢复角与30min的恢复角之间密切相关,但15s的恢复角的数据离散较大,不宜用短时间测试结果代替长时间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抗折皱恢复性 测试方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液氨提高水解纤维素纤维纺织材料的质量
10
作者 O.A.becokypoba 王建荣 《天津纺织科技》 1997年第4期57-60,共4页
众所周知,人造纤维素纤维,首先是粘胶纤维比合成纤维更具优点,这种纤维实际上是无限的原料资源,用它能够获得良好卫生性能的制品。 工业已经掌握了新型粘胶纤维——波利诺西克富纤和西勃纶纤维的生产。这些纤维在某些物理机械指标(例如... 众所周知,人造纤维素纤维,首先是粘胶纤维比合成纤维更具优点,这种纤维实际上是无限的原料资源,用它能够获得良好卫生性能的制品。 工业已经掌握了新型粘胶纤维——波利诺西克富纤和西勃纶纤维的生产。这些纤维在某些物理机械指标(例如干燥状态下的断裂负荷)方面不仅超过了普通粘胶纤维,而且超过了棉纤维。但是提高水解纤维素纤维的质量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 水解纤维素 纤维纺织材料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拉缸染色效果的平缸染色法
11
作者 俞静梅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1,共2页
真丝厚重类织物采用拉缸或绳状机染色,能获得自然、无规则的纵向拉绉及轻砂洗效果。为缓解以上两种设备负担过重的现象,推荐采用平缸染色,再用拉缸保色拉绉工艺,完全可达到拉缸染色的效果。文中介绍了具体工艺条件。
关键词 桑蚕丝 厚重织物 染色 平缸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薄壳理论建立的织物悬垂的物理模型
12
作者 潘志娟 《国外丝绸》 1997年第3期6-9,共4页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有数位学者尝试了用计算机为织物及其它柔性材料建立模型,尽管还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最近人们对织物模型化中所包含的问题有了良好的理解。织物与其它薄板材料不同,它在小负荷下会发生大变形。计算机对大多数平板...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有数位学者尝试了用计算机为织物及其它柔性材料建立模型,尽管还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最近人们对织物模型化中所包含的问题有了良好的理解。织物与其它薄板材料不同,它在小负荷下会发生大变形。计算机对大多数平板材料的模拟通常只局限于材料弯曲性能的研究,但对于织物的模拟必须考虑其达到平衡时所呈现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悬垂 物理模型 柔性薄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