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0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空金增敏的免疫层析技术用于化妆品中非法添加雌激素的检测研究
1
作者 刘晓瑜 何星月 +3 位作者 沈倩 沈雁 沈于兰 陈国清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1,共8页
该文基于中空金增敏的免疫层析技术,将中空金纳米粒应用于化妆品中非法添加雌激素的检测研究,构建了一种检测化妆品中雌二醇的中空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优化了金标抗体标记pH值、标记抗体量、金标抗体添加量及金标垫处理液等条件。结果显... 该文基于中空金增敏的免疫层析技术,将中空金纳米粒应用于化妆品中非法添加雌激素的检测研究,构建了一种检测化妆品中雌二醇的中空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优化了金标抗体标记pH值、标记抗体量、金标抗体添加量及金标垫处理液等条件。结果显示: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中空金免疫层析法对雌二醇的检出限为10 ng/mL,线性范围为0.01~10 ng/mL。该方法的检测特异性良好,面膜液中雌二醇的加标回收率为89.0%~107%。该试纸条具有比胶体金显色法更低的检出限和较好的特异性,且检测速度快,适用于化妆品中雌二醇非法添加的现场大规模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金 免疫层析技术 化妆品 非法添加 激素检测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用于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安丽 张静 +1 位作者 黄子沣 严小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方法。样品以饱和氯化钠作为分散剂(蜡质类样品以四氢呋喃分散),经乙腈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方法。样品以饱和氯化钠作为分散剂(蜡质类样品以四氢呋喃分散),经乙腈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18)柱(150 mm×3.0 mm,2.7μm)分离,以5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Targeted MS/MS模式采集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质谱信息,构建筛查数据库进行快速筛查,确证后的目标物通过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前列腺素类似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3~17.6μg/g,定量下限为1.1~58.8μg/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水剂、膏霜、乳类、粉类、凝胶5类化妆品基质的回收率为70.1%~134%,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7.5%。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好,可用于化妆品中前列腺素类似物的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为化妆品风险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快速筛查 化妆品 前列腺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红参膏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外美白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盼盼 崔承弼 +1 位作者 姜欣 齐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66,共8页
[目的]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作工艺,提高其美白效果。[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备工艺条件,并检测其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结果]复合红参膏... [目的]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作工艺,提高其美白效果。[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红参膏的制备工艺条件,并检测其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能、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对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结果]复合红参膏的制作条件为料液比1∶6(g/mL),乳酸菌接种量1%,37℃发酵2 d。复合红参膏中总皂苷、总黄酮、多糖含量分别为15.5,8.2,331.5 mg/g;复合红参膏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PTIO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561.5,423.1,512.1μg/mL,复合红参膏抑制酪氨酸酶、抑制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内黑色素的IC50分别为721.2,497.2μg/mL。[结论]红参膏的最佳制作工艺为1∶6(g/mL)料液比,接种1%乳酸菌,37℃下发酵2 d,该条件下制备的红参膏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彩妆类化妆品中化学防晒剂的使用现状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良雨 李启艳 +3 位作者 林钰镓 冉金凤 刘春霖 王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I0009-I0013,共5页
目的了解化学防晒剂在BB霜、CC霜、粉底液等宣称具有隔离效果的普通彩妆类化妆品中的添加使用情况及标签标识的真实性,找出此类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点。方法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新增的防晒剂检测方法,对全国范围内随机... 目的了解化学防晒剂在BB霜、CC霜、粉底液等宣称具有隔离效果的普通彩妆类化妆品中的添加使用情况及标签标识的真实性,找出此类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点。方法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新增的防晒剂检测方法,对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008批BB霜、CC霜、粉底液等宣称具有隔离效果的普通彩妆类化妆品中22种化学防晒剂进行检测,并将检验结果与产品标签标识进行比对,统计分析防晒剂的使用频率、种类、添加量及实测值与配方的相符情况。结果1008批普通彩妆类化妆品中共检出8种防晒剂,其中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使用频率最高,达15.4%;近两成产品添加了1种或2~3种化学防晒剂;检出量值均在标准规定限值范围内;18批样品检出标签未标识的防晒剂,占比1.79%,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结论部分彩妆类化妆品中存在防晒剂与标签标识不符的安全隐患,建议监管部门持续关注此类产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加强对企业正确使用标签标识的宣传和管理力度,保证消费者的用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彩妆类化妆品 化学防晒剂 标签标识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中氧化铈纳米颗粒检测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莉 李硕 +2 位作者 李庆武 樊昌俊 王海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4-1951,共8页
初步建立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测定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方法。以0.1%Triton X-100为萃取剂超声辅助提取化妆品中的纳米氧化铈颗粒,在脉冲信号模式下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 初步建立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测定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方法。以0.1%Triton X-100为萃取剂超声辅助提取化妆品中的纳米氧化铈颗粒,在脉冲信号模式下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颗粒粒径大小及分布。探讨了spICP-MS用于检测化妆品中纳米颗粒时,不同计算方法对颗粒粒径检出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粒径检出限不仅受到待测同位素背景信号的影响,也与化妆品基质相关。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时,粒径检出限及被识别为颗粒的个数均受到显著影响,直接关系到化妆品产品的合规性判定及安全性评价。阈值的准确选择是影响spICP-MS用于化妆品中纳米级颗粒存在与否判定的重要因素,应在现有化妆品基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样品性质进行进一步评估。该方法可用于防晒类化妆品中纳米氧化铈颗粒的快速筛查,并可对其粒径大小及分布进行同时测定和表征,为含纳米颗粒化妆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考察提供了可供探讨的空间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纳米氧化铈(CeO_(2)-NP) 背景阈值 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珍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9期162-164,共3页
利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提取植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将其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的开发与生产中,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植物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食品 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人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7
作者 王莎 黄虎 +10 位作者 刁庆春 陶侃 吕静 江阳 郭莉莉 秦紫嫣 葛梦茹 李佳佳 李玲 敖瑜灿 杨宇阁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7-76,共10页
目的评价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人群中的功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使用前后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对31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面部外用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每日2次,连续使用4周。在使用前及使用第7、14、28天分别对受试... 目的评价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人群中的功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使用前后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对31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面部外用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每日2次,连续使用4周。在使用前及使用第7、14、28天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进行生理功能测试、VISIA-CR拍照及乳酸刺痛试验;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皮肤表面微生态分析;同时进行医生评估和受试者自评。结果使用第7、14、28天:医生评估红斑评分显著低于使用前基线评分(P<0.05),受试者自评瘙痒、刺痛、灼热、紧绷、潮红、敏感度评分亦较基线评分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受试者皮肤红色区a值均下降,显著低于基线值(t值分别为3.09、2.86、2.55,P值分别为0.004、0.008、0.016);皮肤红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基线值(均P<0.05)。第7和28天,受试者皮肤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线值(均P<0.05);TEWL值与基线值相比有下降趋势,第14天时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使用试验产品后不同时间点皮肤弹性参数R2、R5及紧致度参数F4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后第14、28天,受试者乳酸刺痛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评分(Z值分别为-4.12、-5.01,均P<0.001)。微生物物种组成α多样性指标Chao1、ACE指数在第14天时显著高于基线值(χ^(2)值分别为-4.03、-4.13,均P<0.001);β多样性分析显示,4个测试时间点样本未能各自聚集成簇,组成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对敏感性皮肤人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缓解皮肤瘙痒、刺痛、灼热、紧绷、潮红等症状,降低乳酸刺痛试验评分;增加面部皮肤微生物群组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青蒿挥发油 护肤品 安全性 功效性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场景设计的化妆品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8
作者 唐淑贞 张翔 +1 位作者 殷洁 刘绚艳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194-196,200,共4页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化妆品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实践,提出了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场景建设举措、应用场景设计和共享机制建设,旨在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专业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及其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洋 黄丹 +4 位作者 杨安全 谢敏 李剑 熊燃华 黄超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安全、环保化妆品需求的增长,植物提取物因其富含生物活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也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热点。生物发酵技术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植物提取物转化为具有更高附加值和功效的化合物...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安全、环保化妆品需求的增长,植物提取物因其富含生物活性成分而备受关注,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也成为化妆品行业的热点。生物发酵技术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植物提取物转化为具有更高附加值和功效的化合物,为化妆品行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笔者主要综述了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介绍了生物发酵常用的菌种,重点阐述了生物发酵产物在化妆品中的功效性及其作用机制,包括抑菌、抗光老化以及美白功效,分析了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产物在化妆品中的优势及其在化妆品市场的应用潜力。总而言之,植物提取物生物发酵为化妆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意义。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更注重发酵过程的精细化、发酵产物结构的优化以及功效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化妆品行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生物发酵 化妆品原料 发酵产物 抗光老化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径 姜燕飞 赵春月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在简要概述白藜芦醇理化特性和来源的基础上,从抗皮肤光老化、抗皮肤氧化、抗皮肤色素沉着和抗皮肤皱纹4个方面,对白藜芦醇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功效及其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抗皮肤衰老功效... 在简要概述白藜芦醇理化特性和来源的基础上,从抗皮肤光老化、抗皮肤氧化、抗皮肤色素沉着和抗皮肤皱纹4个方面,对白藜芦醇在延缓皮肤衰老方面的作用功效及其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抗皮肤衰老功效,并已在众多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在化妆品领域,白藜芦醇不仅以其保湿、紧致皮肤、美白及抗皱等多重抗衰老特性广泛应用于面霜、乳液及精华等多种产品剂型中,而且通过纳米脂质体系统对其进行包埋和递送,可以有效改善它的透皮渗透能力,进而提升其整体的护肤效果;然而,白藜芦醇仍存在稳定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和高剂量口服具有一定毒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化妆品中的更广泛应用。因此,未来还需对白藜芦醇进行全面科学的剂量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同时也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效果并推动其应用,从而为白藜芦醇作为化妆品和美容类产品中具有抗皮肤衰老的功能活性成分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延缓皮肤衰老 抗皮肤光老化 抗皮肤氧化 抗皮肤色素沉着 抗皮肤皱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留兰香纯露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春静 李璇 +2 位作者 王莹 张元成 楚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以不同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留兰香纯露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O_(2)^(-)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 以不同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留兰香纯露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O_(2)^(-)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留兰香纯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范围内,体积分数越高,抗氧化性越好。与未发酵的纯露相比,留兰香纯露经不同乳酸菌发酵后在抗氧化方面更具优势。经发酵的留兰香纯露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明显高于留兰香纯露及乳酸菌发酵液,尤其是·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对比不同体积分数纯露经不同乳酸菌发酵后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留兰香纯露体积分数为60%时,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均较高。综上所述,经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留兰香纯露均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以60%时抗氧化力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兰香纯露 乳酸菌 发酵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包合物对中波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黄菁霞 沈伟花 +4 位作者 陈嘉志 黎永良 王珊珊 罗小敏 杜志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65-172,共8页
目的 以环糊精(cyclodextrin,CD)为载体制备光甘草定(glabridin,GL)包合物,探讨光甘草定环糊精包合物(GL/CD)对中波紫外线(middlewave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GL/CD,进行包封率和透射电... 目的 以环糊精(cyclodextrin,CD)为载体制备光甘草定(glabridin,GL)包合物,探讨光甘草定环糊精包合物(GL/CD)对中波紫外线(middlewave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B)诱导的小鼠皮肤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GL/CD,进行包封率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表征分析,通过UVB照射小鼠皮肤光损伤模型,在小鼠背部皮肤涂抹不同浓度的GL及GL/CD,通过测试经皮水分散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皮肤组织生化指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对光损伤后皮肤屏障保护的效果。结果 GL/CD的包封率为84.21%±1.36%,平均粒径为(533.1±42.8)nm,Zeta电位为(-30.24±1.54)m V,表明包合物在水体系中分散为纳米颗粒且稳定性良好。TEM结果显示GL/CD分散在水体系后主要呈现为球形胶束状态。小鼠皮肤黑色素染色结果显示GL/CD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效果优于GL。TEWL测试结果显示GL/CD显著降低小鼠经皮失水率,且效果比GL好。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GL经CD包合之后能显著增强其抗炎作用,降低UVB照射引起的表皮增厚和炎症浸润。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GL经CD包合之后能显著提升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生物合成,降低活性氧及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体内的表达水平。结论 GL经过CD的包合,有效提升了其在UVB诱导的皮肤损伤方面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包合 光甘草定 中波紫外线 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用于化妆品中18种非甾体抗炎药筛查和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佳颖 李杨杰 +2 位作者 方继辉 肖树雄 徐新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8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方法。样品采用60%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以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0.1%甲酸...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 MS)快速筛查和测定化妆品中18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方法。样品采用60%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以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ESI正离子扫描模式下,采用Target MS/MS模式采集化合物的质谱信息构建筛查数据库,以保留时间、一级母离子精确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和二级子离子谱库匹配进行快速筛查,以基质匹配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8种化合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01~0.050μg/g,定量下限为0.004~0.150μg/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膏霜及水剂两种化妆品基质的平均回收率为70.7%~11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0%~7.5%,日间RSD(n=3)为3.0%~1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高效、准确度好、分析速度快,筛查结果准确,可用于化妆品中非甾体抗炎药的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为化妆品风险识别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非甾体抗炎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多糖的提取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4
作者 袁铭潞 王熙贤 +3 位作者 赵海宁 宋子欣 王昌涛 李萌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42-246,共5页
绿藻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成分是绿藻多糖。国内外关于绿藻多糖的研究多见于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在化妆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概述了绿藻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绿藻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成分是绿藻多糖。国内外关于绿藻多糖的研究多见于食品、医药、农业等方面,在化妆品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概述了绿藻多糖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浸提法,酸、碱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等,并对保湿、抗氧化、美白和抗菌功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以绿藻多糖为原料开发新型化妆品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多糖 提取工艺 化妆品功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发剂染色色牢度的研究
15
作者 李扬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植物染发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追捧的一种染发方式,具有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可以调整染发色度和亮度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植物染发剂染发。文章介绍了从颜色效果、染色牢度以及水质影响3个方面对海娜、靛蓝、木棉花、核桃... 植物染发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追捧的一种染发方式,具有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可以调整染发色度和亮度等特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植物染发剂染发。文章介绍了从颜色效果、染色牢度以及水质影响3个方面对海娜、靛蓝、木棉花、核桃叶4种植物染发剂进行的对比实验,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植物染发剂随机分配给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设置不同的染发剂浓度和染发时间,以探究它们对染发效果和色牢度的影响。实验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并使用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得出,染发剂的染发效果和色牢度是一对矛盾体,选择染发剂时需考虑染发效果和色牢度之间的平衡,同时,水质也对染发效果和色牢度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发剂 色牢度 染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牡丹雄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研究
16
作者 李进 代嫚婷 +3 位作者 牟亚萍 杜春 王娟 王振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6-197,共12页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蕊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估其护肤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滇牡丹雄蕊的总酚和总黄酮提取率及其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最强。整体而言,滇牡丹雄蕊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随其发育阶段动态累积和增强,以盛开期的最佳,且滇牡丹中红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要优于黄色雄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从滇牡丹雄蕊提取物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芍药苷、山奈酚、芦丁、槲皮素、儿茶素为滇牡丹雄蕊的主要酚类物质。该文可为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在抗氧化、抗皱美白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雄蕊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彩妆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状况质量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紫娟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1期76-79,86,共5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化妆品受欢迎程度和普及率日益增加,其品牌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儿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的抽样方法,在景德镇市连锁超市及线上阿里巴巴平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化妆品受欢迎程度和普及率日益增加,其品牌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儿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的抽样方法,在景德镇市连锁超市及线上阿里巴巴平台购置了56批次儿童彩妆类产品,并检测分析产品中重金属、微生物、甲醇、甲醛、苯甲酸、二噁烷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旨在摸查景德镇市及网络销售儿童彩妆类产品的质量状况,剖析问题儿童彩妆类产品的危害。儿童彩妆类产品微生物不合格率为1.78%,甲醛不合格率为26.78%;其中,眼线液为主要的甲醛超标化妆品,检出率高达93.3%,重金属、甲醇和二噁烷均低于《化妆品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彩妆产品 安全 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基凝胶面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雯婷 谢素雅 +5 位作者 吕爽 刘振彬 胡梁斌 姚丽珊 莫海珍 李红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以香菇多糖、凝胶基质为原料,制备了食用菌补水面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面膜较优配方,并研究其感官、质构、LF-NMR、流变、抗氧化和皮肤水分测试.结果表明:筛选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最佳凝胶基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香菇复合多糖... 以香菇多糖、凝胶基质为原料,制备了食用菌补水面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面膜较优配方,并研究其感官、质构、LF-NMR、流变、抗氧化和皮肤水分测试.结果表明:筛选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最佳凝胶基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香菇复合多糖凝胶面膜的最优配方包括:CMC-Na 3.3 g,香菇多糖1 g,甘油4 mL,山梨醇2 g,山梨酸钾1 g, VC 1 g,去离子水100 mL.香菇多糖凝胶面膜的弹性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粘聚性以及凝胶强度高于对照组,其凝胶强度为18.142 g;香菇多糖凝胶面膜与对照面膜中均含有自由水;流变分析表明香菇多糖面膜凝胶的粘性模量高于对照组;香菇多糖面膜凝胶的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并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着面膜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最佳浓度为5 mg/mL;保湿率高于芦荟胶面膜,但略低于睡眠面膜,在2 h时保湿率最佳值是99.46%;面部皮肤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香菇多糖面膜凝胶对不同的人都有显著的保湿效果,试用者的面部皮肤水分含量从28.314%提高至33.472%.香菇多糖凝胶面膜的开发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香菇多糖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凝胶面膜 羧甲基纤维素钠 保湿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能力验证方法与结果
19
作者 胡阳 钟国庆 +1 位作者 魏金梅 吴应帅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5期257-261,共5页
为了提高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能力,增强实验室间竞争能力,本实验室连续两年参加中检院NIFDC-PT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能力验证。按照作业指导书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进行前期... 为了提高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能力,增强实验室间竞争能力,本实验室连续两年参加中检院NIFDC-PT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能力验证。按照作业指导书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要求进行前期增菌及生化实验,采用Microfiex LT/SH Smart微生物质谱鉴定仪及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出的可疑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两次能力验证结果均检出目标菌,与中检院指定值一致,结果满意。本文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探讨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能力验证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微生物质谱仪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寡糖的护肤功效研究
20
作者 陈鑫 杨素珍 +3 位作者 韩婷婷 李庆 韩枫 王晓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236-243,共8页
目的验证透明质酸寡糖在保湿、舒缓、修护、抑制炎症及抗氧化方面的护肤功效。方法通过乳猪皮透皮吸收实验检测透明质酸寡糖透皮吸收能力;通过斑马鱼实验验证透明质酸寡糖的保湿和舒缓功效;构建3D表皮皮肤模型检测透明质酸寡糖的修护作... 目的验证透明质酸寡糖在保湿、舒缓、修护、抑制炎症及抗氧化方面的护肤功效。方法通过乳猪皮透皮吸收实验检测透明质酸寡糖透皮吸收能力;通过斑马鱼实验验证透明质酸寡糖的保湿和舒缓功效;构建3D表皮皮肤模型检测透明质酸寡糖的修护作用;利用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实验证明透明质酸寡糖在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方面的作用;以及通过1,1-二苯基-2-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实验揭示透明质酸寡糖的抗氧化功效。结果透明质酸寡糖皮下透过率高达54%;斑马鱼尾部面积明显增加并且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丝聚蛋白(FLG)、闭合蛋白1(Claudin-1)、透明质酸的受体(CD44)、神经酰胺浓度均有提升;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2表达量下降;自由基清除率高达85.55%。结论透明质酸寡糖在保湿修护、舒缓抗炎以及抗氧化方面功效显著,为化妆品原料开发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寡糖 保湿修护 舒缓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