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
1
作者 许晓欣 杨国龙 +2 位作者 孟鹏程 杨瑞楠 刘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改善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乙醇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乙醇解反应过程中... 为改善大豆磷脂的功能特性,扩大其应用范围,采用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制备溶血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乙醇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大豆磷脂乙醇解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的含量不断降低,磷脂酸(PA)、磷脂酰肌醇(PI)、鞘磷脂(SM)、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APE)、心磷脂(CL)、磷脂酰甘油(PG)含量变化较小,主要生成2-溶血磷脂酰胆碱(2-LPC);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乙醇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0 g/mL、反应温度20℃、加酶量15%(以大豆磷脂质量计)、加水量2%(以大豆磷脂质量计)、反应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溶血磷脂含量为67.80%,且溶血磷脂主要以2-LPC为主,含量为48.45%,还含有少量的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等,在乙醇解产物~(13)C-NMR图谱中,脂肪酸乙酯有强而尖锐的信号,脂肪酸的信号极弱,证明Lipozyme TLIM催化大豆磷脂醇解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乙醇解反应。综上,利用脂肪酶乙醇解大豆磷脂制备溶血磷脂为大豆磷脂的改性拓宽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溶血磷脂 脂肪酶 乙醇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型DHA制备、检测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广琦 贾敏 +2 位作者 宗爱珍 徐同成 苗颖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5,100,共6页
磷脂型DHA因具有较高的DHA吸收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磷脂型DHA在功能性脂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从磷脂型DHA的酶法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酶法制备磷脂型DHA具有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分为酶... 磷脂型DHA因具有较高的DHA吸收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旨在为磷脂型DHA在功能性脂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从磷脂型DHA的酶法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酶法制备磷脂型DHA具有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主要分为酶催化酸解法、酶催化酯交换法和酶催化酯化法等。磷脂型DHA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核磁共振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磷脂型DHA具有抗癌、改善脂质代谢、抗炎和增强神经营养活性等功能特性。磷脂型DHA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检测方法的改进对于其在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型DHA 制备 检测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在蛋白质乳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雪阳 邹依彤 +4 位作者 涂向辉 祁冰洁 刘新 杨庆余 王丽娟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蛋白质作为天然乳化剂对环境变化敏感,磷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降低蛋白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旨在为利用蛋白质、磷脂的优势共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拓宽乳液工业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不同蛋白与不同磷脂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磷脂相互... 蛋白质作为天然乳化剂对环境变化敏感,磷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降低蛋白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旨在为利用蛋白质、磷脂的优势共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拓宽乳液工业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不同蛋白与不同磷脂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磷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的应用。磷脂与蛋白质之间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使蛋白质乳液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蛋白质与磷脂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有磷脂与蛋白的比例、pH、温度、盐浓度和制备乳液所使用的物理手段(如高压、超声)。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可用于递送生物活性物质、制备低脂食品和人工乳。蛋白质-磷脂复合乳液能够应用于对稳定性要求高的食品中,为食品工业开发绿色稳定的乳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蛋白质 磷脂 乳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磷脂的制备与组分分析
4
作者 刘秀继 何艳艳 +4 位作者 张国龙 陈晖 张彦 廖蓓 戴慧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5,共8页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 酵母磷脂是从酵母中提取的磷脂类混合物,是全新的磷脂来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以酿酒酵母CCTCC M2016418为原料,通过对提取溶剂筛选,不同料液比和混合溶剂萃取优化,建立了酵母磷脂提取和制备工艺,并与大豆磷脂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采用料液比为1∶10(g∶mL),乙醇与石油醚依次萃取的方法,最高酵母磷提取率为31.09%。组分分析表明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酵母磷脂的2.19倍和13.67倍,酵母磷脂中磷脂酰乙醇胺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是大豆磷脂的1.45倍和1.27倍,预示2种磷脂不同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磷脂 提取 组分分析 脂肪酸 大豆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功能性质及其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殷涌光 陈玉江 +3 位作者 刘瑜 林松毅 宫新统 刘静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介绍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分别从分离方法、改性方法和稳定性3个方面归纳其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国内外的生产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展望了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卵磷脂 功能性质 研究进展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大豆卵磷脂制备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卫 邵友元 黄光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共3页
对从大豆油脚制备高纯度卵磷脂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吸附剂、微滤膜去色、除杂 ,用金属盐沉淀剂除去脑磷脂的新工艺 ,从而使产品中卵磷脂含量达到 85%以上。同时 ,着重研究了丙酮脱油时pH值对磷脂回收率的影响 ,使磷脂损失率降到最... 对从大豆油脚制备高纯度卵磷脂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吸附剂、微滤膜去色、除杂 ,用金属盐沉淀剂除去脑磷脂的新工艺 ,从而使产品中卵磷脂含量达到 85%以上。同时 ,着重研究了丙酮脱油时pH值对磷脂回收率的影响 ,使磷脂损失率降到最低水平。并确定了丙酮脱油制取粉末磷脂时的最低丙酮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纯化 PH值 吸附剂 金属盐沉淀剂 大豆油脚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超 杨日福 +2 位作者 傅雪峰 丘泰球 范晓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71,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参数,借助由微分质量衡算和Fick第一定律推导出的模型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萃取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有无超声强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SCE... 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参数,借助由微分质量衡算和Fick第一定律推导出的模型方程,建立了相应的萃取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有无超声强化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超声对超临界CO2萃取(SCE)的强化效果,运用GC-MS分析和GC定量分析对比了复方丁香肉桂挥发油合提与分提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即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4.0 h,CO2流量3.0 L/h,超声功率密度60W/L,挥发油得率可达11.60%;超声能够对超临界CO2萃取起到强化作用;合提时,丁香与肉桂的综合作用使挥发油得率的复方实际值大于单方加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超临界CO2萃取 丁香 肉桂 挥发油 合提 分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醇对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1 位作者 王兴国 蒋大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2,共2页
研究了低碳醇对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选择性 ,指出低温、低乙醇浓度有利于对磷脂酰胆碱的选择性。
关键词 磷脂酰胆胺 磷脂酰乙醇胺 分离 大豆磷脂 低碳醇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鹌鹑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姚茂君 黄群 +1 位作者 麻成金 马美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8-152,共5页
探索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鹌鹑蛋黄卵磷脂工艺条件,在单因素水平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为V(乙醇):V(乙醚)=2:1,溶剂用量为4倍蛋黄体积,萃取时间30 min,萃取2次,萃取率达87.5%;微波萃取最佳... 探索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鹌鹑蛋黄卵磷脂工艺条件,在单因素水平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萃取最佳工艺为V(乙醇):V(乙醚)=2:1,溶剂用量为4倍蛋黄体积,萃取时间30 min,萃取2次,萃取率达87.5%;微波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液用体积分数95%乙醇,pH值8.5,料液比1:4,辐射功率650W,辐射时间40s,萃取率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蛋黄 卵磷脂 超声波 微波 萃取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酸结构大豆磷脂酶法改性工艺优化
10
作者 张安琪 吕和霖 +3 位作者 黄晔 刘睿杰 王小三 常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0,143,共5页
为了改善天然磷脂的理化性质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以辛酸和大豆磷脂为底物,采用酶法对大豆磷脂进行改性。筛选了改性大豆磷脂的脂肪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酶用量、底物质量比对辛酸结构大豆磷脂改性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为了改善天然磷脂的理化性质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以辛酸和大豆磷脂为底物,采用酶法对大豆磷脂进行改性。筛选了改性大豆磷脂的脂肪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脂肪酶用量、底物质量比对辛酸结构大豆磷脂改性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大豆磷脂的酶法改性工艺条件,并考察了脂肪酶的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Novozym 435脂肪酶的催化效果优于Lipozyme RM IM和Lipozyme TL IM;大豆磷脂酶法改性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55℃、Novozym 435用量25%、底物质量比(辛酸与大豆磷脂质量比)7∶1、反应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辛酸结合率可达(78.79±0.81)%;Novozym 435经过4次重复利用后,辛酸结合率仍能达到(63.67±1.50)%。综上,Novozym 435可作为催化磷脂改性的优选脂肪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脂肪酶 脂肪酸 酶法改性 结构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及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1
11
作者 齐文娟 岳红卫 王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5-37,共3页
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一种理想的多用途天然原料,具有十分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并已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大豆磷脂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简述了大豆磷脂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工业方面的开发与应用。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理化特性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卵磷脂的酶法改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伟 李维琳 +1 位作者 喻子牛 李国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5,共5页
利用实验室自制的液态磷脂酶A2,水解大豆卵磷脂得到溶血卵磷脂。设计了正交实验研究该磷脂酶A2在水浴中静止水解大豆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为4%,反应温度30℃,起始pH值7.5,Ca2+浓度0.10%,反应时间13 h。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产... 利用实验室自制的液态磷脂酶A2,水解大豆卵磷脂得到溶血卵磷脂。设计了正交实验研究该磷脂酶A2在水浴中静止水解大豆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为4%,反应温度30℃,起始pH值7.5,Ca2+浓度0.10%,反应时间13 h。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经酸碱滴定法及HPLC检测,大豆卵磷脂的转化率为8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磷脂酶A2 溶血卵磷脂 酶法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磷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吕维忠 钟振声 黄少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0,共3页
研究了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磷脂的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h。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大豆磷脂 工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型磷脂的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兆敏 李金章 +2 位作者 丛海花 王玉明 薛长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磷脂酶A1催化大豆磷脂与乙酯型鱼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型磷脂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比(乙酯型鱼油与磷脂的质量比)以及加水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磷脂酶A1催化大豆磷脂与乙酯型鱼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n-3多不饱和脂肪酸型磷脂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比(乙酯型鱼油与磷脂的质量比)以及加水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加酶量(按大豆磷脂的质量计算)20%,底物比8∶1,底物总质量5.0g,加水量55μL,55℃反应12h时,所得产物中EPA和DHA的含量分别为8.0%和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1 二十碳五烯酸(EPA)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分离、纯化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闫媛媛 张康逸 +2 位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5,共5页
综述了磷脂分离提纯方法如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金属沉淀法、酶催化法和膜分离法等,以及磷脂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如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新兴的核磁共振法等的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分离检测方法的优缺... 综述了磷脂分离提纯方法如溶剂萃取法、柱层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金属沉淀法、酶催化法和膜分离法等,以及磷脂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如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新兴的核磁共振法等的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分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磷脂组分分离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分离 纯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超临界CO_2萃取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兴国 汪勇 +3 位作者 胡学烟 唐年初 裘爱泳 史文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31,共3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去油 ,制取高纯度大豆磷脂。产品的丙酮不溶物 (AI)达 96 %以上 ,色泽微黄、无溶剂残留。研究了在较低萃取工艺条件 (2 5MPa~ 35MPa ,35℃~ 5 5℃ )下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性 ,并研究了两步萃取... 研究了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浓缩磷脂中去油 ,制取高纯度大豆磷脂。产品的丙酮不溶物 (AI)达 96 %以上 ,色泽微黄、无溶剂残留。研究了在较低萃取工艺条件 (2 5MPa~ 35MPa ,35℃~ 5 5℃ )下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性 ,并研究了两步萃取法制备高纯度磷脂的新工艺 ,探讨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和进料量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超临界CO2萃取 赋形物 两步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_2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I) 富水相的水解及反应速度的测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勇 王兴国 +3 位作者 欧仕益 唐书泽 付亮 李爱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7,共5页
研究了磷脂酶A2 在水相 (富水 )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 ,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底物浓度 10 %,反应温度 5 5℃ ,pH值 8.5 ,Ca2 +浓度 0 .2mol/L。反应的水解率在 75 %~ 85 %。并研究了水解时间和水解速度的关系。
关键词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 酶法改性 大豆浓缩磷脂 水解 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瑢 朱启思 +3 位作者 黏慧青 杨继国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3,共5页
采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该酶水解蛋黄卵磷脂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加酶量0.40 IU/g,起始pH 6.0,底物质量浓度80 g/L;利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前后蛋黄卵磷脂组分,... 采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该酶水解蛋黄卵磷脂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 h,加酶量0.40 IU/g,起始pH 6.0,底物质量浓度80 g/L;利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前后蛋黄卵磷脂组分,磷脂酶A1水解Sn-1位脂肪酸,生成含Sn-2位不饱和脂肪酸的溶血磷脂,反应过程中有酰基位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磷脂酶A1 溶血磷脂 磷脂改性 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色谱法制备高纯大豆卵磷脂和脑磷脂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维农 何海波 +1 位作者 冯钰琦 达世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大豆油脚为原料 ,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柱色谱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高纯卵磷脂和脑磷脂 ,研究了不同洗脱剂及不同洗脱模式对卵磷脂和脑磷脂柱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大豆油脚先经脱水、脱油 ,再经 95 %乙醇浸提后粗分为粗卵磷... 以大豆油脚为原料 ,采用溶剂萃取法和柱色谱法相结合的工艺制备高纯卵磷脂和脑磷脂 ,研究了不同洗脱剂及不同洗脱模式对卵磷脂和脑磷脂柱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大豆油脚先经脱水、脱油 ,再经 95 %乙醇浸提后粗分为粗卵磷脂和粗脑磷脂 ,以硅胶为吸附介质 ,分别进行柱色谱分离。粗卵磷脂为原料用无水甲醇作为洗脱剂等度淋洗 ,可获得大量相对含量为91.9%的卵磷脂和少量含量为 74 .2 %的脑磷脂产品 ;粗脑磷脂为原料用氯仿 -甲醇 ( 2∶1,V/V)、无水甲醇的梯度淋洗模式 ,可获得少量含量 96 .7%的高纯卵磷脂和大量含量 82 .1%的脑磷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色谱法 制备 大豆 卵磷脂 脑磷脂 溶剂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酰胆碱分子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曹栋 裘爱泳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9-52,共4页
研究了HPLC TLC/HPLC MS对大豆磷脂酰胆碱中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的分离鉴定方法 ,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的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 ,并通过MS能对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加以鉴定。在用HPLC对不同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分离后 ,可以进一步... 研究了HPLC TLC/HPLC MS对大豆磷脂酰胆碱中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的分离鉴定方法 ,结果表明此法能很好的分离大豆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 ,并通过MS能对磷脂酰胆碱的分子种类加以鉴定。在用HPLC对不同磷脂酰胆碱分子种类分离后 ,可以进一步对不同分子种类的磷脂酰胆碱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用于PC 90的分子类型研究 ,得到在PC 90中至少含有 18∶2 / 18∶2 PC ,18∶3/ 18∶3 PC ,16∶0 / 18∶2 PC ,16∶0 / 18∶3 PC和 16∶0 / 18∶1 PC等 5种分子类型 ,并在 2 0 5nm归一化法测得 18∶2 / 18∶2 PC含量为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酰胆碱 分子类型 高效液相色谱 分离 鉴定方法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