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胶束法提取小麦胚芽蛋白前萃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晓宏 朱科学 周惠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2,共5页
采用由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璜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蛋白质,考查了AOT浓度、缓冲溶液pH值、KCl浓度、萃取时间、加入小麦胚芽粉量、W0、温度对小麦胚芽蛋白前萃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 采用由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璜酸钠(AOT)-异辛烷-氯化钾缓冲溶液组成的反胶束体系从小麦胚芽中提取蛋白质,考查了AOT浓度、缓冲溶液pH值、KCl浓度、萃取时间、加入小麦胚芽粉量、W0、温度对小麦胚芽蛋白前萃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前萃最佳工艺条件:AOT浓度为3.35 g/50 mL异辛烷,缓冲溶液pH 8.0,KCl浓度0.1 mol/L,萃取时间60 m in,加入小麦胚芽粉量0.5 g,W0为25,温度3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前萃提取率达到3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小麦胚芽蛋白 前萃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一种新型两性共聚物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玉贵 王秋霞 谭业邦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 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DM PS),用核磁共振对DM PS进行表征,并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K2S2O8)-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试剂为乳化剂,DM PS两性单体与丙烯酰胺(AM)共聚制得具有反聚电解质性质的两性共聚物poly(AM-co-DM PS),考察了影响反相乳液聚合的因素。获得最佳反应条件:35℃,V(环己烷)∶V(水)=2∶3,ρ(Span80)=2.0g/dL,m(DM PS)∶m(AM)=0.30,ρ(DM PS+AM)=30g/dL,c(K2S2O8)=3.2mm ol/L,c(TMEDA)=4.0mm ol/L,在此条件下,两性共聚物的特性黏数为6.5dL/g,收率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聚合 两性共聚物 氧化还原引发剂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 N-二甲基-N-丙磺酸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F激光光致抗蚀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尚先 杨凌露 张改莲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71,共11页
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ArF激光(193nm)光致抗蚀剂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对193nm光致抗蚀剂组成物的各个组分进行了归纳综述.从本文可以看出,利用193nm成像技术可以刻画线幅很细(<0.13μm)的图像,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光致抗蚀... 本文对近10年来有关ArF激光(193nm)光致抗蚀剂的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对193nm光致抗蚀剂组成物的各个组分进行了归纳综述.从本文可以看出,利用193nm成像技术可以刻画线幅很细(<0.13μm)的图像,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光致抗蚀剂高分辨率的要求.但若想将193nm成像技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还有诸多问题需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F激光 光致抗蚀剂 化学增幅 矩阵树脂 光产酸源 集成电路 光刻蚀 氟化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炔的顺、反异构和光电导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海平 周淑琴 金祥凤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2年第1期91-94,共4页
聚苯乙炔(PPA)作为一种较有前途的光电导材料,目前已引起不少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反式PPA比顺式具有较高的光电导,而且对电子给体或受体的掺杂均具有灵敏的响应,有可能被用作未来的光电器件。我们在研究顺、反式PPA... 聚苯乙炔(PPA)作为一种较有前途的光电导材料,目前已引起不少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反式PPA比顺式具有较高的光电导,而且对电子给体或受体的掺杂均具有灵敏的响应,有可能被用作未来的光电器件。我们在研究顺、反式PPA光电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顺、反异构化和它们的光电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材料 聚萃乙炔 异构 光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改性聚乙烯醇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丽娟 程原 《胶体与聚合物》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以氯乙酰氯作为酯化剂和聚乙烯醇反应,得到了酯化改性聚乙烯醇,其结构经IR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乙烯醇酯化改性产物酯化程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乙烯醇酯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聚乙烯醇与氯乙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 以氯乙酰氯作为酯化剂和聚乙烯醇反应,得到了酯化改性聚乙烯醇,其结构经IR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聚乙烯醇酯化改性产物酯化程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乙烯醇酯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聚乙烯醇与氯乙酰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对酯化改性产物的耐水性进行了测试,酯化改性产物的耐水性达到了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氯乙酰氯 改性 酯化程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聚氨酯的光聚合及其产物的性能
6
作者 黄家贤 李春荣 +4 位作者 张敏 蒋艳 晏苏学 黄琴华 栗方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在合成含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扩链剂上将聚醚聚氨酯用于扩链功能基化反应 ,制备了可进行感光聚合的柔性材料预聚体 ,其感光交联产物的邵氏硬度与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基团的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讨论了不同组分对材料的硬度、柔性... 在合成含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扩链剂上将聚醚聚氨酯用于扩链功能基化反应 ,制备了可进行感光聚合的柔性材料预聚体 ,其感光交联产物的邵氏硬度与丙烯酰和甲基丙烯酰基团的含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讨论了不同组分对材料的硬度、柔性和分辨率方面的贡献 ,为显影溶剂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确定了不同组成的感光预聚物体系的最佳曝光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聚氨酯 感光材料 扩链剂 DTH DTHM 合成 光聚合 感光柔性版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钛感光杂化材料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丽 路庆华 +2 位作者 印杰 朱子康 王宗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43-1944,共2页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titania hybrid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sol gel process. This hybrid material posseses a good photolithographic property under UV expos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itania leads to the increas...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titania hybrid was prepared successfully by sol gel process. This hybrid material posseses a good photolithographic property under UV expos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itania leads to the increase in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hyb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材料 聚酰亚胺 光刻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钛酸丁酯 纳米材料 感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紫外纳米压印光刻胶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彬 周伟民 +5 位作者 张静 刘彦伯 王金合 张燕萍 施利毅 张剑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1-477,共7页
从主体树脂性质、光引发剂的选择、助剂的选择、溶剂的设计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含氟纳米压印光刻胶的研制工艺。在纯有机材料为主体的光刻胶中引入了全氟丙烯酸酯助剂,解释了含氟助剂在光刻胶中的作用。使用接触角法评估了全氟丙烯酸酯对... 从主体树脂性质、光引发剂的选择、助剂的选择、溶剂的设计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含氟纳米压印光刻胶的研制工艺。在纯有机材料为主体的光刻胶中引入了全氟丙烯酸酯助剂,解释了含氟助剂在光刻胶中的作用。使用接触角法评估了全氟丙烯酸酯对光刻胶表面性质的影响,并通过接触角数据预测了光刻胶的脱模能力。通过旋涂、压印、刻蚀等实验验证了光刻胶的性能,并通过实验数据筛选出了最佳配方。研制出的光刻胶样品图形保真度高、分辨率好,对底材有良好的黏附力,且具有良好的脱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纳米压印 光刻胶 含氟助剂 接触角 脱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叠氮基聚乙烯醇感光高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友慧 兰伟 张晓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7-80,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用水溶性光敏剂4-叠氮基肉桂醛-2-磺酸钠(ACS)对其改性,获得一种高感度的水溶性感光高分子.应用红外、紫外光谱法及元素分析法验证了合成的感光高分子的结构,探讨了影响合成反应及感光性能的...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用水溶性光敏剂4-叠氮基肉桂醛-2-磺酸钠(ACS)对其改性,获得一种高感度的水溶性感光高分子.应用红外、紫外光谱法及元素分析法验证了合成的感光高分子的结构,探讨了影响合成反应及感光性能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新型高分子的感光速度明显高于聚乙烯醇-重铬酸胺(ADC)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显像管 感光高分子 叠氮基聚乙烯醇 彩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助剂对厚膜NTC热敏电阻器材料特征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东 朱宏 丁古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研究表明 ,玻璃助剂含量从 10增至 30wt.%时 ,厚膜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率 ρ50 增长 86 % ,其它材料特征常数 (热敏常数B、电导激活能ΔE和电阻温度系数α50 )增长小于 1.4 %。玻璃助剂含量从 30增至 4 0wt.%时 ,电阻率 ρ50 增长 4 % ... 研究表明 ,玻璃助剂含量从 10增至 30wt.%时 ,厚膜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率 ρ50 增长 86 % ,其它材料特征常数 (热敏常数B、电导激活能ΔE和电阻温度系数α50 )增长小于 1.4 %。玻璃助剂含量从 30增至 4 0wt.%时 ,电阻率 ρ50 增长 4 % ,其它材料特征常数增长 7.7%。厚膜烧结过程中 ,热敏相的成分改变是导致材料特征常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电阻率对热敏相成分改变更为敏感。玻璃助剂含量为 5wt.%时 ,材料特征常数发生异常增大 ,电阻率 ρ50 增长4 2 0 % ,其它常数增长 17%以上。异常增大现象主要与烧结时热敏相颗粒间难以形成良好接触和导通节点显著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C热敏电阻 助剂 材料特征 玻璃 电阻率 常数 颗粒 厚膜 电阻温度系数 导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水溶性感光性高分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延红 党酉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69,共5页
经一步共聚反应、两步侧链反应合成了一种带有叠氮基的新型的水溶性感光性高分子———叠氮化SMA,讨论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紫外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感光性基团—N3确已引入大分子上,叠氮化SMA... 经一步共聚反应、两步侧链反应合成了一种带有叠氮基的新型的水溶性感光性高分子———叠氮化SMA,讨论了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红外、紫外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感光性基团—N3确已引入大分子上,叠氮化SMA的结构及该水溶性高分子具有优良的感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感光性高分子 SMA 叠氮化SMA 感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甘淳 陈家悦 +1 位作者 张群朝 蒋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17年第2期71-73,76,共4页
通过控制变量法从树脂、单体、偶联剂的种类,偶联剂、光引发剂、抗氧化剂用量等因素,研究了耐高温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结果表明,液态异戊二烯橡胶70份,丙烯酸十二脂30份,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抗氧化剂B... 通过控制变量法从树脂、单体、偶联剂的种类,偶联剂、光引发剂、抗氧化剂用量等因素,研究了耐高温紫外光固化丙烯酸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结果表明,液态异戊二烯橡胶70份,丙烯酸十二脂30份,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份,抗氧化剂BELANOX 6026 0.4份,引发剂3份时,紫外固化丙烯酸聚合物对手机触摸屏与基材玻璃的粘接力最好,且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 紫外光固化 丙烯酸聚合物 粘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显影型感光树脂的性能
13
作者 甘志伟 黄树槐 +1 位作者 高玉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3,207,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水显影的感光树脂丙烯酸酯酚醛树脂季铵盐的溶解性、光交联性及交联膜的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树脂季铵盐可溶于水和乙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有机溶剂 ;在与活性稀释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及增效剂等配制... 研究了一种新型水显影的感光树脂丙烯酸酯酚醛树脂季铵盐的溶解性、光交联性及交联膜的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树脂季铵盐可溶于水和乙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有机溶剂 ;在与活性稀释性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及增效剂等配制成感光体系后 ,感光膜可用水显影 ,交联膜具有良好的硬度和附着性、耐酸碱及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水显影型 感光树脂 性能 丙烯酸酯 酚醛树脂季铵盐 光交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氮树脂的合成
14
作者 曹曙光 赵超 曹维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7,共3页
重氮树脂的合成曹曙光赵超曹维孝*(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重氮树脂,合成,多聚甲醛1997-02-04收稿,1997-07-14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二苯胺重氮盐与甲醛缩合生成的重氮树... 重氮树脂的合成曹曙光赵超曹维孝*(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重氮树脂,合成,多聚甲醛1997-02-04收稿,1997-07-14修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二苯胺重氮盐与甲醛缩合生成的重氮树脂由于其感光速度快,亲墨性好,又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氮树脂 多聚甲醛 感光剂 二苯胺重氮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苯烯丙基醚无氟抗粘的巯基-烯纳米压印光刻胶
15
作者 李桃 廖兵 +4 位作者 韦代东 汪慧怡 雍奇文 罗业燊 庞浩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1-407,共7页
为了减小纳米压印光刻胶与模板间的接触黏附力,合成了一种无氟抗粘巯基一烯纳米压印光刻胶。以A,A,A’-三(4-羟苯基)-1-乙基-4-异丙苯(TPA)和溴丙烯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了一种功能性单体A,A,A’-三(4-丙烯基苯基醚)... 为了减小纳米压印光刻胶与模板间的接触黏附力,合成了一种无氟抗粘巯基一烯纳米压印光刻胶。以A,A,A’-三(4-羟苯基)-1-乙基-4-异丙苯(TPA)和溴丙烯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了一种功能性单体A,A,A’-三(4-丙烯基苯基醚)-1-乙基-4-异丙苯(TPAE),并将其按特定配比与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和光引发剂配制成纳米压印光刻胶。实时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当辐射剂量为200mJ/cm^2时,双键的转化率为78.0%,巯基的转化率为78.1%。胶膜的去离子水接触角为90°。纳米压印光刻胶脱模后的图形结构规整,保真度高,具有良好的脱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纳米压印 光刻胶 巯基-烯反应 无氟抗粘 脱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刻胶针孔密度测试方法-透射铬版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小琦 马存恕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1994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光刻胶针孔密度测试方法-透射铬版法的研究喻小琦,马存恕(广州化学试剂研究所,广州 510280)(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北京100022)关键词光刻胶,针孔密度,透射铬版法针孔密度是表示单位面积胶膜上出现微缺陷的个数,... 光刻胶针孔密度测试方法-透射铬版法的研究喻小琦,马存恕(广州化学试剂研究所,广州 510280)(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北京100022)关键词光刻胶,针孔密度,透射铬版法针孔密度是表示单位面积胶膜上出现微缺陷的个数,是抗正向蚀刻能力的一种表征。测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胶 针孔密度 透射铬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的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弓亮 黄丽丽 +1 位作者 陈南春 解庆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4,30,共6页
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近年来在固相萃取、膜分离、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表面离子印迹技术是将离子识别位点设计在载体表面或接近表面的地方,制得的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与传统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相比,具有目标离子更易... 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近年来在固相萃取、膜分离、化学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表面离子印迹技术是将离子识别位点设计在载体表面或接近表面的地方,制得的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与传统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相比,具有目标离子更易接近识别位点、吸附更快、吸附容量更高等优点。简述了表面离子印迹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载体种类分别介绍了以硅材料、磁性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载体的表面离子印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离子印迹 吸附 载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成功研发数字型除硫除酸装置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8-638,共1页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研发的UDSRAT-Ⅱ型除硫及措施残液处理装置在赵23井成功应用。
关键词 中国石油 装置 除硫 研发 数字型 除酸 残液处理 井下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酚基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lift-off光刻胶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小侠 司树伟 +2 位作者 郑祥飞 刘敬成 穆启道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609-614,共6页
首先以α-萘酚、间甲酚、甲醛为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萘酚基酚醛树脂NAPR,随后与二碳酸二叔丁酯(DBDC)反应制备了一系列t-BOC改性的萘酚基酚醛树脂NAPR-BOC。用红外(FT-IR)、核磁(1 H NMR)、凝胶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对其结构... 首先以α-萘酚、间甲酚、甲醛为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合成了萘酚基酚醛树脂NAPR,随后与二碳酸二叔丁酯(DBDC)反应制备了一系列t-BOC改性的萘酚基酚醛树脂NAPR-BOC。用红外(FT-IR)、核磁(1 H NMR)、凝胶色谱(GPC)、热失重分析(TGA)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以NAPR-BOC-2为基体树脂配制成lift-off光刻胶,测试了光刻胶的分辨率、形貌和耐热性,得到的光刻胶分辨率最大为0.6μm,耐热可达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酚 酚醛树脂 正性光刻胶 NAPR-BOC LIFT-O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