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油站使用可穿戴智能设备爆燃风险分析及实验研究
1
作者 黄伟 霍小旺 +3 位作者 李方 牛涛涛 孙秉才 代濠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39,共7页
为研究输油站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爆燃风险,对输油站爆燃事故及可穿戴设备的起火燃爆事故、可穿戴智能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及电磁辐射功率、可穿戴设备电池爆炸风险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输油站因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导致的燃爆事故案例未见报... 为研究输油站使用可穿戴设备的爆燃风险,对输油站爆燃事故及可穿戴设备的起火燃爆事故、可穿戴智能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及电磁辐射功率、可穿戴设备电池爆炸风险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输油站因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导致的燃爆事故案例未见报道;输油站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引燃风险主要包括设备表面过热引燃风险、设备电池燃烧爆炸风险、设备射频火花风险,而可穿戴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可能出现表面温度高于200.0℃的情况,可以排除可穿戴智能设备使用过程中因设备发热导致的热表面引燃油气风险;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最大电磁辐射功率不足以点燃石油挥发蒸气;输油站内因可穿戴智能设备着火或爆炸并造成油气燃爆事故是一种极小甚至可忽略的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站 可穿戴智能设备 爆燃 风险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甲烷化制替代天然气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旭 王子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1-956,共6页
利用模拟软件ASPEN PLUS(V7.3),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法,建立了CO_2甲烷化制替代天然气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模型,获得了甲烷化过程中各组分的平衡组成和主要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CO_2转化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先... 利用模拟软件ASPEN PLUS(V7.3),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法,建立了CO_2甲烷化制替代天然气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模型,获得了甲烷化过程中各组分的平衡组成和主要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结果表明,CO_2转化率随压力升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温度低于400℃、压力3.0 MPa有利于CO_2甲烷化反应。CO含量较高时,CO甲烷化反应速率大于CO_2甲烷化反应速率。在0.1 MPa下,温度低于625℃时,CO优先发生甲烷化反应。当温度高于625℃后,CO_2转化率高于CO转化率。当体系中CO含量不高于2.00%(x)时,CO_2甲烷化反应无积碳现象发生;当CO含量超过2.00%(x)、温度低于600℃时,反应出现明显积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天然气 二氧化碳 甲烷化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甲醛氨基树脂填充剂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鲍利红 兰云军 杨红霞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1-54,共4页
考察了不同甲醛捕捉剂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捕捉效果,并探讨了合成工艺对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对甲醛的捕捉能力虽高,但改性后树脂的溶解性变差;聚乙烯醇400和双氧水的捕捉能力较差;二乙醇胺对于甲醛的捕捉能... 考察了不同甲醛捕捉剂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捕捉效果,并探讨了合成工艺对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对甲醛的捕捉能力虽高,但改性后树脂的溶解性变差;聚乙烯醇400和双氧水的捕捉能力较差;二乙醇胺对于甲醛的捕捉能力较好,达22.47%,且不会影响固体树脂的溶解性;当n(二乙醇胺)∶n(游离甲醛)>2∶1时,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降低不再明显。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随n(甲醛)∶n(三聚氰胺)比增加而增大。羟甲基化过程中加入尿素,可有效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且随尿素用量的增加,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当n(三聚氰胺)∶n(甲醛)∶n(尿素)∶n(磺酸基)为1∶4∶1∶2,二乙醇胺为甲醛捕捉剂时,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为0.22%,固体树脂溶解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游离甲醛 二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脱氧液化技术的马尾松叶液化研究
4
作者 李彬 马国远 +1 位作者 杨正宇 张红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56-1659,共4页
将马尾松针叶利用直接脱氧液化技术进行处理得到一种棕色液体。通过气质联用仪及元素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所得液体的含氧量为5.36%,其中H/C物质的量之比为1.64,O/C物质的量之比为0.049,热值高达43.37 MJ/kg。谱图分析显示,液体中可精炼... 将马尾松针叶利用直接脱氧液化技术进行处理得到一种棕色液体。通过气质联用仪及元素分析仪对其进行分析,所得液体的含氧量为5.36%,其中H/C物质的量之比为1.64,O/C物质的量之比为0.049,热值高达43.37 MJ/kg。谱图分析显示,液体中可精炼为燃油的碳氢化合物(烷烃、芳烃)含量为56.72%,可提取为化学品的酚类化合物含量为21.24%。C7H16、C8H18以及C9H20等汽油成分也在液体中被检测到,且三者的总含量为5.92%。实验结果与去氧留氢制取低氧含量液体的目的一致,是一种可行的生物液体燃料制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针叶 直接脱氧液化 碳氢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柴油降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雪雁 张龙 王洪军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9-50,共2页
对柴油降凝剂进行了研究 ,降凝剂为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及正十八胺三元共聚物。该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首先是用顺丁烯二酸酐及正十八胺以酸做催化剂进行酰胺化反应 ,由生成的酰胺化合物与苯乙烯在过氧化苯甲酰作用下聚合而得。根据国家标... 对柴油降凝剂进行了研究 ,降凝剂为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及正十八胺三元共聚物。该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首先是用顺丁烯二酸酐及正十八胺以酸做催化剂进行酰胺化反应 ,由生成的酰胺化合物与苯乙烯在过氧化苯甲酰作用下聚合而得。根据国家标准 ,采用 0 #柴油对三元共聚物降凝效果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聚合物对柴油有较好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 正十分胺 降凝剂 柴油 合成 三元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石油污染海水培养的小球藻和盐藻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禹辰 梁译之 +2 位作者 王彤 宁淑香 李铁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226-228,232,共4页
将小球藻和盐藻在含终浓度为0.5μmol/L的石油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1 d,利用血球计数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和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其生长曲线、叶绿素a含量、胞内外蛋白和胞内外多糖含量。结果显示:2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均在培养... 将小球藻和盐藻在含终浓度为0.5μmol/L的石油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1 d,利用血球计数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蓝法和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其生长曲线、叶绿素a含量、胞内外蛋白和胞内外多糖含量。结果显示:2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均在培养第21天达最大值,小球藻生长受到抑制,盐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为对照组的48%,而盐藻叶绿素a含量却明显增加,培养第21天是对照组的2.5倍;2种微藻的胞内外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在培养第10天达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和速度均低于对照组;2种微藻的胞内外多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含低浓度石油的海水培养液中,小球藻和盐藻都具较好的耐受性,且盐藻比小球藻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更适合在含低浓度石油的海水中大规模培养,具有更高的开发价值。该研究为利用石油污染海水大规模培养微藻的藻种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盐藻 石油污染 微藻培养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弃木材生产刨花模压制品
7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6,共1页
在许多国家,倾倒木质废料垃圾需支付昂贵的倾倒费,而清除和消纳木材废弃物可得到一定的补助资金,为此,国外一些企业开始关注这一新兴行业。一家木制托盘制造公司新建一个木材再生工厂,利用旧托盘、建筑拆旧木材、碎单板等为原料,... 在许多国家,倾倒木质废料垃圾需支付昂贵的倾倒费,而清除和消纳木材废弃物可得到一定的补助资金,为此,国外一些企业开始关注这一新兴行业。一家木制托盘制造公司新建一个木材再生工厂,利用旧托盘、建筑拆旧木材、碎单板等为原料,制造刨花模压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废弃物 木材生产 模压制品 刨花 木质废料 碎单板 倾倒 制造 托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从木质纤维素直接合成完全可替代型的喷气燃料范围调合料的新工艺
8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9-9,共1页
中国的研究人员于2016年12月29日宣布,已经开发出从甲基异丁基酮(MIBK)用于直接合成高碳产率(~70%)的十二烷醇(C12H26O)或2,4,8-三甲基壬烷(C12H26O2),即喷气燃料范围C12支链烷烃一体化集成的双床连续流反应器过程,而MIBK可衍... 中国的研究人员于2016年12月29日宣布,已经开发出从甲基异丁基酮(MIBK)用于直接合成高碳产率(~70%)的十二烷醇(C12H26O)或2,4,8-三甲基壬烷(C12H26O2),即喷气燃料范围C12支链烷烃一体化集成的双床连续流反应器过程,而MIBK可衍生自木质纤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喷气燃料 研究人员 直接合成 开发 中国 调合料 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transfer conversion of furfural into levulinate esters as potential biofuel feedstock 被引量:1
9
作者 Bingfeng Chen Fengbo Li +1 位作者 Zhijun Huang Guoqing Yua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88-894,共7页
Furfural is directly converted to levulinate esters(isopropyl levulinate and furan-2-ylmethyl-levulinate) as potential biofuel feedstocks, through a combined catalytic strategy. Nb;O;-ZrO;mixed oxide microspheres ar... Furfural is directly converted to levulinate esters(isopropyl levulinate and furan-2-ylmethyl-levulinate) as potential biofuel feedstocks, through a combined catalytic strategy. Nb;O;-ZrO;mixed oxide microspheres are used as bifunctional catalysts for hydrogen-transfer hydrogenation and acid-catalyzed alcoholysis in isopropanol. Bifunctional catalysts improve sustainability of furfural conversion through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Hydroge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from isopropanol avoids dangerous hydrogen gas, and abates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Isopropyl levulinate and furan-2-ylmethyl-levulinate are the main products that can be applied as blending components in biodiesel or hydrocarbon fu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RFURAL Bifunctional catalyst Transfer hydrogenation Solid acid Levulinate es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金和 陈祢生 +2 位作者 陶玉灵 陈鹏 陈文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0年第8期15-22,8+64,共10页
论述了中国煤分类的研究,介绍了褐煤、无烟煤、烟煤分类指标的选择,在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褐煤、烟煤、无烟煤分类的建议方案。
关键词 变质程度 弱粘煤 长焰煤 煤化程度 胶质层最大厚度 最高内在水分 粘结指数 分割点 挥发分 罗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源煤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俊香 《煤质技术》 2005年第1期3-5,共3页
介绍了开发煤源煤质信息网络系统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功能。该系统在神东公司与运销公司煤质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本文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煤质管理实现产、运、销全过程自动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
关键词 信息网络系统 煤质管理 运销 神东公司 全过程 开发 问题 煤源 使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讯
1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535,共1页
2008年3月11日,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杨再福博士回母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访问.杨再福教授于1986年在我校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在我校应用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在荷兰Tilburg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任日本横滨国立... 2008年3月11日,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杨再福博士回母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访问.杨再福教授于1986年在我校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1989年在我校应用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在荷兰Tilburg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终身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管理科学、运筹学、决策理论、微观经济学、数理经常学、博奕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 博士学位 电子工程系 微观经济学 学术交流 硕士学位 管理科学 决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煤炭计量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潘景明 于尔铁 +1 位作者 李文林 侯威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0年第9期33-36,68,共5页
论述了现行原煤计量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标准煤”热值的换算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计量制度 商品煤 洗选加工 煤炭质量 入洗 筛分试验 煤化程度 产品质量 煤炭资源 煤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厂烟煤灰熔融性温度经验公式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14
作者 罗浩 《能源与环境》 2018年第2期5-6,共2页
以某电厂入厂煤灰熔融性温度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灰熔融性温度经验公式并对其准确性与适用性进行检测,为预测灰熔融性温度经验公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验公式 灰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