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三臂星形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负载氟啶胺性能研究
1
作者 吉昱锟 江天石 +2 位作者 齐素珍 赵汗青 段留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3-891,共9页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纳米三臂星形聚合物(TaSPC)载药新材料,并用其负载疏水性广谱杀菌剂氟啶胺,制备了TaSPC/氟啶胺纳米载药颗粒。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aSPC负载氟啶胺的原理及载药性能;通过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纳米三臂星形聚合物(TaSPC)载药新材料,并用其负载疏水性广谱杀菌剂氟啶胺,制备了TaSPC/氟啶胺纳米载药颗粒。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aSPC负载氟啶胺的原理及载药性能;通过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分析了TaSPC负载氟啶胺前后的外观形貌及粒径变化;通过Zeta电位分析、与草莓叶片的接触角测定及罗丹明6G荧光标记TaSPC的内吸性测试,表征了TaSPC及TaSPC/氟啶胺的理化性质。通过室内离体及活体试验,测定了TaSPC/氟啶胺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TaSPC对人体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毒性以及TaSPC和TaSPC/氟啶胺对意大利蜜蜂的毒性。结果表明:TaSPC可通过疏水作用自发地与氟啶胺结合,农药负载率(PLC)为9%;TaSPC/氟啶胺粒径为17.86 nm,比氟啶胺原药的62.46 nm显著下降了71.4%;采用TaSPC负载后,TaSPC/氟啶胺液滴在草莓叶片上的接触角由氟啶胺原药的44.08°降至33.60°,降低了23.78%。TaSPC/氟啶胺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比氟啶胺原药显著提高,其中对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活性最高,0.2 mg/L剂量下,TaSPC/氟啶胺的抑制率达到75%,比氟啶胺原药提高近60%。在合理应用范围内,TaSPC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且TaSPC和TaSPC/氟啶胺对授粉蜜蜂的毒性也较低。研究表明,TaSPC对高效低毒纳米载体材料的开发及减少农药用量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星形聚合物 纳米载体 氟啶胺 TaSPC/氟啶胺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复合载体对莠去津释放和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六江 杨素英 李建法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首次尝试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改性膨润土复合用作除草剂莠去津的载体,制备得到控释型颗粒剂,以延缓莠去津的释放,减少淋溶损失,提高药效及控制其污染。通过水中释放实验研究了制剂配方对莠去津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借助半经验方程探讨了其释... 首次尝试将羧甲基壳聚糖与改性膨润土复合用作除草剂莠去津的载体,制备得到控释型颗粒剂,以延缓莠去津的释放,减少淋溶损失,提高药效及控制其污染。通过水中释放实验研究了制剂配方对莠去津释放速率的影响,并借助半经验方程探讨了其释放机理,采用土壤薄层实验考察了复合载体对降低莠去津淋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载体时莠去津的半数释放时间(t50)可达700 h以上,比对照采用单一羧甲基壳聚糖作载体时延长了1倍以上。莠去津由颗粒剂向水相释放的过程主要受费克扩散(Fickian diffusion)控制,且经9次淋洗后莠去津的累计淋出率仅为6.0%,表明该复合载体控释制剂可显著减少莠去津对地下水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羧甲基壳聚糖 改性膨润土 控制释放 淋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ction:Making the Complicated Simple:A Minimizing Carrier Strategy on Innovative Nanopesticides 被引量:1
3
作者 Wenjie Shangguan Qiliang Huang +6 位作者 Huiping Chen Yingying Zheng Pengyue Zhao Chong Cao Manli Yu Yongsong Cao Lidong Ca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The Nano-Micro Letters(2024)16:193,article by Shangguan et al.,entitled“Making the Complicated Simple:A Minimizing Carrier Strategy on Innovative Nanopesticides”(Nano-Micro Lett.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4-01... The Nano-Micro Letters(2024)16:193,article by Shangguan et al.,entitled“Making the Complicated Simple:A Minimizing Carrier Strategy on Innovative Nanopesticides”(Nano-Micro Lett.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4-01413-5),was published online on 14 May,2024,with errors.The structural formulas and captions of the three acyl chlorides in Fig.3A were wrong.They should be as shown be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ICIDES FORMULAS structu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king the Complicated Simple:A Minimizing Carrier Strategy on Innovative Nanopesticides
4
作者 Wenjie Shangguan Qiliang Huang +6 位作者 Huiping Chen Yingying Zheng Pengyue Zhao Chong Cao Manli Yu Yongsong Cao Lidong Ca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1-46,共16页
The flourishing progress in nanotechnology offers bou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e,particularly in the realm of nanopesticid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However,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regarding the human and ... The flourishing progress in nanotechnology offers bou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e,particularly in the realm of nanopesticid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However,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regarding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issues stemming from the unrestrained use of non-therapeutic nanomaterials in nanopesticides.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wheth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anopesticides based on nanocarriers can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investment and return,and if the complex material composition genuine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safety,and circularity of nanopesticides.Herein,w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nanopesticides with minimizing carriers(NMC)prepared through prodrug design and molecular self-assembly emerging as practical tools to address the current limitations,and compared it with nanopesticides employing non-therapeutic nanomaterials as carriers(NNC).We furth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MC and examined potential challenges in its preparation,performance,and production.Overall,we asser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MC systems can serve as the innovative driving force catalyzing a green and efficient revolution in nanopesticides,offering a way out of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pesticides Green agrochemicals SELF-ASSEMBLY Nanomaterial saf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缓释颗粒剂载体材料类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程雪健 郑丽 +5 位作者 曹立冬 张宏军 吴进龙 徐博 黄啟良 黄修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
随着功能材料、缓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药剂型颗粒剂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防治场景的省力化、精简化、功能型颗粒剂不断涌现。在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发展缓释颗粒剂是当前提高农药利用率的一... 随着功能材料、缓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药剂型颗粒剂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防治场景的省力化、精简化、功能型颗粒剂不断涌现。在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发展缓释颗粒剂是当前提高农药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且有前景的方向。本文按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分类,综述了不同类型颗粒剂的制备原理、载体材料类型、选择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缓释颗粒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农药颗粒剂的制备及载体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颗粒剂 载体材料 缓释技术 释放速率 农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性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 张星 +2 位作者 尹凌洁 王娅 李晓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7-442,共6页
采用软模板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对甲苯磺酸铵(CTATos)为模板剂,分别以三乙醇胺(TEOA)和氨水为碱源,调节乙醇和水的比例,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结果表明:制备纳米尺寸介孔二氧化硅的最佳反应条件为TEOS 1.56 mL、CTA... 采用软模板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对甲苯磺酸铵(CTATos)为模板剂,分别以三乙醇胺(TEOA)和氨水为碱源,调节乙醇和水的比例,制备介孔二氧化硅,结果表明:制备纳米尺寸介孔二氧化硅的最佳反应条件为TEOS 1.56 mL、CTATos 1.92 g、TEOA 1.9 mL、乙醇10.5 mL、水74.5 mL;制备亚微级尺寸介孔二氧化硅的最佳反应条件为TEOS 1.56 mL、CTATos 1.92 g、氨水1.9 mL、乙醇42 mL、水43.5 mL。采用嫁接法,以偶氮苯衍生物为改性材料对介孔二氧化硅进行光响应功能化;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和热重分析仪(TGA)进行表征,结果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粒径可控,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改性后的介孔二氧化硅具有光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对甲苯磺酸铵 介孔二氧化硅 光响应 对氨基偶氮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吸附造粒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7
作者 周德宝 《阴山学刊》 1999年第6期30-32,共3页
沸石颗粒剂作为一种农药的载体,其造粒原料的选择应为3%—3.5%,PH值应为6.8—7.0,粒级应为20—40目为佳,沸石载体应作活化处理。
关键词 造粒原料 沸石颗粒 处理方法 农药载体 活化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88A为流动载体的支撑液膜中Pt(Ⅳ)的迁移 被引量:1
8
作者 姚秉华 郭攀峰 赵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8-850,855,共4页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PC-88A为流动载体的聚偏氟乙烯支撑液膜中Pt(Ⅳ)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盐酸浓度、解析相盐酸浓度、载体浓度、SnCl2浓度对Pt(Ⅳ)迁移的影响,获得了Pt(Ⅳ)迁移的最佳实验条件:料液相盐酸浓度为1.0 mol/L、解析相盐酸... 研究了以烷基膦酸PC-88A为流动载体的聚偏氟乙烯支撑液膜中Pt(Ⅳ)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盐酸浓度、解析相盐酸浓度、载体浓度、SnCl2浓度对Pt(Ⅳ)迁移的影响,获得了Pt(Ⅳ)迁移的最佳实验条件:料液相盐酸浓度为1.0 mol/L、解析相盐酸浓度为6.0 mol/L、载体质量分数为5.0%、SnCl2浓度为0.05mol/L。当料液相Pt(Ⅳ)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Pt(Ⅳ)可在3 h内完全迁移。将本法用于含Pt(Ⅳ)(0.8 mg/L),Cu(Ⅱ)(75.0 mg/L),Zn(Ⅱ)(75.0 mg/L),Co(Ⅱ)(75.0 mg/L)和Ni(Ⅱ)(75.0 mg/L)的模拟试样中Pt(Ⅳ)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分离 支撑液膜 烷基磷酸 PC-8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在农药控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明程 陈立萍 +3 位作者 张佳 王晓军 袁善奎 杨峻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0-278,共9页
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智能复合材料,能够响应酶、氧化还原、pH值、光、温度、电场、磁场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刺激的变化,实现有效成分的靶向控制释放,在药物控释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医药、食... 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是一种新兴的智能复合材料,能够响应酶、氧化还原、pH值、光、温度、电场、磁场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刺激的变化,实现有效成分的靶向控制释放,在药物控释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医药、食品和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的种类及其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状况,探讨了以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常见的环境响应性载体材料主要包括酶响应性载体材料、pH响应性载体材料、氧化还原响应性载体材料、光响应性载体材料及温度响应性载体材料等种类,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分离纯化、临床诊断以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等领域,其作为助剂在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应用尚处于基础阶段,在商业化与规模化应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响应 智能 载体材料 纳米粒子 微囊 农药控释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硅藻土作农药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漧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用硅藻土作农药载体,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农药产品。本文介绍了硅藻土作农药载体的生产工艺和应用实例,并对其机理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硅藻土 农药 载体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农药载药体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园园 蔡润泽 +3 位作者 周连萱 曹立冬 黄啟良 赵鹏跃 《农药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以无机材料为载体负载农药可有效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利用率。碳酸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pH响应性好、环境毒性低和易降解等优点,在农药载药体系的应用中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碳酸钙的制备、载药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综述... 以无机材料为载体负载农药可有效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和利用率。碳酸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pH响应性好、环境毒性低和易降解等优点,在农药载药体系的应用中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碳酸钙的制备、载药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综述了碳酸钙农药载药体系在农业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体系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可能面临的挑战,旨在为碳酸钙农药载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载药体系 制备方法 缓释技术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