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联剂对沙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晓敏 陈圆 +1 位作者 王欣 胡建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7-183,共7页
为提升沙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钛酸酯偶联剂201、马来酸酐偶联剂对沙柳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聚乳酸为基体,改性沙柳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环境友好型沙柳/聚乳酸... 为提升沙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钛酸酯偶联剂201、马来酸酐偶联剂对沙柳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聚乳酸为基体,改性沙柳纤维为增强相,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环境友好型沙柳/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类型及含量对沙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4种偶联剂改性的沙柳/聚乳酸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均得到改善,力学强度得到提升,偶联剂适宜质量分数均为2%,其中马来酸酐偶联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好,其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为28.79MPa、弹性模量为3326.5MPa、冲击强度为4.351kJ/m^(2),较对照组分别提升了113.8%、127.9%、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聚乳酸 沙柳纤维 界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羽佳 王喜明 +1 位作者 姚利宏 胡建鹏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已成为功能型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具有性能优异、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等优势。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蒙脱土、云母、氧化物、碳酸钙、滑石粉、石墨烯、炭黑及碳纳米管等无机质增强植物纤... 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已成为功能型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具有性能优异、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等优势。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蒙脱土、云母、氧化物、碳酸钙、滑石粉、石墨烯、炭黑及碳纳米管等无机质增强植物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在阻燃、耐老化、导电及电磁屏蔽等功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针对无机质增强复合材料在功能性拓展、无机质与基体材料复合、功能性内在机理分析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功能型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功能型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质 植物纤维 功能型复合材料 性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力学与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宋永明 李春桃 +2 位作者 王伟宏 王清文 谢延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50)、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70)和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80)6种含有不同... 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50)、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6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DB-570)和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B-580)6种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硅烷偶联剂对木粉(WF)进行表面处理,然后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混合挤出制备处理木粉/HDPE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及吸水率进行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断面微观形态,并对硅烷处理前后的木粉进行红外光谱(FTIR)分析,从而筛选出较适宜的硅烷偶联剂。结果表明:经这6种偶联剂对木粉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和界面相容性都有所改善,其中A-171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拉伸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1.59%,31.26%和49.29%,冷水和沸水吸水率分别降低了59.71%和48.29%。通过对复合材料SEM观察和FTIR分析可知:A-171成功与木粉发生缩聚反应,最有效地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这应归因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兼有适宜地与木粉发生缩聚接枝反应及可能与HDPE发生加聚接枝反应的综合优势,偶联作用强,使木/塑界面相容性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木材改性 界面相容性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PP/PE共混物及其木塑复合材料 被引量:33
4
作者 高华 王清文 +1 位作者 王海刚 宋永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1,共5页
通过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机械混合来模拟废旧塑料混合物,利用马来酸酐(MAH)对PP/PE混合物进行接枝改性,然后以接枝共混物作为基体与木纤维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对比接枝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MAH已成功接枝在PP/PE共混物上。... 通过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机械混合来模拟废旧塑料混合物,利用马来酸酐(MAH)对PP/PE混合物进行接枝改性,然后以接枝共混物作为基体与木纤维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对比接枝前后的红外光谱图,证明MAH已成功接枝在PP/PE共混物上。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基体经过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均大幅度升高,当MAH用量为1%时,弯曲强度提高了50.4%,无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90.8%,而以废旧塑料为原料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40.2%和53.4%。微观相形态分析表明:通过接枝改性不仅改善了PP/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同时也显著改善了木纤维与PP/PE共混物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因而宏观上表现为力学性能提高。这表明,共混接枝改性方法可能是利用混合废旧塑料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的一条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接枝 PP/PE共混物 木纤维 木塑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的酯化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亚巍 宁莉萍 +3 位作者 杨永前 王燕高 逯新辉 陈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6,612,共6页
采用乙酸酐溶液对桦木粉进行酯化处理后热压制得HDPE/桦木粉木塑复合材料。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酯化处理前后的木纤维表面官能团,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测试软件处理前后的... 采用乙酸酐溶液对桦木粉进行酯化处理后热压制得HDPE/桦木粉木塑复合材料。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酯化处理前后的木纤维表面官能团,借助电子显微镜和计算机显微图像测试软件处理前后的木材的解剖性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从而得出最佳的处理工艺,并分析酯化反应程度与木塑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木纤维的酯化反应程度可以有效改善木纤维表面的疏水性,改变纤维形态和微观形貌,从而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酯化处理木粉后,反应生成的乙酰基部分取代了纤维表面的羟基,降低了木纤维表面极性,而且木纤维的长度和壁厚有所增大;酯化处理后的木纤维表面平整光滑,且复合材料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酯化作用 力学性能 解剖性质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的酚化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赵斌元 胡克鳌 吴人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介绍了木质素的应用及改性研究情况 ,并从实验研究了间甲酚 -硫酸法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工艺及效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结果表明 ,该法有效提高了该木质素磺酸盐的酚羟基含量 ,并降低了其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的复... 介绍了木质素的应用及改性研究情况 ,并从实验研究了间甲酚 -硫酸法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的改性工艺及效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测试结果表明 ,该法有效提高了该木质素磺酸盐的酚羟基含量 ,并降低了其分子量以及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酚化 改性 间甲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被引量:20
7
作者 余养伦 秦莉 于文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经过热处理、浸胶、热压等工序制造本色和炭化色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经过热处理、浸胶、热压等工序制造本色和炭化色室外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并与室外地板用重组竹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优于重组竹,慈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毛竹;热处理对吸水厚度膨胀率、防腐和防霉等性能具有改善作用,对水平剪切强度具有不利影响;采用纤维化单板,改变了传统重组竹的束状元结构,提高了竹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可促进竹材产业升级尤其是丛生竹的工业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竹单板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 室外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刨花与再生塑料复合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文斌 刘一星 +1 位作者 李坚 张显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研究了影响木塑复合材性能的 4个主要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试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其对各项指标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 ;塑料的添加量对复合板的厚度吸水膨胀率呈高度显著影响 ,对内结合强度及静曲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热压... 研究了影响木塑复合材性能的 4个主要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试验中的影响因素以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其对各项指标均有高度显著性影响 ;塑料的添加量对复合板的厚度吸水膨胀率呈高度显著影响 ,对内结合强度及静曲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热压时间的延长有助于复合板的性能指标的优化 ;热压温度对静曲强度和干状内结合强度及 2 4 h厚度吸水膨胀率的影响不显著 ,对湿状内结合强度和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刨花 再生塑料 复合材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木塑复合材料的老化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池冰 宁莉萍 +3 位作者 周亚巍 王燕高 董国龙 杨红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向桦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中添加白色、黄色和红色着色剂,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彩色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着色剂种类及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表面颜色的影响,同时分别考察彩色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自然老化和紫外光加速... 向桦木粉/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中添加白色、黄色和红色着色剂,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彩色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着色剂种类及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表面颜色的影响,同时分别考察彩色木塑复合材料在户外自然老化和紫外光加速老化箱中的老化情况,分析讨论其老化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着色剂可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材料的外观颜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和总色差随着色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着色剂用量为3.5wt%时,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佳;木塑复合材料经老化实验后表面褪色明显且力学强度显著降低,但自然老化后其性能下降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木塑复合材料在老化过程中,不仅受到紫外光的照射发生了光降解,而且长期被雨水冲刷导致材料表面的桦木纤维及着色剂大量剥落,降低了材料界面结合强度,从而导致材料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着色剂 自然老化 紫外加速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汉麻秆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春红 王利剑 +4 位作者 左恒峰 王妮 Noor Intan Saffinaz Anuar Peyman Servati Frank Ko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11-517,共7页
为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环境保护,制备了一种汽车内饰用的完全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以汉麻秆粉和可降解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模压成型制备了该复合材料。对于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影响因素,经过4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正... 为有利于汽车轻量化和环境保护,制备了一种汽车内饰用的完全可降解的木塑复合材料。以汉麻秆粉和可降解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模压成型制备了该复合材料。对于温度、压力和时间3个影响因素,经过4种力学性能指标的正交试验分析,得到模压成型的最优工艺为:160℃、7.5 MPa、5 min。结果表明:当汉麻秆粉质量分数30%,麻秆粉粒径40目时,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伸模量、弯曲模量均最大,分别为40.26、73.84 MPa和2.06、4.35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内饰材料 可降解木塑复合材料 聚乳酸(PLA) 汉麻秆粉 模压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素纳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晶晶 赵泾峰 +1 位作者 孙景荣 李大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利用甲壳素纳米纤维(CHNF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强改性,分别采用湿混法和聚乙二醇(PEG)分散剂法制备了挤出成型的CHNFs/PLA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α-甲壳素纳米纤维直径小于100 ... 利用甲壳素纳米纤维(CHNF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强改性,分别采用湿混法和聚乙二醇(PEG)分散剂法制备了挤出成型的CHNFs/PLA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α-甲壳素纳米纤维直径小于100 nm,长度为几百微米,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湿混法和PEG分散剂法对制备的CHNFs/PLA复合材料都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当CHNFs的添加量高于30%时,湿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EG分散剂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分析表明,湿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有大量的网状细丝均匀致密地分散在PLA的断面,达到了对CHNFs预期的分散效果,而PEG分散剂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HNFs以短小纤维的聚集体形态分布于复合材料的断面,说明聚乙二醇对于CHNFs与PLA体系是良好的界面相容剂,但是该方法降低了CHNFs的长径比。因此湿混法是一种更有效的纤维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纳米纤维 聚乳酸 预处理 网状结构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与塑性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清文 欧荣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142,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致力于将木质纤维材料转化为热塑性材料的改性研究,近年来进一步提出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简要综述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研究进展和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相关的材料特性。...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致力于将木质纤维材料转化为热塑性材料的改性研究,近年来进一步提出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的学术理念并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简要综述木质纤维材料的热塑性改性研究进展和木质纤维材料塑性加工相关的材料特性。从深入分析木质纤维材料的黏弹性及其与主要组分的结构性质关系出发,阐述在基本保持木质纤维材料优良性能的前提下进行塑性加工的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动态塑化和木塑复合等方法实现塑性加工之可能的技术途径,为木质纤维材料资源的高效利用探索新的加工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材料 塑性加工 热塑性 黏弹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环境对偶联剂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辉 邸明伟 王清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120,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表面以改善其胶接性能。为探究胶接接头在热环境下的耐久性,利用胶接强度测试、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FTIR和XPS分析手段,研究热环境对偶联剂处理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 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表面以改善其胶接性能。为探究胶接接头在热环境下的耐久性,利用胶接强度测试、接触角测试、扫描电镜、FTIR和XPS分析手段,研究热环境对偶联剂处理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覆处理后硅烷偶联剂能够与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形成化学连接,从而改善胶接强度,但在长时间的受热环境下,偶联剂处理木塑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会发生变化,表现为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各种化学基团的含量发生改变。涂覆处理后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胶接接头的耐久性,而表面性质的变化更主要源于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木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聚乙烯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硅烷偶联剂 表面性质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树脂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7
14
作者 蒋新元 朱媛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72,共5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制备木质素基树脂。研究了木质素基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重金属离子Pb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的聚合条件为:液体石蜡与反应水溶液的相比为3∶1、分散剂占有机相百分含量为2%...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成功制备木质素基树脂。研究了木质素基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重金属离子Pb2+、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优化的聚合条件为:液体石蜡与反应水溶液的相比为3∶1、分散剂占有机相百分含量为2%、温度为90℃、盐酸浓度为3mo1/L、甲醛占木质素磺酸钠百分含量为9%、聚合时间为2h。30℃时,所制备的树脂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33.6523mg/g和30.12mg/g。所制备的木质素基树脂有大量羟基和磺酸基等含氧基团存在,非常有利于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木质素基树脂的比表面积为0.0963m2/g,孔容为0.002389cm3/g,平均孔径为99.2208nm,表明该树脂具有大孔树脂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反相悬浮聚合 树脂 PB2+ Cd2+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松香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欧荣贤 王清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31,共6页
用马来松香对木粉进行流动性能改善处理,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复合,挤出成型制备木粉/HDPE复合材料(WF-HDPE)。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经马来松香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元素的变化... 用马来松香对木粉进行流动性能改善处理,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复合,挤出成型制备木粉/HDPE复合材料(WF-HDPE)。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经马来松香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元素的变化,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WF-HDPE的流变行为。FTIR与XPS分析表明,马来松香分子中的酸酐基团与木粉表面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并且马来松香是以单酯的形式接枝到木粉表面,同时产生一游离羧基。WF-HDPE流变学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复合黏度(η*)、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马来松香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但体系的黏度和模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木粉经马来松香改性后复合熔体的流变性能显著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效率,而且适当的马来松香处理也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后者被静态力学试验结果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马来松香 热塑性 木塑复合材料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二莹 任元林 +1 位作者 金银山 刘玉桂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木塑复合材料(WPC)作为一种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优点及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即添加相容剂及偶联剂、原料表面的极性化或非极性化,以及制备纳米复... 木塑复合材料(WPC)作为一种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新型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的优点及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即添加相容剂及偶联剂、原料表面的极性化或非极性化,以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界面改性剂对WPC综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腊梅 李凯夫 +2 位作者 云虹 姜涛 林溪顺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新型双官能团偶联剂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偶联剂种类和含量对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双官能团偶联剂有优于传统偶联剂的改性效果。当添加量为0.8%时,木粉与PVC树脂... 采用新型双官能团偶联剂对木粉进行表面处理,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偶联剂种类和含量对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双官能团偶联剂有优于传统偶联剂的改性效果。当添加量为0.8%时,木粉与PVC树脂相容性达到较理想状态,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分别为35.76MPa,2 378.32MPa,1 5.08kJ/m^2,14.0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界面相容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偶联剂对秸秆/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普建 葛正浩 +1 位作者 石美浓 金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秸秆粉的质量分数、偶联剂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因素的控制,研究上述因素变化对PP/秸秆粉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偶联剂中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的效果最好;当秸秆粉质量分数达到30%时,木塑复... 通过对秸秆粉的质量分数、偶联剂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因素的控制,研究上述因素变化对PP/秸秆粉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不同偶联剂中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的效果最好;当秸秆粉质量分数达到30%时,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抗冲击强度均为最佳;采用MAPP作为偶联剂且含量为秸秆粉的4%时,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抗冲击强度均为最佳,当MAPP含量超过4%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 PP 秸秆粉 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PVA挤出发泡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及泡孔形态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礼 曾广胜 《包装学报》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将木薯淀粉、聚乙烯醇(PVA)及其他各种助剂共混,通过挤出成型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发泡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探讨了淀粉添加质量分数、NaHCO_3发泡剂添加质量分数、甘油/NaOH水溶液复合增塑剂添加质量分数、温度及剪切速率... 将木薯淀粉、聚乙烯醇(PVA)及其他各种助剂共混,通过挤出成型制备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复合发泡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探讨了淀粉添加质量分数、NaHCO_3发泡剂添加质量分数、甘油/NaOH水溶液复合增塑剂添加质量分数、温度及剪切速率对淀粉/PVA发泡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研究了不同熔体黏度对材料泡孔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淀粉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熔体黏度升高;随着NaHCO_3发泡剂和甘油/Na OH水溶液复合增塑剂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熔体黏度下降;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剪切速率的加大,材料的熔体黏度先降低后升高,在温度为145℃、剪切速率为500 s-1时,材料的熔体黏度最低;当熔体黏度为1 600 Pa·s时,材料的泡孔形态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挤出 流变行为 泡孔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伟浩 刘超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8-70,共3页
以废旧高密度聚乙烯为塑料基体,木粉为填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成型工艺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自制的木粉疏水改性剂(CPN)、界面相容剂(MAPE)等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断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P... 以废旧高密度聚乙烯为塑料基体,木粉为填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成型工艺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自制的木粉疏水改性剂(CPN)、界面相容剂(MAPE)等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对材料的断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PN和MAPE能显著改善界面相容性,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制备出弯曲强度达30MPa的高性能PE基木塑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表面疏水改性剂 界面相容剂 高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