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氮苯基小分子光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组装
1
作者 李佩琪 王彩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8,共7页
偶氮苯基材料因其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可调控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不同结构且广泛商业化的偶氮苯基小分子(偶氮苯(AZO)、对羟基偶氮苯(AZO-OH)、对氨基偶氮苯(AZO-NH2)、二甲基黄[AZO-N(CH_(3))_(2)])作为光... 偶氮苯基材料因其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可调控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不同结构且广泛商业化的偶氮苯基小分子(偶氮苯(AZO)、对羟基偶氮苯(AZO-OH)、对氨基偶氮苯(AZO-NH2)、二甲基黄[AZO-N(CH_(3))_(2)])作为光分子开关,控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在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C2mim][NTf_(2)])离子液体中的自组装行为,探讨不同偶氮苯基末端基元对于PNIPAm自组装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偶氮苯基小分子均能有效调控PNIPAm在[C2mim][NTf_(2)]离子液体中的相变响应行为,但不同的末端基元对于PNIPAm的相变温度及相变区间影响甚微。结合原位变温红外谱图分析可知,紫外光照强化了PNIPAm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PNIPAm侧链间的相互聚集,这将促进紫外光照条件下“溶剂化”效应的发生,可获得更低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离子液体 自组装 分子开关 相变 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微波辐射共聚 被引量:27
2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1 位作者 朱健 余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8-40,共3页
采用添加一定粒径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丙酮溶液为引发剂,在微波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聚... 采用添加一定粒径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的丙酮溶液为引发剂,在微波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聚醋酸乙烯酯的粒径及其添加量诸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所得树脂吸水率达98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共聚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阳离子高吸水性树脂 被引量:25
3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1 位作者 余俊 朱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0,共3页
利用微波照射下水溶液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得阳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共聚单体组成、反应液pH值、交联剂用... 利用微波照射下水溶液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得阳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与共聚单体组成、反应液pH值、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诸因素的关系。所得树脂吸水率达810(g/g),对10%的醇水溶液的吸液率达770(g/g),对0.9%的盐水溶液的吸液率达150(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二甲氨基乙酯 丙烯酰胺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聚合物乳液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洪涛 李建宗 +1 位作者 程时远 艾照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47,共6页
用3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两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PAN/PBA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检测了聚合物乳胶的表面张力、电导率、流变性、离心和电解质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光泽度、耐水耐溶剂性、力学性... 用3种不同的加料方法和两种不同的加料顺序,制备了PAN/PBA复合聚合物乳液。测定了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检测了聚合物乳胶的表面张力、电导率、流变性、离心和电解质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光泽度、耐水耐溶剂性、力学性能;同时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探讨了聚合方法-成核机理-粒子微观结构-乳胶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滴加法乳胶粒径最小,导电率小,表面张力大,电解质和离心稳定性高;乳胶膜的光泽度,柔软性和耐水性好;但拉伸强度差,丙烯腈后加法中,膜的力学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聚合 乳胶性质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S-co-MMA)磁性吸油树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元鹏 杨浩 +4 位作者 胡帆 朱尚国 林元华 郑朝晖 丁小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本文用4-叔丁基苯乙烯(t 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与双键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共聚,制备磁性高分子吸油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接触角进行了表征。高分子树脂吸油速率快,对多种有机溶剂和油类在... 本文用4-叔丁基苯乙烯(t B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与双键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共聚,制备磁性高分子吸油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接触角进行了表征。高分子树脂吸油速率快,对多种有机溶剂和油类在10 min内即可吸附饱和,吸附容量为10 g/g左右。树脂密度小,能够漂浮于水面,对水面原油进行快速吸附,并且在外界磁场控制下,实现快速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叔丁基苯乙烯 FE3O4纳米粒子 磁性吸油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DMC/AM/AA三元水溶液共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彭晓宏 盘思伟 沈家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43-546,共4页
研究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三元水溶液共聚合反应的四种典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硫酸... 研究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三元水溶液共聚合反应的四种典型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最适宜于DMC/AM/AA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剂 三元共聚 溶液共聚 氧化还原 DMC AM 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的研制及性能的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新华 孙元 +1 位作者 王胜利 陈林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以淀粉、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共聚合方法研制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并对其吸水倍率、吸盐水倍率、保水率等性能进行测定.根据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及配方.所得高吸水树脂最高吸水倍率可以达... 以淀粉、丙烯酸和聚乙烯醇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共聚合方法研制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并对其吸水倍率、吸盐水倍率、保水率等性能进行测定.根据正交设计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及配方.所得高吸水树脂最高吸水倍率可以达到1555倍,吸0.900NaCl水溶液倍率可达到1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高吸水树脂 研制 性能 反应条件 配方 水溶液共聚合 吸水倍率 保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蛇纹石的盐酸浸出及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艳霞 冯其明 +1 位作者 刘琨 王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过程中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浸出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温度95~100℃,浸出时间3h,液固比60。进而通过建立液-固相反应纤维状颗粒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的动力学过程... 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过程中影响浸出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浸出条件为:盐酸浓度2mol/L,温度95~100℃,浸出时间3h,液固比60。进而通过建立液-固相反应纤维状颗粒的宏观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纤蛇纹石盐酸浸出的动力学过程。依据此模型所求得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4.4kJ/mol,与用等浸出率法求得的值25.4kJ/mol基本一致。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纤蛇纹石的盐酸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蛇纹石 盐酸浸出 动力学 模型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性水凝胶P(MAPOSS-co-AA)的制备及药物缓释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江春梅 牟建新 +2 位作者 刘利明 王婷婷 张春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以丙烯酸(AA)和七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催化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有机-无机共聚水凝胶P(MAPOSS-co-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 以丙烯酸(AA)和七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催化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pH敏感性的有机-无机共聚水凝胶P(MAPOSS-co-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MAPOSS-co-AA)水凝胶的结构和溶胀后的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溶胀性能、药物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RD图中MAPOSS峰的消失说明MAPOSS均匀地分散在水凝胶交联网络中;与常规聚丙烯酸(PAA)水凝胶相比,MAPOSS的加入明显降低了其吸水能力,即P(MAPOSS-co-AA)水凝胶在模拟肠液(SIF)中溶胀后的孔径明显小于PAA水凝胶,但其pH敏感性不变,即随着pH值的增加,水凝胶的吸水能力增强,溶胀比增加;同时P(MAPOSS-co-AA)水凝胶作为茶碱的药物缓释体系,明显改善了茶碱在模拟胃液(SGF)和SIF中的释放性能,降低了茶碱在SIF中的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笼型倍半硅氧烷 水凝胶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结构两性梳形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伟 朱洪庆 于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
由过硫酸铵、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腈、增链剂DA组成复合引发体系,将自制具有长亲水链结构(使聚合物有梳形结构)的可聚合两性化合物(使聚合物有两性特点)——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一类新型兼... 由过硫酸铵、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腈、增链剂DA组成复合引发体系,将自制具有长亲水链结构(使聚合物有梳形结构)的可聚合两性化合物(使聚合物有两性特点)——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成一类新型兼有两性聚合物和梳形聚合物结构特点的两性梳形聚丙烯酰胺,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聚合物与所设计结构相符.研究该共聚物的合成条件,并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引发剂质量浓度为20 mg/L,引发温度为15℃,单体质量分数为18%,偶氮质量浓度为10mg/L,尿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甲酸钠的质量浓度均为100mg/L,体系pH值为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两性梳形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可达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梳形聚丙烯酰胺 溴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羧壬基铵 高黏弹性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佑宁 樊国栋 高艳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5-87,共3页
本研究采用溶液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8%;甲苯作为溶剂,甲苯与乳酸单体的比例为2∶1,聚合温度控制在170℃,反应24h,可... 本研究采用溶液缩聚法直接合成聚乳酸,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用量为0.8%;甲苯作为溶剂,甲苯与乳酸单体的比例为2∶1,聚合温度控制在170℃,反应24h,可得到粘均分子量为12320的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溶液缩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三雄 高保娇 申艳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5,共4页
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采用溶液聚合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 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PGM A;用FT-IR1、H-NM R、GPC等手段对活性聚合进行了确认,... 以2-溴代丙酸乙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采用溶液聚合体系,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 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PGM A;用FT-IR1、H-NM R、GPC等手段对活性聚合进行了确认,对PGM A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剂极性与单体/引发剂配比对可控聚合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测定了GM 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表观活化能。研究表明,溶剂极性对GM A的ATRP可控聚合有较大的影响;单体/引发剂配比对聚合速率也有明显的影响;实验测得GM A的ATRP可控聚合的表观活化能为61.4 kJ/m o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溶剂极性 聚合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及NaCl对聚合反应的加速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军武 赵耀明 严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4-66,共3页
采用 in- situ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和 Na Cl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出吸水率 ( Q)与交联剂用量 ( Cc,交联剂相对单体的摩尔分率 )之间存在 Q=1 .99C- 0 .72 6c 关系。 ... 采用 in- situ水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和 Na Cl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得出吸水率 ( Q)与交联剂用量 ( Cc,交联剂相对单体的摩尔分率 )之间存在 Q=1 .99C- 0 .72 6c 关系。 Na Cl对聚合反应具有加速作用 ,使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 ,但树脂的吸水率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溶液聚合 聚丙烯酸钠 氯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剂用量对SBA-15孔道内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志波 孙发孟 张发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32,37,共5页
利用介孔分子筛SBA-15的介孔孔道结构,通过调节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在其内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位溶液聚合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手段对所得... 利用介孔分子筛SBA-15的介孔孔道结构,通过调节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用量,在其内部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位溶液聚合反应,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手段对所得复合材料及孔道内的聚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容降低,但仍保持介孔结构;孔道内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是常规溶液聚合的几十倍,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孔道内部聚合的PMMA含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热稳定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 介孔孔道 溶液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P(MAA-co-AM)水凝胶的制备及溶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珊 尹艳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21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BIS),过硫酸铵为引发剂(APS),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水凝胶P(MAA-co-AM),研究了单体配比及干燥方式对水凝胶表面形貌以及对水、不同pH溶液及盐溶液的溶胀行为的影... 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BIS),过硫酸铵为引发剂(APS),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水凝胶P(MAA-co-AM),研究了单体配比及干燥方式对水凝胶表面形貌以及对水、不同pH溶液及盐溶液的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MAA-co-AM)16凝胶(MAA/AM摩尔比为16∶100)冻干处理后具有均匀的大孔;与PAM和PMAA凝胶相比,P(MAA-co-AM)16凝胶的吸水溶胀速率快(1h溶胀平衡)、平衡溶胀比大(ESR=250)、pH体积响应变化大(pH为4.01、6.86、9.18时的ESR分别为20、60、141),吸盐率比PMAA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 溶胀行为 PH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光聚合可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茹森 孙建辉 +2 位作者 郭拥军 周竞达 王用良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机理探讨了光聚合过程与可控因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光聚合反应装置,实现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采用水溶液光聚合技术,以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为光引发剂合成了聚丙烯酰胺。运用正... 通过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机理探讨了光聚合过程与可控因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旋转式光聚合反应装置,实现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采用水溶液光聚合技术,以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为光引发剂合成了聚丙烯酰胺。运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考察了可控因素光照强度、反应容器内径、转速和反应时间,并创建了回归方程。由回归方程极大值分析确立了最优化聚合条件:光照强度0.15mW/cm2,反应容器内径36mm,转速10r/min,反应时间135min。在此条件下,聚丙稀铣胺相对分子质量达2.1×107,单体转化率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光聚合 可控因素 光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HIPE块体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TRP溶液聚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明森 孙发孟 +2 位作者 周泓望 龚桂胜 张发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7,共6页
将用高内相比乳液(HIPE)聚合法得到的多孔聚合物块体(poly HIPE)作为聚合的反应器,在其内部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通过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手... 将用高内相比乳液(HIPE)聚合法得到的多孔聚合物块体(poly HIPE)作为聚合的反应器,在其内部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通过扫描电镜、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测试手段对块体内聚合的PMMA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表明,MMA在poly HIPE块体内部按照ATRP聚合机理发生聚合;poly HIPE块体对MMA的ATRP溶液聚合影响不同于受限空间内部进行的传统自由基聚合及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相较于普通的ATRP溶液聚合,块体内部ATRP聚合所得PMMA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有所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间同立构比例有所下降,但全同立构比例明显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多孔聚合物块体 受限空间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类ASV水性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良训 卢善真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EI 1998年第3期42-45,共4页
合成了丙烯酸酯(A)、苯乙烯(S)、醋酸乙烯酯(V)的三元共聚物,并探讨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在适当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作用下,采用半连续乳液滴加工艺,能使竟聚率相... 合成了丙烯酸酯(A)、苯乙烯(S)、醋酸乙烯酯(V)的三元共聚物,并探讨了影响共聚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共聚物溶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在适当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作用下,采用半连续乳液滴加工艺,能使竟聚率相差较大的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3种单体进行共聚反应,且所得ASV乳液性能稳定而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高强度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5
19
作者 葛红江 刘希君 雷齐玲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丙烯酰胺和疏水单体为原料 ,过硫酸钾 -硫酸亚铁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疏水型高强度水凝胶。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疏水型水凝胶的吸水倍数、吸水... 以丙烯酰胺和疏水单体为原料 ,过硫酸钾 -硫酸亚铁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疏水型高强度水凝胶。研究了单体组成、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疏水型水凝胶的吸水倍数、吸水速率和强度。疏水型水凝胶的强度大于常规高吸水性树脂 ,最长吸水时间长 ,吸水速度平缓。对疏水型高强度水凝胶强度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 ,对吸水速率和最长吸水时间进行了分析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 水凝胶 合成 溶液聚合 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酰胺 疏水单体 硫酸钾-硫酸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和神经网络优化高固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军 曾鹰 韩江雪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6-29,96,共5页
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探索合成高固含量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通过筛选优化得到高浓度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均匀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 通过均匀设计的方法探索合成高固含量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通过筛选优化得到高浓度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均匀设计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是一种很好地实验设计和优化实验条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均匀设计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