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肌醇质量与产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殿宝 肇立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4-55,共2页
在肌醇的生产工艺中 ,原料、酸解、中和、离子交换、浓缩、精制几个工段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方法 ,对产品的质量和得率影响很大。通过实验的方法 ,总结了上述各工段中提高产品质量与得率的工艺要点及理论依据 。
关键词 肌醇 生产工艺 产品质量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氧乙烷与乙二醇的市场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佟欣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是乙烯下游两大重要的化工品。近几年来,环氧乙烷行业产能面临扩张局面,但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需矛盾加剧,盈利能力减弱,市场价格以持续低位震荡为主;乙二醇行业在炼化一体化以及煤化工的推动下也出现了产能快速增...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是乙烯下游两大重要的化工品。近几年来,环氧乙烷行业产能面临扩张局面,但产能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供需矛盾加剧,盈利能力减弱,市场价格以持续低位震荡为主;乙二醇行业在炼化一体化以及煤化工的推动下也出现了产能快速增长的局面,市场竞争压力扩大,进口量持续缩减,部分老装置出现长停状态,市场价格维持宽幅震荡运行。文章就环氧乙烷与乙二醇供需情况、市场价格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乙二醇 供应 需求 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1-环己基-1,2-环己二醇的合成
3
作者 张颂培 祝钧 陈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研究了顺-1-环己基-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新工艺。先用格氏试剂1-环己基溴化镁和环己酮反应制得环己醇,醇脱水后生成α-位取代的环己烯,最后用甲酸-过氧化氢氧化制得顺-1-环己基-1,2-环己二醇。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1H NMR进... 研究了顺-1-环己基-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新工艺。先用格氏试剂1-环己基溴化镁和环己酮反应制得环己醇,醇脱水后生成α-位取代的环己烯,最后用甲酸-过氧化氢氧化制得顺-1-环己基-1,2-环己二醇。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与^1H NMR进行了表征。产物熔点90~91℃,收率为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1-1环己基-1 2-环己二醇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梨坦(2-丙基)庚酯的合成及性能
4
作者 成西涛 南蓉 +3 位作者 黄方方 张金峰 郭鹏涛 杨淑玮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将煤制烯烃(MTO)的副产物2-丙基庚醇通过氧化反应制得2-丙基庚酸,再以其和山梨醇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山梨坦(2-丙基)庚酯,采用FT-IR、GC及HPL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粗产物中山梨坦(2-丙基)庚酯单酯质量分数可达59.8%,提纯产物中单... 将煤制烯烃(MTO)的副产物2-丙基庚醇通过氧化反应制得2-丙基庚酸,再以其和山梨醇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合成了山梨坦(2-丙基)庚酯,采用FT-IR、GC及HPL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粗产物中山梨坦(2-丙基)庚酯单酯质量分数可达59.8%,提纯产物中单酯含量可达95.6%。山梨坦(2-丙基)庚酯产品的防腐抑菌性能达到并优于市售山梨坦辛酸酯的水平,具有较好的乳化、助洗功能。将山梨坦(2-丙基)庚酯替代部分表面活性剂加入洗衣液中,无需添加防腐剂,微生物挑战实验7 d,菌落数即小于10 cfu/g,洗涤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梨坦辛酸酯 山梨坦(2-丙基)庚酯 2-丙基庚酸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螺环二醇
5
作者 徐俊明 刘福胜 于世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6年第12期42-45,共4页
采用一锅法对螺环二醇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较佳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中,甲醛、异丁醛、三乙胺的用量分别是2.9,2.7,0.07mol,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70℃;第二步反应中,季戊四醇和盐酸的用量分别是1.0mol和0.06mol,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60... 采用一锅法对螺环二醇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较佳反应条件为:第一步反应中,甲醛、异丁醛、三乙胺的用量分别是2.9,2.7,0.07mol,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70℃;第二步反应中,季戊四醇和盐酸的用量分别是1.0mol和0.06mol,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60℃。在此条件下,螺环二醇的总收率为93.6%,含量大于99.0%。探讨了该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采用IR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二醇 一锅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醇脱氢反应机理解析及催化剂表面修饰研究
6
作者 李晨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4期29-30,65,共3页
环己醇脱氢转化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关键合成步骤,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深入探讨了环己醇脱氢还原过程,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反应途径、关键中间产物的形成变化以及决定反应方向的关键环节。随后,重点讨论了催化材料的构... 环己醇脱氢转化作为化学领域的一个关键合成步骤,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潜力。深入探讨了环己醇脱氢还原过程,详细阐述了其基本反应途径、关键中间产物的形成变化以及决定反应方向的关键环节。随后,重点讨论了催化材料的构造与表层加工技术,包括常用的催化介质、表面加工的重要性与方法,以及新型催化材料设计的前景。最后,系统总结了不同表面修饰对环己醇脱氢反应的影响,探讨了这些修饰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选择性以及可循环使用性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脱氢反应 催化剂设计 表面修饰 反应机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1,2-环己二醇合成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彩荣 蒋登高 +2 位作者 王斐 李九菊 李惠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85-88,共4页
提出了由环己烯制备 1 ,2 -环己二醇的工艺路线 ,考察了物料配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加料方式 ,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物采用溶剂萃取 ,结果 1 ,2 -环己二醇的重量收率达 90 %以上 ,产品纯度 98%。
关键词 反式-1 2-环己二醇 环己烯 合成 溶剂萃取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I.富CO合成气甲醇合成宏观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存文 丁百全 +1 位作者 王弘轼 朱炳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9-333,共5页
以液体石蜡为液相介质 ,在富 CO合成气条件下研究了 C30 2铜基催化剂上 CO、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比较 ,认为在 CO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幂函数模型优于 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 以液体石蜡为液相介质 ,在富 CO合成气条件下研究了 C30 2铜基催化剂上 CO、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模型进行比较 ,认为在 CO浓度较高的情况下 ,幂函数模型优于 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和液相介质在富 CO合成气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床 甲醇 合成 富一氧化碳合成气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苯一步制备环己醇的催化过程 被引量:7
9
作者 薛伟 王冬冬 +2 位作者 王延吉 刘媛 魏珺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73-78,共6页
在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采用机械混合催化剂Ru—Zn/SiO2+HZSM-5催化由苯一步合成环己醇的过程。结果发现,HZSM-5的加入并没有得到目的产物环己醇,但是苯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产物为环己烷。分析认为是溢流氢作用的结果。由于H... 在釜式反应器中,考察了采用机械混合催化剂Ru—Zn/SiO2+HZSM-5催化由苯一步合成环己醇的过程。结果发现,HZSM-5的加入并没有得到目的产物环己醇,但是苯的转化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产物为环己烷。分析认为是溢流氢作用的结果。由于HZSM-5表面酸中心和Ru加氢中心的共同存在,使得苯加氢反应存在2条路径,因此反应速率增加,苯的转化率增加;由于HZSM-5表面酸中心有利于中间物环己烯的吸附,从而易发生深度加氢,得到产物大部分为环己烷。当HZSM-5加入量较少(或n(SiO2)/n(Al2O3)较大)时,由于酸中心数量较少,其促进苯加氢反应的能力有限,且稀释了Ru-Zn/SiO2催化剂,造成反应速率减慢,苯的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一步合成 HZSM-5 溢流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琼 奚旦立 +2 位作者 毛海舫 肖作兵 蔡宝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74-976,共3页
采用硫酸作催化剂,以1,2-环氧环己烷为原料经水解合成了反1,2-环己二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对产物进行萃取、重结晶提纯。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1,2-环氧环己烷... 采用硫酸作催化剂,以1,2-环氧环己烷为原料经水解合成了反1,2-环己二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对产物进行萃取、重结晶提纯。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1,2-环氧环己烷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45±2)℃、pH为3.0左右、反应时间为60m in的条件下,产物反1,2-环己二醇的收率在80%左右,纯度达到99%以上。并通过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结构与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环氧环己烷 反1 2-环己二醇 合成 催化剂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MCM-41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伟 赵青青 +2 位作者 王冬冬 杜文明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20-12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MCM-41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为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向催化剂中加入Zn助剂,考察了不同Zn母体对Ru/MCM-4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加入影响了Ru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ZnCl2或Zn(...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MCM-41催化剂,用于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为提高环己烯选择性,向催化剂中加入Zn助剂,考察了不同Zn母体对Ru/MCM-41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的加入影响了Ru的还原,从而影响了其催化性能。当使用ZnCl2或Zn(OAc)2为Zn母体时,Ru容易被还原,Ru/MCM-41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量增加,从而使其催化活性增加;当使用Zn(NO3)2为Zn母体时,部分Ru不易被还原,相应的Ru/MCM-41催化活性有所降低;ZnSO4为Zn母体时,ZnSO4的存在使MCM-41表面显酸性,在催化苯选择加氢反应中,由于表面酸中心和Ru加氢中心的共同存在,使得苯加氢反应存在两条路径,因此反应速率增加,苯转化率增加,并且由于表面酸中心有利于环己烯的吸附,从而易使其发生深度加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选择加氢 Ru/MCM-41 Zn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木薯粉生产酒精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于朝 朱德明 +2 位作者 李开绵 匡钰 韩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242-9243,9262,共3页
[目的]为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木薯燃料酒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L18(36)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 [目的]为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木薯燃料酒精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木薯挤压膨化后用于酒精发酵,通过L18(36)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当料水比为1∶2、糖化酶用量100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45min、酵母接种量0.1%和发酵温度30℃时,酒精体积分数达16.61%,与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酒精体积分数提高了22.76%。[结论]挤压膨化技术和高浓度酒精发酵技术相结合可以推进木薯燃料酒精行业的大规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木薯 酒精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制脂肪酸甲酯的碘催化异构化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克英 周永生 +3 位作者 曾桂凤 王建浩 黄泽恩 王车礼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9,共6页
以碘为催化剂,对地沟油制脂肪酸甲酯异构化反应和不同空间构型的异构化产物进行Diels-Alder反应的难易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UV、IR及MS等手段测定了异构化产物的组成分布、共轭结构和空间构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 以碘为催化剂,对地沟油制脂肪酸甲酯异构化反应和不同空间构型的异构化产物进行Diels-Alder反应的难易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GC-MS、UV、IR及MS等手段测定了异构化产物的组成分布、共轭结构和空间构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碘催化异构化后,亚油酸甲酯主要转变成反-反式共轭结构,少量转变成顺-反式共轭结构。碘催化异构化反应速度较快,物料反应1h基本达到平衡。地沟油制脂肪酸甲酯经异构化后,其中具有反-反空间构型的共轭亚油酸甲酯,易与马来酸酐发生D-A反应,而顺-反空间构型的共轭亚油酸甲酯较难发生D-A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脂 脂肪酸甲酯 异构化 碘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丽芳 陈赤阳 项志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9-43,共5页
环己酮和环己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应用十分广泛 ,其合成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及环己烷氧化中不同催化剂的使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目前工业上环己烷氧化制... 环己酮和环己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应用十分广泛 ,其合成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制备方法及环己烷氧化中不同催化剂的使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目前工业上环己烷氧化制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工艺普遍存在环己烷转化率低 ,醇酮选择性不高 ,能耗高 ,三废问题严重等。因此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及环己酮和环己醇选择性 ,降低原料成本 ,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是环己烷氧化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环己酮 环己醇 催化氧化工艺 转化率 己内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醇/酮合成工艺的原子经济量化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云峰 宗保宁 +1 位作者 温朗友 徐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双碳”目标把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为了优化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的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路线选择,简要介绍了当前环己醇、环己酮的主要工业合成路线,并引入原子经济性的指标概念,分别对传统的环己烷氧化工... “双碳”目标把我国化工产业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为了优化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的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路线选择,简要介绍了当前环己醇、环己酮的主要工业合成路线,并引入原子经济性的指标概念,分别对传统的环己烷氧化工艺、环己烯水合工艺、苯酚加氢工艺以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环己烯酯化加氢新工艺的绿色化程度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发现环己烯酯化加氢新工艺更具原子经济性优势,单程转化率高、经济效益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环己酮 原子经济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醇的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彩荣 李静 +1 位作者 石晓华 王海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9-31,共3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DTA-TGA)对肌醇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用DSC法测得了肌醇的熔点为227.67℃,熔化热为256.67 J.g-1,用DSC和DTA-TGA联合分析得到肌醇分解温度在300℃以上.同时确定了DSC-6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肌醇的实验条件,...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DTA-TGA)对肌醇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用DSC法测得了肌醇的熔点为227.67℃,熔化热为256.67 J.g-1,用DSC和DTA-TGA联合分析得到肌醇分解温度在300℃以上.同时确定了DSC-6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肌醇的实验条件,即在升温速率10℃.min-1,氮气流速30 ml.min-1的条件下,分析肌醇样品可得到较好的DSC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醇 差示扫描量热法 微分热重-差热法 熔点 熔化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文明 薛伟 +1 位作者 李芳 王延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39,共6页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对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和甲酸环己酯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环己醇... 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对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和甲酸环己酯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催化反应,环己醇收率最高可达40%,远高于环己烯直接水合反应.所用HZSM-5催化剂的活性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失活是由于有机物覆盖了表面部分酸中心而导致.将失活催化剂在550℃空气中焙烧,可使其活性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醇 环己烯 甲酸环己酯 HZSM-5 催化剂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励娟 魏珺芳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9,共5页
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有机溶剂为异佛尔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异佛尔酮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水合性能的影响,在异佛尔酮与环己烯体积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 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有机溶剂为异佛尔酮;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异佛尔酮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水合性能的影响,在异佛尔酮与环己烯体积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34.5%,环己醇的选择性为94.8%;同时考察了异佛尔酮-环己烯-水体系中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对失活催化剂进行了N_2吸附-脱附、XRD、NH_3-TPD及FT-IR等表征,结果证明分子筛中骨架铝的流失,强酸中心减少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水合 环己醇 异佛尔酮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日用品及食品中9种凉味剂的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晨 王李平 +6 位作者 吴凌涛 蔡大川 张方圆 林泽鹏 方丽 李雪莹 张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0-1014,共5页
建立了日用品及食品中薄荷脑等9种新型凉味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提取后,用DB-1701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分析条件下,9种凉味剂分离良好,其在0... 建立了日用品及食品中薄荷脑等9种新型凉味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提取后,用DB-1701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分析条件下,9种凉味剂分离良好,其在0.25~25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除薄荷氧基-1,2丙二醇(0.26μg/g)外,其余凉味剂的检出限均小于0.1μg/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8%~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高于3.7%。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能较好地分离薄荷脑等9种凉味剂,具有分析时间短、抗干扰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可为含薄荷(清凉)口味食品的质量控制及未知凉味剂含量样品的分析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凉味剂 日用品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环己烷二甲醇专利生产技术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琰 张茵 李慧文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3年第1期51-54,共4页
1 ,4-环己烷二甲醇是重要的聚酯生产原料之一 ,本文以反应原料划分 ,综述了 1 ,4-环己烷二甲醇的专利生产技术及技术经济比较 ,为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1 4-环己烷二甲醇 专利 生产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