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4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铝陶瓷部件在半导体领域应用及市场概览
1
作者 李建慧 石健 +2 位作者 左政 冯国楠 杨淑娴 《中国集成电路》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氧化铝陶瓷部件是一种高性能陶瓷材料部件,因其高硬度、高机械强度、超耐磨性、耐高温、电阻率大、电绝缘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在半导体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氧化铝陶瓷部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介绍了... 氧化铝陶瓷部件是一种高性能陶瓷材料部件,因其高硬度、高机械强度、超耐磨性、耐高温、电阻率大、电绝缘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在半导体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氧化铝陶瓷部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介绍了氧化铝陶瓷部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及全球市场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半导体领域氧化铝陶瓷部件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铝陶瓷制备 氧化铝陶瓷部件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聂嘉兴 程时雨 +5 位作者 李忠盛 黄安畏 郭峰 林禹 李鹏 吴永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M80弹(7.62 mm×51 mm NATO)分别对常温和高温(55℃)下的防弹插板进行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时防弹插板弹击瞬间凹陷值,同时结合聚氨酯树脂的剥离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 采用M80弹(7.62 mm×51 mm NATO)分别对常温和高温(55℃)下的防弹插板进行实弹射击试验,以研究高温环境对防弹插板抗弹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时防弹插板弹击瞬间凹陷值,同时结合聚氨酯树脂的剥离强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剥离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测试结果对高温下抗弹性能变化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防弹插板抗弹性能明显下降,相对于常温下每发弹的弹击瞬间凹陷值增加了2~5 mm。其主要原因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在高温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发生明显下降,从而导致防弹插板的弹击瞬间凹陷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插板 弹击瞬间凹陷值 高温环境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34
3
作者 孙立梅 李明远 +2 位作者 彭勃 林梅钦 郭继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聚合物的交联剂,广泛应用于油田的堵水调剖作业。为了获得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与交联特性的关系,研究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和结构。在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3∶1和碱性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种平均聚合度较高... 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聚合物的交联剂,广泛应用于油田的堵水调剖作业。为了获得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与交联特性的关系,研究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和结构。在甲醛与苯酚的摩尔比为3∶1和碱性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种平均聚合度较高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传统的减压脱水分离产物的方法容易产生凝胶,故将金属盐沉淀的分离方法用于合成产物的分离。利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为聚合度在2~10的缩聚物的混和物,树脂分子中的酚环通过亚甲基以邻-对位连接,其余的邻、对位被羟甲基取代,并推导出了合成的酚醛树脂的分子结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酚醛树脂 沉淀分离 红外光谱 液-质联用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硼化锆陶瓷材料的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27
4
作者 宋杰光 罗红梅 +4 位作者 杜大明 鞠银燕 叶军 李世斌 张联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6,52,共5页
随着高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高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综述了高温材料中ZrB2陶瓷材料的原料、应用、烧结致密化技术、研究现状以及该种材料的氧化研究现状。从分析可以看出,其应用主要面临的问... 随着高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高温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综述了高温材料中ZrB2陶瓷材料的原料、应用、烧结致密化技术、研究现状以及该种材料的氧化研究现状。从分析可以看出,其应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高温下易氧化、强度低、致密体的获得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及在热学和电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研究ZrB2陶瓷的过程中,如能充分发挥其优点、改善其缺点和挖掘出更多的特性,必将使ZrB2陶瓷得到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陶瓷材料 高温技术 高温材料 烧结致密化技术 氧化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3
5
作者 孙志杰 吴燕 +2 位作者 张佐光 仲伟虹 沈建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14,23,共6页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 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 ;对于B4 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 综述了防弹陶瓷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两种典型的防弹陶瓷。对于Al2 O3防弹陶瓷着重于复相结构的分析 ;对于B4 C着重于烧结工艺及陶瓷性能方面的概述。并对防弹陶瓷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列举了几种较新的防弹陶瓷材料并提出了将纳米复相陶瓷用于防弹方面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陶瓷 纳米陶瓷 氧化铝 碳化硅 防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二乙烯基苯的交联与裂解 被引量:20
6
作者 马青松 陈朝辉 +1 位作者 郑文伟 胡海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4,共5页
通过研究聚硅氧烷 (PSO)与二乙烯基苯 (DVB)的交联与裂解发现 ,只有在氯铂酸的催化下 ,PSO与DVB才能完全交联固化。催化剂含量为 11 31ppm、质量比为 1:0 5的PSO DVB体系在 12 0℃下交联 6小时后 ,其陶瓷产率为 76 %。该体系的室温粘度... 通过研究聚硅氧烷 (PSO)与二乙烯基苯 (DVB)的交联与裂解发现 ,只有在氯铂酸的催化下 ,PSO与DVB才能完全交联固化。催化剂含量为 11 31ppm、质量比为 1:0 5的PSO DVB体系在 12 0℃下交联 6小时后 ,其陶瓷产率为 76 %。该体系的室温粘度为 10 5mPa·s,与碳纤维 (Cf)的接触角为 34° ,非常适合制备三维纤维编织物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XRD测试表明 ,在 10 0 0℃下裂解的产物中出现SiO2 微晶 ,12 0 0℃时出现 β -SiC微晶 ,温度再升高 ,两种晶粒明显长大。 10 0 0℃裂解产物中Si、O、C三种原子的含量分别为 38 33wt %、 2 7 33wt %、 34 34wt% ,其中C大部分以自由碳形式存在 ,其余部分与Si、O无序混合 ,形成 [Si (O ,C) 4]结构。这种结构在 12 0 0℃以上转变为 [SiO4]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二乙烯基苯 交联 裂解 催化剂 氯铂酸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的低温合成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从华 邓友全 +3 位作者 黄佺 李强 高雄厚 谭争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98-702,共5页
通过在高岭土中引入质量分数为 1 %~ 5 %的钒以后 ,在 70 0℃左右的较低温度下观察到莫来石相的生成 ,并结合酸、碱抽提反应过程制得较纯的莫来石 .进一步研究了低温莫来石点阵参数的测定方法 ,发现低温钒 -莫来石的晶胞体积比常规的... 通过在高岭土中引入质量分数为 1 %~ 5 %的钒以后 ,在 70 0℃左右的较低温度下观察到莫来石相的生成 ,并结合酸、碱抽提反应过程制得较纯的莫来石 .进一步研究了低温莫来石点阵参数的测定方法 ,发现低温钒 -莫来石的晶胞体积比常规的高温莫来石大 ,表明钒进入了莫来石的骨架结构 .另外 ,低温莫来石的形成动力学可表述为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合成 结构 高岭石 莫来石 晶胞体积 低温共熔体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系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吕春燕 顾华志 +2 位作者 汪厚植 李庭寿 张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46-249,共4页
主要对硼化锆的基本性质、粉体的制备、致密体的烧结及其复合陶瓷材料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概述,并对当前硼化锆陶瓷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如高温氧化、强度等提出几点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ZrB2陶瓷材料 硼化锆 致密体 粉体制备 特种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材料应用及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9
作者 韩永生 李建保 魏强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29,共4页
回顾了多孔陶瓷材料传统的应用领域和制备方法,总结和归纳了多孔陶瓷材料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制备方法,指出了当前多孔陶瓷材料的研究热点和今后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孔膜 多孔陶瓷 泡沫陶瓷 气孔 制备 应用 传感器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级多晶硅切割废料浆的综合回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邢鹏飞 赵培余 +3 位作者 郭菁 刘燕 李峰 涂赣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太阳能级多晶硅切割废料浆主要含高纯硅约30%(质量分数,下同)、碳化硅约35%、聚乙二醇和水约28%和很少量的铁氧化物。综述了国内切割废料的回收情况。在多晶硅的切割过程中,约50%的多晶硅被切磨成高纯硅粉进入到切割废料中而损失。与碳... 太阳能级多晶硅切割废料浆主要含高纯硅约30%(质量分数,下同)、碳化硅约35%、聚乙二醇和水约28%和很少量的铁氧化物。综述了国内切割废料的回收情况。在多晶硅的切割过程中,约50%的多晶硅被切磨成高纯硅粉进入到切割废料中而损失。与碳化硅和聚乙二醇相比,切割废料中的高纯硅最有回收价值。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因此如能将切割废料中的高纯硅提取出来,进而用于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不但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而且可以减少多晶硅的进口,因此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外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高纯硅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多晶硅 切割废料 回收 高纯硅 碳化硅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陶瓷天线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1
作者 沈强 陈斐 +1 位作者 闫法强 张联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共4页
导弹天线罩是保护导弹导引头天线在恶劣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一种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弹的制导精度。天线罩材料经历了如下发展路径:氧化铝陶瓷→微晶玻璃→石英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逐步向宽频带、多模通讯与精确制导方向发展。... 导弹天线罩是保护导弹导引头天线在恶劣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的一种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导弹的制导精度。天线罩材料经历了如下发展路径:氧化铝陶瓷→微晶玻璃→石英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逐步向宽频带、多模通讯与精确制导方向发展。近年来,陶瓷基高速导弹天线罩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重点介绍了高温陶瓷导弹天线罩的主要材料体系,并对各种体系陶瓷天线罩材料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陶瓷 天线罩材料 介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和Er^(3+)共掺杂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秦冠仕 秦伟平 +6 位作者 陈宝玖 吴长峰 鄂书林 林久令 赵丹 刘晃清 黄世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上转换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组份为65GeQ2-25NaF-10BaF2(MFG)。研究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陶瓷中的发光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和Raman 散射分析了MFG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质... 报道了一种新的上转换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组份为65GeQ2-25NaF-10BaF2(MFG)。研究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陶瓷中的发光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和Raman 散射分析了MFG玻璃陶瓷的结构性质。分别测量了Tm3+和Er3+共掺MFG玻璃及玻璃陶瓷和Er3+单掺MFG玻璃中的红外发射谱(ex=488nm)和上转换发射谱(ex=978nm)。给出了稀土离子掺入微晶的证据:(1)和MFG:1mol%Tm3+、2mo1%Er3+玻璃相比,在978nmLD激发下,MFG:1mol%Tm3+、2mol%Er3+玻璃陶瓷中红色上转换发光大大增强,红光与绿光的比值大大提高。(2)在488nm激光激发下,玻璃陶瓷样品中Tm3+离子1.7μm左右的发射光谱明显窄化。最后讨论了玻璃陶瓷这种结构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和其在上转换发光及光通信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 上转换 TM ER 材料结构 发光性质 稀土掺杂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的活化烧结与烧结助剂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智恒 贾德昌 +1 位作者 杨治华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综述了作为碳化硅陶瓷烧结助剂的热力学条件及液相烧结的有效条件,介绍了碳化硅陶瓷烧结助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活化烧结 烧结助剂 热力学 自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强韧化新纪元——仿生结构设计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勇 李翠伟 +2 位作者 汪长安 昝青峰 李淑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8-11,共4页
综合介绍了仿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仿生结构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及研究进展。详细评述了仿木、竹、骨及贝壳珍珠层结构特征来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研究结果证明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结构特征来... 综合介绍了仿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仿生结构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及研究进展。详细评述了仿木、竹、骨及贝壳珍珠层结构特征来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研究结果证明模仿自然界生物材料结构特征来设计与制备高韧性陶瓷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有效方法,仿生结构设计思想将开创陶瓷材料强韧化理论与制备技术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结构设计 强韧化 层状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周洪 李飞 +2 位作者 何博 王俊 孙宝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0-43,共4页
简要概述了热障涂层材料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国内外热障涂层材料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广泛使用的是YO稳定ZrO热障陶瓷材料及其粘结层材料,而稀土锆酸盐和稀土氧化物是非常有前景的隔热材料。
关键词 热障涂层 MCRALY 二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基陶瓷卫星反射镜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玉娣 张长瑞 +1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37-39,共3页
从各种卫星反射镜材料的性能和特性出发,得出SiC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反射镜材料的性能最佳的结论,阐述了SiC反射镜制备工艺及方法特点,详细介绍了SiC陶瓷基卫星反射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对SiC基陶瓷卫星反射镜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SiC基陶瓷 卫星反射镜 碳化硅 碳/碳化硅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抗激光烧蚀涂层研制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静 张金栋 +4 位作者 张玉忠 关振威 王智勇 肇研 丁鹤雁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有机硅树脂、聚碳硅烷和玻璃粉为黏结剂,添加Al2O3,BN,SiC,ZrO2,SiO2和碳纤维等耐热填料制备了抗烧蚀涂层,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采用马氟炉、氧乙炔焰烧蚀对其耐热抗烧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粉、BN对改... 以有机硅树脂、聚碳硅烷和玻璃粉为黏结剂,添加Al2O3,BN,SiC,ZrO2,SiO2和碳纤维等耐热填料制备了抗烧蚀涂层,对其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分别采用马氟炉、氧乙炔焰烧蚀对其耐热抗烧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粉、BN对改善涂层裂纹起关键作用,ZrO2对提高涂层隔热和耐烧蚀性能至关重要。所研制涂层在厚度为1mm的30CrMnSiA钢基材表面涂覆600μm,经受3000℃氧乙炔焰4s烧蚀,钢基材不发生穿孔;900μm厚度的涂层在531W/cm2激光功率密度下照射4s,带涂层钢基材背面温度比同等辐照温度下,空白钢板背面温度下降10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防护 高温涂层 烧蚀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_6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郑树起 闵光辉 +3 位作者 于化顺 韩建德 王维倜 张树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LaB_6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概况及应用,综合了制备LaB_6粉末、多晶、单晶的各种工艺。
关键词 功能陶瓷 制备工艺 硼化镧 粉末 单晶 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反射镜材料——碳化硅 被引量:34
19
作者 郝寅雷 赵文兴 翁志成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4,53,共5页
对几种常用反射镜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碳化硅轻质反射镜的制作工艺 ,结果认为 :反应烧结是实现这种材料作为反射镜材料的巨大潜力的最有效的工艺 ,可以实现形状复杂产品的近净尺寸成型 ,样品在烧结过程中无收缩 ... 对几种常用反射镜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碳化硅轻质反射镜的制作工艺 ,结果认为 :反应烧结是实现这种材料作为反射镜材料的巨大潜力的最有效的工艺 ,可以实现形状复杂产品的近净尺寸成型 ,样品在烧结过程中无收缩 ;样品处理时间短 ;无需特殊设备 ,在烧结过程中无需加压 ;样品尺寸原则上仅受烧结炉大小的限制 ,制品近乎完全致密。这项研究的突破 ,主要依赖于反射镜成型方法及反射镜面光学加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材料 碳化硅 反应烧结工艺 材料性能 制作工艺 光学材料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SiCf/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1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1-64,共4页
连续纤维增强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是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领域新的高温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了增强体连续SiC纤维的发展,综述了SiCf/SiC材料的成型制备工艺、界面相对力学性能的... 连续纤维增强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是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领域新的高温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了增强体连续SiC纤维的发展,综述了SiCf/SiC材料的成型制备工艺、界面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和目前的应用研究,展望了连续纤维增强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后的研究重点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 化学稳定性 碳化硅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