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硅包覆的荧光贵金属纳米团簇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
1
作者 谢亚丽 刘旭光 +1 位作者 袁勋 朱海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超小金属纳米团簇已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功能纳米材料,但是其稳定性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基于此,通过改进Stöber方法开发了一种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氧化硅(SiO_(2))包覆的金属纳米团簇复合材料的简单策略。该策... 超小金属纳米团簇已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功能纳米材料,但是其稳定性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基于此,通过改进Stöber方法开发了一种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氧化硅(SiO_(2))包覆的金属纳米团簇复合材料的简单策略。该策略通过调节SiO_(2)前驱体的水解速率,可制备表面粗糙且尺寸较小的Ag NCs@SiO_(2)实心球(Ag NCs指银纳米团簇)和表面光滑但尺寸较大的Ag NCs@SiO_(2)实心球,而通过调节溶剂极性可制备较大尺寸的Ag NCs@SiO_(2)空心球。本工作研究了3种Ag NCs@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调控机制,并对Ag NCs@SiO_(2)空心球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经SiO_(2)包覆后,Ag NCs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另外,该策略被证实是一种通用的合成策略,可用于制造其他SiO_(2)包覆的金属纳米团簇复合材料。本研究为其它金属纳米材料/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形貌调控提供了思路,并为金属团簇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应用奠定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团簇 稳定性 荧光 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熟料溶出过程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培梅 童军武 +3 位作者 徐红艳 赵喆 薛冰 张佼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98-1702,共5页
对粉煤灰和石灰石烧成的熟料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出过程进行研究,探讨碳酸钠用量、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熟料溶出中Al2O3和SiO2溶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约为理论量的1.0倍,溶出温度为50~60℃,保温... 对粉煤灰和石灰石烧成的熟料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出过程进行研究,探讨碳酸钠用量、溶出温度、溶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熟料溶出中Al2O3和SiO2溶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约为理论量的1.0倍,溶出温度为50~60℃,保温时间为40~60 min,液固比为3~4的条件下,熟料中Al2O3的溶出率大于82%,溶出液中Al2O3质量浓度约为36 g/L,溶液的硅量指数铝、硅质量比大于46;溶出产生的钙硅渣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为:Al2O3 2.60%,SiO2 24.31%,CaO 58.40%,Fe2O3 1.79%,TiO2。0.49%,Na2O 0.53%;熟料的主要物相为γ-2CaO.SiO2和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熟料溶出 氧化铝 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杂质强化固相碳热还原氟磷灰石过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军 陈建钧 +1 位作者 刘海燕 刘代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6-191,共6页
在氮气保护下的管式炉中对比考察了Al2O3的添加对碳热还原氟磷灰石体系的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5%Al2O3的反应体系的磷矿转化率及反应速率要高于没有添加的体系。固相产物的XRD分析结果与热力学分析一致。含5%Al2O3的反应体系中出现的... 在氮气保护下的管式炉中对比考察了Al2O3的添加对碳热还原氟磷灰石体系的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5%Al2O3的反应体系的磷矿转化率及反应速率要高于没有添加的体系。固相产物的XRD分析结果与热力学分析一致。含5%Al2O3的反应体系中出现的Al2Si O5、Al PO4和Ca Al2Si2O8等产物增加了反应体系的液相,促进了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在Si O2、Al2O3作用下的固相碳热还原氟磷灰石反应本质上是一个气液固反应,符合由反应扩散产物层生长理论推导的动力学模型。添加Al2O3的强化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相对低温区和反应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铝 热力学 碳热还原 氟磷灰石 动力学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在无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汉林 刘韩星 欧阳世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4-46,共3页
概述了微波合成无机化合物材料的进展,介绍了几种微波合成材料及其工艺特点,展望了微波合成的将来发展。
关键词 微波 合成 无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锂离子筛吸附剂前驱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俊生 孟兴智 纪志永 《海湖盐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离子记忆效应机理以Li2CO3和MnCO3为原料,结合TG-DTA、XRD和TEM等分析法,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粒度大小为300nm~500nm、近乎纯相的尖晶石型锂吸附剂前驱体(LiMn2O4),该前驱体酸洗后可用于从低含锂溶液提锂。研究了原料配比...  利用离子记忆效应机理以Li2CO3和MnCO3为原料,结合TG-DTA、XRD和TEM等分析法,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粒度大小为300nm~500nm、近乎纯相的尖晶石型锂吸附剂前驱体(LiMn2O4),该前驱体酸洗后可用于从低含锂溶液提锂。研究了原料配比、焙烧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合成条件为:Li/Mn摩尔比0.5,升温速率10℃/min,800℃保温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 锂吸附剂 前驱体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丁醇/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稳定性研究及BaF_2纳米粉体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吕燕飞 吴希俊 +1 位作者 吴大雄 王晖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本文用CTAB/丁醇/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沉淀制备纳米BaF2。研究了体系中丁醇和CTAB的质量比、庚烷质量、含水量及溶质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和产物BaF2沉淀粒径、分布的影响。稳定的Ba(NO3)2微乳液和NH4F微乳液混合制得10nm的BaF2颗粒,... 本文用CTAB/丁醇/庚烷/水四组分微乳液体系沉淀制备纳米BaF2。研究了体系中丁醇和CTAB的质量比、庚烷质量、含水量及溶质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和产物BaF2沉淀粒径、分布的影响。稳定的Ba(NO3)2微乳液和NH4F微乳液混合制得10nm的BaF2颗粒,单分散性好,颗粒呈球形。BaF2粒径大小和分布随CTAB和水质量比值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微乳液 纳米B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的合成和表征及其对钙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红 朱明 +1 位作者 潘志权 黄齐茂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结合磁性纳米颗粒及功能基团各自的特性,设计了具有可以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型磁性纳米颗粒,以获得选择性高、操作简易且回收后可重复利用的钙离子吸附剂.以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氩气保护下制备磁性纳米颗粒四氧... 结合磁性纳米颗粒及功能基团各自的特性,设计了具有可以螯合金属离子的功能型磁性纳米颗粒,以获得选择性高、操作简易且回收后可重复利用的钙离子吸附剂.以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氩气保护下制备磁性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通过硅烷化反应在磁性纳米颗粒上依次包覆二氧化硅及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甲基丙烯酸及乙二胺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及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含酰胺键、酯基、氨基功能基团的磁性纳米颗粒.X-射线粉末衍射线、傅立叶红外、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已合成各中间体及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原子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该纳米颗粒可通过其配位基团按理论配比螯合钙离子.随着功能基含量的增加,吸附钙离子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含较多功能基的该类磁性纳米颗粒有望用作水中钙离子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合成 表征 钙离子 螯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提铝渣的除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艳 翟玉春 牟文宁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低温常压条件下,粉煤灰提铝渣的酸浸除铁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硫酸和硝酸相比,盐酸除铁效果较好。并详细讨论了盐酸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在8... 研究了低温常压条件下,粉煤灰提铝渣的酸浸除铁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硫酸和硝酸相比,盐酸除铁效果较好。并详细讨论了盐酸除铁过程中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除铁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在80℃、HCl浓度为6mol/L、液固比为6∶1、反应2h时除铁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浸 盐酸 除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硫化亚铁的制备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营茹 罗廉明 +1 位作者 包玉霞 纪佑军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采用提纯后的硫酸亚铁和硫化钠反应制备高纯度的硫化亚铁,主要考察了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反应物的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的浓度等条件.最后获得了纯度为95.41%的硫化亚铁.
关键词 高纯度 硫化亚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氧缺位Fe_3O_(4-δ)粉末的制备及其分解SO_2成S的研究
10
作者 赵卓 赵博渊 +1 位作者 沈益平 周俊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63-1367,共5页
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以CO还原天然磁铁矿制备氧缺位Fe3O4-δ的过程,并考察了其分解SO2成S的能力。样品用水作溶剂经湿法球磨500 h制备,采用SEM、XRD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检测系统压力变化研究Fe3O4-δ分解SO2成S的能力。研究... 研究在不同温度下以CO还原天然磁铁矿制备氧缺位Fe3O4-δ的过程,并考察了其分解SO2成S的能力。样品用水作溶剂经湿法球磨500 h制备,采用SEM、XRD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通过检测系统压力变化研究Fe3O4-δ分解SO2成S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变化,分解SО2能力呈单一峰规律;在CO流量为40 mL/min,还原6 h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673 K时,制备的Fe3O4-δ分解SО2能力最强,每克磁铁矿样品分解SО2为196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磁铁矿 氧缺位Fe3O4-δ SО2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铷-铯-钒系催化剂上二氧化硫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振兴 卢伟 +3 位作者 方忠和 黄彩娟 叶华 刘今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提出SO2 在铷 铯 钒系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机理为三步催化反应 ,推导出动力学机理模型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测定了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 ,并分低温区 (380~ 42 0℃ )、高温区 (45 0~ 5 2 0℃ )和全温区 (380~5 2 0℃ )利用Pow... 提出SO2 在铷 铯 钒系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机理为三步催化反应 ,推导出动力学机理模型 .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测定了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数据 ,并分低温区 (380~ 42 0℃ )、高温区 (45 0~ 5 2 0℃ )和全温区 (380~5 2 0℃ )利用Powell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估值 .方差分析表明 ,在显著性水平 0 .0 1下 ,三步催化机理模型对380~ 42 0℃的低温区动力学数据拟合最好 ,标准偏差为 0 .1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铷-铯-钒系催化剂 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无机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先杰 钟邦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7-340,331,共5页
多孔无机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庞先杰钟邦克*(暨南大学化学系催化室,广州510632)PangXianjieandZhongBangke(DepartmentofChemistry,JinanUniversity,G... 多孔无机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测定庞先杰钟邦克*(暨南大学化学系催化室,广州510632)PangXianjieandZhongBangke(DepartmentofChemistry,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2)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微孔测定方法 膜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仝建波 温俊涛 +2 位作者 闫路 刘淑玲 刘岩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通过简单溶剂热,以乙二醇(EG)和苯(Benzene)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Ni2P微球.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六方相Ni2P,形貌为由大量20nm的粒子组成的球形,微球直径介于1~3μm.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溶剂体积比及... 通过简单溶剂热,以乙二醇(EG)和苯(Benzene)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Ni2P微球.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六方相Ni2P,形貌为由大量20nm的粒子组成的球形,微球直径介于1~3μm.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溶剂体积比及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得到Ni2P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60℃,溶剂比例V(EG)∶V(Benzene)=1∶1,反应时间12h.并以所制备Ni2P微球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达1 91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微球 溶剂热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钛水解法制备偏钛酸粉体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昌锐 刘联平 +3 位作者 杨宛霖 徐昊 张武 唐宏欣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9-52,91,共5页
通过硫酸钛水解法制备偏钛酸粉体。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各因素对硫酸钛溶液水解过程的影响;水解产物为偏钛酸,呈球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恒定时,升高水解温度、延长水解时间、降低溶液原始浓度均可起到提高水解率的作用;各因素对水解率... 通过硫酸钛水解法制备偏钛酸粉体。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各因素对硫酸钛溶液水解过程的影响;水解产物为偏钛酸,呈球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恒定时,升高水解温度、延长水解时间、降低溶液原始浓度均可起到提高水解率的作用;各因素对水解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温度>水解时间>溶液原始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钛 水解法 制备 偏钛酸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控制制备亚微米与纳米CaF2
15
作者 吕燕飞 吴希俊 +2 位作者 吴大雄 赵士超 霍德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9-513,共5页
本文在纯水溶剂和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沉淀制备亚微米和纳米CaF2粉体,对沉淀产物的粒径控制进行了研究。用TEM和XRD对CaF2沉淀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纯水溶剂中,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混合速度以控制形核和晶粒长大比例,成功制备... 本文在纯水溶剂和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沉淀制备亚微米和纳米CaF2粉体,对沉淀产物的粒径控制进行了研究。用TEM和XRD对CaF2沉淀的粒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纯水溶剂中,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混合速度以控制形核和晶粒长大比例,成功制备了粒径分别为242nm,79nm和51nm的CaF2粉体。在混合溶剂中,通过改变水/乙醇的体积比改变混合溶剂的介电常数从而改变CaF2的溶解度的方法,在1∶1,1∶4和纯乙醇中分别获得粒径为31nm,23nm和12nm的CaF2粉体,沉淀粒径的倒数和混合溶剂介电常数的倒数间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通过控制形核和晶粒长大比例适宜制备粒径较大的沉淀粉末,混合溶剂中改变CaF2的溶解度适合制备纳米级沉淀粉体,两种手段综合运用,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沉淀粉末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 沉淀 粒径控制 混合溶剂 形核和晶粒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浸出锌渣的溶液化学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昌琼 邓淑华 +1 位作者 张昭 彭少方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10,共8页
本研究提出了 FeCl_3—NaCl—HCl—H_2O 溶液浸出含有 Ag_2S、PbS 及 ZnS 的锌渣时的数学模型.在模拟这种浸出过程时必须考虑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硫化物溶解的多相反应和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组分的均相溶液反应.前者是动力学控制的慢反应.... 本研究提出了 FeCl_3—NaCl—HCl—H_2O 溶液浸出含有 Ag_2S、PbS 及 ZnS 的锌渣时的数学模型.在模拟这种浸出过程时必须考虑两种不同类型的反应;硫化物溶解的多相反应和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组分的均相溶液反应.前者是动力学控制的慢反应.后者是快的平衡反应。此种情况可以采用部分平衡方法来模拟整个浸出过程.我们采用络合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扩展的 BASIC 语言进行计算,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锌渣浸出过程中各种金属氯络离子浓度及其配位数随游离的氯离子浓度变化的情况和达到一定浸出率而不出现 AgCl 和 PbCl_2沉淀时所需的 NaCl 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过程 络合 反应 组分 HCL 游离 模拟 BCL2 浓度变化 不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锡空心球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刘淑玲 张红哲 仝建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86-89,101,共5页
以二水氯化亚锡(SnCl_2·2H_2O)作为主要原料,乙二醇(EG)作为溶剂,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磷化锡(Sn_4P_3)空心纳米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以二水氯化亚锡(SnCl_2·2H_2O)作为主要原料,乙二醇(EG)作为溶剂,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磷化锡(Sn_4P_3)空心纳米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n_4P_3具有纯的六方相结构,形状为空心球,其直径介于300~800nm之间.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及反应时间对样品尺寸、形貌及空心球形成过程等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得出:Sn_4P_3空心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百分数为0.79%,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16h.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锡 空心球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反应动力学系统序参量模型及其应用
18
作者 刘颖 王淑英 朱洪秀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5-50,共6页
首先根据动力学系统状态演进过程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给出了化学反应状态演变过程的有序化动力学系统模型,同时也给出了动力学系统状态空间上势函数的序参量描述形式。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反应-扩散方程构造了一个基于化学反应数据特征的... 首先根据动力学系统状态演进过程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给出了化学反应状态演变过程的有序化动力学系统模型,同时也给出了动力学系统状态空间上势函数的序参量描述形式。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反应-扩散方程构造了一个基于化学反应数据特征的有序化动力学系统的序参量模型,系统在控制参数影响下,由序参量给出稳定状态的最终选择结果。所有可能的选择由势函数给出,它反应了该系统可能出现的稳定状态。最后,给出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化学反应过程描述方案具有算法实现。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化学反应过程描述方案具有算法描述准确,计算复杂度适中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系统 序参量 势函数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合物的低温合成
19
作者 马广成 丁世文 《河北化工》 1993年第2期31-34,共4页
介绍了低温技术及其在无机合成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半导体材料、气体化合物、稀有气体化合物、硝酸六氨合铬、二氨基磷酸及金属超微粒子的低温合成方法。
关键词 无机化合物 低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粒子促进水合物生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利涛 刘妮 +1 位作者 刘庭崧 王鹏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2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石墨以及各自的功能化产物等碳纳米材料对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耗气量、生成速率、储气量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碳纳米材料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强等特点,可大大促进水合物的生成。碳纳米材料与... 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石墨以及各自的功能化产物等碳纳米材料对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耗气量、生成速率、储气量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碳纳米材料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强等特点,可大大促进水合物的生成。碳纳米材料与部分传统促进剂复配可得到更好的促进效果,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水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可尝试其他类型的碳纳米材料,研究出更好的材料处理方法和复配体系,以期得到更好的促进效果。还可利用分子动力学手段,从微观方面研究碳纳米材料的促进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碳纳米粒子 动力学 耗气量 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