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空环境下电子器件可靠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关旗龙 杭春进 +3 位作者 李胜利 唐晓玖 于丹 丁颖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4-1194,共11页
深空环境(深冷、极高温和强辐射等)严重影响星载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影响深空探测航天器安全运行。锗硅(SiGe)器件主要适用于低温和强辐射环境,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半导体是适用于所有极端环境的理想器件。极高温环境下,器件封装... 深空环境(深冷、极高温和强辐射等)严重影响星载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影响深空探测航天器安全运行。锗硅(SiGe)器件主要适用于低温和强辐射环境,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半导体是适用于所有极端环境的理想器件。极高温环境下,器件封装材料服役可靠性成为星载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挑战。梳理国内外关于硅(Si)、绝缘体上硅(SOI)、SiGe、GaN和SiC器件以及器件封装材料在上述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针对上述半导体器件和封装材料的特点做出了服役环境总结以及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极端环境 电子器件 可靠性 电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潘公宇 杜曾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针对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需求以及依靠单一控制算法存在局限性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种算法结构简易,性能高效,应用成本较低的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方法。首先是设计了一种变指数天棚控制,仿真表明,其在低频段控制效果较好且比传统... 针对提高乘坐舒适性的需求以及依靠单一控制算法存在局限性的现象,本文给出了一种算法结构简易,性能高效,应用成本较低的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分频混合控制方法。首先是设计了一种变指数天棚控制,仿真表明,其在低频段控制效果较好且比传统天棚更优,其次是对LQG控制进行设计,并利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对Q,R矩阵进行寻优,使其获得全局最优解,根据分析表明,其在高频区域控制效果较好且算法成熟稳定,然后通过高低频分频的方式对两者进行融合,实现对电控空气悬架阻尼在全频段的分频联合控制。最后搭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1/4车电控空气悬架仿真模型和基于U2快速控制原型和dSPACE/Simulator实时仿真器的硬件在环实验平台(HIL),采用随机路面工况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变指数天棚分频混合控制比LQR控制效果更好,较被动悬架和SH-ADD混合控制,车身加速度分别下降了15.53%和6.42%,在全频段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充分提高了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指数天棚 遗传粒子群算法 电控空气悬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规定时间预设性能姿态容错控制
3
作者 熊重远 苏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464-5475,共12页
针对具有执行器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机制和迟滞量化器的自适应规定时间预设性能反演容错控制策略。首先,构造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结... 针对具有执行器故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事件触发机制和迟滞量化器的自适应规定时间预设性能反演容错控制策略。首先,构造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执行器故障模型重构姿态模型。其次,通过设计一类时变函数,对反演控制所需误差变量进行变换,使其满足规定时间内达到预设性能指标的要求。再次,利用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虚拟控制律的导数以及具有未知参数的执行器故障进行估计。最后,为了降低执行器的更新频率,结合事件触发技术和迟滞量化器设计自适应反演控制输入。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由MATLAB软件仿真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事件触发量化控制器同仅利用事件触发技术设计的控制器相比具有更低的更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执行器故障 规定时间控制 预设性能控制 容错控制 输入量化 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电容的锂离子电池组双层均衡方法
4
作者 穆宇红 田国富 吴子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6-172,共7页
锂离子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会导致电池组容量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带来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引入有效的均衡技术来减轻不一致的影响。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速度,文中提出一种串联电池组双层均衡的方法:底层电路采用基于传统Buck-Bo... 锂离子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会导致电池组容量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甚至会带来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引入有效的均衡技术来减轻不一致的影响。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均衡速度,文中提出一种串联电池组双层均衡的方法:底层电路采用基于传统Buck-Boost电路结构改进的单电感均衡电路结构;顶层电路采用电感电容串联均衡电路结构;以电池SOC为均衡目标变量,基于差值-均值法建立与拓扑结构相适应的双层均衡控制策略。根据所提出的双层均衡方法,在Matlab/Simulink实验平台中搭建6节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均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Buck-Boost均衡方法,双层均衡方法在静置、充电和放电三种电池工作状态中的均衡速度分别提升14.5%、15.2%和13.2%,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提高电池组的均衡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双层均衡方法 荷电状态 均衡速度 Buck-Boost电路 主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LM的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监测
5
作者 陈志高 李琰 徐天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7-172,共6页
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频发,监测其室内充电行为成为一大难题。文中通过研究各类品牌与型号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共同的负荷特性,提出基于小波事件检测和两阶段特征选择的非侵入式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监测系统。首先,利用多层小... 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频发,监测其室内充电行为成为一大难题。文中通过研究各类品牌与型号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共同的负荷特性,提出基于小波事件检测和两阶段特征选择的非侵入式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监测系统。首先,利用多层小波变换对信号发生突变时的敏感性,基于电动自行车充电时负荷的暂态特性捕捉充电事件,提高检测精度并降低计算量。然后,利用其稳态特性进行两阶段特征选择:第一阶段使用MDMR过滤器对14种负荷特征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第二阶段采用OCSVM作为包装器筛选最优特征子集。实际用户监测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做到快速响应和高精度识别并且计算成本低,为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监测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电动自行车 室内充电 小波变换 特征选择 一类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漂角观测的无人帆船反步自适应控制
6
作者 邵康健 刘道发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无人帆船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双有限时间漂角观测器的视线法制导和反步自适应控制方案。双有限时间漂角观测器对时变漂角进行了精确观测,观测误差有限时间收敛,提高了视线法制导的鲁棒性和精度。对于航向追踪,采用反步法设计... 针对无人帆船路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双有限时间漂角观测器的视线法制导和反步自适应控制方案。双有限时间漂角观测器对时变漂角进行了精确观测,观测误差有限时间收敛,提高了视线法制导的鲁棒性和精度。对于航向追踪,采用反步法设计控制器,动态面滤波器来解决虚拟控制律的微分爆破问题,自适应更新律补偿无人帆船的外部扰动。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有限时间观测器提高了对漂角的观测精度,并且基于双有限时间漂角观测的视线法具有更加精确的路径跟踪效果,反步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角 有限时间观测 无人帆船 路径跟随 自适应控制 反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2-Net的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方法
7
作者 李丽 乔逸天 +2 位作者 黄小龙 谢维成 蒋文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4,共6页
针对仪表表盘光照不均和几何失真影响仪表关键区域提取、读数识别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2-Net的仪表校正与读数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的U2-Net模型识别并分割出仪表表盘区域,随后采用改进透视变换技术对表盘区... 针对仪表表盘光照不均和几何失真影响仪表关键区域提取、读数识别准确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2-Net的仪表校正与读数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的U2-Net模型识别并分割出仪表表盘区域,随后采用改进透视变换技术对表盘区域进行几何校正,实现不同形状的仪表几何校正;再引入自适应MSRCR算法对表盘光照不均区域进行光照校正;最后,通过U2-Net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指针分割和关键刻度点分割,采用PCA拟合指针所在的直线,得到指针偏转角度并通过角度法计算准确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光照不足或光照过强的情况下有效恢复仪表关键信息区域,并能够有效校正不同形状的倾斜仪表,提升了指针和刻度信息提取的准确度,且读数误差率低于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仪表 光照校正 失真校正 U2-Net 仪表读数 MSR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ck-Boost电路与相对极差策略的锂电池组分层均衡技术研究
8
作者 魏业文 李艺博 +1 位作者 刘霁欧 邱天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9-174,共6页
针对串联锂电池组均衡过程中出现的均衡速度慢、能量转移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分层均衡拓扑结构,以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作为均衡变量,采用相对极差法的均衡控制策略以实现各层均衡单元的同步均衡。首先阐述... 针对串联锂电池组均衡过程中出现的均衡速度慢、能量转移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分层均衡拓扑结构,以各单体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作为均衡变量,采用相对极差法的均衡控制策略以实现各层均衡单元的同步均衡。首先阐述了改进后均衡拓扑的整体结构以及分层分组的方法、最小均衡单元的均衡原理以及均衡过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过程;之后根据所设计的分层拓扑结构设计了与其相适应的均衡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分别搭建了不同拓扑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均衡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8节电池与9节电池的不同情况下与传统单层均衡拓扑相比,文中所提出的采用相对极差控制策略的分层均衡拓扑结构在均衡速度上分别提高了86.06%和84.21%,在能量转移效率上分别提高了3.3%和4.22%,验证了所提均衡拓扑以及均衡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电路 锂离子电池 分层主动均衡 相对极差 能量转移效率 均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E-FLNN与零极点配置法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性能补偿
9
作者 郝喆 于春战 +1 位作者 张佳林 孙治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类人机器人领域的动态全息检测,从而保障机器人运动柔顺性与稳定性。现有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存在响应速度慢、响应范围窄等动态特性差的问题,限制了传感器对测量载体实时动态位姿信息的敏锐、宽范围响应。针...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类人机器人领域的动态全息检测,从而保障机器人运动柔顺性与稳定性。现有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存在响应速度慢、响应范围窄等动态特性差的问题,限制了传感器对测量载体实时动态位姿信息的敏锐、宽范围响应。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六维加速度传感器时频域动态性能补偿研究。利用差分方程建立传感器的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NDE-FLNN的高精度动态模型参数辨识算法,并进一步推导动态补偿模型补偿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提升传感器的时域动态性能。之后,基于零极点配置法设计传感器各通道动态补偿器,消除原极点并引入新极点,拓展传感器响应范围,改善传感器频域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E-FLNN算法,改进后的NDE-FLNN算法能够更高精度地辨识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传感器补偿后各分量的调节时间减少至原先一半左右,均在150 ms以内,工作带宽由22 Hz拓展至84 Hz,传感器时频域动态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差分方程 NDE-FLNN 零极点配置法 动态性能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级联互补滤波的姿态解算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李园园 朱书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姿态解算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级联互补滤波(CCF)的姿态解算方法——PCCF。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互补滤波器和线性滤波器级联的滤波结构,前者用于校正陀螺仪零偏,后者用于估计姿态角。采用PSO算法自适应地计算级联互补滤波结构的增益参数,避免人工调节或者基于经验的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滤波方法,本文所提出的姿态解算方法能够获得更为精确、可靠的姿态信息,静态时姿态估计误差小于0.1°,动态时姿态估计误差范围为±1°,满足无人机精准导航和稳定飞行对姿态解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互补滤波 粒子群优化算法 姿态解算 无人机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EKF的锂电池SOC测算精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辉 周骏 +1 位作者 蒋超 李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9-137,共9页
锂电池荷电状态是电池管理系统运行的前提和核心任务,为能够准确跟踪测算电池SOC值,以18650-20R型锂电池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经脉冲特性实验对电路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在恒流、脉冲放电及Fuds工况下验证模型的... 锂电池荷电状态是电池管理系统运行的前提和核心任务,为能够准确跟踪测算电池SOC值,以18650-20R型锂电池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模型,经脉冲特性实验对电路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在恒流、脉冲放电及Fuds工况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利用一阶、二阶及高阶EKF算法对电池荷电状态的估计。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验证,高阶EKF在锂离子电池动静态SOC测算时均具有更高的测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EKF SOC测算 参数辨识 二阶Thevenin等效电路 脉冲特性实验 电池管理系统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锥形磁绝缘线振荡器粒子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志强 钟辉煌 +4 位作者 樊玉伟 舒挺 杨建华 许流荣 赵延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由弱变锥形主工作区和强变锥形提取区组成的锥形磁绝缘线振荡器结构。该结构主工作区采用弱变结构,在保持频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群速度,利于微波提取。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二极管电压500 kV、电流32 kA的条... 提出了一种由弱变锥形主工作区和强变锥形提取区组成的锥形磁绝缘线振荡器结构。该结构主工作区采用弱变结构,在保持频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群速度,利于微波提取。模拟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在二极管电压500 kV、电流32 kA的条件下稳定输出平均功率2.5 GW、频率为2.65 GHz的微波;实验上也获得了GW级、频率为2.69 GHz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磁绝缘线振荡器 正交场器件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轻量化YOLOv4用于电子元器件检测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明路 郭策 +1 位作者 吕晓玲 张艳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3,共7页
针对电子行业制造机器人对电子元器件检测精度低和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4的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对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PAN网络中的传统卷积,提高检测速度;利用一种具有线性瓶颈的逆残差结构代替CSP dark... 针对电子行业制造机器人对电子元器件检测精度低和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YOLOv4的电子元器件检测方法。对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PAN网络中的传统卷积,提高检测速度;利用一种具有线性瓶颈的逆残差结构代替CSP darknet53主干网络,降低模型参数,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在检测网络YOLO head前添加注意力机制,提高检测精度。模拟工业传送带环境建立了电子元器件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增强,相较于原算法,精度(mAP)提高了1.31%,速度提高了16.34 fps,权重大小从245下降到41.20 MB。研究可为相关电子行业制造机器人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机制 电子元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虚阴极振荡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志强 舒挺 +4 位作者 钟辉煌 樊玉伟 杨建华 许流荣 赵延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1-42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预调制腔、主谐振腔和提取腔组成的多腔轴向提取虚阴极振荡器结构。腔体特性分析表明其在工作频段可以获得更高的提取效率。粒子模拟显示该结构在电压700kV,电流23kA的条件下,可输出功率大于1.7GW,频率4.0GHz,功率效率大... 提出了一种具有预调制腔、主谐振腔和提取腔组成的多腔轴向提取虚阴极振荡器结构。腔体特性分析表明其在工作频段可以获得更高的提取效率。粒子模拟显示该结构在电压700kV,电流23kA的条件下,可输出功率大于1.7GW,频率4.0GHz,功率效率大于10%的微波。初步的实验研究获得了辐射功率约700MW,频率约4.1GHz的微波输出。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适当加大器件虚阴极振荡工作区微波管直径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器件的谐振性能,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虚阴极振荡器 谐振腔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抖振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优化
15
作者 罗帅 张良力 +2 位作者 徐万万 龚若涵 吴美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25-130,共6页
在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PMSM)发生高频抖振原因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对PMSM滑模观测器算法及起动控制进行优化,包括:使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作为滑模面切换函数,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滑模增益整定,使用锁相环法代替反... 在分析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永磁同步电机(PMSM)发生高频抖振原因的基础上,文中提出对PMSM滑模观测器算法及起动控制进行优化,包括:使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符号函数作为滑模面切换函数,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的滑模增益整定,使用锁相环法代替反正切法估计转子位置等。针对PMSM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时电机低速起动位置估计困难的问题,提出恒电流频比(I/F)控制。考虑零速起动的PMSM由I/F控制转向滑模观测器控制切换时产生的电磁转矩不平稳,引入避免滑模观测器给定观测位置角差值发生波动的q轴电流系数,并制定转子电流控制新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能有效降低转速波动且转子位置角估算误差更小,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在抑制抖振方面的有效性。该算法可应用于智能制造领域,以有效抑制系统抖振问题,进而提升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滑模观测器 抖振抑制 恒电流频比 全速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固定时间分布式优化算法研究
16
作者 孙庆 杨慧 么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s)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在惩罚函数的基础上,解除一致性约束条件来重构全局目标函数。为了避免反演过程中偏导数的计算和“复杂性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 针对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ASs)的分布式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固定时间自适应神经网络输出反馈控制策略。在惩罚函数的基础上,解除一致性约束条件来重构全局目标函数。为了避免反演过程中偏导数的计算和“复杂性爆炸”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命令滤波的固定时间控制器,并引入补偿信号对滤波误差进行补偿。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中所有输出信号在固定时间内均能达到最优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分布式优化 固定时间 命令滤波 自适应反演 自适应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子晶体带隙结构的返波振荡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波 钱宝良 钟辉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2-866,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光子晶体带隙(PBG)结构的返波振荡器(BWO),利用PBG禁带对BWO工作及输出微波模式进行调制,抑制低次模式,工作在高次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介质柱PBG结构的能带图、禁带限制模式电场分布和周期慢波结构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光子晶体带隙(PBG)结构的返波振荡器(BWO),利用PBG禁带对BWO工作及输出微波模式进行调制,抑制低次模式,工作在高次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介质柱PBG结构的能带图、禁带限制模式电场分布和周期慢波结构的色散关系曲线。选择晶格常数为0.31cm,介质柱半径为0.12cm,介电常数为4.0的三角格子PBG结构可以实现在Ka波段的单一类TM03模式工作,在36~40GHz的频率范围内,器件可以工作在返波状态。周期长度为0.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带隙 返波振荡器 单一模式 色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式生理数据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静 杨永杰 +1 位作者 李丹 张会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7期76-79,共4页
为了改善传统脉搏、血氧测量方式以及适应人们对设备可携带的要求,通过对压电薄膜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无源压电薄膜传感器和无创反射式血氧模块,采用ARM Cortex—M3微型处理器,整合了温湿度传感器、显示报警及无线通讯等模块,制成了一种... 为了改善传统脉搏、血氧测量方式以及适应人们对设备可携带的要求,通过对压电薄膜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无源压电薄膜传感器和无创反射式血氧模块,采用ARM Cortex—M3微型处理器,整合了温湿度传感器、显示报警及无线通讯等模块,制成了一种可穿戴式生理数据检测仪。通过测试,仪器检测的数据与正常标准值的平均相对测量误差在1.0%之内,满足测量要求。实验表明:该检测仪制作简单,测量准确,携带方便,对临床以及个人脉搏及血氧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薄膜 血氧检测 脉搏计数 STM32 生理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火灾预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金辉 陈玉珠 汪晓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针对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本文把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到火灾预警探测系统中.该系统采用传感器组探测早期火灾特征,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对同质传感器进行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再对同质传感器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全局融合,最后... 针对传统火灾报警系统存在的局限性,本文把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到火灾预警探测系统中.该系统采用传感器组探测早期火灾特征,在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对同质传感器进行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再对同质传感器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全局融合,最后得出对火灾的最优判断,很好地解决了报警灵敏度和误报率之间的矛盾.系统采取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55定时器的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伟 行鸿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0,50,共3页
文中简要分析了用555时基电路构成锯齿波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指出构成线性度良好的锯齿波发生器所需要满足的关键条件即以一恒定的电流对定时电容进行充电并以极快的速度放电。考虑到可以采取不同的电路来实现恒流充电,提出了构成线性度... 文中简要分析了用555时基电路构成锯齿波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指出构成线性度良好的锯齿波发生器所需要满足的关键条件即以一恒定的电流对定时电容进行充电并以极快的速度放电。考虑到可以采取不同的电路来实现恒流充电,提出了构成线性度良好的锯齿波发生器的3种具体方法:自举式、恒流源式、电压-频率转换式。并分析了各种锯齿波发生器的特点,给出各自产生的锯齿波的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证明,这几种方法得到的锯齿波的线性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波 555定时器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