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研究
1
作者 张乐 程妮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1,共6页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 光通信网络中,故障数据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数学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光通信网络传输数据特征,通过全连接层和Softmax分类器输出数据类别。为防止拟合过度,引入L1正则惩罚项和优化激活函数实现参数稀疏化。同时,将卷积神经网络与深度置信网络的输入层连接,利用反向训练对分类结果进行反馈微调。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数据分类误差低于1.7%,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高度一致,有效提升了光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光通信网络 数据传输 卷积神经网络 正则化 反馈微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类圆弧工件表面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松 张仁杰 +1 位作者 李倩倩 刘禹辰 《电子科技》 2017年第3期79-82,共4页
基于直射式点激光三角法原理,分析测点表面法向与投射激光间夹角变动引起的误差情况,提出采用另设的倾斜传感器,专门对因单一传感器测量时的不准确区段进行检测,根据曲率半径确定可信区段、并通过两传感器可信区段的拼接,实现不同半价... 基于直射式点激光三角法原理,分析测点表面法向与投射激光间夹角变动引起的误差情况,提出采用另设的倾斜传感器,专门对因单一传感器测量时的不准确区段进行检测,根据曲率半径确定可信区段、并通过两传感器可信区段的拼接,实现不同半价圆弧衔接构成的截面型线上各点的检测。经实验验证表明,对表面曲率半径>20 mm的圆弧,测量误差<1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检测 激光位移传感器 三角法测量 可信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监测的便携式带电开关柜智能语音报警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志辉 卢贞如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99,共6页
针对维修人员在电力开关柜工作时误入带电间隔会引发触电伤亡事件这一隐患,设计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监测的便携式带电开关柜智能语音报警系统。在带电开关柜里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判断人员与设备位置的距离,利用HW3000模块实... 针对维修人员在电力开关柜工作时误入带电间隔会引发触电伤亡事件这一隐患,设计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监测的便携式带电开关柜智能语音报警系统。在带电开关柜里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判断人员与设备位置的距离,利用HW3000模块实现系统的语音播报提示与预警、报警功能;同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开关柜内电线接头处的温湿度数值,实现火灾预警功能,以提高电力操作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电力事故发生。试验证明,系统能够实现人员误入带电开关柜的预警报警,具备准确监测开关柜内三相电线接头的温湿度的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监测 带电开关柜 智能语音报警系统 无线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距的室内视觉引导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睿丰 李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传统的室内视觉引导定位系统定位准确率低,定位效率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是,基于激光测距设计了一种新的室内视觉引导定位系统,将硬件设计部分划分为测距管理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三个模块进行系统设计,选用iST系列一体开环步进电机... 传统的室内视觉引导定位系统定位准确率低,定位效率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是,基于激光测距设计了一种新的室内视觉引导定位系统,将硬件设计部分划分为测距管理模块、通讯模块、控制模块三个模块进行系统设计,选用iST系列一体开环步进电机集中定位数据的距离测量操作,获取测量效果较为精准的定位数据,并按照相关的数据处理措施对数据进行操控,选择EP013X TCP/IP通讯器对定位数据与主系统进行连接,同时构造良好的关联关系,保证系统与数据间的联系,在促进系统工作的同时实现对系统工作效率提升。利用PIC12F629-I/P DIP8直插单机片处理控制模板与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加强定位控制,并采用不同的数据管理获取更新的数据信息,确保数据的更新度,完成对系统的硬件设计。系统软件部分着重对算法的数据处理与改造,利用相关算法解析数据本质与定位状况,由此实现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在较高程度上减少了系统的资源浪费,扩展系统定位性能,提高系统定位效率与有效率,能够更好地为使用者所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室内视觉 引导系统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法激光测距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浩 《信息通信》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文章主要是对远距离激光测距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介绍了时刻判别方法与硬件实现,计时方法与实现。利用FPGA内部的PLL的倍频和移相来提高测量精度,具有成本低、系统简单且精度相对较高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延迟滤波检测方法,只... 文章主要是对远距离激光测距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介绍了时刻判别方法与硬件实现,计时方法与实现。利用FPGA内部的PLL的倍频和移相来提高测量精度,具有成本低、系统简单且精度相对较高的特点。并提出了一种延迟滤波检测方法,只有当回波信号达到一定的脉宽才认为回波信号有效,有效减少噪声引起的毛刺所带来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时刻判别 计时方法 延迟滤波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检测误差分析及抑制
6
作者 邢力 全伟 +2 位作者 宋天骁 蔡庆中 叶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45-2350,共6页
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中,检测系统的性能是决定输出信号灵敏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关键因素。为有效抑制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低频随机噪声,在横向电子自旋极化率稳态解和旋光角表达式的基础上,建立检测相关的输出... 在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中,检测系统的性能是决定输出信号灵敏度和稳定性极限的关键因素。为有效抑制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低频随机噪声,在横向电子自旋极化率稳态解和旋光角表达式的基础上,建立检测相关的输出信号误差机理模型,明确了检测系统影响最终测量信号噪声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检测光入射气室时的初始光强作为信号背景直接引起刻度系数的波动而非作用于电子自旋,而检测光的非理想线偏振导致电子自旋产生横向抽运效果和横向光频移作用,从而引入测量误差。针对检测系统影响测量信号噪声的主要参数,设计了参数优化路径:先通过优化检测光频率,提高惯性测量刻度系数,后通过检测光功率的优化,减小横向抽运效应、横向光频移作用及检测光背景波动。实验表明:通过对比输出信号的Allan方差,优化后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的零偏不稳定性减小了1.8倍,速率斜坡噪声系数从0.124 (°)/h^(2)减小至0.041 (°)/h^(2),达到了抑制测量信号低频随机噪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自旋交换弛豫 惯性测量 检测系统 误差机理 横向抽运效应 横向光频移 低频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石墨烯/金字塔硅异质结近红外光探测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国方 蓝镇立 +1 位作者 余浪 何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2-558,共7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在快速宽光谱光电探测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本文设计并制备一种高性能石墨烯/n型金字塔硅异质结近红外光探测器。高质量石墨烯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通过湿法转移将其转移到n型金字塔硅表面,从...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在快速宽光谱光电探测方面有极大的潜力。本文设计并制备一种高性能石墨烯/n型金字塔硅异质结近红外光探测器。高质量石墨烯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通过湿法转移将其转移到n型金字塔硅表面,从而获得具有垂直结构的石墨烯/金字塔硅异质结器件。测试结果表明,在无光照条件下,器件的整流比达到了6.9×10^(5);在970 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电流开关比高达5.3×10^(4),电流响应度、外量子效率、光电压响应度和比探测率分别可达577.6 mA·W^(-1)、73.97%、1.26×10^(6)V·W^(-1)和4.92×10^(12)Jones。此外,器件具有快的响应速度,上升和下降时间分别为22μs和14.5μs。最后,还对器件稳定性进行研究,在空气环境中放置3个月后,光电流基本没有衰减,表明了器件具有优异的空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金字塔硅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o-DMD Processor的光生毫米波装置研究及广电5G毫米波部署场景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 张健 《中国传媒科技》 2021年第7期149-153,共5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毫米波在频谱、产业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Opto-DMD的新型光生毫米波装置,装置可生成17.23GHz~137.36GHz频段的毫米波信号,同时对其核心器件Opto-DMD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对光生毫米波过程中涉及的关键...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毫米波在频谱、产业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Opto-DMD的新型光生毫米波装置,装置可生成17.23GHz~137.36GHz频段的毫米波信号,同时对其核心器件Opto-DMD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对光生毫米波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包括游标效应、四波混频和光学外差法等,最后分析了毫米波的优劣势,并提出广电5G毫米波部署场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毫米波 5G Opto-DMD 游标效应 四波混频 光学外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