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子绝缘体及其输运特性
1
作者 李思晴 丁悦然 陈垂针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50,共19页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轴子绝缘体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具有类似于高能物理中假想基本粒子轴子的电磁响应,从而导致体系中出现半量子化的表面霍尔电导或拓扑磁电效应性质。最近,在三维磁性拓扑绝缘体异质结和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 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中的轴子绝缘体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具有类似于高能物理中假想基本粒子轴子的电磁响应,从而导致体系中出现半量子化的表面霍尔电导或拓扑磁电效应性质。最近,在三维磁性拓扑绝缘体异质结和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的输运实验中发现了轴子绝缘体存在的迹象,然而,精确测量轴子绝缘体的半量子化电磁响应仍具有挑战性。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回顾了磁性拓扑绝缘材料中轴子绝缘体研究的理论和实验进展。讨论了由于体边对应关系导致的轴子绝缘体的半量子化棱电流激发,以及一种基于半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半量子化霍尔电导的输运理论。最后,我们探讨了轴子绝缘体中的无序诱导相变,包括表面存在的二维类量子霍尔电导平台相变的普适类,并提出了利用这种相变的普适特征来探测轴子绝缘体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子绝缘体 无序 半量子化 古斯–汉欣位移 拓扑磁电效应 量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放置圆柱形参考腔振动敏感度优化设计及误差分析
2
作者 郝艳梅 黄垚 +3 位作者 张宝林 陈群峰 管桦 高克林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超窄线宽稳频激光在精密测量、精密光谱学、原子频标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频率稳定性依赖于作为参考的超稳腔的性能。水平放置的超稳腔对外界振动非常敏感,往往与其理论设计存在量级差异,使得振动噪声成为限制超稳腔稳定性的重... 超窄线宽稳频激光在精密测量、精密光谱学、原子频标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频率稳定性依赖于作为参考的超稳腔的性能。水平放置的超稳腔对外界振动非常敏感,往往与其理论设计存在量级差异,使得振动噪声成为限制超稳腔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圆柱形水平参考腔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了7.3×10-12/g(g=9.81 m·s^(-2))超低振动敏感度腔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影响振动敏感度的各项误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方法对于其他形状的超稳腔的振动不敏感设计同样适用,将来可用于各类精密测量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稳腔 振动敏感度 有限元分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音壁模式花生腔制备及其定向发射特性
3
作者 黄潇潇 李志秀 +3 位作者 石林林 常朋发 朱益志 王安帮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01-1309,共9页
回音壁模式变形微腔兼具了回音壁模式(WGM)高品质因数与内部丰富模式路径优势,在混沌动力学、传感探测、激光定向发射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结合使用氢氧焰加热与二氧化碳(CO_(2))激光器加热,首先利用氢氧焰加热将两根光纤熔融拉... 回音壁模式变形微腔兼具了回音壁模式(WGM)高品质因数与内部丰富模式路径优势,在混沌动力学、传感探测、激光定向发射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结合使用氢氧焰加热与二氧化碳(CO_(2))激光器加热,首先利用氢氧焰加热将两根光纤熔融拉伸制备到一起,而后使用CO_(2)激光加热二次熔融拉伸的方法,制备了花生形WGM微腔阵列。实验中,我们分别研究了氢氧焰加热时拉伸距离,以及两次CO_(2)激光加热位置间距对制备得到的花生腔尺寸与形貌的影响。而后利用锥形光纤耦合的方式,探究了其在不同角度下的出射强度,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了模拟。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证实了其具有定向发射特性。此外,实验上分别使用不同直径光纤以及中空玻璃管进行组合加工,制备了两瓣直径不同、以及单瓣中空的非对称花生腔,并对它们的发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证实了该方案的普适性。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快速批量制备WGM花生腔的简便方法,为变形WGM微腔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音壁模式 花生腔 定向发射特性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结构设计与波导层的优化
4
作者 郭嘉 贾华宇 +2 位作者 罗彪 汤宝 赵菊敏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针对1.31μm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时,远场发散角过大以及AlGaInAs/GaAs材料体系中Al组分的氧化导致器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在InGaAsP/InP结构基础上,上下波导层采用GaAsP材料,与由InGaAsP材料构成的有源区形成异质结结构。相比同质结构制... 针对1.31μm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时,远场发散角过大以及AlGaInAs/GaAs材料体系中Al组分的氧化导致器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在InGaAsP/InP结构基础上,上下波导层采用GaAsP材料,与由InGaAsP材料构成的有源区形成异质结结构。相比同质结构制作的波导层,异质结波导层结构依据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实现有源层和波导层之间较大的折射率差,从而达到更好的波导限制。对1.31μm激光器中的In_(1-x)Ga_(x)As_(y)P_(1-y)材料组分进行理论计算,并根据该材料的折射率和晶格常数,对GaAs_(y)P_(1-y)材料组分、厚度进行理论计算。使用ALDS仿真软件,对同质结波导层和异质结波导层两种结构进行模拟分析。最后确定使用100 nm厚度的GaAs_(0.145)P_(0.855)材料分别作为波导层和限制层,有效减小远场垂直发散角,提高了激光器发射的光束在空间分布的圆对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异质结构 折射率 远场发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CuXO(X=S、Se、Te)晶体的电输运与热输运性质研究
5
作者 田浩 董松涛 +4 位作者 李伊驰 吕洋洋 周健 陈延彬 姚淑华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277,共19页
BiCuXO(X=S、Se、Te)作为层状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电输运性能以及低的热导率,是一种潜在的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材料物理性能的优化离不开对晶体本征性能的研究。本文首先详细介绍BiCuXO晶体的生长工艺,通过生长方法和元素掺杂调节载流子... BiCuXO(X=S、Se、Te)作为层状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电输运性能以及低的热导率,是一种潜在的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材料物理性能的优化离不开对晶体本征性能的研究。本文首先详细介绍BiCuXO晶体的生长工艺,通过生长方法和元素掺杂调节载流子浓度,改善其电输运性质,并与文献报道的陶瓷样品进行了对比。其次介绍BiCuXO晶体的电输运性能和热输运性能,电输运性能主要包括导电行为、散射机制及磁阻演化;热输运性能主要是通过非弹性中子散射和拉曼实验研究,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其极低热导率的物理机制。最后介绍了基于热电效应BiCuSeO晶体在光热电领域的应用。本文总结了BiCuXO晶体的生长方法,研究其电学、热学以及光热电性能,希望为BiCuXO性能的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CuSeO 晶体生长 热电性能 电输运 热导率 光热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EGA型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39
6
作者 杨阳 段宝岩 +3 位作者 黄进 李勋 张逸群 范健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3,共6页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尺度在千米级,聚光系统的方案设计涉及光、机、电、热及控制等多个学科。现有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同程度上存在太阳光收集效率低、收集功率波动大、聚光系统质量高、控制系统复杂等不足。因此... 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尺度在千米级,聚光系统的方案设计涉及光、机、电、热及控制等多个学科。现有的空间太阳能电站聚光系统的设计方案不同程度上存在太阳光收集效率低、收集功率波动大、聚光系统质量高、控制系统复杂等不足。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高效、稳定、轻质和控制简单的聚光系统设计方案。文章对SSPS-ALPHA方案的聚光系统作了深入分析,并基于与ALPHA方案相同的能量传输假设,针对ALPHA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光系统设计方案,称之为SSPS-OMEGA方案。通过比对分析,在与ALPHA聚光方案相同收集功率的前提下,OMEGA聚光方案不仅可以高效、稳定地收集太阳光,而且OMEGA方案的功率质量比比ALPHA方案提升了3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系统 微波能量传输 线聚焦 功率质量比 空间太阳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发射系统快速反射镜的光线反射过程 被引量:20
7
作者 彭树萍 陈涛 +2 位作者 刘廷霞 姜润强 吉桐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8-386,共9页
为了精确控制光电跟踪复合轴系统的快速反射镜,研究了快速反射镜的反射过程。推导出了快速反射镜镜子转动角度和反射光线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快速反射镜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软件实现。以推导出的快速反射镜镜子转动角度和反射光线转... 为了精确控制光电跟踪复合轴系统的快速反射镜,研究了快速反射镜的反射过程。推导出了快速反射镜镜子转动角度和反射光线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快速反射镜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软件实现。以推导出的快速反射镜镜子转动角度和反射光线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为理论依据,建立了快速反射镜伺服控制系统,对快速反射镜系统进行了锁零实验和跟踪实验,并与母轴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快速反射镜在锁零时稳态精度小于1″,且响应快速;在跟踪时系统方位跟踪误差均方根为3.6″,俯仰跟踪误差均方根为8.7″,满足光电跟踪系统对跟踪速度和瞄准精度的要求。得到的结果表明,基于快速反射镜反射过程理论建立的快速反射镜伺服系统提高了激光发射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 激光发射系统 快速反射镜 光线反射 音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激光反射镜热变形补偿 被引量:24
8
作者 冯志庆 白兰 +1 位作者 张增宝 林冠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81-1787,共7页
研制了一套由压电陶瓷驱动器、压力传感器、环状力施加机构和控制电路组成的反射镜动态热变形补偿系统用于补偿激光反射镜热变形球差。圆形反射镜在两个同轴不同半径的环形力作用下,其内环区域产生曲率可变的抛物面形变,由此补偿反射镜... 研制了一套由压电陶瓷驱动器、压力传感器、环状力施加机构和控制电路组成的反射镜动态热变形补偿系统用于补偿激光反射镜热变形球差。圆形反射镜在两个同轴不同半径的环形力作用下,其内环区域产生曲率可变的抛物面形变,由此补偿反射镜热变形带来的球差项。对镜体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建立了变形量与沉积热量与受力的关系。采用口径为100mm,厚度为8mm平面反射镜进行了受力-变形以及辐照-受力-变形实验,利用干涉仪对面型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在不同推力作用下,有效区域内变形始终保持抛物面形。给出了推力-面型变化曲线,在225N推力下,中心最大变形超过3μm。在不同热沉积量下,镜体中心位移和受力保持线性关系,力-变形系数为0.013μ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激光 反射镜 球差 热变形 热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固体激光介质的光场分布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建华 金锋 +5 位作者 翟刚 侯天晋 时顺森 李晶 马楠 陈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6,458,共7页
研究LD阵列侧面泵浦Nd:YAG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首先,在已建立的二极管单bar单侧面泵浦YAG晶体泵浦光场分布数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多侧面泵浦YAG晶体的泵浦光场分布数值模型。然后,根据所建模型,采... 研究LD阵列侧面泵浦Nd:YAG激光器泵浦光场的分布特点。首先,在已建立的二极管单bar单侧面泵浦YAG晶体泵浦光场分布数值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用于激光二极管阵列多侧面泵浦YAG晶体的泵浦光场分布数值模型。然后,根据所建模型,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借助Matlab编程模拟了单侧面、二侧面、三侧面、五侧面泵浦方式的泵浦光分布特点,分析了系统参数:介质半径、介质吸收系数、光束光腰半径、泵浦距离、二极管bar间距、介质表面粗糙程度对泵浦光分布特性的影响,总结出了一般规律。可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单侧面、二侧面泵浦方式的二极管阵列直接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该数值模型的特点是:采用光线追迹方法;适用于漫反射表面工作物质;适用于多种侧面直接泵浦方式,具有可扩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侧面泵浦 光场分布 模拟计算 泵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1060nm半导体激光器波导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特 郝二娟 +3 位作者 李再金 王勇 芦鹏 曲轶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针对高功率106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分析了影响器件功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根据分析,优化了激光器的量子阱结构和波导结构,并理论模拟了波导宽度对模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根据不同模式的光场分布,对量子阱有源区的位置进行了优化,... 针对高功率106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外延结构,分析了影响器件功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根据分析,优化了激光器的量子阱结构和波导结构,并理论模拟了波导宽度对模式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根据不同模式的光场分布,对量子阱有源区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并设计了非对称、宽波导结构.对不同模式的限制因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非对称波导结构能够在降低基模的限制因子的同时,增加高阶模式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1060nm 波导宽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伽利略结构的二级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郑盼 杨应平 +1 位作者 郜洪云 陶艳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7-350,共4页
针对高倍率扩束系统设计要求(即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较好的校正),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0×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简单的伽利略结构并通过二级扩束系统来实现的,系统包括4片透镜,通过引入2个二次非球面... 针对高倍率扩束系统设计要求(即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较好的校正),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0×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简单的伽利略结构并通过二级扩束系统来实现的,系统包括4片透镜,通过引入2个二次非球面、2个反射镜或1个棱镜来折叠光路。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该系统的光学结构参数和外形结构图,并进行了像质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难度小,成本较低,像质好,性能优良,是一种可以被广泛采用的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像差理论 高倍率 二级扩束 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波红外折衍混合消热差系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郜洪云 陈梦苇 +2 位作者 杨应平 陈彻 郑盼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43-2146,共4页
为了提高大靶面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性能,基于衍射元件独特的温度特性以及热补偿理论,设计了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角为16°、F/#为1.9、后工作距为133 mm的新型折衍混合消热差系统.系统采用三片式结构,使用锗和硒化锌两种常用的... 为了提高大靶面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的性能,基于衍射元件独特的温度特性以及热补偿理论,设计了工作波段为8-12μm、视场角为16°、F/#为1.9、后工作距为133 mm的新型折衍混合消热差系统.系统采用三片式结构,使用锗和硒化锌两种常用的红外材料,仅引入一个二次非球面和一个衍射面,使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较大视场内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且在-30℃~70℃温度范围内性能稳定,适用于像元尺寸为35μm,像元数为640×480的现代非制冷型焦平面阵列探测器,从而实现了消热差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消热差设计 折衍混合系统 红外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变形对平凹稳腔激光振荡模式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库耕 程祖海 +2 位作者 朱松林 张耀宁 杜泽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47-450,共4页
用Fox-Li迭代法研究了激光谐振腔镜面变形对激光振荡模式的影响,给出了几种镜面变形条件下的激光谐振腔自再现模,即镜面上光场振幅和位相分布的模拟结果。对平凹稳定腔,为获得严格的基模激光振荡,应将这种镜面变形控制在1/... 用Fox-Li迭代法研究了激光谐振腔镜面变形对激光振荡模式的影响,给出了几种镜面变形条件下的激光谐振腔自再现模,即镜面上光场振幅和位相分布的模拟结果。对平凹稳定腔,为获得严格的基模激光振荡,应将这种镜面变形控制在1/20波长范围内;若镜面变形超过1/10波长,则该谐振腔不存在严格的基模自再现模。同时,高功率激光腔镜的边缘冷却方式将造成较大的镜面形状变化,从而影响激光光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模式 反射镜 镜面变形 谐振腔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端泵腔内倍频Nd:YVO_4/LBO连续波8W绿光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丰 解慧明 +3 位作者 陈浩伟 赵致民 李隆 白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3,共3页
利用两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 ,双端泵浦Nd∶YVO4 晶体 ,LBO采用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腔内倍频 在 2 8.9W的泵浦功率下 ,获得了 8W连续波 0 .5 32 μm绿光输出 ,其光—光转换效率为 2 7.7%
关键词 激光器结构 钕掺杂 钒酸钇晶体 二极管端泵 绿光激光 光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畸变对正分支非稳腔的影响及补偿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来科 姚合宝 +4 位作者 杨志勇 王冰 董庆彦 田东涛 姚胜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4-757,共4页
根据非稳定光学谐振腔的几何光学理论 ,分析推导了正分支非稳腔由于热效应所导致的等效腔型结构的变化 ,给出了补偿热效应的腔型结构和相应参量 .
关键词 热畸变 正分支非稳腔 补偿 几何光学 激光器 工作物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式水冷超薄多层镜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祖海 张耀宁 +2 位作者 杜泽明 库耕 李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从理论和实验上讨论了水冷铜镜变形的规律,从而设计出多种多层镜,其中回流式多层镜在0.13MPa通水压力下净吸收86.9W激光功率时,总变形仅0.10μm,约为同等条件下普通水冷铜镜变形量的1/40。
关键词 强激光 多层镜 变形 水冷 激光器 聚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W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模块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丹 黄雪松 +3 位作者 姜梦华 惠勇凌 雷訇 李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针对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光纤耦合可以实现柔性传输的特点,设计了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模块。采用光束整形技术、空间合束、偏振合束和光纤耦合等技术,将两组共10个整形后的半导体标准阵列进行合束,扩束后耦合入芯径400μm、... 针对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光纤耦合可以实现柔性传输的特点,设计了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模块。采用光束整形技术、空间合束、偏振合束和光纤耦合等技术,将两组共10个整形后的半导体标准阵列进行合束,扩束后耦合入芯径400μm、数值孔径0.22的镀增透膜光纤。在工作电流70 A时,光纤耦合前功率为545 W,光纤耦合后功率为518 W,光纤耦合效率高于95%,得到很高的光纤耦合效率,电光转换效率为43%,为下一步千瓦级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耦合 半导体激光器 高耦合效率 光束整形 偏振合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的二元光学消像散准直器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严瑛白 王超 +3 位作者 邬敏贤 金国藩 崔晓明 戴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6年第5期36-42,共7页
基于衍射理论,为半导体激光器设计并研制了一种二元光学消像散准直器件。器件表面是具有多位相的浮雕结构,可以在x、y方向产生不同的焦距,并校正40~59μm的像散。实验证明输出激光束的发散度小于1mrad。由于这种器件的... 基于衍射理论,为半导体激光器设计并研制了一种二元光学消像散准直器件。器件表面是具有多位相的浮雕结构,可以在x、y方向产生不同的焦距,并校正40~59μm的像散。实验证明输出激光束的发散度小于1mrad。由于这种器件的简单、方便,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种新型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光学系统 像散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器窗口热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马毅勇 程祖海 张耀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建立了窗口热变形的非稳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普通石英窗口和中心冷却窗口在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在净吸收功率50W的相同条件下,普通石英窗口最大热变形为2.4μm,中央冷却窗口为1.2μm,计算结果与... 建立了窗口热变形的非稳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普通石英窗口和中心冷却窗口在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变形,在净吸收功率50W的相同条件下,普通石英窗口最大热变形为2.4μm,中央冷却窗口为1.2μm,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激光 窗口热变形 有限元法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直接侧面泵浦棒状介质的光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华 翟刚 +4 位作者 金锋 李晶 时顺森 马楠 侯天晋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8,41,共4页
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 ,建立了一套二极管直接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泵浦光场分布的数值模型 ,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 ,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泵浦均匀性的影响 ,可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实验测试了 3种不同的侧面泵... 采用光线追迹的方法 ,建立了一套二极管直接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泵浦光场分布的数值模型 ,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 ,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泵浦均匀性的影响 ,可为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实验测试了 3种不同的侧面泵浦方式下激光介质的荧光分布图 ,所得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侧面泵浦 光场分布 模拟计算 泵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