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贴式应变传递的光纤光栅匹配解调研究
1
作者 黄南 贾书海 +2 位作者 王龙宁 杨泽航 李宇杰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0-537,共8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前景广阔,限制其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的高速高精度解调。介绍了一种匹配光栅滤波解调的方法及系统:数值模拟了反射式匹配滤波解调法,并对表贴式应变传递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光纤-胶体-压电堆叠...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应用前景广阔,限制其大量实际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感信号的高速高精度解调。介绍了一种匹配光栅滤波解调的方法及系统:数值模拟了反射式匹配滤波解调法,并对表贴式应变传递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光纤-胶体-压电堆叠三层模型,通过仿真确定了光纤光栅黏接在压电堆叠上的具体参数;搭建了匹配解调系统,探究了在压电堆叠上黏接多根光纤光栅来扩宽解调范围的方法,并以希尔伯特变换寻峰算法实现了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解调。黏接两根光纤光栅时系统的解调范围为1 540.121 nm~1 541.474 nm,最大偏差为8.6 pm,波动均值为5.4 pm,解调范围、精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良好,能够满足某些场景波长解调的需求。该解调系统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匹配滤波 应变传递 信号解调 寻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研究进展综述
2
作者 陈冲 李永亮 +1 位作者 冯海龙 李佳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是医用内窥镜系统结合光动力治疗技术、进行腔内光动力治疗的关键设备,系统可通过活检通道将治疗激光束传输到靶向目标肿瘤位置,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和治疗、提高光动力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从可视化光动力治疗内窥镜、...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是医用内窥镜系统结合光动力治疗技术、进行腔内光动力治疗的关键设备,系统可通过活检通道将治疗激光束传输到靶向目标肿瘤位置,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和治疗、提高光动力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从可视化光动力治疗内窥镜、同轴光动力治疗内窥镜和光动力诊疗内窥镜3个方向上对光动力治疗原理和医用内窥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展望了光动力治疗内窥镜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医用内窥镜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产品无损分级检测方法
3
作者 孙雯 张龙青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为实现自动化生产、优化产品分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研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产品无损分级检测方法。依据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原理,设计一种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采集装置,利用该装置采集待测产品的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采用... 为实现自动化生产、优化产品分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研究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产品无损分级检测方法。依据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原理,设计一种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采集装置,利用该装置采集待测产品的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采用Savitzky-Golay方法对采集到的吸收光谱实施预处理,降低光谱之间的干扰,增强光谱的纯净度与灵敏度;构建包含4层隐含层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交叉熵作为代价函数,对该网络模型实施反向传播训练,将经过预处理的待测产品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输入至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其输出的结果即待测产品的无损分级检测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产品的无损分级检测,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分级识别率可达97%以上,检测耗时最高为1.11 s,其检测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吸收光谱 吸光度 图像预处理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无损分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性能优化
4
作者 王子豪 冯玉祥 +1 位作者 刘志凯 吕立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2-1852,共11页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通常采用相对强度比值法进行事件识别和定位,该算法忽略了噪声电平对系统动态范围的影响,从而制约系统定位精度和动态范围的提升。本文研究在保证系统定位精度条件下噪声电平的大小与系统动态范围的关系,在光时域反射信号中加入与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电压相关的虚拟噪声电平,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噪声电平的系统性能优化算法。实验搭建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系统,采用50 ns的激光脉冲,在长约15 km的被测光纤上进行振动事件定位测试,基于虚拟噪声电平优化算法,将原始的光时域反射数据减去噪声电平,再分别加入幅值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25%,50%,75%,100%,125%,150%,175%和200%的虚拟噪声电平,最终确定系统动态范围和振动信号信噪比总体最优时的虚拟噪声电平,即噪声电平的幅值约为信号近零幅值均值的75%,与传统的相对强度比值法比较,系统的动态范围提升了11.26 dB,虚拟噪声电平的引入通过降低幅值近零位置的灵敏度从而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光时域反射 振动监测 动态范围 虚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敏型光时域反射系统信噪比提升
5
作者 王子豪 刘志凯 +2 位作者 冯玉祥 张成龙 吕立冬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系统(Φ-OTDR)的灵敏度受激光器的相位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自发辐射噪声、光电探测器的散粒噪声及热噪声等系统固有噪声和环境随机噪声的制约,因此,本文研究光时域反射数据的降噪算法,在不降低系统频率响应范围... 相位敏感型光时域反射系统(Φ-OTDR)的灵敏度受激光器的相位噪声、掺铒光纤放大器的自发辐射噪声、光电探测器的散粒噪声及热噪声等系统固有噪声和环境随机噪声的制约,因此,本文研究光时域反射数据的降噪算法,在不降低系统频率响应范围的条件下提高系统的信噪比。本文提出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选择固定长度的滑动窗口,对窗口内的光时域反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同时保持数据的采样频率,并搭建实验系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系统的信噪比相对于原始信号逐差法的信噪比提高了5.41 dB,与常用的累加平均算法、滑动平均算法相比信噪比分别提升3.39 dB和5.05 dB。结果表明: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可提高Φ-OTDR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使其能够精准地感知微小振动事件,以降低系统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Savitzky-Golay平滑算法 信噪比 阈值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加载开口环的介电测量传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文强 武鑫磊 +3 位作者 景辉辉 陆畅 张斌珍 段俊萍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基于微扰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基片集成波导(SIW)结构上加载椭圆形开口环的小型化介电常数测量传感器。在传感器表面刻蚀椭圆开口环,增加电流路径的同时,降低工作频率,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在中心区域挖有通孔,当放入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待测... 基于微扰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基片集成波导(SIW)结构上加载椭圆形开口环的小型化介电常数测量传感器。在传感器表面刻蚀椭圆开口环,增加电流路径的同时,降低工作频率,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在中心区域挖有通孔,当放入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待测物体时,传感器的S参数会发生改变。通过仿真软件对传感器进行分析,介电常数实部从1至10变化,频率的相对偏移达到32.4%。测量结果表明:传感器对介电常数的测量误差小于3%,具有很好的测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扰理论 基片集成波导 介电常数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传感位置优化的曲面重构及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尚秋峰 张晓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通过优化光纤布拉格光栅形状传感技术中传感点位置和补偿重构结果来提高薄层合金板三维形状重构精度。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合金板仿真模型,提取应变和位移模态振型,根据模态置信准则、转换矩阵稳定性和模态振型相似性分别设计了三... 通过优化光纤布拉格光栅形状传感技术中传感点位置和补偿重构结果来提高薄层合金板三维形状重构精度。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合金板仿真模型,提取应变和位移模态振型,根据模态置信准则、转换矩阵稳定性和模态振型相似性分别设计了三个目标函数,采用快速和精英机制的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传感器位置。将镍钛合金板弯曲成不同曲率半径的弧形,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中心波长漂移量和线性插值算法计算得出不同形状下的结构应变,重构合金板形状,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误差相较于单目标优化算法分别减小30%和15%。利用粒子群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拟合误差与位移的关系实现误差补偿,均方根误差和最大误差比无补偿时分别减小了90%和70%,最大相对百分比误差仅为5%,提高了三维形状重构算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 粒子群优化径向基函数 形状重构 模态法 多目标优化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管廊外破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范佳铭 黄闽南 +2 位作者 王一山 雍明超 吕立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3-1442,共10页
电力管廊是城市里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结构和状态进行监测及评估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电力管廊外力破坏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衰减补偿的光时域差分曲线方差阈值定位振动事件的方案,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其定位外破事件的准确性。该方案基... 电力管廊是城市里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结构和状态进行监测及评估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电力管廊外力破坏监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衰减补偿的光时域差分曲线方差阈值定位振动事件的方案,并通过实验论证了其定位外破事件的准确性。该方案基于相敏型光时域反射系统架构,根据管廊外破事件引起的光纤振动导致光时域反射曲线在该事件位置处混乱度急剧增加的现象,对不同测量序列得到的光时域反射曲线作差,然后对光纤各位置对应的差值向量数据求方差,设定方差阈值定位外破事件。同时,考虑到光纤衰减导致方差阈值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的问题,采用衰减补偿算法使光纤上任意散射位置对应相同的脉冲功率水平,从而修正光纤衰减对方差阈值的影响。实验搭建了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采用脉宽为30 ns、峰值功率为30 dBm的光脉冲,在约25 km的光纤范围,获得±3 m的定位精度。电力管廊外力破坏事件,具有低频、大扰动、持续长的特点,所提出系统方案通过曲线平均抑制瑞利散射衰落噪声,结合光纤衰减补偿校正散射信号幅值,从而将振动事件引起的光信号相位变化作为探测曲线波动的主导因素,以确保对外力破坏事件不漏报、不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管廊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 差分方差算法 振动监测 阈值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中光敏剂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航 李永亮 +3 位作者 冯海龙 张馨元 王宁 上官佳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9,共5页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病例近50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光动力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是通过内镜及传导光纤将治疗激光束引入体内对病灶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来临床治疗肿瘤的效果最佳、副作用最... 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病例近50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光动力治疗上消化道肿瘤是通过内镜及传导光纤将治疗激光束引入体内对病灶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来临床治疗肿瘤的效果最佳、副作用最少的医学方式。影响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光敏剂的类型和剂量。通过研究光敏剂发展情况、在上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治疗效果等,对比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光动力治疗中对光敏剂的特性要求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上消化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医用电子内窥镜光学成像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上官佳伟 李永亮 +3 位作者 冯海龙 张馨元 王宁 李佳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大视场的医用电子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较宽的视野,在不移动器械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准确率,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大视场的成像效果,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非球面透镜进行设计,但是... 大视场的医用电子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较宽的视野,在不移动器械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准确率,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大视场的成像效果,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非球面透镜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大视场带来了轴外像差不容易校正,影响分辨率,因此,开展大视场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对大视场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光学成像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大视场角 全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铂黑材料的超高辐射率MEMS红外光源研究
11
作者 树东生 陶继方 +3 位作者 徐茂森 赵佳 李炎 张小水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2,51,共5页
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和加工技术,研制了一种高辐射率、低功耗、高调制速率的MEMS红外(IR)光源,通过在工艺中引入高可靠的纳米铂黑(Pt-black)材料作为红外辐射层,在2~14μm光谱范围内成功实现了99.5%以上的平均辐射效率。在5V... 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和加工技术,研制了一种高辐射率、低功耗、高调制速率的MEMS红外(IR)光源,通过在工艺中引入高可靠的纳米铂黑(Pt-black)材料作为红外辐射层,在2~14μm光谱范围内成功实现了99.5%以上的平均辐射效率。在5V驱动电压下,该MEMS红外光源的辐射区温度达到407℃,响应时间(T90)为17ms,在10Hz和100Hz工作频率下的调制深度分别达到100%和42%。最后,把该MEMS红外光源芯片集成在一种微型二氧化碳(CO_(2))气体传感器样机中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器件具备良好的辐射特性和温度特性。该MEMS红外光源可以用于常规的CO_(2)和甲烷(CH_(4))气体检测,以及二氧化硫(SO_(2))、硫化氢(H_(2)S)、六氟化硫(SF_(6))、氨气(NH_(3))等多种工业气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型红外光源 红外气体传感器 微机电系统红外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检测CO_(2)的MEMS红外光源结构设计与仿真
12
作者 滕雪松 禹胜林 +3 位作者 魏志杰 房村 熊思娴 王梦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8-863,共6页
传统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存在着体积大、功耗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材料的发展,MEMS技术逐渐成为传感器的研究重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红外光源芯片结构... 传统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存在着体积大、功耗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材料的发展,MEMS技术逐渐成为传感器的研究重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红外光源芯片结构,采用硅(Si)作为基底,氧化硅(SiO_(2))-氮化硅(Si_(3)N_(4))-氧化硅(SiO_(2))作为红外光源的支撑层材料,辐射区的加热电阻采用延展性良好的铂(Pt),以铝(Al)为电极。光源的支撑层采用四轴大圆角悬空结构,极大减少了辐射区热量向衬底的热传导且稳定性较好,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该光源具有低功耗和结构稳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电子系统 红外光源 低功耗 稳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两反望远镜装调方法
13
作者 王浩 张磊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47,共6页
两反望远镜的装调精度是保证系统成像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装调方法仅以轴上视场的彗差为参考,无法有效保证系统全视场的成像质量。以矢量波像差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两反望远镜的像差场特性,根据失调系统的彗差场和像散场的双... 两反望远镜的装调精度是保证系统成像质量的关键环节,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装调方法仅以轴上视场的彗差为参考,无法有效保证系统全视场的成像质量。以矢量波像差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两反望远镜的像差场特性,根据失调系统的彗差场和像散场的双节点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外对称视场像散调整的装调方法。以一个R-C两反望远镜为例,分析了在给定的失调状态下,分别依据轴上视场彗差调整的装调方法和提出的轴外对称视场像散调整的装调方法,开展了系统的装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次镜,仅将轴上视场的彗差作为装调依据,装调后的系统全视场的像散值为1.02λ,系统并未达到最佳装调状态;而利用提出的轴外对称视场像散调整的装调方法进行装调后,系统全视场的像散平均值为0.46λ,基本与理论设计值一致,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完成了系统的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反望远镜 装调 对称视场 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台异构信息融合的航空目标跟踪算法
14
作者 彭锐晖 郭玮 +2 位作者 孙殿星 谭硕 窦钥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19-3628,共10页
该文以高空无人机(UAV)飞艇载双光电传感器,无人机载两坐标雷达对航空目标的精确定位跟踪为研究背景,针对参与融合的传感器均无法独立获得目标位置信息导致传统点迹关联、定位方法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平台异构信息融合的航空目标... 该文以高空无人机(UAV)飞艇载双光电传感器,无人机载两坐标雷达对航空目标的精确定位跟踪为研究背景,针对参与融合的传感器均无法独立获得目标位置信息导致传统点迹关联、定位方法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平台异构信息融合的航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在坐标系转换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角度-距离两级点迹关联算法,从而实现多传感器量测关联。其次,提出基于线面交汇融合定位算法,通过最小二乘法、交汇点投影、距离最近点解算及同源数据压缩确定目标的航迹起始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空基多平台侦察的异构信息,结合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设计扩维UKF对航空目标进行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对航空高速目标的高精度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目标跟踪 量测关联 扩维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空基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识别
15
作者 郭敏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0,共6页
针对现有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识别准确率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识别方法。本次研究先对激光雷达目标探测、识别原理进行分析,完成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防御系统架构设计,然后通过目标局部特征提取方法及... 针对现有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识别准确率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识别方法。本次研究先对激光雷达目标探测、识别原理进行分析,完成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激光防御系统架构设计,然后通过目标局部特征提取方法及目标识别检测方法完成激光防御低慢小目标的识别设计,最后开展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开展低小慢目标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均高于91.5%,而且其特征提取平均时间小于11.3 ms,均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计算机 激光雷达 防御系统 局部形状特征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阈值的分布式光纤振动定位算法研究
16
作者 黄闽南 王一山 +3 位作者 范佳铭 苏幸晨 张成龙 吕立冬 《传感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3-2118,共6页
振动事件定位是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光纤扰动事件引起扰动及其后续位置对应的光时域反射曲线混乱度增加进而使时域累加平均曲线收敛的现象,提出方差阈值算法定位振动事件。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扰动事件引起光时域... 振动事件定位是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光纤扰动事件引起扰动及其后续位置对应的光时域反射曲线混乱度增加进而使时域累加平均曲线收敛的现象,提出方差阈值算法定位振动事件。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扰动事件引起光时域反射曲线方差变化规律设定阈值,并在光时域反射曲线末端位置设置数据窗口校验有无振动事件发生。若存在振动事件,则向光时域反射曲线前端滑动窗口计算方差,根据设定的方差阈值区分振动事件位置前、后过渡点,从而定位振动事件。实验搭建了分布式光纤振动系统,在16 km的光纤范围实现了±4 m的定位精度。对比常用的逐差定位法,所提出的方法对数据的处理增加了时间累加平均及衰减系数补偿,克服了瑞利散射信号的随机波动引起的偏差,从而降低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振动定位 方差 阈值 光时域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高效率掺铒超荧光光纤光源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胜平 吕可诚 +4 位作者 李乙钢 盛秋琴 朱剑平 李家方 冯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采用光纤反射环镜和双程后向结构 ,得到了最大输出功率 30 .6mW、光光转换效率 4 2 .0 %的大功率、高效率全光纤掺铒超荧光光源 (SFS) 利用串接光纤光栅 (FBG)和光纤型F P腔 ,对其进行光谱分割 ,得到了稳定的多波长输出
关键词 超荧光光源(SFS) 多波长光源 掺铒光纤(EDF) 大功率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Bragg光栅的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任小芳 贾栋 +2 位作者 赵辉 王高 张志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古建筑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3×3耦合器的M-Z干涉解调技术和Lab VIEW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干涉仪信号的采集、处理、保存、波形显示和变化量的跟踪显示、频谱分析... 古建筑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通过基于3×3耦合器的M-Z干涉解调技术和Lab VIEW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古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干涉仪信号的采集、处理、保存、波形显示和变化量的跟踪显示、频谱分析、预警等功能,不仅能够避免光源强度与干涉条纹对比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且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设计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实验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相位变化与应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量误差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结构健康监测 古建筑 LabVIEW 对称解调 M-Z干涉仪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相干外差检测的布里渊散射DOFS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宋牟平 范胜利 +2 位作者 陈好 章献民 叶险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3-236,共4页
对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DOFS)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布里渊散射光信号的特点,应用光相干和外差技术来检测布里渊散射光信号 具体采用微波电光调制产生频率可调的参考光,和布里渊散射光进行相干检测,根据布里渊频移特性取出布... 对布里渊散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DOFS)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布里渊散射光信号的特点,应用光相干和外差技术来检测布里渊散射光信号 具体采用微波电光调制产生频率可调的参考光,和布里渊散射光进行相干检测,根据布里渊频移特性取出布里渊散射光信号,从而得到分布式传感信号 分别实现了 25km光纤的分布式温度和应变传感,达到 3℃的温度分辨率、100με的应变分辨率和 10m的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布里渊散射 光相干 外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瓦级单模高掺铒中红外光纤激光器(英文) 被引量:11
20
作者 沈炎龙 黄珂 +7 位作者 朱峰 于力 王飞 何中敏 姜畅 冯国斌 易爱平 叶锡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9,共5页
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激光光谱学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结构紧凑、便携性好的中红外激光源,采用975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高掺铒氟化物双包层光纤实现了2.8μm的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将光纤耦合输出的中心波长为97... 中红外激光在激光医疗、激光光谱学和红外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获得结构紧凑、便携性好的中红外激光源,采用975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高掺铒氟化物双包层光纤实现了2.8μm的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将光纤耦合输出的中心波长为975nm的半导体激光,经过消像差非球面透镜系统耦合进双包层光纤,激光谐振腔由高反镜和具有4%菲涅耳反射率的光纤端面组成,当注入到增益光纤的泵浦功率高于0.37 W时,获得了中红外激光输出.实验结果表明:中红外光纤激光器中心波长为2.785μm,谱宽0.9nm;工作阈值为0.37W,最大输出功率为0.98W,斜率效率为17%,激光工作模式为单模.利用高掺杂浓度铒离子间的能量转移上转换,获得了高效率瓦级单模中红外光纤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LD泵浦 掺铒 单模 光纤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