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钍基熔盐反应堆内化学研究进展和展望
1
作者 李晴暖 窦强 +2 位作者 赵中奇 耿俊霞 李文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56-264,共9页
熔盐反应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唯一使用液态燃料的反应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研制和运行中有许多直接与化学相关的关键问题,堪比“化学堆”。于是,因熔盐反应堆研发和运行的需要诞生了放射化学在裂变能利用中的一门新分支学科——熔盐反... 熔盐反应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唯一使用液态燃料的反应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研制和运行中有许多直接与化学相关的关键问题,堪比“化学堆”。于是,因熔盐反应堆研发和运行的需要诞生了放射化学在裂变能利用中的一门新分支学科——熔盐反应堆化学。本实验室利用加速器驱动的中子源和γ能谱分析技术开展了钍基熔盐反应堆化学研究。本文介绍了钍铀转换中间核素~(233)Pa和裂变产物~(131)I及~(95)Nb在熔盐反应堆模拟燃料盐中分布和行为的研究进展。基于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熔盐反应堆实验装置运行中的燃料盐、锕系元素和裂变产物等相关若干问题分析,提出了在钍基熔盐反应堆框架内熔盐反应堆内化学方面应该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钍基熔盐反应堆运行的化学检测和诊断、影响熔盐氧化还原电势的因素、熔盐氧化还原电势检测的新技术等。熔盐反应堆化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拓展熔盐反应堆化学实践和理论,使钍基熔盐反应堆化学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为未来钍基熔盐反应堆高效安全运行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基熔盐反应堆 熔盐反应堆化学 锕系和裂变产物 检测和诊断 氧化还原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ctor field reconstruction from sparse and movable sensors using Voronoi tessellation-assis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1
2
作者 He-Lin Gong Han Li +1 位作者 Dunhui Xiao Sibo Che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3-185,共13页
The aging of operational reactors leads to increased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the reactor interior.The vibration of the incore sensors near their nominal locations is a new problem for neutronic field reconstruction.C... The aging of operational reactors leads to increased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the reactor interior.The vibration of the incore sensors near their nominal locations is a new problem for neutronic field reconstruction.Current field-reconstruction methods fail to handle spatially moving sensors.In this study,we propose a Voronoi tessellation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to handle this challenge.Observations from movable in-core sensors were projected onto the same global field structure using Voronoi tessellation,holding the magnitude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sensors.Gene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were used to learn maps from observations to the global field.The proposed method reconstructed multi-physics fields(including fast flux,thermal flux,and power rate)using observations from a single field(such as thermal flux).Numerical tests based on the IAEA benchmark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particularly within an amplitude of 5 cm around the nominal locations,which led to average relative errors below 5% and 10% in the L_(2) and L_(∞)norm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 tessellation Field reconstruction Nuclear reactors Reactor physics On-line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反应堆阶跃正反应性输入时中子密度响应的近似修正解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帆 陈文振 蔡章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5-8,共4页
通过修正单组缓发中子先驱核衰变常量A值,使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单组缓发中子模型在正反应性阶跃输入时的数值计算结果趋近于六组缓发中子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用修正后的单组模型解析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 通过修正单组缓发中子先驱核衰变常量A值,使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单组缓发中子模型在正反应性阶跃输入时的数值计算结果趋近于六组缓发中子模型数值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用修正后的单组模型解析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后的单组解析方法计算阶跃正反应性输入的中子密度响应,计算结果与六组的接近,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同时计算简便,避免了刚性问题,可以实现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堆 中子动力学方程 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下一代核反应堆的数字技术
4
《辐射防护通讯》 2024年第3期44-45,共2页
所有的创新都会带来可能改变行业的潜在利益,但也会带来潜在风险。在核领域,包括小型模块堆在内的先进核反应堆正在纳入创新技术,特别是产生新颖解决方案的数字技术。人们对小型模块堆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些先进核反应堆具有有限的电功率... 所有的创新都会带来可能改变行业的潜在利益,但也会带来潜在风险。在核领域,包括小型模块堆在内的先进核反应堆正在纳入创新技术,特别是产生新颖解决方案的数字技术。人们对小型模块堆的兴趣日益浓厚。这些先进核反应堆具有有限的电功率,通常每台机组最高300兆瓦,约为传统核反应堆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一。然而,在这些新反应堆中使用尖端的数字技术在核安全和核安保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全球有80多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型模块堆设计和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能力 核反应堆 三分之一 潜在利益 核安保 核安全 新的挑战 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MeV/A ^(12)C离子与^(93)Nb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质量和电荷分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彤玉 李文新 +5 位作者 吴定清 孙儒林 赵莉莉 戚大海 郑玉明 萨本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8-212,222,共6页
利用核化学技术中的离线γ能谱法测定了46MeV/A ^(12)C离子与^(93)Nb相互作用中50个靶余核的生成截面,通过高斯函数拟合得到了电荷分布及质量分布。平衡统计碎裂模型的计算成功地再现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 核反应产物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废液放射性计算程序配套核数据库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亮 黄凯 +3 位作者 李云召 叶远虑 王昆鹏 周林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4-991,共8页
PWR-GALE是美国核管会编制并使用的压水堆核电厂气液态流出物源项计算程序,现有的配套核数据库已有长达四十年之久未进行更新,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满足先进压水堆的计算和审评需求,需要通过基于最新版本的核评价数据库制作新的配套数据库... PWR-GALE是美国核管会编制并使用的压水堆核电厂气液态流出物源项计算程序,现有的配套核数据库已有长达四十年之久未进行更新,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满足先进压水堆的计算和审评需求,需要通过基于最新版本的核评价数据库制作新的配套数据库对其进行适用性的评价。因此,本文基于核评价数据库ENDF/B-VII.0,提取衰变子库中相关信息,根据直接裂变产额、衰变信息以及保留的裂变产物核素得到更新的沿衰变链归并的产额数据,通过中子学-燃耗耦合计算获得了更新的中子微观反应截面数据;并与现有的配套数据库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计算一系列面向不同机型的算例进行了整体的对比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PWR-GALE配套核数据可以满足先进压水堆的计算和评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废液放射性计算 PWR-GALE 衰变数据 裂变产额数据 中子微观反应截面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反应堆——放射化学创新发展的新源泉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文新 李晴暖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7-336,共10页
本文从放射化学视角简略介绍了熔盐堆及其在钍铀燃料循环应用中的优势,然后叙述了与熔盐堆相关的放射化学研究的三个方向:即燃料供给、辐照后燃料的再处理以及熔盐堆运行的工艺监测和核素诊断。在燃料的再处理中推荐了一种类似文献报道... 本文从放射化学视角简略介绍了熔盐堆及其在钍铀燃料循环应用中的优势,然后叙述了与熔盐堆相关的放射化学研究的三个方向:即燃料供给、辐照后燃料的再处理以及熔盐堆运行的工艺监测和核素诊断。在燃料的再处理中推荐了一种类似文献报道的AIROX流程的干法后处理的新技术路线,指出其在熔盐堆在线燃料处理中的优点和重要价值。由于熔盐堆的运行中存在大量的化学与放射化学问题,因此熔盐堆堪比"化学堆",放射化学监测和诊断对于熔盐堆的运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熔盐堆研发促使形成了放射化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以监测和诊断为目标的熔盐反应堆化学。最后给出了放射化学工作者在熔盐堆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反应堆 放射化学 AIROX 熔盐反应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超压分析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红 郑继业 +1 位作者 石俊英 路燕 《核安全》 2014年第3期50-55,共6页
本文介绍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主蒸汽系统及安全壳系统的超压事故分析,涉及内容包括超压验收准则、初始参数和边界条件、分析范围、分析方法等。结合核电厂执照申请文件和最新研究成果,围绕核电行业要求"利益和安全平衡"... 本文介绍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系统、主蒸汽系统及安全壳系统的超压事故分析,涉及内容包括超压验收准则、初始参数和边界条件、分析范围、分析方法等。结合核电厂执照申请文件和最新研究成果,围绕核电行业要求"利益和安全平衡"的特殊原则,本文概述了在审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超压分析,推进核电厂的执照申请和审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超压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大型天基核动力系统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文青龙 秦晟 +1 位作者 段振刚 张瑞谦 《新能源科技》 2023年第2期7-13,47,共8页
轨道和行星探索任务需要强大、可靠和耐用的能量,而空间核反应堆是空间推进能量密度最高的方式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兆瓦级天基核动力系统的概念设计,热源采用功率为3.6 MW的快中子能谱反应堆,堆芯由氦氙(He-Xe)混合气体进行冷却,... 轨道和行星探索任务需要强大、可靠和耐用的能量,而空间核反应堆是空间推进能量密度最高的方式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兆瓦级天基核动力系统的概念设计,热源采用功率为3.6 MW的快中子能谱反应堆,堆芯由氦氙(He-Xe)混合气体进行冷却,采用以He-Xe为工质的双环路闭式布雷顿系统进行能量转换,此外还开展了废热排放关键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全系统关键结构材料的设计和初步选型。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反应堆可顺利达到临界且可满足10年以上的燃耗,流量分配后温度展平效果好,堆芯出口最大温度差91.08℃。热电转换效率为37.42%,剂量平面内的辐射剂量满足容许计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氙反应堆 中子物理 热工水力 能量转换 废热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超瞬发临界系统中子引发持续裂变链的概率
10
作者 刘晓波 杜金峰 范晓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根据中子在核系统中发生不同反应的概率,推导了中子引发持续裂变链概率W(r,E,Ω,t)满足的方程;在定态、浅超瞬发临界前提下,采用二阶近似和微扰方法,得到了引发中子源分布下中子引发概率的表达式。由表达式和Godiva-Ⅱ、Caliban、CFBR-... 根据中子在核系统中发生不同反应的概率,推导了中子引发持续裂变链概率W(r,E,Ω,t)满足的方程;在定态、浅超瞬发临界前提下,采用二阶近似和微扰方法,得到了引发中子源分布下中子引发概率的表达式。由表达式和Godiva-Ⅱ、Caliban、CFBR-Ⅱ脉冲堆的参数得到中子引发脉冲的平均概率分别为0.000 32、0.000 54和0.000 27,采用Godiva-Ⅱ、Caliban自发裂变源引发脉冲实验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瞬发临界 持续裂变链 中子引发概率 脉冲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内中子泄漏数学模型研究
11
作者 蔡章生 蔡志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导出了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中的中子泄漏表达式 ,使点堆中子动力学方程的精度提高 。
关键词 点堆 中子动力学 中子泄漏 核反应堆 中子数字守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敏感性分析
12
作者 王琮 曹欣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283-286,共4页
在反应堆设计计算中,堆芯热工水力和堆芯物理的耦合十分重要。本文以秦山二期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栅元计算程序CASMO4E对各类型的组件进行均匀化参数的计算;完成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的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生成耦合... 在反应堆设计计算中,堆芯热工水力和堆芯物理的耦合十分重要。本文以秦山二期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栅元计算程序CASMO4E对各类型的组件进行均匀化参数的计算;完成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的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生成耦合需要的截面库,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物理耦合 CASMO4E 敏感性分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段结构参数对脉冲柱传质的影响
13
作者 张泉荣 杨祖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1-257,218,共8页
本文研究了在30%TBP(OK)~HNO_3,30%TBP(OK)~UO_2(NO_3)_2~HNO_3体系中,筛板孔径(2~8mm)、自由截面(10~32%)、板间距(2.5~10cm)、开孔形状(平板和喷咀板)、表面浸润性、脉冲强度等对传质的影响。在Ⅰ型柱中,当操作流量相同时,... 本文研究了在30%TBP(OK)~HNO_3,30%TBP(OK)~UO_2(NO_3)_2~HNO_3体系中,筛板孔径(2~8mm)、自由截面(10~32%)、板间距(2.5~10cm)、开孔形状(平板和喷咀板)、表面浸润性、脉冲强度等对传质的影响。在Ⅰ型柱中,当操作流量相同时,最小的HETS几乎和板结构无关;在Ⅱ型柱中,合适、的板结构(K=2~3)和脉冲强度下,传质效率和Ⅰ型柱相当且有小得多的级停留时间,但K较大时传质效果较差。在较大直径的脉冲柱中,选用大于3mm孔径的板结构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段结构 脉冲柱 参数 传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状态下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广飞 阎昌琪 +1 位作者 曹夏昕 谢清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mm×1.6mm的窄矩形通道内对竖直状态和摇摆状态下两相流流型进行了研究。流型由拍摄照片辨别,实验通道内观察到的流型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绘制出窄矩形通道内的流型图,并与常规尺寸圆管内两相...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mm×1.6mm的窄矩形通道内对竖直状态和摇摆状态下两相流流型进行了研究。流型由拍摄照片辨别,实验通道内观察到的流型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绘制出窄矩形通道内的流型图,并与常规尺寸圆管内两相流型进行了对比。摇摆对窄矩形通道内流型的影响与常规尺寸圆管相似,但由于狭小空间的限制及表面张力的作用,摇摆对两相流动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摇摆 两相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压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广飞 阎昌琪 +2 位作者 孙立成 曹夏昕 贾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7-681,共5页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 mm×1.6 mm的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传统的计算关系式均不适用于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的计算;而以窄矩形通道为基... 以空气和水为工质,在40 mm×1.6 mm的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传统的计算关系式均不适用于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阻力的计算;而以窄矩形通道为基础的Lee-Lee关系式误差相对较小,但预测值与实验值相比整体偏小。为此结合实验数据,以分液相-分气相雷诺数之比Rel/Reg为依据将流动分为两个区域,分别对Chisholm关系式进行修正,修正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的误差较小,能够很好地预测本次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摩擦阻力压降 洛克哈特-马蒂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动压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广飞 阎昌琪 +2 位作者 孙立成 谢清清 贾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31-1436,共6页
以空气和水为实验工质,分别在40mm×1.6mm和40mm×3mm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研究还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对于窄缝为1.6mm的通道,传统的阻力计算关系式均不适... 以空气和水为实验工质,分别在40mm×1.6mm和40mm×3mm的矩形通道中对竖直向上气-液两相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研究还对比了现有的两相流动阻力计算关系式,结果表明,对于窄缝为1.6mm的通道,传统的阻力计算关系式均不适用;而窄缝为3mm的通道,除Friedel模型和Tran模型外,其余模型与实验值符合较好。为此结合实验数据,以分液相雷诺数为依据将流动分为层流区、过渡区和湍流区3个区域,分别对Chisholm关系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C为当量直径的线性函数,当量直径越大,C越小。修正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的误差较小,能很好地预测本次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摩擦阻力压降 两相折算系数 洛克哈特-马蒂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微穿孔板的低频宽带吸声超材料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飞 陈文渊 +4 位作者 巨泽港 古棋元 肖勇 郁殿龙 温激鸿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3,21,共6页
如何实现低频宽带吸声,一直是噪声控制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声学超材料的迅速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将拓宽单个峰值吸声带宽与引入第二阶吸收峰两种方式有效结合,基于组合微穿孔板提出了一种低频宽带吸声超材料,建... 如何实现低频宽带吸声,一直是噪声控制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声学超材料的迅速发展为此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将拓宽单个峰值吸声带宽与引入第二阶吸收峰两种方式有效结合,基于组合微穿孔板提出了一种低频宽带吸声超材料,建立了组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其低频宽带吸声机理。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组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准确性。该吸声结构在低频范围产生双吸收峰,峰值都接近准完美吸声,同时具有两个较宽的吸声带宽,结构厚度满足亚波长尺度,展现出了良好的低频宽带吸声特性。最后,通过严格的参数设计,仅耦合两个吸声单元后在250~900 Hz范围内得到了一个连续的吸声频带,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86,此时结构最大厚度为70 mm。该吸声结构具有优异的低频宽带吸声特性以及丰富的可调性等特点,在噪声控制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材料 低频宽带 微穿孔板 双吸收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C++实现MSC1210单片机Intel HEX文件的烧录 被引量:3
18
作者 靳根 刘建忠 +1 位作者 刘慧英 董麦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5-827,848,共4页
叙述了对MSC1210单片机Intel HEX文件烧录过程和方法,主要包括Intel HEX文件的读取、MSC1210单片机烧录状态的进入和烧录过程。
关键词 MSC1210 MSCOMM控件 INTEL HEX文件 编程状态 烧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000核反应堆控制棒价值特性的MC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明亮 于雷 陈玉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针对当前AP000堆芯采用的两类控制棒束,基于MCNP5程序建立堆芯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含不同硼浓度对堆芯keff与硼微分价值的影响,同时对AP1000棒组价值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黑棒与灰棒插入堆芯对keff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MCNP5程序建... 针对当前AP000堆芯采用的两类控制棒束,基于MCNP5程序建立堆芯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含不同硼浓度对堆芯keff与硼微分价值的影响,同时对AP1000棒组价值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黑棒与灰棒插入堆芯对keff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MCNP5程序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硼微分价值(绝对值)随硼浓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值在-9.16^-13.60范围内变化,符合反应性设计要求,有效增殖系数keff随控制棒插入呈现非线性变化,得到了控制棒的价值变化曲线与拟合关系式,为控制棒在反应堆内紧急控制与功率调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控制棒价值 MCNP 灰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离散纵标方法在RPV快中子注量率计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寿海 陈义学 +2 位作者 王伟金 石生春 陆道纲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离散纵标(又称SN)方法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率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三维离散纵标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三维离散纵标法应用于工程设计成为可能。本文以某压水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三维全堆芯中子学程序SCIE... 离散纵标(又称SN)方法是反应堆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率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三维离散纵标方法的不断完善,使得三维离散纵标法应用于工程设计成为可能。本文以某压水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三维全堆芯中子学程序SCIENCE的计算结果,使用三维离散纵标方法程序计算了压力容器内表面快中子注量率三维分布,并分别与采用传统的一维、二维方法合成三维方法及蒙特卡洛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对三维离散纵标法在压水堆RPV快中子注量率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离散纵标法 快中子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