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大型水电站水轮机顶盖内平压管弯头失效分析
1
作者 马威 崔立超 +1 位作者 邱洪凯 杨丹 《水电与新能源》 2025年第1期72-74,85,共4页
针对某大型水电站水轮机顶盖内平压管弯头漏水问题,通过平压管焊缝处PT探伤检查和平压管母材理化检验与分析,查明弯头失效的直接原因为焊缝和焊缝热影响区母材本体出现裂纹,可供类似水轮机平压管路漏水分析参考。
关键词 水电站 顶盖 平压管 焊缝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涡带区压力脉动研究
2
作者 叶长红 袁玲丽 +3 位作者 谭军 龚莉 刘芮麟 邓祥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6,182,共10页
当混流式水轮机在涡带区工况即部分负荷运行时,诱发的压力脉动偏大,易引起机组各部件的振动、噪声甚至出力波动,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大型中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模型试验中出现的涡带区压力脉动突然增大及振动噪声... 当混流式水轮机在涡带区工况即部分负荷运行时,诱发的压力脉动偏大,易引起机组各部件的振动、噪声甚至出力波动,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大型中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模型试验中出现的涡带区压力脉动突然增大及振动噪声现象,进行模型试验和三维全流道非定常数值计算(CFD)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涡带区压力脉动突增的原因是1.35倍转频的频率成分,由粗且不稳定的尾水涡带引起;优化转轮和补气能够破坏粗且不稳定的尾水涡带,从而消除1.35倍转频的频率成分,大大降低涡带区的压力脉动幅值;匹配不同的泄水锥能够减弱尾水涡带的强度(使涡带稍微变细),涡带区的压力脉动幅值有所下降,但未能破坏涡带的形状,不能消除1.35倍转频的频率成分。研究成果为改善涡带区压力脉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涡带区 压力脉动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滩水电站一期水轮机顶盖变形测试及分析
3
作者 蒙仲魁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为掌握岩滩水电站3号机组水轮机顶盖改造后的变形处理效果,通过实际测量3号水轮机顶盖和未改造的1号水轮机顶盖的变形量,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后续另外3台水轮机顶盖的结构优化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轮机 顶盖 变形 测量 岩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结构模态综合法的导叶轴-顶盖耦合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洋 梁权伟 +4 位作者 马同午 曾劲 何启源 杨洋 王世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0-89,共10页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在水流作用下诱发导叶轴与顶盖之间的碰摩故障,采用有限单元法结合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导叶轴-顶盖碰摩耦合系统的减缩动力学模型,进而详细讨论了导叶轴截断数和顶盖截断数对减缩模型前3阶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此...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在水流作用下诱发导叶轴与顶盖之间的碰摩故障,采用有限单元法结合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建立了导叶轴-顶盖碰摩耦合系统的减缩动力学模型,进而详细讨论了导叶轴截断数和顶盖截断数对减缩模型前3阶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此外,考虑水流作用和导叶轴-顶盖局部接触导致的结构预应力效应,对比研究了全模型和减缩模型前3阶固有频率随水流静载和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单谐波水流激励下两种接触状态(包括近载端接触和近-远载端接触)对全模型和减缩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流静载值的增加使得导叶轴-顶盖局部接触程度加深,从而导致系统前3阶固有频率呈增大趋势,且摩擦因数的增加会使导叶轴-顶盖耦合系统由近载端接触切换到近-远载端接触时所需的水流静载值增大;在共振状态下,单谐波水流激励下导叶轴与顶盖碰摩使得系统的振动响应频谱体现为激励频率的倍频,且在奇数倍频处出现幅值放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碰摩 模型减缩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特性
5
作者 陈荣洲 刘华良 +3 位作者 陈宣有 张鑫鑫 王鹏飞 赵文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 为了揭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流动规律,为水轮机运行故障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以滩坑水电站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平台下对某混流式水轮机典型启停机工况开展一维仿真计算,并基于多相流模型开展启停工况下不同进口速度及转轮转速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轮机压力波动有2种方案,即启动时逐步打开导叶开度以及停机时减小导叶开度后缓慢打开;湍流强度分布随进口流速及转速变化明显,随着水轮机转轮转速增大,该现象尤为明显;由于能耗增加,水轮机出力效率逐渐减小.由于水轮机出口区域水头较高,较容易形成负压或者水流断层的现象,因此,为避免水轮机低流速下转速过高,建议机组避免在低速工况下甩负荷运行.研究结果可为混流式水轮机启停机瞬态过程故障预警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启停机过程 压力脉动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部件修复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代云 《四川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135-139,144,共6页
某河道引水式电站存在水质差、悬浮物堆积、泥沙含量大等问题。加上近年来山区水土流失加剧,电站水轮机泥沙磨蚀问题愈演愈烈。机组底环、顶盖与转轮上冠下环止漏环间隙已达到设计间隙的2倍。过流部件磨蚀破坏后水轮机水能效率、容积效... 某河道引水式电站存在水质差、悬浮物堆积、泥沙含量大等问题。加上近年来山区水土流失加剧,电站水轮机泥沙磨蚀问题愈演愈烈。机组底环、顶盖与转轮上冠下环止漏环间隙已达到设计间隙的2倍。过流部件磨蚀破坏后水轮机水能效率、容积效率及机械效率大幅度降低,使水轮机组振动加剧,关机时间延长,漏水严重等问题都将直接威胁水轮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立式混流式过流部件的修复方法研究,在对该水轮机过流部件实施修复后,极大的减少了机组的耗水率。为同类型机组过流部件修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过流部件 修复方法工艺要求 修复数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0 MW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应力测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胤 刘绪军 +3 位作者 张海库 曹登峰 李贵吉 谭晓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频繁启停、低负荷运行等不利工况给混流式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直接的威胁,由此长期积累的疲劳损害和裂纹影响了转轮寿命。本文介绍了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力现场测试在测点和设备布置方面的关键点,并在一台650 MW混流式... 频繁启停、低负荷运行等不利工况给混流式水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直接的威胁,由此长期积累的疲劳损害和裂纹影响了转轮寿命。本文介绍了应力测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应力现场测试在测点和设备布置方面的关键点,并在一台650 MW混流式水轮机上开展了转轮叶片的应力测试及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叶片在开机过程中承受了很大的动应力,极易导致裂纹的产生。在不同负荷范围内,水轮机的水力稳定性与叶片应力水平及特征密切相关,是制约混流式水轮机安全运行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证水轮机的安全运行和长期服役,需优化现有的开机过程,并尽量使水轮机在当前水头对应的最优负荷区运行,降低转轮应力以保证运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转轮应力 转轮裂纹 疲劳损害 宽域运行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混流式水轮机优化设计及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阳 李林伟 +3 位作者 韦正鹏 林善亮 张恒 孟鹏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3期69-72,78,共5页
为提高水轮机运行稳定性,在设计中综合采用提高设计水头、扩大活动导叶分布圆直径、加厚叶片等方法优化转轮水力参数,利用商业CFD软件,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改造前后内部流动特性,使新转轮在额定工况及低水头小负荷区域的流道内无... 为提高水轮机运行稳定性,在设计中综合采用提高设计水头、扩大活动导叶分布圆直径、加厚叶片等方法优化转轮水力参数,利用商业CFD软件,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改造前后内部流动特性,使新转轮在额定工况及低水头小负荷区域的流道内无明显脱流,水力性能显著改善。非定常计算结果表明,新转轮压力脉动性能良好,在低负荷区域受涡带影响较大,但幅值较低,能够满足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优化设计 水力特性 非定常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非定常旋涡流动研究
9
作者 杨锡平 张思青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5期138-141,共4页
采用standard模型对某水电站水轮机进行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研究转轮内部叶道涡对尾水涡带成形及演化的影响。通过对两种流量工况下的转轮及尾水管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探究并揭示叶道涡和尾水涡带的生长、溃灭及其相互干涉演化机制... 采用standard模型对某水电站水轮机进行全流道三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研究转轮内部叶道涡对尾水涡带成形及演化的影响。通过对两种流量工况下的转轮及尾水管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探究并揭示叶道涡和尾水涡带的生长、溃灭及其相互干涉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水轮机内部流场的全流道仿真,能直观动态地展示出内部三维涡结构的形成及演变特征,且通过观察转轮内的叶道涡和尾水管内的尾水涡带,能清晰地展现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涉过程。因此,该数值模拟对探讨水轮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非定常流 叶道涡 尾水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福秀 李兆军 +2 位作者 杨统雨 李飞标 丁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9-90,共12页
针对在非平稳水流激励作用下水轮发电机组同时发生振动失效和疲劳失效的情形,提出了一种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失效和疲劳失效,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系统贝... 针对在非平稳水流激励作用下水轮发电机组同时发生振动失效和疲劳失效的情形,提出了一种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失效和疲劳失效,建立了水轮发电机组系统贝叶斯网络模型;然后,在分析机组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基于迁移学习和Kriging模型分别对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可靠性和振动疲劳可靠性进行分析;最后,引入共因失效因子,提出了非平稳水流激励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例分析表明,在240 MW下考虑共因失效和不考虑共因失效的可靠度误差为0.051 3,机组受到的非平稳水流激励越大,共因失效对机组的可靠度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非平稳 可靠性综合评估 贝叶斯网络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1
作者 郑源 汪宝罗 屈波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是造成机组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严重的脉动甚至会威胁厂房的安全,而尾水管涡带是产生压力脉动的首要原因。所以,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的研究对解决压力脉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混流式水轮机尾水...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是造成机组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严重的脉动甚至会威胁厂房的安全,而尾水管涡带是产生压力脉动的首要原因。所以,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的研究对解决压力脉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压力脉动的研究,即从理论研究、模型实验、数值模拟和真机试验4个方面。重点阐述在部分负荷、满负荷以及超负荷工况下的尾水管涡带特性参数变化的特点,介绍数值模拟方法在解决尾水管振动问题上的优缺点以及目前在真机试验上检测尾水管振动的新方法,从而也提出解决尾水管压力脉动的几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尾水管 压力脉动 涡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及支持向量机的水轮机叶片裂纹源定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向红 朱昌明 +1 位作者 毛汉领 黄振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6-229,共4页
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以及支持向量机对水轮机转轮叶片裂纹源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的精度高于原始参数的定位精度,即输入9个特征参数时,支持向量机在叶片区域的识别率为100%,在裂... 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以及支持向量机对水轮机转轮叶片裂纹源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定位的精度高于原始参数的定位精度,即输入9个特征参数时,支持向量机在叶片区域的识别率为100%,在裂纹源对焊缝距离的支持向量回归分析中的最大误差为20cm。因而结合KPCA和支持向量机对复杂的大尺寸结构进行定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既减少了输入信号的维数,又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核主成分分析 源定位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塔内小型混流式水轮机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飞 郑源 +2 位作者 范小娟 杨春霞 李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5-168,共4页
为减少冷却塔内小型混流式水轮机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较高的制造成本,以水动风机冷却塔内流量为3 000t/h的小型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构设计。通过CFD对设计后的水轮机模型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中采用单方... 为减少冷却塔内小型混流式水轮机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性和较高的制造成本,以水动风机冷却塔内流量为3 000t/h的小型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进行结构设计。通过CFD对设计后的水轮机模型进行全流道三维定常湍流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中采用单方程Spalart-Allmars湍流模型,假定水流为不可压缩流体,不考虑能量方程,仅将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作为控制方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小型混流式水轮机整体流态较好,水力性能稳定,在设计转速149r/min时,流量和出力均达到了驱动冷却塔内风机的要求,且水轮机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混流式水轮机 数值模拟 矩形蜗壳 等厚叶片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忠年 陈锐 +3 位作者 莫为泽 田娅娟 薛鹏 王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9-486,共8页
混流式水轮机是水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型,其内部通流部件的水力设计影响整座电站的发电效益和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近30年来中国水科院水力机电研究所混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国内率先开展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态观... 混流式水轮机是水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型,其内部通流部件的水力设计影响整座电站的发电效益和稳定运行。本文介绍了近30年来中国水科院水力机电研究所混流式水轮机水力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国内率先开展混流式水轮机内部流态观测试验研究,建立了水轮机水力稳定性表征形式;创新提出了叶片环量分布模型、叶片翼型计算方法和叶片积叠成型技术;实现了混流式水轮机"量体裁衣"式定制;提出的"丰枯水期双转轮配置"技术攻克了径流式水电站丰枯水期流量差别大、水轮机难以兼顾运行的技术难题;系统总结归纳了水电站技术改造的解决方案和流程。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外200余座新建和改造电站,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水力模型 优化设计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水轮机轴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玺 朱李 +2 位作者 赖喜德 陈小明 苟秋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9-171,174,共4页
水轮机轴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它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的作用,由此产生的疲劳破坏问题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以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为例,利用ANSYS Workbnech对水轮机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方法对其进行了... 水轮机轴是水轮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它在运行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的作用,由此产生的疲劳破坏问题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以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为例,利用ANSYS Workbnech对水轮机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方法对其进行了疲劳强度校核,并用Workbench中的疲劳分析模块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水轮机轴疲劳安全系数大于许用安全系数,疲劳寿命为无限寿命,能够满足机组安全运行要求。疲劳分析方法对深入开展关于水力机械的疲劳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水轮机轴 WORKBENCH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现场稳定性试验及振动保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雁敏 常洪军 +1 位作者 张恩博 刘春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8-182,5,共6页
为掌握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情况,对该机组进行现场稳定性试验。从测试数据时域频谱分析结果可看出,机组在80~120 MW负荷工况运行时,上导摆度、水导摆度及顶盖振动与尾水压力脉动有相同的频率特性,且振动摆度明显增大,主... 为掌握某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情况,对该机组进行现场稳定性试验。从测试数据时域频谱分析结果可看出,机组在80~120 MW负荷工况运行时,上导摆度、水导摆度及顶盖振动与尾水压力脉动有相同的频率特性,且振动摆度明显增大,主要由低频涡带引起。根据变负荷试验数据将该机组在试验水头下的运行区域划分为小负荷工况区、涡带工况区和稳定工况区,并根据试验机组的结构特性及运行特性,结合现场试验数据,提出了该机组振动保护控制策略,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稳定性试验 压力脉动 振动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轮机比水能数值预测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凤琴 占志英 +3 位作者 吴家声 杨栗晶 久保田乔 张维平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为利用CFD技术预测水轮机水力性能,在指定流量为给定初始条件下,通过计算水轮机各部分过流部件的水力损失能量及转轮欧拉能量确定数值计算的有效净水头,若与目标值不一致,必须改变流量以得到目标水头。以混流式水轮机为例,展示了利用CF... 为利用CFD技术预测水轮机水力性能,在指定流量为给定初始条件下,通过计算水轮机各部分过流部件的水力损失能量及转轮欧拉能量确定数值计算的有效净水头,若与目标值不一致,必须改变流量以得到目标水头。以混流式水轮机为例,展示了利用CFD技术进行性能预测的高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水力性能 数值预测 转轮欧拉水头 水力损失水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的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磨蚀损伤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米紫昊 李太江 +1 位作者 李勇 刘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为保障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水轮机活动导叶磨蚀损伤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对水轮机活动导叶内部的固液两相紊流进行数值模拟,对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导水机构的磨损预估及相应的修复建议。所得结论可供相... 为保障水轮机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水轮机活动导叶磨蚀损伤机理进行研究。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对水轮机活动导叶内部的固液两相紊流进行数值模拟,对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导水机构的磨损预估及相应的修复建议。所得结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水轮机导水机构 欧拉两相流模型 磨蚀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祎华 齐学义 +1 位作者 张静 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基于连续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选用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使方程组封闭,通过贴体坐标下的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求解采用SIMPLIC算法.通过计算得出... 对超高水头混流式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基于连续方程和雷诺时均N-S方程,选用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使方程组封闭,通过贴体坐标下的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数值求解采用SIMPLIC算法.通过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长短叶片转轮内部流动的速度及压力分布,发现不同工况下短叶片表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与长叶片基本相同.与常规转轮叶片流场比较发现,在上冠流面和中间流面上二者有相似的翼型压力分布规律,而在下环流面上长短叶片转轮翼型表面压力分布要优于常规叶片转轮,因而具有更好的空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转轮 超高水头 长短叶片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三维几何建模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宏伟 刘小兵 曾永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形状复杂、实体造型困难,以混流式转轮叶片二维木模图为基础,基于UG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采用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再到体的方法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进行三维造型。针对水轮机一次造型不光滑,采用类流线的方法在尽量... 针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形状复杂、实体造型困难,以混流式转轮叶片二维木模图为基础,基于UG软件的三维建模功能,采用由点到线、线到面、面再到体的方法对混流式水轮机叶片进行三维造型。针对水轮机一次造型不光滑,采用类流线的方法在尽量保持原有型值点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模型,最终建立了光滑精准的三维模型,为后期的流动性能预测、刚强度计算分析等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长短叶片 三维建模 类流线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