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衬底温度对AZO/Cu/AZO多层薄膜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田林
张之圣
+4 位作者
宋淑梅
李延辉
吕茂水
韩圣浩
庞智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9-1213,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离子束溅射联合设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附着性、低电阻率和高透过率的AZO/Cu/AZO多层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X射线衍射谱表明AZO/Cu/AZO多层薄膜是多晶膜,AZO层具有六角纤锌矿结...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离子束溅射联合设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附着性、低电阻率和高透过率的AZO/Cu/AZO多层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X射线衍射谱表明AZO/Cu/AZO多层薄膜是多晶膜,AZO层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最佳取向为(002)方向,Cu层具有立方结构。当三层薄膜制备过程中,衬底始终加热,衬底温度为100℃时,制备的薄膜具有最高的品质因子2.26×10^(-2)Ω^(-1),其方块电阻为11Ω·□^(-1),在波长500~800nm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了87%。当制备靠近衬底的AZO层,衬底才加热时,发现衬底温度为250℃时,制备的多层薄膜光电特性最优,其方块电阻为8Ω·□^(-1),平均透过率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
多层薄膜
离子束溅射
透明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V/T电、热联产系统在理想条件下的性能简化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葛新石
叶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PV/T电、热联产系统的输出性能作了简化分析,对不带玻璃盖板和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在一般风速(2m/s)和较大风速(5m/s)两种情况下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虽然不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的光伏转换效率要比带玻璃盖板系统...
对PV/T电、热联产系统的输出性能作了简化分析,对不带玻璃盖板和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在一般风速(2m/s)和较大风速(5m/s)两种情况下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虽然不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的光伏转换效率要比带玻璃盖板系统的高出10%左右,但对风速为5m/s的情况,其热能输出已微乎其微。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两种风速条件下,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的可用能(Exergy)转换效率ηΣ,2nd均高于不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系统
玻璃盖板
第二定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护林
葛新石
+1 位作者
王桂娟
李业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对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个适用于工程应用的近似公式。该方法忽略了对透过率贡献极小的透明蜂窝材料的散射、漫反射和漫透射,认为进入蜂窝单元底部的太阳辐射由三部分组成:1)经壁面的多次透射,2)经本...
对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个适用于工程应用的近似公式。该方法忽略了对透过率贡献极小的透明蜂窝材料的散射、漫反射和漫透射,认为进入蜂窝单元底部的太阳辐射由三部分组成:1)经壁面的多次透射,2)经本单元壁面多次反射,3)经相邻单元的多次透射与反射。其中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据此,可导出横截面为四边形的蜂窝结构的透过率随太阳辐射入射角变化的近似公式,并由实验结果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蜂窝
透过率
太阳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透明蜂窝结构中辐射-导热耦合传热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护林
葛新石
+1 位作者
张永忠
高举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在假定蜂窝壁具有漫发射和漫反射性质的基础上,对复合蜂窝中的辐射-导热耦合传热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蜂窝壁发射率、吸热板发射率、蜂窝的高宽比等参数对热损的影响,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方法可用于蜂窝热设计的简化工程...
在假定蜂窝壁具有漫发射和漫反射性质的基础上,对复合蜂窝中的辐射-导热耦合传热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蜂窝壁发射率、吸热板发射率、蜂窝的高宽比等参数对热损的影响,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方法可用于蜂窝热设计的简化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蜂窝
设计
透明隔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及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罗曼
汪建华
+1 位作者
翁俊
孙祁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2 kW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中,采用CH4和H2作气源,在最佳生长工艺参数条件下,可重复制备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薄膜晶粒表面平滑,无二次形核,晶粒取向单一,薄膜致密性好,而且金刚石拉曼峰的半高宽(FWHM)为7.5 c...
在2 kW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中,采用CH4和H2作气源,在最佳生长工艺参数条件下,可重复制备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薄膜晶粒表面平滑,无二次形核,晶粒取向单一,薄膜致密性好,而且金刚石拉曼峰的半高宽(FWHM)为7.5 cm-1左右,接近异质外延CVD金刚石膜中FWHM的最小值。在研究中用硅片做基底,分别在不同形核密度条件下进行金刚石薄膜的生长,从而进行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质量,晶粒取向以及薄膜表面形貌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影响较小,但对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CVD
形核密度
表面形貌
薄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墨烯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超
陈学康
+1 位作者
郭磊
王兰喜
《真空与低温》
2012年第3期160-166,共7页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并且进一步提高效率非常困难。相对来说,通过提高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性能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石墨烯仅有一个sp2碳原子的厚度,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它可以极大地降低透过率与导电性之间此消彼长...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并且进一步提高效率非常困难。相对来说,通过提高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性能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石墨烯仅有一个sp2碳原子的厚度,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它可以极大地降低透过率与导电性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影响,同时具备高透光和高导电的特性,因此有望替代目前的商业标准氧化铟锡(ITO)。化学掺杂可以大大降低石墨烯面电阻并调整石墨烯的功函数至合适值。本文的分析表明石墨烯作为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应该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透明电极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波段3.0~5.0μm和7.0~10.0μm宽带增透膜的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董茂进
李坤
+4 位作者
王多书
熊玉卿
王济洲
李晨
张玲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110-112,120,共4页
为了增加红外窗口的透射率,研制了硫化锌基底上的双波段宽带增透膜。膜系设计采用硫化锌和氟化钇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的多层膜结构。镀制的增透膜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具有高的透射率,在3.0~5.0μm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92%,在7....
为了增加红外窗口的透射率,研制了硫化锌基底上的双波段宽带增透膜。膜系设计采用硫化锌和氟化钇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的多层膜结构。镀制的增透膜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具有高的透射率,在3.0~5.0μm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92%,在7.0~10.0μm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90%,并且满足环境性能试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增透膜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涂昕
满卫东
+1 位作者
吕继磊
朱金凤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63-70,共8页
金刚石膜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其成为光学窗口材料的最佳选择。天然金刚石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且为颗粒状,限制了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膜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光学窗口材料上的应用得以实现。首先介绍了光学级CVD金刚...
金刚石膜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其成为光学窗口材料的最佳选择。天然金刚石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且为颗粒状,限制了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膜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光学窗口材料上的应用得以实现。首先介绍了光学级CVD金刚石厚膜和薄膜的制备,随后指出了国内外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膜
化学气相沉积
光学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瑞华
文元章
+1 位作者
刘亚军
李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9-305,共7页
报道了采用反应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工艺和结果。典型的结果:电阻率低达2×10-4Ω.cm,霍尔电子迁移率为52cm2(Vs)-1,厚4000×10-10m膜的方块电阻为8.9Ω/□,可见光...
报道了采用反应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工艺和结果。典型的结果:电阻率低达2×10-4Ω.cm,霍尔电子迁移率为52cm2(Vs)-1,厚4000×10-10m膜的方块电阻为8.9Ω/□,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分析了源掺杂、镀膜气氛、衬底温度等参数与膜的电导和透光特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透明导电膜
电子束蒸发
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透射比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文
赵大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总结了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的研究试验。基本原理是当光通过凸凹不平的透明薄膜时,在薄膜表面要发生散射,散射能力大致与薄膜表面粗糙度成正比。当通过外力来改变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时,就可以改变薄膜的散射比,也即改变了薄膜的直射透...
总结了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的研究试验。基本原理是当光通过凸凹不平的透明薄膜时,在薄膜表面要发生散射,散射能力大致与薄膜表面粗糙度成正比。当通过外力来改变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时,就可以改变薄膜的散射比,也即改变了薄膜的直射透射比,从而对透射光强进行一定的调节。实验表明:采用适当硬度的透明弹性薄膜,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薄膜的直射透射比的调节范围可从最小33%达到最大86 7%,透射比的改变时间不超过1秒。这一效果比目前所报道的电致变色调光的范围要大,速度要快,视觉效果也好的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直射透射比
透明弹性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iO_xH_y 能效窗口薄膜的电致变色性
被引量:
3
11
作者
徐彦忠
丘睦钦
+5 位作者
李乃平
丘思畴
戴进
曹广军
何华辉
王敬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介绍了用于能效窗口的直流溅射氢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电变色性能。讨论了不同偏置条件下的光透过谱线和循环伏安特性,薄膜厚度与光密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厚度的电致变色薄腊与太阳光透过率的关系。同时对电色薄膜的时间响应特性、...
介绍了用于能效窗口的直流溅射氢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电变色性能。讨论了不同偏置条件下的光透过谱线和循环伏安特性,薄膜厚度与光密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厚度的电致变色薄腊与太阳光透过率的关系。同时对电色薄膜的时间响应特性、光密度变化与注入的电荷密度的联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氢氧化镍作为制备电致变色薄膜的靶材,获得的薄膜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薄膜不需激活就有良好的初始电色特性。初步讨论了镍电致变色的机理,用能带理论可以定性说明镍电致变色薄膜的消着色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窗口
镍
电致变色
薄膜
氢氧化镍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热沉的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张荣博
陈学康
+1 位作者
王兰喜
王晓毅
《真空与低温》
2012年第4期210-214,共5页
针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对高导热、绝缘热沉材料的需求,以高温高压法合成了金刚石/铜复合热沉材料,并沉积金刚石薄膜作为绝缘层。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刚石颗粒尺寸为80~120μm、金刚石体积百分含量为80%时,复合热沉热导率高达580 W/m·K...
针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对高导热、绝缘热沉材料的需求,以高温高压法合成了金刚石/铜复合热沉材料,并沉积金刚石薄膜作为绝缘层。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刚石颗粒尺寸为80~120μm、金刚石体积百分含量为80%时,复合热沉热导率高达580 W/m·K,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6 GPa,1 200℃)下形成了部分金刚石骨架作为有效导热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铜复合热沉
热导率
有效导热通道
绝缘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化铟锡薄膜隔热效果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常天海
《真空与低温》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分析了氧化铟锡薄膜应用于玻璃领域隔热节能的前景。利用MATLAB高级计算机语言,拟合了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光谱,给出了氧化铟锡薄膜隔热效果的计算公式与结果。
关键词
氧化铟锡薄膜
隔热效果
MATLAB高级计算机语言
太阳辐射光谱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真空玻璃作盖板的箱式太阳灶实验研究
14
作者
喻晓峰
王瑞君
+1 位作者
陈子乾
郑宏飞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作普通箱式太阳灶的透明盖板,对箱式太阳灶的集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将实验结果与用普通双层玻璃作盖板的箱式太阳灶进行了对比,发现用平面真空玻璃作盖板能够显著改善箱式太阳灶的性能。
关键词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
透明隔热盖板
箱式太阳灶
集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的性能研究
15
作者
窦定中
陆和章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简称85-A膜)。文中详述了该种膜层的制作工艺及光学特性,列出了它的吸收率α_S、法向热发射率ε_n等参数并与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对比。最后提供了该种膜层在自然环境中试运行后的稳定性数据。
关键词
太阳能
集热器
涂层
选择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隔热材料氧化硅气凝胶
16
作者
傅黎
《太阳能》
1989年第3期12-13,共2页
前言对于太阳能利用来说,如果有一种材料,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那该多么好呀!现在就已经有这种材料了!这就是氧化硅气凝胶(Silicaaerogel)。它是一种由氧化硅微粒组成的空隙率很高的多孔质体,在1931年由Kistler首先研...
前言对于太阳能利用来说,如果有一种材料,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那该多么好呀!现在就已经有这种材料了!这就是氧化硅气凝胶(Silicaaerogel)。它是一种由氧化硅微粒组成的空隙率很高的多孔质体,在1931年由Kistler首先研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热材料
氧化硅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衬底温度对AZO/Cu/AZO多层薄膜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田林
张之圣
宋淑梅
李延辉
吕茂水
韩圣浩
庞智勇
机构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9-121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604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8A37)
文摘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和离子束溅射联合设备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附着性、低电阻率和高透过率的AZO/Cu/AZO多层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和光电特性影响。X射线衍射谱表明AZO/Cu/AZO多层薄膜是多晶膜,AZO层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最佳取向为(002)方向,Cu层具有立方结构。当三层薄膜制备过程中,衬底始终加热,衬底温度为100℃时,制备的薄膜具有最高的品质因子2.26×10^(-2)Ω^(-1),其方块电阻为11Ω·□^(-1),在波长500~800nm范围内平均透过率达到了87%。当制备靠近衬底的AZO层,衬底才加热时,发现衬底温度为250℃时,制备的多层薄膜光电特性最优,其方块电阻为8Ω·□^(-1),平均透过率为86%。
关键词
AZO
多层薄膜
离子束溅射
透明导电膜
Keywords
AZO/Cu/AZO
Multilayer films
ion-beam sputtering
transparent conducting films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V/T电、热联产系统在理想条件下的性能简化分析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葛新石
叶宏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摘
对PV/T电、热联产系统的输出性能作了简化分析,对不带玻璃盖板和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在一般风速(2m/s)和较大风速(5m/s)两种情况下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虽然不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的光伏转换效率要比带玻璃盖板系统的高出10%左右,但对风速为5m/s的情况,其热能输出已微乎其微。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两种风速条件下,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的可用能(Exergy)转换效率ηΣ,2nd均高于不带玻璃盖板的PV/T系统。
关键词
PV/T系统
玻璃盖板
第二定律效率
Keywords
PV/T system
glazing cover
the ,second law efficiency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护林
葛新石
王桂娟
李业发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对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个适用于工程应用的近似公式。该方法忽略了对透过率贡献极小的透明蜂窝材料的散射、漫反射和漫透射,认为进入蜂窝单元底部的太阳辐射由三部分组成:1)经壁面的多次透射,2)经本单元壁面多次反射,3)经相邻单元的多次透射与反射。其中第一部分是主要的。据此,可导出横截面为四边形的蜂窝结构的透过率随太阳辐射入射角变化的近似公式,并由实验结果得到验证。
关键词
透明蜂窝
透过率
太阳辐射
Keywords
transparent honeycomb, transmittance diffuse reflectivity, diffuse transmissivity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透明蜂窝结构中辐射-导热耦合传热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护林
葛新石
张永忠
高举文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假定蜂窝壁具有漫发射和漫反射性质的基础上,对复合蜂窝中的辐射-导热耦合传热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蜂窝壁发射率、吸热板发射率、蜂窝的高宽比等参数对热损的影响,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方法可用于蜂窝热设计的简化工程计算。
关键词
透明蜂窝
设计
透明隔热层
Keywords
transparent honeycomb,thermal design of solar collector with honeycomb,technique of transparent heat insulation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及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罗曼
汪建华
翁俊
孙祁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5137/A050610)
文摘
在2 kW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中,采用CH4和H2作气源,在最佳生长工艺参数条件下,可重复制备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金刚石薄膜晶粒表面平滑,无二次形核,晶粒取向单一,薄膜致密性好,而且金刚石拉曼峰的半高宽(FWHM)为7.5 cm-1左右,接近异质外延CVD金刚石膜中FWHM的最小值。在研究中用硅片做基底,分别在不同形核密度条件下进行金刚石薄膜的生长,从而进行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质量,晶粒取向以及薄膜表面形貌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的表面形貌影响较小,但对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MPCVD
形核密度
表面形貌
薄膜质量
Keywords
MPCVD
nucleation density
morphology
film quality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张超
陈学康
郭磊
王兰喜
机构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12年第3期160-166,共7页
文摘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然较低,并且进一步提高效率非常困难。相对来说,通过提高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性能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石墨烯仅有一个sp2碳原子的厚度,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它可以极大地降低透过率与导电性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影响,同时具备高透光和高导电的特性,因此有望替代目前的商业标准氧化铟锡(ITO)。化学掺杂可以大大降低石墨烯面电阻并调整石墨烯的功函数至合适值。本文的分析表明石墨烯作为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应该是可行的并且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石墨烯
透明电极
太阳能电池
Keywords
graphene
transparent electrode
solar cell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波段3.0~5.0μm和7.0~10.0μm宽带增透膜的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董茂进
李坤
王多书
熊玉卿
王济洲
李晨
张玲
机构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110-112,120,共4页
基金
重点实验室基金(9140C540301110C5402)
文摘
为了增加红外窗口的透射率,研制了硫化锌基底上的双波段宽带增透膜。膜系设计采用硫化锌和氟化钇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的多层膜结构。镀制的增透膜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具有高的透射率,在3.0~5.0μm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92%,在7.0~10.0μm波段平均透射率大于90%,并且满足环境性能试验的要求。
关键词
光学薄膜
增透膜
红外
Keywords
optical thin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infrared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涂昕
满卫东
吕继磊
朱金凤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13年第2期63-70,共8页
文摘
金刚石膜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其成为光学窗口材料的最佳选择。天然金刚石数量稀少,价格昂贵,且为颗粒状,限制了其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膜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光学窗口材料上的应用得以实现。首先介绍了光学级CVD金刚石厚膜和薄膜的制备,随后指出了国内外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最后进行了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金刚石膜
化学气相沉积
光学级
研究进展
Keywords
diamond fihns
CVD
optical grade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瑞华
文元章
刘亚军
李军
机构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9-305,共7页
文摘
报道了采用反应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的工艺和结果。典型的结果:电阻率低达2×10-4Ω.cm,霍尔电子迁移率为52cm2(Vs)-1,厚4000×10-10m膜的方块电阻为8.9Ω/□,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分析了源掺杂、镀膜气氛、衬底温度等参数与膜的电导和透光特性的关系。
关键词
氧化锌
透明导电膜
电子束蒸发
氧化物半导体
Keywords
zinc oxide,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functional film, electron beam evaporation, oxide semiconductor
分类号
TN304.2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透射比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张文
赵大庆
机构
华北科技学院机电系北京
清华大学机械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文摘
总结了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的研究试验。基本原理是当光通过凸凹不平的透明薄膜时,在薄膜表面要发生散射,散射能力大致与薄膜表面粗糙度成正比。当通过外力来改变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时,就可以改变薄膜的散射比,也即改变了薄膜的直射透射比,从而对透射光强进行一定的调节。实验表明:采用适当硬度的透明弹性薄膜,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薄膜的直射透射比的调节范围可从最小33%达到最大86 7%,透射比的改变时间不超过1秒。这一效果比目前所报道的电致变色调光的范围要大,速度要快,视觉效果也好的多,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粗糙度
直射透射比
透明弹性薄膜
Keywords
Elasticity
Opacity
Scattering
Solar control films
Surface roughness
Transparency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O_xH_y 能效窗口薄膜的电致变色性
被引量:
3
11
作者
徐彦忠
丘睦钦
李乃平
丘思畴
戴进
曹广军
何华辉
王敬义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文摘
介绍了用于能效窗口的直流溅射氢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电变色性能。讨论了不同偏置条件下的光透过谱线和循环伏安特性,薄膜厚度与光密度的变化关系,以及不同厚度的电致变色薄腊与太阳光透过率的关系。同时对电色薄膜的时间响应特性、光密度变化与注入的电荷密度的联系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氢氧化镍作为制备电致变色薄膜的靶材,获得的薄膜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薄膜不需激活就有良好的初始电色特性。初步讨论了镍电致变色的机理,用能带理论可以定性说明镍电致变色薄膜的消着色机理。
关键词
能效窗口
镍
电致变色
薄膜
氢氧化镍
太阳能
Keywords
energy efficient window, nickel, electrochromism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热沉的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张荣博
陈学康
王兰喜
王晓毅
机构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12年第4期210-214,共5页
文摘
针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对高导热、绝缘热沉材料的需求,以高温高压法合成了金刚石/铜复合热沉材料,并沉积金刚石薄膜作为绝缘层。研究结果表明:当金刚石颗粒尺寸为80~120μm、金刚石体积百分含量为80%时,复合热沉热导率高达580 W/m·K,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6 GPa,1 200℃)下形成了部分金刚石骨架作为有效导热通道。
关键词
金刚石
铜复合热沉
热导率
有效导热通道
绝缘层
Keywords
diamond/copper composites heat sink
thermal conductivity effective thermal channels insulating layer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化铟锡薄膜隔热效果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
2
13
作者
常天海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电信学院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文摘
分析了氧化铟锡薄膜应用于玻璃领域隔热节能的前景。利用MATLAB高级计算机语言,拟合了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光谱,给出了氧化铟锡薄膜隔热效果的计算公式与结果。
关键词
氧化铟锡薄膜
隔热效果
MATLAB高级计算机语言
太阳辐射光谱
计算
Keywords
indium tin oxide film
heat-insulating effect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真空玻璃作盖板的箱式太阳灶实验研究
14
作者
喻晓峰
王瑞君
陈子乾
郑宏飞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物理系
出处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摘
用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作普通箱式太阳灶的透明盖板,对箱式太阳灶的集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将实验结果与用普通双层玻璃作盖板的箱式太阳灶进行了对比,发现用平面真空玻璃作盖板能够显著改善箱式太阳灶的性能。
关键词
窄缝高真空平面玻璃
透明隔热盖板
箱式太阳灶
集热性能
Keywords
high-vacuum plane glass
transparent-insulating cover
box-type solar collector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的性能研究
15
作者
窦定中
陆和章
机构
上海机械学院文理学院
出处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81-85,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简称85-A膜)。文中详述了该种膜层的制作工艺及光学特性,列出了它的吸收率α_S、法向热发射率ε_n等参数并与国外有关文献进行了对比。最后提供了该种膜层在自然环境中试运行后的稳定性数据。
关键词
太阳能
集热器
涂层
选择吸收
Keywords
Solar encrgy
Selective absorber coating
Absorptance
Thermal emittance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隔热材料氧化硅气凝胶
16
作者
傅黎
出处
《太阳能》
1989年第3期12-13,共2页
文摘
前言对于太阳能利用来说,如果有一种材料,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那该多么好呀!现在就已经有这种材料了!这就是氧化硅气凝胶(Silicaaerogel)。它是一种由氧化硅微粒组成的空隙率很高的多孔质体,在1931年由Kistler首先研制成功。
关键词
透明隔热材料
氧化硅气凝胶
分类号
TK513.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衬底温度对AZO/Cu/AZO多层薄膜结构及光电特性的影响
杨田林
张之圣
宋淑梅
李延辉
吕茂水
韩圣浩
庞智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V/T电、热联产系统在理想条件下的性能简化分析
葛新石
叶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透明蜂窝结构太阳辐射透过率的简化分析
黄护林
葛新石
王桂娟
李业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复合透明蜂窝结构中辐射-导热耦合传热的简化分析
黄护林
葛新石
张永忠
高举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形核密度对金刚石薄膜表面形貌及其质量的影响
罗曼
汪建华
翁俊
孙祁
《真空与低温》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石墨烯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的可行性分析
张超
陈学康
郭磊
王兰喜
《真空与低温》
201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双波段3.0~5.0μm和7.0~10.0μm宽带增透膜的研究
董茂进
李坤
王多书
熊玉卿
王济洲
李晨
张玲
《真空与低温》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光学级CVD金刚石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涂昕
满卫东
吕继磊
朱金凤
《真空与低温》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优质氧化锌透明导电膜
吴瑞华
文元章
刘亚军
李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透明弹性薄膜调节可见光透射比的试验研究
张文
赵大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NiO_xH_y 能效窗口薄膜的电致变色性
徐彦忠
丘睦钦
李乃平
丘思畴
戴进
曹广军
何华辉
王敬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导热金刚石/铜复合热沉的研究
张荣博
陈学康
王兰喜
王晓毅
《真空与低温》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氧化铟锡薄膜隔热效果的计算与分析
常天海
《真空与低温》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平面真空玻璃作盖板的箱式太阳灶实验研究
喻晓峰
王瑞君
陈子乾
郑宏飞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新型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的性能研究
窦定中
陆和章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透明隔热材料氧化硅气凝胶
傅黎
《太阳能》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