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爆驱动高速飞片冲击下HNS小尺寸装药的起爆与爆轰特性
1
作者 杨坤 刘丹阳 +5 位作者 蹇雨桐 王菁 刘昌华 何亚新 顾玲芝 陈朗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8-270,共13页
爆炸箔起爆技术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且便于微型化、集成化,契合精密微起爆系统需求。为深入认识爆炸箔起爆系统小尺寸装药引发与爆轰输出特性,搭建电爆炸驱动飞片特性同步观测系统,以及飞片冲击起爆小尺寸装药爆轰的炸药与窗口界面... 爆炸箔起爆技术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且便于微型化、集成化,契合精密微起爆系统需求。为深入认识爆炸箔起爆系统小尺寸装药引发与爆轰输出特性,搭建电爆炸驱动飞片特性同步观测系统,以及飞片冲击起爆小尺寸装药爆轰的炸药与窗口界面粒子速度测试系统,研究飞片速度、形态特性及其冲击作用下超细六硝基茋(Ultrafine Hexanitrostilbene,HNS-IV)小尺寸装药的起爆与爆轰反应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起爆电压与飞片出膛速度呈正相关,起爆电压900~1500 V时,飞片出膛速度为2000~4200 m/s;高强度冲击下HNS-IV基炸药爆轰成长距离短,在3455 m/s飞片作用下,2.14 mm内可成长为稳定爆轰,爆轰波结构分析表明其反应速率快,爆轰反应时间小于27 ns,反应区宽度仅0.13 mm;3 mm直径小尺寸装药条件并未显著影响HNS-IV炸药的主要爆轰反应,但反应后期出现能量快速衰减现象。基于试验标定炸药爆轰反应速率方程,进一步仿真研究了装药尺寸对能量输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增加装药直径相比,增大药柱厚度更能有效提升装药端面的能量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爆炸驱动飞片 HNS炸药 爆轰反应区 冲击起爆 爆轰反应速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产品舰上值班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2
作者 张艳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通过分析影响含能产品舰上值班寿命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及敏感应力,确定含能产品舰上值班环境剖面;结合可加速的环境应力和极限应力,确定加速因子,形成含能产品舰上值班试验剖面。采用整机及薄弱环节模拟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试验室值班加... 通过分析影响含能产品舰上值班寿命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及敏感应力,确定含能产品舰上值班环境剖面;结合可加速的环境应力和极限应力,确定加速因子,形成含能产品舰上值班试验剖面。采用整机及薄弱环节模拟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试验室值班加速试验,利用计量型可靠性评估方法,综合评估含能产品舰上值班可靠性,解决了舰上值班环境下含能产品可靠性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产品 舰上值班 加速试验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产品爆炸冲击环境考核与防护
3
作者 林小艳 王舒楠 +2 位作者 陶强 陈锐 李海豹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4期92-98,共7页
目的修正航天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传统考核条件,研究冲击衰减方法,以更有效的方式对航天产品进行考核和防护。方法利用连续结构冲击衰减的理论值计算以及不连续结构冲击衰减的工程经验,实现航天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预示。以卫星为例,对传... 目的修正航天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传统考核条件,研究冲击衰减方法,以更有效的方式对航天产品进行考核和防护。方法利用连续结构冲击衰减的理论值计算以及不连续结构冲击衰减的工程经验,实现航天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预示。以卫星为例,对传统卫星单机产品火工品冲击试验条件的来源及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新型卫星特点(如越来越多使用爆炸螺栓、小型化、集成化、一步正样),对单机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给出分析预示方法,结合历史卫星型号的火工品起爆数据分析,给出更适应当前应用需求的火工品冲击环境考核条件。结果传统火工品冲击环境考核条件不适应当前新型卫星应用需求,获得当前卫星一般单机产品火工品冲击环境考核条件的建议。结论当前形势下,单机产品在卫星上的冲击环境越来越恶劣,按本文建议的火工品冲击环境考核条件开展冲击试验考核,能更真实模拟星上火工品冲击环境,确保考核充分的同时,还能保护单机产品在低频段不过考核。本文可用来指导航天型号制定单机产品冲击试验条件,以及评估成熟单机产品是否能够适应新航天型号火工品爆炸冲击环境,并给出降低火工品冲击环境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冲击 环境 考核条件 航天 单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综合评估
4
作者 李朋 胡涛 狄鹏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针对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层次理论,构建了要素较为齐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将属性层次模型(AHM)与EW法(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SPA(集对分析)实现对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 针对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层次理论,构建了要素较为齐全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将属性层次模型(AHM)与EW法(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SPA(集对分析)实现对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综合考虑,最终建立一种基于组合赋权与集对分析的火工品生产阶段质量管理能力评估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客观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对火工品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属性层次分析 熵权法 组合赋权 集对分析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桥换能元结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宇韬 左玉晨 +1 位作者 刘黎 刘兆伦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1-357,共7页
换能元作为电火工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电火工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发火性能最佳的双V形桥形为基础,推导出双V形半导体桥(SCB)换能元电阻的计算公式。通过TCAD工具构建了双V形半导体桥换能元三维结构模型,并对桥区电流密度进行了... 换能元作为电火工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电火工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发火性能最佳的双V形桥形为基础,推导出双V形半导体桥(SCB)换能元电阻的计算公式。通过TCAD工具构建了双V形半导体桥换能元三维结构模型,并对桥区电流密度进行了仿真。依据SCB桥区电阻计算理论和建模仿真结果,制备出相应尺寸的SCB换能元芯片并进行阻值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在1 V直流电压激励下,双V形SCB桥区尖角处的电流密度最大,约为2.2×10^(5)A/cm^(2),中心处的电流密度约为1.67×10^(5)A/cm^(2)。实验结果表明,在双V形夹角为90°、桥区尺寸为380μm×80μm×2μm、方阻为4.2Ω的情况下,封装后的SCB换能元芯片阻值均在(1±0.05)Ω范围内,与理论计算及仿真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半导体桥(SCB) 换能元 TCAD 电流密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不同初始误差下枪弹耦合发射动力学分析
6
作者 常昊 杨臻 +3 位作者 方炜 郁卫星 王国强 王永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为研究弹丸初始误差对某12.7 mm狙击枪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无后坐内弹道理论,建立枪弹耦合仿真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完成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了弹丸不同初始同轴度及倾斜角误差下弹丸质心偏移、摆角和速度的变... 为研究弹丸初始误差对某12.7 mm狙击枪发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无后坐内弹道理论,建立枪弹耦合仿真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学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并完成网格无关性验证,得到了弹丸不同初始同轴度及倾斜角误差下弹丸质心偏移、摆角和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初始状态同轴度或倾斜角误差值越大,沿X、Y方向的质心偏移量及摆角越大,波动也越明显;弹丸挤进膛线后,膛线会对摆角起到一定纠正作用,但最终将稳定在某一角度附近,且初始误差量越大,稳定后摆角越大;初始同轴度误差为0.02 mm时,弹丸质心沿X、Y轴最大偏移量分别为4.06、3.23μm,摆角最终稳定在0.68 mrad左右;初始倾斜角误差为0.1°时,弹丸质心沿X、Y轴最大偏移量分别为2.98、2.26μm,摆角最终稳定在1.25 mrad左右;初始误差对弹丸运动速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枪弹耦合 初始误差 无后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Zr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研究
7
作者 任小明 李蛟 +3 位作者 薛园园 赵团 付佩 刘卫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的 探索Zr对TaN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MEMS技术制备4种TaNZr薄膜换能元。利用SEM、能谱分析和四探针对TaNZr薄膜进行性能表征。在电容发火的条件下,获得换能元的发火性能。结果 TaNZr薄膜表面平整。TaNZr薄膜的电阻温... 目的 探索Zr对TaN薄膜换能元发火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MEMS技术制备4种TaNZr薄膜换能元。利用SEM、能谱分析和四探针对TaNZr薄膜进行性能表征。在电容发火的条件下,获得换能元的发火性能。结果 TaNZr薄膜表面平整。TaNZr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负值。随着Zr膜比例的增大,方块电阻和TCR均不断增大。TaN_(0.6)Zr_(0.3)薄膜换能元的平均发火电压最小,为4.58V。TaN_(0.2)Zr_(0.1)的作用时间最长。结论 TaNZr薄膜换能元具有高瞬发性、发火电压低等特点,为换能元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Zr MEMS SEM 电阻温度系数 性能表征 发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铝热剂的制备及老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倩 李福伟 +4 位作者 任冬梅 刘小宝 许建兵 叶迎华 沈瑞琪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0期1-15,共15页
纳米铝热剂含能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体积能量密度高、高反应速率等特点,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纳米铝热剂组分之间混合均匀以及性能改变,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制备方法。随着纳米铝热剂的应用多样化,它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的贮存性... 纳米铝热剂含能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体积能量密度高、高反应速率等特点,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使纳米铝热剂组分之间混合均匀以及性能改变,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制备方法。随着纳米铝热剂的应用多样化,它在长期储存过程中的贮存性能有待进一步观察,防止其在环境或其他应力条件下失效或者意外发火。因此,开展对纳米铝热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存储过程中的老化性能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综述了纳米铝热剂的制备方法和老化研究,并总结了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老化研究的方法、性能评估、机理研究和抑制措施,以期望对纳米铝热剂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纳米铝热剂的制备方法、老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热剂 含能材料 制备方法 老化研究 抑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1-EW云模型的火工品保障人员能力素质评估
9
作者 胡涛 李朋 +1 位作者 狄鹏 刘昊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针对火工品保障人员能力素质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过程安全管理理论,在指标设置过程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博弈论思想将序关系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G1)联合使用求解的... 针对火工品保障人员能力素质评估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过程安全管理理论,在指标设置过程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较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博弈论思想将序关系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G1)联合使用求解的指标权重与熵权法(entropy weight,EW)所求权重进行组合,使权重设置更合理,运用云模型实现对评估指标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综合考虑,最终建立了一种基于G1-EW云模型的火工品保障人员能力素质评估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合理、有效,对火工品保障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序关系分析法 熵权法 组合赋权云模型 能力素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工药剂介电常数测试技术及响应分析
10
作者 赵团 宋明军 +1 位作者 纪向飞 赵甲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9-24,共6页
目的 分析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火工药剂的介电常数,衡量火工药剂电磁波响应敏感程度。方法 利用电磁波同轴传输技术,设计与研制介电常数测试用夹具、介电常数测试用反演算法及APP,通过测量火工药剂反射系数,对火工药剂复介电常数进行反演,... 目的 分析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火工药剂的介电常数,衡量火工药剂电磁波响应敏感程度。方法 利用电磁波同轴传输技术,设计与研制介电常数测试用夹具、介电常数测试用反演算法及APP,通过测量火工药剂反射系数,对火工药剂复介电常数进行反演,可测量火工药剂在1~18 GHz微波频段的复介电常数。结果 测量分析了火工药剂HY-5黑火药的复介电常数,得到了其1~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响应特性,黑火药介电常数实部的变化范围为1.0~5.0,在4.52 GHz,出现最大值4.91。结论 火工药剂从微波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正比于其自身的介电常数,火工药剂介电常数越大,其从微波辐射场中吸收的能量越大。在微波谐振点,火工药剂在运输、储存时需进行一定的安全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药剂 介电常数 测试夹具 反演 响应特性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同步起爆的微装药输出压力数值模拟仿真研究
11
作者 陈艳香 李红兰 王文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97,共6页
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微装药在单点、两点、三点、四点及六点同步起爆下的压力输出。其中,三点同步起爆的输出能量最大,而六点同步起爆无法在起爆中心形成爆轰波叠加。在三点同步起爆模式下,随着起爆中心距增加,输出能量降... 采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微装药在单点、两点、三点、四点及六点同步起爆下的压力输出。其中,三点同步起爆的输出能量最大,而六点同步起爆无法在起爆中心形成爆轰波叠加。在三点同步起爆模式下,随着起爆中心距增加,输出能量降低至与单药柱相同。当三点同步起爆的起爆中心距为0.35 mm时,装药量为0.78 mg,输出压力可达到8.16 GPa。并且,在三点同步起爆下,提出以PDMS薄膜作为能量吸收元件,有效提高引信系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起爆 微装药 输出压力 数值模拟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yrotechnic charges on pyrotechnic shocks
12
作者 Jingcheng Wang Shihui Xiong +2 位作者 Huina Mu Xiaogang Li Yuquan W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79-98,共20页
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gas-generating and micro gas pyrotechnic charges,including aluminium/potassium perchlorate,boron/potassium nitrate,carbon black/potassium nitrate,and sil... This study calculates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gas-generating and micro gas pyrotechnic charges,including aluminium/potassium perchlorate,boron/potassium nitrate,carbon black/potassium nitrate,and silicon-based delay compositions,using thermodynamic software.A multiphase flowthermal-solid coupl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the pyrotechnic charges within a closed bomb was simulated.The pyrotechnic shock generated by combustion was predicted.The combustion pressures and pyrotechnic shocks were measur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Additionally,the mechanism of shock generation by the combustion of pyrotechnic charges in the closed bomb was analyzed.The effects of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yrotechnic charges on the resulting pyrotechnic shock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Notably,the shock response spectrum of the gas-generating pyrotechnic charge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micro gas compositions at most frequencies,particularly in the mid-field pyrotechnic shocks(3-10 kHz).Furthermore,the pyrotechnic shocks increase approximately linearly with the impulse of the gas-generating pyrotechnic char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technic charges Pyroshock Closed bomb test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Multiphase flow-thermal-solid cou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ngraving process of a pyrotechnic actuator with an improved two-phase flow model of interior ballistic
13
作者 Yue Li Cong Liu +1 位作者 Cheng Cheng Genghui Ji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120-132,共13页
By combining with an improved model on engraving process,a two-phase flow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low and energy conversion behaviors of pyrotechnic actuators.Using comput... By combining with an improved model on engraving process,a two-phase flow interior ballistic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flow and energy conversion behaviors of pyrotechnic actuators.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the two-phase flow and piston engr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pyrotechnic actuator are investigated.Initially,the current model wa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intricate,multi-dimensional flow,and energy conv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ellant grains and combustion gas within the pyrotechnic actuator chamber.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combustion gas on the wall's constant transition from potential to kinetic energy,along with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propellant motion,are what create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within the chamber.Additionally,a numer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various parameters on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and piston motion,including pyrotechnic charge,pyrotechnic particle size,and chamber structural dimension.The findings show that decreasing the pyrotechnic charge will lower the terminal velocity,while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the pyrotechnic particle size will reduce the pressure oscillation in the chamber.The pyrotechnic particle size has minimal bearing on the terminal velocity.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offer a trustworthy forecasting instrument for comprehending and creating pyrotechnic actuator desig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otechnic actuator Engraving process Two-phase flow Pressure oscil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发射筒前盖开启点火控制模块设计与优化
14
作者 孔晓刚 李恒 +2 位作者 杨晓平 项艳丽 葛云龙 《时代汽车》 2025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针对某型车载供电发射筒前盖开启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独立的前盖火工品安全点火控制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开盖点火控制模块对火工品采取短接保护和阻容吸收相结合的防静电安全保护措施,在接收到点火指令后进入点火状态,控... 针对某型车载供电发射筒前盖开启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独立的前盖火工品安全点火控制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开盖点火控制模块对火工品采取短接保护和阻容吸收相结合的防静电安全保护措施,在接收到点火指令后进入点火状态,控制电路依次执行电源使能输出、电路解保转换、点火控制电路上电、点火延时电路启动、点火P-VMOS管导通,实施对火工品的能量激励并完成点火开盖功能,发射简前盖被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发射筒 前盖 点火控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薄膜换能组件静电放电响应分析与防护
15
作者 李博 章云 +2 位作者 吴炳楷 解瑞珍 姚洪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0-18,共9页
目的 针对NiCr薄膜换能组件易受到人体静电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其静电放电响应特性的方法,并设计一种基于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方案,提高其抗静电干扰的能力。方法 基于理论分析和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NiCr薄... 目的 针对NiCr薄膜换能组件易受到人体静电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分析其静电放电响应特性的方法,并设计一种基于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方案,提高其抗静电干扰的能力。方法 基于理论分析和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构建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静电放电模型,研究其在人体静电环境下的响应特性,并设计TVS二极管作为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研究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静电响应特性,得到了其桥区温度及温度分布。结果显示,采用TVS二极管的静电防护设计能显著降低静电干扰,并表现出优异的防护效果。结论 在人体静电放电环境下,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桥区长度对温度无显著影响,但桥区温度随宽度和厚度的增加而降低。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峰值电流误差在2.5%以内,且峰值电流降低了40%,验证了TVS二极管在静电防护中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NiCr薄膜换能组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薄膜换能组件 静电放电 静电防护 静电响应 COMSOL TV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减量法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
16
作者 牛磊 董海平 +3 位作者 叶耀坤 王旭 付东生 严楠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同加速时间的热减量数据。然后基于热减量曲线,得到2/1樟发射药在各个温度下的延滞期。最后利用各个温度下的半延滞期,根据Berthelot方程拟合得到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结果 根据其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计算得到2/1樟发射药在30℃下的安全贮存寿命约为50.9 a。结论 预测结果与文献值接近,且试验时间比文献减少了近1/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2/1樟发射药或其他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樟发射药 热减量 半延滞期 Berthelot方程 安全贮存寿命 加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试验法寿命外推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芳 张鹏辉 +3 位作者 王红刚 谢明伟 彭钺 胡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 目的研究71℃试验法用于火工品贮存寿命外推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美军标和国军标中71℃试验法的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加速模型、试验条件和外推温度取值对火工品的寿命外推结果均有影响。结论71℃试验法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使用场景是否正确,试验条件设置是否合理,贮存环境温度取值是否准确,并提出了71℃试验法的使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71℃试验法 贮存寿命 加速模型 寿命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丝火工品电极塞在直流激励下的热仿真与计算
18
作者 陈恒帅 朱德湛 +3 位作者 赵凤奇 全婷 朱艳丽 姚洪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目的 获得桥丝火工品电极塞在直流激励下的温升特点,并基于集总参数法,拟合计算桥丝温升。方法 使用COMSOL软件仿真计算电极塞的直流加热过程,得到电极塞的温升和温度分布。对仿真温升进行拟合,得到集总参数方程中的桥丝热响应参数。改... 目的 获得桥丝火工品电极塞在直流激励下的温升特点,并基于集总参数法,拟合计算桥丝温升。方法 使用COMSOL软件仿真计算电极塞的直流加热过程,得到电极塞的温升和温度分布。对仿真温升进行拟合,得到集总参数方程中的桥丝热响应参数。改变激励电流,计算桥丝温升,并与仿真结果比较。结果 在50 mA电流下,桥丝温度呈现由中部向两端降低的趋势,10 ms后,桥丝的平均温升稳定在160 K。桥丝以外区域温度远低于桥丝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对仿真桥丝平均温升拟合得到桥丝热容和热损耗系数分别为1.796 7×10^(–7) J/K和9.296 0×10^(–5) W/K,热时间常数为1.932 8 ms。在70 mA电流下,计算得到的桥丝温升稳定在314 K,并与仿真结果接近。在50 mA电流下,实际焊点模型的桥丝平均温升较简化焊点模型降低了约26K,热时间常数降低约0.06ms。结论 拟合得到了桥丝集总参数方程中的热响应参数,验证了集总参数法在计算桥丝平均温升的适用性。由于脚线温度与环境接近,桥丝热耗散功率基本正比于桥丝温升,与集总参数方程中的热耗散项相符。由于实际焊点模型的桥丝长度增加,导致热容和热损耗系数均增大,而热容增加倍率略大于热损耗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丝式电火工品 电极塞 集总参数法 热仿真 温升 热响应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紫试验中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机制研究
19
作者 李佳佳 周静 +2 位作者 张兴斌 廉建彪 丁黎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目的 研究甲基紫试验中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以及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机理。方法 将这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与普通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试验,采用TG-DSC-FTIR-MS联用技术,通过对分解温度、放热量、分解产物... 目的 研究甲基紫试验中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以及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热分解机理。方法 将这2种典型改性双基推进剂与普通双基推进剂进行对比试验,采用TG-DSC-FTIR-MS联用技术,通过对分解温度、放热量、分解产物等特征参数进行分析,明确3种推进剂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采用微热量热法,在与甲基紫试验相同温度下对3种推进剂进行等温热分解行为研究。结果 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在程序升温条件下的热质量损失和热分解行为与普通双基推进剂的基本一致。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NG较其他2种推进剂更易挥发,相应分解反应初期NG分解释放的NO_(2)较少,且在整个热分解反应历程中分2个阶段,含硝酸酯基团的NC/NG体系先分解,再引起硝铵炸药RDX的热分解。在等温条件下,3种推进剂在40 min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0.4%,5 h对应的反应深度均不超过3%。但在分解反应初期,含Al改性双基推进剂分解反应的速率更快。结论 对比不同推进剂甲基紫安定性试验结果,并不是甲基紫试纸完全变色时间越长的热安定越好,说明甲基紫安定性试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分解反应深度作为量气和量热方法转换的纽带,有望采用微热量热作为甲基紫试验的替代技术实现安定性的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紫试验 改性双基推进剂 安定性 热分解 微热量热 反应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丝式电火工品电磁环境失效规律
20
作者 刘跞仪 姚洪志 +3 位作者 赵团 吕江 赵甲 安崇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25-32,共8页
目的 确保桥丝式电火工品在电磁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降低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失效风险,探索失效判据并研究失效特征,以获得失效规律。方法 采用天线理论、传输线理论以及电路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1#桥丝式电火工品在10 kHz~18 GH... 目的 确保桥丝式电火工品在电磁环境下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降低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失效风险,探索失效判据并研究失效特征,以获得失效规律。方法 采用天线理论、传输线理论以及电路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对1#桥丝式电火工品在10 kHz~18 GHz的感应电流分布进行解析计算,并在敏感频率下开展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得在不同电场强度下该型桥丝式火工品的失效概率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电磁场强度的增大,桥丝式感应电流不断增加,基本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规律。当感应电流超过桥丝式火工品最小全发火电流的20%时,产品逐渐出现失效现象,且感应电流越大,失效概率越高;当感应电流超过桥丝式火工品最大不发火电流的15%时,安全性风险逐步增加。桥丝式电火工品在电磁场中失效的界面主要集中在桥丝以及与桥丝接触的药剂上,失效模式分为物理失效和化学失效。结论 采用电阻超差10%作为失效判据的方法是可行的。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场对桥丝感应电流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敏感频率条件下探讨桥丝式电火工品的失效问题,对实际应用具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电磁环境 耦合模型 故障模式 失效规律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