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半解析计算模型
1
作者 缪伟 尹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气体炮的炮口速度应能在弹丸发射前以足够的精度被确定。为了预测等直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了描述理想内弹道过程中一维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到气流的控制方程中的气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以及弹底处气体参数... 气体炮的炮口速度应能在弹丸发射前以足够的精度被确定。为了预测等直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了描述理想内弹道过程中一维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到气流的控制方程中的气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以及弹底处气体参数与弹丸行程的关系,并得到炮口速度的半解析计算模型。为了验证该半解析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编写了基于Lagrangian格式的程序。数值解与半解析解的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身管充分长的理想等直径单级气体炮,半解析解在简波区之后收敛于数值结果,而简波解与数值解的偏差持续增大。采用拟合方法修正摩擦、热量散失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半解析解能用于预测真实气体炮的炮口速度,拟合的可决系数至少能达到0.9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炮 内弹道 分离变量法 Lagrangian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管武器前置喷管-膛口制退器复合减后坐技术研究
2
作者 石之昱 张鹏军 +2 位作者 刘朋展 乔子卓 刘琪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身管武器均有减小后坐力和提高机动性的需求,相对其他平台武器,无人机载武器对减小武器后坐力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减少无人机载小口径武器发射的后坐冲量,提出前置喷管-膛口制退器复合减后坐方案,通过内弹道装药设计,建立了复合减后坐发... 身管武器均有减小后坐力和提高机动性的需求,相对其他平台武器,无人机载武器对减小武器后坐力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减少无人机载小口径武器发射的后坐冲量,提出前置喷管-膛口制退器复合减后坐方案,通过内弹道装药设计,建立了复合减后坐发射系统的一维内弹道和后效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后坐力数值仿真;通过参数匹配提高了喷管与膛口制退器对后坐力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减后坐方案的后坐冲量减小了59.96%,可为小口径武器前置喷管-膛口制退器复合减后坐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减后坐 拉瓦尔喷管 膛口制退器 内弹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导弹姿控回路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优化设计
3
作者 王中流 张鹏飞 +1 位作者 何印 马振华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针对导弹姿控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在线性定常系统中设计一种最优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使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权重矩阵进行优化和解算,并对设计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 针对导弹姿控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在线性定常系统中设计一种最优线性二次型控制器,使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器的权重矩阵进行优化和解算,并对设计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线性二次型控制器的三阶系统,该设计可将三阶姿控系统的上升时间提高至0.3 s,峰值时间缩短为1.3 s,超调量降低至10%;此外,与传统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相比,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的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可将三阶姿控系统的响应时间缩短2 s,超调量降低至5%,能够有效提升导弹姿控回路稳定性能,缩短系统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控系统 线性二次型控制器 权重矩阵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装置的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娄建勇 晁霞 +2 位作者 郭浩然 陈超 李兵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电磁发射装置的损耗与温升特性,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电磁发射装置的动态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电磁发射装置损耗和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过程中电枢会产生熔化现象,导轨和电枢发生接触... 为了研究电磁发射装置的损耗与温升特性,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电磁发射装置的动态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电磁发射装置损耗和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过程中电枢会产生熔化现象,导轨和电枢发生接触的内侧,尤其是靠近棱线部分的导轨温升较大。通过该模型建立了激励源大小、导轨材料、导轨结构、导轨尺寸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为电磁发射装置热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装置 电磁场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的埋头弹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师军飞 钱林方 +3 位作者 陈光宋 尹强 刘道坤 李仲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7-1059,共13页
为分析埋头弹的装药程序燃烧特性和上膛挤进运动特性,对埋头弹两级点火发射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获得各组弹丸的运动图像序列。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对各组图像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为分析埋头弹的装药程序燃烧特性和上膛挤进运动特性,对埋头弹两级点火发射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获得各组弹丸的运动图像序列。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对各组图像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回收的弹带刻槽形貌分析测量,获得一级点火的弹丸运动特性,两级点火的程序燃烧特性以及弹带刻槽形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速燃点火药的质量直接影响一级点火弹丸上膛性能,质量增加时弹丸上膛时间显著缩短,上膛速度大幅提高;可燃导向筒过早的破碎会导致上膛速度大幅增加,使弹带刻槽形貌非常恶劣,不能可靠密封弹后火药燃气和可靠导转弹丸运动,影响内弹道性能和弹丸的膛内运动姿态;需要对速燃点火药与可燃导向筒进行合理的匹配设计,保证可燃导向筒的破碎时机处于可控范围,从而实现理想的两级点火和程序燃烧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弹 数字图像相关原理 两级点火 程序燃烧 可燃导向筒 上膛速度 弹带刻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过载软回收系统内弹道双向耦合特性分析
6
作者 邹萧枫 赵云飞 +1 位作者 潘孝斌 狄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0,共8页
为探究高过载软回收系统中弹前压力对内弹道的影响,在20000 g过载指标要求下,建立了弹前具有高压缓冲气体作用下的双向耦合内弹道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弹前压力,并利用UDF将弹前压力与经典内弹道进行双向耦合仿真分析。在5.51 k... 为探究高过载软回收系统中弹前压力对内弹道的影响,在20000 g过载指标要求下,建立了弹前具有高压缓冲气体作用下的双向耦合内弹道仿真模型,采用FLUENT软件计算弹前压力,并利用UDF将弹前压力与经典内弹道进行双向耦合仿真分析。在5.51 kg装药情况下,对质量为90 kg的弹仓进行高过载仿真,结果表明:2 MPa的弹前预充气体压力会造成膛内最大压力增大2.32%;预充气体为5、8、10 MPa的情况下,弹仓的最大速度分别降低7.32%、12.36%和15.61%;弹仓质量为70 kg和80 kg时,弹仓最大速度分别增大9.63%和4.56%;气体介质种类不同对弹前压力造成影响较小,选择空气作为缓冲介质最优。以弹前压力与内弹道之间的双向耦合模型为基础,分析预充气压、弹仓质量、预充气体介质对内弹道特性的影响,为空气阻尼软回收试验的内弹道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阻尼 内弹道 流场仿真 双向耦合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50mm口径气体炮炮口制退器的设计与效率分析
7
作者 张浩 陈万华 +2 位作者 张代贤 廖国柔 马国鹭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针对气体炮发射过程中受后坐力作用影响瞄准精度的问题,基于兵器标准推荐数值确定了炮口制退器的主要尺寸参数及其变动范围,设计了适用于Φ50 mm口径的一级气体炮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理论分析了制退器的制退效率,获得了高压气室压力、... 针对气体炮发射过程中受后坐力作用影响瞄准精度的问题,基于兵器标准推荐数值确定了炮口制退器的主要尺寸参数及其变动范围,设计了适用于Φ50 mm口径的一级气体炮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理论分析了制退器的制退效率,获得了高压气室压力、弹体质量、侧孔倾角以及侧孔直径等试验参数对制退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有限元流场仿真验证了制退效率,该方法和制退器的结构形式为其他应用场景的气体炮炮口制退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炮 制退器 制退效率 侧孔倾角 流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气体炮发射开启特性分析及试验测试验证
8
作者 张浩 陈万华 +2 位作者 张代贤 马国鹭 廖国柔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6,111,共5页
为了研究一级气体炮内弹道发射开启特性,考虑内腔室各联通状态,建立了基于结构参数的内弹道和开启特性的描述方程,仿真分析了一级气体炮自励式开启特性,获得了高压气室、排气室、阻尼腔、缓冲腔和弹后腔的开启过程中位移时间瞬态特性,... 为了研究一级气体炮内弹道发射开启特性,考虑内腔室各联通状态,建立了基于结构参数的内弹道和开启特性的描述方程,仿真分析了一级气体炮自励式开启特性,获得了高压气室、排气室、阻尼腔、缓冲腔和弹后腔的开启过程中位移时间瞬态特性,弹体发射加速规律,明确了弹体发射自励式开启阀的开启条件,并构建了口径为50 mm的一级气体炮发射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结果相对于仿真计算最大偏差小于3%,验证了基于内腔室结构参数的描述方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为基于发射参数设计气体炮内腔室各结构参数提供了可靠的数理描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炮 内弹道 炮口速度 自励式快开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过程建模与试验研究
9
作者 梁雨霞 刘宁 +1 位作者 於永硕 孙明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性能对内弹道性能和液体药燃烧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点火过程,设计了再生喷雾燃烧半密爆装置,测试了燃烧室压力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建立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计算模型,对点火过程中燃烧室流场变化...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性能对内弹道性能和液体药燃烧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点火过程,设计了再生喷雾燃烧半密爆装置,测试了燃烧室压力变化。在试验基础上,建立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点火计算模型,对点火过程中燃烧室流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能够反映点火过程燃烧室压力等重要物理量的变化。基本装药燃气的流动具有明显涡旋效应,燃气对喷射活塞、液体药射流运动和雾化燃烧具有较强的冲击扰动。喷射活塞端面和喷口处压力呈振荡发展,压力振荡主频约5.2 kHz。建立的点火计算模型可为后续点火研究和点火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 点火过程 动态流场 压力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鲸鱼算法的内弹道性能优化
10
作者 王鑫 戴劲松 +1 位作者 林圣业 何福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34,共4页
针对某航炮对最大炮口初速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提高最大炮口初速为优化设计目标,对弧厚和发射药药量进行优化设计。选用具有操作简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强等优点的鲸鱼算法,将鲸鱼算法与该炮内弹道数学模型相结合,对内弹道性能进行优化... 针对某航炮对最大炮口初速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提高最大炮口初速为优化设计目标,对弧厚和发射药药量进行优化设计。选用具有操作简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强等优点的鲸鱼算法,将鲸鱼算法与该炮内弹道数学模型相结合,对内弹道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效果较好,最大炮口初速得到了有效提升,所采用的鲸鱼算法与内弹道相结合是可行的,为后续其他类型火炮内弹道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道 鲸鱼算法 参数优化 火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nternal ballistic model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 based on PFN coupled with multi-physical field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11
作者 Benfeng Gu Haiyuan Li Baom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4-261,共8页
To accelerate the practic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s,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bore damage.In this paper,a three-dime... To accelerate the practic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railguns,it is necessary to use a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bore damage.In this paper,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of the augmented railgun with four parallel unconventional rails is introduced to simulate the internal ballistic process and realize the multi-physics field coupling calculation of the rail gun,and a test experiment of a medium-caliber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powered by pulse formation network(PFN)is carried out.Various test methods such as spectrometer,fiber grating and high-speed camera are used to test several parameters such as muzzle initial velocity,transient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and stress-strain of rail.Combin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damage condition of the contact surface is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ballistic modeling Electromagnetic rail gun Multi-physics field coupl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PF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2
作者 芮筱亭 贠来峰 +3 位作者 沙南生 陈涛 王浩 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0-696,共7页
介绍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进展。弹底附近的发射药床在点燃前的大规模破碎是导致膛炸的根本原因,沿着这一主线,系统论述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技术框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试验包括:膛内燃烧与力学环境物理仿真试验、发射药床... 介绍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进展。弹底附近的发射药床在点燃前的大规模破碎是导致膛炸的根本原因,沿着这一主线,系统论述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技术框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试验包括:膛内燃烧与力学环境物理仿真试验、发射药床挤压破碎模拟试验和发射药活性测试试验。弹底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程度是发射安全性判据的立足点,用初始相对活性比可表征破碎程度,指出了评定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判别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发射安全性 发射装药 安全性评定 挤压破碎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铵包覆层对硼粉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谢中元 周霖 +3 位作者 王浩 赵凯 罗一鸣 张宏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为揭示高氯酸铵(AP)包覆层对硼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AP包覆硼(AP/B)复合粒子。借助扫描电镜评估了AP/B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利用CO2激光点火装置研究了AP/B复合粒子点火燃烧特性,通过量热弹测试了DNTF基AP/B复合粒子... 为揭示高氯酸铵(AP)包覆层对硼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AP包覆硼(AP/B)复合粒子。借助扫描电镜评估了AP/B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利用CO2激光点火装置研究了AP/B复合粒子点火燃烧特性,通过量热弹测试了DNTF基AP/B复合粒子炸药的爆热值。结果表明:严格控制溶剂蒸发法工艺参数可使AP均匀地析出在硼的表面上,并实现硼的较好包覆;AP包覆层可以改善硼的燃烧完全性,AP/B复合粒子相比于硼粉以及AP燃烧更为剧烈且光照强度瞬间增至最大值;AP/B复合粒子可明显提高炸药能量释放率,DNTF基AP/B复合粒子炸药爆热值(7 696 kJ/kg)较相同配方未包覆炸药爆热值(7 208 kJ/kg)提高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含硼炸药 高氯酸铵 硼复合粒子 高氯酸铵包覆层 燃烧性能 爆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炸药水下爆炸能量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周霖 徐少辉 徐更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5-238,共4页
通过典型炸药爆炸的性能参数,分析、计算了不同类型水中兵器用混合炸药水下爆炸的冲击波能、气泡能、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的系数k和α以及水中爆炸冲击波超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能较好地吻合。首次提出了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系数α的计算公式,... 通过典型炸药爆炸的性能参数,分析、计算了不同类型水中兵器用混合炸药水下爆炸的冲击波能、气泡能、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的系数k和α以及水中爆炸冲击波超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能较好地吻合。首次提出了冲击波超压方程中系数α的计算公式,从而为水下兵器用炸药配方设计、性能评估以及战斗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热 冲击波能 气泡能 水中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射频武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季新源 袁亚雄 +3 位作者 张小兵 邹瑞荣 杨均匀 申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基于串联预装填发射原理,给出了超高射频发射系统设计,就弹丸结构、装药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讨论。针对超高射频的特点设计了系统实验方案,按照不同的射频进行了多发弹丸连续射击,电子点火控制系统可以实现60000 r/min的点火,全系统... 基于串联预装填发射原理,给出了超高射频发射系统设计,就弹丸结构、装药结构和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讨论。针对超高射频的特点设计了系统实验方案,按照不同的射频进行了多发弹丸连续射击,电子点火控制系统可以实现60000 r/min的点火,全系统射频达到30000 r/min,测试了点火脉冲及其频率、弹丸膛口速度、实际射击频率以及膛内压力变化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验证了超高射频发射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火炮 超高射频武器 内弹道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的试验模拟 被引量:12
16
作者 芮筱亭 貟来峰 +4 位作者 王浩 黄明 陈建中 陈涛 刘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的物理仿真是火炮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研制了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物理仿真试验装置。用半密闭爆发器作为压缩动力源 ,其可控性使该装置能物理仿真各种火炮发射装药弹底药床点燃前所处的力学环境。用温... 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的物理仿真是火炮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研制了发射药床挤压破碎物理仿真试验装置。用半密闭爆发器作为压缩动力源 ,其可控性使该装置能物理仿真各种火炮发射装药弹底药床点燃前所处的力学环境。用温度远远低于火药气体的惰性气体压缩被模拟的药床 ,既保证了物理仿真的真实性 ,又有效保护了挤压破碎后的药粒不被点燃。多次试验再现了膛内发射药床的力学环境和挤压破碎状况。该装置可用于研究发射药床的挤压破碎规律。该试验装置工作可靠 ,可操作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药 发射安全性 内弹道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的内弹道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锦炎 王浩 +2 位作者 黄明 张丁山 王岗罡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为了保证子弹在低过载抛撒环境下能得到较高的子弹抛撒速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对这种抛撒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研究。这种新型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通过带有斜面的弹托来传递活塞对子弹的推力,高压室燃烧低压室做功等方... 为了保证子弹在低过载抛撒环境下能得到较高的子弹抛撒速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对这种抛撒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研究。这种新型活塞式中心抛撒机构通过带有斜面的弹托来传递活塞对子弹的推力,高压室燃烧低压室做功等方式,降低了初始的推力峰值,实现抛撒过程的低过载。根据此种抛撒机构的工作原理,对活塞、弹托及子弹等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此种抛撒机构的内弹道模型,采用此模型对其内弹道性能进行仿真研究。计算得出,该种新型抛撒机构能提供大于50 m/s的抛撒速度并将子弹过载控制在1 000g以下。所建立的内弹道模型对此种新型活塞中心抛撒机构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内弹道 子母弹 中心抛撒 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枢轨界面初始接触状态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朱仁贵 李治源 +2 位作者 张倩 王瑞林 邢彦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1-237,共7页
C型电枢通过尾翼弹性变形为电磁发射提供枢轨壁面初始接触力,初始接触状态对电磁轨道发射全过程的滑动界面状态起决定作用,影响系统效率和轨道寿命。通过建立接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和设计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C型电枢作用下初始接触状态... C型电枢通过尾翼弹性变形为电磁发射提供枢轨壁面初始接触力,初始接触状态对电磁轨道发射全过程的滑动界面状态起决定作用,影响系统效率和轨道寿命。通过建立接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和设计多组对比试验,研究了C型电枢作用下初始接触状态。考虑材料的安全变形控制范围,在电枢头部尺寸的微小变动和尾翼的不同设计尺寸下,分析了接触压强、接触区域(面积)、接触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控制接触状态的关键参量——压入比,接触区域随压入比的增大从电枢尾部向头部移动,最大接触面积约占总接触表面的50%。讨论了良好电接触要求下最佳接触状态及其工程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状态 枢轨界面 压入比 电磁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轻气炮发射过程内弹道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洁 梁世昌 +1 位作者 李海燕 柳森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661,共5页
从二级轻气炮的运行原理出发,发展了内弹道计算程序分析二级轻气炮的操作及其发射性能。建立的数值模型包括:准一维两相流模型用于模拟火药燃烧及其生成气体在火药室和泵管中的流动,准一维可压缩非定常流模型分析氢气在活塞和弹丸之间... 从二级轻气炮的运行原理出发,发展了内弹道计算程序分析二级轻气炮的操作及其发射性能。建立的数值模型包括:准一维两相流模型用于模拟火药燃烧及其生成气体在火药室和泵管中的流动,准一维可压缩非定常流模型分析氢气在活塞和弹丸之间的流动,一维理想粘塑性模型计算活塞在高压段锥形过渡段中的挤进过程,以及结合经典摩擦定律的摩擦模型计算活塞和弹丸/弹托与炮管之间的运动,气体、活塞/弹托与炮管之间的摩擦和热传导也进行了模拟。采用CFD方法求解流场控制方程,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二阶精度。计算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二级轻气炮在典型试验条件下的内弹道特性,并与试验获得的弹丸发射速度进行了对比,计算的弹丸发射速度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发展的二级轻气炮内弹道计算程序还可获得活塞的运动过程,弹丸加速度过载的变化规律,为优化试验装填参数和提高二级轻气炮的发射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轻气炮 内弹道 超高速发射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膛炸模式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金志明 翁春生 张国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通过国内外大量膛炸事故的破坏状况与膛炸原因的统计分析 ,本文将膛炸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 :(1)装药设计不当引起火药破碎 ;(2 )冲击载荷引起弹内炸药引爆 ;(3)引信失灵引起弹内炸药引爆 ;(4 )外界激励引起弹内炸药半爆 ;(5 )炮膛不净引... 通过国内外大量膛炸事故的破坏状况与膛炸原因的统计分析 ,本文将膛炸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 :(1)装药设计不当引起火药破碎 ;(2 )冲击载荷引起弹内炸药引爆 ;(3)引信失灵引起弹内炸药引爆 ;(4 )外界激励引起弹内炸药半爆 ;(5 )炮膛不净引起胀膛或炸膛。在此基础上 ,对各种膛炸模式的膛炸原因与机理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内弹道 膛炸模式 压力波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