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航空发动机复杂壳体铸件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茄菊红 谢峰 +6 位作者 冯超 王平海 余腾飞 杨朝阳 郗洪雷 肖文龙 马朝利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4,共9页
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强耐热铝合金复杂壳体铸件的应用需求,对比分析一种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与ZL101A,ZL205A铸造铝合金的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并采用高强耐热铝合金开展油泵复杂壳体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和实验验证,对铸... 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强耐热铝合金复杂壳体铸件的应用需求,对比分析一种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与ZL101A,ZL205A铸造铝合金的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并采用高强耐热铝合金开展油泵复杂壳体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和实验验证,对铸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和抗热裂性能优于ZL205A高强铸造铝合金,其金属型铸造油泵复杂壳体的合格率与ZL101A同类壳体相当。新型合金的单铸试样和铸件本体取样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均达到420 MPa以上,明显高于ZL101A合金,250℃时其抗拉强度优于ZL205A合金。铸件的表面质量、内部质量、气密性和承压性能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耐热铝合金 Al-Si-Cu-Mg 铸造性能 力学性能 航空发动机油泵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复合熔体处理A356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波 李青 +2 位作者 刘让贤 孙甲尧 陈胜迁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利用熔体超声处理、Sr/Ce复合变质及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铝合金的强韧性,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356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体处理有利于改善α-Al枝晶和共晶硅相,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 利用熔体超声处理、Sr/Ce复合变质及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铝合金的强韧性,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356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熔体处理有利于改善α-Al枝晶和共晶硅相,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15 MPa和9.5%;T6热处理后,共晶硅的形态由纤维状转变成独立分布的颗粒状,而除了伸长率之外,合金的力学性能都显著提高;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共晶硅的等效直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长径比逐渐减小,合金的拉伸性能和硬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固溶时间为4 h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显微硬度分别达到300、240 MPa、8.0%和11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 超声处理 共晶硅 Sr/Ce复合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熔炼和铸造 被引量:9
3
作者 徐颖 徐东 +3 位作者 王征 吴建生 王家敏 李松涛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48,共6页
对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熔炼与铸造工艺进行了综合评述和分析。研究表明,传统熔炼、铸造工艺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后,可以适用于这种新型结构材料。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熔炼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铸造高温合金K6509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 张宏炜 +2 位作者 贾新云 谭永宁 黄朝晖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2-145,共4页
K6509合金是本院新研制的钴基高温合金,将主要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导向叶片材料,具有较高的持久性能,适用于铸造复杂型腔的薄壁空心叶片。本文主要介绍了合金的成分特点,主要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并与K640,DZ40M合金的力学性能做了对比。
关键词 钴基高温合金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合金(A357)重力铸造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米国发 赵恒涛 王狂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479-483,共5页
利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铸件特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测量,以掌握该点的凝固和补缩,并利用O lym pu s金相显微镜观察铸件关键部位的宏观组织,进而分析其凝固方式.用商业化模拟软件Z-C ast对铝合金拉伸试棒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对实际浇... 利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对铸件特定部位的温度进行测量,以掌握该点的凝固和补缩,并利用O lym pu s金相显微镜观察铸件关键部位的宏观组织,进而分析其凝固方式.用商业化模拟软件Z-C ast对铝合金拉伸试棒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对实际浇注实验中测试点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金属铸型的预热温度较低时,必须采用较高的浇注温度才能够使铸型充满,试棒在凝固过程能够得到有效补缩,从而消除了由于糊状凝固造成的显微缩松.铸造模拟软件Z-CA ST能够准确的模拟铝合金铸件充型凝固过程,提供较准确的流场、温度场信息,预测缺陷及其出现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温度场 凝固过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件表面合金层制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慧中 唐世恭 李友荣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32,共6页
总结了在铸型内一次完成铸件表面合金层制作的工艺试验,分析了影响合金层形成的因素。试验表明,采用此种工艺制成的表面合金层,不但可以满足其设计成分和性能的要求,而且简单,经济,是一种有广阔前途的新工艺。
关键词 表面合金化 涂敷层 合金层 铸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非枝晶组织合金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建军 严红革 +2 位作者 李宇农 王慧敏 陈振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3-26,共4页
结合作者的研究方向——固液混合铸造制备非枝晶微晶合金,介绍了半固态非枝晶组织材料制备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其非枝晶组织的形成机理。重点介绍了固液混合铸造技术的工艺及其非枝晶组织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非枝晶组织 形成机理 固液混合铸造 微晶合金 半固态加工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EV31A合金中稀土元素的分布及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洋 沈以赴 马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8-972,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利用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对传统砂型重力铸造方法制备的EV31A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铸态EV31A合金的显微组织由α-Mg和α-Mg+Mg_(41)(Nd_(0.9)Gd_(0.1))_(5)共晶相组成,由于稀土元素含量较少,共晶反应发生在α-Mg结晶后期,表现为除少量固溶于α-Mg基体中,含稀土元素的Mg_(41)(Nd_(0.9)Gd_(0.1))_(5)相主要分布在α-Mg的晶界处。Mg_(41)(Nd_(0.9)Gd_(0.1))_(5)相为bcc结构,晶格常数为0.285 nm,呈鱼骨状,尺寸在数十微米。合金中α-Mg基体的晶粒尺寸为56.8μm。EV31A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07 MPa、124 MPa和7.0%。合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主要归因于Zr元素所带来的细晶强化,Gd、Nd、Zr等溶质原子的固溶强化,共晶Mg_(41)(Nd_(0.9),Gd_(0.1))_(5)相所带来的第二相强化等多种强化方式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型重力铸造 EV31A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半连铸圆坯组织瞬态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呼京龙 乐启炽 胡文鑫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本文建立了6061铝合金半连铸过程传热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有限元(CAFE)耦合模型,采用边界跟踪法模拟了瞬态条件下不同铸造工艺对凝固组织演变的影响。经试验验证,该模型可模拟6061铝合金半连铸的凝固组织。用其预测不同铸造温度、速度和... 本文建立了6061铝合金半连铸过程传热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有限元(CAFE)耦合模型,采用边界跟踪法模拟了瞬态条件下不同铸造工艺对凝固组织演变的影响。经试验验证,该模型可模拟6061铝合金半连铸的凝固组织。用其预测不同铸造温度、速度和传热系数下的凝固组织。结果表明:铸造温度升高,等轴区宽度从219.1 mm降至187.4 mm,柱状晶和等轴晶均粗化;铸造速度增加,液穴深度增大,等轴晶区的宽度由222.1 mm降至202.4 mm,柱状晶尺寸增大,等轴晶细化;传热系数增大,铸坯边部温度梯度增大,柱状晶粗化,但中心熔体冷却速度增大,对等轴晶有一定细化效果。用半连铸方法生产6061铝合金铸锭,适当降低铸造温度,增大铸造速度和冷却水量有利于形成细小的凝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追踪法 凝固组织 元胞自动机-有限元法 6061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子源 邵长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5,共4页
提出一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SiC颗粒尺寸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惰性气体和真空保护,只要适当地控制参数,就能制备出有较高体积分数的SiC颗... 提出一种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SiC颗粒尺寸等因素对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惰性气体和真空保护,只要适当地控制参数,就能制备出有较高体积分数的SiC颗粒的铝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铝基复合材料 复合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频率和时间对ZL101铝合金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35期102-103,共2页
分析机械振动频率和时间对ZL101铝合金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频三维振动台对ZL10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并分析机械振动频率和时间对其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垂直方向振动,而且机械... 分析机械振动频率和时间对ZL101铝合金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频三维振动台对ZL101铝合金组织和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并分析机械振动频率和时间对其性能和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垂直方向振动,而且机械振动频率为20~60Hz时,铸,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可达180MPa和2.7%,同时组织效果也比较好。结论:ZL101铝合金机械振动能够有效降低针孔率,提高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ZL101铝合金组织 综合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对铝铅合金液中铅分布的影响
12
作者 张君 张鹏 +1 位作者 杜云慧 姚莎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8,共6页
针对铝铅合金液电磁搅拌中存在的重金属铅偏聚问题,在常规电磁搅拌方法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的内壁布有直叶片坩埚,对铝铅合金液进行了电磁-叶片搅拌研究,采用多点冷淬方法,得到了叶片布置角度对铝铅合金液内铅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铅... 针对铝铅合金液电磁搅拌中存在的重金属铅偏聚问题,在常规电磁搅拌方法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的内壁布有直叶片坩埚,对铝铅合金液进行了电磁-叶片搅拌研究,采用多点冷淬方法,得到了叶片布置角度对铝铅合金液内铅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铅分布均匀的铝铅合金液的电磁-叶片搅拌技术.结果表明:叶片与坩埚径向夹角β决定着铅在坩埚径向上的分布,叶片与坩埚轴向夹角γ决定着铅在坩埚轴向上的分布,当β为35°、γ为25°时,可得到铅在坩埚径向上和轴向上都分布均匀的Al-28%Pb合金液,显著地提高了铸造Al-28%Pb合金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液 搅拌 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杂铜直接电解精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慧生 《世界有色金属》 2010年第9期25-27,共3页
现有废杂铜回收利用工艺存在着工艺流程长、回收率低、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此,研究开发无熔炼铸造工序的废杂铜直接电解精炼清洁生产工艺,就成为一项紧要任务。目前,硫酸铜-硫酸溶液直接电解精炼法可重点推广,而氟硼酸铁-氟硼酸溶... 现有废杂铜回收利用工艺存在着工艺流程长、回收率低、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为此,研究开发无熔炼铸造工序的废杂铜直接电解精炼清洁生产工艺,就成为一项紧要任务。目前,硫酸铜-硫酸溶液直接电解精炼法可重点推广,而氟硼酸铁-氟硼酸溶液直接电解精炼法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应积极开展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精炼法 废杂铜 清洁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研究开发 回收利用 熔炼铸造 硫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玉崇 陈泽夫 +3 位作者 徐振 田爽 刘志敏 张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00,共7页
目的为了探究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不同成分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分别为原始6061铝合金板材、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0.4Mn铝合金板材和Mn/Zr复合添加的6061-0.4Mn-0.3Zr铝合金板材。... 目的为了探究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不同成分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分别为原始6061铝合金板材、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0.4Mn铝合金板材和Mn/Zr复合添加的6061-0.4Mn-0.3Zr铝合金板材。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检测和拉伸断口分析等方式对3种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Mn元素不仅可以细化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晶粒组织、提高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抑制再结晶,还可以促进AlFeSi相向α-AlFeMnSi相转变,改善AlFeSi相形貌,减小AlFeSi相体积分数、抑制AlFeSi相的聚集促使其弥散分布。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检测和拉伸断口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6061铝合金铸轧板相比,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强度提升,但塑性明显下降,且断口呈现为脆性。Mn,Zr复合微合金化可以大幅降低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强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再结晶的抑制作用。铸轧板组织中形成{100}<001>Cube织构,实现织构强化,进一步提高了铸轧板的强度和塑性,此时断口表现为韧性。结论Mn,Zr复合微合金化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好,与单独添加0.4%Mn的铸轧板相比,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18.8%,37.8%,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微合金化 铸轧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m直径γ-TiAl母合金铸锭真空自耗过程数值模拟
15
作者 高帆 刘宏武 +2 位作者 冯像征 张庆南 李臻熙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8-64,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直径300 mm的γ-TiAl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熔炼过程,获得了不同条件下γ-TiAl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金属熔池形状、温度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真空自耗熔炼初始阶段金属熔池为扁平状,熔炼稳定阶段金...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直径300 mm的γ-TiAl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熔炼过程,获得了不同条件下γ-TiAl合金真空自耗熔炼过程中金属熔池形状、温度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真空自耗熔炼初始阶段金属熔池为扁平状,熔炼稳定阶段金属熔池形状变为V状,熔炼过程中铸锭凝固区域的表面存在拉应力区域,且拉应力随着熔炼的进行增大,最大拉应力达到430 MPa,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拉应力有所降低,熔炼结束后400 s时拉应力降至180 MPa。分别计算了熔炼速度为3 kg/min、6 kg/min、9 kg/min、12 kg/min时的熔炼过程,随着熔炼速度的增加,金属熔池变深,熔池由V形变为U形。熔炼结束后500 s,以3 kg/min熔速制备的铸锭表面最大拉应力为120 MPa,以12 kg/min熔速制备的铸锭表面最大拉应力值为235 MPa。换热系数对熔池形状有一定影响,换热系数增大使熔池底部由宽变窄,但换热系数对熔池深度影响不大,对铸锭中的应力场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真空自耗熔炼(VAR) 熔池形状 应力场 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组织三维表征的铸造铝合金一体化成形工艺优化
16
作者 苗以升 侯清怀 +7 位作者 王俊升 李钟尧 吴雪龙 王诗豪 郎玉玲 孔德才 马小英 乔海波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2-79,共8页
铝合金中普遍存在气孔、缩孔等铸造缺陷,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本研究自主开发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铸造铝合金缺陷多尺度预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三维表征了零部件不同部位的孔洞尺寸和... 铝合金中普遍存在气孔、缩孔等铸造缺陷,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本研究自主开发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铸造铝合金缺陷多尺度预测模型。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三维表征了零部件不同部位的孔洞尺寸和形貌特征,预测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零部件不同部位的孔洞尺寸,其中孔洞当量直径的预测效果最佳,平均相对误差在25%左右。该多尺度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加速车轮铸造工艺优化,提高车轮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X-CT) 铸造 孔洞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被引量:41
17
作者 齐广慧 刘相法 +2 位作者 杨志强 柳延辉 边秀房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11-214,共4页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 为了解决Al -Si变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用熔铸法制备了一种高效、低价格且适于产业化生产的Al-Si合金变质剂———Al-P中间合金 ,该中间合金w(P)可达到 2 .0 % 5 .5 % .对共晶和过共晶 (含Si量12 % 2 4% )成分的Al-Si合金进行变质 ,加入 0 .3% 0 .8%的Al- 3P中间合金即可取得良好的变质效果 ,使其初晶Si数量明显增多 ,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下降到 30 μm和5 0 μm以下 .该中间合金使用工艺简便 ,可在低温下加入 ,而且无污染、无反应渣、变质效果长效稳定、易储存、使用综合成本低 ,克服了当前变质的缺点 ,可以实现Al-Si合金的“绿色”变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铝磷中间合金 细化 熔铸法 变质剂 初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钛合金及其熔炼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1
18
作者 舒群 郭永良 +2 位作者 陈子勇 孔凡涛 陈玉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性能好、耐腐蚀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优异的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综述了钛合金的成形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钛合金熔炼技术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钛合金 铸造 活性金属 感应熔炼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浆制备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68
19
作者 崔建忠 路贵民 +1 位作者 刘丹 董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制浆是半固态金属加工的关键环节 .论述了半固态金属浆制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提出了制浆新工艺———液相线铸造 .通过对 2 61 8及 70 75铝合金的实验研究表明 ,采用液相线铸造法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非枝晶 ,其晶粒尺寸小于 50 μm ,... 制浆是半固态金属加工的关键环节 .论述了半固态金属浆制备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提出了制浆新工艺———液相线铸造 .通过对 2 61 8及 70 75铝合金的实验研究表明 ,采用液相线铸造法可以获得均匀、细小的非枝晶 ,其晶粒尺寸小于 50 μm ,该铸造组织经二次加热后完全转变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 ,是完全适合触变成型的理想的半固态组织 .液相线铸造制浆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尤其对变形铝合晶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具有独特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固态金属 铝合金 液相线铸造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铸造镁合金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4
20
作者 王渠东 曾小勤 +1 位作者 吕宜振 丁文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综述了高温铸造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总结了提高镁合金高温性能的途径,介绍了含Zr、Ca、Si、RE、Cu等高温铸造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应用。
关键词 镁合金 高温性能 高温铸造镁合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