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火温度对Mn-Cr-Ni-Mo钢调质后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胜 赵健明 +2 位作者 樊湘芳 周娟 陈梦霞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8期44-48,共5页
以Mn-Cr-Ni-Mo低碳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在JMatPro软件模拟的基础上,采取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多边形块状铁素体+马氏体,再经600~700℃高温... 以Mn-Cr-Ni-Mo低碳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在JMatPro软件模拟的基础上,采取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条件下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淬火后的显微组织为板条贝氏体+多边形块状铁素体+马氏体,再经600~700℃高温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马氏体和贝氏体先后逐渐转变,碳化物析出量提升,出现晶粒细化现象,平均晶粒度提高,这些组织变化导致材料强度和硬度降低而冲击韧性上升。在640℃回火时出现二次硬化现象,导致强度有所提高,冲击韧性相对略有下降,且在0~-40℃时的冲击值无明显变化,保持较高的强-韧性匹配。Mn-Cr-Ni-Mo低碳低合金钢采用910℃淬火+64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方案可行,能满足试验钢生产X60、X65和X70等钢级管线管的技术要求。这种用单一钢种生产多个不同钢级的钢管是保障生产管理、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管线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r-Ni-Mo钢 回火温度 晶粒细化 二次硬化 强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中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2
作者 张玲玉 满达 +4 位作者 孙德冰 段飞鹏 李玮 金自力 宋文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h淬火工艺下,存在较多细小的VC钉扎在原奥氏体晶界,使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8μm。随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延长,VC逐渐长大,当大于80 nmVC约占15%时失去钉扎效应。当910℃×4 h正火+880℃×4 h淬火时,原奥氏体局部晶粒尺寸可达40μm,因此,奥氏体化时间不宜过长,910℃×2 h正火+880℃×2 h淬火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可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回溶,同时利用细小第二相达到细化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化时间 VC 原奥氏体晶粒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载荷下矿用钻杆接头螺纹应力分析
3
作者 贺晋璇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钻杆接头模型,对比分析了钻杆双顶结构和无双顶结构的钻杆接头在上扣扭矩、轴向载荷、弯曲扭矩复合载荷作用下螺纹接触面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载荷作用下2种结构接头受拉面螺纹应力大于受压...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钻杆接头模型,对比分析了钻杆双顶结构和无双顶结构的钻杆接头在上扣扭矩、轴向载荷、弯曲扭矩复合载荷作用下螺纹接触面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载荷作用下2种结构接头受拉面螺纹应力大于受压面螺纹,双顶结构螺纹应力小于无双顶结构;无双顶结构的受压面螺纹应力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均匀状态,双顶结构螺纹应力分布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钻杆螺纹 双顶结构 复合载荷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双头回火工艺研究
4
作者 蒋开勇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针对双头回火炉闭环系统的温控红外检测点位对准接头侧检测的工艺过程,对同批次试验的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进行了金相及硬度检测分析。研究表明,对于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双头回火,温控系统的红外检测点位若选取不当,会直接导致焊缝出现... 针对双头回火炉闭环系统的温控红外检测点位对准接头侧检测的工艺过程,对同批次试验的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进行了金相及硬度检测分析。研究表明,对于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双头回火,温控系统的红外检测点位若选取不当,会直接导致焊缝出现相变组织,该缺陷组织会直接降低钻杆焊缝的综合力学性能,使钻杆焊缝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提前发生焊缝断裂事故。通过工艺优化设计,研究得出φ73 mm铣槽钻杆焊缝红外检测点位对准钻杆外焊缝中心位置进行温度控制,精准控制焊缝回火温度在720℃,其金相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彻底消除了该类缺陷组织,保证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焊缝 双头回火 焊缝中心 相变组织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杆内螺纹接头自动化加工工艺试验研究
5
作者 田乐意 《煤矿机械》 2024年第4期99-101,共3页
针对钻杆接头内螺纹传统车削方式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零件图样和工艺分析,试验对比了铣削加工和改进后的车削加工效果,结合加工的经济性和质量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车削路径和高压冷却液冲洗断屑的工艺方案,为实现内螺... 针对钻杆接头内螺纹传统车削方式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零件图样和工艺分析,试验对比了铣削加工和改进后的车削加工效果,结合加工的经济性和质量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车削路径和高压冷却液冲洗断屑的工艺方案,为实现内螺纹接头全自动化加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内螺纹 自动化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工艺对60Si2CrVAT弹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杰 欧梅桂 +1 位作者 姜云 徐希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0,共5页
为了优化60Si2CrVAT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及时间(400~520℃回火,30~120min保温)对60Si2CrVAT弹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910℃保温30min油冷淬火及430℃保温60min油冷回火的60Si2Cr... 为了优化60Si2CrVAT弹簧钢的热处理工艺,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及时间(400~520℃回火,30~120min保温)对60Si2CrVAT弹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910℃保温30min油冷淬火及430℃保温60min油冷回火的60Si2CrVAT弹簧钢强度和塑性最优(Rm=1993MPa,RP0.2=1620MPa,δ=9%,ψ=32%)。弹簧钢在400℃至520℃进行回火,得到的组织均为回火屈氏体,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针叶状铁素体向粒状、块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火工艺 60Si2CrVAT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粉角度对激光熔覆铁基复合涂层形状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川雄 刘洪喜 +2 位作者 张晓伟 王传琦 蒋业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9-1364,共6页
通过分析激光熔覆过程中光束、粉末和熔池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送粉式激光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送粉角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计算了不同送粉角度下的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高和横截面积。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激光熔覆过程中光束、粉末和熔池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送粉式激光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送粉角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计算了不同送粉角度下的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高和横截面积。结果表明,在熔覆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理论计算的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覆层高度和横截面积均随送粉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均高于实验检测值。激光熔覆过程中,由于粉末烧损和机械损失,使熔覆材料有效利用率、熔高和横截面积随送粉角度变化出现最大值,理想送粉角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有效利用率 送粉角度 成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SiMnMoV钢粒状贝氏体回火过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时海芳 胡世菊 +2 位作者 侯柏松 张伟强 李智超 《煤矿机械》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研究了25SiMnMoV钢粒状贝氏体组织和回火过程及其回火组织形态。粒状贝氏体的回火转变主要是(M-A)小岛的回火转变,包括残余奥氏体转变及马氏体分解。粒状贝氏体经中、高温回火后,在铁素体晶界上存在碳化物偏聚,容易引起组织脆化。
关键词 粒状贝氏体 回火 25SiMnMoV钢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在线淬火Q690q桥梁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彩茹 屈兵兵 +1 位作者 田余东 杜林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7-932,946,共7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在线淬火Q690q试验钢显微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淬火试验钢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在540~650℃回火,试验钢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较多的...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回火温度下在线淬火Q690q试验钢显微组织,并通过拉伸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淬火试验钢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组织,在540~650℃回火,试验钢为回火索氏体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较多的碳化物颗粒).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尺寸变大,碳化物颗粒析出数量增多,平均尺寸变大,大角度晶界数量增多.同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强度呈下降趋势,塑韧性呈上升趋势.620℃下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和抗拉强度分别为878,992 MPa,断后延伸率为20%,-40℃下冲击吸收功为143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q桥梁钢 回火温度 显微组织 大角度晶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25SiMnNi2Cr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学 程巨强 +1 位作者 徐美玲 刘南杰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45-348,共4页
为提高钎具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OM、TEM、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正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25SiMnNi2Cr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SiMnNi2CrMo钢920℃正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呈逐渐下... 为提高钎具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采用OM、TEM、冲击和拉伸试验,研究了正火后不同回火温度对25SiMnNi2Cr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SiMnNi2CrMo钢920℃正火后不同温度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冲击韧度值呈先升高后降低、复又升高的变化趋势,300℃回火后冲击韧度出现峰值,450℃回火出现回火脆性.试验材料在300℃回火后,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具体性能为:抗拉强度bσ1391 MPa、硬度HRC40、冲击韧性AKV72.5 J.300℃以下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超过350℃回火,残余奥氏体开始发生分解,组织中有碳化物析出,随回火温度提高,碳化物有聚集和球化趋势.提出了25SiMnNi2CrMo钢最佳回火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具 25SiMnNi2CrMo钢 正火 回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温度对塑料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存平 董立新 杨宇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为了提高塑料模具钢的强韧性,文章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塑料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淬火保温60min、400℃回火保温60min热处理后,塑料模具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并且伴有少量的碳化物析出,此时综... 为了提高塑料模具钢的强韧性,文章研究了回火温度对塑料模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00℃淬火保温60min、400℃回火保温60min热处理后,塑料模具钢组织主要为贝氏体、马氏体和部分残留奥氏体,并且伴有少量的碳化物析出,此时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回火温度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2冷作模具钢的回火转变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荣耀 郝士明 茹红强 《东北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研究了D2冷作模具钢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的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引起D2钢二次硬化的原因,除了残留奥氏体的转变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VC,Mo_2C 等强化相的析出和沉淀。实验结果完善了D2冷作模具钢的二次硬化机制,并为D2钢... 研究了D2冷作模具钢淬火后,在不同温度下回火的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引起D2钢二次硬化的原因,除了残留奥氏体的转变以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VC,Mo_2C 等强化相的析出和沉淀。实验结果完善了D2冷作模具钢的二次硬化机制,并为D2钢的二次硬化处理提出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二次硬化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回火处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保红 王鹏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以W18Cr4V、9W18Cr4V两种高速钢与T1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做硬度测试,并绘制曲线作对比,找出高速钢在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热硬性不同于普通碳素钢的原因,并且作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其回火后组织的变化。
关键词 高速钢(HSS) 回火 W18CR4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CrMo淬硬钢回火性能与快速回火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宛农 郑志强 陈克燕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3期31-33,共3页
通过对淬硬钢在不同温度经1h回火后硬度的数据处理,运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对35CrMo钢回火硬度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和验证,为合理确定35CrMo钢快速回火工艺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35CRMO钢 回火硬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14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S390粉末高速钢涂层的组织及回火转变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铁明 蒲亚博 +2 位作者 李强 张瑞华 栗子林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1,共6页
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3Cr14不锈钢基体上熔覆一层3mm厚的S390粉末高速钢涂层,并对熔覆后的试样进行560℃×1h×3次回火热处理.分析了熔覆层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与析出相以及熔覆层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压痕情况.结果表明:S39... 采用同轴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3Cr14不锈钢基体上熔覆一层3mm厚的S390粉末高速钢涂层,并对熔覆后的试样进行560℃×1h×3次回火热处理.分析了熔覆层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与析出相以及熔覆层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压痕情况.结果表明:S390熔覆层组织为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黑色组织+共晶莱氏体+网状碳化物,有少量的颗粒状M_3C型碳化物在晶内析出,晶界网状碳化物以VC、V_2C为主;熔合线处形成10μm的平面晶区,然后由细晶区、柱状晶区,向熔覆层中部的等轴晶过渡;回火后,部分网状碳化物被打断,M_3C型碳化物大量回熔,有细小颗粒状的富V元素的MC、M_2C类型碳化物在晶内析出;热处理后熔覆层显微硬度提高约200HV,洛氏硬度压痕周围发现明显塑性变形区,熔覆层脆性得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S390粉末高速钢 微观组织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回火行为的电子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瑞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W6Mo 5Cr4V2高速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回火特性作了合金价电子结构的分析研究。通过马氏体内不同类型的价电子结构单元构成及其权重,用价电子结构信息nA和引入的新参量ND分析了回火硬度曲线...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W6Mo 5Cr4V2高速钢不同热处理状态的回火特性作了合金价电子结构的分析研究。通过马氏体内不同类型的价电子结构单元构成及其权重,用价电子结构信息nA和引入的新参量ND分析了回火硬度曲线上显示的二次硬化及峰值温度的变化,从而对高速钢回火的认识能够深入到价电子结构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价电子结构 电子理论 马氏体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Mo-V钢焊缝组织的高温回火转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春旭 戴海容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480-486,共7页
本文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Cr-Mo-V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接头在770℃不同时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后,焊缝中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富碳M-A小岛就地分解,析出细小的M_(23)C_6或M_7C_3型碳化物,并不断聚集长... 本文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Cr-Mo-V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接头在770℃不同时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后,焊缝中粒状贝氏体的转变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富碳M-A小岛就地分解,析出细小的M_(23)C_6或M_7C_3型碳化物,并不断聚集长大;小岛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基体中析出的VC颗粒大小变化不明显;铁素体晶粒长大,焊缝区的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回火 粒状贝氏体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件回火工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8
作者 刘群山 陈维视 +2 位作者 佟丽萍 马彦芬 李志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43-46,共4页
用计算机来设计碳钢件的回火工艺,可以充分考虑影响回火工艺的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利用前人的经验,实现回火工艺的优化,并能准确预测碳钢件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关键词 碳钢件 回火 工艺 CAD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对18Cr2Ni4W钢渗氮后的耐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刘亮 赵作福 赵荣达 《新型工业化》 2016年第5期22-25,共4页
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回火对18Cr2Ni4W钢渗氮后的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渗氮处理合金表面形成明显的均匀白亮渗氮层。回火处理后的渗氮层厚度增加,组织更均匀,过渡区域增大。18Cr2Ni4W... 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回火对18Cr2Ni4W钢渗氮后的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渗氮处理合金表面形成明显的均匀白亮渗氮层。回火处理后的渗氮层厚度增加,组织更均匀,过渡区域增大。18Cr2Ni4W合金渗氮后耐蚀性有所提高,经过480℃回火的材料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 时效 组织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热处理工艺对熔模精铸钛铝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孙敏杰 陈玉勇 +2 位作者 王宝兵 李宝辉 陈艳飞 《航天制造技术》 2012年第1期18-20,25,共4页
循环热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在回火过程中的不连续粗化反应细化合金的组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循环热处理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循环热处理工艺通过细化熔模精铸Ti-48Al-2Cr-2Nb合金的组织改善了其力学性能,经过循环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 循环热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在回火过程中的不连续粗化反应细化合金的组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循环热处理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循环热处理工艺通过细化熔模精铸Ti-48Al-2Cr-2Nb合金的组织改善了其力学性能,经过循环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最大拉应变也达到了0.68%。对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分析可知,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方式仍以穿层片断裂为主,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热处理 熔模精铸 热处理 不连续粗化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