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冶金传输原理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1
作者 姜东滨 任英 +4 位作者 杨文 李亚琼 王祎 段豪剑 张立峰 《中国冶金教育》 2025年第1期64-65,69,共3页
根据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分布,加深学生对冶金传输原理方程的理解掌握,了解热量传输、动量传输、质量传输行为。学生通过远程登录连接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对模型进行二次开... 根据冶金传输原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数学模型获得不同条件下速度场、温度场、浓度场分布,加深学生对冶金传输原理方程的理解掌握,了解热量传输、动量传输、质量传输行为。学生通过远程登录连接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对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传输原理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流方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浩 李新 +6 位作者 陶承岗 朱李艳 宋瑛洁 王欣瑶 林小祥 吴全俊 何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以某钢厂八流方坯中间包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间包的流场、温度场及钢水停留时间分布等参数评价原控流方案下中间包钢水流动存在的问题;分析挡墙导流孔数量、孔径、位置和倾角对中间包钢水流动特性的影... 以某钢厂八流方坯中间包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中间包的流场、温度场及钢水停留时间分布等参数评价原控流方案下中间包钢水流动存在的问题;分析挡墙导流孔数量、孔径、位置和倾角对中间包钢水流动特性的影响,优化中间包控流装置。结果表明:原控流方案下中间包钢水存在死区体积较大、各流一致性较差及温度场不均匀等问题;优化控流方案为在挡墙侧墙减小2个导流孔孔径并提升其位置,在中间墙增加带偏角(43°)和仰角(15°)的小导流孔。优化方案的中间包流场和温度场得到大幅改善,死区体积比例由原方案的19.04%降至7.06%,活塞流和全混流体积比例均有所增加,且各流滞止时间、实际平均停留时间和峰值时间一致度均提高到80%以上,各流一致性得到大幅提升;优化方案中间包最大温差为16.004 K,比原方案下降2.182 K,且各流出口钢液最大温差为0.616 K,比原方案下降0.944 K,整个中间包温度场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控流装置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精炼过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行为及演变规律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德永 吕铭 +1 位作者 刘承军 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以RH精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节点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钢中夹杂物成分、数量、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并对RH过程夹杂物的碰撞聚合、长大、去除行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H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明显,软吹结束后,几乎... 以RH精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节点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钢中夹杂物成分、数量、尺寸分布的变化规律,并对RH过程夹杂物的碰撞聚合、长大、去除行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RH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去除明显,软吹结束后,几乎没有大于10μm的夹杂物.随精炼时间延长,夹杂物平均粒径变化不大,但单位面积夹杂物数量显著减少,而夹杂物面积比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弹簧钢中硅酸盐夹杂物具有一定的硫容量,可形成边缘为富硫相,内核为硅酸盐的双层夹杂物.由于RH内钢水的强烈混合,固态夹杂物极易被液态铝酸钙夹杂物捕获,形成镶嵌特征的复合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精炼 非金属夹杂物 演变 去除 镶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IF钢连铸坯第Ⅲ脆性区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4
作者 艾松元 王凯 +3 位作者 龙木军 张浩浩 陈登福 段华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5-231,共7页
探明连铸坯第Ⅲ脆性区及其形成机理对避免铸坯裂纹的产生、有效调控铸坯性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汽车用IF钢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热膨胀测试及组织分析手段,探究了IF钢铸坯第Ⅲ脆性区的形... 探明连铸坯第Ⅲ脆性区及其形成机理对避免铸坯裂纹的产生、有效调控铸坯性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Gleeble热/力模拟试验机对汽车用IF钢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热膨胀测试及组织分析手段,探究了IF钢铸坯第Ⅲ脆性区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IF钢的高温热塑性较优异,第Ⅲ脆性区温度范围为850~950℃,二冷低延性区为875~925℃,1250℃以上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低于30 MPa和20 MPa,从变形和受力两个角度综合考虑,矫直区温度应控制在950~1250℃。第二相含量在950℃左右达到最高,大量微米级的TiN和少量TiN与MnS复合第二相会导致热塑性下降。950℃以下大量微米级第二相、A_(e3)温度附近形变诱导铁素体以及A_(ff)~A_(r3)温度范围内奥氏体分解的共同作用是导致IF钢连铸坯第Ⅲ脆性区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同冷速下IF钢铸坯二冷低延性区的温度范围与T_(α)^(40%)(C_(R))~A_(e3)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第Ⅲ脆性区 第二相 奥氏体分解 相分数 高温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iFe_2O_4金属陶瓷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淑婷 姚广春 +1 位作者 刘宜汉 席锦会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改善铝电解惰性阳极用NiFe2O4尖晶石材料存在的不足,制备了不同金属Ag含量的Ag-NiFe2O4金属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成分,研究了Ag-NiFe2O4试样的体积密度、热震性、导电率以及腐蚀速率,并与纯NiFe2O... 为改善铝电解惰性阳极用NiFe2O4尖晶石材料存在的不足,制备了不同金属Ag含量的Ag-NiFe2O4金属陶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由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成分,研究了Ag-NiFe2O4试样的体积密度、热震性、导电率以及腐蚀速率,并与纯NiFe2O4尖晶石对比,分析了其性能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金属的Ag加入显著改善了抗热震性,含10%Ag试样的导电能力比纯NiFe2O4尖晶石提高了30%,综合考虑Ag含量为15%试样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2O4尖晶石 金属陶瓷 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Zr处理对FH40级船板钢铸态夹杂物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兵 王德永 +1 位作者 刘承军 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9-533,共5页
采用定量金相及SEM-EDS手段对Mg,Zr及Mg-Zr处理FH40级船板铸钢中夹杂物粒径分布、平均粒径、总数量、总面积及成分、形貌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g,Zr及Mg-Zr处理后铸锭夹杂物平均粒径下降,夹杂物总数量增加.Mg的质量分数为0.024%... 采用定量金相及SEM-EDS手段对Mg,Zr及Mg-Zr处理FH40级船板铸钢中夹杂物粒径分布、平均粒径、总数量、总面积及成分、形貌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g,Zr及Mg-Zr处理后铸锭夹杂物平均粒径下降,夹杂物总数量增加.Mg的质量分数为0.024%时,夹杂物中MgO平均质量分数为12.57%,变质不充分;Mg的质量分数增加至0.072%后,夹杂物中MgO平均质量分数为35.58%,实现了氧化铝向MgO·Al2O3的充分变质,且夹杂物粒径明显减小.0.03%Zr处理后,铸锭夹杂物以Al2O3+MnS,Al-Zr-O+MnS为主;低Mg+高Zr,高Mg+低Zr,高Mg+高Zr处理炉次试验钢铸锭中均发现了含Zr夹杂物,其中高Mg+高Zr炉次形成了ZrO2夹杂,该类夹杂物被MgO·Al2O3包裹,团聚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板钢 夹杂物 Mg ZR 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_2O_4尖晶石烧结过程阳极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焦万丽 张磊 姚广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以N iO和Fe2O3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其在合成镍铁尖晶石反应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及合成的镍铁尖晶石粉料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条件,利用球模型推导的扩散机制的烧结方程测算出不同合成温度烧结试样的烧结机制.同时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合成的尖晶... 以N iO和Fe2O3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其在合成镍铁尖晶石反应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及合成的镍铁尖晶石粉料烧结过程的动力学条件,利用球模型推导的扩散机制的烧结方程测算出不同合成温度烧结试样的烧结机制.同时对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合成的尖晶石粉料经二次烧结制备的阳极试样的抗折强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N iO和Fe2O3固相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具备,不同烧结温度烧结的N iFe2O4尖晶石粉料初期烧结由体积扩散和界面扩散共同控制,且当合成尖晶石温度为900℃时,惰性阳极试样气孔率达到一个最小值,此时强度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尖晶石 固相反应 热力学 动力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铸坯表面质量的电磁连续铸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廷举 金俊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0-82,共3页
导出了钢电磁铸造的理论基础 ,综述了国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发现在铸型外侧施加电磁场抑制了液体金属弯月面的变形 ,改变了金属液的初期凝固状态 ,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 .金属液的缓冷却凝固和润滑剂流路动压的降低被认为是改善连铸坯... 导出了钢电磁铸造的理论基础 ,综述了国外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发现在铸型外侧施加电磁场抑制了液体金属弯月面的变形 ,改变了金属液的初期凝固状态 ,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 .金属液的缓冷却凝固和润滑剂流路动压的降低被认为是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的主要原因 .采用改变铸型结构和施加电磁场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电磁场 表面缺陷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坯截面尺寸对流动、凝固及溶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红伟 赫冀成 王恩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39,共4页
采用方坯连铸过程三维紊流、凝固传热及溶质传输的耦合模型 ,在其他模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研究铸坯截面尺寸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截面尺寸大者 ,入流速度大 ,更深浸入铸坯内部 ,带动较多钢液随之流动 ,在结晶器上部的紊... 采用方坯连铸过程三维紊流、凝固传热及溶质传输的耦合模型 ,在其他模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研究铸坯截面尺寸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截面尺寸大者 ,入流速度大 ,更深浸入铸坯内部 ,带动较多钢液随之流动 ,在结晶器上部的紊流程度较高· 对于Fe C二元合金 ,由温度和溶质浓度共同决定了凝固坯壳的分布· 小截面尺寸铸坯 ,溶质在各截面上偏析更为严重· 其凝固坯壳也较薄 ,为防止拉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截面尺寸 紊流 凝固 宏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锭冷凝过程仿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胤 丁立刚 +3 位作者 李保卫 贺友多 徐广尧 张军 《工业加热》 CAS 1996年第3期6-9,14,共5页
提出了直接对凝固潜热进行差分计算的一套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三维非稳态凝固传热的计算程序。应用该程序计算了包钢B96钢锭模内20钢钢锭冷却的温度分布和凝固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理论计算的预报情况,进行现场工业试验。
关键词 钢锭 凝固 数学模型 试验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合成ZrO_(2(f))/NiFe_2O_4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中胜 姚广春 +1 位作者 马俊飞 张志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6-980,共5页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二氧化锆纤维(ZrO2(f))制备了ZrO2(f)/NiFe2O4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复合材料气孔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 以NiO和Fe2O3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了NiFe2O4尖晶石,通过向其中添加二氧化锆纤维(ZrO2(f))制备了ZrO2(f)/NiFe2O4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烧结时间对复合材料气孔率和抗弯强度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60 MPa成型压力下,于1 300℃烧结6 h制备的ZrO2(f)/NiFe2O4复合材料气孔率较低,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复合材料主要由四方相ZrO2和立方相NiFe2O4尖晶石组成;ZrO2(f)未与基体发生反应,避免了过强的界面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f) NIFE2O4尖晶石 复合材料 气孔率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中间包内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文明 李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42-246,共5页
针对国内某钢厂中间包,利用CFD软件FLUENT研究该中间包内传输现象,计算挡墙对中间包流场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合适的中间包挡墙,能明显改善中间包内的流场和温度场。
关键词 中间包 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动与凝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强 王建军 周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针对马钢异型坯结晶器内的传输现象,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异型坯结晶器内钢水流动规律,并耦合计算了钢水的凝固过程,其中凝固潜热的处理采用了等效比热法。计算结果和现场规律吻合,为现场工艺优化提供很好... 针对马钢异型坯结晶器内的传输现象,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异型坯结晶器内钢水流动规律,并耦合计算了钢水的凝固过程,其中凝固潜热的处理采用了等效比热法。计算结果和现场规律吻合,为现场工艺优化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坯结晶器 凝固 等效比热法 耦台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定轮中的夹杂物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亚栋 郑圣义 +1 位作者 田志伟 邬显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以某水电站泄洪底孔事故闸门定轮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含有不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夹杂物的高压定轮与轨道接触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夹杂物对高压定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夹杂物对定轮性能有不同的影响,该方法对控... 以某水电站泄洪底孔事故闸门定轮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含有不同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夹杂物的高压定轮与轨道接触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各种夹杂物对高压定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夹杂物对定轮性能有不同的影响,该方法对控制定轮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最大限度改善定轮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定轮 夹杂物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渣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燕平 朱立光 +1 位作者 王杏娟 张玉秀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简述了保护渣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性,介绍了测定保护渣化学成分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比较了三种成分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化学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但可以提供内控标样;电感耦合等离子... 简述了保护渣化学成分测定的重要性,介绍了测定保护渣化学成分的主要方法,包括化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比较了三种成分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化学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但可以提供内控标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分析法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设备先进但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渣 化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X射线荧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对镍铁尖晶石阳极材料烧结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万丽 张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研究了La2O3,TiO2和MnO2氧化物添加剂及其添加量对镍铁尖晶石阳极材料烧结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导电机理。试验结果表明,La2O3不能改善试样的烧结性能及电导率,而添加量为1%(质量比)的TiO2氧化物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试样的烧结性... 研究了La2O3,TiO2和MnO2氧化物添加剂及其添加量对镍铁尖晶石阳极材料烧结性能及电导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导电机理。试验结果表明,La2O3不能改善试样的烧结性能及电导率,而添加量为1%(质量比)的TiO2氧化物添加剂可显著提高试样的烧结性能及电导率。其高温导电机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构混合影响的小极化子跳跃理论。MnO2偏析于晶界,反而降低了试样的高温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尖晶石 氧化物添加剂 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_2O_4尖晶石粉体球磨制度
17
作者 张淑婷 姚广春 +1 位作者 刘宜汉 刘海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研究了球磨参数对NiFe2O4尖晶石粉料的颗粒粒径的影响·通过计算确定了试验所需钢球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选择合适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是影响粒径的主要因素,而研磨体级配对粒径分布范围有较大影响·确... 研究了球磨参数对NiFe2O4尖晶石粉料的颗粒粒径的影响·通过计算确定了试验所需钢球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选择合适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是影响粒径的主要因素,而研磨体级配对粒径分布范围有较大影响·确定合适的球磨参数为:球磨时间36h;研磨体级配35∶40∶25;料球比1∶2;球磨介质的体积分数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O4尖晶石 颗粒尺寸 球磨参数 钢球尺寸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钢带碳浓度对连铸大圆坯宏观偏析的影响
18
作者 姚毓超 刘中秋 +1 位作者 荣文杰 李宝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6,共8页
结晶器喂钢带工艺是提高大截面连铸坯中心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发展了液相-柱状晶-等轴晶三相体积平均凝固模型,探究了喂入钢带的碳浓度对连铸大圆坯凝固组织结构及宏观偏析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喂入钢带的碳浓度会极大地影响等... 结晶器喂钢带工艺是提高大截面连铸坯中心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发展了液相-柱状晶-等轴晶三相体积平均凝固模型,探究了喂入钢带的碳浓度对连铸大圆坯凝固组织结构及宏观偏析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喂入钢带的碳浓度会极大地影响等轴晶与柱状晶的生长,碳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会降低喂钢带对等轴晶体积分数提高的效果.通过调控钢带溶质浓度可以直接影响铸坯内溶质浓度及分布,喂入1.0倍钢液碳浓度(r_(C)=1.0)的钢带对连铸坯宏观偏析的改善效果最佳,其中铸坯径向碳极差和宏观偏析指数极值差分别为0.165 7%和3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大圆坯 喂钢带 钢带碳浓度 宏观偏析 体积平均凝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磁场作用下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与凝固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韦忍 苏志坚 +1 位作者 杜以达 王燕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522,共9页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 为利用板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技术和电磁制动技术各自的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本文应用了结合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分体式复合磁场并提出电磁制动的结构为单条型电磁制动,对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控制.建立了该磁场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对复合磁场给予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传热与凝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加复合磁场后,结晶器内上、下返流流速明显减小,钢液主流股对窄面的冲击深度变小,上返流整体下移,弯月面钢液形成顺时针循环流;结晶器内整体温度分布更均匀,弯月面处温度较无磁场时基本不变;结晶器出口处凝固坯壳更为均匀,其厚度较无磁场下有所增加,钢液射流对窄面附近初生坯壳冲刷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结晶器 电磁搅拌 电磁制动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精炼过程中通电升温阶段底吹氩方式的优化
20
作者 王宁 秦德越 +1 位作者 李宝宽 赵家七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3,共7页
在LF(ladle furnace)精炼过程的通电升温阶段多采用双喷嘴等流喷吹的吹氩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双喷嘴差流吹氩的底吹方式,以某钢厂135 t钢包为原型设计1∶4非等温水模型实验平台,在总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底吹比例为1∶1,2∶1和3∶1的温度... 在LF(ladle furnace)精炼过程的通电升温阶段多采用双喷嘴等流喷吹的吹氩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双喷嘴差流吹氩的底吹方式,以某钢厂135 t钢包为原型设计1∶4非等温水模型实验平台,在总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底吹比例为1∶1,2∶1和3∶1的温度均匀化实验,结果表明底吹比例为2∶1时的各监测点无量纲温差最小,均匀化效果最好.建立流动-传热耦合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总流量相等的情况下,底吹比例为1∶1,2∶1和3∶1时流动死区占比分别为14.1%,9.1%和9.8%,温度死区占比分别为6.2%,2.6%和0.3%,2∶1差流底吹方式在活跃流场和促进温度均匀化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流吹氩 底吹分布 温度均匀化 非等温水模型 流动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