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制备高硅铝合金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伏良 甘卫平 +1 位作者 陈招科 刘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17-1722,共6页
采用空气雾化水冷与真空包套热挤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Al 30Si和Al 40Si过共晶高硅铝合金材料,采用扫描电镜与金相显微镜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检测了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高硅铝合金粉末颗粒尺寸在2~10μm之间;挤压后的... 采用空气雾化水冷与真空包套热挤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Al 30Si和Al 40Si过共晶高硅铝合金材料,采用扫描电镜与金相显微镜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检测了其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高硅铝合金粉末颗粒尺寸在2~10μm之间;挤压后的材料具有组织十分细小且均匀弥散分布的Si相;在370℃热挤压条件下,其抗拉强度高达239MPa,比相同成分的铸轧态试样提高了77%,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以及Si含量的增加,硅相颗粒增大,抗拉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真空包套 热挤压 AL-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粒度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伏良 甘卫平 陈招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采用空气雾化水冷与真空包套热挤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A l-40S i高硅铝合金,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热分析仪等设备系统测试和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热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当原始粉末粒度较粗时,... 采用空气雾化水冷与真空包套热挤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A l-40S i高硅铝合金,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热分析仪等设备系统测试和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热物理性能.研究表明:当原始粉末粒度较粗时,经热挤压后材料的显微组织中硅相粗大,致密度与气密性较低,抗拉强度较小,导热性能和热膨胀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热挤压 高硅铝合金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铝合金粉末的高温空气氧化预处理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伏良 易丹青 +1 位作者 刘泓 张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6-1171,共6页
通过对铝硅合金粉末采用高温空气氧化预处理,然后进行包套热挤压,制备了Al-12Si共晶及Al-30Si过共晶高硅铝合金材料。利用氧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检测设备,对预处理粉末的氧含量与组织及所制备材料组织进行分... 通过对铝硅合金粉末采用高温空气氧化预处理,然后进行包套热挤压,制备了Al-12Si共晶及Al-30Si过共晶高硅铝合金材料。利用氧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检测设备,对预处理粉末的氧含量与组织及所制备材料组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铝硅合金粉末氧含量随氧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氧化速度随氧化时间延长而下降;粉末颗粒表面氧含量明显高于颗粒内部的;在相同氧化时间内,Al-30Si粉末氧含量的增加大于Al-12Si的,Al-30Si粉末的氧化速度更快;合金粉末经高温空气氧化预处理后,晶粒出现不同程度的长大,Al-12Si共晶合金的晶粒长大不明显,而Al-30Si过共晶合金晶粒长大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电子封装 高温空气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粒度对高硅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甘卫平 陈招科 杨伏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1-726,共6页
通过对快速凝固高硅铝合金粉末(Al30%Si)进行真空包套热挤压,制备出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了粉末粒度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热分析仪、TR2热物性测试仪等设备系统测试... 通过对快速凝固高硅铝合金粉末(Al30%Si)进行真空包套热挤压,制备出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了粉末粒度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万能电子拉伸机、差热分析仪、TR2热物性测试仪等设备系统测试和分析了该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原始粉末颗粒尺寸大小能显著影响材料热挤压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原始粉末颗粒越细小,其硅相越细小、抗拉强度和致密度越高、气密性越好、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电子封装材料 快速凝固 热挤压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氧化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伏良 易丹青 张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7-322,共6页
采用高温空气氧化对Al-12Si与Al-30Si合金粉末进行预处理,结合包套热挤压,制备出Al2O3与SiO2增强的弥散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通过金相及热物性测试,对材料显微组织、密度、气密性、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粉末经... 采用高温空气氧化对Al-12Si与Al-30Si合金粉末进行预处理,结合包套热挤压,制备出Al2O3与SiO2增强的弥散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通过金相及热物性测试,对材料显微组织、密度、气密性、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粉末经高温空气氧化预处理后,Al-12Si晶粒长大不明显,而Al-30Si晶粒发生了明显长大;材料致密度随氧化时间延长略有下降,但均在97%以上,材料气密性均在1×10-9 Pa.m3/s左右;在相同工艺条件下,Al-30Si材料热膨胀系数明显低于Al-12Si材料,氧化时间对材料热膨胀系数影响不明显;导热系数随材料中硅含量增加而下降,随粉末氧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氧化24 h后,材料导热系数超过120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高温空气氧化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合金粉末的高能球磨及其表征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伏良 易丹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制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采用高能球磨对Al-Si合金粉末进行氧化预处理,结合包套热挤压制备Al2O3与SiO2增强的弥散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并利用粉末粒度分析仪、氧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球磨粉末氧含量、... 为制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采用高能球磨对Al-Si合金粉末进行氧化预处理,结合包套热挤压制备Al2O3与SiO2增强的弥散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并利用粉末粒度分析仪、氧分析仪、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球磨粉末氧含量、粉末粒度及材料组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Si合金粉末经24 h球磨后,粉末粒度明显减小,部分粒径从3~5μm减小到0.1~0.2μm;球磨后粉末形状从原来的长条状转变为细小的球状;粉末氧含量随着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与球磨时间接近于呈线性关系;粉末经高能球磨后,所制备材料晶粒更加细小,特别是硅粒子已明显细化,材料组织更均匀、更致密;随着粉末球磨时间延长,材料热导率增加,球磨32 h后,材料热导率高达145.5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铝硅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铝合金材料高温充氧氧化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伏良 易丹青 +1 位作者 刘泓 陈智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0-824,共5页
针对应用广泛的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采用高温充氧氧化工艺,对已挤压成形的Al-30Si及Al-40Si高硅铝合金材料进行后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热物性测试仪及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材料显微组织、密度、气密性、热膨胀系数... 针对应用广泛的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采用高温充氧氧化工艺,对已挤压成形的Al-30Si及Al-40Si高硅铝合金材料进行后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热物性测试仪及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材料显微组织、密度、气密性、热膨胀系数、热导率及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充氧氧化后材料晶粒长大,Si含量高的材料长大更为明显,并存在Si颗粒偏聚现象;高温氧化后材料致密度增加,气密性提高;氧化后Al-30Si材料热膨胀系数略有增加,而充氧氧化对Al-40Si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材料热导率,Al-30Si与Al-40Si材料热导率分别提高16.4%和23.5%;高温氧化工艺显著降低材料抗压强度,Al-30Si与Al-40Si材料经氧化后抗压强度分别下降26.8%和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电子封装 快速凝固 高温充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凯里—麻江—丹寨地区奥陶系红花园组古岩溶储层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淡永 梁彬 +1 位作者 曹建文 张庆玉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黔东南凯里—麻江—丹寨地区(构造上位于黔南坳陷东北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为一套生物碎屑灰岩。该区已发现的麻江古油藏尚未取得油气勘探进展。对区内多处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进行了宏观勘查和采样以及岩样微观薄片分析,证实该套地层... 黔东南凯里—麻江—丹寨地区(构造上位于黔南坳陷东北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为一套生物碎屑灰岩。该区已发现的麻江古油藏尚未取得油气勘探进展。对区内多处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进行了宏观勘查和采样以及岩样微观薄片分析,证实该套地层曾发生古岩溶作用,并可识别出埋藏岩溶和风化壳岩溶两类古岩溶作用。基于这些岩溶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古风化壳岩溶受早中奥陶世古隆起及剥蚀时间控制,主要发育于古隆起区麻江古油藏一带,而其它地区为埋藏岩溶。认为古风化壳岩溶形成大量溶蚀孔洞缝,为红花园组提供了优质储层条件。此外在中—下奥陶统大湾组碎屑岩覆盖下的红花园组碳酸盐岩也可以发生埋藏岩溶并形成较好的岩溶型储层。红花园组在黔南坳陷东北部的油藏大多有过暴露或破坏。认为在坳陷西南部寻找古隆起区附近的上述两类储层应是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黔南坳陷 奥陶系 红花园组 古风化壳 岩溶作用 岩溶型储层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春树 刘江丽 +5 位作者 袁玉春 戴传瑞 李世银 常少英 罗宪婴 曹鹏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及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资料,通过单井分析及连井对比研究,探讨了研究区古岩溶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储层的空间发育及岩溶洞穴的充填特征。认为轮古西地区经历多期地壳抬升,奥陶系古潜山发育两期岩溶... 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及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地震资料,通过单井分析及连井对比研究,探讨了研究区古岩溶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储层的空间发育及岩溶洞穴的充填特征。认为轮古西地区经历多期地壳抬升,奥陶系古潜山发育两期岩溶旋回,纵向上形成了四套与洞穴有关的古岩溶储层,其中第Ⅱ岩溶层主要分布在岩溶斜坡区,洞穴广泛发育,充填程度低且位于构造高部位,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南地区 奥陶系 岩溶储层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平台巴西圆盘实验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参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启权 杨辅 +1 位作者 董文正 吉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8-412,共5页
为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平台型加载方式的巴西圆盘实验对铜、铁两种不同相对密度的金属粉末压坯进行直径压缩。利用同步实验图像记录,研究了圆盘中心裂纹的生长和金属粉末压坯的拉伸断裂过程。通过压缩实验获得了金属粉... 为确定金属粉末压坯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平台型加载方式的巴西圆盘实验对铜、铁两种不同相对密度的金属粉末压坯进行直径压缩。利用同步实验图像记录,研究了圆盘中心裂纹的生长和金属粉末压坯的拉伸断裂过程。通过压缩实验获得了金属粉末压坯的位移-载荷曲线,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了压坯的三个力学性能参数:由直线段确定弹性模量E、由线性段与非线性段的转折点确定抗拉强度σ_t和由局部最小载荷确定张开型断裂韧度K_(Ic),它们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均符合幂指数函数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压坯 平台巴西圆盘实验 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坳拉槽层序地层学:以湘中坳陷为例
11
作者 刘辰生 郭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13-2118,共6页
锡矿山组沉积期是湘中坳拉槽最发育的时期,根据岩性、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等沉积相鉴别标志,可识别出深水台盆相、浅水台盆相、局限台地相、滑塌灰岩相和滨岸相等。从锡矿山组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边界,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从这3个层序均可... 锡矿山组沉积期是湘中坳拉槽最发育的时期,根据岩性、沉积构造及古生物等沉积相鉴别标志,可识别出深水台盆相、浅水台盆相、局限台地相、滑塌灰岩相和滨岸相等。从锡矿山组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边界,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从这3个层序均可识别出海侵体系与和高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为浅水台盆相和深水台盆相沉积,而高位体系域为浅水台盆相、局限台地相和滨岸相沉积;坳拉槽层序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构造活动、物源和气候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构造是主控因素。SQ1层序沉积期边界断裂活动性最强,烃源岩也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拉槽 锡矿山组 层序地层学 构造活动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保温时间对超粗晶WC-10Co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淞百 闵凡路 +1 位作者 姚占虎 张建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5,共7页
超粗晶WC-Co硬质合金因耐磨性高和韧性好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致密度和晶粒的控制是获得优异性能的关键。采用轻度球磨法获得添加超细WC的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制备平均晶粒尺寸为8.3~8.8μm的超粗晶WC-10Co硬质合金,研究烧结保温时... 超粗晶WC-Co硬质合金因耐磨性高和韧性好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致密度和晶粒的控制是获得优异性能的关键。采用轻度球磨法获得添加超细WC的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烧结制备平均晶粒尺寸为8.3~8.8μm的超粗晶WC-10Co硬质合金,研究烧结保温时间对致密度、WC晶粒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保温时间从30 min增至120 min,致密度先增加后下降,Co在合金表面聚集氧化并使内部孔隙增多,部分WC晶粒聚集形成异常晶粒,这些缺陷结构阻碍了孔隙的消除;超细WC和球磨破碎细WC的先后溶解析出,使WC平均晶粒度先增加后减小,晶粒分布变宽。当烧结保温时间为60 min时,曲面类球状WC部分通过台阶生长机制转变为性能友好型的圆边六棱柱晶粒,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达到最高,分别为1733 MPa和28 kJ·m^(-2)。此外,烧结过程中部分晶粒中原生缺陷难以完全消除,而较长的烧结保温时间下,多种缺陷的增多降低合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粗晶WC-Co硬质合金 烧结保温时间 致密度 WC晶粒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