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O对高碱度烧结矿强度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50
1
作者 范晓慧 李文琦 +6 位作者 甘敏 陈许玲 袁礼顺 季志云 余志元 黄晓贤 苏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25-3330,共6页
研究Mg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高碱度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0的烧结矿MgO质量分数从1.15%提高到3.5%时,转鼓强度从71.33%降低到61.13%;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大,液相生成温度提高,液相量减少,MgO质量... 研究MgO质量分数的提高对高碱度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度为2.0的烧结矿MgO质量分数从1.15%提高到3.5%时,转鼓强度从71.33%降低到61.13%;随着MgO质量分数的增大,液相生成温度提高,液相量减少,MgO质量分数太高将造成烧结矿液相量不足;Mg2+主要固溶在磁铁矿中,Mg2+进入磁铁矿晶格,提高磁铁矿的稳定性,不利于磁铁矿氧化,使得烧结矿中磁铁矿质量分数增大,且针状铁酸钙黏结相质量分数减少;烧结液相量较少以及具有良好强度的针状铁酸钙质量分数降低是MgO降低烧结矿强度的主要原因;白云石的成矿能力比石灰石的弱,随着白云石用量增大,熔剂与铁矿石之间的反应能力下降,因此,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 高碱度烧结矿 液相生成特性 微观结构 成矿特征 转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粘结剂氧化球团固结特性及强化措施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许玲 甘敏 +3 位作者 范晓慧 姜涛 王祎 赵改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0-555,共6页
研究有机粘结剂球团和膨润土球团的矿相结构、矿物组成,并比较这2种粘结剂在成球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认为有机粘结剂球团比膨润土球团固结强度低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与膨润土球团相比,有机粘结剂球团中颗粒接触不够紧密、球团孔隙率高,... 研究有机粘结剂球团和膨润土球团的矿相结构、矿物组成,并比较这2种粘结剂在成球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认为有机粘结剂球团比膨润土球团固结强度低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与膨润土球团相比,有机粘结剂球团中颗粒接触不够紧密、球团孔隙率高,二是起粘结作用的低熔点物质含量少。通过磨矿降低铁精矿原料粒度,采用润磨工艺,可增大有机粘结剂球团颗粒之间的接触,在950℃预热10min以及在1250℃焙烧10min的条件下,使有机粘结剂球团的预热球强度从159N/个提高到488N/个,焙烧球强度从1405N/个提高到2534N/个;另外,添加1.25%的石灰石有利于球团中低熔点物质的生成,在1010℃预热10min以及在1250℃焙烧10min的条件下,可以使有机粘结剂球团的预热球强度从245N/个提高到426N/个,焙烧球强度从1477N/个提高到3051N/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粘结剂 膨润土 预热球 焙烧球 固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和镁添加剂在氧化球团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甘敏 范晓慧 +3 位作者 陈许玲 袁礼顺 姜涛 赵忠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45-1651,共7页
对石灰石、菱镁石和白云石3种钙、镁添加剂对球团性能、TFe品位以及生产工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降低了生球落下强度和预热球抗压强度,但提高了生球爆裂温度;添加剂中的CaO使焙烧球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MgO使得焙烧球... 对石灰石、菱镁石和白云石3种钙、镁添加剂对球团性能、TFe品位以及生产工艺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降低了生球落下强度和预热球抗压强度,但提高了生球爆裂温度;添加剂中的CaO使焙烧球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MgO使得焙烧球抗压强度降低;加入钙、镁添加剂会降低球团矿TFe品位,通过添加生石灰或有机黏结剂取代膨润土,可以提高球团的TFe品位;钙、镁添加剂在干燥预热段分解吸热会影响链篦机的热平衡,通过在球团中内配无烟煤,由无烟煤燃烧放热来提供钙、镁添加剂热分解所需的热量,可以维持链篦机的热平衡制度;通过添加生石灰或有机黏结剂和内配适量的无烟煤,可解决钙、镁添加剂在氧化球团中应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添加剂 镁添加剂 氧化球团 球团矿铁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燃料应用于铁矿烧结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范晓慧 季志云 +7 位作者 甘敏 姜涛 陈许玲 李文琦 王强 余志元 黄晓贤 袁礼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47-1753,共7页
通过烧结杯试验对2种木炭、1种固体成型锯末替代焦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燃料替代焦粉质量分数的提高,烧结适宜水分呈增加趋势,且生物质燃烧速度快使垂直烧结速度提高,而料层最高温度降低使烧结矿熔融区铁酸钙质量分数减... 通过烧结杯试验对2种木炭、1种固体成型锯末替代焦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燃料替代焦粉质量分数的提高,烧结适宜水分呈增加趋势,且生物质燃烧速度快使垂直烧结速度提高,而料层最高温度降低使烧结矿熔融区铁酸钙质量分数减小,大孔薄壁结构增加,造成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当此3种生物质燃料分别替代质量分数为40%的焦粉进行烧结时,烧结速度均升高,但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且生物质的燃料比(即固定碳与挥发分的质量比)越低,其替代焦粉的适宜质量分数也越低,经过炭化的生物质能获得更好的烧结指标;通过降低生物质燃料的热量置换比以及适当提高生物质的平均粒径,提高了料层的最高温度,从而强化生物质燃料的铁矿烧结,提高了烧结矿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铁矿烧结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在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焙烧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志国 孙体昌 +1 位作者 蒋曼 高恩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66-3572,共7页
以Ni和Fe质量分数分别为1.46%和26.68%的红土镍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并对焙烧矿进行X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分析以研究CaO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CaO的组合添加剂能够达到磁选精矿中镍质量分数为8... 以Ni和Fe质量分数分别为1.46%和26.68%的红土镍矿为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还原焙烧-磁选试验研究,并对焙烧矿进行X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分析以研究CaO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含CaO的组合添加剂能够达到磁选精矿中镍质量分数为8.58%、回收率为88.15%的最佳试验效果。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添加的CaO能够在焙烧过程中与硅酸盐矿物反应生成辉石、提高含镍硅酸盐的反应活性、促进镍的还原并且能够降低还原过程中NiO与SiO2结合的概率,提高镍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直接还原 CAO 磁选 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渣直接还原焙烧提铁降硫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昊 孙体昌 +2 位作者 高恩霞 许言 郭倩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对硫酸渣直接还原过程中脱硫剂的种类与用量、焙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焙烧时间等因素对焙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剂用量为30%,脱硫剂SH用量为15%,随炉升温,焙烧温度为1 200℃,焙烧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 对硫酸渣直接还原过程中脱硫剂的种类与用量、焙烧温度、不同升温方式、焙烧时间等因素对焙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剂用量为30%,脱硫剂SH用量为15%,随炉升温,焙烧温度为1 200℃,焙烧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可得到铁品位为90.13%、铁回收率为95.06%、硫含量为0.040%的还原铁。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硫酸渣中的硫与脱硫剂反应生成了硫化钙,且焙烧温度的升高和随炉升温都有利于硫化钙的生成;通过磨矿-磁选方法可将硫化钙与金属铁分离,从而达到脱硫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渣 直接还原焙烧 焙烧温度 还原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用于铁精矿球团还原过程中黏结的抑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易凌云 黄柱成 +2 位作者 姜涛 梁之凯 钟荣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41-3146,共6页
基于铁精矿球团在竖炉还原过程中易产生黏结而严重影响竖炉顺行,研究物质炭的添加对球团还原过程中黏结的影响,揭示添加生物质炭抑制球团黏结的机理,并在比较表面覆层与配加生物质炭2种抑制措施特点的基础上优化黏结抑制方法。研究结果... 基于铁精矿球团在竖炉还原过程中易产生黏结而严重影响竖炉顺行,研究物质炭的添加对球团还原过程中黏结的影响,揭示添加生物质炭抑制球团黏结的机理,并在比较表面覆层与配加生物质炭2种抑制措施特点的基础上优化黏结抑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能有效缓解还原过程中球团间的黏结现象,适宜的生物质炭粒度为10 mm,C与Fe物质的量比为0.3;生物质炭在还原过程中表现出的物理阻隔、松动料层、还原剂和强吸热等多重作用可保证它对球团黏结的抑制效果;采用球团表面覆层与配加生物质炭复合作用的方式,克服了表面覆层时还原速度慢的缺点,同时避免了单纯配加生物质炭时黏结抑制偏弱的不良效果,是一种较理想的黏结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球团 直接还原 黏结抑制 生物质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化膨润土制备及其在铁精矿球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柱成 李铁辉 +1 位作者 易凌云 姜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1-347,共7页
在搅拌磨机械力的作用下添加有机分散剂制备纤维化膨润土,将制得的纤维化膨润土喷洒在铁精矿成球长大区进行造球,研究纤维化膨润土的性能及其对铁精矿球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化的膨润土在加热脱水的过程中,脱水速率明显降低... 在搅拌磨机械力的作用下添加有机分散剂制备纤维化膨润土,将制得的纤维化膨润土喷洒在铁精矿成球长大区进行造球,研究纤维化膨润土的性能及其对铁精矿球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化的膨润土在加热脱水的过程中,脱水速率明显降低,持水能力明显提高,经纤维化后膨润土粒度变小、比表面积变大,分散度提高,原来的多层片状结构,基本解离成单层结构。与常规造球相比,在生球长大区喷洒纤维化膨润土进行强化造球,生球的抗压强度、落下强度和爆裂温度分别从11.0 N/个,1.9次/0.5 m和490℃提高到14.1 N/个,3.4次/0.5m和540℃,900℃预热15 min和1 280℃焙烧10 min所获得的预热球和焙烧球的抗压强度分别从301 N/个,2 653N/个提高到408 N/个和2 700 N/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纤维化 铁精矿 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铁矿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庞永莉 肖国先 酒少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6-139,144,共5页
菱铁矿具有热分解特性,在一定温度与气氛条件下,经焙烧后放出CO2气体,并生成强磁性的磁铁矿,利于弱磁选富集.用TG和DTG(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研究了大西沟菱铁矿的热分解过程,判定了发生热分解反应的温度范围,分析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行... 菱铁矿具有热分解特性,在一定温度与气氛条件下,经焙烧后放出CO2气体,并生成强磁性的磁铁矿,利于弱磁选富集.用TG和DTG(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研究了大西沟菱铁矿的热分解过程,判定了发生热分解反应的温度范围,分析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微分法计算了大西沟菱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并判定热分解过程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用多种积分方法和非等温线性拟合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西沟菱铁矿的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在400-600℃之间.热分解过程符合F1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菱铁矿 热分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氧化球团性质及其气基直接还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柱成 易凌云 +1 位作者 彭虎 姜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89-2895,共7页
考查焙烧温度对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孔隙率、Fe3O4含量及显微结构等性质的影响,研究不同焙烧温度下球团的还原行为,计算其还原过程动力学并确定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增大,晶粒间互联... 考查焙烧温度对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孔隙率、Fe3O4含量及显微结构等性质的影响,研究不同焙烧温度下球团的还原行为,计算其还原过程动力学并确定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氧化球团抗压强度增大,晶粒间互联及渣相增多,球团内Fe3O4含量及孔隙率则明显降低;在1 200℃焙烧时球团还原最快,其次为1 150℃和1 250℃,最慢的是于1 100℃焙烧球团;在1 100,1 150和1 200℃焙烧球团还原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而1 250℃焙烧球团在还原过程前期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后期受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球团 焙烧温度 显微结构 还原速率 还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锰矿与硫化铋矿交互焙烧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传福 夏楚平 +2 位作者 王志坚 湛菁 邬建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84-3990,共7页
提出利用软锰矿与低品位硫化铋矿交互焙烧反应可同时进行氧化锰的硫酸化焙烧和硫化铋的氧化焙烧2个焙烧过程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零排放的新工艺。首先从热力学角度并通过热重分析等手段在理论上论证新工艺的可行性。然后进行焙烧试验,研... 提出利用软锰矿与低品位硫化铋矿交互焙烧反应可同时进行氧化锰的硫酸化焙烧和硫化铋的氧化焙烧2个焙烧过程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零排放的新工艺。首先从热力学角度并通过热重分析等手段在理论上论证新工艺的可行性。然后进行焙烧试验,研究物料配比n(MnO2)/n(S)对硫转化率及固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软锰矿在交互焙烧过程中氧化锰转化成硫酸锰的固硫率非常高。当固定焙烧温度为923 K、焙烧时间为2 h和n(MnO2)/n(S)≥1.6时,固硫率大于99%,其硫转化率高达94%。原矿中铋在焙烧产物中主要以Bi2O3和Bi28O32(SO4)10形态存在,其他硫化物物相消失,表明在交互焙烧过程中硫化铋充分转化成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铋矿 交互焙烧 软锰矿 固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白山地区煤系高岭土煅烧增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云辉 武子玉 +2 位作者 于德利 马丽艳 周永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以吉林白山地区石炭、二叠煤系高岭土(或高岭石)为试样,进行了矿物成分、含量分析和研磨、煅烧、添加不同漂白剂加工工艺实验。研究了煅烧过程中白度的变化规律,成功地找到了提高该地区煅烧高岭土白度较有效的添加剂。为进一步扩大实验... 以吉林白山地区石炭、二叠煤系高岭土(或高岭石)为试样,进行了矿物成分、含量分析和研磨、煅烧、添加不同漂白剂加工工艺实验。研究了煅烧过程中白度的变化规律,成功地找到了提高该地区煅烧高岭土白度较有效的添加剂。为进一步扩大实验和开发利用该区高岭土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高岭土 煅烧 添加剂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云母矿的钠化焙烧工艺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云 范必威 林海玲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本文对含钒云母中五氧化钒的焙烧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了钠化焙烧机理的探讨 ,特别是氧气与氯气在焙烧中的作用以及氧化气氛与氯化气氛的关系。
关键词 钒云母矿 钠化焙烧 工艺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綦江菱-赤混合型铁矿石磁化焙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小龙 韩跃新 +1 位作者 李艳军 周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5,共6页
磁化焙烧是处理菱-赤混合型铁矿石最有效的手段,焙烧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可为实现该类铁矿石磁化焙烧关键技术提供理论支撑。采用X射线衍射、自制热重分析炉、扫描电镜等途径对矿石磁化焙烧过程的动力学及焙烧产品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 磁化焙烧是处理菱-赤混合型铁矿石最有效的手段,焙烧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可为实现该类铁矿石磁化焙烧关键技术提供理论支撑。采用X射线衍射、自制热重分析炉、扫描电镜等途径对矿石磁化焙烧过程的动力学及焙烧产品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焙烧过程中可不添加任何还原剂使菱铁矿和赤铁矿全部转变为磁铁矿,菱铁矿分解反应的发生是整个反应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焙烧温度,可使矿石的焙烧反应更加完全,同时有利于矿物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反应速度,缩短反应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矿石磁化焙烧过程的机理函数符合随机成核与随后生长模型,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74.48 k J/mol、27.39 min-1。焙烧后产品表面有大量微裂纹产生,铁矿物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紧密,在后续选别作业前还需对其进行细磨,焙烧产品中Mg、Ca、Mn元素与Fe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共生,将影响最终铁精矿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赤混合型铁矿石 磁化焙烧 动力学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焙烧酸性球团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黎光 傅菊英 +1 位作者 朱德庆 陈耀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3-406,共4页
针对烧结机焙烧酸性球团工艺焙烧负压低、固结速度快等工艺特点 ,对不同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的酸性球团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 ,采用低硅铁精矿、添加 1%膨润土时 ,球团矿仍以磁铁矿和赤... 针对烧结机焙烧酸性球团工艺焙烧负压低、固结速度快等工艺特点 ,对不同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的酸性球团矿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烧结机焙烧工艺条件下 ,采用低硅铁精矿、添加 1%膨润土时 ,球团矿仍以磁铁矿和赤铁矿再结晶的固相固结为主 ,不同于传统的烧结矿固结方式 .当印度矿配比增加时 ,球团矿中磁铁矿随着增加 ,球团结构变致密 ,转鼓强度提高 .当煤粉用量增加 ,球团矿中磁铁矿再结晶增加 .煤粉用量为 4.5 %时 ,球团中磁铁矿占 5 0 .2 % ,结构较致密 ,转鼓强度和利用系数均较佳 .过高的煤粉用量使得球团矿中气孔率增加 ,局部过熔 ,出现蜂窝状结构 .球团矿中SiO2 增加 ,磁铁矿再结晶增加 ,赤铁矿再结晶减少 ,液相量变化不大 ,球团矿转鼓强度增加 ,还原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球团 烧结机 矿物组成 焙烧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食盐燃烧提高石灰活性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英雄 冯启成 +4 位作者 高文清 李永秋 李文秀 王庆吉 余兆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609-612,共4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5)观察CaO晶体结构变化,电子探针测定其成分.发现了加食盐煅烧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石灰活性度的原因.这是因为被蒸发的NaCl离子扩散渗入CaO晶体中,使其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以及晶粒间的气孔...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505)观察CaO晶体结构变化,电子探针测定其成分.发现了加食盐煅烧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石灰活性度的原因.这是因为被蒸发的NaCl离子扩散渗入CaO晶体中,使其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以及晶粒间的气孔率增加,气孔长、定增大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活性 晶粒 气孔率 煅烧 食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硫酸渣的矿物特征及在磁化焙烧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宾生 王雪松 +1 位作者 李亮 张景智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铜陵硫酸渣中的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污染比较严重,直接选矿难以提高含铁品位。磁化焙烧后硫酸渣中的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铁矿颗粒的含铁品位提高了3%,结晶度也得到明显改善,蜂窝状结构减少,... 铜陵硫酸渣中的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铁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污染比较严重,直接选矿难以提高含铁品位。磁化焙烧后硫酸渣中的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铁矿颗粒的含铁品位提高了3%,结晶度也得到明显改善,蜂窝状结构减少,从而为磁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渣 矿物特征 磁化焙烧 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粉流态化还原过程黏结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其言 王建军 郭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为探究常压下铁矿粉颗粒在流化床中进行还原时的颗粒间黏结失流情况,指导用流化床还原铁矿粉的工业化应用,以澳大利亚某铁品位为61.42%、颗粒粒径为0.63~1.0 mm的铁矿粉为原料,添加与铁矿粉质量比为2%的Mg O粉末,在还原温度为923~1 023 ... 为探究常压下铁矿粉颗粒在流化床中进行还原时的颗粒间黏结失流情况,指导用流化床还原铁矿粉的工业化应用,以澳大利亚某铁品位为61.42%、颗粒粒径为0.63~1.0 mm的铁矿粉为原料,添加与铁矿粉质量比为2%的Mg O粉末,在还原温度为923~1 023 K、H2与CO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为还原气体、还原气体线速度为0.6m/s、还原时间为60 min条件下,考察铁矿颗粒在流化床中还原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颗粒在流化床中的存在状态主要受气体对颗粒的曳力、颗粒间的黏结力以及颗粒自身重力作用的影响。颗粒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向上的合外力大于零时,处于流化状态;合外力等于零时,铁矿粉处于临界黏结状态;合外力小于零时,处于黏结失流状态。温度相同时,颗粒间黏结力随着固体桥半径增大而增大;当固体桥半径相同时,高温条件下颗粒间的黏结力比低温条件下要大,黏结失流的临界固体桥半径范围为82~10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流态化 黏结 固体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浸金矿加熟石灰焙烧处理工艺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松文 梁经冬 邱良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43,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难浸金矿加熟石灰焙烧预处理工艺的提出、研究现状及作者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工艺的初步设想,供人们参考.
关键词 金矿石 焙烧 氧化焙烧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铁矿氧化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传孟 刘素兰 张显鹏 《矿冶》 CAS 1995年第4期78-81,共4页
采用相分析及热重分析等主要检测方法,研究了硼铁矿在氧化焙烧过程中其主要元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变化,为硼铁精矿造块-高炉冶炼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铁矿 氧化焙烧 脱硫 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