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4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耦合强化装备技术的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春喜 范怡平 +3 位作者 王龙延 张振千 刘梦溪 许栋五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相关装备的开发需要满足“高-快协同”,即应实现流动-传递环境的“三高”[油气-催化剂(简称油-剂)高效接触、油-剂高效分离、催化剂高效汽提]与反应动力学所要求的“快”的相互协同。基于将单一非均匀流化区域分解-重... 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相关装备的开发需要满足“高-快协同”,即应实现流动-传递环境的“三高”[油气-催化剂(简称油-剂)高效接触、油-剂高效分离、催化剂高效汽提]与反应动力学所要求的“快”的相互协同。基于将单一非均匀流化区域分解-重构的方法,开发了新型预提升装备和汽提装备;将空气动力学理论用于多相流分析,形成了可调控多股受限射流-多相流的进料装备技术;通过强化有效切向速度,开发了全新理念的提升管出口油-剂快速分离装备。这些装备不仅具备优良的性能,还可实现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内两相流型的快速转捩,获得了广泛的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装备 预提升 进料 快速分离 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差对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立管输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磊 赵北鲲 +5 位作者 刘君建 刘舜 黄新俊 申宝剑 段宏昌 彭威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59,共6页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 催化裂化(FCC)装置催化剂循环的下行部分是立管中的密相输送,催化剂流态复杂。受两器压力平衡影响,立管出口压力大于入口压力,为负压差操作。由于负压差是设计参数,工业现场技术人员对其调整范围较小,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报道较少。在工业FCC装置上,测量了不同工况时负压差立管的轴向压力分布,然后采用CPFD软件研究了立管压差对立管轴向压力、颗粒浓度和循环量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负压差立管下部易出现填充流,造成立管轴向压力逆转。模拟结果表明:负压差阻碍立管排料,立管内颗粒藏量升高、蓄压增大;正压差立管颗粒脱气少,随正压差增大,立管轴向颗粒趋于均匀密相流,立管蓄压和催化剂循环量增大。研究结果可为立管设计和操作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管 负压差 正压差 催化剂流态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再生器旋风分离器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国刚 袁世威 +1 位作者 孙建辰 曹港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4,共7页
旋风分离器是催化裂化装置中的一种关键设备,直接影响装置的催化剂跑损率和长期平稳运行,同时也是反应-再生系统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内旋风分离器技术,基于国产PV型高效旋风分离器,介绍旋风分离器结构-... 旋风分离器是催化裂化装置中的一种关键设备,直接影响装置的催化剂跑损率和长期平稳运行,同时也是反应-再生系统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内旋风分离器技术,基于国产PV型高效旋风分离器,介绍旋风分离器结构-流场-性能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介绍了新研发的PLS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再生器 旋风分离器 减阻增效 PLS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最大单井常温提氦装置关键指标考核评估
4
作者 徐文强 马悦 +7 位作者 刘波 郭霄雄 黄娅 刘泽军 党世皓 陶哲学 邱奎 陈历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2,共7页
目的国内最大的单井常温提氦装置采用两级膜分离耦合两级变压吸附工艺,对其运行性能的评估可为我国贫氦天然气提氦技术发展提供关键实践数据。该装置采用简易孔板流量计导致测量误差,关键指标的考核面临重大挑战。方法基于氦气(He)与二... 目的国内最大的单井常温提氦装置采用两级膜分离耦合两级变压吸附工艺,对其运行性能的评估可为我国贫氦天然气提氦技术发展提供关键实践数据。该装置采用简易孔板流量计导致测量误差,关键指标的考核面临重大挑战。方法基于氦气(He)与二氧化碳(CO_(2))的物料平衡,建立了:①利用可测组分数据反推原料气流量的计算方法;②无须流量数据的一级膜分离氦收率与一级变压吸附氦损失率计算公式。结果①产品气组分远超设计标准:φ2(He)=98.50%,φ2(H2)=1.50%,φ2=1.14×10^(−6),φ2(CO_(2))<0.10×10^(−6);②关键指标优于设计值:装置氦收率为82.25%,一级膜分离氦收率为93.21%,一级变压吸附氦损失率为0.17%,二级膜分离一段氦提浓倍数为14.5。结论所提出的评估方法有效解决了孔板流量计测量误差导致的考核难题,为单井提氦装置性能评价提供了可靠框架。装置运行的优异表现证实了该膜分离耦合变压吸附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氦 膜分离 变压吸附 氦收率 单井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脱沥青装置进料劣质化运行分析
5
作者 申欣然 田磊 +2 位作者 裴丽丽 李晓磊 于洋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某炼油厂设计规模为0.8 Mt a丁烷溶剂脱沥青装置,采用UOP公司DEMEX工艺技术,以减压渣油为原料,丁烷为溶剂,自2002年首次开工以来,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装置能耗以及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要求。但随着减压渣油不断重质劣质化,... 某炼油厂设计规模为0.8 Mt a丁烷溶剂脱沥青装置,采用UOP公司DEMEX工艺技术,以减压渣油为原料,丁烷为溶剂,自2002年首次开工以来,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装置能耗以及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和控制要求。但随着减压渣油不断重质劣质化,装置运行出现脱沥青油收率低、抗车辙母粒软化点低等问题。基于此,分析了装置运行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为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脱沥青 脱沥青油收率 抗车辙母粒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开架式气化器传热强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美杰 韦刘轲 +3 位作者 贾保印 蓝兴英 高金森 石孝刚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6-1217,共12页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热值高、高效灵活等优点,对促进中国新型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LNG接收站承担着天然气的储存与计量外输任务,其中气化器作为LNG接收站的关键设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式围绕...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热值高、高效灵活等优点,对促进中国新型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LNG接收站承担着天然气的储存与计量外输任务,其中气化器作为LNG接收站的关键设备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方式围绕气化器的结构与换热性能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关于强化换热的措施有待创新和突破。本文综述了LNG接收站中常用气化器的运作方式及换热机理,分析了各气化器的适用条件,重点介绍了海水超级开架式气化器内部流动及传热过程的物理机制,总结出了各运行参数、设计结构及结冰状况对气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强化传热的措施和研究方向,为气化器的结构与过程优化提供了一定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气化器 气化 强化传热 结冰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Mta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装置运行分析
7
作者 王红超 龙有 +4 位作者 杨彦强 匡良斌 王辉国 蒋志超 张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组分炼油对于建造现代化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C_(5)、C_(6)轻石脑油资源,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技术,该技术主要由RAN-520吸附剂、Recane工艺及RACS控制系统、吸附塔格栅RACI03... 组分炼油对于建造现代化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利用C_(5)、C_(6)轻石脑油资源,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了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技术,该技术主要由RAN-520吸附剂、Recane工艺及RACS控制系统、吸附塔格栅RACI03内构件等核心技术构成。某石化企业1.0 Mt a汽油轻馏分优化利用装置于2023年5月开车成功,并于2024年3月进行了100%负荷装置考核。考核结果表明:C_(5)、C_(6)轻石脑油经吸附分离后,抽出油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为95.89%,可作为优质蒸汽裂解原料;抽余油中异构烷烃质量分数为92.77%,RON达到86.9,比原料RON提高15.1;装置能耗为27.44 kgOE t(1 kgOE=41.86 MJ),扣除加工成本后,每年可增加收益约40585.8万元。对装置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吸附和解吸过程的存在,吸附塔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随碳数增加,正构烷烃吸附强度增加,吸附收率提高。5A分子筛表面对苯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为降低苯对后续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3种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轻馏分 C_(5) C_(6) 吸附分离 正构烷烃 异构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发展历程
8
作者 房韡 周建华 +5 位作者 郭锦标 许友好 孙振光 邱建章 赵毅 张立博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共7页
催化裂化是炼油产业重油加工的关键工艺,随着炼油工艺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的进步成为智能化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催化裂化过程控制由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在线优化控制等控制技术阶梯式实施。良好的常规控制不仅... 催化裂化是炼油产业重油加工的关键工艺,随着炼油工艺和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催化裂化过程控制技术的进步成为智能化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催化裂化过程控制由常规控制、先进控制、在线优化控制等控制技术阶梯式实施。良好的常规控制不仅能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的自控率,也是先进控制技术的基础,而成功的先进控制又是在线优化控制技术的前提;精准的催化裂化模型能极大地改进在线优化控制的性能,而工艺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企业实现整体智能化控制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气动仪表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 实时优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装置引气分碳五至水洗系统措施与效果分析
9
作者 牛东会 杨跃进 +2 位作者 向杰 曹太吉 许楠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89,共8页
中国石化河南炼化公司为了提高200 kt a烷基化装置烷基化油收率,解决夏季汽油蒸气压高的问题,采取了掺炼一定量气分碳五至烷基化装置的办法,实现了烷基化油收率的提高。但在掺炼过程中,装置相关管线及设备出现堵塞情况,造成装置无法顺... 中国石化河南炼化公司为了提高200 kt a烷基化装置烷基化油收率,解决夏季汽油蒸气压高的问题,采取了掺炼一定量气分碳五至烷基化装置的办法,实现了烷基化油收率的提高。但在掺炼过程中,装置相关管线及设备出现堵塞情况,造成装置无法顺利掺炼气分碳五。针对该情况,通过对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可知气分碳五携带的N-甲基二乙醇胺杂质是引起管线及设备堵塞的主要原因。通过引气分碳五至烷基化装置水洗系统,脱除气分碳五中的杂质,气分碳五水洗罐中水洗水及中和池总排口水样氮质量浓度分别稳定控制在126.1 mg/L和47.4 mg/L左右,中和池总排口水样pH稳定在6~7范围,达到排放指标要求。水洗气分碳五引进烷基化反应系统后,装置原有易堵塞管线及设备压差稳定可控,原料烷烯摩尔比、反应温度、酸质量分数、酸耗及异丁烷体积分数等关键参数可分别稳定控制在1.3,3℃,92%,83.79 kg t,88.8%左右。得到研究法辛烷值为94.6、雷德饱和蒸气压为47.91 kPa、终馏点为191.1℃、密度(20℃)为695.5 kg m^(3)及铜片腐蚀为1a级的优质烷基化油,并成功实现烷基化油收率提高3.48百分点的目标,为炼油厂汽油质量提升以及经济效益增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烷基化 烷基化油 气分碳五 水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运行时间优化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志才 邓中活 +1 位作者 刘涛 戴立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5,共6页
针对某8.0 Mt a炼油厂因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停工导致其清洁汽油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的问题,以及炼油厂检修周期为4年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影响渣油加氢装置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原料残炭与装置运行时间的关系、催化剂级配方案对催化剂加氢活... 针对某8.0 Mt a炼油厂因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停工导致其清洁汽油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的问题,以及炼油厂检修周期为4年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影响渣油加氢装置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原料残炭与装置运行时间的关系、催化剂级配方案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装置运行时间的措施。影响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运行时间的主要因素为原料性质和催化剂级配方案;渣油加氢装置原料残炭越高,即原料中减压渣油的比例越高,则装置运行时间越短;催化剂级配方案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很大,优化级配方案需兼顾级配催化剂的容金属能力和活性稳定性。确定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最优运行时间为2年,延长渣油加氢装置运行时间的措施主要有:原料中减压渣油的质量分数保持在50%左右;掺入约10%的催化裂化柴油或催化裂化轻循环油;进行低反应温度和高氢分压操作;优选催化剂专利商,开展新型高效催化剂及其级配方案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 渣油加氢 运行时间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tex公司将可再生柴油加氢裂化装置转回传统加工和生产领域
11
作者 黄丽敏(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47,共1页
Vertex Energy公司的子公司Vertex Refining Alabama LLC已经将其位于阿拉巴马州Mobile的产能为75 kbbl/d(1 bbl≈159 L)的炼化一体化炼油厂的一台此前改造的可再生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改回为石油基进料加工装置。自2024年10月9日重启以来... Vertex Energy公司的子公司Vertex Refining Alabama LLC已经将其位于阿拉巴马州Mobile的产能为75 kbbl/d(1 bbl≈159 L)的炼化一体化炼油厂的一台此前改造的可再生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改回为石油基进料加工装置。自2024年10月9日重启以来,改回来的装置再次加工传统的减压蜡油,生产汽油和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裂化装置 炼化一体化 减压蜡油 阿拉巴马州 石油基 进料加工 可再生 传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建设与运转回顾
12
作者 刘志强 鲁维民 +1 位作者 焦岩 李晓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4,共10页
回顾了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在抚顺石化石油二厂的投产情况,该装置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炼油工业在催化裂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装置的稳定运行和升级改造,为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宝... 回顾了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在抚顺石化石油二厂的投产情况,该装置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炼油工业在催化裂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该装置的稳定运行和升级改造,为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和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我国催化裂化技术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流化床 大庆原油 反应器 再生器 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C_(6)回炼重整装置效果分析
13
作者 王仕文 胡浩达 +2 位作者 屠松立 郭亮 胡海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所产的轻石脑油主要作为企业内部轻烃芳构化装置原料或外销作为乙烯装置原料,为了提高该装置轻石脑油的附加值,对轻石脑油实施了C_(5)/C_(6)精准切割,将C_(6)送至重整装置加工,优化后重整装置苯收率增加0.33百分点,... 某炼化企业加氢装置所产的轻石脑油主要作为企业内部轻烃芳构化装置原料或外销作为乙烯装置原料,为了提高该装置轻石脑油的附加值,对轻石脑油实施了C_(5)/C_(6)精准切割,将C_(6)送至重整装置加工,优化后重整装置苯收率增加0.33百分点,同时提高轻烃芳构化装置C_(5)消化能力,减少了C_(5)外销作乙烯原料的比例,每年效益增加57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六 芳烃 环烷烃 甲基环戊烷 轻烃芳构化 催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装置设计优化
14
作者 华仲炯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4,共5页
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是以劣质重油为原料的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新工艺,在“油转化”和“双碳”的大背景下,对炼油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已投产的一套3.0 Mt/a RTC装置的运行数据和某企业两套在建的RT... 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是以劣质重油为原料的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新工艺,在“油转化”和“双碳”的大背景下,对炼油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已投产的一套3.0 Mt/a RTC装置的运行数据和某企业两套在建的RTC装置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建议RTC装置的反应压力设定在130~160 kPa,并使用干气作为稀释蒸汽,注入稀释蒸汽的比例应控制在20%以下;应根据下游装置利用C 4资源的经济性,合理设置第二提升管的原料类型和回炼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催化裂解 第二提升管 设计优化 灵活性 碳排放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回收装置胺液变黑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5
作者 郑晓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139,共5页
为了诊断某石化企业硫回收装置中胺液发黑引起吸收塔堵塞的原因,采用过滤器拆洗、垢样元素检测等方法,对胺液组分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主要为硫化亚铁。研究发现,当贫胺液与富胺液互窜后,生成的硫化亚铁初期以保护膜形... 为了诊断某石化企业硫回收装置中胺液发黑引起吸收塔堵塞的原因,采用过滤器拆洗、垢样元素检测等方法,对胺液组分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主要为硫化亚铁。研究发现,当贫胺液与富胺液互窜后,生成的硫化亚铁初期以保护膜形式附着于管线及设备表面;当尾气组分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时,该硫化亚铁从设备表面脱落,并随胺液循环进入吸收塔,导致压差升高。基于工艺特性和安全风险评估,提出并实施了流程隔断、钝化清洗以及胺液更新等措施。实施后,吸收塔压差显著下降,酸性气加工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本研究为同类硫回收装置预防胺液发黑及塔盘堵塞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工程思路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回收 胺液发黑 堵塞 硫化亚铁 钝化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磺回收装置制硫炉余热锅炉结垢堵塞原因分析及对策
16
作者 贾正万 陈进旺 白新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解决硫磺回收装置运行过程中因制硫炉余热锅炉过程气侧结垢堵塞导致余热锅炉过程气出口温度升高、系统压差增大、制硫炉被迫停工检修等问题。方法对停炉检查后发现的灰白色粉状堵塞垢物进行了化验分析,针对杂质元素的来源进行了系... 目的解决硫磺回收装置运行过程中因制硫炉余热锅炉过程气侧结垢堵塞导致余热锅炉过程气出口温度升高、系统压差增大、制硫炉被迫停工检修等问题。方法对停炉检查后发现的灰白色粉状堵塞垢物进行了化验分析,针对杂质元素的来源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堵塞垢物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硅两类杂质元素的氧化物,确定了杂质元素主要通过常减压污水进入酸性水汽提、再由酸性水汽提含氨酸性气进入制硫炉的路径。上述杂质元素进入制硫炉后经脱水、氧化反应生成其氧化物附着在余热锅炉管束内壁,日积月累后造成管束的堵塞。结论为了避免杂质元素进入制硫炉,通过采取降低含氨酸性气温度、加强含氨酸性气脱水和改造常减压污水流程等措施,使制硫炉结垢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保证了硫磺回收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回收 制硫炉 结垢 堵塞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 Zorb装置再生系统运行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
17
作者 甘竞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针对某石化公司S Zorb装置再生吸附剂失活、下料管线堵塞等问题,从装置再生系统运行原理出发重点计算分析了水对吸附剂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水蒸气分压是影响吸附剂生成硅酸锌、导致吸附剂失活... 针对某石化公司S Zorb装置再生吸附剂失活、下料管线堵塞等问题,从装置再生系统运行原理出发重点计算分析了水对吸附剂再生过程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水蒸气分压是影响吸附剂生成硅酸锌、导致吸附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该再生系统吸附剂开始生成硅酸锌的水蒸气分压为3 kPa,水蒸气分压越高,硅酸锌生成速率越大;通过优化再生取热调节方式、减少再生主风中水的带入量、增设在线除垢设备等措施,可以延长吸附剂使用寿命、解决再生器下料堵塞问题、实现再生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此外,分析发现转剂管线内吸附剂为稀相输送且管线没有内衬是管线磨损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增大两器差压、降低管内线速、增加关系内衬等措施延长管线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器 取热调节 在线除垢 管线磨损 内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堵塞物识别
18
作者 王泽爱 黄小珠 +1 位作者 王景堂 黄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 针对煤柴油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显著提升,且波动大的问题,开展了加工原油各馏分过滤性试验,以及过滤器堵塞物的富集、处理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煤柴油馏分中的絮状物堵塞过滤器且难以清除;该絮状物是富含铁离子和磷酸根,钙、钾、铝等无机离子,以及酰胺基团的复合物;A原油中掺入的乳化油中含有螯合硫化亚铁的含磷杀菌剂是絮状物的主要成因。通过采取在A原油乳化油破乳时慎用含磷杀菌剂、适当延长掺混有乳化油的A原油在储罐中的存贮时间、尽量排出沉降分离的水、增加过滤器滤芯从而扩大有效过滤面积、对堵塞滤芯进行高压水冲洗和器外超声清洗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可将加氢裂化装置原料过滤器反冲洗频率降至24 h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状物 煤柴油馏分 加氢裂化 过滤器 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喷嘴雾化性能对比研究
19
作者 崔凌云 李国智 +1 位作者 王松江 刘璐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3,共6页
通过冷模试验测试了催化裂化装置喉管式进料喷嘴的雾化效果,并对比分析了喉管式、气泡雾化和旋流气泡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结果显示:喷出的雾滴粒径均随着气液质量比(简称气液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喷雾速度均随着气液比... 通过冷模试验测试了催化裂化装置喉管式进料喷嘴的雾化效果,并对比分析了喉管式、气泡雾化和旋流气泡式喷嘴的雾化性能。结果显示:喷出的雾滴粒径均随着气液质量比(简称气液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喷雾速度均随着气液比的增加而增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喉管式喷嘴喷出的雾滴在扇面上的分布较为均匀,气泡雾化喷嘴的喷雾在扇面上出现了分区,旋流气泡式喷嘴的操作稳定性较差,布气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堵塞,而气泡雾化喷嘴和旋流气泡式喷嘴喷雾的雾滴粒径和粒径分布、喷雾速度优于喉管式喷嘴。研究结果可为开发低气液比、小粒径的节能高效雾化喷嘴提供基础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喷嘴 雾化性能 喉管式喷嘴 气泡雾化喷嘴 旋流气泡式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品收率为导向的芳烃抽提装置生产优化
20
作者 党建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 目的以产品收率最大化为目标,对700 kt/a重整汽油芳烃抽提装置的主要工艺操作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获得装置的最佳操作指标。方法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系统的模拟,所建模型模拟结果与现场数据高度吻合;在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且稳定的基础上,聚焦于苯、甲苯、二甲苯的最大收率,借助所建模型,对流程中的脱庚烷塔、抽提蒸馏塔、溶剂回收塔、苯塔、甲苯塔、二甲苯塔等核心设备的关键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终得出一组最优操作参数。结果将这组最优的操作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最终得到的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收率分别高达99.18%、99.59%、98.16%,与优化前的总收率相比,分别提高了0.41、0.35、0.34个百分点。结论所构建的模型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优化的需求,为后续装置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技术改造,以及查找并突破装置瓶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提蒸馏 芳烃抽提 流程模拟 产品收率 生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