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机动车载注汽锅炉集成化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1
作者 苏海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油田热采注汽锅炉作为稠油开采的专用注汽设备,在稠油热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注汽锅炉结构型式和运输车辆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限制了较大蒸发量注汽锅炉的应用,已经很难适应油田稠油开采的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和... 油田热采注汽锅炉作为稠油开采的专用注汽设备,在稠油热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注汽锅炉结构型式和运输车辆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限制了较大蒸发量注汽锅炉的应用,已经很难适应油田稠油开采的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和较大蒸发量的注汽锅炉,将会成为注汽锅炉机组的研究与创新方向之一。以燃油燃气车载注汽锅炉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油田注汽锅炉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注汽锅炉本体结构型式、运载车辆优化设计、车载化集成技术及大型运输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出发,探讨高机动集成化车载注汽锅炉的相关技术问题。根据实例分析注汽锅炉的结构型式及其集成设计是实现车载化的基础,运输车辆与锅炉辅助系统的融合与优化是实现集成化的关键,运输车辆悬挂机构与隔振机构的稳定性是实现高机动集成化的基本保证,以上结果对车载注汽锅炉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机动 车载 注汽锅炉 集成技术 锅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锅炉过热及提效改造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杜丰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随着油田开采深度的增加,被广泛使用的湿饱和蒸汽和高干度蒸汽注采方法将受到限制,由于管线和井筒输送损失,到达井底的干度较低,降低了加热效果,因此需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干度,以改善开发效果。辽河油田注汽锅炉平均热效率约89%,距离国家... 随着油田开采深度的增加,被广泛使用的湿饱和蒸汽和高干度蒸汽注采方法将受到限制,由于管线和井筒输送损失,到达井底的干度较低,降低了加热效果,因此需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干度,以改善开发效果。辽河油田注汽锅炉平均热效率约89%,距离国家标准规范热效率(92%以上)有一定的差距,还有提效空间。目前热注站汽水分离器产生的25%高温分离水与给水换热后直接外排至联合站,不仅造成了约15%热量的浪费,而且还增加联合站的污水处理费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注汽锅炉过热及提效改造技术,主要包括新增过热段,改造对流段、过渡段保温改造、汽水流程调整以及自控系统升级,其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锅炉 热效率 高温分离水 提效改造 汽水流程调整 保温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通 孙永涛 +3 位作者 白健华 马增华 蒋召平 李海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海上石油安全生产规定海上生产井必须下入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然而现有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的耐温性能达不到注热井的要求。为此,在分析海上注热井对井下安全控制管柱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优选密封材料和密封方式,研制了由Y241型热采封隔器、耐... 海上石油安全生产规定海上生产井必须下入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然而现有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的耐温性能达不到注热井的要求。为此,在分析海上注热井对井下安全控制管柱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优选密封材料和密封方式,研制了由Y241型热采封隔器、耐高温井下安全阀、隔热型补偿器和井口穿越装置等关键工具组成的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管柱。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均表明:Y241型热采封隔器、耐高温井下安全阀、隔热型补偿器和井口穿越装置在常温和350℃高温下的密封性能良好;Y241型热采封隔器的单流阀和耐高温井下安全阀开启、关闭操作灵活。这表明,耐高温井下安全控制管柱系统的结构设计合理,耐温性能、密封性能等能满足注热井的要求,可以提高注热井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注热管柱 高温 井下安全阀 封隔器 补偿器 现场试验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加热空心抽油杆温度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立影 李启堂 +1 位作者 林建平 王芝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2-365,共4页
基于集肤效应原理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有关耦合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心抽油杆交流电加热系统温度分析模型,对空心抽油杆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抽油杆杆体温度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抽油杆杆体... 基于集肤效应原理及电磁场和温度场的有关耦合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空心抽油杆交流电加热系统温度分析模型,对空心抽油杆内壁和外壁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抽油杆杆体温度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抽油杆杆体的温度分布与电流频率和通电时间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频率越高,杆体温度越高;通电时间越长,杆体的温度越高。可以通过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和通电时间,控制空心抽油杆杆体的温度,来适应不同性质稠油的开采。实际应用算例表明,将空心抽油杆温度分析用于估计稠油预热时间,可为稠油开采中电加热系统的加热频率和通电时间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肤效应 温度场 有限元模型 抽油杆温度 稠油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R—Ⅰ型火烧驱油电点火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淑兰 李友平 +2 位作者 范海涛 蔡文斌 谢志勤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61,共3页
用于火烧驱油的电点火系统主要由电缆、压风机、挡环和点火器组成 ,利用电缆将电能传输给点火器内的加热电阻 ,将空气加热到原油燃点以上 ,点燃地层部分原油 ,达到火烧驱油的目的。室内试验表明 ,可以根据功率调节压缩空气流量 ,也可以... 用于火烧驱油的电点火系统主要由电缆、压风机、挡环和点火器组成 ,利用电缆将电能传输给点火器内的加热电阻 ,将空气加热到原油燃点以上 ,点燃地层部分原油 ,达到火烧驱油的目的。室内试验表明 ,可以根据功率调节压缩空气流量 ,也可以根据压缩空气流量调节功率 ,还可以改变挡环直径调节点火器内外腔空气配比来优化工艺参数。草南 95 - 2井的现场试验表明 ,火烧驱油后仅 3d ,该井周围 11口井即见效 ,含水下降 ,累计日增油 15t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驱油 电点火器 研制 应用 点火参数 参数优化 现场试验 热力采油 采油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注汽管线爆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学斌 胡秀莲 +3 位作者 陈琳 王丽 赵易 俞康元 《石油机械》 E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4-25,39,共3页
对胜利油田发生的数起稠油热采注汽管线爆裂失效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爆裂失效均由管线内壁的局部腐蚀引起,局部腐蚀是由出现在管线内壁的非金属夹杂、点坑、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水汽二相流... 对胜利油田发生的数起稠油热采注汽管线爆裂失效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爆裂失效均由管线内壁的局部腐蚀引起,局部腐蚀是由出现在管线内壁的非金属夹杂、点坑、魏氏组织、带状组织等缺陷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水汽二相流条件下,组织选择性应力腐蚀和氢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出了严格控制介质水的含氧量,避免原材料较严重组织缺陷,以及考虑采用15CrMo高温抗氢钢代替st45.8/Ⅲ钢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腐蚀 失效分析 热采注汽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可抽式水套加热炉研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贺建国 李开连 +4 位作者 鄢长颉 陈志军 王志宁 霍丙新 陈莉蓉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6年第2期77-80,共4页
介绍了针对长庆油田在水套加热炉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结垢和腐蚀严重、火筒和盘管维修频繁的实际问题,在对加热炉结构和热力特性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发的可抽式水套加热炉及其应用效果。新的可抽式水套加热炉克服了传统加热炉维修工艺复杂... 介绍了针对长庆油田在水套加热炉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结垢和腐蚀严重、火筒和盘管维修频繁的实际问题,在对加热炉结构和热力特性进行优化的基础上研发的可抽式水套加热炉及其应用效果。新的可抽式水套加热炉克服了传统加热炉维修工艺复杂的缺点,提高了加热炉热效率和维修互换性,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抽式水套加热炉 火筒 盘管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蒸汽管道绝热结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立君 刘晓燕 +2 位作者 庞丽萍 贾永英 毛庆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利用热力管道模拟实验装置 ,对复合硅酸盐绝热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 .根据高温蒸汽管道频繁振动的特点 ,分析了绝热涂料及绝热型材导热系数方程 .通过优化设计和工程试验 ,给出了最佳经济厚度优化设计结果 ,并加以验证 ,得到了“复合... 利用热力管道模拟实验装置 ,对复合硅酸盐绝热材料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 .根据高温蒸汽管道频繁振动的特点 ,分析了绝热涂料及绝热型材导热系数方程 .通过优化设计和工程试验 ,给出了最佳经济厚度优化设计结果 ,并加以验证 ,得到了“复合硅酸绝热涂料 +复合硅酸绝热型材 +复合硅酸绝热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蒸汽管理 采油设备 绝热结构 优化 经济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稠油用湿蒸汽发生器辐射蒸发管爆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新虎 韩勇 冯耀荣 《石油机械》 E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19,35,共3页
对某油田热采稠油用湿蒸汽发生器辐射蒸发管爆裂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因给水中含氧量过高,管内壁腐蚀严重。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断口为沿晶断裂形貌;经金相检验分析,发现管内壁有大量沿晶裂纹和轻微脱碳现象;经X射线衍... 对某油田热采稠油用湿蒸汽发生器辐射蒸发管爆裂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因给水中含氧量过高,管内壁腐蚀严重。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断口为沿晶断裂形貌;经金相检验分析,发现管内壁有大量沿晶裂纹和轻微脱碳现象;经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管内壁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和Fe2O3。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给水中氧含量过高首先造成管内壁局部氧腐蚀,沉积在管内壁上的腐蚀产物、给水的pH值偏低和氯离子含量较高加剧了腐蚀,并逐渐发展为氢腐蚀,最终导致了管子氢腐蚀沿晶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热采 蒸汽发生器 蒸发管 破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采闸阀的密封性能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惠良 周思柱 周彩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6-97,共2页
热采阀在高温高压下的密封性能提高是热采稠油的关键技术 ,而影响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密封材料的选择和密封结构的优化 ,从而使静密封和动密封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为此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采闸阀 。
关键词 热采 采油井口装置 平板闸阀 阀密封件 密封性能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洗清蜡工艺技术对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国正 崔奋 +2 位作者 顾兆林 王赞社 张德松 《石油矿场机械》 2014年第9期81-85,共5页
油井的清蜡问题一直是采油工艺的难题。采用热洗的方法进行清蜡是国内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工艺技术。通过对套管反洗、套管短路反洗、套管温控反洗、空心抽油杆正洗等热洗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各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对现... 油井的清蜡问题一直是采油工艺的难题。采用热洗的方法进行清蜡是国内各油田广泛使用的工艺技术。通过对套管反洗、套管短路反洗、套管温控反洗、空心抽油杆正洗等热洗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各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对现场使用效果较好的空心抽油杆正洗工艺技术和配套井下工具进行优化设计,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效果显示,空心抽油杆正洗工艺技术可以解决低压、低渗、高含蜡等特殊油田的清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蜡 热洗 正洗 反洗 配套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管清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军友 徐依吉 +3 位作者 袁宝民 孙培先 余炎群 宋鹏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隔热管清洗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探索理想的清洗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提出隔热管清洗的新技术。该技术使用高温蒸汽作清洗介质,将隔热管送入封闭的保温房内滚动,通过控制管子滚动的速度与步长,确保清洗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
关键词 隔热管 稠油流动性 饱和干蒸汽 蒸汽喷嘴 清洗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电加热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周洪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为了解决稠油易结蜡、卡泵及高能耗等导致的井筒举升难题,运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油管电加热降黏举升工艺数学模型,计算出电加热井井筒温度场,给出了电加热井优化设计方法。以A井为例,对电加热系统的加热深度、电加热功率进行了优化... 为了解决稠油易结蜡、卡泵及高能耗等导致的井筒举升难题,运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油管电加热降黏举升工艺数学模型,计算出电加热井井筒温度场,给出了电加热井优化设计方法。以A井为例,对电加热系统的加热深度、电加热功率进行了优化,得到A井的最优加热深度为890 m,最优加热功率为29.6 kW,优化后电加热能耗降低了7.5%;采用不同功率分段加热降低井筒举升过程中的能耗,将A井的加热段均匀分为8段,每段长度为111.25 m时,总加热功率为17.40 kW,井筒举升能耗与恒功率电加热系统相比降低了41.22%,从而进一步实现稠油的节能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加热 稠油 节能 举升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的研究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立军 王永涛 廖圣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3-45,87,共3页
针对传统加热炉热效率偏低及钢材耗量偏高的问题,研制了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该加热炉是利用脉动燃烧器对油田加热炉改进后研究设计的。脉动燃烧器能形成周期性的燃烧放热过程和压力脉动过程,并能维持燃烧的正常脉动。试验结果... 针对传统加热炉热效率偏低及钢材耗量偏高的问题,研制了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该加热炉是利用脉动燃烧器对油田加热炉改进后研究设计的。脉动燃烧器能形成周期性的燃烧放热过程和压力脉动过程,并能维持燃烧的正常脉动。试验结果表明:该加热炉能提高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钢材;加热炉可自动进气和排烟,不需烟囱和风机,没有运动部件,维护、维修方便;加热炉性能超过了采用常规稳态燃烧器的加热炉,使用效果良好,可以在油田加热炉行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声耦合 脉动燃烧 油田加热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研究稠油油井加热功率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王平 +2 位作者 张奇志 于洪国 史富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91-93,共3页
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对稠油油井中频加热功率沿井深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油井井筒加热过程中热功率随井深按非线性规律变化,越靠近井口发热功率越大.这正好弥补了稠油提升过程中温度的下降,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成本,达到... 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对稠油油井中频加热功率沿井深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油井井筒加热过程中热功率随井深按非线性规律变化,越靠近井口发热功率越大.这正好弥补了稠油提升过程中温度的下降,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降低加热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稠油加热 功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电加热技术的设备原理及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松林 王东辉 陈亚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2,59-60,共2页
油藏电加热设备适用于某些不宜用注蒸汽开采的稠油油藏的开发 ,主要由电力调节设备、电力输送系统、电极部分、接地系统、记录及监测系统等组成。在分析电加热设备的加热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CMG公司的STARS数值模拟软件对油藏电加热时形... 油藏电加热设备适用于某些不宜用注蒸汽开采的稠油油藏的开发 ,主要由电力调节设备、电力输送系统、电极部分、接地系统、记录及监测系统等组成。在分析电加热设备的加热原理的基础上 ,利用CMG公司的STARS数值模拟软件对油藏电加热时形成的油层电阻、油层内部产生的热能及其分布、电加热形成的温度场等工艺参数及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电阻电加热的加热半径较短 ,有效加热范围 3~ 5m ,加热温度随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关系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电加热设备 工作原理 特性 热力开采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瑞典 曾华 +1 位作者 余明建 李如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刺穿失效的蒸汽发生器炉管对流管段进行了宏观分析、材料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主要源于向火面一侧的内表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2O3,表明炉管内存在较为剧烈的汽水腐蚀、... 对刺穿失效的蒸汽发生器炉管对流管段进行了宏观分析、材料及腐蚀产物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炉管失效主要源于向火面一侧的内表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为Fe2O3,表明炉管内存在较为剧烈的汽水腐蚀、氧腐蚀和电解腐蚀;冲蚀和气蚀是导致炉管表面产生裂纹、脱落,不断减薄以至失效的重要原因。研究分析认为,要延长炉管寿命,应从严格进行水处理,选择耐腐蚀的炉管材料,实行腐蚀保护或在线监测等方面着手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炉管 腐蚀 稠油 热力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卡防蠕动热洗清蜡管柱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祥显 崔长国 +4 位作者 董顺永 李彬 韩芳 王龙罡 朱晓虎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针对防污染顶封热洗管柱存在封隔器有效期短、容易造成井卡事故的问题,设计了防卡防蠕动热洗管柱。介绍了该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使用范围和现场应用情况。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管柱蠕动破坏、井卡等问题,具有... 针对防污染顶封热洗管柱存在封隔器有效期短、容易造成井卡事故的问题,设计了防卡防蠕动热洗管柱。介绍了该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使用范围和现场应用情况。现场试验证明,该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管柱蠕动破坏、井卡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卡 蠕动 热洗管柱 改进 结构 工作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式节能型蒸汽气体发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如冰 魏善全 +1 位作者 罗荣章 李淑兰 《节能技术》 CAS 1999年第3期28-28,34,共2页
热蒸汽驱油是油田开采稠油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介绍的蒸汽发生器改变了传统的锅炉间接换热的方式,采用高温烟气与雾化水直接换热方式实现了低耗高效的蒸汽供给.
关键词 节能 直燃 蒸汽发生器 油田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输汽管线散热分析及计算软件开发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龙庭 徐兴平 +2 位作者 刘志慧 刘广斗 汪海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了对输汽管道的保温效果和散热损失效率进行评价,分别以表面温度法和热流计法建立了热采输汽管线的热损失计算模型,根据相应标准给出输汽管线能量利用的评价结果。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分别以最佳经济厚度法和最大允许热损失厚度法进行了... 为了对输汽管道的保温效果和散热损失效率进行评价,分别以表面温度法和热流计法建立了热采输汽管线的热损失计算模型,根据相应标准给出输汽管线能量利用的评价结果。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分别以最佳经济厚度法和最大允许热损失厚度法进行了保温层的厚度优化设计。将热损失评价和保温层厚度设计编制成一可读性强、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集成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输汽管线 热损失 保温层厚度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