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度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作乾 范喆 +8 位作者 陈希 李勇 范子菲 韦青 彭云 刘保磊 岳雯婷 王曦 熊靓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1346,共16页
通过对2023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对比、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 通过对2023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对比、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3年全球油气上游生产版图不断扩大,在产油气田数显著增长;油气可采储量同比提升,新项目发现与储量复算贡献突出;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新项目投产和产能建设项目贡献显著;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可采储量丰富,集中于陆上常规大油田与低经济性海域气田。以疫情叠加俄乌冲突重塑全球油气产区、地缘政治危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资本支出结构、油气伴生资源超前布局等视角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为后疫情时代及能源转型趋势下中国石油公司聚焦主营业务领域和明确战略发展方向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全球油气格局深刻调整,把握发展趋势聚焦主营业务;上游业务开发潜力强劲,涉足新兴领域助力接续发展;致密/页岩油气前景可期,探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路;战新产业实现前沿突破,建立综合能源协同保供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开发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非常规油气 油气伴生资源 海域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管不同黏度气液两相段塞流持液率实验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自龙 钱萧 +3 位作者 刘超 管桐 王伟 廖锐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准确预测持液率可为井筒中的流型判断和压降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段塞流为稠油井筒中最常见流型,井筒高黏流体将加重气液两相滑脱,导致现有持液率模型应用于高黏流体的预测精度变差。为此,基于多相管流实验平台,在内径为60 mm的测试管段内... 准确预测持液率可为井筒中的流型判断和压降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段塞流为稠油井筒中最常见流型,井筒高黏流体将加重气液两相滑脱,导致现有持液率模型应用于高黏流体的预测精度变差。为此,基于多相管流实验平台,在内径为60 mm的测试管段内开展段塞流持液率实验,获取了不同黏度、不同倾角段塞流流型及持液率数据,研究了黏度对持液率和流型转变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验现象和理论推导,提出了倾斜管不同黏度气液两相段塞流持液率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的增加,会增加液相与管壁之间的黏滞力,导致持液率增加;黏度对持液率的影响会改变段塞流与其他流型的转变界限。以Kora液塞区持液率关系式为基础,建立了用混相黏度代替液相黏度的倾斜管气液两相段塞流持液率新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进行了验证,证实新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该研究可为预测稠油井井筒压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持液率 气液两相流 倾斜管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油公司的开发管理体系与启示
3
作者 李勇 高严 +2 位作者 孙亮 韩如冰 刘双双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49-60,94,共13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油气项目合作,与世界一流油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展示了技术实力,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研究分析世界一流油公司的先进管理案例,系统总结一流平台在方案设计体系、实施保障体系、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及标...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油气项目合作,与世界一流油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展示了技术实力,积累了丰富经验。文章研究分析世界一流油公司的先进管理案例,系统总结一流平台在方案设计体系、实施保障体系、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及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面的有力措施。方案设计体系建设包括对方案层级、模型迭代和先导试验的管理,实施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对数据质量、审查机制和油藏健康的优化,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包括对数据共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包括对管理标准、实施标准和技术标准的建设。建议我国油公司借鉴世界一流油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建立适合自身的开发管理体系,通过“1+4+5”的管理框架,建立以开发方案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1+6+3”的执行方式,形成以油藏模型为核心的方案编制模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油公司 开发管理体系 油气项目合作 模型迭代升级 科技人才培养 标准规范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丛式井平台部署优化研究
4
作者 张喜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丛式井钻井平台位置优化是油田开发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应用枚举法、动态聚类法等方法进行平台位置优化时,要依靠经验或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钻完井费用模型、采油工程费... 丛式井钻井平台位置优化是油田开发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应用枚举法、动态聚类法等方法进行平台位置优化时,要依靠经验或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钻完井费用模型、采油工程费用模型、地面建设费用模型和维护费用模型的平台总投资规划模型,采用双权值法对平台位置和靶点坐标进行优化分配,并基于Python语言的遗传算法进行平台位置规划部署。应用大庆油田某区块44个靶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平台位置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为优选目标的平台总投资规划模型,可以快速地优化钻井平台位置,给出平台位置范围和靶点分配,并可以根据不同地形选取合适的平台位置和靶点坐标,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很好地解决丛式井平台部署问题,对其他区块平台部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 钻井平台 位置优选 靶前位移 投资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8
5
作者 张新征 张烈辉 +2 位作者 熊钰 孙为全 李玉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8-50,i004,共4页
以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萨东过渡带300m地区的开发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参数的权向量以弥补加权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难以确定权向量的不足,在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同时,对影响开... 以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萨东过渡带300m地区的开发效果为例进行评价,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参数的权向量以弥补加权平均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难以确定权向量的不足,在评价水驱开发效果的同时,对影响开发效果的人为控制因素进行多级模糊评判,使评价结果更具公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水驱 开发效果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老油区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其地质埋存潜力评估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亮 王舒 +2 位作者 张莉 任韶然 郭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42,共6页
胜利油田经过近40年的开采,大部分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CO2EOR)及地质埋存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以胜利油田老油区3个采油厂共183个油藏作为评估对象,依次从区域地质、CO2埋存油藏筛选、CO2EOR油藏筛选、增产油量及... 胜利油田经过近40年的开采,大部分油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CO2EOR)及地质埋存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以胜利油田老油区3个采油厂共183个油藏作为评估对象,依次从区域地质、CO2埋存油藏筛选、CO2EOR油藏筛选、增产油量及埋存潜力计算4个方面进行CO2EOR及埋存潜力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胜利油田老油区距离CO2主要排放源近,具备CO2埋存的地理和地质条件,共有41个油藏适合埋存,其中18个适合EOR,23个可作为废弃油藏直接埋存,期望总增产油量为999.72×104t,CO2总埋存量为9 553.92×104t,整体可提高采收率5.76%。油藏的地质储量越大,CO2埋存量和增产油量越大,越适合大规模的埋存工程。地质储量大的CO2EOR油藏是将来CO2埋存的首选场地。可用于埋存的(即将)废弃油藏数量多且地质储量大,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成为CO2埋存的主力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2EOR 地质埋存 埋存潜力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27
7
作者 穆龙新 陈亚强 +1 位作者 许安著 王瑞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已形成的特色开发技术,并针对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海外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技术发展方向。中国石油经历海外20多年的油气田开发实践,将国内成熟油气田开发技术与海外油... 通过系统回顾中国石油海外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已形成的特色开发技术,并针对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海外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技术发展方向。中国石油经历海外20多年的油气田开发实践,将国内成熟油气田开发技术与海外油气藏特征相结合,形成了以海外砂岩油田高速开发及稳油控水技术、大型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开发和超重油油藏整体水平井泡沫油冷采开发技术为代表的海外特色开发技术。在深入分析海外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未来海外油气开发技术需重点研发人工智能储集层预测与三维地质建模、海外砂岩油田高速开发后二次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海外碳酸盐岩油气藏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海外非常规油气经济有效开发、海域深水油气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等,实现海外高含水砂岩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保持国际领先,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非常规和海域深水油气开发技术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快速追赶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油气开发 砂岩油田 大型碳酸盐岩油田 非常规油气 海域深水油气 技术进展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氧化阶段划分及活化能的确定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海岩 袁士宝 +2 位作者 李杨 南叶飞 王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42,共7页
火驱是稠油蒸汽吞吐后的重要接替方法,而稠油氧化的反应阶段的划分对火驱点火乃至生产的调控影响重大。采用热重实验对某油田稠油样品混合油砂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稠油热失重速率曲线,呈多峰形态,结合稠油多组分氧化理论进行氧化阶... 火驱是稠油蒸汽吞吐后的重要接替方法,而稠油氧化的反应阶段的划分对火驱点火乃至生产的调控影响重大。采用热重实验对某油田稠油样品混合油砂氧化过程进行研究,绘制该稠油热失重速率曲线,呈多峰形态,结合稠油多组分氧化理论进行氧化阶段的细致刻画,分解成低温氧化前期、低温氧化后期、燃料沉积段和高温氧化段共4个阶段,并明确定义了各阶段的分界点,与稠油常规认识的三阶段氧化规律相比,四阶段划分法更能刻画低温范围大、耗时长,反应复杂的特点;用Flynn-Wall-Ozawa法计算各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也与常规划分有较大区别。该认识对稠油火烧油层点火阶段的热量供给具有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氧化反应 热重 活化能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致密油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勇茗 余世福 +2 位作者 周文军 段志锋 黄占盈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4,共6页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是上产稳产5 000×10~4t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基础。由于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梁峁交错的黄土塬区,受地貌条件与开发要求的限制,需要开展带有较大偏移距的三维水平井钻井。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困难、泥岩坍塌、摩... 长庆油田致密油资源丰富,是上产稳产5 000×10~4t战略目标的重要资源基础。由于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梁峁交错的黄土塬区,受地貌条件与开发要求的限制,需要开展带有较大偏移距的三维水平井钻井。三维水平井轨迹控制困难、泥岩坍塌、摩阻扭矩突增等瓶颈难题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规模推广。为解决大偏移距三维水平井施工难题,形成高效开发致密油藏的主体钻井技术,开展了三维井井身剖面优化、轨迹控制攻关、钻井液体系研究,形成了致密油藏三维水平井钻井技术。并在YAP-5H井进行了先导性试验,钻井过程中未出现泥岩坍塌、摩阻扭矩正常、井眼轨迹平滑,完钻水平段长1 535 m,试油产量119.7 m^3/d。该井的顺利实施,首次实现了致密油水平井由二维向大偏移距三维钻井的技术创新与突破,为长庆油田水平井开发方式的转变和实现致密油经济有效开发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三维水平井 剖面优化 轨迹控制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超深层气藏效益建产评价
10
作者 李继强 张卫 +3 位作者 戚会清 刘勇 胡世莱 黄小亮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采用综合定量分析主、客观组合赋权方式,建立关键指标可变权重组合模型,并基于TOPSIS决策模型对超深层气藏效益建产进行评价。以8个超深层气藏为例,对比分析该方法与传统单一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的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充分... 采用综合定量分析主、客观组合赋权方式,建立关键指标可变权重组合模型,并基于TOPSIS决策模型对超深层气藏效益建产进行评价。以8个超深层气藏为例,对比分析该方法与传统单一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的评价结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充分发挥主、客观赋权的优势,弱化单一赋权对指标权重的不利影响,其评价结果更符合已开发气藏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气藏 效益建产 组合赋权 可变权重 TOPSIS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作乾 范喆 +6 位作者 陈希 范子菲 韦青 王曦 岳雯婷 刘保磊 吴雨佳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1031,1040,共17页
通过对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分析研究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 通过对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生产概况、剩余可采储量分布及变化特征、不同区域及国家间油气生产差异、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分析研究了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2022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广泛,上游生产活动持续恢复,油气储量同比微降但海域油气储量增幅明显。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重点资源国油气增产贡献大。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储量丰富,预测伴随经济性改善开发潜力将逐步释放。通过全球油气开发领域资源接续、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合作潜力、非常规油气技术升级分析,提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公司聚焦核心业务领域和明确战略发展方向4点启示与建议:发挥石油公司比较优势,借鉴合作经验立足陆上常规油气开发;推动开发调整先导试验,深化“一带一路”油气提高采收率合作;提升海域油气作业能力,实现从小股东跟随到联合再到独立作业的突破;探索页岩油气开发途径,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中国石油公司 核心业务 发展战略 油气对外依存度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下节流嘴前后压力温度分布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0
12
作者 蒋代君 陈次昌 +1 位作者 伍超 唐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0,共4页
针对天然气井安装井下节流装置以后很难测得节流嘴上游压力的情况,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出发,提出根据井口采集的数据,从节流嘴下游向上游计算其喉部和上游的压力温度综合值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临界状态判别的新方法,即依据节流嘴出口处... 针对天然气井安装井下节流装置以后很难测得节流嘴上游压力的情况,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出发,提出根据井口采集的数据,从节流嘴下游向上游计算其喉部和上游的压力温度综合值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临界状态判别的新方法,即依据节流嘴出口处的马赫数的值,对节流嘴附近的流态进行判别,再分别计算节流嘴出口处,节流嘴喉部以及节流嘴上游的各参数。对宝1井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节流后压力温度骤降,经过激波面后压力温度急剧升高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井下节流 临界状态 马赫数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分形裂缝模型的页岩气井智能化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位云生 王军磊 +4 位作者 于伟 齐亚东 苗继军 袁贺 刘楚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基于分形理论多次信息叠加算法设计了三维天然裂缝生成方法,人工裂缝模型与天然裂缝模型耦合可表征页岩压后复杂多尺度裂缝系统。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智能化历史拟合算法,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耦合数值模拟器预测页岩气井产能,形... 基于分形理论多次信息叠加算法设计了三维天然裂缝生成方法,人工裂缝模型与天然裂缝模型耦合可表征页岩压后复杂多尺度裂缝系统。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智能化历史拟合算法,结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技术耦合数值模拟器预测页岩气井产能,形成了一体化页岩气井产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三维天然裂缝生成方法可利用分形参数控制裂缝网络的整体分布,与人工裂缝耦合可表征页岩压后复杂的跨尺度裂缝系统;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具有裂缝网格数量少、运算耗时短的优点,能够灵活表征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属性,在有效降低计算量的同时能够精确地模拟流体在基质-裂缝中的交换过程;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与智能化历史拟合算法相结合能够降低裂缝、储集层等未知参数计算的不确定性,实现储集层、裂缝关键参数的有效反演,并实现气井产能量化预测。经实际应用验证一体化井产能评价模型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图13表7参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裂缝网络 多次信息叠加算法 嵌入式裂缝模型 智能化历史拟合 储集层参数反演 页岩气 智能化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的方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凤莲 崔玉婷 +1 位作者 郭振 李小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合理井网密度及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以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为基础,考虑油田开发期限内原油销售收入的将来值、开发投资的将来值和开发期限内维修管理费用的将来值,利用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关系,得... 合理井网密度及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以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为基础,考虑油田开发期限内原油销售收入的将来值、开发投资的将来值和开发期限内维修管理费用的将来值,利用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关系,得到了涉及水驱油效率、最终采收率及油藏参数等多因素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密度及极限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朝阳沟油田朝948区块的合理井网及极限井网密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油田需要,为油田加密确定井网密度大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油田开发 井网密度 采收率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分层产量劈分新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兰丽凤 刘仁强 +2 位作者 付艳波 张学文 张继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油田的合理配注,油藏动态分析及分层动用状况分析等都需要油田分层产量数据。为寻找一种简便、合理和科学的动态数据劈分方法,在地层系数法的基础上,考虑油水相对渗透率随含水率变化的特性,应用各层系相对渗透率资料,推导得到了一... 油田的合理配注,油藏动态分析及分层动用状况分析等都需要油田分层产量数据。为寻找一种简便、合理和科学的动态数据劈分方法,在地层系数法的基础上,考虑油水相对渗透率随含水率变化的特性,应用各层系相对渗透率资料,推导得到了一种油井分层产量劈分模型,称之为改进的地层系数法。应用该方法劈分某区块动态数据,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劈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劈分精度高,劈分结果合理、可靠,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 达西定律 相渗曲线 层系 劈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递减曲线在油田开发后期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30
16
作者 石明杰 仲继东 +1 位作者 刘贺涛 尹秉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6-27,共2页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藏综合含水逐渐增高,在油藏动态分析和最终采收率预测中,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递减曲线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果将二者结合应用,就可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油藏的可采储量和剩余开采年限,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产量递减曲线 截距 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拐点温度测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夏洪权 李辉 +1 位作者 刘翎 周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
稠油拐点温度是稠油开采的重要参数。在稠油流变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性能实验分析,并根据稠油的粘温关系曲线,利用数学方法提出了稠油拐点温度的测算方法,其计算结果符合率较高,可应用于稠油生产中。
关键词 稠油流变特性 牛顿流体 拟塑性流体 拐点温度 屈服应力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全球油气开发现状、形势及启示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作乾 范子菲 +2 位作者 张兴阳 刘保磊 陈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45-1060,共16页
通过对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部分油气田不在产原因、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油气产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提出对国际油... 通过对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及部分油气田不在产原因、剩余可采储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油气产量分布特征及同比变化、未建产与待建产油气田开发潜力4个方面的分析,梳理了全球油气开发现状与特征,总结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提出对国际油气合作的启示。2021年全球油气田分布广泛,不在产油气田数量较多;油气储量略有下滑,非常规油气储量下降多;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重点资源国产量同比增幅大;未建产/待建产油气田储量丰富,未来开发潜力较大。结合对全球油气地缘政治、油气行业发展趋势、油气投资强度、热点领域的追踪和研判,总结了2021年全球油气的开发形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国际油气合作和发展战略提出4点启示与建议:高度重视海洋弃置义务,确保海域油气实现高质量长期效益发展;坚持危地不往、乱地不去,提升油气资产集中度,建立稳定保供基地;立足天然气多情景需求,实现一体化协同向全业务链发展的转变;加大优质规模资产获取,注重不同阶段项目持股比例的持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油气开发 开发现状 开发潜力 开发投资 油价 油气供需关系 财税政策 油气资产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宫长路 吴晓慧 +1 位作者 孙铁 杜文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28,53,共3页
在分层注水、分层压裂等工艺措施条件下,水驱特征曲线直线规律将会发生改变,给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带来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油藏工程原理出发,采用水驱曲线分解与合成的方法建立了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方法确定了模... 在分层注水、分层压裂等工艺措施条件下,水驱特征曲线直线规律将会发生改变,给油田开发指标预测带来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油藏工程原理出发,采用水驱曲线分解与合成的方法建立了措施调整后开发指标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方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经过油田实际开发数据检验,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可用于油田年度规划、长远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开发指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曲线 措施 开发指标预测 优化方法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水驱油田含水率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25
20
作者 马春生 万宠文 +1 位作者 崔秀敏 陶先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按照油田的客观规律预测开发指标,始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水驱油田的含水上升规律,应用广义Usher模型进行含水率预测。通过矿场应用表明,较之其他模型该方法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提高了含水率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广义Usher模型 含水率预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