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布泊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捕收剂
1
作者 贾菲菲 黄一鸣 +1 位作者 陈鹏 宋少先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罗布泊盐湖属于硫酸盐型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是制取硫酸钾的关键中间产品,目前通过浮选实现二者与石盐等脉石矿物的分离。因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组分更为复杂,矿物浮选处于五元水盐体系,二者的浮选工艺仍存... 罗布泊盐湖属于硫酸盐型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是制取硫酸钾的关键中间产品,目前通过浮选实现二者与石盐等脉石矿物的分离。因硫酸盐型盐湖卤水组分更为复杂,矿物浮选处于五元水盐体系,二者的浮选工艺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我们聚焦硫酸盐型盐湖钾盐浮选,在钾石盐和软钾镁矾浮选捕收剂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将对钾石盐与捕收剂作用机理及浮选工艺优化、软钾镁矾浮选新捕收剂开发等研究工作进行简要叙述,希望为我国盐湖钾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一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型盐湖 浮选 钾石盐 软钾镁矾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
2
作者 马鑫 王帅 +4 位作者 林奇阳 王文斐 张湘予 吴玉琨 钟宏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87-95,116,共10页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 黄药是应用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研究新型环境友好的黄药捕收剂的分子设计与绿色合成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浮选药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中南大学钟宏教授团队在新型黄药类捕收剂的分子设计、绿色合成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本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在黄药捕收剂分子结构中引进配位官能团来消除黄药特有的臭味和强化浮选功能的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黄药分子疏水链中引入O、N、S等杂原子以及含有O、N、S的配位基团对药剂气味与浮选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出了酰氨基黄药、硫脲基黄药、硫氨酯基黄药等具有R^(1)-X-R^(2)-O-C(=S)-SM结构通式(M为Na或K)的环保型双配体黄药捕收剂。发明了二硫化碳溶剂体系黄药合成新方法,开发出“浆料反应-薄层干燥-溶剂循环”一体化连续黄药制备技术与装备集成,提高了合成效率,改善了黄药生产环境,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捕收剂 黄药 设计 绿色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基羟肟酸超声活化及其强化氟碳铈矿浮选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介良 任浩东 +4 位作者 赵增武 曹钊 孙韩庭 张臻悦 池汝安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147,共7页
羟肟酸类稀土浮选捕收剂存在溶解性差、解离程度低等问题,构建辛基羟肟酸(OHA)浮选氟碳铈矿体系,通过纯矿物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电导率测试、矿物表面湿润性及XPS测试分析,研究了超声处理对OHA捕收性能的活化作用,及其强化氟碳铈矿浮... 羟肟酸类稀土浮选捕收剂存在溶解性差、解离程度低等问题,构建辛基羟肟酸(OHA)浮选氟碳铈矿体系,通过纯矿物浮选、溶液化学计算、电导率测试、矿物表面湿润性及XPS测试分析,研究了超声处理对OHA捕收性能的活化作用,及其强化氟碳铈矿浮选的机制。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为200 W、处理时间为10 min时,超声场对OHA活化效果最佳,相较OHA未超声处理时氟碳铈矿浮选回收率提高20.5个百分点;超声处理能促进OHA溶解解离出更多的OHA-,增大OHA在氟碳铈矿表面的化学吸附强度,增强氟碳铈矿表面的疏水性,从而强化对氟碳铈矿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活化 辛基羟肟酸 氟碳铈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机理研究
4
作者 吴春辉 马英强 +1 位作者 张西山 姬鹏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了解决低品位铝土矿石正浮选脱硅过程中传统捕收剂油酸钠使用效果欠理想问题,研究以铝土矿中常见代表性铝硅矿物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为分离对象,开展了油酸钠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捕收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试验,以及浮选分离一... 为了解决低品位铝土矿石正浮选脱硅过程中传统捕收剂油酸钠使用效果欠理想问题,研究以铝土矿中常见代表性铝硅矿物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为分离对象,开展了油酸钠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捕收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纯矿物试验,以及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人工混合矿试验,量化了单一捕收剂与混合捕收剂的浮选性能差异,最后通过接触角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表明:在矿浆pH=10,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混合摩尔比为1:1、用量为3×10^(-4)mol/L条件下,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纯矿物浮选回收率差异达83.86个百分点,人工混合矿(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质量比为2:1)浮选精矿铝硅比由7.16提高到8.93,Al2O3回收率由77.27%提高到82.94%,达到了较好的分选效果。机理分析表明: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作用比油酸钠更强,椰油酰甘氨酸钠可以促进油酸钠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吸附,阻碍油酸钠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从而可以改善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浮选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钠 油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浮选分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磷矿RC-F02新型捕收剂反浮选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政 彭有强 彭昊 《现代矿业》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贵州某磷矿选厂使用的捕收剂成本较高,为了寻找该捕收剂的替代品,降低选矿生产成本,开展了RC-F02新型捕收剂替代现有捕收剂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场使用捕收剂相比,使用RC-F02新型捕收剂,浮选过程中泡沫的流动性更好,药剂的选择... 贵州某磷矿选厂使用的捕收剂成本较高,为了寻找该捕收剂的替代品,降低选矿生产成本,开展了RC-F02新型捕收剂替代现有捕收剂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现场使用捕收剂相比,使用RC-F02新型捕收剂,浮选过程中泡沫的流动性更好,药剂的选择性和捕收性更强,且对该磷矿有较好的适应性;经1粗1精1扫反浮选工艺,得到了P_(2)O_(5)品位36.90%、回收率93.15%的磷精矿,得到的精矿P_(2)O_(5)品位和回收率更高;使用RC-F02新型捕收剂替代现场捕收剂后,每年可节省药剂成本27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捕收剂 RC-F02 磷矿 反浮选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型捕收剂强化微细粒浮选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龙秋容 卢斌达 +4 位作者 姜峰 张毓芳 温志森 倪梦茜 徐政和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2期56-67,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 随着矿产资源的快速开发利用,品位高、易回收矿产资源逐年减少,矿相更为复杂的原生和次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贫细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导致矿石的细磨和超细磨以达到物理分离所需的单体解离度,而细粒高效分离仍是当今浮选技术面临的世界难题。选择性疏水团聚是提高微细粒矿物浮选性能的有效途径。本综述通过研究微细粒浮选的性能,提出采用疏水性团聚的途径解决微细粒浮选难的思路,并提出采用金属离子络合剂三乙烯四胺(TETA)和油酸(OA)通过极性基静电相互作用,组装成伪双子型结构的微细粒氧化铜浮选新型pH响应开关型捕收剂TETA-2OA(T-OA)。该捕收剂通过诱导疏水性团聚来增大微细粒氧化铜矿物表观粒径,降低微细粒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用量,实现微细粒CuO和SiO2的有效分离。本综述总结了悬滴表面张力测定法表征新型开关型捕收剂T-OA性质及T-OA浮选微细粒CuO单矿物的最新结果,最后对新型开关型捕收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型捕收剂 疏水性团聚 微细粒浮选 氧化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机制及其在浮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韩嘉琦 尉江 刘广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7期1-11,共11页
组合捕收剂的协同增效对改善单一捕收剂性能缺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广大研究者针对组合捕收剂的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的具体机制和原理,主要分为共吸附机理、电荷补偿机理、疏水强化机理和捕收剂性质互补机理。针对组... 组合捕收剂的协同增效对改善单一捕收剂性能缺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广大研究者针对组合捕收剂的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的具体机制和原理,主要分为共吸附机理、电荷补偿机理、疏水强化机理和捕收剂性质互补机理。针对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不同应用,分类描述了不同种类组合捕收剂在浮选中的最新使用情况。针对组合捕收剂协同增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建立理论计算与分析表征相结合的捕收剂间协同增效机制研究平台,发展新的分析表征技术,加强捕收剂间促溶、促分散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建立对应的构效关系,并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将对高效组合捕收剂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捕收剂 协同增效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对异极矿的浮选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远婷 胡萌 +2 位作者 张臻悦 郭文达 池汝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8期142-150,160,共10页
为了探究天然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异极矿替代传统硫胺法浮选的可行性,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提纯地沟油中的天然脂肪酸用作异极矿浮选捕收剂,借助异极矿浮选试验确定适宜的分离参数及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浮选异极矿的行为规律。通过Zeta... 为了探究天然脂肪酸类捕收剂直接浮选异极矿替代传统硫胺法浮选的可行性,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提纯地沟油中的天然脂肪酸用作异极矿浮选捕收剂,借助异极矿浮选试验确定适宜的分离参数及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浮选异极矿的行为规律。通过Zeta电位、FT-IR和XPS等分析检测手段揭示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在异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尿素和混合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时,经尿素包合法分离制备的地沟油不饱和脂肪酸捕收剂(DG-N)具有优异的浮选性能。在捕收剂DG-N质量浓度为200 mg/L、矿浆pH值为6~10、搅拌转速为200 r/min、充气量为80 mL/min的条件下,单泡浮选管浮选异极矿的回收率超过95%。Zeta电位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异极矿与捕收剂DG-N作用后表面Zeta电位值显著降低,作用后的FT-IR谱图中出现了明显的捕收剂DG-N特征峰,且异极矿表面Si-O和Zn-O键的红外波数发生了明显偏移,表明捕收剂DG-N在异极矿表面发生了吸附。XPS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前后Zn 2p、O 1s、C 1s和Si 2p元素含量和化学态发生了变化,说明了捕收剂DG-N在异极矿的表面吸附过程涉及化学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地沟油捕收剂DG-N与异极矿表面存在强烈的化学作用,克服了静电斥力吸附在异极矿表面,从而使异极矿疏水上浮。研究结果可为地沟油制备浮选捕收剂和脂肪酸直接浮选异极矿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脂肪酸 捕收剂 浮选 异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甲羟肟酸的三元组合捕收剂浮选分离钛铁矿与橄榄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辉 邵延海 +3 位作者 刘承杰 李睿 陈红琴 孟晓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钛铁矿与橄榄石表面金属位点性质高度相似而难以分离。采用三氯化铝(Al)、苯甲羟肟酸(BHA)、油酸钠(NaOL)组装新型三元组合捕收剂(ABN),用于浮选分离钛铁矿和橄榄石。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Al、BHA和NaOL的摩尔比为2∶3∶1、pH值=8的条... 钛铁矿与橄榄石表面金属位点性质高度相似而难以分离。采用三氯化铝(Al)、苯甲羟肟酸(BHA)、油酸钠(NaOL)组装新型三元组合捕收剂(ABN),用于浮选分离钛铁矿和橄榄石。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Al、BHA和NaOL的摩尔比为2∶3∶1、pH值=8的条件下,钛铁矿回收率达90.4%,橄榄石回收率为25.9%。相比单一BHA,钛铁矿回收率提升了58.17百分点。表面Zeta电位测定和XPS分析表明,ABN在Ti(OH)、Fe(OH)位点发生化学吸附导致其表面电位正移了47.32 mV,在橄榄石表面只有少量电性吸附。粉末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ABN使钛铁矿与橄榄石的表面接触角差异由1.01°提升至20.41°。ABN在钛铁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增大了其与橄榄石的润湿性差异,利于实现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橄榄石 浮选分离 组合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梦瑶 王振 +6 位作者 王晓慧 赵开乐 陈瑶 赵子铭 Safarov Sayfidin Shahobidinovich Kholov Kholmahmad Isroilovich Samikhov Shonavruz Rahimovich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1期29-34,45,共7页
为了解捕收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开发新型铜捕收剂,基于离子型捕收剂、非离子型捕收剂以及组合捕收剂在矿浆中存在的形式与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了目前铜矿捕收剂的研发与应用现状,阐述了不同药剂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机制探索中的原子力显微... 为了解捕收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开发新型铜捕收剂,基于离子型捕收剂、非离子型捕收剂以及组合捕收剂在矿浆中存在的形式与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了目前铜矿捕收剂的研发与应用现状,阐述了不同药剂的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机制探索中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密度泛函理论(DFT)以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等先进检测技术,分类描述了其在不同种类捕收剂机理研究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捕收剂在工业应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提升铜矿浮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捕收剂 作用机制 吸附 工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在鞍山式铁矿低温浮选脱硅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恩铭 宋宝旭 +4 位作者 南楠 马芳源 徐新怡 王帅 施雨航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采用复配的新型脂肪酸类耐低温捕收剂KDB-3,针对鞍山某选厂的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低温反浮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磁选精矿铁品位为50.10%时,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的反浮选流程,在矿浆温度10~15℃、抑制剂苛化淀粉用量6... 采用复配的新型脂肪酸类耐低温捕收剂KDB-3,针对鞍山某选厂的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低温反浮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磁选精矿铁品位为50.10%时,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的反浮选流程,在矿浆温度10~15℃、抑制剂苛化淀粉用量650 g/t、活化剂氧化钙用量900 g/t、捕收剂用量1150 g/t、调整剂氢氧化钠用量为900 g/t(pH值=11.5)粗选条件下,使用油酸钠作为捕收剂仅获得铁精矿铁品位66.57%、回收率67.16%,而相同条件下KDB-3捕收剂获得了铁精矿铁品位67.80%、回收率87.46%,比油酸钠分别高1.23百分点、20.30百分点,展现了良好的分选效果。浮选闭路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捕收剂KDB-3在常温(25℃)下获得了铁品位67.90%、回收率89.18%的铁精矿,低温条件(10~15℃)下的浮选指标也基本一致,展示出了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KDB-3在低温与常温条件下都适用的特点。该药剂实现了对鞍山市某选厂铁矿石的有效低温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浮选 低温 捕收剂 铁矿石 赤铁矿 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苯甲羟肟酸的三元组合捕收剂高效浮选白钨矿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龙富 刘建 +3 位作者 李达 黄蓉 王萍 李智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羟肟酸是常见的白钨矿浮选捕收剂,由于其价格高、用量大导致浮选成本偏高。为实现白钨矿的低成本高效浮选,提出一种降本增效的白钨矿浮选三元组合捕收剂:苯甲羟肟酸(BHA)+R-苯甲酸(4-MBA)+辛基羟肟酸(OHA)。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 羟肟酸是常见的白钨矿浮选捕收剂,由于其价格高、用量大导致浮选成本偏高。为实现白钨矿的低成本高效浮选,提出一种降本增效的白钨矿浮选三元组合捕收剂:苯甲羟肟酸(BHA)+R-苯甲酸(4-MBA)+辛基羟肟酸(OHA)。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证实了该组合捕收剂在白钨矿浮选体系中存在协同作用;同时,通过实际矿石浮选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组合捕收剂对白钨矿有着良好的捕收性能。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捕收剂种类的增加,白钨矿(112)表面水分子相对浓度也随之降低,矿物表面疏水性增强;当捕收剂体系为BHA+OHA+4-MBA的三元组合捕收剂时,白钨矿表面水分子相对浓度最低,表明该三元组合捕收剂间存在协同作用,使矿物表面表现出更强的疏水性。针对某复杂低品位白钨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BHA浮选白钨矿体系中加入BHA用量11.11%的4-MBA,有效提高了BHA对白钨矿的浮选效果,在保障回收率的同时,BHA用量约降低40%;而BHA用量2.22%的OHA与BHA组合后,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约提高20百分点,同时改善了浮选泡沫层。在BHA+OHA+4-MBA的三元组合捕收剂体系中,综合了两种不同的协同作用效果,使钨粗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均达到最佳值。在使用水玻璃与羧甲基纤维素(CMC)组合作为抑制剂,经一粗一扫三精的闭路浮选实验后得到WO_(3)品位为28.55%、WO_(3)回收率为72.04%的钨精矿;与现场使用苯甲羟肟酸单一捕收剂相比,钨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百分点与4百分点左右,捕收剂用量降低了37.5%。在提高白钨矿回收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浮选药剂成本,实现了白钨矿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捕收剂 白钨矿 分子动力学模拟 浮选 苯甲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和十二胺对云母类矿物浮选行为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邓海波 张刚 +2 位作者 任海洋 许霞 赵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季铵盐捕收剂和十二胺阳离子捕收剂对白云母、金云母和锂云母浮选行为的影响。利用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分析比较了不同捕收剂的性能。采用二相泡沫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捕收剂的浮选泡沫稳定性。研究表明...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季铵盐捕收剂和十二胺阳离子捕收剂对白云母、金云母和锂云母浮选行为的影响。利用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分析比较了不同捕收剂的性能。采用二相泡沫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捕收剂的浮选泡沫稳定性。研究表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431)可以作为浮选锂云母和金云母的有效捕收剂,并可降低浮选泡沫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十二胺 云母 浮选 泡沫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捕收剂ROB浮选微细粒级钛铁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谢建国 张泾生 +5 位作者 陈让怀 王安五 孟长春 陈树民 谢泽君 周友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0,54,共5页
研制的新型捕收剂ROB用于攀枝花微细粒级钛铁矿浮选 ,工业试验获得了精矿钛品位 48% ,回收率 75 %的良好指标。与原捕收剂比较 ,精矿钛品位提高 0 .6 5个百分点 ,回收率提高 7.3百分点 ,每吨钛精矿浮选药剂成本降低 40 .5 4元 。
关键词 捕收剂 浮选 微细粒级钛铁矿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协同效应及其浮选应用综述 被引量:51
15
作者 徐龙华 田佳 +2 位作者 巫侯琴 易发成 董发勤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捕收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后,形成的组合捕收剂的表面活性会显著优于单一组分。重点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主要包括共吸附、疏水端加长、促进吸附以及改善溶液环境等。针对组合捕收剂在难选矿石(菱锌矿、白钨矿... 捕收剂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后,形成的组合捕收剂的表面活性会显著优于单一组分。重点阐述了组合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主要包括共吸附、疏水端加长、促进吸附以及改善溶液环境等。针对组合捕收剂在难选矿石(菱锌矿、白钨矿、胶磷矿、钛铁矿、锂辉石等)的浮选分离方面的应用,分类介绍了阴离子捕收剂与阳离子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其他阴离子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螯合捕收剂组合、阴离子捕收剂与非离子型捕收剂组合等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捕收剂 浮选 矿物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捕收剂浮选钛铁矿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冯其明 席振伟 +2 位作者 张国范 卢毅屏 欧乐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49,共4页
通过几种脂肪酸捕收剂浮选钛铁矿试验及脂肪酸分子的量化计算,研究了脂肪酸烃基长短及其不饱和度对其捕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烃基长度的增长增加了其疏水性,随着烃基不饱和度的增加使其在水中容易溶解和弥散,从而使得脂肪酸的捕... 通过几种脂肪酸捕收剂浮选钛铁矿试验及脂肪酸分子的量化计算,研究了脂肪酸烃基长短及其不饱和度对其捕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烃基长度的增长增加了其疏水性,随着烃基不饱和度的增加使其在水中容易溶解和弥散,从而使得脂肪酸的捕收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钛铁矿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新品种捕收剂RA—315的制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祥辉 路平 +3 位作者 陈让怀 陈洁 马星 林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5,共5页
本文介绍高效新品种捕收剂RA—316的制取方法、生产工艺、物化常数测定及其选矿应用研究结果。RA—315捕收剂是以塔尔油(Tall oil)为主体原料,经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后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而得。它具有性能良好、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 本文介绍高效新品种捕收剂RA—316的制取方法、生产工艺、物化常数测定及其选矿应用研究结果。RA—315捕收剂是以塔尔油(Tall oil)为主体原料,经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后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而得。它具有性能良好、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价廉和无毒等特点。它不仅适合于作为我国鞍钢齐大山铁矿反浮选捕收剂,而且用它选别东鞍山难选铁矿、弓长岭铁矿及美国蒂尔登(Tilden)铁矿均获得了比其他药剂更为优越的经济技术指标。此外,它还可用于选别其他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目前,正在建设年产3000t规模的药剂工厂生产RA—315供选矿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铁矿 塔尔油 浮游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捕收剂在锂云母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何桂春 冯金妮 +1 位作者 毛美心 吴艺鹏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1,共3页
以宜春钽铌矿重选尾矿中锂云母为研究对象,开展组合捕收剂浮选锂云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配药剂LZ-00与椰油胺以质量比2∶1组合浮选锂云母时指标最好,最佳总药剂用量为360g/t。在该药剂制度下,采用1粗1精1扫的简单流程可得到Li2O品... 以宜春钽铌矿重选尾矿中锂云母为研究对象,开展组合捕收剂浮选锂云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配药剂LZ-00与椰油胺以质量比2∶1组合浮选锂云母时指标最好,最佳总药剂用量为360g/t。在该药剂制度下,采用1粗1精1扫的简单流程可得到Li2O品位4.12%、回收率70.37%的锂云母精矿,与现场指标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LZ-00与椰油胺组合浮选时在锂云母矿物表面有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同时还存在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云母 组合捕收剂 浮选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捕收剂WY-1浮选新疆某铁尾矿中钛铁矿试验
19
作者 董世成 张萌 +1 位作者 李欣哲 姚东阳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9期26-29,共4页
新疆某钛铁矿选厂选铁尾矿经重选—弱磁—强磁获得的强磁钛粗精矿TiO2品位仅为11.91%,为高效回收该低品位强磁钛粗精矿,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组合捕收剂WY-1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水玻璃作为调整剂,硝酸铅作为活化剂,... 新疆某钛铁矿选厂选铁尾矿经重选—弱磁—强磁获得的强磁钛粗精矿TiO2品位仅为11.91%,为高效回收该低品位强磁钛粗精矿,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组合捕收剂WY-1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水玻璃作为调整剂,硝酸铅作为活化剂,WY-1作为组合捕收剂,低品位强磁粗精矿经脱硫、1粗1扫3精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TiO2品位46.87%、回收率77.99%的良好指标;新型组合捕收剂WY-1对低品位钛铁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效果,且可有效提高低品位钛铁矿资源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浮选 组合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在马坑铁尾矿选钼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澜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为了探究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对马坑矿业选铁尾矿回收钼指标的影响,分别使用常规捕收剂煤油和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粒度为-0.074 mm占65.38%,再磨粒度为-0.037 mm占83%时,以水玻璃为... 为了探究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对马坑矿业选铁尾矿回收钼指标的影响,分别使用常规捕收剂煤油和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进行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粒度为-0.074 mm占65.38%,再磨粒度为-0.037 mm占83%时,以水玻璃为调整剂,亚硫酸钠+硫酸锌为抑制剂,2#油为起泡剂,采用1粗2精2扫—粗精矿再磨—4次精选流程,以MK-01为捕收剂时,实验室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钼品位44.938%、回收率66.54%的钼精矿,相比煤油作捕收剂,钼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636和2.96个百分点;工业试验可以获得钼品位42.26%、回收率62.71%的钼精矿;与煤油为捕收剂时相比,钼品位相近,回收率提高了0.72百分点,捕收剂用量由52 g/t减少到42 g/t。说明新型钼矿捕收剂MK-01可以代替马坑矿业传统钼矿捕收剂煤油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捕收剂 选铁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