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高露姣 施兆鸿 艾春香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4期319-323,共5页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油脂(添加水平均为6%)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投喂施氏鲟幼鱼7周,分析脂肪源对幼鱼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GPT)等生化指...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油脂(添加水平均为6%)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投喂施氏鲟幼鱼7周,分析脂肪源对幼鱼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GPT)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猪油组、葵花籽油组和氧化鱼油组幼鱼的TG和TC都高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而其HDL-C、TC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表明猪油、葵花籽油和氧化鱼油都不利于鲟鱼的脂肪代谢;而鱼油能够调节和平衡鱼体内的脂肪代谢,降低体脂和肝脂的含量,有利于施氏鲟的健康生长。这与不同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脂肪源 血清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在鲤饲料中的适宜用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泽林 郭庆 +1 位作者 霍启光 卢建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在高蛋白质半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 0、 30、 50、 70、 90 g/kg的未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 ,投喂 58g左右 2龄鲤 (Cyprinuscarpio)鱼种 46d ,结果表明 :添加新鲜鱼油量为 30g/kg时 ,鲤生产性能最佳 ;鲤肝体比 (HSI)、肝胰脏脂肪含量、肌... 在高蛋白质半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 0、 30、 50、 70、 90 g/kg的未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 ,投喂 58g左右 2龄鲤 (Cyprinuscarpio)鱼种 46d ,结果表明 :添加新鲜鱼油量为 30g/kg时 ,鲤生产性能最佳 ;鲤肝体比 (HSI)、肝胰脏脂肪含量、肌肉营养不良症和肌肉渗出性损失随着鱼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 ,而肌肉和肾脏氧化稳定性则随着鱼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 ,当添加鱼油量升至 30、 70、 70、 50、 70、 70 g/kg时 ,上述6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5)。综合各项指标 ,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在高蛋白质鲤饲料中适宜用量以不超过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饲料 适宜用量 饲料添加剂 生产性能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施氏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前提下 ,以不同的油脂配制成 6种试验饲料 ,投喂施氏鲟幼鱼 7周 ,综合分析其生长效率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油组的总体生长效果最好 ,而葵花籽油和猪油组最差。分析表明 :除了ω3多...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前提下 ,以不同的油脂配制成 6种试验饲料 ,投喂施氏鲟幼鱼 7周 ,综合分析其生长效率各参数。试验结果表明 :混合油组的总体生长效果最好 ,而葵花籽油和猪油组最差。分析表明 :除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之外 ,施氏鲟的必需脂肪酸还同时包括 18∶2ω6 ,且施氏鲟对 18∶3ω3的需求要比 18∶2ω6大 ;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配合饲料 施氏鲟 必需脂肪酸 生长 幼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詹瑰然 王坤 +3 位作者 张新党 张曦 李业荣 邓君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为探讨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橡胶籽油替代0%、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0%和25%组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 【目的】为探讨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橡胶籽油替代0%、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0%和25%组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75%和100%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2)0%组血清总胆固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50%、75%和100%组(P<0.05)。各处理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25%和50%组活性最高。(4)100%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0%和25%组,类似地,100%组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25%和75%组(P<0.05)。25%和50%组肝脏总抗氧化酶显著高于100%组(P<0.05)。75%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25%和50%组(P<0.05)。【结论】饲料中橡胶籽油替代25%鱼油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等均无不良影响,但当替代比例超过50%时会影响鲤鱼的生长,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鲤鱼饲料中橡胶籽油适宜添加量为1.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鱼油 鲤鱼 饲料利用率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恒恒 孟宪红 +5 位作者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曹家旺 张莹雪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8,共8页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生长和产卵阶段,对健康的中国对虾亲虾投喂添加不同含量聚β-羟基丁酸酯(PHB)(0、0.5%、1.0%、2.0%、3.0%、5.0%)的饵料,以期探究不同含量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92 d,统计亲虾的死亡率、相对免疫保护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性腺发育周期、产卵量、无节幼体的数量、孵化率及变态发育周期。结果显示,PHB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均有一定影响。随着PHB浓度的升高,死亡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相对免疫保护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2.0%浓度组的死亡率最低,2.0%与1.0%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其他浓度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亲虾实验组平均体重高于对照组,2.0%浓度组、5.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性腺发育周期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卵量和无节幼体数量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2.0%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在幼体的变态发育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PHB添加剂对中国对虾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0%为最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聚Β-羟基丁酸酯 死亡率 增重率 产卵量 变态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魁 杨礼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330-331,333,共3页
综述了池塘养殖中应用的主要微生物制剂的种类和作用,分析了其使用特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促进微生物制剂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池塘养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适量脂肪可促进鱼苗生长
7
《湖南水产》 1990年第1期38-38,共1页
苏联西部渔业试验站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含蛋白质30-32%,能量为每公斤3600大卡的半精制饲料中,再添加4-12%的脂肪(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均可,以脂肪酸甘三酯为最好)喂养鱼苗时,鱼苗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的显著加快,同时死亡率也降低... 苏联西部渔业试验站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含蛋白质30-32%,能量为每公斤3600大卡的半精制饲料中,再添加4-12%的脂肪(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均可,以脂肪酸甘三酯为最好)喂养鱼苗时,鱼苗的生长速度比对照组的显著加快,同时死亡率也降低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脂肪 鱼苗 生长速度 成活率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