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尚清玉 朱嘉铭 +3 位作者 李慧 李培武 张奇 张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718,共7页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农产品及饲料食品中,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针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和定量极为重要。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具有...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农产品及饲料食品中,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针对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和定量极为重要。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作简单、便于微型化等特点,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生物传感器原理、类别及该项技术应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黄曲霉毒素 检测 荧光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纳米金修饰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绪胄 李建平 俞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6-400,共5页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3O4颗粒,将半胱氨酸吸附到纳米Fe3O4微粒表面,借助半胱氨酸的巯基(-SH)对纳米金的强烈吸附,使纳米金白组装到磁性颗粒上,再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辣根过氧化酶(HRP),合成了Fe3O4//Cys/Au/HRP纳米复...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3O4颗粒,将半胱氨酸吸附到纳米Fe3O4微粒表面,借助半胱氨酸的巯基(-SH)对纳米金的强烈吸附,使纳米金白组装到磁性颗粒上,再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自组装辣根过氧化酶(HRP),合成了Fe3O4//Cys/Au/HRP纳米复合粒子,最后通过磁力将其修饰到固体石蜡碳糊电极表面,制得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以对苯二酚作为电子媒介,用计时电流法对H,O,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2.4×10^-3-6.0×10^-6 mol/L,检出限(S/N=3)为2.5×10^-6 mol/L,响应时间小于10s。磁性纳米微粒Fe3O4/Cys/Au能够高效地保持HRP的生物活性。该新型传感器已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辣根过氧化酶 生物传感器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敏感型碳点响应机制及其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霍泽鹏 徐蔚青 徐抒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碳点因具有优异的光学可调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能源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环境敏感型碳点是一类可响应周围介质环境改变而实现自身特性改变的材料,在传感方面倍受关注。该文对近来环境敏感型碳点的响应机制... 碳点因具有优异的光学可调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能源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环境敏感型碳点是一类可响应周围介质环境改变而实现自身特性改变的材料,在传感方面倍受关注。该文对近来环境敏感型碳点的响应机制进行梳理,具体包括pH、极性、粘度、温度四个方面,并综述了该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开发和设计更多可应用的环境敏感型碳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环境敏感探针 极性 PH 粘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酵母菌检测的微波超材料传感器
4
作者 宋怡然 梁峻阁 顾晓峰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8期114-118,共5页
在食品加工领域,监测酵母菌的含量对产品的产率和安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常用的平板计数法等传统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设备体积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酵母菌传感器以满足食品加工领域的复杂需求。提出了一种... 在食品加工领域,监测酵母菌的含量对产品的产率和安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常用的平板计数法等传统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设备体积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酵母菌传感器以满足食品加工领域的复杂需求。提出了一种操作简单、非接触、低成本和小型化的微波超材料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浓度范围为5×101~5×104 CFU/mL的酵母菌溶液。该微波传感器将微波超材料结构与叉指电容结构相结合,实现了设备的小型化,进一步增强了传感器表面的电场强度,提高了酵母菌检测的灵敏度。利用谐振频率和谐振幅值2个微波参数表征了不同浓度的酵母菌溶液,检测过程中谐振频率和谐振幅值的变化量分别为2.6 MHz和0.03 dB,实现了酵母菌溶液的传感。这项研究为食品加工领域酵母菌浓度的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案,拓宽了微波生物传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传感器 酵母菌检测 超材料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信噪比纳米探针实现原位精确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成像
5
作者 王莉湘 施扬 +1 位作者 陈峰 曹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生物行为的可视化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技术,因其无创、高灵敏、快速和多重检测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的SERS技术在体外分子... 生物行为的可视化对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Raman spectroscopy,SERS)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学技术,因其无创、高灵敏、快速和多重检测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的SERS技术在体外分子传感领域发展迅速,但由于现有的SERS成像速度和精度不足以满足活体成像的需求,仍无法实现实时可视化体内小分子的时空动力学。该文重点阐述了通过间隙增强核壳纳米颗粒、半导体复合纳米颗粒、拉曼沉默区SERS探针等这些更灵敏、可控、精确的纳米探针,在SERS体内成像方面的最新技术突破。SERS成像在细菌、肿瘤监测和光热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制备SERS探针时,需要考虑背景信号的清除率、活体检测的穿透深度、靶标的靶向性、正常组织的无损性以及探针的活体清除率。此外,阐述了SERS在细胞成像、体内组织成像、术中成像和细菌成像中的最新研究应用。最后,对于SERS生物成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指出SERS成像在临床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成像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治疗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功能化荧光氧化石墨烯的免标记“Turn-off”型Hg2+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梅 张何 +3 位作者 雷湘玲 傅昕 王青 周宁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0-1206,共7页
利用湿化学法制备出具有一定荧光性能的氧化石墨烯(GO)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复合材料(GO@AuNPs),并将巯基化单链富T核酸适配体(aptamer)结合在该复合材料的金纳米颗粒表面,形成aptamer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物(aptamer-GO@Au... 利用湿化学法制备出具有一定荧光性能的氧化石墨烯(GO)负载金纳米颗粒(AuNPs)复合材料(GO@AuNPs),并将巯基化单链富T核酸适配体(aptamer)结合在该复合材料的金纳米颗粒表面,形成aptamer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金纳米颗粒复合物(aptamer-GO@AuNPs)。当汞离子存在时,由于7个T-Hg^2+-T结构的配位作用,aptamer折叠形成刚性的发夹状双链DNA结构,并使Hg 2+靠近石墨烯表面(少于1 nm),使得电子可沿着双链DNA通道从石墨烯转移到汞离子,从而猝灭氧化石墨烯的荧光,由此构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荧光猝灭的“turn-off”型荧光传感器。考察了多种因素对检测体系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此方法对Hg^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80 nmol/L,检出限为0.3 nmol/L。应用于环境水体样品中Hg^2+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6.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该方法操作简单,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灵敏度和选择性高,不需要标记,检测快速,可用于环境水体样品中Hg^2+的高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核酸适配体 金纳米颗粒 免标记 HG^2+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的生物传感平台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甜 李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0-528,共9页
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不仅在基因工程领域炙手可热,而且正发展成为核酸精准检测领域的新利器。得益于Cas蛋白对核酸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以及部分Cas蛋白的附属切割活性,Ⅱ类CRISPR/Cas系统在体外诊断... 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不仅在基因工程领域炙手可热,而且正发展成为核酸精准检测领域的新利器。得益于Cas蛋白对核酸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以及部分Cas蛋白的附属切割活性,Ⅱ类CRISPR/Cas系统在体外诊断及现场即时检测领域独具优势。该综述简要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工作机理,重点总结了近3年基于不同信号读出方式的CRISPR/Cas生物传感平台在分子诊断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分子诊断 即时检测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传感器的BOD计量仪
8
作者 方荣楠 《渔业现代化》 2000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生化耕氧量 BOD计量仪 结构 工作原理 微生物膜活性 水质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石墨烯/ZnO纳米阵列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9
作者 梁旭 韩露 +5 位作者 雷雅京 黎雯 黄瑞滨 陈荣生 倪红卫 詹玮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0-35,共6页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ZnO纳米棒阵列(GO/ZnO NRs)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电极进行形貌、组织和结构的表征,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对... 采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ZnO纳米棒阵列(GO/ZnO NRs)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电极进行形貌、组织和结构的表征,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对电极进行了电流-时间(I-t)曲线测试,分析了在不同氧化石墨烯(GO)沉积条件下GO/ZnO NRs的光电化学性能,在无酶条件下对电极进行光电化学葡萄糖传感测试。结果表明,GO的添加使得ZnO无序的纳米颗粒/棒形貌转变为定向生长的一维阵列,并随着GO的全程添加,ZnO(200)晶面的垂直堆积被抑制,(100)晶面和(101)晶面逐渐堆积,从而使ZnO纳米棒的形貌从原有的尖头生长成平头形。所得GO/ZnO NRs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氧化石墨烯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不锈钢 光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循环放大的DNA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标志物蛋白PDGF-BB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霄凡 齐晨 +1 位作者 王维才 李雪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2-638,共7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发病早期由于体内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少且含量低,难以在患病早期发现疾病从而快速反应并有效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对其进行快速高效检测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在恶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发病早期由于体内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少且含量低,难以在患病早期发现疾病从而快速反应并有效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对其进行快速高效检测是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文基于酶循环放大荧光光谱设计了一种用于PDGF-BB检测的DNA生物传感器,利用特定位点剪切酶,实现了信号放大,检出限由1 fmol/L降至1 amol/L,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PDGF-BB浓度,从而实现对ESCC的简单、快速、高效诊断,在生物化学和医学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DNA生物传感器 酶循环放大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效应检测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的荧光传感器
11
作者 刘萍 金东 +1 位作者 李哲建 乔成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2-1077,共6页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是一种突变的DNA修复酶,可切除生物体内受损DNA的标志物8-氧鸟嘌呤(8-oxoG),而8-oxoG与多种癌症的病因学有关。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效应,以1条5'末端标记羧基荧光素且含有8-oxoG的DNA链为信号探针,1...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OGG1)是一种突变的DNA修复酶,可切除生物体内受损DNA的标志物8-氧鸟嘌呤(8-oxoG),而8-oxoG与多种癌症的病因学有关。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效应,以1条5'末端标记羧基荧光素且含有8-oxoG的DNA链为信号探针,1条3'末端含多个G碱基的互补序列作为猝灭基团,根据加入OGG1前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检测OGG1酶活性的荧光传感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OGG1浓度进行灵敏的定量检测,且OGG1酶浓度在0~60 U/mL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的变化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 U/mL。利用该方法检测人类血清样品中的OGG1酶,加标回收率为99.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3%。该传感器选择性好,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约了实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 光诱导电子转移效应 荧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