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通过自噬和铁死亡途径诱发肉鸡小肠氧化损伤
1
作者 王艺 侯露露 +3 位作者 方菲 高林英 谢淑敏 王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2-454,共13页
随着人类工业、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氟化物通过饮水、药物、农药和杀菌剂进入生产生活和环境中,会对生活在相应地区的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讨氟中毒导致肉鸡小肠损伤的相关作用,本研究通过氟化物饮食暴露建立动物试验模型进... 随着人类工业、农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氟化物通过饮水、药物、农药和杀菌剂进入生产生活和环境中,会对生活在相应地区的动物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讨氟中毒导致肉鸡小肠损伤的相关作用,本研究通过氟化物饮食暴露建立动物试验模型进行后续验证。试验按照饲料中氟化钠暴露剂量水平分为对照组C(0 mg·kg^(-1))、低剂量氟组L(500 mg·kg^(-1))、中剂量氟组M(1 000 mg·kg^(-1))和高剂量氟组H(2 000 mg·kg^(-1)),分别处理肉鸡6周,分析氟化物暴露对肉鸡小肠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氟化钠暴露浓度的增加,Nrf2增加(P<0.001),Keap1减少(P<0.001),HO-1减少(P<0.001),NQO1在高浓度组降低(P<0.01),Nrf2/HO-1通路被激活,但其下游抗氧化酶减少,提示发生了氧化应激;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最后恢复正常甚至减少(P<0.05),而PI3K显著降低(P<0.001),提示PI3K/Akt/mTOR通路磷酸化被抑制;Beclin-1显著增加(P<0.001),ATG12变化不显著,LC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自噬体加速形成和自噬流活化,p62蛋白与自噬底物蛋白结合,含量减少(P<0.001),表明自噬通路未受阻。同时FTH1降低(P<0.01),NCOA4升高(P<0.01),储铁蛋白降解释放出二价铁离子;ASCL4和ALOX1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促进脂质过氧化过程;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细胞清除脂质过氧化物能力降低,易发生铁死亡。综上,氟化钠会干扰Nrf2-Keap1抗氧化途径,导致氧化应激,也会激活自噬,最终导致肉鸡小肠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小肠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蚕豆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2
作者 李梦楠 吴礼平 +3 位作者 高雅欣 陈冰洁 张欣珂 吕长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4,共5页
蚕豆中毒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因摄入蚕豆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遗传性疾病,溶血程度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差异性。犬蚕豆中毒在兽医临床上极为罕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接诊的1只采食煮熟蚕豆引起中毒的14岁公... 蚕豆中毒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因摄入蚕豆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遗传性疾病,溶血程度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差异性。犬蚕豆中毒在兽医临床上极为罕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接诊的1只采食煮熟蚕豆引起中毒的14岁公犬为例,通过病史调查、临床基本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患犬为蚕豆中毒性溶血性贫血,经过解毒,生血及对症治疗最终痊愈,为犬蚕豆中毒的诊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中毒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二苯乙烷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研究
3
作者 姜玟 冀禹彤 +7 位作者 齐凯歌 周淑馨 李振民 何家康 韦英益 胡庭俊 王蕾 于美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合染毒组每天给予50 mg/kg体重的DBDPE和BDE-209,每天灌胃1次,连续暴露60 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测量小鼠体质量,末次染毒后测定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肾脏系数,通过苏木素-伊红(HE)、油红O和刚果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临床体征未见异常,体质量无显著变化;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鼠肾脏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尿素(U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可见,各攻毒组小鼠肝脏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坏死,高剂量组小鼠肾脏间质有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着。结果表明,每天500 mg/kg体重DBDPE暴露导致小鼠肝肾组织结构改变,诱导小鼠肝肾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对肝肾具有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乙烷 毒性 肝肾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镉联合暴露介导氧化应激和铁死亡致绵羊肾损伤
4
作者 熊志伟 王云 +7 位作者 曹华斌 彭成诚 杨帆 代雪艳 幸程鸿 刘灵莉 李静妮 胡爱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02-5812,共11页
旨在探究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在钼、镉及其联合暴露致绵羊肾组织损伤中的作用。以24只2月龄绵羊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钼组(Mo)、镉组(Cd)和钼镉联合组(Mo+C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Mo组灌服45 mg·kg^(-1)BW... 旨在探究氧化应激及铁死亡在钼、镉及其联合暴露致绵羊肾组织损伤中的作用。以24只2月龄绵羊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钼组(Mo)、镉组(Cd)和钼镉联合组(Mo+C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Mo组灌服45 mg·kg^(-1)BW的Mo,Cd组灌服1 mg·kg^(-1)BW的Cd,Mo+Cd组灌服1 mg·kg^(-1)BW Cd+45 mg·kg^(-1)BW Mo。正试期为75 d。试验结束,取绵羊血清和肾组织,观察绵羊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肾组织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显示,钼、镉及其联合暴露提高了血清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和尿酸)水平。Mo组、Cd组和Mo+Cd组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肿胀、结构模糊和溶解,在细胞质中有微小的红色颗粒和空泡,表现出颗粒变性、空泡变性和坏死。此外,肾小管管腔内有粉红色着染的丝缕样成分,部分肾小球及间质内红细胞数量增多。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钼、镉及其联合暴露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体积变小且出现嵴模糊和空泡化。Mo组和Cd组中氧化损伤相关因子(H_(2)O_(2)、MDA)及Fe离子含量,铁死亡相关因子(NCOA4、ACSL4、TFR 1和PTGS 2)mRNA表达水平及PTGS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抗氧化相关因子(GSH、CAT和GSH-Px)水平,铁死亡相关因子(SLC 7A11、GPX 4和FTH 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上述变化在Mo+Cd组中更为明显。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表明,氧化损伤相关因子(H_(2)O_(2)、MDA)和Fe离子水平与铁死亡相关因子(NCOA4、ACSL4、TFR 1和PTGS 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铁死亡相关因子(SLC7A11、GPX 4和FTH 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抗氧化相关因子(GSH、CAT和GSH-Px)水平和铁死亡相关因子(NCOA4、ACSL4、TFR 1和PTGS 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与铁死亡相关因子(SLC 7A11、GPX 4和FTH 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钼镉及其联合暴露诱发绵羊肾氧化应激和铁死亡致肾组织损伤,且钼镉毒性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硼暴露通过诱导细胞焦亡加剧鸡肝细胞损伤
5
作者 何婷 刘思颖 +5 位作者 全锦雯 苏伟谦 黄江利 李玙萌 刘忠华 余文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747-4759,共13页
旨在探索硼暴露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30只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低硼组(low boron group,LBG)和高硼组(high boron group,HBG),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硼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硼0 mg·kg^(-... 旨在探索硼暴露诱导鸡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试验选取30只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低硼组(low boron group,LBG)和高硼组(high boron group,HBG),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硼进行饲喂:基础日粮(硼0 mg·kg^(-1)),低硼日粮(硼120 mg·kg^(-1))、高硼日粮(硼240 mg·kg^(-1)),处理7及14 d后采集肝组织。使用ICP-MS测定肝组织中的硼含量,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检测ASL及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肝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及IL-1β定位表达情况,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apse-1、IL-1β、IL-18和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蓄积于肝组织中的硼含量随着硼暴露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14 d-低硼组(14 d-LBG)和高硼组(14 d-HBG)的肝组织结构明显破坏,并且细胞焦亡水平随硼剂量的增加而加剧;与同时间的CG相比,14 d-LBG中NLRP3、Caspase-1、IL-1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14 d-HBG的NLRP3、Caspase-1、IL-1β、IL-18及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高硼暴露可通过诱导细胞焦亡进而造成鸡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和铅暴露对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马增贤 樊学斌 +1 位作者 张鼎 牛瑞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氟、铅及氟铅联合处理对小鼠大脑皮质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处理组、氟处理组、铅处理组以及氟铅联合处理组。60 d后,提取大脑皮质组织并测定氟和铅的含量;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尼氏小体的数... 为了研究氟、铅及氟铅联合处理对小鼠大脑皮质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的影响,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处理组、氟处理组、铅处理组以及氟铅联合处理组。60 d后,提取大脑皮质组织并测定氟和铅的含量;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尼氏小体的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脑皮质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RT-qPCR法检测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和内质网应激基因GRP 78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处理组大脑皮质组织中氟、铅含量显著上升(P<0.05),尼氏小体染色颗粒减少;电镜下,细胞核固缩、变形,出现细胞凋亡现象;凋亡因子caspase-3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GRP78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氟和铅联合处理组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着色颗粒也显著增多。结果表明,氟和铅暴露可进一步损伤大脑皮质组织尼氏小体,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氏小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代蛋氨酸通过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缓解氟诱导的抑郁样行为
7
作者 李媛媛 王天玉 +6 位作者 李梦 张文慧 王英卉 赵天瑞 李浩洁 赵阳飞 王金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13-3224,共12页
本文旨在探究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缓解氟致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选取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氟组(NaF 150 mg·L^(-1),F组)、氟+低硒组(NaF 150 mg·L^(-1... 本文旨在探究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缓解氟致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选取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氟组(NaF 150 mg·L^(-1),F组)、氟+低硒组(NaF 150 mg·L^(-1)+1.5 mg·L^(-1),F+LSe组)、氟+中硒组(NaF 150 mg·L^(-1)+3.0 mg·L^(-1),F+MSe组)、氟+高硒组(NaF 150 mg·L^(-1)+6.0 mg·L^(-1),F+HSe组)。氟化钠暴露90 d后,通过高架O型迷宫和悬尾试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表现,运用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皮质的损伤情况,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含量,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动物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F组小鼠在悬尾试验中的“静止”时间显著增加(P<0.05),在高架O型迷宫中进入闭合臂的时间有明显升高趋势(P<0.05)。在补充Se-Met后小鼠“静止”时间显著减少(P<0.05),F+LSe和F+MSe小鼠进入闭合臂的时间相比于F组显著减少(P<0.05)。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F组小鼠大脑皮质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体积缩小,且椎体细胞数量减少。经Se-Met改善后,F+LSe组的大脑皮质组织核仁清晰,细胞质更加均匀,改善效果更显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F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F组相比,F+LSe、F+HSe和F+MSe组RO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含量依次表现为F+LSe-1 Se-Met可通过影响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恢复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动态平衡状态,缓解大脑皮质氧化应激,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组织损伤和抑郁样行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蛋氨酸 线粒体自噬 大脑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齐德生 刘凡 +2 位作者 于炎湖 何万领 涂华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0-622,共3页
分别研究了在pH2 06及pH8 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 分别研究了在pH2 06及pH8 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反应体系中赖氨酸含量为0 2%、0 4%时,不影响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大小相近,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不受边面封闭剂的影响,且改性蒙脱石吸附黄曲霉毒素B1后,黄曲霉毒素B1的解吸率较蒙脱石低,表明有机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黄曲霉毒素B1 吸附 改性蒙脱石 pH2.06 PH8.01 饲料 霉变 铝硅酸盐类霉菌毒素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雏鸭铜中毒症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崔恒敏 陈怀涛 +2 位作者 邓俊良 彭西 黎得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5-721,共7页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进行了铜中毒对雏鸭器官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病理学研究。2个中毒组的病变与程度基本一致,表现为肌... 选用1日龄天府肉鸭健雏21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12.16mg/kg)、中毒I日粮(Cu850mg/kg)和中毒II日粮(Cu1050mg/kg)7周,进行了铜中毒对雏鸭器官组织和血清酶活性影响的病理学研究。2个中毒组的病变与程度基本一致,表现为肌胃角质层增厚、龟裂;肠道充满红褐色、黑褐色或淡绿色内容物,肠黏膜肿胀潮红,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肠绒毛裸露断裂和坏死;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免疫器官体积缩小、质量减轻,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及数量减少。超微结构观察,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溶解消失呈空泡状,胞核变形,胞浆和胞核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电子密度极高的沉积物。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铜蓝蛋白活性下降。结果表明,铜中毒损害的靶器官是肝脏、肾脏、心脏、胃肠道和免疫器官。组织器官受损和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发病雏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中毒 病理变化 生化指标 雏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小花棘豆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绍淑 陈继武 +2 位作者 赵宝玉 朱忠珂 董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有毒 ,在国内分布广泛 ,适于在干旱地区生长 ,家畜采食一定量后可逐步“成瘾”,常使大批家畜发病死亡 ,使该草分布地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小花棘豆的生态、部分地区小花棘豆中毒...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有毒 ,在国内分布广泛 ,适于在干旱地区生长 ,家畜采食一定量后可逐步“成瘾”,常使大批家畜发病死亡 ,使该草分布地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小花棘豆的生态、部分地区小花棘豆中毒的情况、家畜小花棘豆中毒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引起小花棘豆中毒的毒性成分 (溶血毒素和有毒生物碱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小花棘豆中毒 临床症状 病理学 毒性成分 溶血毒素 有毒生物碱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乙醇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尹荣焕 白文林 +6 位作者 吴长德 王健民 刘宝山 邹德研 方和春 刘丽霞 何剑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74-979,共6页
按毒理学方法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探讨喹乙醇对小鼠肝、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喹乙醇剂量的增加,血液中AST、ALT活性及BUN、Cre含量均升高,CHE活性先升高再下降,血清TP、ALB含量则明显下降。这些变化表明蛋白质合成代谢减... 按毒理学方法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探讨喹乙醇对小鼠肝、肾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喹乙醇剂量的增加,血液中AST、ALT活性及BUN、Cre含量均升高,CHE活性先升高再下降,血清TP、ALB含量则明显下降。这些变化表明蛋白质合成代谢减慢,分解代谢加强,引起动物生长速度减慢。剖检时肝脏肿大、瘀血,质脆易碎,1/10LD50组和1/5 LD50组肝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高度肿胀、变性、脱落,肾小球囊腔变狭窄。电镜下1/5 LD50组小鼠肝细胞部分细胞质溶解,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受损;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质部分溶解,线粒体嵴有缺损,有液泡,肾小球足细胞部分融合,证实了喹乙醇对肝肾的器质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肝功能酶 肾脏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钙对氟中毒大鼠肾脏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霍梅俊 王金明 +7 位作者 姚冰芬 罗广营 武路广 闫杭杭 牛瑞燕 孙子龙 梁占学 王俊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3-1490,共8页
研究不同水平钙对氟中毒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为探索有效防治氟中毒患者的钙制剂剂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健康的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将其分成5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高氟组(含150mg·kg-1 F-)、高氟低钙组(含150mg... 研究不同水平钙对氟中毒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为探索有效防治氟中毒患者的钙制剂剂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健康的21日龄Wistar雄性大鼠50只,随机将其分成5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高氟组(含150mg·kg-1 F-)、高氟低钙组(含150mg·kg-1 F-+2%CaCO3)、高氟中钙组(含150mg·kg-1 F-+3%CaCO3)、高氟高钙组(含150mg·kg-1 F-+4%CaCO3)。试验进行60d后,取各组大鼠血液测血清钙(Ca)、磷(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的含量;然后取出肾组织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测定肾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CD11及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P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氟组肾脏中LDH、SDH、ALP含量增加(P<0.01),TNF-α及CD1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高氟组比较,高氟低钙组和高氟中钙组体质量上升(P<0.05),血清Ca和P含量显著降低,LDH、ALP及SDH含量显著降低,在高氟低钙组中TNF-α及CD1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氟组比较,高氟高钙组大鼠脏器指数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BUN、SCr含量显著升高(P<0.05),酶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LDH、ALP及SDH含量无显著差异,TNF-α及CD11蛋白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高剂量的氟可造成肾脏功能的多方面损伤,低中剂量的钙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对肾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过量的钙不但没有缓解氟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反而加剧肾脏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马豆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路浩 王建军 +5 位作者 孙莉莎 赵宝玉 王占新 马尧 陈基萍 刘忠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90,共4页
苦马豆素(SW)是一种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最早是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得到,是疯草类植物的主要毒性成分。它能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此外,SW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还能促... 苦马豆素(SW)是一种吲哚里西啶生物碱,最早是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得到,是疯草类植物的主要毒性成分。它能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此外,SW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还能促进机体淋巴细胞活性升高,刺激机体骨髓细胞增殖,增强机体杀灭肿瘤细胞的能力。由于SW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作为抗肿瘤药物筛选的后备药物。目前,国外SW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而国内才刚起步。论文主要介绍了SW抗肿瘤作用及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对SW下一步研究重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抗肿瘤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hCG受体与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抑制小鼠Leydig细胞分泌睾酮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青 王亚军 +6 位作者 徐辉 黄沁怡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7-1154,共8页
为揭示LH/hCG受体和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ZEN)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分泌睾酮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小鼠Leydig细胞为材料,用ELISA法分别测定ZEN暴露浓度为0、1、5、10、20μg·mL-1及暴露时间为1、6、12、24h时... 为揭示LH/hCG受体和cAMP在玉米赤霉烯酮(ZEN)抑制小鼠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cells)分泌睾酮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小鼠Leydig细胞为材料,用ELISA法分别测定ZEN暴露浓度为0、1、5、10、20μg·mL-1及暴露时间为1、6、12、24h时睾酮的分泌量(hCG环境及cAMP环境)和胞质内cAMP水平(hCG环境),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其细胞表面的LH/hCG受体结合力,用Western Blot法测定LH/hCG受体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hCG环境中高浓度及长时间ZEN暴露对睾酮分泌的抑制效应极显著(P<0.01),而cAMP环境中,不同浓度及时间的ZEN暴露均可显著抑制Leydig细胞分泌睾酮(P<0.05),且浓度及时间—效应关系明显。不同浓度及时间的ZEN暴露对Leydig细胞LH/hCG受体的结合力及表达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低浓度及长时间ZEN暴露使胞质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玉米赤霉烯酮可通过cAMP途径抑制小鼠Leydig细胞分泌睾酮,与LH/hCG受体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睾丸间质细胞 睾酮 LH hCG受体 环腺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铜对雏鸡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敏 崔伟 +2 位作者 彭西 柏才敏 崔恒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铜对雏鸡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60羽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0.89 mg.kg^-1)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1,高铜I组;Cu 200 mg.kg^-1,高铜Ⅱ组;Cu 400 mg.kg^-1,高铜Ⅲ组;Cu 600 mg...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铜对雏鸡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360羽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10.89 mg.kg^-1)和高铜日粮(Cu 100 mg.kg^-1,高铜I组;Cu 200 mg.kg^-1,高铜Ⅱ组;Cu 400 mg.kg^-1,高铜Ⅲ组;Cu 600 mg.kg^-1,高铜Ⅳ组;Cu 800 mg.kg^-1,高铜V组)6周。试验第14、28、42天每组随机抽取5羽鸡剖杀后,测定脑组织胆碱酯酶(CHE)、单胺氧化酶(MAO)、过氧化氢酶(CAT)、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脑组织CHE和CAT活性随日粮铜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高铜Ⅱ、Ⅲ、Ⅳ和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脑组织MAO活性随日粮铜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高铜Ⅱ、Ⅲ、Ⅳ和V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脑组织Cu-Zn-SOD和GSH-Px活性,高铜I、Ⅱ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铜Ⅲ、Ⅳ和V组极显著降低(P〈0.01)。日粮铜水平在400~800 mg.kg^-1时,脑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脑组织的抗氧化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铜 脑组织 抗氧化酶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中毒解毒机理的研究——硒化合物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宗元 王捍东 +2 位作者 史德浩 吴维芬 James Maso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6-373,共8页
对大鼠组织胞液(Cytosol)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硒酸钠及硒化钠以明显影响[^(109)Cd]标记的氯化镉在组织胞液中的分布。硒酸钠、亚硒酸钠有较强的封闭金属硫蛋白(MT)与镉结合部位、激活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捕获胞液中[^(109)Cd... 对大鼠组织胞液(Cytosol)的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硒酸钠及硒化钠以明显影响[^(109)Cd]标记的氯化镉在组织胞液中的分布。硒酸钠、亚硒酸钠有较强的封闭金属硫蛋白(MT)与镉结合部位、激活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捕获胞液中[^(109)Cd]的作用,还可使已经和MT结合的[^(109)Cd]被剥离,随后,[^(109)Cd]转入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上;亚硒酸钠还可使[^(109)Cd]转入分子量为32000~35000的蛋白质上。硒化钠仅有较弱的剥离与MT结合的镉,使之转入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上,但几乎不能阻止镉与MT结合。镉与大、中分子量蛋白质结合力远较它与MT的结合力弱,因而以能有利于镉被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中毒 硒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脏TrxR2基因mRNA表达和还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好朋 唐兆新 +5 位作者 苏荣胜 胡京京 韩前彪 胡锴 刘传敦 万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8,共6页
本文旨在了解高铜日粮对肉鸡肝脏TrxR2基因mRNA表达和还原活性的影响。200羽1日龄Cobb商品代肉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日粮中铜含量分别为:对照组(Ⅰ组)11mg.kg-1、试验Ⅱ组110mg.kg-1、试验Ⅲ组330mg.kg-1和试验Ⅳ组550mg.kg-1。饲养至10... 本文旨在了解高铜日粮对肉鸡肝脏TrxR2基因mRNA表达和还原活性的影响。200羽1日龄Cobb商品代肉鸡随机分为4组,各组日粮中铜含量分别为:对照组(Ⅰ组)11mg.kg-1、试验Ⅱ组110mg.kg-1、试验Ⅲ组330mg.kg-1和试验Ⅳ组550mg.kg-1。饲养至10、30、50d时每组各取5只鸡用于采集肝脏样品,提取肝脏线粒体用DTNB法测定肝脏TrxR2的还原活性,提取肝脏总RNA用RT-PCR法测定TrxR2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饲喂铜含量为550mg.kg-1日粮50d时还原活性降低(P<0.05)、TrxR2基因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饲喂铜含量为330mg.kg-1日粮30d时TrxR2的还原活性升高(P<0.05)、50d时降低(P>0.05),表明饲喂高铜日粮(330~550mg.kg-1)可导致TrxR2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量降低,还原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肝脏 硫酸铜 TrxR2 MRNA 还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氟对雏鸡肝脏抗氧化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龚涛 柏才敏 +2 位作者 陈涛 彭西 崔恒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89-1394,共6页
为研究日粮氟添加水平对雏鸡肝脏抗氧化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作者选用1日龄Avian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以对照日粮(F 23 mg.kg^-1)和高氟日粮(F 400 mg.kg^-1,Ⅰ组;F 800 mg.kg^-1,Ⅱ组;F1 200 mg.kg^-1,Ⅲ组)42 d。结... 为研究日粮氟添加水平对雏鸡肝脏抗氧化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作者选用1日龄Avian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以对照日粮(F 23 mg.kg^-1)和高氟日粮(F 400 mg.kg^-1,Ⅰ组;F 800 mg.kg^-1,Ⅱ组;F1 200 mg.kg^-1,Ⅲ组)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氟Ⅱ组、Ⅲ组雏鸡肝脏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或P〈0.05),MDA、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高氟Ⅱ组、Ⅲ组雏鸡血清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或P〈0.05),MDA、NEFA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透射电镜下高氟Ⅱ组、Ⅲ组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内质网扩张,胞质内糖原颗粒减少。日粮氟含量800-1 200 mg.kg^-1时可引起雏鸡肝脏抗氧化功能降低,损伤细胞膜性结构,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 肝脏 抗氧化功能 超微结构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中毒对雏鸡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恒敏 杨光 +2 位作者 彭西 邓俊良 黎得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29-1333,共5页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92 mg/kg)、铜中毒I日粮(Cu650 mg/kg)和铜中毒II日粮(Cu 850 mg/kg)6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铜中毒对雏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铜中毒Ⅱ组、铜中毒I组雏鸡分别于2周龄和... 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92 mg/kg)、铜中毒I日粮(Cu650 mg/kg)和铜中毒II日粮(Cu 850 mg/kg)6周,以血液病理学方法观察铜中毒对雏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铜中毒Ⅱ组、铜中毒I组雏鸡分别于2周龄和3周龄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分别死亡7只和3只。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表现为红细胞胞体和胞核变形;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血清铜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铜蓝蛋白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铜中毒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上述血液生化指标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中毒 血液生化指标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中毒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20
作者 刁书永 张立志 袁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49-51,共3页
镉通过与酶类巯基结合或替代作用,置换出细胞内酶类金属,降低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氧化损伤;镉可以占据钙离子通道并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稳态失衡,也可在进入细胞前与细胞表面的孤儿受体上的抗原决定... 镉通过与酶类巯基结合或替代作用,置换出细胞内酶类金属,降低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氧化损伤;镉可以占据钙离子通道并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稳态失衡,也可在进入细胞前与细胞表面的孤儿受体上的抗原决定簇胞外锌位点结合,干扰细胞钙代谢;镉能诱导金属硫蛋白的形成,金属硫蛋白参与了镉在机体内的吸收、转运、排泄和蓄积;镉能引起DNA单链断裂,并损害DNA修复系统,导致细胞凋亡。由于镉致机体损伤的机制较为复杂,加之研究者采用的手段差异,影响了人们对其毒性机理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稳态 金属硫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