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白血病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的鉴定
1
作者 陈桂娥 容芳 +3 位作者 苟鑫 孙荣航 李作生 陈瑞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制备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ALV p27蛋白,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注射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融合和ELISA等筛选出阳性单克隆抗体细胞,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型、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 为制备禽白血病病毒(ALV)p27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ALV p27蛋白,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注射Balb/c小鼠,用杂交瘤细胞融合和ELISA等筛选出阳性单克隆抗体细胞,对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的抗体亚型、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将目的蛋白截短成4段,初步鉴定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单克隆细胞,其抗体亚类皆为IgG1型,其中3A1抗体效价为1∶64000,3B2为1∶256000,5F1为1∶128000,5G2为1∶8000;4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在1-60 aa之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ALV相关免疫学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P27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感染鸡组织中细胞受体chNHE 1的表达分析
2
作者 张莉 于蒙蒙 +7 位作者 王颖 王素艳 许壮壮 刘鹏 陈运通 祁小乐 李留安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31-3639,共9页
旨在研究鸡钠氢交换蛋白1(chicken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 isoform 1,chNHE1)在不同类型鸡组织内的表达情况,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的组织嗜性及ALV-J感染后组织chNHE1的mRNA变化情况。本研究... 旨在研究鸡钠氢交换蛋白1(chicken 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 isoform 1,chNHE1)在不同类型鸡组织内的表达情况,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 ALV-J)的组织嗜性及ALV-J感染后组织chNHE1的mRNA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qPCR技术,检测了商品肉鸡、商品蛋鸡和SPF鸡脏器内的chNHE1转录量,ALV-J感染鸡后各组织的病毒载量及组织chNHE1的转录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hNHE1在3种类型鸡的心、肝、脾、肺、肾、盲肠扁桃体、胸腺和法氏囊中均能检测到,但转录量高低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免疫器官内的chNHE1转录量相对较高;SPF鸡接种ALV-J后,心、脾、肾和盲肠扁桃体中的病毒载量相对较高,而肝、肺、胸腺和法氏囊中的病毒载量相对较低;ALV-J感染后,脾、肾和盲肠扁桃体中的chNHE1转录量明显上调,但心中的转录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分析了3种类型鸡chNHE1的组织转录特点及ALV-J感染对组织内chNHE1转录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探究受体chNHE1的转录与ALV-J的组织嗜性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鸡钠氢交换蛋白1 组织表达 转录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蛋中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的检测和鉴定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海鹏 孟凡峰 +2 位作者 董宣 赵鹏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17-1323,共7页
某祖代种鸡群临床表现正常,在开产后用商品化禽白血病抗体检测试剂盒(ALV-Ab)和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及蛋清抗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但对种蛋中抗原阳性的23只种鸡分别接种DF1细胞和SPF鸡胚来源的成纤维... 某祖代种鸡群临床表现正常,在开产后用商品化禽白血病抗体检测试剂盒(ALV-Ab)和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及蛋清抗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但对种蛋中抗原阳性的23只种鸡分别接种DF1细胞和SPF鸡胚来源的成纤维细胞(CEF)后均未分离到病毒。为探明该鸡群是否存在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E)以及能否干扰商品化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结果判定,将23只种鸡所产种蛋分别孵化后逐一制备成CEF培养,盲传3代后检测到其中1只鸡的细胞培养上清抗原检测为阳性。从该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RNA,RTPCR扩增其gp85基因,序列分析证明该检出病毒为E亚群ALV。将该E亚群ALV接种SPF鸡胚来源CEF后又可检出p27抗原,显示该内源性ALV具备传染性。同时,对该病毒gp85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表达产物免疫鸡后部分鸡血清经ALV—A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阳性。本研究分离到1株对CEF具备传染性的内源性ALV-E,并证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够干扰对外源性ALV的鉴别诊断,提示在进行临床类似情况的判定时要结合鸡群实际表现做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 E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血清交叉反应 P2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亚型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慧君 李中明 +4 位作者 李宏梅 柴家前 马诚泰 王洪进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4,共5页
为建立一种稳定、快速从感染鸡体内检测或分离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ALV)的简易方法,作者使用A亚型(ALV-A)、C亚型(ALV-C)以及2株J亚型(ALV-J-PY和ALV-J-WS)鸡白血病病毒(ALV)按高、中、低(即100、10、1μL)3种接种量人工接种DF1细胞,在... 为建立一种稳定、快速从感染鸡体内检测或分离外源性鸡白血病病毒(ALV)的简易方法,作者使用A亚型(ALV-A)、C亚型(ALV-C)以及2株J亚型(ALV-J-PY和ALV-J-WS)鸡白血病病毒(ALV)按高、中、低(即100、10、1μL)3种接种量人工接种DF1细胞,在接种后不同时间用A、B、C 3种ELISA试剂盒检测ALV抗原(P27)。结果表明,对ALV-A和ALV-J-PY,高剂量接种时,用A试剂盒在接种后第3天即可检测出;低剂量接种时,第7天可检出。使用B试剂盒,2株病毒的检出时间延长(高剂量组分别为第7天和第5天;低剂量组分别为第15天和第13天);使用C试剂盒,所需检出时间最长(接种后第13天)。对ALV-C和ALV-J-WS毒株,A试剂盒对高剂量组,分别能够在接种后第5天和第9天检出,其它中、低接种量组15 d内均没有检出;而B、C2个试剂盒对3个接种剂量组均没有检测出。从以上结果看出,3种ELISA试剂盒对3种亚型ALV毒株的检出时间存在明显不同,A试剂盒灵敏度最高,能最早作出检测;B试剂盒灵敏度次之。同时,无论使用哪种试剂盒ALVs的检出时间与病毒接种量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外源性ALV的检测及病毒分离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外源性 DF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7肉杂鸡肉瘤组织分离出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绍琼 王波 +3 位作者 张振杰 王健 孙淑红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6-401,共6页
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取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CEF,培养12d,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检测结果表明,从该肉瘤组织分离到A亚型与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命名为SD1005株。取肉瘤组织上清液人工感... 山东某地饲养的36日龄817肉杂鸡生长迟缓并发生颈部肉瘤。取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CEF,培养12d,用IFA试验进行病毒鉴定。检测结果表明,从该肉瘤组织分离到A亚型与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A、ALV-J),命名为SD1005株。取肉瘤组织上清液人工感染817肉杂鸡与SPF鸡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复制出同样肉瘤。用复制出的新鲜肉瘤分别制备肉瘤细胞与肉瘤组织触片,IFA试验再次验证出ALV-A与ALV-J均为阳性,而且发现ALV-A与ALV-J分别共感染同一个组织细胞。同时,通过PCR方法用针对ALV-A、ALV-J的2对引物扩增并鉴定出肉瘤组织中含有ALV-A、ALV-J。对扩增的ALV-J囊膜糖蛋白(env)基因1 710bp片段进行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SD1005株与14株国内外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8.5%~94.0%,其中与来自白羽肉鸡的美国参考株0661(AF247566)、ADOL-Hc1(AF097731)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0%、93.8%。本研究显示,来自817肉杂鸡的肉瘤组织上清液接种鸡可诱发急性肉瘤,其中既检出ALV-A,又检出ALV-J,但急性肉瘤由单个病毒诱发还是与共感染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共感染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腺胃炎的蛋用型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7
6
作者 孙淑红 柴家前 +3 位作者 王波 孙洪磊 王晓云 崔治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1-254,共4页
从表现腺胃炎的尼克珊瑚粉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将病料或鸡白细胞接种于CEF,培养12 d,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10只鸡中有9只鸡分离到ALV-J,其中有4只鸡还存在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从表现腺胃炎的尼克珊瑚粉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将病料或鸡白细胞接种于CEF,培养12 d,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10只鸡中有9只鸡分离到ALV-J,其中有4只鸡还存在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共感染。通过PCR扩增gp85基因,与已发表的20株ALV-J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的同源性为97.8%,而与来自蛋用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为93.0%。本研究发现,在某些仅仅发生腺胃炎的鸡也可能普遍存在ALV-J感染,再次显示了腺胃炎病料中病毒感染的多样性。ALV-J可能成为致腺胃炎的病原之一,但其致病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炎 蛋用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蛋鸡成髓细胞瘤、血管瘤型J亚群白血病病毒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孟祥凯 刘青 +4 位作者 王海伦 张洪海 邱波 刘功振 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44-1547,共4页
2007年7月山东某蛋鸡场150日龄海兰褐蛋鸡发病,前期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明和ALV—J密切相关。取4只病鸡的肝组织处理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用ALV—J单抗G2-3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呈现强阳性,将反应为阳性... 2007年7月山东某蛋鸡场150日龄海兰褐蛋鸡发病,前期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明和ALV—J密切相关。取4只病鸡的肝组织处理后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用ALV—J单抗G2-3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呈现强阳性,将反应为阳性的4株病毒分别命名为WS0701、WS0702、WS0703和WS0704;根据ALV-J原型株HPRS-103的序列设计1对针对外源性ALV—J的引物P1和P2,提取阳性CEF基因组DNA作为模板,PCR扩增后,得到长度为924bp的片段;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与HPRS-103的同源性为95.0%~97.5%,与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2.0%~95.9%;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成髓细胞瘤型、血管瘤型ALV-J与国内毒株的同源性较远,而与HPRS-103的同源性最近,这说明ALV—J在蛋鸡体内复制的过程中有返祖现象,并呈现了新的肿瘤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蛋鸡 J亚群白血病 免疫学 病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黄肉种鸡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状态检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波 李清源 +3 位作者 刘绍琼 张永光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评价了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的ALV感染状态。收集该鸡群的120枚鸡蛋,取40枚鸡蛋孵化至9~11 d后分别制备CEF,培养10 d,取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另取80枚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ALV)评价了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的ALV感染状态。收集该鸡群的120枚鸡蛋,取40枚鸡蛋孵化至9~11 d后分别制备CEF,培养10 d,取细胞上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 p27抗原。另取80枚鸡蛋卵白直接检测p27抗原,同时分别将80枚鸡蛋卵白接种CEF(DF1),培养10 d后取细胞上清检测p27抗原。比较p27阳性检出率的结果表明,受精蛋孵化9~11 d后制备CEF,再培养10 d的细胞上清检出率(10/36)高于直接检测卵白(17/80)与卵白接种CEF(DF1)的细胞上清(7/80)。将经DF1培养后p27抗原阳性样品,用针对ALV-J的单抗JE9做IFA,ALV-J的阳性率为6/7。检测该80枚鸡蛋的卵黄抗体,ALV-J、ALV-AB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80、1/80。结果表明,该皖南黄父母代肉种鸡群存在的外源性ALV感染主要为ALV-J。该研究为ALV的净化提供了可行性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黄肉种鸡 种蛋 禽白血病病毒 感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相关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ZH-08株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小桃 史伟伟 +4 位作者 刘红波 张贺楠 廖明 辛朝安 曹伟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病例的广东某肉种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ZH-08。利用ELISA抗原检测、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都呈阳性。依据ALV-J原型株HPRS-103前病毒全...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病例的广东某肉种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ZH-08。利用ELISA抗原检测、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都呈阳性。依据ALV-J原型株HPRS-103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7 597 bp,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比较略有差异,但符合典型的复制完全型反转录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序列中不含已知致癌基因。将该分离株的亚群特异性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ZH-08与YZ9901株相似性最高(93.7%)。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H-08株与SD07LK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gp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的RT-LAMP方法检测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业兵 张磊 +3 位作者 孙跃辉 毛娅卿 李俊平 宁宜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的RT-LAMP方法。根据GenBank中ALV序列,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LAMP Real-time Turbidimeter仪对ALV的LAMP引物、反应体系及反应进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禽白血病病毒(ALV)的RT-LAMP方法。根据GenBank中ALV序列,在其保守序列区域设计了多套LAMP引物,通过LAMP Real-time Turbidimeter仪对ALV的LAMP引物、反应体系及反应进程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判定与仪器监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建立的RT-LAMP方法在63℃水浴中36min可对ALV核酸进行高效扩增,在反应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肉眼判断结果与Real-time Turbidimeter仪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很强特异性,对其它相关鸡病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检出限量为14.2pg.μL-1,显示出很高的敏感性;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24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法与其原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建立了可对ALV进行快速检测并可肉眼判定结果的可视化RT-LAMP方法,其操作简便、无需昂贵设备,适用于AL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大地方鸡禽白血病病毒主要流行亚型鉴定及其分离株gp85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静 王波 +3 位作者 王海明 程合刚 武星辰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1-457,共7页
通过对山东五大地方鸡(寿光鸡、芦花鸡、百日鸡、琅琊鸡、鲁西斗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株鉴定及gp85基因序列分析,探究山东五大地方鸡AL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gp85基因分子特征。分别将寿光鸡、百日鸡、芦花鸡的无菌抗凝血和琅... 通过对山东五大地方鸡(寿光鸡、芦花鸡、百日鸡、琅琊鸡、鲁西斗鸡)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分离株鉴定及gp85基因序列分析,探究山东五大地方鸡AL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gp85基因分子特征。分别将寿光鸡、百日鸡、芦花鸡的无菌抗凝血和琅琊鸡、鲁西斗鸡的卵白接种CEF培养9~10d,常规方法提取感染细胞的cDNA,用针对J亚型ALV(ALV-J)gp85基因(924bp)的引物和A^J(含囊膜蛋白env基因,2 400bp)的群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并分析其特点。本研究发现,2009—2011年间,山东五大地方鸡均存在ALV-J感染,5个ALV-J分离株gp85基因之间的相似性为98.4%~99.9%,与原型毒株HPRS-103相似性为97.8%~98.3%;均扩出内源性ALV(ALV-E)片段,与不能产生传染性病毒粒子的ev-1、ev-3、ev-6毒株相似性最高,推测为鸡基因组所携带;同时还发现,琅琊鸡、芦花鸡存在A亚型ALV(ALV-A)的感染。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1年间的山东五大地方鸡已经普遍存在ALV-J,两大品系中存在ALV-A和ALV-J共感染,同时ALV-E的片段广泛存在,这一结论揭示出山东地方鸡的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更加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鸡 禽白血病病毒(ALV) GP85基因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临床血管瘤病例中分离出A亚群与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培坤 毕玉彧 +3 位作者 秦丽莉 邹广珍 彭昊 韦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HG01-A株和HG01-J株。ALV-A gp85与7株A亚群氨基酸同源性为85.8%-87.5%,与A亚群美国株MQNCSU同源性最高为87.5%,与A亚群原型株RSA同源性为86.9%。而ALV-J gp85与7株毒株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4.0%-93.8%,与广东株XX2-08以及四川株SCSM01同源性最高为93.8%,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为90.2%。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HG01-A与各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HG01-J与SCSM0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只广西三黄鸡中同时分离到ALV-A及ALV-J,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感染 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gp85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3′非编码区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玉龙 贠炳岭 +5 位作者 秦立廷 潘伟 王永强 高宏雷 祁小乐 王笑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1-1846,共6页
蛋用型鸡虽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感染ALV-J,但自然感染时很少引起发病。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蛋鸡群中ALV-J发病严重,本研究对2008年以来ALV-J蛋鸡分离株的3′非编码区(3′UTR)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89.5%(17/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3′... 蛋用型鸡虽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感染ALV-J,但自然感染时很少引起发病。然而,近年来在中国蛋鸡群中ALV-J发病严重,本研究对2008年以来ALV-J蛋鸡分离株的3′非编码区(3′UTR)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89.5%(17/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3′UTR出现了205bp的缺失,94.7%(16/17)ALV-J蛋鸡分离株保留了完整的E元件。84.2%(16/19)的ALV-J蛋鸡分离株的U3区序列与肉鸡分离株的相似性低于92.5%,所有转录调控元件高度保守。ALV-J蛋鸡分离株的E元件和U3区均出现了多个碱基的突变。这些结果表明,ALV-J蛋鸡分离株的E元件和U3区正在迅速的演化,明显不同于肉鸡分离株的序列特征。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ALV-J引起蛋鸡群发病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分子特征 3’非编码区 LTR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株gp85基因的分子演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代阳 杨其峰 +5 位作者 王波 刘绍琼 王秀臻 柴家前 崔治中 孙淑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5-638,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群中分离的5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同源性分析,阐述了不同海兰褐鸡群中存在的ALV-J的分子演化规律。对2008-2009年分别从北京、陕西、山东泰安、济阳、曲阜等不同地区...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海兰褐蛋鸡群中分离的5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囊膜糖蛋白基因(gp85)进行同源性分析,阐述了不同海兰褐鸡群中存在的ALV-J的分子演化规律。对2008-2009年分别从北京、陕西、山东泰安、济阳、曲阜等不同地区饲养的海兰褐鸡分离到的5株ALV-J,用PCR方法克隆gp85基因、测序,并与国内外已发表的14株ALV-Jgp85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5株ALV-J与来自白羽肉鸡的HPRS-103株的同源性最近,平均为96.6%(96.4%~96.8%);与来自国内海兰灰蛋鸡的SD07LK1株的同源性平均仅为89.6%(89.3%~89.9%);而5株ALV-J间的同源性高达98.1%以上(98.1%~100%)。本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海兰褐蛋鸡中广泛存在的ALV-J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国外的白羽肉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褐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GP85基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非结构基因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5
作者 田纯见 杨舒展 +4 位作者 段喻燕 刘志玲 林志雄 罗琼 陈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共5页
为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通用型高通量检测技术,利用高度保守的非结构DNA聚合酶G1211R基因,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LAMP方法,出现典型的S形核酸扩增曲线,扩增产物具有特异的熔解曲线。G1211R基因质粒标准品在1.81×10~5拷贝数... 为建立非洲猪瘟病毒(ASFV)通用型高通量检测技术,利用高度保守的非结构DNA聚合酶G1211R基因,制备质粒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LAMP方法,出现典型的S形核酸扩增曲线,扩增产物具有特异的熔解曲线。G1211R基因质粒标准品在1.81×10~5拷贝数/μL^1.81×10~9拷贝数/μL对数值与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以ASFV E70株病毒核酸为模板,LAMP检测灵敏度达到21pg,优于荧光定量PCR方法。重复性试验LAMP检测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LAMP方法检测ASFV特异性良好,与猪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昆虫核酸无交叉反应。以ASFV Arm 07株制备各种临床模拟样品,检出阳性率达到17.31%。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不同基因型毒株检测和出入境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NA聚合酶 环介导恒温扩增 标准曲线 模拟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免疫抑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利 刘青 +3 位作者 王晓伟 王峰 陈洪博 成子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98-1202,共5页
本研究人工接种1日龄及7日龄SPF雏鸡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模拟先天感染及早期感染,检测ALV-J不同感染时间对机体的影响。对感染鸡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组织病理学、血细胞、CD4+及CD8+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LV-J对免... 本研究人工接种1日龄及7日龄SPF雏鸡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模拟先天感染及早期感染,检测ALV-J不同感染时间对机体的影响。对感染鸡体质量、免疫器官质量、组织病理学、血细胞、CD4+及CD8+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ALV-J对免疫器官抑制显著,尤其是中枢免疫器官,1日龄感染组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7日龄感染组。免疫器官的抑制是产生体质量抑制的根源。病理学观察发现,1日龄感染组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流失严重,间质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而7日龄感染组在3周前表现为免疫细胞增殖,在3周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坏死流失,其他器官主要表现炎性浸润及出血,未见肿瘤增生灶。血细胞检测发现,ALV-J感染组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均有下降,但对粒细胞的影响更加明显,1日龄感染鸡更为严重。对胸腺和脾脏CD4+及CD8+T淋巴细胞检测发现,CD4+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而CD8+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说明机体的免疫抑制和这两种细胞的变化高度相关。无论是1日龄还7日龄感染,均在4周龄时达到免疫抑制最低值,因此可以确定ALV-J感染在体内潜伏期约为3~4周的时间。ALV-J造成机体免疫力极其低下,为肿瘤的形成及混合感染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 免疫抑制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内源白血病病毒ev21与慢羽非连锁分析和LTR区启动子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麒 王晗 +4 位作者 张秀玲 刘春杨 张乐超 李兰会 李祥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0-937,共8页
旨在分析鸡内源ev21病毒与慢羽的连锁关系及其结构特征和启动子活性,为建立无内源ev21病毒的慢羽种鸡提供检测方法,并对ev21的启动转录活性进行探索。长片段PCR扩增获得鸡内源ev21病毒基因序列,检测太行鸡、坝上长尾鸡、海兰褐、海兰灰... 旨在分析鸡内源ev21病毒与慢羽的连锁关系及其结构特征和启动子活性,为建立无内源ev21病毒的慢羽种鸡提供检测方法,并对ev21的启动转录活性进行探索。长片段PCR扩增获得鸡内源ev21病毒基因序列,检测太行鸡、坝上长尾鸡、海兰褐、海兰灰及其祖代五个品系259份样本的病毒携带情况。利用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分析并PCR获得病毒基因全长。构建ev21基因5′和3′LTR区的pGL3-basic重组质粒转染A375细胞检测其启动子活性。结果显示:获得完整ev21病毒基因组全长7 524bp,发现其反向插入在鸡Z染色体g.10681671-10681672之间,长片段7 590bp PCR检测发现ev21与海兰灰慢羽鸡完全连锁,但与太行鸡、坝上长尾鸡和海兰褐慢羽并不完全连锁,尤其海兰褐快羽公鸡ev21全部阳性。ev21基因5′LTR区具有高强度的启动子活性(P<0.01),3′LTR区活性高于阴性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内源ev21病毒与鸡慢羽性状并不完全连锁,7 590bp长片段PCR为内源ev21病毒的筛查提供检测方法,ev21基因5′LTR区具有强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21 慢羽 染色体位置 LTR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检出率与鸡群禽白血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鹏 崔治中 马诚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8-1622,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种鸡群所产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检出率与种鸡群发病状况及其下一代鸡群禽白血病发病率的相关性,为鸡群净化和禽白血病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对国内海兰褐蛋鸡等品系不同祖代及父母代共7个种鸡场所产种蛋的P27抗原进行... 本研究旨在观察种鸡群所产种蛋中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检出率与种鸡群发病状况及其下一代鸡群禽白血病发病率的相关性,为鸡群净化和禽白血病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对国内海兰褐蛋鸡等品系不同祖代及父母代共7个种鸡场所产种蛋的P27抗原进行了检测,对部分种鸡场的ALV-A/B和ALV-J抗体进行了检测和病毒的分离鉴定,对各种鸡群孵化后下一代鸡群的禽白血病发病状况和客户投诉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7个种鸡场所产种蛋中P27抗原检出率为0%~12%,P27抗原检出率与种鸡群的发病状况及其子代鸡群的发病状况和客户投诉情况密切相关,即种蛋中P27抗原检出率越高,种鸡群发病情况越严重,下游客户鸡群发病率和投诉率越高。种鸡群的种蛋P27检出率与种鸡群及其孵化后鸡群的禽白血病感染状况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可以作为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禽白血病感染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P27抗原 ALV-A/B ALV-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白血病病毒env(gp51)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毅 吴玉石 +4 位作者 段宏安 张睿 周祖涛 毕丁仁 石德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3,共6页
从持续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羊胎肾细胞(FLK-BLV)中提取前病毒DNA,用PCR方法扩增编码牛白血病病毒gp51蛋白的env(gp5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全长828 bp。将扩增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gp51重组质粒,转化BL... 从持续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羊胎肾细胞(FLK-BLV)中提取前病毒DNA,用PCR方法扩增编码牛白血病病毒gp51蛋白的env(gp5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全长828 bp。将扩增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pET-32a-gp51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43 000,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p51作为抗原,建立检测BLV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结果表明,抗原gp51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19μg.mL-1,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阳性判定标准确定为样品OD450 nm大于0.451。用该方法对12份参考血清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血病病毒 gp51蛋白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海兰褐鸡场祖代、父母代及商品代鸡血管瘤型ALV-J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倪伟 秦立廷 +6 位作者 孙洪磊 曲悦 孙美玉 高玉龙 于宏 王笑梅 刘思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1345,共5页
从山东省某海兰褐鸡场祖代、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蛋鸡中获得疑似血管瘤型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病料。采用病理剖检、IFA、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为J亚群禽白血病。从祖代、父母代病料中各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 subgroup of ... 从山东省某海兰褐鸡场祖代、父母代种鸡和商品代蛋鸡中获得疑似血管瘤型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病料。采用病理剖检、IFA、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为J亚群禽白血病。从祖代、父母代病料中各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J subgroup of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从商品代蛋鸡中分离到4株ALV-J。根据原型毒株HPRS103设计1对gp85基因引物,获得gp85基因序列。获得的gp85基因序列与各亚群参考毒株序列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自商品代蛋鸡的Commercial03株、Commercial04株、Commercial06株和父母代分离株Parent02株位于同一分支,同源性在97.2%~97.9%,与HPRS103株同源性94.7%~95.2%;Commercial05株与祖代分离株Grandparent01株在同一分支,与HPRS103株同源性为98.3%,4株分离自商品代的ALV-J同源性为95.0%~99.9%。表明商品代蛋鸡中的ALV-J可能来自父母代或祖代种鸡的垂直传播,也可能来自于其他来源的水平传播。从同一鸡场祖代、父母代及商品代鸡中分离得到ALV-J,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对后续研究其基因突变、致瘤机制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J亚型禽白血病 分离鉴定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