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桑叶粉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邢东旭 符兵 +6 位作者 王君雁 李庆荣 周东来 叶金玲 廖森泰 阮栋 邹宇晓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发酵桑叶粉(FML)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始体重为(40.07±0.05)g的1日龄黄羽肉鸡54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在育雏期、生长期和育成期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4.5%FMLP(FML45组)和9.0%FMLP(FML90组)的3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0 d。于21、42和50日龄以重复为单位对试验鸡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于50日龄每重复选取3只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采血和屠宰,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取回肠黏膜评价抗氧化和免疫功能,取回肠内容物测定肠道菌群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FML90组试验鸡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升高趋势(P=0.084),各组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2)FML45和FML90组试验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差异(P>0.05);FML45组试验鸡回肠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ML90组,各组间回肠中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FML90组试验鸡回肠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各组间白介素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补体3(C3)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回肠菌群在门水平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FML45和FML90组回肠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真细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Eubacteriales)和颤螺菌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o_Oscillospiraceae)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呈升高趋势(P=0.067);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发酵桑叶粉能增强肉鸡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但过量添加会降低其生长性能,建议黄羽肉鸡饲粮中发酵桑叶粉的添加量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桑叶粉 黄羽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棕榈粕-豆粕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毛方华 陈倩倩 +3 位作者 史怀 刘国红 郑回勇 张海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3,共5页
棕榈粕价格低廉、产量大,能量和蛋白等营养密度高,是极具潜力的饲料原料。本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和乳酸菌固态发酵棕榈粕,比较棕榈粕-豆粕配比及发酵方式对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揭示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明确原料配比和发... 棕榈粕价格低廉、产量大,能量和蛋白等营养密度高,是极具潜力的饲料原料。本研究利用酿酒酵母和乳酸菌固态发酵棕榈粕,比较棕榈粕-豆粕配比及发酵方式对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揭示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明确原料配比和发酵流程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豆粕添加量越大,发酵饲料温度越高,而棕榈粕添加量越大,发酵样本pH越低。同时,二次发酵可促进发酵饲料升温并利于pH降低。发酵后棕榈粕-豆粕粗蛋白质含量为26.4%~37.8%,均有明显增加,尤其是棕榈粕:豆粕为2:1二次发酵组,其粗蛋白质含量由23.6%升至31.8%,提高了34.7%;其蛋白酶活性也高于其他组。棕榈粕-豆粕发酵后,辛酸酯是主要的酯类物质,二次发酵能促进酯类物质的累积,增加饲料风味。本研究为棕榈粕饲料化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固态发酵 一次发酵 二次发酵 棕榈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麸皮和玉米粉对白酒糟发酵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何飞燕 蒋治国 +1 位作者 张润霞 范吉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比例麸皮和玉米粉对白酒糟发酵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参照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玉米粉添加量分别为0%、2.5%和5%,麸皮添加量分别为0%、4%和8%,共计9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各处理组均添加...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比例麸皮和玉米粉对白酒糟发酵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参照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玉米粉添加量分别为0%、2.5%和5%,麸皮添加量分别为0%、4%和8%,共计9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各处理组均添加含量一致的乳酸菌(0.15%)及氯化钠(0.25%),试验为期180 d。结果表明,试验5和8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上调(P<0.05),试验4、5组粗纤维含量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8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8和9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4、5、6组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5、8、9组NH3-N含量较其他各组显著下调(P<0.05),试验6、8、9组乙酸含量显著下调(P<0.05),试验4、5、8组丙酸含量显著下调(P<0.05),试验2~9组丁酸含量显著下调(P<0.05),本试验未观察到组间p H及乳酸含量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5、6、8组ACE指数显著提升(P<0.05),试验5和8组Chao1及PD指数显著提升(P<0.05),不同麸皮及玉米粉比例对白酒糟发酵Simpson、Shannon及CR指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5(4%麸皮+2.5玉米粉)及8(8%麸皮+2.5玉米粉)组添加比例对白酒糟发酵品质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 玉米粉 白酒糟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研 张国宇 +3 位作者 宁小敏 罗蔚 梁丹阳 汪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 为研究发酵杂交构树对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4月龄关中奶山羊公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杂交构树组饲喂用发酵杂交构树替代基础日粮中10%苜蓿干草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两组试验羊之间全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发酵杂交构树组肌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降了14.06%,熟肉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0.11%(P<0.05)。(3)发酵杂交构树组羊肉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赖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升了6.16%、4.41%、11.90%和4.92%,油酸、EPA含量分别提高了68.18%、48.44%,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分别提高了26.27%和28.75%,差异均显著(P<0.05);(4)发酵杂交构树组肌纤维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0.46%(P<0.05),肌纤维平均面积显著降低了16.10%(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了19.11%(P<0.05)。综上所述,用含10%发酵杂交构树的饲粮饲喂奶山羊公羊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同时能够提升羊肉品质和风味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杂交构树 奶山羊公羊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肌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菜籽粕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谭昌宏 徐金柱 +6 位作者 沈国富 戴晋军 桂金凯 王学东 龚阿琼 陈玲 胡先勤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204,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对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以发酵菜籽粕代替37.5%的豆粕,评估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可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发酵菜籽粕的粗蛋白质和小肽含量增... 本试验旨在探讨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对菜籽粕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以发酵菜籽粕代替37.5%的豆粕,评估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可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降低其抗营养因子,发酵菜籽粕的粗蛋白质和小肽含量增加,粗纤维、单宁、硫苷和芥酸含量降低。生长试验选取3组育肥猪进行,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猪,其中对照组Ⅰ为普通玉米-豆粕型日粮,对照组Ⅱ为普通菜籽粕替代37.5%豆粕的日粮,试验组为用发酵菜籽粕替代37.5%豆粕的日粮。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试验组采食量和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Ⅰ相比肉色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Ⅱ肉色评分较高(4.36),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和试验组(P<0.05);试验组系水力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与对照组Ⅰ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前胛肉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后腿肉脂肪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而与对照组Ⅰ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Ⅱ(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P<0.05)。综上所述,菜籽粕经菌酶协同固态发酵后,可以降低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在育肥猪饲料中使用发酵菜籽粕替代37.5%的豆粕,相比直接使用普通菜籽粕替代,其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和改善,而与豆粕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籽粕 育肥猪 抗营养因子 生长性能 猪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全混合日粮对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纤维降解、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的影响
6
作者 张琬倩 王敏 +4 位作者 王天威 江明生 普宣宣 张秀敏 林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0-137,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评估发酵处理对全混合日粮(TMR)瘤胃发酵纤维降解、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等方面的影响。首先用TMR制备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并对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随后分别以TMR和FTMR作为发酵底物,利...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试验评估发酵处理对全混合日粮(TMR)瘤胃发酵纤维降解、挥发性脂肪酸和甲烷生成等方面的影响。首先用TMR制备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并对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随后分别以TMR和FTMR作为发酵底物,利用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系统进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与TMR相比,FTMR的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10.3%、16.4%、19.4%,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了37.5%,发酵品质较好。(2)与TMR相比,FTMR的体外瘤胃发酵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升高了3.43%、23.1%(P<0.05),同时,产气速率和总产气量显著升高了11.1%、6.23%(P<0.05)。(3)与TMR相比,FTMR体外瘤胃发酵液微生物蛋白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丁酸摩尔比显著升高了14.4%、10.0%、7.11%(P<0.05),而乙酸摩尔比显著下降了3.64%(P<0.05),乙丙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7)。(4)与TMR相比,FTMR体外瘤胃发酵的甲烷(P=0.02)和氢气相对产量降低(P=0.03)。本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处理能够改善TMR饲料品质,提高体外瘤胃发酵的干物质降解率,使瘤胃发酵模式向丙酸生成型转变,减少甲烷相对产量,有利于提高TMR的饲料利用率并减少反刍家畜甲烷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R FTMR 体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构树发酵饲料制备的微生物筛选
7
作者 张琨 罗心雨 +4 位作者 董自星 李丹丹 唐存多 姚伦广 周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9,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构树发酵饲料具有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但受到现有微生物菌种和发酵制备工艺的限制,构树饲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仍然较低。为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别从构树根区土壤中筛... 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的蛋白质饲料资源,构树发酵饲料具有巨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但受到现有微生物菌种和发酵制备工艺的限制,构树饲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仍然较低。为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别从构树根区土壤中筛选获得具有较高蛋白酶活性的细菌9株、真菌8株。其中,菌株AY和FG的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95 U/mL和55.16 U/mL。与对照相比,菌株AY可以使构树发酵饲料中粗蛋白质、酸溶蛋白和氨基态氮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9%、26.7%和12.2%,而菌株FG则使三者分别显著提高了8.5%、43.3%和24.5%(P<0.05),而且这两株菌的作用效果不低于商业化菌株枯草芽孢杆菌AS 1.398、酿酒酵母或米曲霉RIB 40。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分别将其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AY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FG。这为建立构树发酵饲料制备新工艺以及提高原料中结构复杂蛋白质的利用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发酵饲料 蛋白质利用率 类芽孢杆菌 胶红酵母 筛选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不同比例王草和百香果果皮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8
作者 吕仁龙 蒋睿珂 +4 位作者 张雨书 蒋博 李茂 周汉林 高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31,共7页
为研究添加乳酸菌对王草与百香果果皮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王草与百香果果皮混合青贮比例分别设为10:0(0%)、9:1(10%)、8:2(20%)、7:3(30%)、6:4(40%)、5:5(50%),再分别做无添加和乳酸菌(1.33×10^(... 为研究添加乳酸菌对王草与百香果果皮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王草与百香果果皮混合青贮比例分别设为10:0(0%)、9:1(10%)、8:2(20%)、7:3(30%)、6:4(40%)、5:5(50%),再分别做无添加和乳酸菌(1.33×10^(5) CFU/g)添加组(n=3),利用体外培养方法分析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液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后,青贮pH显著下降(P<0.01),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挥发性氨态氮含量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体外培养后的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化率相比无添加组也显著提高(P<0.05)。随着百香果皮添加量的增加,青贮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上升(P<0.01),在50%添加比例下达到最高。在瘤胃液发酵方面,随着百香果皮添加量增加,pH逐渐下降,产气和干物质消化率逐渐上升(P<0.05),在50%添加组达到最高。综上所述,乳酸菌、百香果果皮均有利于提升混合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和干物质消化率,结合实际生产,王草与百香果果皮混合青贮下,百香果果皮最大且最适添加比例为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皮 王草 青贮 乳酸菌 干物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饲料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9
作者 李高龙 吴兆海 +2 位作者 赵连生 王建平 卜登攀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3-129,共7页
本研究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旨在探究3种发酵饲料对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的影响,以期为发酵饲料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试验分为4个组:对照组(A组)不添加发酵饲料,3个试验组(B组、C组、D组)使用10%(干物质基础)的不同种类... 本研究通过体外发酵试验,旨在探究3种发酵饲料对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降解率的的影响,以期为发酵饲料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试验分为4个组:对照组(A组)不添加发酵饲料,3个试验组(B组、C组、D组)使用10%(干物质基础)的不同种类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粮中对应比例的精补料。结果表明:(1)发酵饲料均可以显著提高发酵液pH(P<0.01),D组的氨态氮(NH3-N)含量较对照组提高12.39%(P>0.05),B组和D组菌体蛋白(BC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6.40%和34.01%(P<0.01)。(2)D组乙酸含量最低,丙酸含量最高,乙丙比最低,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8.32%、53.21%和52.53%(P<0.1);B、D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83%和34.74%(P>0.05)。(3)C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降解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2.20%、21.51%、53.68%和79.47%(P<0.01);而B、D组的CP和NDF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CP降解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8.06%、30.50%;NDF降解率分别提高21.56%、30.23%;D组ADF降解率分别极显著高于B组和C组33.45%、79.15%(P<0.01),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89)。(4)D组的体外发酵总产气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4.24%,甲烷产量最低,低于对照组6.26%,但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添加10%的发酵饲料D可以提高体外发酵DM、CP、NDF降解率,增加总挥发酸的含量,具有提升动物饲料转化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体外发酵 瘤胃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对葡萄渣理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明轩 商佳胤 +4 位作者 蒙晓雷 李凯 葛慎峰 曹建平 刘建文 《浙江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葡萄渣作为葡萄加工产业的副产物,通常被视为废弃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葡萄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本课题以寻找适合当前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辅料为出发点,利用副干酪乳杆菌对葡萄渣进行发酵... 葡萄渣作为葡萄加工产业的副产物,通常被视为废弃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葡萄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在价值。本课题以寻找适合当前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辅料为出发点,利用副干酪乳杆菌对葡萄渣进行发酵,检测葡萄渣发酵前后的粗蛋白、粗纤维、糖分、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渣经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pH值、粗纤维、酚类物质明显降低,·OH清除率、O^(2)^(-)·清除率明显下降,且葡萄渣中的理化成分与·OH清除率、O^(2)^(-)·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渣 副干酪乳杆菌 清除率 发酵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强化酒糟类饲料原料动物营养价值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俞建良 熊强 +2 位作者 郑鑫 张俊奇 崔喜贵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以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为代表的酒糟类饲料原料,受纤维含量高、蛋白溶解性差、关键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均衡、存在抗营养因子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单胃动物饲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及推广应用,影响了其营养价值。通过采... 以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为代表的酒糟类饲料原料,受纤维含量高、蛋白溶解性差、关键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均衡、存在抗营养因子等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单胃动物饲料配方中的添加比例及推广应用,影响了其营养价值。通过采用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能赋予其替抗、调理动物肠道健康、提升动物采食量和饲料消化利用率等功能。本文从酒糟原料的营养特点、微生物的筛选与组合、发酵工艺与产品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法强化处理酒糟类饲料原料,提升其动物营养价值的可行性,并提出规模化定制生产质量稳定的标准化混合源(植物源-微生物源)高蛋白“发酵DDGS”新品类的应用与服务模式,以期为我国酒精行业DDGS饲料原料的升级发展及畜牧产业“节粮降本”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DDGS 微生物发酵 动物营养 饲料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非常规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朋 姚有莉 +7 位作者 罗金婷 张剑搏 吴国芳 罗璇 许发芳 马利民 马存明 王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56-60,72,共6页
发酵非常规饲料通常是指将非传统原料发酵处理后制成的饲料。此类饲料富含益生菌、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力,因而被生猪养殖业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发酵非常规饲料的常见... 发酵非常规饲料通常是指将非传统原料发酵处理后制成的饲料。此类饲料富含益生菌、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力,因而被生猪养殖业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发酵非常规饲料的常见分类、特性及其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非常规饲料 生猪 生长性能 肠道微生态学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棉籽粕降解游离棉酚的条件优化及其对代谢物的影响
13
作者 马晓翠 王彩蝶 +4 位作者 祖丽比娜·艾尼瓦尔 范文鹏 罗琦雨 杨红建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6,共9页
本试验旨在对巨大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棉籽粕降解游离棉酚(FG)、结合棉酚(BG)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分析。试验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FG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棉籽粕的最佳条件参数。结果表明:... 本试验旨在对巨大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棉籽粕降解游离棉酚(FG)、结合棉酚(BG)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分析。试验采取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FG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棉籽粕的最佳条件参数。结果表明:固态发酵降解棉籽粕中FG的最佳发酵时间为72 h,发酵温度为35℃,料液比为1∶0.6,接种量为10%;最佳条件下发酵后,与对照组相比,FG含量降低了28.83%(P<0.01),棉籽粕中BG的含量降低了4.31%(P>0.05);发酵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粗蛋白质(CP)显著提高了8.19%(P<0.05),粗灰分(ASH)、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分别降低了6.96%、28.14%、7.40%、3.93%(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差异性代谢物共937个,其中上调386个,下调551个,差异性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氨酰tRNA生物合成、鞘脂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由此可见,巨大芽孢杆菌发酵棉籽粕可有效降低棉籽粕游离棉酚并提高其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游离棉酚 棉籽粕 正交试验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油莎草品质和风味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赵雪玲 闫春梅 +2 位作者 王玲玉 宁明 周中凯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55-165,共11页
本试验以油莎草为原料,分别采用融合魏斯氏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厌氧发酵,并在乳酸菌发酵基础上分别添加油莎豆粕水提液及尿素作为营养剂(营养剂添加组),以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油莎草秸秆组分、相对饲用价值、有机酸合成、微生物数量以及... 本试验以油莎草为原料,分别采用融合魏斯氏菌和植物乳杆菌进行厌氧发酵,并在乳酸菌发酵基础上分别添加油莎豆粕水提液及尿素作为营养剂(营养剂添加组),以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油莎草秸秆组分、相对饲用价值、有机酸合成、微生物数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添加发酵剂对照组(CK组)相比,添加发酵剂组油莎草秸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提升(P<0.05),而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降低(P<0.05),表明生物处理促进了生物质量的转化。特别是添加油莎豆粕水提液、尿素的植物乳杆菌发酵组(LP-4组),蛋白质含量对比CK组增加48.2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34.70%。固态发酵增加了油莎草抗氧化能力,与总酚、黄酮的相关性显著。发酵过程中,与CK组相比,发酵进行过程中乳酸菌迅速成为体系优势菌种,显著降低霉菌数量并维持较低的pH,融合魏斯氏菌发酵组在发酵7 d后显示出更高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有机酸生成情况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发酵组以乳酸为主,而融合魏斯氏菌发酵组则以乙酸为主,表现出菌群与代谢产物间的内在联系。GC-MS结果表明,乳酸菌的发酵均可提升风味物质的种类,如醇类、酯类;另外,发酵组含有较高含量的酚类物质,其次是醇类和醛类;而植物乳杆菌发酵还提升了酯类物质含量。营养剂的添加进一步提升了关键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可能与加强发酵强度有关,为提升油莎草饲料价值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草 乳酸菌发酵 发酵品质 有机酸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豆渣发酵料对产蛋后期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小肠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5
作者 李怡成 陈劭舒 王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为研究蛋壳豆渣发酵料对产蛋后期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小肠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只11月龄的产蛋后期鹌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7%蛋壳豆渣发酵料... 为研究蛋壳豆渣发酵料对产蛋后期鹌鹑生产性能、蛋品质、小肠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240只11月龄的产蛋后期鹌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7%蛋壳豆渣发酵料的日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鹌鹑的日产蛋率提高了10.03%(P<0.05),料蛋比降低了3.36%(P<0.01),蛋白高度与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同时,试验组鹌鹑血清血钙水平相较对照组提高了2.42%(P<0.05),血清甘油三脂与总胆固醇水平分别提高了25.00%和12.86%(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了17.69%(P<0.01)。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鹌鹑回肠绒毛高度、空肠和回肠绒隐比分别提高了12.99%、20.13%和16.58%(P<0.01),空肠隐窝深度降低了11.33%(P<0.05),回肠隐窝深度降低了25.07%(P<0.01)。同时,试验组鹌鹑盲肠菌群结构显著改变,AEC指数与Chao1指数显著提高(P<0.05),盲肠微生物中的unclassified_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uncultured_Clostridia_bacterium以及unclassified_Clostridia三种菌属丰度显著升高(P<0.05),其余unclassified_Bacteroidales、Parasutterella、Negativibacillus、Ligilactobacillus和Treponema五种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且差异菌群与日产蛋率、料蛋比、绒毛高度等性能指标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综上所述,在产蛋后期鹌鹑饲料中添加7%的蛋壳豆渣发酵料,可通过改善鹌鹑的盲肠菌群结构,促进肠道吸收能力,提高鹌鹑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 豆渣 固体发酵 产蛋鹌鹑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作者 胡湘云 宣泽义 +5 位作者 罗蒙和 潘锐 曹艳红 卜泽明 吴军华 陈少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3-112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选取添加了15%白酒糟的全混合饲粮进行发酵处理,试验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复合益生菌(LB组)、0.5‰复合益生菌+0.4‰复合酶(LB-CE... 【目的】探究不同添加剂对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选取添加了15%白酒糟的全混合饲粮进行发酵处理,试验设置5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5‰复合益生菌(LB组)、0.5‰复合益生菌+0.4‰复合酶(LB-CE组)、0.5‰复合益生菌+0.3%丙酸钙(LB-CAP组)、0.5‰复合益生菌+0.1%山梨酸钾(LB-PS组)、0.5‰复合益生菌+0.5%双乙酸钠(LB-SDA组),密封90 d后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LB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B-CE组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其他组(P>0.05);LB-CE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LB、LB-CAP和LB-PS组(P<0.05);LB-CE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LB-CAP组(P<0.05);LB-CAP和LB-SDA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显示,LB-CE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LB-CAP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LB-PS组p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丙酸和氨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LB-CE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es)、双歧杆菌属(Aeriscardov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丰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优势菌门厚壁菌门及其主要菌属乳杆菌属的丰度与粗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氨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P<0.01;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联合添加0.5‰复合益生菌和0.4‰复合酶对白酒糟发酵全混合饲粮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发酵全混合饲粮 发酵品质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饲料资源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冠华 赵东臣 +1 位作者 黄悦妍 王利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比例的提升,人畜争粮问题越来越明显。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价值和... 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比例的提升,人畜争粮问题越来越明显。我国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其抗营养因子含量高、原料营养价值低等,限制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价值和畜禽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简要介绍微生物发酵饲料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对秸秆类、饼粕类、残次落果和蔬菜尾菜等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其在畜禽上的应用,以期为非常规植物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发酵饲料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非常规饲料 抗营养因子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和发酵时间对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王廷艳 王伟 +1 位作者 石凡涛 张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5,共9页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 为低成本提升青稞秸秆发酵品质,本试验采用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的不同混合比例与发酵时间对其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6组,按青稞秸秆和菊苣植株混合时质量重设定纯青稞秸秆CK组(100%+0%)、QJ1组(90%+10%)、QJ2组(80%+20%)、QJ3组(70%+30%)、QJ4组(60%+40%)和QJ5组(50%+50%),并在第30、50天和70天开袋检测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菊苣植株添加比例的增加其发酵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感官评价中QJ5组最好,且在发酵第30天和50天时综合评分最高,分别为13.33分和14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评价时QJ5组最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时间段内其pH,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乳酸、乙酸和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饲喂品质分析时QJ5组最好,显著高于CK组(P<0.05),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相对饲喂质量(RFQ)值70 d>30 d>50 d,且在混贮第70天时QJ4组与QJ5组间RFV值差异不显著(P>0.05);经主成分和隶属函数法分析,QJ5组(发酵30 d)>QJ5组(发酵70 d)>QJ4组(发酵70 d)。基于秸秆饲料化利用、经济效益和饲用价值综合考虑,建议青稞秸秆与菊苣植株混贮时按质量重50%+50%(发酵时间30 d/70 d)或60%+40%(发酵时间70 d)添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秸秆 菊苣植株 混合比例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处理对发酵油菜秸秆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余佩遥 马永霞 +5 位作者 李玉娟 吴建平 张康林 姜菲 史海涛 黄艳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12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酶制剂对油菜秸秆厌氧发酵的发酵品质、主要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CNCPS)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T1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组);T2组(纤维素... 为探究不同酶制剂对油菜秸秆厌氧发酵的发酵品质、主要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CNCPS)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照组(不添加酶制剂);T1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组);T2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组);T3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漆酶组);T4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漆酶),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进行为期45 d的厌氧发酵,分析营养成分、青贮品质和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酶制剂发酵油菜秸秆可改善其营养价值,其中T2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P<0.05),同时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最低(P<0.05);(2)各酶制剂处理油菜秸秆可改善其发酵品质,与对照组相比,T2、T3和T4组氨态氮(NH_(3)-N)含量降低(P<0.05),T1、T2和T3组乳酸(LA)含量升高,T1和T2组乙酸(AA)含量升高(P<0.05);(3)各酶制剂组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ADIP)含量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升高(P<0.05),其中T2组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和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P<0.05);(4)所有酶制剂处理可改善瘤胃体外发酵参数,提高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丁酸(BA)含量(P<0.05),降低氨态氮含量(P<0.05),此外T1、T2和T4组丙酸含量升高(P<0.05)。综上所述,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菜秸秆厌氧发酵的发酵品质、主要营养成分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在实际生产中为保证油菜秸秆饲用化达到最优效果,建议以T2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酶制剂 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组分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发酵饲料对荷斯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许江博 陈东 +2 位作者 武伟成 宋保强 陈一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发酵饲料对荷斯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发酵试验分为3组,分别添加复合发酵饲料0(Y组)、0.5(0.5Y组)、1.0(1.0Y组)kg/头·d(鲜重基础),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发酵饲料对荷斯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体外发酵试验分为3组,分别添加复合发酵饲料0(Y组)、0.5(0.5Y组)、1.0(1.0Y组)kg/头·d(鲜重基础),每组6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后,记录产气量,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动物试验选用健康且体况接近的泌乳中期和泌乳盛期荷斯坦牛各30头,分别记为M组和P组,在不同时期荷斯坦牛TMR中分别添加0、0.5 kg/头·d的复合发酵饲料(鲜重基础),记为M0、M0.5、P0和P0.5组,每组15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1)体外发酵24 h后,0.5Y和1.0Y组的总产气量显著高于Y组(P<0.05)。Y组快速产气量显著高于0.5Y组和1.0Y组(P<0.05)。(2)0.5Y组的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显著高于Y组(P<0.05),1.0Y组的异戊酸和戊酸显著高于Y组(P<0.05)。(3)在荷斯坦牛TMR中添加复合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泌乳中期荷斯坦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成本(P<0.05),显著增加泌乳盛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成本(P<0.05)。综上体内外试验结果,在生产实际中,建议在荷斯坦牛泌乳中期TMR中添加复合发酵饲料,添加量为0.5 kg/头·d可有效增加荷斯坦牛牛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发酵饲料 荷斯坦牛 瘤胃体外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