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磷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陈杰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25,共6页
用灌施和管施方法研究了纯林和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对3 2 P的吸收及利用。结果表明 ,树木对3 2 P的吸收、运转很快 ,施3 2 P的当日即达冠层。3 2 P在树冠上层分布最多 ,中层次之 ,下层最少。灌施时3 2 P在树冠阳面分布较多 ;管... 用灌施和管施方法研究了纯林和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对3 2 P的吸收及利用。结果表明 ,树木对3 2 P的吸收、运转很快 ,施3 2 P的当日即达冠层。3 2 P在树冠上层分布最多 ,中层次之 ,下层最少。灌施时3 2 P在树冠阳面分布较多 ;管施时在树冠阴面分布较多。灌施时混交林中树木对3 2 P的吸收多于纯林 ;管施时纯林中树木对3 2 P的吸收多于混交林。各林型中水曲柳对3 2 P的吸收均明显多于长白落叶松。树木可通过根系接触直接交换3 2 P ,混交林中异种树木间3 2 P交换量最多。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种间营养关系协调 ,混交后根系接触较多 ,分布趋于合理 ,改善了树木的磷营养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水曲柳 营养关系 混交林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紫杉醇含量变异规律 被引量:24
2
作者 程广有 高峰 +1 位作者 葛春华 唐晓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1,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和同一群体内不同单株的紫杉醇含量,以及不同树龄或不同季节的紫杉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紫杉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差异高达2.7倍;群体内个体间紫杉醇含量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了中国境内东北红豆杉天然群体和同一群体内不同单株的紫杉醇含量,以及不同树龄或不同季节的紫杉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紫杉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群体间差异高达2.7倍;群体内个体间紫杉醇含量的变异与群体间相当,同一群体(汪清)内不同单株之间紫杉醇含量差异高达4.3倍.说明紫杉醇含量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和群体内,其变异组成是群体间为84.6%,个体间为15.0%,并且东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广义遗传力(H2)为82%.因此,群体选择或单株选择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同时,紫杉醇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升高;在生长旺季植株内紫杉醇含量较低,进入休眠期含量较高.紫杉醇含量与生长量、积温、无霜期、降雨呈负相关(-0.6468、-0.4796、-0.2405、-0.1192),与针叶长度显著正相关(0.7177),与经度和纬度正相关(0.2778和0.3321).随着纬度升高,生长量降低,紫杉醇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天然群体 紫杉醇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对落叶松和云杉种子的萌发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晓莉 沈海龙 +5 位作者 梁晓东 孙国飞 胡振宇 郭敏 杨玲 张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发来说,10.0 g/L浓度或0.5~1.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处理对长白落叶松自身种子和对红皮云杉种子萌发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推测这是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和营养物质与长白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萌发过程中种子产生的不同代谢物质之间不同相互作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红皮云杉 枯落针叶水浸液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相菊 林玉梅 +1 位作者 杨轶囡 任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8-20,共3页
本文对长白落叶松进行了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苗木生长的各肥料因子的顺序依次为A、C、B,促进苗木生长的最佳施肥组合为A3B2C2。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效应研究 播种苗 苗木生长 肥料因子 最佳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新 曲晓晶 +1 位作者 侯淑艳 朱金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6期7204-7206,共3页
[目的]探索北京市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方法]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低效油松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树高结构和直径结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该林分低效的主要原因有林分过密、立地条件差、人... [目的]探索北京市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方法]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低效油松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树高结构和直径结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该林分低效的主要原因有林分过密、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和没有适地适树等。[结论]针对引起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营林和造林过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低山区 低效油松人工林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氮肥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跃 马履一 +3 位作者 刘勇 李国雷 康瑶瑶 祝燕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进行了追肥试验,研究了追施氮肥量和追肥时间对苗木生长量和各器官养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追施氮肥量为120 kg/hm2,追肥时间为7月初是最... 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进行了追肥试验,研究了追施氮肥量和追肥时间对苗木生长量和各器官养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追施氮肥量为120 kg/hm2,追肥时间为7月初是最佳的施肥处理,其苗高、地径、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6%、24%、69.3%、119%、70.3%和88.2%;追肥时间对苗木生长量及体内N、P浓度影响相对较小;长白落叶松体内全N和全P在各器官的分配状况为叶>根>茎,全N在苗木内浓度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全P在苗木体内的浓度则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追氮肥量 追肥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稀土浸种育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平 王桂娟 李娟 《吉林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采用4种质量浓度稀土溶液、2种浸种时间处理长白落叶松种子并播种育苗,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溶液和不同的浸种时间对长白落叶松1 a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主根生长量、侧根数量、成苗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50 mg... 采用4种质量浓度稀土溶液、2种浸种时间处理长白落叶松种子并播种育苗,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稀土溶液和不同的浸种时间对长白落叶松1 a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主根生长量、侧根数量、成苗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以50 mg·L^(-1)的质量浓度浸种处理4 h的效果最好;使用该质量浓度处理后,苗高生长量较对照高出7.7%,地径生长量较对照高出24.1%,主根生长量较对照高出9.5%,侧根数量较对照高出43.0%,成苗率较对照高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种子 稀土 质量浓度 浸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优树自由授粉优良家系评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凤鸣 李学 +2 位作者 冯启祥 郑亨锡 官培柱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3-54,共2页
长白落叶松优树自由授粉优良家系评选李凤鸣(吉林省林科院)李学(大兴安岭林校)冯启祥,郑亨锡,官培柱(汪清林业局)在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表型选择选出的优树,必须经过子代测定,来评价其遗传品质,对亲本和家系进行选择,为提高选... 长白落叶松优树自由授粉优良家系评选李凤鸣(吉林省林科院)李学(大兴安岭林校)冯启祥,郑亨锡,官培柱(汪清林业局)在天然林或人工林经表型选择选出的优树,必须经过子代测定,来评价其遗传品质,对亲本和家系进行选择,为提高选种效果和进一步开展多世代育种提供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自由授粉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3种成熟龄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刚 姜以斌 《辽宁林业科技》 1995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利用745块标准地、17株解析木和962株标准木解析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5个立地指数级的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结果表明,数量成熟龄为25~30年;工艺成熟龄分别为:梁材40~50年、檩材20~... 本文利用745块标准地、17株解析木和962株标准木解析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5个立地指数级的数量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结果表明,数量成熟龄为25~30年;工艺成熟龄分别为:梁材40~50年、檩材20~35年、交手杆15~20年、椽材10~15年;经济成熟龄为25~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成熟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杉育苗试验简报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秋华 《林业科技开发》 1994年第4期11-12,共2页
本文对秃杉育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关键性技术措施是圃地选择,苗期遮荫,以及苗期使用化学除草.此外。通过对秃杉苗期生长测定,了解到充秃苗期有2个生长高峰,为制定培育秃杉壮苗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次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质量... 本文对秃杉育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关键性技术措施是圃地选择,苗期遮荫,以及苗期使用化学除草.此外。通过对秃杉苗期生长测定,了解到充秃苗期有2个生长高峰,为制定培育秃杉壮苗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次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质量达到了出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育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落叶松遗传改良及当前育种策略
11
作者 王笑山 许传森 +1 位作者 吴泽民 曹福庆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落叶松 英国落叶松 遗传改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在长白落叶松树体矮化上的试验
12
作者 刘世清 吴凤超 +1 位作者 黄兵军 田福仁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1-22,共2页
通过连续2年的试验证明,施用多效哇能控制落叶松树高生长速度,而对树冠的扩建、结实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多效唑 落叶松 树体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无性系选择生理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冯玉龙 王文章 敖红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01期80-85,共6页
在人工气候室中测定了长白落叶松 9个无性系的多个光合性能和氮素代谢指标。结果表明 ,长白落叶松不同无性系间各指标变异较大 ,且与生长性状密切相关。生长快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一... 在人工气候室中测定了长白落叶松 9个无性系的多个光合性能和氮素代谢指标。结果表明 ,长白落叶松不同无性系间各指标变异较大 ,且与生长性状密切相关。生长快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一半光强时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的光响应强度、硝酸还原酶活力、叶绿素含量、氨态氮及总氮含量均高 ,生长慢的无性系各指标均低。回归分析表明 ,净光合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等与生长的相关系数较高 ,呼吸速率、叶绿素含量与生长的相关系数较低。以 6个光合性能指标为变量系统聚类结果与以 6个生长性状为变量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把长白落叶松 9个无性系分成好、中、差 3类。研究表明 ,上述指标均与长白落叶松生长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无性系 光合性能 氮素代谢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采穗圃经营管理技术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俊明 沈熙环 +1 位作者 赵士杰 贾桂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开拓华北落叶松扦插优质插条来源 ,建立采穗圃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直干台形冠采穗树 ,插条产量高 ,生根效果好 ;早春及时修剪 ,有利于插条生根 ;连年修剪可显著提高优等插条率 ;采穗树整形、修剪宜用总状二歧式回缩修剪法 ;利用扦... 为开拓华北落叶松扦插优质插条来源 ,建立采穗圃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直干台形冠采穗树 ,插条产量高 ,生根效果好 ;早春及时修剪 ,有利于插条生根 ;连年修剪可显著提高优等插条率 ;采穗树整形、修剪宜用总状二歧式回缩修剪法 ;利用扦插易生根的家系材料营建采穗圃 ,可显著提高扦插生根效果 ;当年枝条伸长生长高峰过后立即采条扦插 ,生根效果最好 ;采穗树更新年限为 6~ 7龄 .依据连年修剪、扦插试验结果 ,提出了合格插条产量 >315万支 hm2 、扦插生根率达 80 %左右的采穗树密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采穗圃 经营管理技术 修剪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季内的林冠结构和光分布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钦彦 刘志刚 +2 位作者 潘向丽 韩海荣 张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根据 1 991~ 1 992年生长季中 2 9d的观测资料和 32株伐倒木分层测定数据 ,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结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林木一级侧枝倾角随枝龄增长而增大 ,随着枝高度增加而减小 ;枝长... 根据 1 991~ 1 992年生长季中 2 9d的观测资料和 32株伐倒木分层测定数据 ,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结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林木一级侧枝倾角随枝龄增长而增大 ,随着枝高度增加而减小 ;枝长随着枝高度降低而增大 .林分叶面积指数约 3/ 5分布在冠深 2 .5~ 4.5m (高密林分 )和 3.5~ 5 .5m (低密林分 )的空间内 .叶面积指数、枝表面积指数随冠深的累积分布曲线均呈S型 .生长季林冠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平均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 7月 <8月 <6月 <9月 ,吸收率则为 9月 <6月 <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林冠结构 光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与凋落物管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志波 季蒙 +5 位作者 李银祥 张海东 李永乐 宫韶飞 刘佳 白高娃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2,40,共8页
本研究以阴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氮添加与凋落物管理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加速凋落物分解和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氮添加水平为不施氮[0 kg/(hm^(2)·a)]、低氮[50 kg/(hm^(2)... 本研究以阴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氮添加与凋落物管理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加速凋落物分解和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氮添加水平为不施氮[0 kg/(hm^(2)·a)]、低氮[50 kg/(hm^(2)·a)]和高氮[100 kg/(hm^(2)·a)],凋落物管理方式为保持原状、堆积和搅拌。结果显示:(1)单独氮添加,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显著下降,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氮添加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处理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高氮处理显著提高有效磷含量。(2)单独凋落物管理,堆积和搅拌可显著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凋落物堆积处理显著降低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凋落物搅拌处理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3)交互作用对表层土壤pH和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氮添加可促进表层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提高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搅拌处理可加速凋落物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因此,高氮+搅拌处理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含量最高,对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地力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氮添加 凋落物管理 土壤化学性质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俊明 沈熙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1,共6页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提高选择利用效率 ,对 4~ 8龄全同胞优良单株、全同胞家系、半同胞优良单株和半同胞家系幼树的嫩枝插条 ,采用自控喷雾进行了扦插试验 .生根率、根重量、根条数和根长度间呈高度遗传相关 ... 为揭示华北落叶松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提高选择利用效率 ,对 4~ 8龄全同胞优良单株、全同胞家系、半同胞优良单株和半同胞家系幼树的嫩枝插条 ,采用自控喷雾进行了扦插试验 .生根率、根重量、根条数和根长度间呈高度遗传相关 ,生根率是反映生根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标 .生根能力的差异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对生根能力选择利用效果明显 ,单株选择较家系选择效果好 ,其中以全同胞单株选择利用潜力最大 .采穗母树的生长与生根不相关 ,速生单株的生根能力与家系生根能力也不相关 .在速生全同胞家系中选择生长快、生根能力强的单株 ,进行控制授粉 ,按生根和生长性状进行轮回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嫩枝扦插 生根性状 遗传变异 选择利用 优良单株 采穗母树 控制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拉那松引种育苗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奇勋 皮文林 +4 位作者 徐玲 莫昌明 王文 李甜江 马建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了探讨产自南美洲的巴拉那松是否能在云南引种成功,于2001年开始在昆明市进行巴拉那松引种育苗试验,并进行发芽率测试、生长性状观察与物候期观察。结果表明,(1)在较好的管理措施下,巴拉那松出苗活率高达90%;(2)育苗后百日苗等级高,... 为了探讨产自南美洲的巴拉那松是否能在云南引种成功,于2001年开始在昆明市进行巴拉那松引种育苗试验,并进行发芽率测试、生长性状观察与物候期观察。结果表明,(1)在较好的管理措施下,巴拉那松出苗活率高达90%;(2)育苗后百日苗等级高,达同属苗木Ⅰ级水平;(3)自然播种或播种后移栽,苗木生长均良好,但移栽后效果更佳。20cm×21cm盆移栽,年均高增长44.8cm,平均地径增加1.2cm。20cm×30cm盆移栽,年均高增长48.00cm,地径增加1.1cm。自然播种,年均高增长22.1cm,地径增加0.44cm;(4)引种后的苗木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再生能力,适应在云南开展区域试验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拉那松 引种 苗木 移栽 生长性状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最优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迪生 李海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2-39,共8页
该文以径阶株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对林分密度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研究实例的林分,当主伐年龄40a,疏伐起始年龄18a,疏伐间隔期4~5a,疏... 该文以径阶株数作为状态变量,通过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变化,采用最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对林分密度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研究实例的林分,当主伐年龄40a,疏伐起始年龄18a,疏伐间隔期4~5a,疏伐次数2~3次,按株数疏伐率分别为31.9%,6.9%和13.8%时,采用下层疏伐时总材积收获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控制 密度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华北落叶松树枝CO_(2)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国宝 王利东 +3 位作者 李岩 李帆 崔靖亭 贾忠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5,共8页
【目的】枝CO_(2)通量是林分碳释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模拟氮沉降下的华北落叶松枝CO_(2)通量变化,可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华北落叶松林分固碳增汇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6-10月,以华北落叶松25年生中龄人工林和3... 【目的】枝CO_(2)通量是林分碳释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模拟氮沉降下的华北落叶松枝CO_(2)通量变化,可以为氮沉降背景下的华北落叶松林分固碳增汇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6-10月,以华北落叶松25年生中龄人工林和32年生近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0 kg/(hm^(2)·a))、低氮(N1,75 kg/(hm^(2)·a))、中氮(N2,150 kg/(hm^(2)·a))、高氮(N3,225 kg/(hm^(2)·a))4个强度的氮添加处理,并使用LI-8100A对枝CO_(2)通量进行原位监测,同时采集枝条样品以测定其氮含量。【结果】(1)华北落叶松枝CO_(2)通量与空气温度基本呈现出“单峰型”月变化,峰值出现在6-8月,空气温度可以分别解释2个林龄枝CO_(2)通量37%~82%、40%~70%的变化。(2)25年和32年生华北落叶松6-10月平均枝CO_(2)通量随氮添加处理强度增加都呈增大的趋势,但只在N3处理下与CK差异显著(P<0.05)。CK、N1、N2处理下,25年生枝CO_(2)通量均显著高于32年生(P<0.05)。除32年生的N1处理外,其余氮添加处理均降低了枝CO_(2)通量的温度敏感性(Q_(10))。(3)氮添加处理显著增加了25年生枝氮含量(P<0.05),32年生枝氮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2个林龄的华北落叶松枝CO_(2)通量与枝氮含量均存在显著的负向线性关系(P<0.01),且氮含量分别可解释25和32年生华北落叶松16%和32%的枝CO_(2)通量变化。【结论】枝CO_(2)通量受空气温度、氮添加和林龄影响,在构建华北落叶松林木碳释放模型时应考虑这3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华北落叶松 树枝CO_(2)通量 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