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过程中桃树茎和叶水势的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朝选 焦国利 +1 位作者 王新峰 张世英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7-271,共5页
对田间生长的四年生桃树在充分灌水后的22 d 干旱周期内,分别在早上6∶00 和中午14∶00对茎、叶水势进行跟踪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充分湿润、中度水分亏缺及严重水分亏缺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土壤水分... 对田间生长的四年生桃树在充分灌水后的22 d 干旱周期内,分别在早上6∶00 和中午14∶00对茎、叶水势进行跟踪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充分湿润、中度水分亏缺及严重水分亏缺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叶水势的变化幅度在0 .2 MPa 左右,差异不明显;而午间茎水势则由土壤充分湿润时的- 0.6 MPa 降至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的- 1 .8 MPa,下降了1 .2 MPa。在整个干旱周期中,午间茎水势的变化虽受日蒸发量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势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随着干旱的加重,午间茎、叶水势之差即茎、叶水势梯度也出现极大变化。在土壤充分湿润时,茎叶水势梯度高达1 .5 MPa,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条件下,差异缩小为0。研究认为桃树外围新梢水势及茎、叶水势梯度的变化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反应比叶水势的变化更敏感,因此较适宜用作衡量果树水分亏缺程度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水势 叶水势 桃树 水分污染 灌水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