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寒苜蓿育种”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红
多立安
罗新义
王殿魁
-
机构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畜牧科技》
1992年第1期53-56,共4页
-
文摘
1988~1991年在我所经过连续四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在六个参试品种中,正交杂种801号和802号及反交杂种803号和804号保持了亲本肇东苜蓿产草量高,品质好,兼有亲本扁蓿豆的抗性。正交杂种抗性较强,反交杂种产草量较高。继代选育期间,1986年正反交杂种的越冬率比肇东苜蓿分别高出29.9%和26.2%,品种比较期间,1989~1991年越冬率为98~100%。返青期比肇东苜蓿晚3天,有抗春冻的特点;在春季严重干旱时期,正交杂种的生长速度比肇东苜蓿快8.97%;正反交杂种三年平均产量同于肇东苜蓿,其中反交杂种803号高出6.3%,但未达到显著标准。正反交杂种的茎叶比例高出肇东苜蓿。粗蛋白质含量,正交杂种为19.69%,反交杂种为19.56%,肇东苜蓿为20.44%。18种氨基酸齐全。反交杂种氯基酸含量,有14种增加,2种减少,2种持平。正交杂种增减各8种,2种持平。在六个参试品种中淘汰二个回交种,将在性状上无明显差异的正反交的直立型与半直立型四个品种合并为有明显特点的正反交二个品种(801和803号)以保持杂种的抗性。
-
关键词
苜蓿
育种
杂交
品种
-
分类号
S551.7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加拿大苜蓿引种观察报告
- 2
-
-
作者
杨俊奎
-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畜牧科
-
出处
《黑龙江畜牧科技》
1990年第2期19-24,共6页
-
文摘
为探讨加拿大苜蓿在我省的适应性,1984年对加拿大提供的1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试种,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种表现增产,最高增产35%。品质较好,品种间差异较大,越冬率较高,种子能成熟。四年干草产量较高的是和平、润布勒、特立克苜蓿,它们适宜于作刈割草场用草;安尼克苜蓿越冬率较稳定,株型匍匐适宜于作放牧场种植。为观察不同苜蓿品种的植物学特性、越冬半、抗逆性及产草量,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特进行引种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关键词
苜蓿
引种
观察
加拿大
-
分类号
S551.7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柴达木盆地次生盐渍化弃耕地苜蓿引种试验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杨力军
刘欣
英陶
-
机构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出处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5年第3期17-20,共4页
-
文摘
在1991年尕海农场盐碱弃耕地上进行苜蓿引种试验,在引种的8个苜蓿品种中,润布勒苜蓿抗寒性强,越冬率达69.9%;草原1号苜蓿抗寒性亦较强,第三年表现出高产特性,产量达73.37t·hm ̄(-2);三年总产最高的是加拿大紫花苜蓿,为110.71t·hm ̄(-2);新疆抗旱苜蓿抗干旱,具早熟特性。
-
关键词
苜蓿
引种
产量
抗寒性
柴达木盆地
盐碱土改良
-
Keywords
Alfalfa,Introduction,Yield,Cold- hardiness
-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551.7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苜蓿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永平
武占强
史学武
李竹琴
-
机构
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
-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32,共2页
-
文摘
经8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新疆大叶苜蓿越冬率高、分枝多、生长快,亩产鲜草1411.9kg,比当地苜蓿高25.3%;格林苜蓿亩产鲜草1346.0kg,比当地苜蓿高19.4%,宜在陕北推广。芋县苜蓿、新疆苜蓿、四方山苜蓿增产幅度不大。其它品种均低于对照。
-
关键词
苜蓿
引种
产草量
试验
-
分类号
S551.7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