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物质对植物盐胁迫缓解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维维 靳莎莎 +2 位作者 朱昊 张学洲 张荟荟 《草学》 2024年第6期11-13,26,共4页
盐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而外源物质可以有效减轻盐胁迫对植物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外源物质(水杨酸、甜菜碱、氯化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调控机理及其缓解效应,并展望了外源物质对牧草种子... 盐胁迫是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之一,而外源物质可以有效减轻盐胁迫对植物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外源物质(水杨酸、甜菜碱、氯化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的调控机理及其缓解效应,并展望了外源物质对牧草种子萌发期和苗期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以期为盐碱地植被恢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植物 盐胁迫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对盐胁迫下植物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露 刘岳昆 +3 位作者 郭芷若 邹晓彬 曲善民 苗阳阳 《草学》 2024年第1期1-3,22,共4页
盐胁迫不仅破坏植物叶绿体结构、伤害细胞膜、减弱光合能力,而且能改变植物内部形态结构。烯效唑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植物抗盐性的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盐胁迫不仅破坏植物叶绿体结构、伤害细胞膜、减弱光合能力,而且能改变植物内部形态结构。烯效唑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植物抗盐性的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烯效唑的生理作用及应用、烯效唑提高植物对盐胁迫抗性的机理及应用并对烯效唑能提高植物盐胁迫抗性的广阔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烯效唑提高植物对盐胁迫抗性的应用及盐碱地治理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盐胁迫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调查搜集与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荣明 苗彦军 +3 位作者 赵芯 程方方 夏茂林 杨君辉 《草学》 2024年第2期1-7,18,共8页
野生牧草资源的调查搜集与评价是野生牧草研究的基础,也是野生牧草保护和利用的前提。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对畜牧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意义进行浅析,调查搜集,对其种子特性、... 野生牧草资源的调查搜集与评价是野生牧草研究的基础,也是野生牧草保护和利用的前提。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对畜牧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意义进行浅析,调查搜集,对其种子特性、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下一步野生牧草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牧草 调查 搜集 评价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屈璐璐 郭秀芳 +4 位作者 贾振宇 张跃华 杨占坤 马怀林 刘亚玲 《草学》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近年来,自然界中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爆发,多种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的一种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形成庞大的菌丝网络,扩大植物汲取土壤水分的面积... 近年来,自然界中低温、干旱等灾害频繁爆发,多种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广泛分布在土壤中的一种真菌,可以与植物共生形成庞大的菌丝网络,扩大植物汲取土壤水分的面积,增加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宿主植物的产量、质量以及应答逆境胁迫等。本文对AMF提高宿主植物非生物胁迫(温度、干旱、盐碱、重金属)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非生物胁迫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地区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比较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刘洋 王梦洁 +3 位作者 许冬梅 梅泽军 徐智明 杨烈 《草学》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在长江中下游,紫花苜蓿不适宜湿热环境,现多选择秋眠级数高的速生型品种作为一年生豆科牧草使用。本研究对安徽地区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皖苕3号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cv.Wanshao 3)、救荒野豌豆(V.sativa L.)3种一年生... 在长江中下游,紫花苜蓿不适宜湿热环境,现多选择秋眠级数高的速生型品种作为一年生豆科牧草使用。本研究对安徽地区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皖苕3号苕子(Vicia villosa Roth cv.Wanshao 3)、救荒野豌豆(V.sativa L.)3种一年生豆科牧草与速生型紫花苜蓿-赛迪10(M.sativa L.cv.SARDI 10)进行了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旨在初步为筛选安徽优质豆科牧草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南苜蓿和救荒野豌豆的干物质(dry matter,DM)产量分布范围分别为5380.00~9640.00kg/hm^(2)和5032.00~9840.00kg/hm^(2),分别是紫花苜蓿产量的1.95~2.21倍和1.82~2.26倍;除此之外,南苜蓿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在初花期达到了32.79%,显著高于同期皖苕3号(26.63%)、救荒野豌豆(24.54%)和紫花苜蓿(23.21%)(P<0.05);南苜蓿的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值从初花期到结荚期均在130以上,皖苕3号、救荒野豌豆的RFV值分别为105.34~179.18、95.34~174.66,处于营养生长期的紫花苜蓿的RFV值为122.98~173.88。初步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南苜蓿产量和饲喂价值均优于速生型一年生紫花苜蓿-赛迪10,在安徽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开发利用安徽本土一年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作为高产优质牧草具有巨大潜力和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苜蓿 皖苕3号 救荒野豌豆 紫花苜蓿-赛迪10 生产性能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芒麦抗逆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贡萍 阿力日坡 +3 位作者 张雅洁 李英主 李明峰 王嘉智 《草学》 2024年第2期37-44,共8页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改良、草地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老芒麦抗旱性、耐寒性以及抗盐碱性等抗逆性评价研究较多,评价指标也比较丰富,从形态学指标到...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改良、草地畜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对老芒麦抗旱性、耐寒性以及抗盐碱性等抗逆性评价研究较多,评价指标也比较丰富,从形态学指标到生理生化指标逐渐深入,在老芒麦抗逆性评价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综述我国老芒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抗逆性评价指标研究进展,旨在为老芒麦抗性研究、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以及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抗逆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处理对几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付华 王彦荣 余玲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64-70,共7页
探讨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老芒麦和苏丹草种子萌发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及乙烯释放量和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35℃高温、10 %种子含水量条件下 ,不同贮藏时间的老化处理对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有显著影响 ,... 探讨了不同老化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老芒麦和苏丹草种子萌发过程中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及乙烯释放量和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35℃高温、10 %种子含水量条件下 ,不同贮藏时间的老化处理对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有显著影响 ,所有供试种随种子劣变 ,乙烯释放量下降 ,且释放高峰推迟。在测定期内 (2 2 h) 2种豆科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和高峰出现的时间分别高于和早于 2种禾本科牧草 ;未处理种样平均每百粒种子乙烯释放总量 ,按供试种样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56 .0 nl) >紫花苜蓿 (2 0 .0 nl) >苏丹草 (17.4 nl) >老芒麦(10 .7nl) ,而按发芽种子计算为光叶紫花苕 (6 7.5nl) >紫花苜蓿 (2 5.8nl) >老芒麦(2 2 .3nl) >苏丹草 (2 0 .2 nl)。 4种牧草种子乙烯释放量与发芽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0 .0 5) ,其决定系数 (r2 )从高自低依次为紫花苜蓿 0 .980、光叶紫花苕 0 .96 0、老芒麦 0 .952和苏丹草 0 .9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光叶紫花苕 苏丹草 老芒麦 种子老化 乙烯释放 牧草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控早熟禾、高羊茅生长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漫琳 夏福利 +1 位作者 贾春虹 南淳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禾、高羊茅的生长速度进行促控研究表明:返青初期,叶面喷施30~42.5mg/L赤霉素,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促进生长,提早返青;叶面喷施300~600mg/L多效唑或200~400mg/kg烯效唑,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控制生长,从而...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禾、高羊茅的生长速度进行促控研究表明:返青初期,叶面喷施30~42.5mg/L赤霉素,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促进生长,提早返青;叶面喷施300~600mg/L多效唑或200~400mg/kg烯效唑,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控制生长,从而减少刈剪次数,喷施1次,药效可持续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早熟禾 高羊茅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蒿类半灌木牧草质量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向志民 何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5,20,共4页
对11个蒿类半灌木牧草品种的7个营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选出了优质种类。
关键词 蒿类 半灌木 牧草 质量 选优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珍稀沙生植物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催芽技术研究
10
作者 孙玉洁 张锡唐 +7 位作者 哈琦琦 张逸康 张艳 乔一娜 石孟迪 马雅莉 马存平 石长春 《草学》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草麻黄和沙芦草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然而由于自身发芽率低和生境被破坏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为保护并提高两种珍稀植物的数量,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两种珍稀植物的种子繁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对于草麻黄... 草麻黄和沙芦草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然而由于自身发芽率低和生境被破坏等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减少,为保护并提高两种珍稀植物的数量,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两种珍稀植物的种子繁育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对于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发芽影响不同。30mg/L的IA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草麻黄种子发芽;10mg/L浓度以上的6-BA和100mg/L的GA3均会明显抑制草麻黄种子发芽及活力。同样GA3浓度高于100mg/L均会抑制沙芦草种子发芽,20mg/L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沙芦草种子发芽,40mg/L的IAA可以显著提高沙芦草发芽率。DMSO浸泡10min对种子发芽无影响;浸泡20min时,1%浓度DMSO促进效果最佳;当浸泡30min时,0.5%浓度的效果最佳。因此使用30mg/L和40mg/L的IAA分别有助于草麻黄和沙芦草种子发芽,提高种子活力,同时0.5%的DMSO浸泡30min更适合用于沙芦草种子发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 沙芦草 种子发芽 植物激素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饲用芜菁塑膜覆盖栽培研究 Ⅰ.覆膜对芜菁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千枝 胡自治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2,共4页
高寒地区饲用芜菁(莞根)采用厚度为0.006mm的塑料薄膜覆盖后,在5~9月144d的生长期内,土壤0~25cm耕层≥0℃地积温增加753.5℃,平均每日增加5.2℃,0~30cm土壤湿度增加3.56%,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分别增加0.18%、0.03%、0.04%... 高寒地区饲用芜菁(莞根)采用厚度为0.006mm的塑料薄膜覆盖后,在5~9月144d的生长期内,土壤0~25cm耕层≥0℃地积温增加753.5℃,平均每日增加5.2℃,0~30cm土壤湿度增加3.56%,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全磷分别增加0.18%、0.03%、0.04%和0.007%。覆膜同时抑制了杂草的滋生,为芜菁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生境条件,是芜菁获得高产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覆膜也降低了芜菁微环境中大气的CO2浓度,叶室和叶片温度,改变了光合有效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芜菁 覆膜栽培 微环境 饲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燕麦、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12
作者 迟晓雪 高显颖 +3 位作者 鲁海涛 郭司群 魏红 李欣 《草学》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麦和燕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采用预冷、沙培、不同浓度GA等7种方法对3种不同燕麦种子和大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大麦种子发芽率低于燕麦种子,但经过处理后,大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比... 为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大麦和燕麦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采用预冷、沙培、不同浓度GA等7种方法对3种不同燕麦种子和大麦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大麦种子发芽率低于燕麦种子,但经过处理后,大麦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同处理下燕麦种子高;沙培、预冷、不同浓度GA和KNO_(3)处理均显著提高大麦的发芽率,其中沙培处理的发芽率高于其他处理,浓度为1000mg/L的赤霉素处理次之;沙培、预冷处理显著提高了燕麦种子发芽率,不同浓度GA处理降低了燕麦1号、燕麦2号种子发芽率,提高了燕麦3号发芽率;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各品种的发芽势。说明不同品种间、品种内部和不同的处理方法的总体均值(发芽率、发芽势)显著不同,不同品种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作用也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大麦 不同处理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秆荆三棱不同组织混合样品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宇 郑彦超 +2 位作者 武高洁 王义飞 张曼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81,共8页
扁秆荆三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杂草,旨在补充其转录组信息,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支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Illumina Solexa HiSeq 2000平台上对扁秆荆三棱的茎、叶、根茎和球茎的混合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经拼接组装共获得了59 788个Unig... 扁秆荆三棱是一种常见的稻田杂草,旨在补充其转录组信息,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支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Illumina Solexa HiSeq 2000平台上对扁秆荆三棱的茎、叶、根茎和球茎的混合样品进行转录组分析。经拼接组装共获得了59 788个Unigene,序列的平均长度842 bp,N50为1 402 bp。将获得的Unigene与5个通用公共数据库(NR、 Swiss-Prot、 KEGG、 GO、 KOG)进行比对(Evalue<1e-5),35 221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占总Unigene的58.91%。在12 823个Unigene中共搜索到9 698个SSR位点,其中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重复类型占所有SSR位点的95.93%。通过KEGG pathways分析,共有13 141个Unigene参与了291个代谢通路,获得了扁秆荆三棱淀粉合成功能相关Unigene 60个,根茎生长功能相关Unigene 14个。其中赤霉素相关基因、核糖体代谢通路等反映了地下根茎网络系统的扩张趋势以及活跃的能量需求,淀粉合成基因则说明其球茎中的营养储备开始于地下系统扩张的早期,这些发现为深入研究地下根茎网络调控机制,或杂草防治或湿地保护等实践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秆荆三棱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基因注释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豆牧草混播增产增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苟文龙 李平 +5 位作者 肖冰雪 张瑞珍 董臣飞 李达旭 师尚礼 白史且 《草学》 2020年第3期16-23,共8页
禾豆混播具有提质增产效应,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发挥混播草地的优势及生产潜力,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本文从混播组合及比例、种间竞争与协同、改土培肥以及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禾豆混播草地提质... 禾豆混播具有提质增产效应,是人工草地建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发挥混播草地的优势及生产潜力,维持混播草地的持续稳定生产,本文从混播组合及比例、种间竞争与协同、改土培肥以及禾豆混播对根系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禾豆混播草地提质增产效应,总结了禾豆混播草地中的“根—土—草—微生物—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禾豆混播草地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豆科牧草 混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种子包衣最佳配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瑞强 胡雨琴 刘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对我国北方牧区当家牧草品种苜蓿、草木樨、披碱草、老芒麦等不同包衣处理大田产量测试对比分析,确定出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最佳包衣配方。为我国人工草地增产增收、天然草场补播改良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牧草 种子包衣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龙燕麦区域试验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利军 季晓菲 +9 位作者 游明鸿 白史且 李达旭 朱连发 鄢家俊 陈丽丽 陈立坤 雷雄 陈冬明 鲁晓鸣 《草学》 2019年第1期40-44,61,共6页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各年内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可达38 230. 47kg/hm^2和11 657. 40kg/hm^2,鲜草和干草产量比阿坝燕麦分别增产63. 57%~86. 53%和51. 66%~93. 62%,比青海444分别增产42. 87%~57. 33%和21. 94%~69. 49%,比青燕1号分别增产25. 65%~78. 66%和21. 17%~59. 14%。各点各年内梦龙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很好",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3个区域适应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龙燕麦 阿坝燕麦 青海444燕麦 青燕1号燕麦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肖宇 刘青松 +4 位作者 刘艳昆 滕霄 卢相义 徐玉鹏 阎旭东 《草学》 2023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阐述我国牧草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该文对大量国内外牧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牧草栽培技术进行概述。常见的牧草栽培技术主要有:牧草平衡施肥技术、牧草灌溉技术、牧草混播种植技术和草田轮(间)作种植技术。最后对牧... 为了阐述我国牧草栽培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该文对大量国内外牧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并对牧草栽培技术进行概述。常见的牧草栽培技术主要有:牧草平衡施肥技术、牧草灌溉技术、牧草混播种植技术和草田轮(间)作种植技术。最后对牧草栽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未来牧草栽培技术主要向优质高产方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种养一体方向及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施肥技术 灌溉技术 混播技术 草田轮(间)作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韭幼苗的抗旱性及其生理响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杰 马瑞鑫 +3 位作者 徐聪 刘扬 刘忠宽 刘桂霞 《草学》 2020年第6期30-39,共10页
探讨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幼苗的抗旱性,为山韭扩繁、栽培、利用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通过自然干燥和称重控水的方法对山韭幼苗进行干旱胁迫,于胁迫的第20d取样测定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RWC)、细胞质膜透性(EL)、丙二... 探讨山韭(Allium senescens L.)幼苗的抗旱性,为山韭扩繁、栽培、利用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通过自然干燥和称重控水的方法对山韭幼苗进行干旱胁迫,于胁迫的第20d取样测定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RWC)、细胞质膜透性(EL)、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Pro)含量、单位鲜重叶绿素含量(Chl)、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等一系列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比较其他植物株高和地上生物量受干旱胁迫影响程度的大小,说明山韭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山韭的株高和地上生物量比对照降低了25.11%和44.62%。(2)山韭幼苗在一定程度(中度)的干旱胁迫范围可以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而脯氨酸在各干旱胁迫下对山韭幼苗均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由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韭 抗旱性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瑞鑫 刘贵波 《草学》 2021年第4期9-18,共10页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是指覆盖在植株表皮上的一层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蜡质微形态结构主要有片状和管状,化学组成主要有烷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萜类及其他一些未知成分。蜡质结构和组成的功能,具体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 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是指覆盖在植株表皮上的一层疏水亲脂性化合物,蜡质微形态结构主要有片状和管状,化学组成主要有烷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酯类、酮类、萜类及其他一些未知成分。蜡质结构和组成的功能,具体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及其机制机理尚不清晰。蜡质合成基因如何调控其合成的机理,以及合成后的具体转运机制尚不明确。植物通过调整蜡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能够增强对干旱、高温/低温胁迫、高CO_(2)浓度、高盐浓度以及高海拔环境条件等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但是针对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如何参与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机制,以及蜡质在植物抵御病虫害危害中的作用尚不明晰。尤其是蜡质普遍存在于禾本科饲草表皮中,其组分和含量是否会影响饲草营养价值,在加工调制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及其是否会对动物的采食和消化产生影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蜡质 形态结构 化学组成 合成基因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枝子茶杀青工艺研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钰莹 杨志青 +3 位作者 蒋奇伸 刘娜 杨健 赵祥 《草学》 2021年第4期38-44,共7页
为还原历史上的“随军茶”,本研究采用蒸汽杀青和锅炒杀青两种方式以及将两种方式进行组合的杀青方法,并通过控制功率和时间对胡枝子茶进行加工,对其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感官评价,从而挑选出最优的杀青方式以优化胡枝子茶的加工工艺。结果... 为还原历史上的“随军茶”,本研究采用蒸汽杀青和锅炒杀青两种方式以及将两种方式进行组合的杀青方法,并通过控制功率和时间对胡枝子茶进行加工,对其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感官评价,从而挑选出最优的杀青方式以优化胡枝子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当采用单一杀青方式时,锅炒杀青较蒸汽杀青好,且最佳的杀青条件为杀青功率800W,杀青时间2min,胡枝子茶气味清香,口味清淡嫩香。当进行复合杀青时,炒青(800W)1min后进行蒸汽杀青(1600W)2min为最优复合杀青方式,汤色清亮明绿,气味清香,滋味嫩香,口感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茶 杀青工艺 蒸汽杀青 锅炒杀青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